CN112095668A - 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及其快速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及其快速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5668A
CN112095668A CN202011002662.4A CN202011002662A CN112095668A CN 112095668 A CN112095668 A CN 112095668A CN 202011002662 A CN202011002662 A CN 202011002662A CN 112095668 A CN112095668 A CN 112095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earing plate
cover plate
well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26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5668B (zh
Inventor
孙永宝
孙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26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56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5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5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5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56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2D29/14Covers for manholes or the like; Frames f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及其快速施工方法,涉及城镇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它包括预制承压板、底座以及盖板,预制承压板下端外边缘设有阶梯槽,承压板顶部设有限位槽,底座包括底板和盖筒,盖筒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加筋板,相邻加筋板之间连接有挡板,盖板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呈间隔布置,且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均设有翻盖孔,上盖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盖筒顶部,下盖板整体上呈T字型结构,且所述下盖板搁置在预制承压板上并与预制承压板形成轴间限位。本发明不仅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边的沉降基本一致,而且能减少检查井周围产生较为严重的塌陷、烂边、井盖不能使用等质量缺陷的风险。

Description

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及其快速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镇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及其快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总会产生一定地沉降,均匀沉降对道路不会带来大的危害,而不均匀沉降往往会导致道路存在开裂或破坏等质量缺陷。
目前,在对既有市政道路中的检查井进行调查后发现,城市道路检查井及井周围路面的病害存在极为普遍,井盖周围的路面存在严重的开裂问题,并且部分井盖出现明显的下沉现象,甚至部分使用年限较长的检查井周围还存在塌陷、烂边、井盖不能使用等质量缺陷。
经过研究后发现,造成井盖周围的路面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如下:现有的井盖的井筒(也被称为井框)和盖板均为外置状态,随着交通车辆的日益增加,当车辆在道路上快速通过城市道路检查井及井周围路面时,上述交通荷载不仅会对检查井有竖向荷载(也即垂直向下的压力),而且还有横向荷载(也即横向的冲击力),这样,在反复的、长时间的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由于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面所受到的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均比较集中(荷载主要集中在与井体及井盖直接接触的土基上),从而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不仅会发生不均匀的沉降,而且检查井的井盖也会产生一定的水平移动,从而使使用年限较长的检查井周围存在较为严重的塌陷、烂边、井盖不能使用等质量缺陷,也即现有的市政道路上的检查井及其周边路面容易因被破坏,其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为1-3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及其快速施工方法,不仅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边的沉降基本一致,而且能减少检查井周围产生较为严重的塌陷、烂边、井盖不能使用等质量缺陷的风险,使用寿命较长。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包括布置在检查井的井体上的预制承压板、安装在预制承压板上的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盖板,所述预制承压板下端外边缘设有用于防止预制承压板在道路上水平移动的阶梯槽,承压板顶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包括布置在限位槽上的底板,和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盖筒,所述盖筒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安装在底板上的加筋板,相邻加筋板之间连接有多个间隔布置在底板上的挡板,所述盖板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呈间隔布置,且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均设有翻盖孔,上盖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盖筒顶部,下盖板整体上呈T字型结构,且所述下盖板搁置在预制承压板上并与预制承压板形成轴间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设置预制承压板(承压板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将来自于交通车辆的竖向荷载相对均匀的扩散至检查井周边的路面上,从而避免交通车辆依次通过井盖(包括底座和盖板)和检查井的井体时,将竖向荷载集中传递至井体周边土基中,进而减少检查井的井体被过重的荷载压坏的风险;同时,本发明通过在预制承压板上增加若干与道路结构层上的防水平位移凸起对应的阶梯槽,以防止预制承压板在路面上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并通过在预制承压板上设置限位槽,从而使盖板上的底座不会在预制承压板上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这样,本发明在增加预制承压板后,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面和土基所受到的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被扩散至检查井周边的路面上,而并不是集中在与井体及井盖直接接触的土基上,从而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面和土基所受到的荷载均比较均匀;最后,本发明通过将盖板分成上盖板和下盖板,并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呈间隔布置,从而使上盖板即使因长期使用而受到一定的损坏,位于上盖板下方的下盖板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承重和封堵功能,此时,人们只需要更换上盖板即可,这样在预制承压板、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共同作用下,本发明不仅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边的沉降基本一致,而且能减少检查井周围产生较为严重的塌陷、烂边、井盖不能使用等质量缺陷的风险,使用寿命较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盖板包括整体上呈壳体状的下盖壳体,和位于下盖壳体内并浇筑有混凝土的盖板浇筑腔,所述下盖壳体底部安装有位于盖板浇筑腔内的格栅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下盖板能够保证下盖板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支撑能力,从而在上盖板发生损坏后,不仅能够对上盖板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而且还能让本发明所述的井盖正常使用,从而减少井盖(上盖板)损坏等质量缺陷对市政道路产生过大的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若干由木质材料制成的减震垫块,上盖板底部和下盖板顶部均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减震垫块的减震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垫块不仅进一步对上盖板进行支撑,进一步减少井盖(上盖板)损坏等质量缺陷市政道路产生过大的影响,而且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减少车辆路过井盖时产生的噪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盖板顶部设有若干防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起能够用于防止车辆在盖板上打滑,从而增加本发明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的高度沿底座外围至底座中部依次增高,且所有挡板的高度均小于所述盖筒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回填、浇筑混凝土后,挡板能够让底座和预制承压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防止底座在预制承压板上有过大的水平位移,同时,将挡板的高度设置为依次增高有利于将底座和盖筒对路面的横向荷载进行分层,避免横向荷载过多的集中在位于预制承压板外围的挡板上,从而使本发明防止盖板水平位移的效果会更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制承压板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防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槽能够增加预制承压板和道路结构层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预制承压板在道路结构层上发生过大的水平位移。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压板底部还连接有用于套设在检查井的井体上的预制井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井圈不仅能够让预制承压板和检查井的井体牢固的连接在一起,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减少预制承压板的竖向荷载对井体结构的影响,进而进一步减少检查井周围产生较为严重的塌陷、烂边等质量缺陷的风险。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制承压板和底座的底板之间还连接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不仅能够将预制承压板和底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加本发明所述防沉降井盖的结构刚度,而且能够防止预制承压板和底座之间产生错位,从而进一步降低底座在预制承压板发生水平位移的风险。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的快速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在检查井周围用围栏围成一个圆形施工区域,在围栏上贴上显眼的安全警示标语,用水马或反光锥桶在围栏外放置好,同时将预制承压板、底座、盖板和所需机械进场,并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S2:基坑开挖,以检查井的中心为准,顺着道路中线方向,按圆形划线并用切割机切缝,并在沥青路边切割完成后,采用风镐拆除沥青混凝土面层及基础,同时拆除原检查井的井盖和原检查井的井体中的损坏部分,拆除至少深度为30cm;
S3:井体周边清理并压实,将旧的井盖从原检查井内取出,并清理检查井在基坑开挖时所残留的道渣,道渣清理完成后对井体的周边进行夯实,从而在井体周边形成道渣层,同时使井体顶部高于道渣层至少5cm,所述道渣层由依次连接的上道渣层、斜道渣层和下道渣层构成,所述上道渣层和下道渣层均呈水平布置,斜道渣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S4:铺设道路结构层,根据检查井周边的道路情况铺设与检查井周边的道路匹配的道路结构层,并在道路结构层上布置若干与预制承压板上的阶梯槽对应的防水平位移凸起,所述道路结构层由依次连接的上道路结构层、斜道路结构层和下道路结构层构成,所述上道路结构层和下道路结构层均呈水平布置,斜道路结构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S5:布置预制承压板,将预制承压板布置在道路结构层上,并使道路结构层上的阶梯槽与道路结构层上的防水平位移凸起相匹配;
S6:安装底座,将底座布置在预制承压板的限位槽上,使底座中底板的外圆周与限位槽的侧壁抵触,并在底座的盖筒外壁上涂抹柴油;
S7:安装盖板,先将下盖板安装至底座内并搁置在预制承压板上,使下盖板和预制承压板之间形成轴间限位,然后在安装完下盖板后,将上盖板安装在盖筒上;
S8:浇筑混凝土,向基坑侧壁和盖筒所形成的容质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并使所述混凝土覆盖所述底板上的挡板;
S9: 喷涂乳化沥青并对道路进行压实,向混凝土上表面喷涂沥青,并在喷涂完沥青后对路面进行压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设置预制承压板(承压板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将来自于交通车辆的竖向荷载相对均匀的扩散至检查井周边的路面上,从而避免交通车辆依次通过井盖(包括底座和盖板)和检查井的井体将竖向荷载集中传递至井体周边土基中,进而减少检查井的井体被过重的荷载压坏的风险;同时,本发明通过在预制承压板上增加若干与道路结构层上的防水平位移凸起对应的阶梯槽,以防止预制承压板在路面上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并通过在预制承压板上设置限位槽,从而使盖板上的底座不会在预制承压板上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这样,本发明在增加预制承压板后,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面和土基所受到的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被扩散至检查井周边的路面上,而并不是集中在与井体及井盖直接接触的土基上,从而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面和土基所受到的荷载均比较均匀;最后,本发明通过将盖板分成上盖板和下盖板,并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呈间隔布置,从而使本发明的上盖板即使因长期使用而受到一定的损坏,位于上盖板下方的下盖板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承重和封堵功能,此时,人们只需要更换上盖板即可,这样在预制承压板、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共同作用下,本发明不仅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边的沉降基本一致,而且能减少检查井周围产生较为严重的塌陷、烂边、井盖不能使用等质量缺陷的风险。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布置预制承压板前,先在检查井的井体上安装预制井圈,并市政道路中检查井周边的土层较松软或夯实效果较差时,防滑槽内还设有插入至土层内的防滑插板,防滑插板的厚度为1~3cm,在布置完预制承压板和底座后,若市政道路中检查井周边的土层较硬或夯实效果较好时,预制承压板和底座的底板之间安装多个间隔布置的螺栓,并通过螺栓将预制承压板和底座连接成一个整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井圈不仅能够让预制承压板和检查井的井体牢固的连接在一起,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螺栓不仅能够将预制承压板和底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加本发明所述防沉降井盖的结构刚度,而且能够防止预制承压板和底座之间产生错位,从而进一步防止底座在预制承压板发生水平位移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预制承压板(承压板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将来自于交通车辆的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相对均匀的扩散至检查井周边的路面上,从而避免交通车辆依次通过井盖(包括底座和盖板)和检查井的井体将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集中传递至井体周边土基中,进而减少检查井的井体被过重的荷载压坏的风险;
2.本发明通过在预制承压板上增加若干与道路结构层上的防水平位移凸起对应的阶梯槽,以防止预制承压板在路面上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并通过在预制承压板上设置限位槽,从而使盖板上的底座不会在预制承压板上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这样,本发明在增加预制承压板后,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面和土基所受到的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被扩散至检查井周边的路面上,而并不是集中在与井体及井盖直接接触的土基上,从而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面和土基所受到的荷载均比较均匀,进而不仅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边的沉降基本一致,而且能减少检查井周围产生较为严重的塌陷、烂边、井盖不能使用等质量缺陷的风险;
3.预制井圈不仅能够让预制承压板和检查井的井体牢固的连接在一起,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螺栓不仅能够将预制承压板和底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加本发明所述防沉降井盖的结构刚度,而且能够防止预制承压板和底座之间产生错位,从而进一步防止底座在预制承压板发生水平位移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沿轴侧方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俯视方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剖视方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盖板的盖板浇筑腔内没有浇筑混凝土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预制承压板;11、阶梯槽; 2、底座;21、底板; 22、盖筒;23、加筋板;24、挡板;25、翻盖孔;3、盖板;31、上盖板;32、下盖板;321、下盖壳体;322、格栅板;4、减震垫块; 5、防滑槽;6、预制井圈;7、螺栓;8、道渣层;81、上道渣层;82、斜道渣层;83、下道渣层构成;9、道路结构层;91、上道路结构层;92、斜道路结构层;93、下道路结构层;10、井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包括布置在检查井的井体10上的预制承压板1、安装在预制承压板1上的底座 2,以及安装于底座 2上且与井体10同轴的盖板3。本发明主要用于检查井改造工程,主要是针对现有的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面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且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质量缺陷的问题,而采用通过设置预制承压板1的方式将井盖周边的横向荷载和纵向荷载进行分散,从而减少检查井周边土基和路面所受到的作用力,进而使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边的沉降基本一致,并减少检查井周围产生较为严重的塌陷、烂边、井盖不能使用等质量缺陷的风险。
实际工作时,预制承压板1可以为圆柱状结构也可以为矩形结构,井盖为圆柱形结构,上盖板31和底座 2均由球墨铸铁制成,预制承压板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预制承压板1内可以放置钢筋,下盖板32主要由壳体(可以球墨铸铁制成)和位于壳体内的混凝土组成。
预制承压板1下端外边缘设有用于防止预制承压板1在道路上水平移动的阶梯槽11,以防止预制承压板1在路面上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承压板顶部设有限位槽,以使盖板3上的底座 2也不会在预制承压板1上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这样,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面和土基所受到的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被扩散至检查井周边的路面上,而并不是集中在与井体10及井盖直接接触的土基上,从而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面和土基所受到的荷载均比较均匀。
优选的,预制承压板1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防滑槽 5。进一步的,承压板底部还连接有用于套设在检查井的井体10上的预制井圈6。防滑槽 5能够增加预制承压板1和道路结构层9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预制承压板1在道路结构层9上发生过大的水平位移。预制井圈6不仅能够让预制承压板1和检查井的井体10牢固的连接在一起,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减少预制承压板1的竖向荷载对井体10结构的影响,进而进一步减少检查井周围产生较为严重的塌陷、烂边等质量缺陷的风险。
实际工作时,当市政道路中检查井周边的土层较松软或夯实效果较差时,为了进一步防止预制承压板1在路面上水平移动,防滑槽 5内还可以设有插入至土层内的防滑插板(防滑插板的厚度为1~3cm),当市政道路中检查井周边的土层较硬或夯实效果较好时,可以不设置防滑插板,只需要保留防滑槽 5即可。
优选的,预制承压板1和底座 2的底板21之间还连接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螺栓7。螺栓7不仅能够将预制承压板1和底板21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加本发明防沉降井盖的结构刚度,而且能够防止预制承压板1和底座 2之间产生错位,从而进一步防止底座 2在预制承压板1发生水平位移的风险。
实际工作时,预制承压板1的厚度应当较厚(不小于5cm,优选为8cm),以保证混凝土在井座范围内浇实,从而保证预制承压板1的结构刚度。底座 2中底板21的外边缘与预制承压板1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要不小于50cm,以便于本发明将来自于道路车辆的荷载均匀在道路的土基中(如道路的夯实土层和沥青路面),避免井盖通过井筒和井体10将上述荷载传递至道路的土基中,从而使井盖和路边始终保持一致的变形,进而达到防沉降和防水平位移的目的。
底座 2包括布置在限位槽上的底板21,和安装在底板21上的盖筒 22,盖筒 22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安装在底板21上的加筋板23,相邻加筋板23之间连接有多个间隔布置在底板21上的挡板24。优选的,挡板24的高度沿底座 2外围至底座 2中部依次增高,且所有挡板24的高度均小于盖筒 22的高度。将挡板24的高度设置为依次增高有利于将底座 2和盖筒 22对路面的横向荷载进行分层,避免横向荷载过多的集中在位于预制承压板1外围的挡板24上,从而使本发明防止盖板3水平位移的效果会更好。
盖板3包括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之间呈间隔布置,且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上均设有翻盖孔25,上盖板31通过转动座可转动的安装在盖筒 22顶部,下盖板32整体上呈T字型结构,且下盖板32搁置在预制承压板1上并与预制承压板1形成轴间限位。位于上盖板31下方的下盖板32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承重和封堵功能,此时,人们只需要更换上盖板31即可,这样在预制承压板1、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的共同作用下,本发明不仅使检查井的井盖周边路边的沉降基本一致,而且能减少检查井周围产生较为严重的塌陷、烂边、井盖不能使用等质量缺陷的风险。
实际工作时,底座 2中底板21的厚度为2~4cm(优选为3cm),盖筒 22的高度为11~15cm(优选为12cm),上盖板31的厚度为3~5cm,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之间的间隙高度1~3cm(优选为2m),下盖板32主要由呈上下布置且一体成型的第一下盖板32和第二下盖板32构成,第一下盖板32的厚度为6~10cm(优选为7m),第二下盖板32的厚度为1~3cm(优选为2cm)。
优选的,上盖板31顶部设有若干防滑凸起,以用于防止车辆在盖板3上打滑,从而增加道路的安全性能。下盖板32包括整体上呈壳体状的下盖壳体321,和位于下盖壳体321内并浇筑有混凝土的盖板浇筑腔,下盖壳体321底部安装有位于盖板浇筑腔内的格栅板322。下盖板32能够对上盖板31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减少井盖(上盖板31)损坏等质量缺陷市政道路产生过大的影响。
实际工作时,当人们发现上盖板31损坏得比较严重时,人们只需要重新更好上井盖即可,格栅板322由纵横交错的隔板构成,隔板的高度不小于第二下盖板32的高度,且不大于整个下盖板32的高度。
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之间设有若干由木质材料制成的减震垫块4,上盖板31底部和下盖板32顶部均设有若干用于放置减震垫块4的减震槽。减震垫块4不仅进一步对上盖板31进行支撑,进一步减少井盖(上盖板31)损坏等质量缺陷市政道路产生过大的影响,而且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减少车辆路过井盖时产生的噪音。
实际工作时,本发明所述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在检查井周围用围栏围成一个圆形施工区域(直径为Φ2500mm),在围栏上贴上显眼的安全警示标语,用水马或反光锥桶围栏外(在距离围栏1m的范围内)放置好,同时将预制承压板1、底座 2、盖板3和所需机械进场,并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S2:基坑开挖,以检查井的中心为准,顺着道路中线方向,按圆形划线(直径为Φ2500mm)并用切割机切缝,并在沥青路边切割完成后,采用风镐拆除沥青混凝土面层及基础,同时拆除原检查井的井盖和原检查井的井体10中的损坏部分,拆除至少深度为30cm。
S3:井体10周边清理并压实,将旧的井盖从原检查井内取出,并清理检查井在基坑开挖时所残留的道渣,道渣清理完成后对井体10的周边进行夯实,从而在井体10周边形成道渣层8,同时使井体10顶部高于道渣层8至少5cm,道渣层8由依次连接的上道渣层81、斜道渣层828和下道渣层83构成,上道渣层81和下道渣层83均呈水平布置,斜道渣层828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优选的45°)。
S4:铺设道路结构层9,根据检查井周边的道路情况铺设与检查井周边的道路匹配的道路结构层9,并在道路结构层9上布置若干与预制承压板1上的阶梯槽11对应的防水平位移凸起,道路结构层9由依次连接的上道路结构层91、斜道路结构层92和下道路结构层93构成,上道路结构层91和下道路结构层93均呈水平布置,斜道路结构层9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优选的45°)。
S5:布置预制承压板1,将预制承压板1布置在道路结构层9上,并使道路结构层9上的阶梯槽11与道路结构层9上的防水平位移凸起相匹配。
实际工作时,在布置预制承压板1前,先在检查井的井体10上安装预制井圈6,并市政道路中检查井周边的土层较松软或夯实效果较差时,防滑槽 5内还设有插入至土层内的防滑插板,防滑插板的厚度为1~3cm。
S6:安装底座 2,将底座 2布置在预制承压板1的限位槽上,使底座 2中底板21的外圆周与限位槽的侧壁抵触,并在底座 2的盖筒 22外壁上涂抹柴油。
在布置完预制承压板1和底座 2后,若市政道路中检查井周边的土层较硬或夯实效果较好时,预制承压板1和底座 2的底板21之间安装多个间隔布置的螺栓7,并通过螺栓7将预制承压板1和底座 2连接成一个整体。
S7:安装盖板3,先将下盖板32安装至底座 2内并搁置在预制承压板1上,使下盖板32和预制承压板1之间形成轴间限位,然后在安装完下盖板32后,将上盖板31安装在盖筒22上。
实际工作时,在安装盖板3时,还可以在底座 2的盖筒 22外壁和内壁上均加工一圈倒梯形的凹槽,然后在上述倒梯形的凹槽内嵌入不易老化的氯丁胶,从而有效降低井盖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声响,进而减少噪音。作为优选方案,盖筒 22的内壁上可以设置与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的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的氯丁胶。
S8:浇筑混凝土,向基坑侧壁和盖筒 22所形成的容质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并使混凝土覆盖底板21上的挡板24。
S9: 喷涂乳化沥青并对道路进行压实,向混凝土上表面喷涂沥青,并在喷涂完沥青后对路面进行压实。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检查井的井体(10)上的预制承压板(1)、安装在预制承压板(1)上的底座(2),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2)上且与所述井体(10)同轴的盖板(3),所述预制承压板(1)下端外边缘设有用于防止预制承压板(1)在道路上水平移动的阶梯槽(11),承压板顶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2)包括布置在限位槽上的底板(21),和安装在所述底板(21)上的盖筒(22),所述盖筒(22)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安装在底板(21)上的加筋板(23),相邻加筋板(23)之间连接有多个间隔布置在底板(21)上的挡板(24),所述盖板(3)包括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所述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之间呈间隔布置,且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上均设有翻盖孔(25),上盖板(31)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盖筒(22)顶部,下盖板(32)整体上呈T字型结构,且所述下盖板(32)搁置在预制承压板(1)上并与预制承压板(1)形成轴间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32)包括整体上呈壳体状的下盖壳体(321),和位于下盖壳体(321)内并浇筑有混凝土的盖板浇筑腔,所述下盖壳体(321)底部安装有位于盖板浇筑腔内的格栅板(3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之间设有若干由木质材料制成的减震垫块(4),上盖板(31)底部和下盖板(32)顶部均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减震垫块(4)的减震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31)顶部设有若干防滑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4)的高度沿底座(2)外围至底座(2)中部依次增高,且所有挡板(24)的高度均小于所述盖筒(22)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承压板(1)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防滑槽(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底部还连接有用于套设在检查井的井体(10)上的预制井圈(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承压板(1)和底座(2)的底板(21)之间还连接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螺栓(7)。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的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在检查井周围用围栏围成一个圆形施工区域,在围栏上贴上显眼的安全警示标语,用水马或反光锥桶围栏外放置好,同时将预制承压板(1)、底座(2)、盖板(3)和所需机械进场,并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S2:基坑开挖,以检查井的中心为准,顺着道路中线方向,按圆形划线并用切割机切缝,并在沥青路边切割完成后,采用风镐拆除沥青混凝土面层及基础,同时拆除原检查井的井盖和原检查井的井体(10)中的损坏部分,拆除至少深度为30cm;
S3:井体(10)周边清理并压实,将旧的井盖从原检查井内取出,并清理检查井在基坑开挖时所残留的道渣,道渣清理完成后对井体(10)的周边进行夯实,从而在井体(10)周边形成道渣层(8),同时使井体(10)顶部高于道渣层(8)至少5cm,所述道渣层(8)由依次连接的上道渣层(81)、斜道渣层(82)和下道渣层(83)构成,所述上道渣层(81)和下道渣层(83)均呈水平布置,斜道渣层(8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S4:铺设道路结构层(9),根据检查井周边的道路情况铺设与检查井周边的道路匹配的道路结构层(9),并在道路结构层(9)上布置若干与预制承压板(1)上的阶梯槽(11)对应的防水平位移凸起,所述道路结构层(9)由依次连接的上道路结构层(91)、斜道路结构层(92)和下道路结构层(93)构成,所述上道路结构层(91)和下道路结构层(93)均呈水平布置,斜道路结构层(9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S5:布置预制承压板(1),将预制承压板(1)布置在道路结构层(9)上,并使道路结构层(9)上的阶梯槽(11)与道路结构层(9)上的防水平位移凸起相匹配;
S6:安装底座(2),将底座(2)布置在预制承压板(1)的限位槽上,使底座(2)中底板(21)的外圆周与限位槽的侧壁抵触,并在底座(2)的盖筒(22)外壁上涂抹柴油;
S7:安装盖板(3),先将下盖板(32)安装至底座(2)内并搁置在预制承压板(1)上,使下盖板(32)和预制承压板(1)之间形成轴间限位,然后在安装完下盖板(32)后,将上盖板(31)安装在盖筒(22)上;
S8:浇筑混凝土,向基坑侧壁和盖筒(22)所形成的容质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并使所述混凝土覆盖所述底板(21)上的挡板(24);
S9: 喷涂乳化沥青并对道路进行压实,向混凝土上表面喷涂沥青,并在喷涂完沥青后对路面进行压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的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布置预制承压板(1)前,先在检查井的井体(10)上安装预制井圈(6),并市政道路中检查井周边的土层较松软或夯实效果较差时,防滑槽(5)内还设有插入至土层内的防滑插板,防滑插板的厚度为1~3cm,在布置完预制承压板(1)和底座(2)后,若市政道路中检查井周边的土层较硬或夯实效果较好时,预制承压板(1)和底座(2)的底板(21)之间安装多个间隔布置的螺栓(7),并通过螺栓(7)将预制承压板(1)和底座(2)连接成一个整体。
CN202011002662.4A 2020-09-22 2020-09-22 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及其快速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0956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2662.4A CN112095668B (zh) 2020-09-22 2020-09-22 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及其快速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2662.4A CN112095668B (zh) 2020-09-22 2020-09-22 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及其快速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5668A true CN112095668A (zh) 2020-12-18
CN112095668B CN112095668B (zh) 2022-04-08

Family

ID=7375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2662.4A Active CN112095668B (zh) 2020-09-22 2020-09-22 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及其快速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5668B (zh)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3374A1 (en) * 1989-02-16 1990-08-22 Ocra B.V. Publicity cover
CN2136274Y (zh) * 1992-09-30 1993-06-16 庞学雷 一种抗沉降组合窨井盖
JPH09151472A (ja) * 1995-11-30 1997-06-10 Techno Kuriito:Kk マンホール兼推進用沈設立坑の構築工法と沈降制御装置及び沈設ブロック
JP2002021105A (ja) * 2000-07-06 2002-01-23 Tomisu:Kk 埋設筐
KR20030061565A (ko) * 2002-01-15 2003-07-22 안판상 소음,이탈방지용 맨홀뚜껑
CN1876972A (zh) * 2006-07-19 2006-12-13 梁彬 检查井圈口座及具有该井圈口座的检查井及其构筑、整修方法
CN201679019U (zh) * 2009-08-19 2010-12-22 苌安 层叠式井盖套件
CN201770995U (zh) * 2010-01-18 2011-03-23 单春校 环保多功能多防一体检查井井口
CN202131615U (zh) * 2011-05-27 2012-02-01 芜湖市政通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装配式防沉降井盖
CN102767191A (zh) * 2012-07-25 2012-11-07 庞学雷 抗差异沉降的窨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3306306A (zh) * 2012-07-25 2013-09-18 庞学雷 抗差异沉降的窨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4000947U (zh) * 2014-07-28 2014-12-1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缓冲式双层井盖
CN104250981A (zh) * 2013-06-26 2014-12-31 兰州大学 一种井座为外方内圆的检查井盖
CN204475374U (zh) * 2015-02-15 2015-07-15 福建万晟管桩有限公司 一种防震井座及井盖结构
CN105133655A (zh) * 2015-09-01 2015-12-09 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路面检查井的井盖施工方法及辅助安装装置
CN105672362A (zh) * 2015-04-23 2016-06-15 北京华千新技术有限公司 装配式防下沉井盖
CN106638696A (zh) * 2016-11-01 2017-05-10 济南汇通联合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防沉降检查井盖的安装施工方法
CN106638702A (zh) * 2016-12-29 2017-05-10 成都市市政开发总公司 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病害治理施工工艺
CN106759496A (zh) * 2016-09-28 2017-05-31 山西太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防沉降检查井换装工艺
KR101748776B1 (ko) * 2016-09-12 2017-07-03 (주)신명건설기술공사 연약지반의 하수도관 침하 방지장치
CN207891921U (zh) * 2018-01-18 2018-09-21 江苏中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井的井盖组件
US20190063031A1 (en) * 2017-08-31 2019-02-28 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Post-grouting Method for Immersed Tube Joint Base
CN208857849U (zh) * 2018-10-09 2019-05-14 刘文革 一种宽边防沉降井盖
CN209873886U (zh) * 2019-03-15 2019-12-31 广安中润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沉降井盖
CN211036588U (zh) * 2019-10-26 2020-07-17 韶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城建道路
CN211200470U (zh) * 2019-11-08 2020-08-07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防沉降井盖

Patent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3374A1 (en) * 1989-02-16 1990-08-22 Ocra B.V. Publicity cover
CN2136274Y (zh) * 1992-09-30 1993-06-16 庞学雷 一种抗沉降组合窨井盖
JPH09151472A (ja) * 1995-11-30 1997-06-10 Techno Kuriito:Kk マンホール兼推進用沈設立坑の構築工法と沈降制御装置及び沈設ブロック
JP2002021105A (ja) * 2000-07-06 2002-01-23 Tomisu:Kk 埋設筐
KR20030061565A (ko) * 2002-01-15 2003-07-22 안판상 소음,이탈방지용 맨홀뚜껑
CN1876972A (zh) * 2006-07-19 2006-12-13 梁彬 检查井圈口座及具有该井圈口座的检查井及其构筑、整修方法
CN201679019U (zh) * 2009-08-19 2010-12-22 苌安 层叠式井盖套件
CN201770995U (zh) * 2010-01-18 2011-03-23 单春校 环保多功能多防一体检查井井口
CN202131615U (zh) * 2011-05-27 2012-02-01 芜湖市政通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装配式防沉降井盖
CN102767191A (zh) * 2012-07-25 2012-11-07 庞学雷 抗差异沉降的窨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3306306A (zh) * 2012-07-25 2013-09-18 庞学雷 抗差异沉降的窨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4250981A (zh) * 2013-06-26 2014-12-31 兰州大学 一种井座为外方内圆的检查井盖
CN204000947U (zh) * 2014-07-28 2014-12-1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缓冲式双层井盖
CN204475374U (zh) * 2015-02-15 2015-07-15 福建万晟管桩有限公司 一种防震井座及井盖结构
CN105672362A (zh) * 2015-04-23 2016-06-15 北京华千新技术有限公司 装配式防下沉井盖
CN105133655A (zh) * 2015-09-01 2015-12-09 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路面检查井的井盖施工方法及辅助安装装置
KR101748776B1 (ko) * 2016-09-12 2017-07-03 (주)신명건설기술공사 연약지반의 하수도관 침하 방지장치
CN106759496A (zh) * 2016-09-28 2017-05-31 山西太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防沉降检查井换装工艺
CN106638696A (zh) * 2016-11-01 2017-05-10 济南汇通联合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防沉降检查井盖的安装施工方法
CN106638702A (zh) * 2016-12-29 2017-05-10 成都市市政开发总公司 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病害治理施工工艺
US20190063031A1 (en) * 2017-08-31 2019-02-28 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Post-grouting Method for Immersed Tube Joint Base
CN207891921U (zh) * 2018-01-18 2018-09-21 江苏中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井的井盖组件
CN208857849U (zh) * 2018-10-09 2019-05-14 刘文革 一种宽边防沉降井盖
CN209873886U (zh) * 2019-03-15 2019-12-31 广安中润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沉降井盖
CN211036588U (zh) * 2019-10-26 2020-07-17 韶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城建道路
CN211200470U (zh) * 2019-11-08 2020-08-07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防沉降井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5668B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5668B (zh) 市政道路防沉降检查井井盖及其快速施工方法
CA2848527C (en) Railway track support system
CN112392086A (zh)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
CN110042870B (zh) 一种抗变形防沉降的道路宽边井圈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N111535103A (zh) 一种市政路基施工方法
CN112376346B (zh) 橡胶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214033216U (zh) 一种具有防沉降的公路路基
CN213925704U (zh) 沥青路面结构
CN114525808A (zh) 一种深基坑边缘门式起重机地梁施工方法
CN213681535U (zh) 回填区振动压实施工设备
CN211113688U (zh) 一种高边坡黄土路段预防及修复装置
CN218933135U (zh) 一种基坑支护桩兼做桩基础的结构
CN214940194U (zh) 一种基于地下敞口式结构的支护结构
KR100659728B1 (ko) 건축물 흙막이 구조
CN221001137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道路路基检查井
JP3255894B2 (ja) 鉄塔脚材基礎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18756816U (zh) 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公路路基结构
CN220486172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库岸段灾毁路基的加固结构
CN218404896U (zh)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
CN220813882U (zh) 一种钢板桩砼支护桩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
CN214362649U (zh) 一种抗压路面
CN219175430U (zh) 一种截水沟降噪结构
CN217150357U (zh) 一种城市道路检查井加固结构
CN210946333U (zh)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
CN203856059U (zh) 一种新型截水沟格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