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3922A - 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服务器、融合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服务器、融合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3922A
CN112073922A CN202011148665.9A CN202011148665A CN112073922A CN 112073922 A CN112073922 A CN 112073922A CN 202011148665 A CN202011148665 A CN 202011148665A CN 112073922 A CN112073922 A CN 112073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rrowband
signal
broadband
identifier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86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3922B (zh
Inventor
陈晓桐
张威
陶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ctus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ctu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ctus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ctu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486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3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3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3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3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3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包括:窄带收发模块,被配置成根据窄带协议转发窄带信号;宽带收发模块,被配置成根据宽带协议转发宽带信号;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窄带收发模块和所述宽带收发模块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实施所述窄带信号与所述宽带信号之间的转换。本发明还提供了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融合系统、方法及窄带终端设备的快速定位方法。

Description

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服务器、融合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内容涉及语音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窄带与宽带的融合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窄带与宽带通信的融合系统、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以及窄带终端设备的快速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专网通信通常是为满足用户组织管理、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等需求而专门建设的,自主控制,不受外界牵制,更能适应特定的工作环境,保证用户的工作通信。另一方面,公网通信是利用现有的运营商网络数据流量通信的,不需要再搭建基站中继就可以实现跨区域远距离对讲通话。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5G的商用、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万物互联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种传统的窄带专网、宽带专网的终端和设备也面临着融入万物互联时代的需求,无线通信行业需求从传统的窄带专网通讯转向公网与专网的融合通讯,从简单的集群语音呼叫转向视频、图片、语音消息的多媒体通讯,从单一的语音调度转向结合视频、位置、传感器、AI的智能综合调度。
集群调度系统经历着从模拟到数字,从窄带数字到宽带数字的演进过程,目前市场上模拟集群、窄带集群和宽带集群都还在大量的在使用,然而,如何实现无线通信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利用率最大化,已成为近年来本行业的热点技术问题。
目前,市场上存在完成DMR和B-TrunC互通的产品,可以完成DMR终端和B-Trunc终端的语音呼叫互通。然而,这样的产品只是单一的协议和媒体转换,只支持一个窄带专网和一个宽带专网的互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认识到现有的融合通信产品没有实现有效的融合,且窄带终端的GPS定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获取星历参数,导致定位速度不够快,定位不准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窄带与宽带通信的融合系统、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以及窄带终端设备的快速定位方法。
为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包括:
窄带收发模块,被配置成根据窄带协议转发窄带信号;
宽带收发模块,被配置成根据宽带协议转发宽带信号;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实施所述窄带信号与所述宽带信号之间的转换。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宽带信号,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第一源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其中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宽带信号还包括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企业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融合系统,其中所述融合系统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和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通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来实施,所述中转设备具有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解析第一窄带信号,得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以及
将所述第一窄带信号转换为第一宽带信号,并且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所述中转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由处理器电路系统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电路系统执行根据第四方面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通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来实施,所述中转设备具有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解析第二宽带信号,得到第二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以及
将所述第二宽带信号转换为第二窄带信号,并且发送所述第二窄带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窄带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由处理器电路系统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电路系统执行根据第五方面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通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来实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宽带信号,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第一源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其中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一宽带信号还包括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以及
根据所述企业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由处理器电路系统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电路系统执行根据第六方面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终端设备的快速定位方法,其中所述快速定位方法借助于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来实施,所述中转设备具有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所述快速定位方法包括通过所述中转设备来实施以下步骤:
接收并解析第三窄带信号,所述第三窄带信号包括快速定位请求和第三源设备的标识符;
响应于所述快速定位请求,生成包括所述请求小区位置的命令的第三宽带信号,并向所述中转设备所在蜂窝小区的蜂窝基站发送所述第三宽带信号;
接收并解析第四宽带信号,所述第四宽带信号包括所述中转设备所在蜂窝小区的小区位置;
生成包括所述小区位置和所述快速定位请求的第五宽带信号,并向AGPS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五宽带信号;
接收第六宽带信号,所述第六宽带信号包括所述小区的卫星信息;以及
生成包括所述小区的卫星信息和第六目标设备的标识符的第六窄带信号,并且发送所述第六窄带信号,所述第六目标设备的标识符等于所述第三源设备的标识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由处理器电路系统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电路系统执行根据第七方面的方法。
通过本发明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窄带与宽带通信的融合系统、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及窄带终端设备的快速定位方法实现了:窄带数据与宽带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和传输,窄带和宽带终端的互联互通,不同窄带、宽带集群专网的广域网互联互通,窄带专网终端、宽带专网终端与公网集群App的互联互通以及窄带终端设备的快速定位。本发明的中转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窄带专网对讲机之间通过LTE的远距离传输,窄带专网对讲机之间的跨区域桥接转换,窄带专网对讲机与宽带专网对讲机之间的数据互通,窄带专网对讲机与公网对讲机之间的数据互通,窄带专网对讲机与公网App之间的数据互通。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结合对附图的说明,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的示意图;
图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融合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个实施例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融合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窄带终端设备的快速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可能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方案,但是附图中示出了并且将在本文中详细描述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应理解,本公开内容应被认为是本发明的原理的例示,而不意在将本发明限于所示出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
将理解,尽管可在本公开内容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组件、设备和/或信号,但是这些元件、组件、设备和/或信号不应该由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设备和/或信号与另一个元件、组件、设备和/或信号进行区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以下描述的第一元件、组件、设备和/或信号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设备和/或信号。
本公开内容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如本公开内容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包含”时,说明存在描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多种通信标准,现对涉及的各种标准简要说明如下:
DMR:数字集群通信(Digital Mobile Radio)标准是欧洲通信标准协会(ETSI)为了满足欧洲各国的中低端专业及商业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需要而设计、制订的开放性标准。
PDT:公安数字集群(Police Digital Trunking)标准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群通信标准,着眼未来数字对讲技术发展之方向,可满足多数集群通信行业用户的需求。PDT标准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对国际上的成熟标准技术(如Tetra、P25、DMR、MPT1327等)进行了借鉴及创新设计,遵循高性价比、安全保密、大区制、可扩展和向后兼容的五大原则。
B-TrunC:宽带集群通信(Broadband Trunking Communication)标准是由宽带集群(B-TrunC)产业联盟组织制定的基于TD-LTE的“LTE数字传输+集群语音通信”专网宽带集群系统标准。
TETRA:泛欧集群无线电(Trans European Trunked Radio)标准是ETSI(欧洲通信标准协会)为了满足欧洲各国的专业部门对移动通信的需要而设计、制订统一标准的开放性系统。
在本发明中,术语“窄带”和“宽带”以64Kbps的网络接入速度(对应于8Kbps的最大下载速度)为分界,低于64Kbps的网络接入速度称为“窄带”,高于64Kbps的网络接入速度称为宽带。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其中所述中转设备可以包括:窄带收发模块,被配置成根据窄带协议转发窄带信号;宽带收发模块,被配置成根据宽带协议转发宽带信号;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实施所述窄带信号与所述宽带信号之间的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中转设备具有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根据所采用的窄带协议,m可以等于24、32或者所采用的窄带协议规定的其他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窄带收发模块可以被配置成接收并解析第一窄带信号,得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窄带信号转换为第一宽带信号,并且控制所述宽带收发模块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所述中转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与所述中转设备通信的宽带终端(诸如,融合通信服务器)并不需要知道所述第一窄带信号来自哪个设备。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其中通过解析所述第一窄带信号还得到第一源设备的标识符,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源设备的标识符。这种实施方案对应于宽带侧需要知道第一源设备的身份的情况,例如,当窄带终端发送登录请求时,融合通信服务器需要知道是哪个窄带终端请求登录。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转设备并不关心所述第一源设备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是什么设备,而直接将窄带信号转换为宽带信号发送。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源设备的标识符和/或所述第一窄带信号判断所述第一源设备的身份;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判断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身份;并且仅当所述第一源设备是所述中转设备的关联窄带终端设备并且所述第一目标设备不是所述中转设备的关联窄带终端设备时,才将所述第一窄带信号转换为第一宽带信号。在此,所述中转设备的关联窄带终端设备可以是已经通过所述中转设备登录的窄带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向所述中转设备发送登录请求的窄带终端设备。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第一源设备不关联所述中转设备,中转设备将丢弃所述第一窄带信号。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关联所述中转设备时,所述中转设备可以通过其窄带收发模块转发所述第一窄带信号。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关联所述中转设备时,所述中转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窄带信号转换为宽带信号发送给融合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第一源设备的标识符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与所述中转设备中存储的设备列表进行对比,以确定所述第一源设备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是否是所述中转设备的关联窄带终端设备。通过与设备列表对比,可以确定通过所述中转设备已登录的窄带终端设备。此外,由解析出的第一窄带信号是登录信号且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是所述中转设备,可以确定所述窄带终端设备向所述中转设备发出登录请求,从而将所述窄带终端设备的标识符登记到设备列表中,即所述窄带终端设备与所述中转设备相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宽带收发模块可以向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的融合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应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宽带收发模块可以将所述第一宽带信号不发送至所述融合服务器,而发送给其他设备,例如,宽带专网中继台、宽带专网对讲机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目标设备选自以下项中的任一个:窄带专网对讲机、宽带专网对讲机、宽带公网对讲机、宽带公网App、融合管理台和融合调度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可以包括由所述第一窄带信号中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遵循宽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换言之,在窄带信号转换为宽带信号时,中转设备就对音频进行了格式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窄带信号中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换言之,在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的转换过程中,未转换音频格式。如果后续处理兼容同样的音频格式,则不用转换音频格式;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其他音频格式,则在后续的处理阶段再对音频格式进行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宽带收发模块可以被配置成接收并解析第二宽带信号,得到第二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二宽带信号转换为第二窄带信号,并且控制所述窄带收发模块发送所述第二窄带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窄带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判断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身份;并且仅当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是所述中转设备的关联窄带终端设备时,才将所述第二宽带信号转换为第二窄带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与所述中转设备中存储的设备列表进行对比,以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是否是所述中转设备的关联窄带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二窄带信号可以包括由所述第二宽带信号中遵循宽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遵循窄带协议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换言之,在宽带信号转换为窄带信号时,中转设备就对音频进行了格式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二窄带信号可以包括所述第二宽带信号中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换言之,在宽带信号转换为窄带信号之前,就已经将音频转换为所需的音频格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中转设备被配置成:
接收并解析第三窄带信号,所述第三窄带信号包括快速定位请求和第三源设备的标识符;
响应于所述快速定位请求,生成包括所述请求小区位置的命令的第三宽带信号,并向所述中转设备所在蜂窝小区的蜂窝基站发送所述第三宽带信号;
接收并解析第四宽带信号,所述第四宽带信号包括所述中转设备所在蜂窝小区的小区位置;
生成包括所述小区位置和所述快速定位请求的第五宽带信号,并向AGPS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五宽带信号;
接收第六宽带信号,所述第六宽带信号包括所述小区的卫星信息;以及
生成包括所述小区的卫星信息和第六目标设备的标识符的第六窄带信号,并且发送所述第六窄带信号,其中所述第六目标设备的标识符等于所述第三源设备的标识符。
这种实施方案借助于中转设备与宽带终端的通信能力,从而能够访问AGPS服务器来获取星图信息,以提高窄带终端设备的GPS定位速度和精度。优选地,所述卫星信息包括卫星的频段、方位、仰角。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中转设备被配置成每间隔一段时间自动下载所述星图信息。通过定时下载星图信息,保持了中转设备的温启动状态,进一步加快了搜星速度。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宽带信号,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第一源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其中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宽带信号还包括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企业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根据所采用的窄带协议,m可以等于24、32或者所采用的窄带协议规定的其他值。优选地,所述服务器位于公网云平台上。
特别地,所述第一源设备选自以下项中的任一个:宽带与窄带通信的中转设备、宽带专网对讲机、宽带公网对讲机、宽带公网App、融合管理台和融合调度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服务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是窄带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企业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来确定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所属部门,并且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所属部门的所有宽带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在这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服务器存储了每个用户所属的部门,而企业编码和窄带终端设备的标识符指示了与该窄带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特别地,服务器并不知道该窄带终端设备与通过哪个中转设备与服务器通信,所以服务器向该窄带终端设备所属部门的所有中转设备发送包括该窄带终端设备的标识符的宽带信号,这些中转设备再将所述宽带信号转换成窄带信号向外广播。接收到窄带信号的窄带设备根据该窄带信号中的窄带终端设备的标识符确定该窄带信号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如果不是,则丢失该窄带信号;如果是,则进一步处理该窄带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服务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是宽带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特别地,所述宽带终端设备包括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宽带与窄带通信的中转设备、宽带专网对讲机、宽带公网对讲机、宽带公网App、融合管理台和融合调度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含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所述服务器被配置成在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之前,将所述第一宽带信号中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遵循宽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这种实施方案对应于接收的音频格式是窄带音频格式且后续处理所需的音频格式是宽带音频格式的情况,例如,在窄带信号转换为宽带信号时,中转设备未对音频格式进行转换,且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是宽带公网对讲机、宽带公网App等。然而,应理解,在后续处理所需的音频格式也是同样的音频格式的情况下,服务器不需要转换音频格式。例如,在窄带信号转换为宽带信号时,中转设备未对音频格式进行转换,且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是采用相同的音频格式的窄带终端设备,那么中转设备也不需要对音频格式进行转换,这样省略了多个音频格式转换步骤,节省了系统资源、提高了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含遵循宽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所述服务器被配置成在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之前,将所述第一宽带信号中遵循宽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这种实施方案对应于后续处理所需的音频格式是窄带音频格式的情况。类似地,应理解,如果后续处理兼容同样的音频格式,则不用转换音频格式;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其他音频格式,则在后续的处理阶段再对音频格式进行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融合系统,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和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融合调度台和融合管理台,优选地,所述融合服务器和所述融合调度台位于公网云平台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融合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各自具有唯一的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根据所采用的窄带协议,m可以等于24、32或者所采用的窄带协议规定的其他值。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通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来实施,所述中转设备具有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解析第一窄带信号,得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以及
将所述第一窄带信号转换为第一宽带信号,并且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所述中转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通过解析所述第一窄带信号还得到第一源设备的标识符,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源设备的标识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第一源设备的标识符和/或所述第一窄带信号判断所述第一源设备的身份;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判断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身份;以及
仅当所述第一源设备是所述中转设备的关联窄带终端设备并且所述第一目标设备不是所述中转设备的关联窄带终端设备时,才将所述第一窄带信号转换为第一宽带信号;
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一源设备的标识符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与所述中转设备中存储的设备列表进行对比,以确定所述第一源设备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是否是所述中转设备的关联窄带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中转设备向融合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所述第一目标设备选自以下项中的任一个:窄带专网对讲机、宽带专网对讲机、宽带公网对讲机、宽带公网App、融合管理台和融合调度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由所述第一窄带信号中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遵循宽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窄带信号中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中转设备是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通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来实施,所述中转设备具有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解析第二宽带信号,得到第二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以及
将所述第二宽带信号转换为第二窄带信号,并且发送所述第二窄带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窄带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标识符判断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身份;并且
仅当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是所述中转设备的关联窄带终端设备,才将所述第二宽带信号转换为第二窄带信号;
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与所述中转设备中存储的设备列表进行对比,以确定所述第二目标设备是否是所述中转设备的关联窄带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宽带信号来自融合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二窄带信号包括由所述第二宽带信号中遵循宽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遵循窄带协议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二窄带信号包括所述第二宽带信号中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中转设备是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通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来实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宽带信号,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第一源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其中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一宽带信号还包括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以及
根据所述企业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位于公网云平台上。特别地,所述第一源设备选自以下项中的任一个:宽带与窄带通信的中转设备、宽带专网对讲机、宽带公网对讲机、宽带公网App、融合管理台和融合调度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是窄带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企业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来确定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所属部门,并且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所属部门的所有宽带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是宽带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特别地,所述宽带终端设备包括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宽带与窄带通信的中转设备、宽带专网对讲机、宽带公网对讲机、宽带公网App、融合管理台和融合调度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含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所述融合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之前,将所述第一宽带信号中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遵循宽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含遵循宽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之前,将所述第一宽带信号中遵循宽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遵循窄带音频格式的音频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服务器是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窄带终端设备的快速定位方法,其中所述快速定位方法借助于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来实施,所述中转设备具有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所述快速定位方法包括通过所述中转设备来实施以下步骤:
接收并解析第三窄带信号,所述第三窄带信号包括快速定位请求和第三源设备的标识符;
响应于所述快速定位请求,生成包括所述请求小区位置的命令的第三宽带信号,并向所述中转设备所在蜂窝小区的蜂窝基站发送所述第三宽带信号;
接收并解析第四宽带信号,所述第四宽带信号包括所述中转设备所在蜂窝小区的小区位置;
生成包括所述小区位置和所述快速定位请求的第五宽带信号,并向AGPS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五宽带信号;
接收第六宽带信号,所述第六宽带信号包括所述小区的卫星信息;以及
生成包括所述小区的卫星信息和第六目标设备的标识符的第六窄带信号,并且发送所述第六窄带信号,所述第六目标设备的标识符等于所述第三源设备的标识符。
这种实施方案借助于中转设备与宽带终端的通信能力,从而能够访问AGPS服务器来获取星图信息,以提高窄带终端设备的GPS定位速度和精度。优选地,所述卫星信息包括卫星的频段、方位、仰角。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中转设备被配置成每间隔一段时间自动下载所述星图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中转设备是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六目标设备接收所述第六窄带信号,并且所述第六目标设备的GPS模块基于所述卫星信息对所述第六目标设备快速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案的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中转设备和根据第二方面的服务器的任意组合。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案的融合通信方法可以通过根据第一方面的中转设备、根据第二方面的服务器和根据第三方面的融合系统的任意组合来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能中转台100包括DMR模块112、主控模块114和LTE模块116。DMR模块112通过本地接口与主控模块114连接,以承担DMR中继功能。具体地,一方面,DMR模块112通过DMR天线110接收DMR终端发送的DMR信号,并且将该DMR信号发送到主控模块114;另一方面,DMR模块112从主控模块114接收遵循DMR协议的DMR信号,并且通过DMR天线110发送至目标DMR终端。LTE模块116也通过本地接口与主控模块114连接,并且负责与核心网服务器通讯。类似地,一方面,LTE模块116通过LTE天线118接收外部的LTE信号,并且将该LTE信号发送到主控模块114;另一方面,LTE模块116从主控模块114接收遵循LTE协议的LTE信号。主控模块114负责DMR终端的接入(诸如,登录、呼叫、数据传递等),语音、媒体、数据的智能转换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根据智能中转台兼容的窄带协议,图1中的DMR模块112可以是其他窄带模块,诸如PDT模块、Tetra模块等。同样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根据智能中转台兼容的宽带协议,图1中的LTE模块116可以是其他宽带模块,诸如WiFi模块、以太网模块等。
图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窄带与宽带的融合通信系统20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融合通信系统200包括两个智能中转台212和213、融合服务器214、融合调度台216、融合管理台218、两个公网手机的App 220和两个公网对讲机221。两个智能中转台212和213与融合服务器214基于宽带通信,融合调度台216、融合管理台218与融合服务器214基于宽带通信,并且融合服务器214经由宽带基站与公网手机的App 220、公网对讲机221基于宽带通信。可选地,智能中转台212和213通过LTE、WiFi或以太网连接到公网。两个智能中转台中的一个智能中转台212与多个DMR终端210基于窄带通信,并且另一个智能中转台213与多个PDT终端211基于窄带通信。优选地,融合服务器213和融合调度台216位于公网云平台上,用户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通过客户端程序访问融合调度台216。
融合通信系统200的所有设备和终端都具有一个系统用户编码,该系统用户编码是设备或终端在融合通信系统中的唯一身份标识,以用于终端登录、呼叫、数据交互等。如下表1所示,系统用户编码包括由高到低的x位企业编码、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其中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m位标识符,该m位标识符遵循智能中转台所采用的窄带协议的规定。
表1系统用户编码
x位 n位 m-n位
企业编码 身份编码 子编码
例如,在图2的实施方案中,与DMR终端210通信的智能中转台212采用DMR协议,与PDT终端211通信的智能中转台213采用PDT协议。DMR协议和PDT协议都规定移动站和外围设备的标识符的长度为24比特,因此在图2的实施方案中,m等于2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m可以根据窄带协议的不同而取不同值。
表2示出了融合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和终端的身份编码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身份编码的长度为4比特。
表2身份编码的一个实施例
0x0 0x1 0x2 0x3 0x4 0x5 0x6 其他
DMR终端 PDT终端 智能中转台 公网对讲机 公网App 调度台 管理台 保留
在表2的实施例中,在窄带专网内通信时,DMR终端210、PDT终端211和智能中转台212和213都使用24位的标识符作为通信ID,来对它们进行标识,其中前4位作为身份编码,后20位作为子编码。
当DMR终端210或PDT终端211需要访问融合通信系统200(例如,DMR终端210或PDT终端211需要登录融合服务器214,DMR终端210或PDT终端211需要呼叫公网App 220(诸如,安装在公网手机或公网计算机上的App)或公网对讲机221,或者DMR终端210需要与PDT终端211互通等)时,DMR终端210或PDT终端211先与智能中转台通信。智能中转台212接收到DMR终端210发出的信令后,解析出DMR终端的m位标识符(ID)和信令。与此同时,智能中转台将DMR信令转换成宽带信令,以便通过智能中转台212的LTE模块与融合服务器214通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解析出的信令是仅与DMR协议相关的信令时,智能中转台直接对该信令进行回应,而不会将信令转换为宽带信令。当所解析出的信令是登录信令、与语音相关的信令(诸如抢麦请求、语音内容等)等不仅与DMR协议相关的信令时,智能中转台才将DMR信令转换成宽带信令,以用于发送。
下面参考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个实施例的DMR终端210与公网App 220互通的方法。在步骤301中,DMR终端210发送遵循DMR协议的信令,信令目标是公网App 220,即,信令目标的DMR ID是公网App 220的系统用户编码的后24位。中转台212接收到该信令后,在步骤302中解析该信令,得出DMR终端210的DMR ID、信令目标的DMR ID及信令内容。然后,中转台212将信令目标的DMR ID与中转台的企业编码组合生成信令目标的融合系统编码,步骤303。在步骤304中,中转台212将遵循DMR协议的信令转换成遵循LTE协议的信令,该遵循LTE协议的信令携带信令目标的融合系统编码。在所述信令时DMR终端的登录信令的情况下,该遵循LTE协议的信令还携带DMR终端的标识符。然后,在步骤305中,中转台212通过其LTE模块向融合服务器214发送遵循LTE协议的信令。在步骤306中,融合服务器214接收到遵循LTE协议的信令。然后,融合服务器214根据信令目标的融合系统编码确定公网App 220,寻址公网App 220,并发送所述遵循LTE协议的信令,步骤307。随后,在步骤308中,公网App 220收到所述遵循LTE协议的信令,即对应于DMR终端210发出的融合系统信令。虽然图3例示了DMR终端210发送信令到公网App 220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DMR终端210与融合通信系统内的其他设备和终端的互通是类似的。在DMR终端210发送信令时,DMR终端210无需判断信令目标是公网App还是专网下的其他DMR终端;同样地,公网App 220也不关心发送信令的是哪一种终端设备。中转台和融合服务器完成了中间的交互过程,使得通讯过程对双方是透明的。
在使用语音呼叫设备时,往往有定位需求,GPS定位具有三种启动方式:
1.冷启动(Cold)。冷启动是指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启动GPS接收机直到GPS接收机和周围卫星联系且计算出坐标的启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形中的开机均属冷启动:初次使用时;电池耗尽导致星历参数丢失时;关机状态下将接收机移动1000公里以上距离。冷启动是通过硬件方式的强制性启动。由于上次操作之后,GPS接收机已经把内部的定位信息清除掉,所以GPS接收机失去星历参数,或者GPS接收机中已经存在的参数和实际接收到的星历参数相差太多,导致导航仪无法工作,必须重新获得卫星提供的坐标数据。
因此,冷启动时,GPS接收机没有之前的位置信息,没有星历参数,没有时间的估算。
2.温启动(Warm)。温启动是指距离上次定位时间超过2个小时的启动,搜星定位时间介于冷启动和热启动之间。如果GPS接收机前一日使用过GPS定位,那么次日的第一次启动就属于温启动,启动后会显示上次的位置信息。因为GPS接收机上次关机前的经纬度和高度已知,但由于关机时间过长,星历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前的卫星接收不到了,参数中的若干颗卫星已经和GPS接收机失去了联系,需要继续搜星补充位置信息,所以搜星的时间要长于热启动,短于冷启动。
因此,温启动时有大致的位置和时间,没有星历参数。
3.热启动(Hot)。热启动是指GPS接收机在上次关机的地方没有过多移动之后,启动GPS接收机,但距离上次定位时间必须小于2个小时,通过软件的方式,进行一些启动前的保存和关闭等准备工作后的启动。
因此,热启动时有大致的位置和时间,有星历参数,通常比温启动的时间和位置信息准确。
总体而言,当GPS接收机待完成定位时,首先需要搜索所有卫星,其次需要下载所搜索到的卫星的轨道参数等,然后利用所下载的信息计算定位。传统的窄带终端设备在进行定位时,只能通过GPS本身下载星历信息,尤其在冷启动和温启动时,GPS下载星历信息的时间非常漫长,从而导致定位速度不够快、定位不准确、耗电量大。
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AGPS)指的是一种GPS的运行方式。它可以利用手机基地站的资讯,配合传统GPS卫星,使得定位的速度更快。AGPS是指利用公网网络获取GPS定位的三个信息。本发明的融合通信系统中的窄带终端由于借助于中转台实现了与宽带的互通,所以能够采用AGPS方式快速定位。
下面参考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窄带终端设备快速定位方法。在步骤401中,用户发起定位功能。DMR终端响应于该定位请求向DMR终端的关联中转台发送请求星图的短信息,步骤402。在接收到请求星图的短信息后,中转台将从蜂窝基站获取它当前所在小区的位置,即第一次源小区(Cell of Origin,COO)定位。然后,中转台向公网定位服务器(AGPS定位服务器)发送所述小区的位置,并且请求所述小区位置的星图信息,步骤404。然后,公网定位服务器根据所述小区的位置确定该区域当前可用的卫星信息,并且将这些卫星信息返回给中转台。这些卫星信息包括卫星的频段、方位、仰角等相关信息。在接收到这些卫星信息后,中转台向DMR终端发送包含星图的短信息,步骤405。最终,在步骤406中,DMR终端的GPS模块根据得到的卫星信息计算定位,从而跳过了漫长的搜星过程,实现了快速定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中转台每间隔一段时间(例如,2小时)自动下载所述星图信息,这样使得中转台获取星图的过程始终处于温启动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上文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的一些方面可以具体化为例如位于非易失性载体介质(诸如,磁盘、CD-ROM或DVD-ROM、程序化存储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上或位于数据载体(诸如,光学信号载体或电信号载体)上的处理器控制代码。对于许多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将被实施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专用集成电路)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因此,代码可以包括常规程序代码或微代码或例如用于设置或控制ASIC或FPGA的代码。代码还可以包括用于动态地配置可重新配置的装置(诸如,可重新编程逻辑门阵列)的代码。类似地,代码可以包括用于硬件描述语言(诸如Verilog TM或VHDL(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的代码。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代码可以被分布在彼此通信的多个经耦合的部件之间。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在现场可(重新)编程模拟阵列或类似的设备上运行以配置模拟硬件的代码来实施所述实施方案。
应理解,本文中的实施方案和实施例仅出于示例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许多变体,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设备包括:
窄带收发模块,被配置成根据窄带协议转发窄带信号;
宽带收发模块,被配置成根据宽带协议转发宽带信号;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实施所述窄带信号与所述宽带信号之间的转换;
其中所述中转设备具有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收发模块被配置成接收并解析第一窄带信号,得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窄带信号转换为第一宽带信号,并且控制所述宽带收发模块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所述中转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解析所述第一窄带信号还得到第一源设备的标识符,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源设备的标识符。
4.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宽带信号,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第一源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其中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宽带信号还包括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企业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设备是窄带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企业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来确定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所属部门,并且向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所属部门的所有宽带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
6.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和根据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
7.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来实施,所述中转设备具有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解析第一窄带信号,得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以及
将所述第一窄带信号转换为第一宽带信号,并且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所述中转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8.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来实施,所述中转设备具有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解析第二宽带信号,得到第二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以及
将所述第二宽带信号转换为第二窄带信号,并且发送所述第二窄带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窄带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目标设备的标识符。
9.一种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窄带与宽带通信的服务器来实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宽带信号,所述第一宽带信号包括第一源设备的系统用户编码,其中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一宽带信号还包括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以及
根据所述企业编码和所述第一目标设备的标识符发送所述第一宽带信号。
10.一种窄带终端设备的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定位方法借助于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来实施,所述中转设备具有系统用户编码,所述系统用户编码包括x位企业编码和遵循所述窄带协议的m位标识符,其中所述m位标识符由n位身份编码和m-n位子编码组成,x、m和n为正整数;
所述快速定位方法包括通过所述中转设备来实施以下步骤:
接收并解析第三窄带信号,所述第三窄带信号包括快速定位请求和第三源设备的标识符;
响应于所述快速定位请求,生成包括所述请求小区位置的命令的第三宽带信号,并向所述中转设备所在蜂窝小区的蜂窝基站发送所述第三宽带信号;
接收并解析第四宽带信号,所述第四宽带信号包括所述中转设备所在蜂窝小区的小区位置;
生成包括所述小区位置和所述快速定位请求的第五宽带信号,并向AGPS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五宽带信号;
接收第六宽带信号,所述第六宽带信号包括所述小区的卫星信息;以及
生成包括所述小区的卫星信息和第六目标设备的标识符的第六窄带信号,并且发送所述第六窄带信号,所述第六目标设备的标识符等于所述第三源设备的标识符。
CN202011148665.9A 2020-10-23 2020-10-23 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服务器、融合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073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8665.9A CN112073922B (zh) 2020-10-23 2020-10-23 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服务器、融合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8665.9A CN112073922B (zh) 2020-10-23 2020-10-23 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服务器、融合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3922A true CN112073922A (zh) 2020-12-11
CN112073922B CN112073922B (zh) 2022-03-15

Family

ID=73655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8665.9A Active CN112073922B (zh) 2020-10-23 2020-10-23 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服务器、融合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392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7928A (zh) * 2021-03-01 2021-06-01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窄带通信转换装置
CN114679192A (zh) * 2020-12-24 2022-06-2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窄带多模终端
CN116668365A (zh) * 2023-04-11 2023-08-29 深圳市中创鑫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网联合的音视频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7460047A (zh) * 2023-12-26 2024-01-26 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64751U (zh) * 2016-06-23 2017-01-04 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与窄带专网语音互通设备
CN108541081A (zh) * 2018-04-17 2018-09-14 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和数字dmr兼容的对讲小集群建造方法
CN109068396A (zh) * 2018-08-28 2018-12-21 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10194283B1 (en) * 2018-04-19 2019-01-2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participate in a talk group call
CN109428854A (zh) * 2017-08-22 2019-03-0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宽窄带融合的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67213A (zh) * 2019-06-26 2019-09-2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客站宽窄带融合通信信息系统
CN110290538A (zh) * 2019-07-19 2019-09-2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基于lte+dmr宽窄带融合技术的铁路站场综合承载系统
CN110830906A (zh) * 2018-07-23 2020-02-2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宽窄带融合gis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1600791A (zh) * 2020-06-03 2020-08-28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宽窄带通信系统的融合呼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64751U (zh) * 2016-06-23 2017-01-04 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与窄带专网语音互通设备
CN109428854A (zh) * 2017-08-22 2019-03-0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宽窄带融合的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41081A (zh) * 2018-04-17 2018-09-14 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和数字dmr兼容的对讲小集群建造方法
US10194283B1 (en) * 2018-04-19 2019-01-2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participate in a talk group call
CN110830906A (zh) * 2018-07-23 2020-02-2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宽窄带融合gis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9068396A (zh) * 2018-08-28 2018-12-21 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267213A (zh) * 2019-06-26 2019-09-2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客站宽窄带融合通信信息系统
CN110290538A (zh) * 2019-07-19 2019-09-2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基于lte+dmr宽窄带融合技术的铁路站场综合承载系统
CN111600791A (zh) * 2020-06-03 2020-08-28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宽窄带通信系统的融合呼叫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9192A (zh) * 2020-12-24 2022-06-2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窄带多模终端
CN114679192B (zh) * 2020-12-24 2023-06-0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窄带多模终端
CN112887928A (zh) * 2021-03-01 2021-06-01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窄带通信转换装置
CN112887928B (zh) * 2021-03-01 2022-08-12 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窄带通信转换装置
CN116668365A (zh) * 2023-04-11 2023-08-29 深圳市中创鑫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网联合的音视频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6668365B (zh) * 2023-04-11 2024-03-26 深圳市中创鑫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网联合的音视频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7460047A (zh) * 2023-12-26 2024-01-26 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460047B (zh) * 2023-12-26 2024-03-26 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3922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3922B (zh) 窄带与宽带通信的中转设备、服务器、融合系统及方法
CN110267327B (zh) 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240311B1 (en) Location information acquiring methods and devices
CN112073921B (zh) 窄带与宽带的组呼通信
US20150131487A1 (en) Joint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US8761802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reporting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12040566B (zh) 窄带与宽带单呼通信系统
US20150065036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for traffic and hazard mapping
US11836539B2 (en) Efficient operations of compon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11317252B2 (en) Echo avoidance in large volume system-wide calls
CN101404673A (zh) 一种获取综合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KR20070073150A (ko) 단말 위치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EP2752076A1 (en) Virtual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equipment and a radio equipment controller in a base st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936821B (zh) 终端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集群系统、车载台和系统
US20050170846A1 (en) AGPS system using a public radio paging network and a terminal position measurement method using the system
CN112738887A (zh) 定位方法及系统、通信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24541A1 (zh) 设备定位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9509395B2 (en) Wireless software dialer and messaging head
WO2022152325A9 (zh) Mbs业务数据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14391269B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4093939A1 (zh) 信号配置方法、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CN116073947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321015A (zh) 一种卫星多播短消息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811431A (zh) 建立imsi和msisdn映射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