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2075A - 平板支架 - Google Patents

平板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2075A
CN112082075A CN201910511129.1A CN201910511129A CN112082075A CN 112082075 A CN112082075 A CN 112082075A CN 201910511129 A CN201910511129 A CN 201910511129A CN 112082075 A CN112082075 A CN 112082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lectronic
lining
width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11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5111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2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2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2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平板支架,其第一、第二衬板相连后的宽度区间,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且粘结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板体背板面或板体套装的保护壳下部,第七衬板宽度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第四衬板宽度和电子及非电子平板板体侧面宽度相适配,第一、第二、第三衬板相连后的宽度之和,以及第三、第四、第五衬板相连后的宽度之和,等于或略大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幅面宽度或长度,第一、第二衬板宽度一致,第三衬板宽度等于或略大于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之和,第五、第六、第七衬板的宽度,依照大大小、大中小、中中中的宽度排序,第一、第七衬板端口边沿,可以嫁接延伸出包裹衬板。

Description

平板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斜撑电子及非电子平板于桌面及桌沿使用的平板支架。
背景技术
已知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诸多以电子及非电子形式出现的平板状产品。比如直板手机、折叠屏手机、电子书(纸)阅读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绘板、电子手写板、电子烤贝台、电子广告牌、电子棋盘、电子相册等电子类平板,以及桌面阅读板(架)、桌面书写板(架)、桌面绘画板(架)、桌面素描板(架)、桌面展示板(架)、桌面广告板(架)、桌面磁性棋盘(架)等非电子类平板。此类平板状的产品,通常配置一些辅助平板产品斜撑于桌面的支架,以便更便捷地在桌面操作使用产品,这些支架形式中,多见于一种平板电脑保护套,以皮套结构及材质,来呈现诸多的桌面可支撑方式及支撑角度。
中国专利号:CN201110289361.9中公开了一种平板电脑保护套,参见图41至图44,图41是CN201110289361.9中所述平板电脑保护套的一种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2为图41中D-D的剖视图,图43为图41中E-E的剖视图,图44为图41中F-F的剖视图。
该保护套包括座板1和盖板2,座板1和盖板2通过连接部17呈书页式连接,座板1和盖板2均包括皮质面层11、硬质塑料板层13和内衬层14,皮质面层11、硬质塑料板层13和内衬层14依次通过胶粘剂相互粘结,连接部17只包括皮质面层11和内衬层14,盖板2前部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凹槽9,在座板1中部有一上下分段的折叠部16,座板1上段通过座板1四周边沿的固定爪3及4固定住平板电脑10。套装了平板电脑10的该平板电脑保护套,也即一种皮套式的平板支架,展开使用时,能形成多个桌面可支撑角度。这里所描述的皮套结构和材质,是本领域所普遍采用的支架介质,也适于扩展到本文所述的平板支架,以形成另一种不同皮套形式的平板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个通用的,以皮套结构和材质呈现的新型皮套式平板支架,使常见的平板状电子及非电子平板,与之相结合,让电子及非电子平板不仅适于摆放于水平桌面使用,还可移动到水平桌面的边沿使用,使用过程中,通过皮套结构的不同翻折支撑方式,来呈现诸多桌面及桌沿的斜立支撑角度。
如此,改变人们一以贯之,只能人体上半身重心前倾,伏案操作使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单一姿态,多了一种使人体上半身重心后倾,向后倚靠于靠背上操作使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阅读姿态,尽可能地缓解人们长期伏案工作、学习、娱乐时,曲颈勾背地的单一阅读姿态,充分有效地释放双手,避免长时间握持电子及非电子平板,且让电子及非电子平板收纳、码放、携带更加轻巧便捷,并兼顾对电子及非电子平板板体的保护。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平板支架,其具有一块矩形的联排式组合板体,依次由间隔并列、长度一致、厚度一致、宽度不一的若干衬板活动连结而成,其通体采用皮质面层、硬质塑料板层及内衬层,依次通过胶粘剂相互间隔粘结。
优选的,平板支架至少由相连的七块衬板组成,其中第一、第二衬板相连后的宽度区间,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长度或宽度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且粘结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板体背板面或板体套装的保护壳下部,第七衬板的宽度区间,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
优选的,第四衬板可只包括皮质面层和内衬层,且第四衬板的宽度,和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板体侧面宽度相适配。
优选的,第一、第二、第三衬板相连后的幅面大小,以及第五、第六、第七衬板相连后的幅面大小,等于或略大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幅面大小。
优选的,第一、第二衬板的宽度一致,第三衬板的宽度,大于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之和。
优选的,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的的宽度之和,等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五分之一。
优选的,第七衬板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五分之一,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第七衬板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五分之一,第五、第六、第七衬板的宽度依次递减,且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之差,等于第六、第七衬板的宽度之差。
优选的,第七衬板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第七衬板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第五、第六、第七衬板的宽度依次递减,且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之差,等于第六、第七衬板的宽度之差。
优选的,第七衬板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三分之一,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的的宽度之和,等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第七衬板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第七衬板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第五、第六、第七衬板的宽度依次递减,且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之差,等于第六、第七衬板的宽度之差。
优选的,第七衬板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三分之一,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与手机、电子书(纸)阅读器等电子类平板,在竖板的板体背板面或板体套装的保护壳下部粘结,而与平板电脑、电子绘板、电子手写板、电子烤贝台、电子广告牌、电子棋盘、电子相册等电子类平板,在横板的板体背板面或板体套装的保护壳下部粘结,或与桌面阅读板(架)、桌面绘画板(架)、桌面书写板(架)、桌面素描板(架)、桌面展示板(架)、桌面广告板(架)、桌面磁性棋盘(架)等非电子类平板,在竖板或横板的板体背板面下部粘结。
优选的,平板支架主体结构的七块衬板设置不变,可在平板支架的上下两端,也即第一衬板或/和第七衬板的端口边沿,可嫁接延伸出包裹衬板。
附图说明
图1至图8分别为本发明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至图12分别为第一实施方式在桌面和桌沿展开时的支撑角度侧视图;
图13至图16分别为第二实施方式在桌面和桌沿展开时的支撑角度侧视图;
图17至图20分别为第三实施方式在桌面和桌沿展开时的支撑角度侧视图;
图21至图24分别为第四实施方式在桌面和桌沿展开时的支撑角度侧视图;
图25至图28分别为第五实施方式在桌面和桌沿展开时的支撑角度侧视图;
图29至图32分别为第六实施方式在桌面和桌沿展开时的支撑角度侧视图;
图33至图36分别为第七实施方式在桌面和桌沿展开时的支撑角度侧视图;
图37至图40分别为第八实施方式在桌面和桌沿展开时的支撑角度侧视图;
图41为CN20111289361.9中的平板电脑保护套的一种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图41中D-D的剖视图;
图43为图41中E-E的剖视图;
图44为图41中F-F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根据例举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详尽表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揭示本发明的发明实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平板支架,具有一块联排式矩形组合板体,其通体采用皮质面层、硬质塑料板及内衬层,依次通过胶粘剂相互间隔粘结。此类皮套结构及材质本身,是目前平板电脑、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电子类绘板、电子手写板等电子平板所普通采用的皮套形式,并通过形式多样的皮套变形设计,与上述电子平板相结合后,形成不同形式的桌面支撑方式,便于人们在桌面更便捷地使用电子平板产品。
这里,则更进一步基于上述皮套结构及材质,提出一个更简洁、通用的皮套形式,以适配于任意桌面平板形式出现的电子类、非电子类平板,此皮套形式,本文概括性地表述为平板支架。
此文中所述的电子及非电子平板,意指可置于水平桌面或桌沿使用的,以矩形平板形式出现的电子类及非电子类产品,电子类平板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可枚举的产品类别:直扳手机、折叠屏手机、电子书(纸)阅读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绘板、电子手写板、电子烤贝台、电子广告牌、电子棋盘、电子相册等。非电子类平板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可枚举的产品类别:桌面阅读板(架)、桌面绘画板(架)、桌面书写板(架)、桌面素描板(架)、桌面展示板(架)、桌面广告板(架)、桌面磁性棋盘(架)等。
同时,表意下文中所描述的衬板,等同于引用文件CN2011102879361.9中所描述的座板、盖板、连接部的称谓,为表意简洁,故做优化,该平板支架的四周边沿压痕是电压成型后的压边,各衬板之间连接部的压痕是电压成型后的折痕。
如图1-8所示,电子及电子平板的平板支架,依次由间隔并列、长度一致、厚度一致、宽度不一的七块衬板活动连结而成,形成一个矩形的联排式组合板体。该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平板支架,所具有的形状和大小不作特别的规定,可以根据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具体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当设置。
为了更清淅、更明确、更突出地表示该平板支架的具体构成,在实施例图9-40中,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各以一个斜向长方形(长方形省略了附图标记),来示意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板体侧面长度和宽度,忽略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长方体板体其它结构与细节。另以水平线段分别代表水平桌面或水平桌面边沿。
该平板支架的所述若干衬板中,至少由相连的第一至第七衬板等七块衬板组成,其中,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的宽度区间,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进而可推算出第三衬板的宽度,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三至五分之四之间。板体比例如此设计,可使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置于桌沿摆放时,板体斜向重心后倾,稳稳置于桌面边沿,并呈现适宜的直身挺腰观看平板角度,如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的宽度之和,和第三衬板宽度的比例数值差异过大,比如超过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五分之一的宽度差,则只有摆放桌面的支撑效果,失去了在桌沿摆放使用的独特性,且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粘结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板体背板面或板体套装的保护套下部(意指板体上中下三个部分的下部)时,下部的粘结面积过小,长期使用难保不脱离。如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的宽度之和,和第三衬板宽度的数值比例差异过小,比如只有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的宽度差,则在桌面边沿时,整个平板支架的板体重心会过于偏向垂直角度,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和平板支架的结合体,置于桌沿时可能向桌沿外倾倒,无法稳固地在桌沿部位进行操作。
当然,也须注意各衬板相连间的折痕宽度,对各衬板宽度尺寸及支撑效果的影响。与此同时,还限定第七衬板的宽度区间,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进而对第五衬板及第六衬板的宽度区间形成限制。
该平板支架的若干衬板中,第三、第五衬板之间的连接部为第四衬板,和其它衬板有所不同,第四衬板可以只包括皮质面层和内衬层,不包括硬质塑料板层,第四衬板和上下的第三、第五衬板共用同一皮质面层和内衬层。第四衬板的皮质面层和内衬层中间夹心层,有没有硬质塑料板层,主要受到电子及非电子平板板体侧面形状影响。
在电子类平板中,板体侧面通常显弧形曲面,惯常的选择,第四衬板不包括硬质塑料板层的夹心层设置,但不代表完全不能设置硬质塑料板层的夹心层,比如第四衬板可分解成两块以上的小衬板,以适应电子平板的板体侧面孤度,分解成的小衬板可带细条状的硬质塑料板层,或者,在第四衬板的宽度范围内,第四衬板一部分不带硬质塑料板层,另一部分带硬质塑料板层,也能适应电子平板的板体侧面弧度。
而在非电子类平板中,板体侧面形状通常呈垂直平面,惯常的选择,第四衬板包括硬质塑料板层的夹心层设置,但不代表必须有硬质塑料板层的夹心层设置,没有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因此,不管第四衬板板体侧面形状是弧面或是平面,第四衬板都可包括或不包括硬质塑料层的夹心层设置,具体如何选择,可视具体平板产品的设计要求和使用效果来定,在本发明所展示的一系列实施图例中,第四衬板仅选取不包括硬质塑料板层的夹心层设置做示例。
第四衬板的宽度和电子平板的板体侧面宽度相适配。在电子类平板中,板体上端侧面通常呈弧形曲面,此时第四衬板连接部的宽度和该曲面宽度一致,该曲面宽度通常大于电子类平板的板体厚度,相应地,上下相连的第三、第五衬板的宽度,也须做出对应的缩减调整。而在非电子类平板中,板体侧面通常呈垂直平面,此时第四衬板的宽度和该平面宽度一致,该平面宽度通常等同于非电子类平板的板体厚度,此时,上下相连的第三衬板和第五衬板宽度无须做出缩减调整。这同时也说明了:为何第一、第二、第三衬板相连后的宽度之和,或者第五、第六、第七衬板相连后的宽度之和,等于或略大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幅面宽度或长度。另外,上述情况下的第四衬板宽度,还须预留出便于相邻第三、第五衬板翻折时的折痕宽度。
在本文所例举的各个实施例中,第四衬板宽度是个恒定值,预设等同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板体厚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各种不同电子及电子平板的板体厚度肯定是不一致的,从而决定了第四衬板具有不同的宽度,此宽度的不同,也直接导致了平板支架支撑角度的差异化,通常情况下,第四衬板宽度越宽,平板支架各个支撑方式中一系列可支撑角度趋小,当第四衬板宽度越窄时,则平板支架各个支撑方式中的一系列可支撑角度趋大。这往往决定了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对平板支架不同具体实施方式的选取,
第一、第二、第三衬板相连后的宽度之和,以及第五、第六、第七衬板相连后的宽度之和,等于或略大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幅面宽度或长度。该设定已在前述第四衬板的描述中做了说明。要注意的是,上述各衬板中,第一、第七衬板的宽度,各包含一条围边裕量宽度(压边宽度)。第二、第三衬板以及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各包含一条折痕宽度(折痕线宽度)。
第一、第二衬板的宽度一致时,第一、第二衬板之间的折痕宽度,所形成的折痕凹槽,可做为平板支架在桌体边沿使用时的卡槽,以形成平板支架的在桌沿使用时的又一可调整支撑角度,这一支撑方式及其支撑角度未在下述各实施例中作图示,仅在此做个提示说明。
第三衬板的宽度,大于第五、第六衬板的宽度之和。做此限定,是为了照应平板支架展开使用时的支撑稳定性,此限定能使相连的第六、第七衬板,在使用过程中,两衬板之间的翻折支撑夹度不少于九十度角,且在下述各实施例中,展开形成桌面的第一支撑角度和桌沿的第一支撑角度,如此,便能保持平板支架整体的支撑稳定性。
以下,第四衬板的宽度尺寸恒定时,在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衬板的宽度尺寸有所变化时,会形成诸多的变型实施方式。各衬板宽度尺寸的变化,会有诸多前述各衬板宽度区间内的变化与限制,从选取最优的实施方式而论,做如下各衬板宽度恒定值的限定。限定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的宽度之和,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五分之一、四分之一之间。限定第七衬板宽度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五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之间。限定第五、第六、第七衬板的宽度,依照大大小、大中小、中中中的宽度顺序排序。如此,在以上各个衬板宽度的不同区间内,所形成的各种可组合方式,基本上涵括了各个衬板可实施的宽度区间范围,并优选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展开描述并做图示。
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中的第一衬板101至第七衬107的宽度变化,如图1和图9-12所示。
相连的第一衬板101与第二衬板102的宽度之和,等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五分之一。第七衬板1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五分之一,第五衬板105和第六衬板106的宽度一致。
图9和图10是该实施方式在桌面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图11和图12是该实施方式在桌沿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
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中的第一衬板201至第七衬板207的宽度变化,如图2和图13-16所示。
相连的第一衬板201与第二衬板202的的宽度之和,等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的五分之一。第七衬板2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五分之一,第五衬板205、第六衬板206、第七衬板207的宽度依次递减,且第五衬板205和第六衬板206的宽度之差,等于第六衬板206和第七衬板207的宽度之差。
图13和图14是该实施方式在桌面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图15和图16是该实施方式在桌沿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
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中的第一衬板301至第七衬板307的宽度变化,如图3和图17-20所示。
相连的第一衬板301与第二衬板302的的宽度之和,等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的五分之一。第七衬板3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第五衬板305和第六衬板306的宽度一致
图17和图18是该实施方式在桌面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图19和图20是该实施方式在桌沿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
第四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中第一衬板401至第七衬板407的宽度变化,如图4和图21-24所示。
相连的第一衬板401与第二衬板402的的宽度之和,等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的五分之一。第七衬板4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第五衬板405、第六衬板406、第七衬板407的宽度依次递减,且第五衬板405和第六衬板406的宽度之差,等于第六衬板406和第七衬板407的宽度之差。
图21和图22是该实施方式在桌面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图23和图24是该实施方式在桌沿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
第五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中第一衬板501#至第七衬板507的宽度变化,如国5和图25-28所示。
相连的第一衬板501与第二衬板502的的宽度之和,等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的五分之一。第七衬板5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三分之一,第五衬板505和第六衬板506的宽度一致。
图25和图26是该实施方式在桌面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图27和图28是该实施方式在桌沿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
第六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中第一衬板601至第七衬板607的宽度变化,如图6和图29-32所示。
相连的第一衬板601与第二衬板602的的宽度之和,等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的四分之一。第七衬板6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第五衬板605和第六衬板606的宽度一致。
图29和图30是该实施方式在桌面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图31和图32是该实施方式在桌沿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
第七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中第一衬板701至第七衬板707的宽度变化,如图7和图33-36所示。
相连的第一衬板701与第二衬板702的的宽度之和,等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的四分之一。第七衬板7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第五衬板705、第六衬板706、第七衬板707的宽度依次递减,且第五衬板705和第六衬板706的宽度之差,等于第六衬板706和第七衬板707的宽度之差。
图33和图34是该实施方式在桌面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图35和图36是该实施方式在桌沿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
第八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中第一衬板801至第七衬板807的宽度变化,如国8和图37-40所示。
相连的第一衬板801与第二衬板802的的宽度之和,等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的四分之一。第七衬板8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三分之一,第五衬板805和第六衬板806的宽度一致。
图37和图38是该实施方式在桌面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图39和图40是该实施方式在桌沿的第一支撑角度和第二支撑角度。
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八实施方式,平板支架的所有衬板横向长度加上压边裕量,等于或略大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幅面宽度或长度。另外,设置任意衬板之间相连时的折痕线,须满足相邻衬板之间翻折时所需的折痕宽度。
电子类平板的板体背板面及板体侧面,一般套装上一种硅胶软壳体的保护壳,再使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通过双面无痕强力胶带或强力胶水粘结于硅胶保护壳的软壳体下部,硅胶保护壳的软壳体也可换成硬质塑料层的硬壳体,电子类平板也可不套装保护壳,直接和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粘结。而在非电子类平板中,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是通过双面无痕强力胶带或强力胶水直接粘结于非电子平板的板体背板面下部。
该平板支架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在与直板手机、折叠屏手机、电子书(纸)阅读器等电子类平板,在竖板的板体背板面或板体套装的保护壳下部粘结时,所有各衬板宽度的变化,指得是在此类电子平板幅面长度上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此类电子平板最频繁地采用的使用方式,是单手握持及竖屏摆放桌面操作。而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绘板、电子手写板、电子烤贝台、电子广告牌、电子棋盘、电子相册等电子类平板,在横板的板体背板面或板体套装的保护壳下部粘结时,各衬板宽度的变化,指得是在此类电子平板幅面宽度上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这类电子平板最频繁地采用的使用方式,是双手握持及横屏摆放桌面操作。
该平板支架相连的第一、第二衬板,在与桌面阅读板(架)、桌面绘画板(架)、桌面书写板(架)、桌面素描板(架)、桌面展示板(架)、桌面广告板(架)等非电子类平板,在竖板或横板的枝体背板面下部粘结时,根据非电子平板的具体形状和桌面摆放方式直接进行适配,不象电子平板那样,受到竖屏或横屏使用方式的限制。
上述种种相互组合的形式,一致形成具有桌面及桌沿斜向支撑功能的平板支架。该平板支架收纳时,其平板状的中空内腔体内径,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幅面长度、幅面宽度及板体厚度协调一致,恰好能套装容置电子及非电子平板(本文省略套装收纳后的一系列图示),从而对电子及非电子平板构成良好的保护作用,也便于收纳、码放、携带。
本文所展示的平板支架的衬板块数只为七块,但不同电子及非电子平板所需的衬板块数,根据不同产品的使用特性,可能并不局限于只是设置七块,但不管如何设置,平板支架主体结构的七块衬板设置不变,可在平板支架的上下两端,也即第一衬板或/和第七衬板的端口边沿,向外嫁接延伸新的包裹衬板,添加包裹衬板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更全面地包裹和保护电子及非电子平板,这种包裹衬板所可采用衬板形式多种多样,这里仅做示意,不再另加赘述。
对上述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平板支架一系列设置及限定,理清了该平板支架中不同宽度衬板之间相互组合的逻辑关系,以及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粘结结合之后的相互对应关系,并由这种种组合方式,引申出平板支架在桌面与桌沿展开使用的诸多支撑角度,这些可即时收纳、即时展开、即时转换、即时移动的桌面支撑方式,是在桌面更便捷操作使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时,所普遍需要的。
通常情况下,对电子平板采用该平板支架的某一实施方式,所获得的实施效果,较易被大众认可和理解。却不易对非电子平板采用该平板支架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获得的实施效果,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市场上到目前为止,非电子平板不像电子平板那样,普遍和皮套结构及材质的支撑装置相结合,故而,对可采用的非电子平板的产品,再做一些简单的分类说明。
在非电子平板中,桌面阅读板(架),意指一种在桌面摆放摊开书籍的平板体,该平板体上具备夹压反弹书籍页面的夹压装置,以便释放双手不去按压反弹的书籍页面,该平板体如再配置皮套结构和材质的支撑装置,最好选用本文前述平板支架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套装桌面阅读板(架),就构成了可斜立于桌面及桌沿使用的新型桌面阅读板(架),还可以从前文图9至图40看出,其中一系列图示中未做附图标记的长方形,就侧向代表了桌面阅读板(架)的较厚板体侧面。
除了桌面阅读板(架),具有其它使用功能的非电子平板的桌面平板体,同样可与该平板支架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相结合,形成契合绘画功能的桌面绘画板(架),契合书写功能的桌面书写板(架),契合素描功能的桌面素描板(架),契合展示功能的桌面展示板(架),契合广告宣传功能的广告板(架),契合打谱功能的磁性棋盘(架),等等不一而足。从而提升这些非电子平板在桌面及桌沿的斜向支撑效果。
这些可置于桌面及桌沿摆放使用的非电子平板桌面板体(架体),区别于非桌面的非电子平板板体(架体),比如壁挂式、置地式的阅读板、书写板(黑板、白板)、绘画板(画板、素描板)、展示板、广告牌、棋盘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6)

1.一种平板支架,其具有一块矩形的联排式组合板体,依次由间隔并列、长度一致、厚度一致、宽度不一的若干衬板活动连结而成,其通体采用皮质面层、硬质塑料板层及内衬层,依次通过胶粘剂相互间隔粘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支架至少由相连的七块衬板组成,其中的第一衬板(101;201;301;401;501;601;701;801)和第二衬板(102;202;302;402;502;602;702;802)相连后的宽度区间,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长度或宽度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且粘结于电子及电子平板的板体背板面或板体套装的保护壳下部,第七衬板(107;207;307;407;507;607;707;807)的宽度区间,在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第四衬板(104;204;304;404;504;604;704;804)可只包括皮质面层和内衬层,且所述第四衬板(104;204;304;404;504;604;704;804)的宽度,和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板体侧面宽度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板(101;201;301;401;501;601;701;801)、第二衬板(102;202;302;402;502;602;702;802)、第三衬板(103;203;303;403;503;603;703;803)相连后的幅面大小,以及所述第五衬板(105;205;305;405;505;605;705;805)、第六衬板(106;206;306;406;506;606;706;806)、第七衬板(107;207;307;407;507;607;707;807)相连后的幅面大小,等于或略大于电子及非电子平板的幅面大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板(101;201;301;401;501;601;701;801)和第二衬板(102;202;302;402;502;602;702;802)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三衬板(103;203;303;403;503;603;703;803)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衬板(105;205;305;405;505;605;705;805)和第六衬板(106;206;306;406;506;606;706;806)的宽度之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相连的所述第一衬板(101;201;301;401;501)与第二衬板(102;202;302;402;502)的宽度之和,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五分之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衬板(1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五分之一,所述第五衬板(105)和第六衬板(106)的宽度一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衬板(2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五分之一,所述第五衬板(205)、第六衬板(206)、第七衬板(207)的宽度依次递减,且所述第五衬板(205)和第六衬板206)的宽度之差,等于所述第六衬板(206)和第七衬板(207)的宽度之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衬板(3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五衬板(305)和第六衬板(306)的宽度一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衬板(4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五衬板(405)、第六衬板(406)、第七衬板(407)的宽度依次递减,且所述第五衬板(405)和第六衬板(406)的宽度之差,等于所述第六衬板(406)和第七衬板(407)的宽度之差。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衬板(5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五衬板(505)和第六衬板(506)的宽度一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相连的所述第一衬板(601;701;801)与第二衬板(602;702;802)的宽度之和,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衬板(6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五衬板(605)和第六衬板(606)的宽度一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衬板(7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五衬板(705)、第六衬板(706)、第七衬板(707)的宽度依次递减,且所述第五衬板(705)和第六衬板(706)的宽度之差,等于所述第六衬板(706)和第七衬板(707)的宽度之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衬板(807)的宽度,是电子及非电子平板幅面宽度或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五衬板(805)和第六衬板(806)的宽度一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相连的所述第一衬板(101;201;301;401;501;601;701;801)第二衬板(201;202;302;402;502;602;702;802),与手机、电子书(纸)阅读器等电子平板,在竖板的板体背板面或板体套装的保护壳下部粘结,而与平板电脑、电子绘板、电子手写板、电子烤贝台、电子广告牌、电子棋盘、电子相册等电子类平板,在横板的板体背板面或板体套装的保护壳下部粘结,或与桌面阅读板(架)、桌面绘画板(架)、桌面书写板(架)、桌面素描板(架)、桌面展示板(架)、桌面广告板(架)、桌面磁性棋盘(架)等非电子类平板,在竖板或横板的板体背板面下部粘结。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支架主体结构的七块衬板设置不变,可在所述平板支架的上下两端,也即所述第一衬板(101;201;301;401;501;601;701;801)或/和第七衬板(107;207;307;407;507;607;707;807)的端口边沿,可嫁接延伸出包裹衬板。
CN201910511129.1A 2019-06-13 2019-06-13 平板支架 Pending CN112082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1129.1A CN112082075A (zh) 2019-06-13 2019-06-13 平板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1129.1A CN112082075A (zh) 2019-06-13 2019-06-13 平板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2075A true CN112082075A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33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1129.1A Pending CN112082075A (zh) 2019-06-13 2019-06-13 平板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207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6946A (en) * 1979-08-27 1981-10-27 Larre Frank J Book support
CN202653398U (zh) * 2012-07-02 2013-01-09 广州山水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保护套
CN103970206A (zh) * 2013-01-24 2014-08-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终端的可折叠的袋
CN204462975U (zh) * 2015-04-02 2015-07-08 吴为生 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04580363U (zh) * 2015-04-17 2015-08-26 汪云 磁压式阅读架
US20160338487A1 (en) * 2015-02-14 2016-11-24 Thomas J. McGrane Flat Folded Mobile Device Holder
CN107772809A (zh) * 2017-11-27 2018-03-09 汪云 皮套式磁压阅读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6946A (en) * 1979-08-27 1981-10-27 Larre Frank J Book support
CN202653398U (zh) * 2012-07-02 2013-01-09 广州山水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保护套
CN103970206A (zh) * 2013-01-24 2014-08-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终端的可折叠的袋
US20160338487A1 (en) * 2015-02-14 2016-11-24 Thomas J. McGrane Flat Folded Mobile Device Holder
CN204462975U (zh) * 2015-04-02 2015-07-08 吴为生 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04580363U (zh) * 2015-04-17 2015-08-26 汪云 磁压式阅读架
CN107772809A (zh) * 2017-11-27 2018-03-09 汪云 皮套式磁压阅读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05182A (en) Multiple use study device
WO2007013197A1 (ja) 自立可能な平板状物、その展示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US20020162935A1 (en) Support device
GB2488547A (en) Waiter/waitress portfolio organiser
US20050268508A1 (en) Document display and retention device
US4611719A (en) Holder for working with computer print-outs
US6575758B1 (en) Display holder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12082075A (zh) 平板支架
KR200477458Y1 (ko) 탁상용 및 휴대용 플래너
KR102128821B1 (ko) 다용도 탁상용 달력
JP2007058181A (ja) 自立可能な平板状物の製造方法
US20100294177A1 (en) Modular computer workstation system
CN112082046A (zh) 平板支架和平板托架
KR200415835Y1 (ko) 물품 지지구
CN213383575U (zh) 钢琴谱夹
KR101788125B1 (ko) 액자 겸용 책자
KR200166182Y1 (ko) 탁상용 앨범구조
KR200341710Y1 (ko) 책표지 겸용 탁상용 삼각 받침대로 사용하는 지지대.
CN209305168U (zh) 一种新型美术作业本
CN212765385U (zh) 一种具有立体展层结构的笔记本
CN2375176Y (zh) 新型多功能课桌
US20230200566A1 (en) Foldable stand for a smart device
JP4796997B2 (ja) スタンド
JP3117628U (ja) 内蔵式の開脚可能な支脚部を有したポストカ−ド方式の簡易スタンド
KR200387885Y1 (ko) 파일 바인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