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2304A - 一种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2304A
CN112082304A CN201910507217.4A CN201910507217A CN112082304A CN 112082304 A CN112082304 A CN 112082304A CN 201910507217 A CN201910507217 A CN 201910507217A CN 112082304 A CN112082304 A CN 112082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refrigeration
plate
evaporato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72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2304B (zh
Inventor
杨大海
韩丽丽
张月
张守杰
魏代同
张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72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2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2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2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2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2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25D1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with respect to movable conta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 F25D25/024Slidable shelves
    • F25D25/025Dra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movable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冷设备,涉及制冷技术领域,以在利用化霜装置对蒸发器除霜过程中,减小制冷间室的温度波动幅度,并降低化霜能耗。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制冷间室以及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包括的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仓、位于蒸发器仓内的蒸发器和化霜装置,风道组件包括风机以及用于连通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的风腔,风机进风口位于风腔入风口,风机出风口与风腔连通,风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风机进风口的可控遮挡单元,可控遮挡单元在受控状态打开或关闭风机进风口。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用于食品保鲜中。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风冷冰箱是一种利用空气进行制冷的冰箱,其制冷原理是利用内置蒸发器直接对流经内置蒸发器的空气进行降温,使得空气温度降低,所获得的冷气吹入冰箱内部,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现有风冷冰箱的内置蒸发器在制冷结霜后,一般利用加热丝对蒸发器加热,以对蒸发器进行除霜,使得用户无需除霜,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利用加热丝对蒸发器加热所产生的热空气会直接进入冷冻室,引起冷冻室的温度波动,导致冷冻室所冷冻的食物品质下降,使得食物的保鲜期变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以在利用加热丝等化霜装置对蒸发器除霜过程中,减小制冷间室的温度波动幅度,并降低化霜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制冷间室,以及为制冷间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组件以及风道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与所述制冷间室绝热设置,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仓、位于蒸发器仓内的蒸发器和化霜装置,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机以及用于连通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的风腔,风机进风口位于风腔入风口,风机出风口与风腔连通,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风机进风口的可控遮挡单元,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在受控状态打开或关闭风机进风口;
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包括旋转盖以及设在所述风机进风口的导向导轨,所述旋转盖包括第一盖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上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导向导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环状轨道、第二环状轨道和第三环状轨道,所述第一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环状轨道内,所述第二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环状轨道内,所述第三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三环状轨道内,所述第一挡板用于沿着第一环状轨道移动时驱动所述第二挡板沿着第二环状轨道移动;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具有挡风状态和导风状态;当所述挡风状态时所述旋转盖封闭所述风机进风口,当所述导风状态时所述旋转盖打开所述风机进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中,可控遮挡单元设在风机进风口,而风机进风口位于风腔入风口,风腔用于连通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因此,利用可控遮挡单元控制风机进风口打开或关闭,以实现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的连通或关断。而由于可控遮挡单元包括旋转盖和导向导轨,旋转盖包括第一盖板以及位于第一盖板上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导向导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环状轨道、第二环状轨道和第三环状轨道,第一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环状轨道内,第二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环状轨道内,第三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三环状轨道内,第一挡板用于沿着第一环状轨道移动时驱动所述第二挡板沿着第二环状轨道移动。基于可控遮挡单元的结构可知,在正常制冷开始前,控制第一挡板沿着第一环状轨道的第一延伸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挡板可驱动第二挡板沿着第二环状轨道移动,以保证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在的旋转盖打开风机进风口,这样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可通过风腔连通,从而保证蒸发器仓蒸发器所提供的冷气可以通过风腔进入制冷间室。在化霜开始前,控制第一挡板沿着第一环状轨道的第二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挡板可驱动第二挡板沿着第二环状轨道移动,以保证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在的旋转盖关闭风机进风口,这样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通道就可以被旋转盖关断,从而保证化霜过程所产生的热空气不会通过风腔进入制冷间室,使得热空气在蒸发器仓内流动,从而降低热空气对制冷间室的温度影响,保证制冷间室的温度波动幅度比较小。同时,化霜过程所产生的热空气在蒸发器仓内流动,也能够减少化霜过程中蒸发器仓内热量流失,以加快化霜速度,降低化霜能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中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间室和制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道前盖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向导轨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B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挡板与第一环状轨道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挡板与第二环状轨道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挡板与第三环状轨道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的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控遮挡单元的状态转换过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控遮挡单元在导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A的放大图;
图17为图15中B的放大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控遮挡单元在过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A的放大图;
图20为图18中B的放大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控遮挡单元在导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其可保证所储存的食物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变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风冷冰箱是目前市场上主流冰箱,其利用蒸发器对空气制冷,将所获得的冷气通过风道送入如冷藏室、冷冻室等制冷间室,以达到对制冷间室进行降温的目的。
风冷冰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制冷结霜问题,此时采用加热的方式对蒸发器进行化霜,化霜过程所产生的热空气通过风道进入制冷间室,使得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发生波动。例如:当冷冻室内的温度发生波动,会加快食物蛋白质降解速度,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破坏肌肉组织,因此,冷冻室内的温度波动直接影响食物的保鲜期和口感,使得用户体验下降。如:缩短冷冻肉类的保鲜期,引起冰激凌融化再冷冻,使得冰激凌的口感下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下面以冰箱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主体结构。
图1示出了一种以冰箱为例的制冷设备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一种以冰箱为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冰箱01形状近似长方体,其外观由用于限定存储空间的制冷间室011以及设在制冷间室011的门体012决定。如图2所示,上述冰箱包括制冷间室011以及为制冷间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组件。
上述制冷间室011被竖直的隔成上下分布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制冷间室,两个制冷间室包括下部的冷冻室011A和上部的冷藏室011B。如图1所示,上述门体012包括冷冻室门体012A和冷藏室门体012B。冷冻室门体012A用于对冷冻室011A进行密封,冷藏室门体012B用于对冷藏室011B进行密封。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冷冻室011A内一般设计有沿着冷冻室上下分布的多个抽拉式箱体,每个抽拉式箱体的一侧配设有冷冻室门体012A,用以密封对应的抽拉式箱体。当需要打开冷冻室011A时,抽出抽屉式箱体结构;当需要关闭冷冻室011A时,将抽屉式箱体结构推入冷冻室011A内。上述冷藏室门体012B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冷藏室门体012B按照左右排布的方式可枢转设在冷藏室011B的开口处,用以打开和关闭对应冷藏存储空间。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装置、蒸发器组件3以及风道组件4;蒸发器组件3与制冷间室011绝热设置。
当上述制冷间室011被竖直的隔成下部的冷冻室011A和上部的冷藏室011B时,蒸发器组件3分为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和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节流装置分为第一节流装置51和第二节流装置52。第一节流装置51和第二节流装置52可以为节流阀或毛细管等具有节流功能的部件。风道组件分为冷冻室风道组件和冷藏室风道组件。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和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均至少包括蒸发器仓31以及位于蒸发器仓31内的蒸发器32。例如:如图2所示,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包括冷冻室蒸发器仓31A以及位于冷冻室蒸发器仓31A内的冷冻室蒸发器32A。又例如: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包括冷藏室蒸发器仓31B以及位于冷藏室蒸发器仓31B内的冷冻室蒸发器32B。
如图3~图5所示,上述冷冻室风道组件和冷藏室风道组件均包括风机41以及用于连通蒸发器仓31和制冷间室011的风腔42。风腔42由风道前盖板421和风道后盖板422围成。风道前盖板421开设若干与制冷间室连通的出风口,该出风口可连通风腔42与制冷间室011。应理解,风机进风口位于风腔入风口,风机出风口与风腔42连通,风道后盖板422用于形成风腔入风口,风机进风口位于风道后盖板422处。风机的种类多种多样,只要可应用于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中的冷冻用风机或冷藏用风机均可。
如图2所示,上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经冷凝器2与电磁阀53的入口连接,电磁阀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节流装置51与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入口连接,另一路经第二节流装置52与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入口连接,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的出口还与第一节流装置51与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的入口连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出口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设置储液器54。
当冷藏室011B不需要制冷,冷冻室011A需要制冷时,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2冷凝后变为常温液态制冷器,利用电磁阀53控制管路导通情况,使得常温液态制冷剂仅经电磁阀53流入第一节流装置51节流,然后被送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进行制冷操作,从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经储液器54回流至压缩机1中。当冷冻室011A不需要制冷,冷藏室011B需要制冷时,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2冷凝后变为常温液态制冷器,利用电磁阀53控制管路导通情况,使得常温液态制冷剂仅经电磁阀53流入第二节流装置52节流,然后被送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进行制冷操作,从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经第一节流装置51节流后送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当冷藏室011B和冷冻室011A均需要制冷时,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2冷凝后变为常温液态制冷器,常温液态制冷剂经电磁阀53分为两路,一路常温液态制冷剂经第二节流装置52节流后送入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使得冷藏室蒸发器3B的蒸发器对空气进行制冷,进而利用所获得的冷气对冷藏室011B进行制冷,另一路常温液态制冷剂以及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经第一节流装置51节流后送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经第一节流装置51送入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使得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的蒸发器对空气进行制冷,进而利用所获得的冷气对冷冻室011A进行降温,从冷冻室蒸发器31流出的制冷剂经储液器54回流至压缩机1中。
如图2~图5所示,上述冷冻室蒸发器组件3A和冷藏室蒸发器组件3B除了蒸发器仓31以及位于蒸发器仓31内的蒸发器32外,还可以选择性的包括化霜装置。化霜装置可以为加热丝、加热板等具有加热功能的部件。
考虑到冷冻室、变温室等温度可达0℃以下的制冷间室对应的蒸发器经常出现结霜问题,此处化霜装置应当设在冷冻室、变温室等温度在0℃以下的制冷间室011对应的蒸发器上。而冷藏室温度在0℃以上,其对应的蒸发器基本不存在结霜问题,但不排除冷藏室对应的蒸发器存在结霜的可能性,因此,化霜装置也可设在冷藏室对应的蒸发器上。一般设在蒸发器的底部。为了方面描述,下文用制冷间室指代冷冻室或冷藏室,用蒸发器组件代指冷冻室蒸发器组件或冷藏室蒸发器组件,用蒸发器代指冷冻室蒸发器或冷藏室蒸发器,用风道组件指代冷冻室风道组件或冷藏室风道组件,用风腔指代冷冻室风腔或冷藏室风腔。
如图3和图5所示,对于含有化霜装置的蒸发器组件来说,上述风道组件4除了含有风机41和风腔42外,上述风道组件4还含有设置在风机进风口的可控遮挡单元43。该可控遮挡单元43在受控状态打开或关闭风机进风口。
如图5~图7所示,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启动和关闭可通过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中的电控板控制,电控板具体可由制冷设备的微处理器所发出的指令控制。该可控遮挡单元43包括旋转盖432以及设在风机进风口的导向导轨431。该旋转盖432包括第一盖板4320以及位于第一盖板4320上的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该导向导轨43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环状轨道4311、第二环状轨道4312和第三环状轨道4313。导向导轨431可通过螺钉、螺栓等固定件设在风机进风口上。所述第一环状轨道4311、第二环状轨道4312和第三环状轨道4313中的环状是广义上的环状,可以是圆环、多边形环或异性环,只要构成中空围合结构即可。
如图5、图9~图12所示,上述第一挡板4321安装在第一环状轨道4311内,第二挡板4322安装在第二环状轨道4312内,第三挡板4323安装在第三环状轨道4313内,第一挡板4321用于沿着第一环状轨道4311移动时驱动第二挡板4322沿着第二环状轨道4312移动。上述电控板用于控制第一挡板4321在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移动方向。
如图14中A所示,当导风状态时,该旋转盖432所包括的第一盖板4320、第一挡板4321、第三挡板4323以及第二挡板4322可打开风机进风口,使得如图3所示的蒸发器仓31与制冷间室011的连通通道打开。如图14中C所示,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具有挡风状态和导风状态。当挡风状态时,该旋转盖432所包括的第一盖板4320、第一挡板4321、第三挡板4323以及第二挡板4322可封闭风机进风口,从而截断如图3所示的蒸发器仓31与制冷间室011的连通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中,如图5所示,由于可控遮挡单元43设在风机进风口,而风机进风口位于风腔入风口,风腔用于连通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因此,利用可控遮挡单元43控制风机进风口打开或关闭,以实现如图3所示的蒸发器仓41和制冷间室011的连通或关断。例如:如图14中A所示,在正常制冷开始前,控制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第一延伸方向(如图14中A所示的第一箭头a所示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挡板4321可驱动第二挡板4322沿着第二环状轨道4312移动,以保证第一挡板4321和第二挡板4322所在的旋转盖432打开风机进风口,这样如图3所示的蒸发器仓41和制冷间室011可通过风腔连通,从而保证蒸发器仓41内蒸发器42所提供的冷气可以通过风腔进入制冷间室。在化霜开始前,如图14中C所示,控制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第二延伸方向(如图14中C所示的第二箭头b所示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挡板4321可驱动第二挡板4322沿着第二环状轨道4312移动,以保证第一挡板4321和第二挡板4322所在的旋转盖432关闭风机进风口,这样如图3所示的蒸发器仓41和制冷间室011就可以被旋转盖432关断,从而保证化霜过程所产生的热空气不会通过风腔进入制冷间室,使得热空气在蒸发器仓41内流动,从而降低热空气对制冷间室的温度影响,保证制冷间室011的温度波动幅度比较低。同时,化霜过程所产生的热空气在蒸发器仓41内流动,也能够减少化霜过程中蒸发器仓41内热量流失,以加快化霜速度,降低化霜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设在风机进风口,无需设置多个风门,从而降低制冷设备的改造成本。同时,可控遮挡单元43设在风机进风口,也不会对风机出风口的冷气产生扰动,保证风机出风口所流出的冷气气流比较平稳。另外,可利用螺钉、螺栓等定位件将导向导轨固定在风机进风口,然后再将旋转盖安装至导向导轨内,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控遮挡单元43可方便简单的装配到风机进风口,对空间和风机尺寸要求比较小。
应理解,如图11~图14所示,沿着第一环状轨道4311移动时驱动第二挡板4322沿着第二环状轨道4312移动时,上述第三挡板4323在第三环状轨道4313内保持静止即可。基于此,第三挡板4323应当不可移动的设在第三环状轨道4313内,以保证第三挡板4323在第三环状轨道4313内不可移动。
例如:如图6~图8和图13所示,第三环状轨道4313的内侧壁开设有用于控制第三挡板4323在第三环状轨道4313位置的限位槽4310,第三挡板4323邻近第三环状轨道4313底部的一侧设有与限位槽4310相配合的限位条XT。当第三挡板4323不可移动的设在第三环状轨道4313时,限位条XT与限位槽4310卡合在一起。应理解,限位槽4310远离第三环状轨道4313底部的一侧具有与限位条XT相吻合的缺口,使得限位条XT可以通过该缺口进入限位槽4310内,从而保证限位条XT卡入限位槽431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述第一挡板4321在沿着第一环状轨道4311移动时驱动第二挡板4322沿着第二环状轨道4312移动的结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如图9、图14~图16所示,上述第一挡板4321设有向第二挡板4322板面方向凸起的推出凸板TC和推入凸板TR。如图10所示,第二挡板4322设有向第一挡板4321板面方向凸起的扣合凸板KH。推出凸板TC和推入凸板TR沿着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第一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此处推出凸板TC和推入凸板TR向第二挡板4322板面方向凸起是指推出凸板TC和推入凸板TR向第二挡板4322的板面方向伸出。
如图14、图18和图19所示,上述推出凸板TC用于在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一环状轨道4311第一延伸方向移动时与扣合凸板KH扣合在一起带动第二挡板4322沿着第二环状轨道4312移动,推入凸板TR用于在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二环状轨道4312的第二延伸方向移动时与扣合凸板KH扣合在一起带动第二挡板4322沿着第二环状轨道4312移动,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相反。
由上可见,可利用第一挡板4321上的推出凸板TC和推入凸板TR与第二挡板4322上的扣合凸板KH相互配合,使得第一挡板4321在沿着第一环状轨道4311转动时可驱动第二挡板4322沿着第二环状轨道4312移动,从而实现挡风状态和导风状态的自由变换。应理解,第一挡板4321在沿着第一环状轨道4311转动的转动方向决定了第一挡板4321在沿着第一环状轨道4311转动的转动方向。
应理解,如图14中A和图15所示,在导风状态,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在空间上重叠,并与第一盖板4320构成旋转盖432,使得风腔可通过风机进风口与风腔连通。如图14中C和图21所示,在挡风状态,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挡板4321上的推出凸板TC与第二挡板4322上的扣合凸板KH扣合在一起,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在空间上错开,并与第一盖板4320构成旋转盖432,将风机进风口遮挡。
示例性的,如图16、图18和图19所示,上述推出凸板TC位于第一挡板4321与第二挡板4322之间,以使得第一挡板4321沿着如图14所示第一箭头a或第二箭头b所示方向在第一环状轨道4311内移动时,可保证第一挡板4321在移动一端距离后,第一挡板4321所设置的推出凸板TC或推入凸板TR与扣合凸板KH相扣合,这样就能够保证第一挡板4321和第二挡板4322可以错开一定距离的条件下,第一挡板4321驱动第二挡板4322沿着第二环状轨道4312移动。同时,沿着上述第一挡板4321在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凸起方向,扣合凸板KH位于推出凸板TC和推入凸板TR之间,使得第一挡板4321所设置的推出凸板TC或推入凸板TR可与扣合凸板扣合在一起推动第二挡板4322在第二环状轨道4312内移动。
具体的,如图14中A所示、图15~图19所示,当从导风状态需要转换为挡风状态时,控制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一箭头a所示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挡板4321设置的推出凸板TC与第二挡板4322所设置的扣合凸板的距离越来越近,第一挡板4321设置的推入凸板TR与第二挡板4322所设置的扣合凸板的距离越来越远。如图14中B所示,当第一挡板4321设置的推出凸板TC与第二挡板4322所设置的扣合凸板KH扣合在一起时,第一挡板4321继续沿着第一箭头a所示方向在第一环状轨道4311内移动,会通过推出凸板TC和扣合凸KH板的扣合拖动第二挡板4322沿着第一箭头a所示方向在第二环状轨道4312移动,直到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一盖板4320所构成的旋转盖432可封闭风机进风口,此时结构如图14中C和图21所示,从而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挡风状态。应理解,图14中A和图15示出的导风状态时,风机的进风量最大。随着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一箭头a所示的方向在第一环状轨道4311移动的距离的增加,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一盖板4320所构成的旋转盖432能够使得风机的进风量逐渐减小,直到风机进风量减少至0时,停止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一箭头a所示的方向在第一环状轨道4311移动,这个状态即为如图14中C和图21所示的挡风状态。由于在挡风状态的旋转盖432对风机进风口的挡风效果高低受到旋转盖432结构的限制,因此,挡风状态,风机进风量一般只是接近0,因此,可将风机进风量等于0时的状态定义为理论挡风状态,可将风机进风量接近0时的状态定义为实际挡风状态。至于实际挡风状态时风机进风量的大小,则根据化霜要求设定。
如图14中C、图9、图10、图21和图22所示,当从挡风状态需要转换为导风状态时,只需控制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一箭头B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挡板4321设置的推入凸板TR与第二挡板4322所设置的扣合凸板KH的距离越来越近,第一挡板4321设置的推出凸板TC与第二挡板4322所设置的扣合凸板KH的距离越来越远。如图14中B和图18~图20所示,当第一挡板4321设置的推入凸板TR与第二挡板4322所设置的扣合凸板KH扣合在一起时,第一挡板4321继续沿着第二箭头b所示方向在第一环状轨道内移动,会通过推入凸板TR和扣合凸板KH的扣合拖动第二挡板4322沿着第二箭头b所示方向在第二环状轨道4312移动,直到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一盖板4320所构成的旋转盖432不会遮挡风机进风口,从而使得可控遮挡单元43处在如图14中A和图15所示的额导风状态。应理解,此处可通过控制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二箭头b所示的方向的移动距离,控制导风状态时风机的进风量。例如:在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二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后,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一盖板4320所构成的旋转盖432即可使得风机具有一定的进风量,只是此时进风量比较小。随着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二箭头b所示的方向在第一环状轨道4311移动的距离的增加,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一盖板4320所构成的旋转盖432能够使得风机的进风量逐渐增加。例如:图14中A示出的导风状态的进风量大于图14中B示出的导风状态的进风量。
如图6、图7和图15~图17所示,为了保证导风状态时降低气流对上述第一挡板4321和第二挡板4322的影响,上述推入凸板设在第一挡板4321垂直第一盖板4320的侧边上,上述推入凸板TR沿着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环状轨道4311和第二环状轨道4312的宽度之和,使得在导风状态时,推入凸板TR可以与第二挡板4322垂直第二盖板的一条侧边接触。同时,如图5和图7所示,导向导轨431还包括贯穿第一环状轨道4311和第二环状轨道4312的限位板4314,使得在如图14中A和图15~图17所示的导风状态时,可以将重叠在一起的第一挡板4321和第二挡板4322垂直第一盖板4320的另一条侧边尽可能靠近限位板4314。
如图14中A和图15~图17所示,当导风状态时,推入凸板TR可以与第二挡板4322垂直第二盖板的一条侧边接触,重叠在一起的第一挡板4321和第二挡板4322垂直第一盖板4320的另一条侧边尽可能靠近限位板时,第一挡板4321和第二挡板4322均位于推入凸板TR和限位板之间,从而在导风状态时,降低气流冲击第一挡板4321和第二挡板4322所带来的摆动问题。
如图5和图7所示,至于第一挡板4321和第二挡板4322的位置关系,则由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径向长度与第二环状轨道4312的径向长度大小决定。例如:当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径向长度大于第二环状轨道4312的径向长度,则第二挡板4322位于第一挡板4321的内侧。又例如:当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径向长度小于第二环状轨道4312的径向长度,则第一挡板4321位于第二挡板4322的内侧。应理解,不管是第一挡板4321的内侧还是第二挡板4322的内侧均是指挡板朝向轨道环状区域的一面。
如图5和图7所示,上述第三挡板4323与第一挡板4321和第二挡板4322的位置关系,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第二环状轨道4312位于第三环状轨道4313与第一环状轨道4311之间。又例如:第一环状轨道4311位于第二环状轨道4312和第三环状轨道431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挡板4321远离第一环状轨道4311底部的一侧与第一盖板4320固定在一起。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还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与第一盖板4320固定在一起,使得驱动机构在运行时可通过驱动轴驱动第一盖板4320转动,第一盖板4320带动第一挡板4321在第一环状轨道4311内移动,以保证第一盖板4320所设置的推出凸板TC可与第二挡板4322所设置的扣合凸板扣合在一起,并驱动第二挡板4322在第二环状轨道4312内移动。应理解,该驱动机构由上述电控板控制,其驱动轴与第一盖板4320固定在一起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可以为过盈配合,或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为了便于安装驱动机构,如图5所示,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盖板433以及安装在第二盖板433上的驱动电机434。第二盖板433与第三挡板4323远离第三环状轨道4313底部的一侧固定在一起。第二盖板433位于驱动电机434与第二盖板433之间,以使得驱动电机434的驱动轴穿过第二盖板433固定在第一盖板4320上。当驱动电机434安装在第二盖板433时,第二盖板433上开设有轴孔4330,第二盖板433远离第一盖板4320的一面设有定位柱4331,驱动电机434还包括电机罩4340,驱动电机434的电机罩4340固定在定位柱4331,使得驱动电机434在第二盖板433上。同时驱动电机434的驱动轴穿过轴孔4330与第一盖板4320过盈配合。同时,由于第二盖板433与第三挡板4323远离第三环状轨道4313底部的一侧固定在一起,使得第三挡板4323在于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一盖板4320构成旋转盖432的同时,还能够作为固定件,将安装驱动电机434的第二盖板433固定在导向导轨431的上方。
如图5和图7所示,当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径向长度和第二环状轨道4312的径向长度均大于第三环状轨道4313的径向长度时,上述第二盖板433位于第一盖板4320邻近导向导轨431的一面,此时驱动电机434位于第一盖板4320、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所形成的旋转盖432内,其在导风状态扰动进入旋转盖432的气流,这不仅对进入风机进风口的气流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也对驱动电机434自身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为此,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径向长度和第二环状轨道4312的径向长度均小于第三环状轨道4313的径向长度,使得上述第二盖板433位于第一盖板4320远离导向导轨431的一面。当第二盖板433位于第一盖板4320远离导向导轨431的一面时,驱动电机434位于第一盖板4320、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所形成的旋转盖432外,其在导风状态不会扰动进入旋转盖432的气流,并且驱动电机434的安全也得到了保证。
为了详细说明上述可控遮挡单元43的挡风状态和导风状态的相互转换过程,下面结合冰箱制冷和化霜过程举例说明。其中,如图6~图8所示,第一环状轨道4311、第二环状轨道4312和第三环状轨道4313为同轴设置的圆环状轨道,且第一环状轨道4311的径向长度、第二环状轨道4312的径向长度和第三环状轨道4313的径向长度依次增加。如图5所示,第一盖板4320和第二盖板433为圆形盖板,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均为弧状板,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对应的弧角度接近或等于为120°。
当冰箱制冷状态时,如图5所示的可控遮挡单元43呈现导风状态,如图14中A、图15~图17所示,上述第一盖板4320、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所构成的旋转盖侧壁为角度为120°的弧形侧壁,弧形侧壁的两个端面构成旋转盖432的侧壁缺口。该弧形侧壁由空间上重叠在一起的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构成。此时旋转盖432没有遮挡风机进风口,冷气可通过侧壁缺口进入风机进风口,使得风机可将冷气吸入风腔,进而输送至制冷间室。
如图5、图14中A、图15~图17所示,当蒸发器需要化霜时,利用电控板控制驱动电机434,驱动电机434驱动第一盖板4320沿着顺时针转动120°,以使得第一盖板4320带动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一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当第一盖板4320顺时针转动120°时推出凸板TC与扣合凸板KH接触,此时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所构成的旋转盖432(此时旋转盖结构参考图14中B、图18和图19)侧壁仍然为弧形侧壁,该弧形侧壁的角度为240°,使得旋转盖432仍然无法遮挡冷气进入风机进风口;因此,如图14中B所示,利用电控板继续控制驱动电机434,使得驱动电机434驱动第一盖板4320再顺时针转动120°,以使得第一盖板4320带动第一挡板4321沿着第一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直到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所构成的旋转盖侧壁为圆环状侧壁,此时旋转盖432遮挡风机进风口(此时旋转盖结构如图14中C、图21和图22所示),使得如图3所示的蒸发器仓31与风腔42和制冷间室011隔开。如图19所示,这个过程中推出凸板TC与扣合凸板KH扣合以拖动扣合凸板KH所在的第二挡板4322在第二环状轨道4312沿着第一箭头a所示方向转动。
接着启动化霜装置,利用化霜装置对蒸发器进行加热,使得蒸发器表面所覆盖的霜融化。由于蒸发器仓与风腔和制冷间室隔开,因此,化霜过程产生的热空气在蒸发器仓内流动,不会通过风腔进入制冷间室,从而降低了制冷间室温度波动对食品保鲜的影响。同时,蒸发器仓完全封闭,热量不会流失,缩短了化霜时间,降低了化霜能耗。
如图14中C、图21和图22所示,化霜结束后,电控板控制驱动电机434,驱动电机434驱动第一盖板4320逆时针转动120°,带动第一挡板4321在第一环状轨道4311沿着第二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而第二挡板4322保持静止不动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如图10和图22所示,第二挡板4322推出凸板TC与扣合凸板KH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推入凸板TR与扣合凸板KH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如图14中B和图18~图20所示,当第一盖板4320逆时针转动120°,推入凸板TR与扣合凸板KH接触,此时第一挡板4321和第二挡板4322重叠在一起,使得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所构成的旋转盖侧壁为弧形侧壁,弧形侧壁的角度为240°,已经可以有冷气进入风机进风口,但进风量比较小。为了保证风机进风口的进风量比较大,如图14中B和图18~图22所示,可利用驱动电机434继续控制第一盖板4320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一盖板4320再逆时针转动120°,以利用推入凸板TR与扣合凸板KH扣合在一起,带动扣合凸板KH所在的第二挡板4322在第二环形轨道沿着第二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直到如图14中A和图15~图17所示的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重叠。第一挡板4321、第二挡板4322和第三挡板4323所形成的旋转盖侧壁角度为120°,此时旋转盖432可保证风机具有最大进风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制冷间室,以及为制冷间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组件以及风道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与所述制冷间室绝热设置,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仓、位于蒸发器仓内的蒸发器和化霜装置,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机以及用于连通蒸发器仓和制冷间室的风腔,风机进风口位于风腔入风口,风机出风口与风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风机进风口的可控遮挡单元,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在受控状态打开或关闭风机进风口;
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包括旋转盖以及设在所述风机进风口的导向导轨,所述旋转盖包括第一盖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上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导向导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环状轨道、第二环状轨道和第三环状轨道,所述第一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环状轨道内,所述第二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环状轨道内,所述第三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三环状轨道内,所述第一挡板用于沿着第一环状轨道移动时驱动所述第二挡板沿着第二环状轨道移动;所述可控遮挡单元具有挡风状态和导风状态;当所述挡风状态时所述旋转盖封闭所述风机进风口,当所述导风状态时所述旋转盖打开所述风机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设有向第二挡板板面方向凸起的推出凸板和推入凸板,所述第二挡板设有向第一挡板板面方向凸起的扣合凸板,所述推出凸板和推入凸板沿着所述第一环状轨道的第一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推出凸板用于在第一挡板沿着第一环状轨道的第一延伸方向移动时与所述扣合凸板扣合在一起带动所述第二挡板沿着第二环状轨道移动,所述推入凸板用于在第一挡板沿着第二环状轨道的第二延伸方向移动时与所述扣合凸板扣合在一起带动所述第二挡板沿着第二环状轨道移动,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示推出凸板位于第一挡板与所示第二挡板之间,所述扣合凸板位于所述推出凸板和所述推入凸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导轨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环状轨道和第二环状轨道的限位板;所述推出凸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推入凸板设在所述第一挡板垂直第一盖板的侧边上,所述推入凸板沿着第一环状轨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环状轨道和第二环状轨道的宽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状轨道的内侧壁开设有用于控制第三挡板在所述第三环状轨道位置的限位槽,所述第三挡板邻近第三环状轨道底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轨道的径向长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环状轨道的径向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状轨道位于所述第三环状轨道与所述第一环状轨道之间;或,
所述第一环状轨道位于所述第二环状轨道和所述第三环状轨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远离第一环状轨道底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盖板固定在一起,所述可控遮挡单元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盖板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盖板以及安装在第二盖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三挡板远离第三环状轨道底部的一侧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在第一盖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由风道前盖板和风道后盖板围成,所述风道前盖板开设若干与制冷间室连通的出风口,所述风机设在所述风道后盖板处。
CN201910507217.4A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制冷设备 Active CN112082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7217.4A CN112082304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7217.4A CN112082304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2304A true CN112082304A (zh) 2020-12-15
CN112082304B CN112082304B (zh) 2023-04-07

Family

ID=73733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7217.4A Active CN112082304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230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819A (zh) * 2021-01-05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3915820A (zh) * 2021-01-05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3915818A (zh) * 2021-01-05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3915855A (zh) * 2021-01-05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9966A (en) * 1984-11-15 1987-09-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efrigeration having mode-change chamber capable of operation within freezing, chill and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ranges
JPH10205957A (ja) * 1997-01-23 1998-08-04 Toshiba Corp 冷蔵庫
CN10676653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恒温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26952A (zh) * 2018-07-10 2018-10-09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风道组件和控制方法
CN108759228A (zh) * 2018-06-05 2018-11-06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
CN108800722A (zh) * 2018-06-05 2018-11-13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
CN208588146U (zh) * 2018-06-27 2019-03-0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及其风门遮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9966A (en) * 1984-11-15 1987-09-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efrigeration having mode-change chamber capable of operation within freezing, chill and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ranges
JPH10205957A (ja) * 1997-01-23 1998-08-04 Toshiba Corp 冷蔵庫
CN106766532A (zh) * 2016-12-28 2017-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恒温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59228A (zh) * 2018-06-05 2018-11-06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
CN108800722A (zh) * 2018-06-05 2018-11-13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
CN208588146U (zh) * 2018-06-27 2019-03-0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及其风门遮蔽装置
CN108626952A (zh) * 2018-07-10 2018-10-09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风道组件和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819A (zh) * 2021-01-05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3915820A (zh) * 2021-01-05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3915818A (zh) * 2021-01-05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3915855A (zh) * 2021-01-05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3915820B (zh) * 2021-01-05 2023-04-04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3915819B (zh) * 2021-01-05 2023-04-07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3915855B (zh) * 2021-01-05 2023-04-18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2304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82304B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101082460B (zh) 一个蒸发器的三门冰箱
RU2413143C1 (ru) Холодильник
CN101086407B (zh) 三门冰箱的循环风道
CN108362066B (zh) 风机遮蔽装置及冰箱
CN103471319B (zh) 冰箱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冰箱
US20220282901A1 (en) Refrigerator
CN214701415U (zh) 隔断装置及冰箱
CN110455030B (zh)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US10429119B2 (en) Refrigerated compartment air distribution assembly
CN208332806U (zh) 一种卧式无霜双温冷柜
CN112082303B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112964013B (zh) 门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2556287A (zh) 隔断装置、冰箱及化霜方法
CN114719533A (zh) 冰箱
CN113446778A (zh) 冰箱
CN115265038B (zh) 一种冰箱风道系统
CN112167893B (zh) 一种展示柜
CN219199642U (zh) 风冷冰箱
JP3813478B2 (ja) 冷却貯蔵庫
CN113396307A (zh) 具有直接冷却门内室的冷藏器具
CN219199641U (zh) 风冷冰箱
JP3048270U (ja) 電動シャッタ−付冷却ユニット
CN114304996B (zh) 一种展示柜
KR100621238B1 (ko) 냉장고의 댐퍼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736 No. 8 Haixin Avenue,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refriger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736 No. 8 Haixin Avenue,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