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6585B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6585B
CN112086585B CN201910516251.8A CN201910516251A CN112086585B CN 112086585 B CN112086585 B CN 112086585B CN 201910516251 A CN201910516251 A CN 201910516251A CN 112086585 B CN112086585 B CN 1120865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tab
battery
spacer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62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6585A (zh
Inventor
姚明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162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6585B/zh
Priority to US16/899,777 priority patent/US20200395580A1/en
Publication of CN112086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6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6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6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17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119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5Pouches or flexible ba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8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ouch or flexible bag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01M50/557Plate-shape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1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本体、极耳组及封装袋,所述极耳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芯本体;所述封装袋用以封装所述电芯本体,所述封装袋于所述电芯本体的顶部形成顶封边,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隔离部和所述第二隔离部设置于所述顶封边内,且部分所述第一隔离部和部分所述第二隔离部露出于所述顶封边,所述极耳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二隔离部之间,所述极耳的另一端位于封装袋外侧,所述极耳组与所述顶封边充分隔离。

Description

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
背景技术
在软包电池领域中,铝塑膜封边与极耳之间的绝缘问题一直是封装厂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是使用预贴绝缘胶纸的方法,即在极耳弯折之前,先在电芯的深坑面贴附一层绝缘胶纸,以防止极耳弯折之后,极耳和铝塑膜封边之间接触或因间隙太小而发生短路或漏电。不过,贴附绝缘胶纸会增加制造电池的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充分隔绝极耳与顶封边的电池。
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本体、极耳组及封装袋,所述极耳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芯本体;所述封装袋用以封装所述电芯本体,所述封装袋于所述电芯本体的顶部形成顶封边,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隔离部和所述第二隔离部设置于所述顶封边内,且部分所述第一隔离部和部分所述第二隔离部露出于所述顶封边,所述极耳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二隔离部之间,所述极耳的另一端位于封装袋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离部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部分设置于所述顶封边内,所述第二分部由所述第一分部向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边延伸,并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离部还包括折痕,所述折痕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之间,所述第二分部沿所述折痕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
优选地,设置于所述顶封边内的第一隔离部同所述第二隔离部焊接于所述第一分部。
优选地,所述封装袋包括顶面,所述顶面为所述封装袋对应所述电芯本体的顶部的表面,所述顶封边将所述顶面分隔成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顶封面的两侧,所述第二分部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和所述第一侧面的部分或全部。
优选地,所述极耳组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所述第一隔离部包括第一隔离片和第二隔离片,所述第一隔离片和所述第二隔离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片和第二隔离部之间,所述第二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片与所述第二隔离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离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至所述第二极耳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离部包括第三隔离片和第四隔离片,所述第三隔离片和所述第四隔离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三隔离片和第一隔离片之间,所述第二极耳设置于所述第四隔离片与所述第二隔离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片、所述第二隔离片、所述第三隔离片和所述第四隔离片中的部分或全部呈“T”字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部和所述第二隔离部为非对称结构。
综上所述,所述极耳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之间,以隔离所述顶封边。所述第二隔离部上设置有折痕。所述折痕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之间。如此,所述第二分部沿所述折痕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和所述第一侧面,防止回弹,并将极耳组与顶封边充分隔离,从而避免了极耳组弯折时与顶封边之间发生短路或漏电,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其中,本申请依靠第二隔离部的弯折性能,以将极耳组与顶封边充分隔离,从而起到代替传统胶纸,减少物料和贴附工艺,降低成本的作用。同时,所述第二隔离部上所述第二分部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和所述第一侧面,可以缩短极耳组弯折长度。如此,在电芯本体总长一定条件下,可以用节省极耳组的长度来增长电芯本体的长度,以提高电芯本体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的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电池的部分结构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池的又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和图4所示电池的部分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电池的部分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电池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电池的再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电池的部分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电池的部分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电池的部分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电池的部分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所示电池的部分结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电池的部分结构的背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100。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电池100包括电芯本体10、封装袋30及极耳组50。
所述封装袋30封装所述电芯本体10,以将所述电芯本体10完全包覆于所述封装袋30内。其中,所述封装袋30于所述电芯本体10的顶部101形成顶封边301。所述顶封边301为所述封装袋30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装袋30为铝塑膜。
所述极耳组5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10,并电连接所述电芯本体10。其中,所述极耳组50远离所述电芯本体10的一端露出于所述顶封边301。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本体10上设置有突出部103。所述电芯本体10可通过所述突出部103电连接软性电路板(图未示)。
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100还包括第一隔离部20和第二隔离部40。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设置于所述顶封边301,且部分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部分所述第二隔离部40露出于所述顶封边301。所述极耳组50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隔离所述顶封边301。其中,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为非对称结构。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亦可为对称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第一隔离部20部分设置于所述顶封边301内。所述第二隔离部40包括第一分部402和第二分部404。所述第一分部402设置于所述顶封边301内,所述第二分部404由所述第一分部402向远离所述电芯本体10的一边延伸,并弯折全部或部分覆盖于所述顶封边301,以防止极耳组50弯折时与顶封边301之间发生短路或漏电。
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封装袋30包括顶面303。所述顶面303为所述封装袋30对应所述电芯本体10的顶部101的表面。所述顶封边301将所述顶面303分隔成第一侧面302和第二侧面304。所述第一侧面302和所述第二侧面304分别位于所述顶封边301的两侧。所述第一侧面302对应所述第二隔离部40,所述第二侧面304对应所述第一隔离部20。其中,所述第一侧面302远离所述顶封边301的边缘至顶封边301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面304远离所述顶封边301的边缘至顶封边301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分部404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301和所述第一侧面302的部分或全部(参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均为绝缘胶片。其中,设置于所述顶封边301内的第一隔离部20和第一分部402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部分封装在所述顶封边301内。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的材质还可以绝缘胶纸、PE膜(Polyethylene,聚乙烯)、PET膜(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类)、云母制品等绝缘材料。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之间还可采用粘接、热熔焊等方式连接。
参阅图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离部40还包括折痕406。所述折痕406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部402和所述第二分部404之间。如此,所述第二分部404沿所述折痕406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301和所述第一侧面302,便于弯折,防止回弹,或由于弯折应力作用导致极耳组50弯折断裂或破损,同时,避免了极耳组50弯折时与顶封边301之间发生短路或漏电。
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极耳组50包括第一极耳501和第二极耳503。所述第一极耳501和所述第二极耳503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10的同一侧。
参阅图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离部20包括第一隔离片201和第二隔离片203。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二隔离片20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501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之间,所述第二极耳503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片203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隔离部4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501至所述第二极耳503的距离。
参阅图8和图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离部40包括第三隔离片401和第四隔离片403。所述第三隔离片401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501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三隔离片401之间,所述第二极耳503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片203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之间。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隔离片401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结构相同。所述第三隔离片401的宽度略大于第一极耳501的宽度(参图1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隔离片401的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如图8所示的第三隔离片401的宽度远大于第一极耳501的宽度。
参图13和图14,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及与其相对的第三隔离片401呈“T”字形,或/和所述第二隔离片203及与其相对的第四隔离片403呈“T”字形。即第一隔离片201、第二隔离片203、第三隔离片401及第四隔离片403靠近所述顶封边301的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顶封边301的一端,以使第一隔离片201、第二隔离片203、第三隔离片401及第四隔离片403呈“T”形。如此,由于所述第一隔离片201、第二隔离片203、第三隔离片401及第四隔离片403的“T”字形结构,增加了顶封边301对极耳和隔离片的夹持力,保证顶封边301的焊接强度,防止分层,增强了电池100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隔离片401的长度大于第一隔离片201的长度,所述第四隔离片40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隔离片203的长度。如此,当第一极耳501和第二极耳503向第一侧面302方向弯折时,所述第一极耳501和所述第二极耳503可分别自所述第一隔离片201的边界和所述第二隔离片203的边界进行弯折,以减少弯折应力导致第一极耳501和第二极耳503的损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参阅图2和图3,所述电池100包括电芯本体10、第一隔离部20、封装袋30、第二隔离部40及极耳组50。
所述封装袋30封装所述电芯本体10,以将所述电芯本体10完全包覆于所述封装袋30内。所述封装袋30于所述电芯本体10的顶部101形成顶封边301。
所述极耳组5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10,并电连接所述电芯本体10。所述极耳组50远离所述电芯本体10的一端露出于所述顶封边301。所述封装袋30包括顶面303。所述顶面303为所述封装袋30对应所述电芯本体10的顶部101的表面。所述顶封边301将所述顶面303分隔成第一侧面302和第二侧面304。所述第一侧面302和所述第二侧面304分别位于所述顶封边301的两侧。所述第一侧面302对应所述第二隔离部40,所述第二侧面304对应所述第一隔离部20。其中,所述第一侧面302远离所述顶封边301的边缘至所述顶封边301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面304远离所述顶封边301的边缘至所述顶封边301的垂直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组50包括第一极耳501和第二极耳503。所述第一极耳501和所述第二极耳503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10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设置于所述顶封边301,且部分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部分所述第二隔离部40露出于所述顶封边301。所述第一极耳501和所述第二极耳503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之间。
所述第一隔离部20部分设置于所述顶封边301内。所述第二隔离部40包括第一分部402和第二分部404。所述第一分部402设置于所述顶封边301内。所述第二分部404由所述第一分部402向远离所述电芯本体10的一边延伸,并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301。其中,设置于所述顶封边301内的第一隔离部20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热压焊接的方式焊接于所述第一分部402。
实施例2
参图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的第二分部404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301和所述第一侧面302。
实施例3
参图7,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中的第二隔离部40还包括折痕406。所述折痕406设置于第一分部402和第二分部404之间。所述第二分部404沿所述折痕406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301和所述第一侧面302,便于弯折,防止回弹,或由于弯折应力作用导致极耳组50弯折断裂或破损,同时避免了极耳组50弯折时与顶封边301之间发生短路或漏电。
实施例4
参阅图4和图5,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4中的第一隔离部20包括第一隔离片201和第二隔离片203。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二隔离片20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501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之间,所述第二极耳503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片203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隔离部4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501至所述第二极耳503的距离。
实施例5
参图4和图6,实施例5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实施例5中的第一隔离部20包括第一隔离片201和第二隔离片203。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二隔离片20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501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之间,所述第二极耳503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片203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隔离部4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501至所述第二极耳503的距离。
实施例6
参图4和图7,实施例6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实施例6中的第一隔离部20包括第一隔离片201和第二隔离片203。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二隔离片20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501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之间,所述第二极耳503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片203和所述第二隔离部40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隔离部4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501至所述第二极耳503的距离。
实施例7
参图10,实施例7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实施例7中的第二隔离部40包括第三隔离片401和第四隔离片403。所述第三隔离片401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501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三隔离片401之间,所述第二极耳503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片203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之间。其中,所述第三隔离片401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结构相同。所述第三隔离片401的宽度略大于第一极耳501的宽度。
实施例8
参图12,实施例8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实施例8中的第二隔离部40包括第三隔离片401和第四隔离片403。所述第三隔离片401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501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三隔离片401之间,所述第二极耳503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片203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之间。其中,所述第三隔离片401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结构相同。所述第三隔离片401的宽度略大于第一极耳501的宽度。
实施例9
图11,实施例9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实施例9中的第二隔离部40包括第三隔离片401和第四隔离片403。所述第三隔离片401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501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片201和所述第三隔离片401之间,所述第二极耳503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片203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之间。其中,所述第三隔离片401和所述第四隔离片403结构相同。所述第三隔离片401的宽度略大于第一极耳501的宽度。
实施例10
参图8和图9,实施例10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0中的第三隔离片401的宽度远大于第一极耳501的宽度。即实施例10中的第三隔离片401的宽度大于实施例7中的第三隔离片401的宽度。
实施例11
参图13和图14,实施例11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1中的第一隔离片201、第二隔离片203、第三隔离片401和第四隔离片403均呈“T”字形。如此,由于所述第一隔离片201、第二隔离片203、第三隔离片401及第四隔离片403的“T”字形结构,增加了顶封边301对极耳和隔离片的夹持力,保证顶封边301的焊接强度,防止分层,增强了电池100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7-11中的第三隔离片401的长度大于第一隔离片201的长度,所述第四隔离片40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隔离片203的长度。如此,当第一极耳501和第二极耳503向第一侧面302方向弯折时,所述第一极耳501和所述第二极耳503可分别自所述第一隔离片201的边界和所述第二隔离片203的边界进行弯折,减少了弯折应力导致第一极耳501和第二极耳503的损坏。
综上所述,所述极耳组50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20和第二隔离部40之间,以隔离所述顶封边301。所述第二隔离部40上设置有折痕406。所述折痕406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部402和所述第二分部404之间。如此,所述第二分部404沿所述折痕406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301和所述第一侧面302,防止回弹,并将极耳组50与顶封边301充分隔离,从而避免了极耳组50弯折时与顶封边301之间发生短路或漏电,提高电池100的安全性能。其中,本申请依靠第二隔离部40的弯折性能,以将极耳组50与顶封边301充分隔离,从而起到代替传统胶纸,减少物料和贴附工艺,降低成本的作用。同时,所述第二隔离部40上的第二分部404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301和所述第一侧面302,可以缩短极耳组50长度。如此,在电芯本体10总长一定条件下,可以用节省的极耳组50的长度来增长电芯本体10的长度,以提高电芯本体10的容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

Claims (8)

1.一种电池,包括:
电芯本体;
极耳组,所述极耳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芯本体;及
封装袋,用以封装所述电芯本体,所述封装袋包括顶面,所述顶面为所述封装袋对应所述电芯本体的顶部的表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装袋于所述电芯本体的顶部形成顶封边,所述顶封边将所述顶面分隔成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顶面的两侧,所述第一侧面远离所述顶封边的边缘至所述顶封边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面远离所述顶封边的边缘至所述顶封边的垂直距离,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二隔离部露出所述顶封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隔离部露出所述顶封边的长度,所述长度的方向为所述极耳组沿所述电芯本体伸出的方向,所述极耳组向所述第一侧面弯折时,所述极耳组能够自所述第一隔离部的边界进行弯折,所述第一隔离部设置于所述顶封边内,且部分露出于所述顶封边,所述第二隔离部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部分设置于所述顶封边内,所述第二分部由所述第一分部向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边延伸,并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和所述第一侧面的部分或全部,所述极耳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二隔离部之间,所述极耳组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封装袋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部还包括折痕,所述折痕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之间,所述第二分部沿所述折痕弯折且覆盖于所述顶封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顶封边内的第一隔离部焊接于所述第一分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所述第一隔离部包括第一隔离片和第二隔离片,所述第一隔离片和所述第二隔离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片和第二隔离部之间,所述第二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片与所述第二隔离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至所述第二极耳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部包括第三隔离片和第四隔离片,所述第三隔离片和所述第四隔离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三隔离片和第一隔离片之间,所述第二极耳设置于所述第四隔离片与所述第二隔离片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片、所述第二隔离片、所述第三隔离片和所述第四隔离片中的部分或全部呈“T”字形。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部和所述第二隔离部为非对称结构。
CN201910516251.8A 2019-06-14 2019-06-14 电池 Active CN112086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251.8A CN112086585B (zh) 2019-06-14 2019-06-14 电池
US16/899,777 US20200395580A1 (en) 2019-06-14 2020-06-12 Batter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251.8A CN112086585B (zh) 2019-06-14 2019-06-14 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6585A CN112086585A (zh) 2020-12-15
CN112086585B true CN112086585B (zh) 2023-09-26

Family

ID=73733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6251.8A Active CN112086585B (zh) 2019-06-14 2019-06-14 电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95580A1 (zh)
CN (1) CN1120865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3307B (zh) * 2021-04-23 2023-04-28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用电设备
CN115552715A (zh) * 2022-01-05 2022-12-3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483510B (zh) * 2022-09-19 2024-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7790874A (zh) * 2024-02-01 2024-03-2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35410A (ko) * 2002-10-22 2004-04-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JP2004303590A (ja) * 2003-03-31 2004-10-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ラミネート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985183U (zh) * 2010-10-15 2011-09-21 江门市力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顶封结构
CN202167546U (zh) * 2011-06-30 2012-03-14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软包装电池
CN202662704U (zh) * 2012-05-23 2013-01-0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202940278U (zh) * 2012-10-22 2013-05-15 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包装锂电池
CN203562487U (zh) * 2013-11-30 2014-04-23 东莞市金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折边的聚合物薄电芯
CN105390657A (zh) * 2015-11-28 2016-03-09 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6159118A (zh) * 2015-04-02 2016-11-23 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06250224U (zh) * 2016-11-18 2017-06-13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封装结构
CN108123074A (zh) * 2016-11-30 2018-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芯结构和电池结构、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35410A (ko) * 2002-10-22 2004-04-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JP2004303590A (ja) * 2003-03-31 2004-10-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ラミネート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985183U (zh) * 2010-10-15 2011-09-21 江门市力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顶封结构
CN202167546U (zh) * 2011-06-30 2012-03-14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软包装电池
CN202662704U (zh) * 2012-05-23 2013-01-0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202940278U (zh) * 2012-10-22 2013-05-15 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包装锂电池
CN203562487U (zh) * 2013-11-30 2014-04-23 东莞市金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折边的聚合物薄电芯
CN106159118A (zh) * 2015-04-02 2016-11-23 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90657A (zh) * 2015-11-28 2016-03-09 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
CN206250224U (zh) * 2016-11-18 2017-06-13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封装结构
CN108123074A (zh) * 2016-11-30 2018-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芯结构和电池结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6585A (zh) 2020-12-15
US20200395580A1 (en) 2020-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86585B (zh) 电池
CN211907597U (zh) 电芯和应用所述电芯的电池
WO2020259048A1 (zh) 二次电池、装置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10808377A (zh) 电芯、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214589035U (zh) 一种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110190319B (zh) 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WO2021003781A1 (zh) 二次电池
CN211295152U (zh) 电池
KR20220057520A (ko) 이차 전지
EP3624208B1 (en) Cell packaging structure
CN110391356B (zh) 电池
WO2022000342A1 (zh) 极片、应用所述极片的电极组件和电池
CN111200155A (zh) 电极组件及包括该电极组件的电池
EP3703160B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218448175U (zh) 极耳、电芯及电池
JP2005285526A (ja) ラミネート素電池
US20220149492A1 (en) Layer-built tab, electrode plate, battery core, and battery using same
CN110380100A (zh) 电芯的制造方法
WO2022204966A1 (zh) 电芯以及用电设备
CN113795968B (zh) 电芯和应用所述电芯的电子装置
CN111684617A (zh) 一种电池
CN212571144U (zh) 一种蓝牙耳机电池
CN112397851B (zh) 电芯结构及具有该电芯结构的电池结构
CN111916583A (zh) 一种蓝牙耳机电池
CN112448070A (zh) 电芯结构及具有该电芯结构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