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3303B - 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3303B
CN112073303B CN202010919727.5A CN202010919727A CN112073303B CN 112073303 B CN112073303 B CN 112073303B CN 202010919727 A CN202010919727 A CN 202010919727A CN 112073303 B CN112073303 B CN 112073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task
convergence
targe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97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3303A (zh
Inventor
陈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97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33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3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3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3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3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7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iling [e-mai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13Standardised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e.g.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for tracking me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埋点追踪,提供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数据埋点方式对目标邮件任务发送后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进行采集,使得及时获取到对于目标邮件任务的反馈信息,为后续生成收敛策略提供了基于实际用户反馈层面的参考依据;通过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用户信息确定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使得在处理数量较多的邮件任务时,能够合理安排处理顺序,提升处理效率;通过邮件类型与历史反馈数据的多维度参考依据综合考虑后得到最终的收敛管理策略,从而提升了收敛管理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避免了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对邮件的单一僵化式的收敛管理。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区块链技术,收敛管理策略可存储于区块链中。

Description

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工作中人们每天往往会接收到主要以平台系统告警邮件为主的大量电子邮件,但长此以往,平台上大量的关注度低下、内容重复冗余的邮件不断积累,就会造成了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为:对告警级别较低的邮件进行停发,只提供页面查看方式,只保留告警级别较高的邮件告警;以往归属较低告警级别的部分告警项被重新调整并归纳到较高告警级别项中。但这一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式可能会造成部分常规性通知类告警邮件被忽略,部分历史监控状态及应用数据无法被追踪及确认较高告警级别的邮件告警需求突增;同时,由于某些告警级别项涉及到服务级别协议(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对人力投入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上述种种情况均反映出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的管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的管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目标邮件任务,获取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基于埋点方式所得的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邮件客户端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结合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
基于所述邮件类型、所述管理优先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
可选地,所述邮件类型包括告警类型,所述收敛管理策略包括第一收敛管理策略,
所述基于所述邮件类型、所述管理优先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根据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目标告警等级与第一收敛方式;
根据所述管理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第一收敛执行时间,以将所述目标告警等级、第一收敛方式与第一收敛执行时间作为所述第一收敛管理策略,其中,所述第一收敛管理策略存储于区块链中。
可选地,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邮件打开率与第一邮件回复率,
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根据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目标告警等级与第一收敛方式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判断所述邮件打开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是,则提高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作为所述目标告警等级,并保留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一收敛方式;
若否,则降低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作为所述目标告警等级,并移除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一收敛方式。
可选地,所述邮件类型包括事务类型,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第二邮件回复率与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所述收敛管理策略包括第二收敛管理策略,
所述基于所述邮件类型、所述管理优先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事务类型时,判断所述第二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三阈值,且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
若是,则为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分配独立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通道,以作为所述第二收敛方式;
若否,则暂停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二收敛方式;
根据所述管理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第二收敛执行时间,以将所述第二收敛方式与所述第二收敛执行时间作为所述第二收敛管理策略。
可选地,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等级,
所述结合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权重设置标准,对所述目标用户等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中不同维度的追踪反馈信息分别赋予相应的权值;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等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的权值总和,基于所述权值总和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确定目标邮件任务,获取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基于埋点方式所得的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邮件客户端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邮件收敛指令时,确定所述邮件收敛指令所指定的目标邮件任务;
检测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中的预设任务标识,根据所述任务标识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
检测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预设跟踪标识,根据所述跟踪标识与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头信息中预设的数据埋点,获取反映邮件客户端实时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埋点,获取邮件客户端在接收所述目标邮件任务时上传的用户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邮件取消订阅率,
所述确定目标邮件任务,获取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基于埋点方式所得的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邮件客户端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的平台取消订阅率与邮箱用户名单,并在所述邮件取消订阅率高于所述平台取消订阅率时,利用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更新所述邮箱用户名单,以基于更新后的邮箱用户名单构建用户画像模型。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装置,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确定目标邮件任务,获取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基于埋点方式所得的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邮件客户端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等级确定模块,用于结合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
策略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邮件类型、所述管理优先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
可选地,所述邮件类型包括告警类型,所述收敛管理策略包括第一收敛管理策略,
所述策略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方式确定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根据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目标告警等级与第一收敛方式;
第一策略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管理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第一收敛执行时间,以将所述目标告警等级、第一收敛方式与第一收敛执行时间作为所述第一收敛管理策略,其中,所述第一收敛管理策略存储于区块链中。
可选地,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邮件打开率与第一邮件回复率,
所述第一方式确定单元还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判断所述邮件打开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是,则提高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作为所述目标告警等级,并保留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一收敛方式;
若否,则降低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作为所述目标告警等级,并移除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一收敛方式。
可选地,所述邮件类型包括事务类型,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第二邮件回复率与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所述收敛管理策略包括第二收敛管理策略,
所述策略生成模块还包括:
第二方式确认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事务类型时,判断所述第二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三阈值,且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
若是,则为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分配独立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通道,以作为所述第二收敛方式;
若否,则暂停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二收敛方式;
第二策略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管理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第二收敛执行时间,以将所述第二收敛方式与所述第二收敛执行时间作为所述第二收敛管理策略。
可选地,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等级,
所述等级确定模块包括:
权值赋予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权重设置标准,对所述目标用户等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中不同维度的追踪反馈信息分别赋予相应的权值;
级别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等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的权值总和,基于所述权值总和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任务确定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邮件收敛指令时,确定所述邮件收敛指令所指定的目标邮件任务;
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中的预设任务标识,根据所述任务标识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
反馈获取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预设跟踪标识,根据所述跟踪标识与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头信息中预设的数据埋点,获取反映邮件客户端实时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数据埋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埋点,获取邮件客户端在接收所述目标邮件任务时上传的用户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邮件取消订阅率,
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装置还包括:
用户画像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的平台取消订阅率与邮箱用户名单,并在所述邮件取消订阅率高于所述平台取消订阅率时,利用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更新所述邮箱用户名单,以基于更新后的邮箱用户名单构建用户画像模型。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其中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其中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通过数据埋点方式对目标邮件任务发送后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进行采集,使得能够及时获取到对于目标邮件任务的反馈信息,为后续生成收敛策略提供了基于实际用户反馈层面的参考依据;通过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用户信息确定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使得在处理数量较多的邮件任务时,能够合理安排处理顺序,进而提升处理效率;通过邮件类型与历史反馈数据的多维度参考依据综合考虑后得到最终的收敛管理策略,从而提升了收敛管理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避免了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对邮件的单一僵化式的收敛管理,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的管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中涉及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主要应用于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该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可以是PC、便携计算机、移动终端等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设备。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中涉及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 (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网络接口1004 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 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继续参照图1,图1中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以及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
在图1中,网络通信模块主要用于连接服务器,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在日常的工作中人们每天往往会接收到主要以平台系统告警邮件为主的大量电子邮件,但长此以往,平台上大量的关注度低下、内容重复冗余的邮件不断积累,就会造成了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为:对告警级别较低的邮件进行停发,只提供页面查看方式,只保留告警级别较高的邮件告警;以往归属较低告警级别的部分告警项被重新调整并归纳到较高告警级别项中。但这一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式可能会造成部分常规性通知类告警邮件被忽略,部分历史监控状态及应用数据无法被追踪及确认较高告警级别的邮件告警需求突增;同时,由于某些告警级别项涉及到服务级别协议(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对人力投入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上述种种情况均反映出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的管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即通过对目标邮件任务发送后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使得能够及时获取到对于目标邮件任务的反馈信息,为后续生成收敛策略提供了基于实际用户反馈层面的参考依据;通过根据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用户信息确定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使得在处理数量较多的邮件任务时,能够合理安排处理顺序,进而提升处理效率;通过基于邮件类型与历史反馈数据的多维度参考依据进行考虑,得到目标邮件任务的动态收敛策略,从而提升了动态收敛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避免了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对邮件的单一僵化式的收敛管理,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的管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确定目标邮件任务,获取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基于埋点方式所得的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邮件客户端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应用于邮件服务器上装有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可为告警类型、事务类型、营销类型等。其中,事务类型又可具体可分为会议类、维护类、通知类等。多维追踪反馈信息可包括邮件任务唯一打开率(打开人数与总收件人数的比率)、订阅及取消订阅记录(订阅表示收件者主动要求登记并接受该邮件,取消订阅则表示申请拒收该邮件,标准的许可式邮件会在邮件正文中添加有订阅及取消订单订阅表单)、收件者精准性评价反馈(收件者通过打标的方式标注该邮件内容是否精准,例如告警邮件是否准确,营销邮件是否是收件者所需,事务性邮件是否跟收件相关等作为判断依据)、转换率(主要应用于营销类邮件,当一封推广邮件促成订单或者用户注册时记录为一笔转换,转换数据在合规范围内,会记录用户个性标签信息,并可基于此逐步形成用户画像)用户信息可包括触发时间、用户管理账号、用户 IP地址、邮件活动标识、统一资源定位符ID、用户设备ID等。数据埋点的具体方式可自主研发在产品中注入代码统计,并搭建起相应的后台查询,也可通过第三方统计软件对目标数据进行采集。
系统在进行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时,首先可通过用户选择或是根据预设程序自动指定等方式,确定当前需要进行收敛管理的邮件任务。然后系统再根据预先在目标邮件任务中设置的数据埋点,并可结合在目标邮件任务中设置的跟踪标识,获取到接收到目标邮件任务的对应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客户端用户对于目标邮件任务的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步骤S20,结合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优先级具体可分为高优先级、中优先级与低优先级。高优先级表示该目标邮件任务需立即按照当前更新的收敛管理策略进行收敛管理;中优先级表示该目标邮件任务需在近期按照当前更新的收敛管理策略进行收敛管理;低优先级表示该目标邮件任务可在处理完成中优先级的邮件任务后再进行相应的收敛管理。
具体地,相关人员可先在系统中预存用户信息中各类信息,以及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中多种不同追踪反馈信息分别对应的权值,并将实际情况中可能得到的权值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每一区间对应不同的管理优先级。例如,将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中的高于一预设阈值的邮件任务打开率这一类追踪反馈信息对应权值“3”,评价内容为“有效”的收件者精准性评价反馈这一类追踪反馈信息对应的权值为“3”,并将用户信息中目标用户的高等级设置对应权值“3”,则当前的权值总和为9。若预设的“0-9”权值总和区间对应低管理优先级,则系统可判定当前的目标邮件任务为低管理优先级,在同期有多个邮件任务需要处理时,可优先处理其他邮件任务。
步骤S30,基于所述邮件类型、所述管理优先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
在本实施例中,收敛管理策略可包括收敛执行时间与收敛方式。系统结合邮件类型、管理优先级以及采集到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进行综合评定,生成针对当前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不同邮件类型的邮件任务既可采用相同的收敛方式,也可采用不同的收敛方式。收敛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追踪反馈信息进行指定。
例如,针对邮件任务打开率这一类追踪反馈数据,可对告警/事务/营销类型的目标邮件任务设置如下的收敛方式:打开率处于81%-100%时,收敛方式为,分配独立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通道, SMTP会优先处理此类邮件,减少等待时间;打开率处于31%-70%时,收敛方式为,保持现有发送策略及发送通道;打开率处于11%-30%时,收敛方式为,系统会下发收敛策略,告警、事务类邮件会执行1小时的重复邮件发送将被直接收敛,营销类邮件当天内相同任务将会被直接收敛;打开率处于0%-10%时,收敛方式为,系统将对应任务将置为停用状态,禁止继续推送,并邮件通知任务所有者。而针对邮件任务取消订阅率这一类追踪反馈数据,可对告警/事务/营销类型的目标邮件任务设置如下的收敛方式:在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任务取消订阅率高于3倍平台取消订阅率时,收敛方式为系统停用该任务并通知任务所有者;在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任务取消订阅率处于平台取消订阅率的1-3倍之间时,收敛方式为系统推送邮件提醒所有者检查及优化者名单;在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任务取消订阅率低于平台取消订阅率时,收敛方式为系统按照原有规则进行邮件推送。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确定目标邮件任务,获取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基于埋点方式所得的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邮件客户端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结合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基于所述邮件类型、所述管理优先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通过对目标邮件任务发送后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使得能够及时获取到对于目标邮件任务的反馈信息,为后续生成收敛策略提供了基于实际用户反馈层面的参考依据;通过根据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用户信息确定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使得在处理数量较多的邮件任务时,能够合理安排处理顺序,进而提升处理效率;通过基于邮件类型与历史反馈数据的多维度参考依据进行考虑,得到目标邮件任务的动态收敛策略,从而提升了动态收敛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避免了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对邮件的单一僵化式的收敛管理,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邮件收敛方式的管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邮件类型包括告警类型,所述收敛管理策略包括第一收敛管理策略,步骤S30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根据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目标告警等级与第一收敛方式;
根据所述管理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第一收敛执行时间,以将所述目标告警等级、第一收敛方式与第一收敛执行时间作为所述第一收敛管理策略,其中,所述第一收敛管理策略存储于区块链中。
在本实施例中,告警收敛是指有时某个告警产生时,往往会伴随着其它告警。这时可以只对根本原因产生告警,其它告警收敛为子告警一并发送通知。如云服务器出现CPU负载告警时往往伴随其搭载的所有系统的可用性告警。告警面临最大问题,是警报太多,相当于狼来了的形式。收件人很容易麻木,不再继续理会。关键的告警常常被淹没。目标告警等级为根据当前目标邮件任务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对原本的告警等级进行调整后的告警等级,实际情况中,目标告警等级可能比原本告警等级高,也可能比原本告警等级低,还可能与原本告警等级保持一致。第一收敛方式为针对告警类型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方式。
系统根据管理优先级确定目标邮件任务的第一收敛执行时间,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还需将管理优先级与系统当前任务量综合起来考虑。例如,若当前一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为高,且当前待处理邮件任务的任务量为零时,则系统可将第一收敛执行时间定在此时立即执行;拖当前一目标邮件认为的管理优先级为高,但当前待处理邮件任务的任务量为3,其中两个的管理优先级为中,另一个为高,则系统可将第一收敛执行时间定为在处理完成3 个中管理优先级为高的那一邮件任务后,系统在此之后再接续处理当前的目标邮件任务。
需要强调的是,为进一步保证上述目标返回结果的私密和安全性,上述第一收敛管理策略还可以存储于一区块链的节点中。
进一步地,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邮件打开率与第一邮件回复率,
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根据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目标告警等级与第一收敛方式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判断所述邮件打开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是,则提高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作为所述目标告警等级,并保留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一收敛方式;
若否,则降低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作为所述目标告警等级,并移除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一收敛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邮件回复率为告警类型目标邮件任务对应的邮件回复率。告警等级具体可分为Critical紧急告警级别、Major重要告警级别、 Warning警告告警级别与Info提示告警级别。预设第一阈值与预设第二阈值无限定大小关系,且均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系统在检测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判断当前采集到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中的邮件打开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一阈值,且第一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二阈值。若系统判定邮件打开率高于预设第一阈值,且第一邮件回复率高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提高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并保留目标邮件任务;若系统判定邮件打开率低于预设第一阈值,第一邮件回复率高于预设第二阈值,或邮件打开率高于预设第一阈值,第一邮件回复率低于预设第二阈值,或邮件打开率低于预设第一阈值,第一邮件回复率也低于预设第二阈值时,则降低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并从当前执行中的邮件任务列表中移除目标邮件任务。
进一步地,所述邮件类型包括事务类型,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第二邮件回复率与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所述收敛管理策略包括第二收敛管理策略,步骤S30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事务类型时,判断所述第二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三阈值,且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
若是,则为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分配独立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通道,以作为所述第二收敛方式;
若否,则暂停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二收敛方式;
根据所述管理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第二收敛执行时间,以将所述第二收敛方式与所述第二收敛执行时间作为所述第二收敛管理策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邮件回复率为事务类型目标邮件任务所对应的邮件回复率。预设第三阈值与上述预设第一阈值以及预设第二阈值无限定大小关系,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第二收敛方式为针对事务类型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方式。系统在检测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事务类型时,判断第二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三阈值,且是否存在对目标邮件任务的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若系统判定第二邮件回复率高于预设第三阈值,且存在对目标邮件任务的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则为目标邮件任务分配SMTP通道,以优先发送;若系统判定第二邮件回复率低于预设第三阈值,存在对目标邮件任务的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或第二邮件回复率高于预设第三阈值,但不存在对目标邮件任务的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或第二邮件回复率低于预设第三阈值,且不存在对目标邮件任务的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则暂停目标邮件任务,继续观察后在决定是恢复执行或停用。
进一步地,通过根据实际的邮件追踪反馈数据,指定灵活的收敛策略,能够实现邮件的精准收敛及停发,避免了SMTP与人力资源的无谓消耗;基于多维度的动态、实时反馈数据,并结合大数据分析策略制定收敛方案,针对当前SMTP邮件服务器发送量只增不减的痛点,基于多维度数据,提出了可闭环的智能邮件收敛长效方案。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等级,步骤S20包括:
根据预设权重设置标准,对所述目标用户等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中不同维度的追踪反馈信息分别赋予相应的权值;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等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的权值总和,基于所述权值总和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等级反映的是用户的重要程度。预设权重设置标准为相关人员在系统上预先设定的对不同种类的用户信息以及追踪反馈信息赋权值的标准。此标准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改。系统根据预存的权重设置标准,对目标用户等级与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中不同维度的追踪反馈信息分别赋予相应的权值,例如,当前的目标用户等级为高,则按照预设的标准赋予“4”的权值,将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中的高于一预设阈值的邮件任务打开率这一类追踪反馈信息对应权值“3”,评价内容为“有效”的收件者精准性评价反馈这一类追踪反馈信息对应的权值为“3”。系统再将多项权值相加,通过权值总和与管理优先级的对照表,确定出当前得到的权重总和所对应的管理优先级。例如,权值总和为10时,对应的管理有限级为“中”。
进一步地,步骤S10包括:
在接收到邮件收敛指令时,确定所述邮件收敛指令所指定的目标邮件任务;
检测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中的预设任务标识,根据所述任务标识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
检测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预设跟踪标识,根据所述跟踪标识与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头信息中预设的数据埋点,获取反映邮件客户端实时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埋点,获取邮件客户端在接收所述目标邮件任务时上传的用户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邮件收敛指令的发起方式既可由用户向服务器上的系统发起,也可由系统根据预存的程序自动发起。邮件收敛指令相当于创建对该指令所指定的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任务。预设跟踪标识可为收件人信息、跟踪统计串与发送时间中的一种或多种。跟踪统计串可为链接或图片。预设任务标识为邮件任务生成时服务器自动为其添加的用于标明邮件类型的标识,具体包括告警任务标识、事务任务标识、营销任务标识等。另外,在步骤S10之前,服务器可在邮件头信息Header中新增数据埋点。基于新增的数据埋点,可在收件者点击邮件时,获取到自动上传的用户信息,并将用户信息保存至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邮件取消订阅率,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的平台取消订阅率与邮箱用户名单,并在所述邮件取消订阅率高于所述平台取消订阅率时,利用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更新所述邮箱用户名单,以基于更新后的邮箱用户名单构建用户画像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获取当前最新一次更新的平台取消订阅率与邮箱用户名单,并将平台取消订阅率与邮件取消订阅率进行比较。若系统判定邮件取消订阅率高于平台取消订阅率,则基于邮件取消订阅率对当前的邮箱用户名单进行更新。
具体地,通过收件邮箱的周期内打开率情况进行排名,并动态调整邮箱用户状态,保证邮件接收主体人群具备活跃度高,跟邮件关联性强等强特征。打开率计算方式:考核指标为收件者在所有订阅邮件任务中的总体打开率,例如收件者CHENXU362订阅了50个任务,在最近一个自然周内总共推送了 100封邮件,其中追踪反馈数据体现其中有开启过其中的80封邮件,则该收件者的周打开率为80%,并以此进行全排名。邮箱名单(UM)状态包含4种:Subscribed:表示为订阅者,可正常收到平台发出的任何邮件;Unsubscribed:表示为取消订阅者,平台将自动过滤掉此类状态的邮箱,不予以邮件推送; Active:表示为订阅者,同时表示该邮件所有者反馈积极,属于活跃用户,适合持续推送,尤其适合用于营销类邮件推广;Inactive:表示为订阅者,但由于长期无查看邮件等反馈数据,被系统标注为不活跃者,平台将自动过滤掉此类状态的邮箱,不予以邮件推送。订阅是针对邮件任务的邮件订阅申请;取消订阅则分为针对平台及针对邮件任务的取消订阅两种。例如,在收件人打开率为0%-10%时,系统将收件人的邮箱用户状态置为Active;在收件人打开率为11%-30%时,系统将保持对应收件人的Subscribed状态;在收件人打开率为31%-70%时,系统将取消订阅对应收件人打开率后10%的邮件任务;在收件人打开率为71%-90%时,系统将取消订阅对应收件人打开率后30%的邮件任务;在收件人打开率为91%-100%时,系统将收件人邮箱用户状态置为 Inactive。系统通过将名单动态化,通过邮件正文内嵌的订阅及取消订阅表单实现实时数据的收集,并基于已有的邮件反馈数据,形成邮件领域的用户画像,实现邮箱名单动态管理、名单质量持续优化的长效闭环机制。
另外,当状态为Unsubscribed及Inactive的收件人想要重新接收邮件时,可以通过点击订阅按钮进行申请,系统如果发现收件人当前状态为 Unsubscribed或者Inactive,则会调用签报系统生成审批链,审批通过会正式下发策略修改。
本发明所指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可以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层以及应用服务层等。
进一步地,通过为每一目标邮件任务分配管理优先级,使得在同时有大量邮件任务需要处理时能够根据管理优先级合理统筹规划,从而提升整体的处理效率;通过基于数据埋点以及追踪标识来采集邮件的相关反馈信息与用户信息,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到多维度的有效信息,为收敛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通过将名单动态化,并基于已有的邮件反馈数据,形成邮件领域的用户画像,实现邮箱名单动态管理、名单质量持续优化的长效闭环机制。
此外,如图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装置,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10,用于确定目标邮件任务,获取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基于埋点方式所得的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邮件客户端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等级确定模块20,用于结合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
策略生成模块30,用于基于所述邮件类型、所述管理优先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
可选地,所述邮件类型包括告警类型,所述收敛管理策略包括第一收敛管理策略,
所述策略生成模块30包括:
第一方式确定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根据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目标告警等级与第一收敛方式;
第一策略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管理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第一收敛执行时间,以将所述目标告警等级、第一收敛方式与第一收敛执行时间作为所述第一收敛管理策略,其中,所述第一收敛管理策略存储于区块链中。
可选地,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邮件打开率与第一邮件回复率,
所述第一方式确定单元还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判断所述邮件打开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是,则提高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作为所述目标告警等级,并保留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一收敛方式;
若否,则降低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作为所述目标告警等级,并移除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一收敛方式。
可选地,所述邮件类型包括事务类型,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第二邮件回复率与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所述收敛管理策略包括第二收敛管理策略,
所述策略生成模块30还包括:
第二方式确认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事务类型时,判断所述第二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三阈值,且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
若是,则为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分配独立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通道,以作为所述第二收敛方式;
若否,则暂停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二收敛方式;
第二策略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管理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第二收敛执行时间,以将所述第二收敛方式与所述第二收敛执行时间作为所述第二收敛管理策略。
可选地,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等级,
所述等级确定模块20包括:
权值赋予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权重设置标准,对所述目标用户等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中不同维度的追踪反馈信息分别赋予相应的权值;
级别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等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的权值总和,基于所述权值总和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信息获取模块10包括:
任务确定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邮件收敛指令时,确定所述邮件收敛指令所指定的目标邮件任务;
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中的预设任务标识,根据所述任务标识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
反馈获取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预设跟踪标识,根据所述跟踪标识与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头信息中预设的数据埋点,获取反映邮件客户端实时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数据埋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埋点,获取邮件客户端在接收所述目标邮件任务时上传的用户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维追踪反馈数据包括邮件取消订阅率,
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装置还包括:
用户画像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的平台取消订阅率与邮箱用户名单,并在所述邮件取消订阅率高于所述平台取消订阅率时,利用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更新所述邮箱用户名单,以基于更新后的邮箱用户名单构建用户画像模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
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其中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的步骤。
其中,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的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其中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的步骤。
其中,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的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应用于邮件服务器上装有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目标邮件任务,获取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基于埋点方式所得的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邮件客户端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等级,
所述邮件类型包括告警类型、事务类型和营销类型,
在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包括邮件打开率与第一邮件回复率,
在邮件类型为事务类型时,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包括第二邮件回复率与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
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还包括邮件取消订阅率和平台取消订阅率,所述平台取消订阅率为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系统的预设取消订阅率,
在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取消订阅率高于3倍平台取消订阅率时,收敛方式为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系统停用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并通知所述目标邮件任务所有者,
在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取消订阅率处于平台取消订阅率的1-3倍之间时,收敛方式为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系统推送邮件提醒所述目标邮件任务所有者检查及优化邮件名单,
在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取消订阅率低于平台取消订阅率时,收敛方式为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系统按照原有规则进行邮件推送;
结合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
基于所述邮件类型、所述管理优先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敛管理策略包括第一收敛管理策略,
所述基于所述邮件类型、所述管理优先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根据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目标告警等级与第一收敛方式;
根据所述管理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第一收敛执行时间,以将所述目标告警等级、第一收敛方式与第一收敛执行时间作为所述第一收敛管理策略,其中,所述第一收敛管理策略存储于区块链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根据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目标告警等级与第一收敛方式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判断所述邮件打开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是,则提高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作为所述目标告警等级,并保留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一收敛方式;
若否,则降低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原有的告警等级作为所述目标告警等级,并移除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一收敛方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敛管理策略包括第二收敛管理策略,
所述基于所述邮件类型、所述管理优先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为事务类型时,判断所述第二邮件回复率是否高于预设第三阈值,且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
若是,则为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分配独立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通道,以作为第二收敛方式;
若否,则暂停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以作为所述第二收敛方式;
根据所述管理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第二收敛执行时间,以将所述第二收敛方式与所述第二收敛执行时间作为所述第二收敛管理策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权重设置标准,对所述目标用户等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中不同维度的追踪反馈信息分别赋予相应的权值;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等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的权值总和,基于所述权值总和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邮件任务,获取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基于埋点方式所得的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邮件客户端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邮件收敛指令时,确定所述邮件收敛指令所指定的目标邮件任务;
检测所述目标邮件任务中的预设任务标识,根据所述任务标识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
检测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预设跟踪标识,根据所述跟踪标识与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头信息中预设的数据埋点,获取反映邮件客户端实时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埋点,获取邮件客户端在接收所述目标邮件任务时上传的用户信息。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目标邮件任务,获取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基于埋点方式所得的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邮件客户端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的平台取消订阅率与邮箱用户名单,并在所述邮件取消订阅率高于所述平台取消订阅率时,利用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更新所述邮箱用户名单,以基于更新后的邮箱用户名单构建用户画像模型。
8.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确定目标邮件任务,获取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类型、基于埋点方式所得的邮件客户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反映邮件客户端阅读情况的多维追踪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等级,
所述邮件类型包括告警类型、事务类型和营销类型,
在邮件类型为告警类型时,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包括邮件打开率与第一邮件回复率,
在邮件类型为事务类型时,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包括第二邮件回复率与关键干系人员阅读记录,
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还包括邮件取消订阅率和平台取消订阅率,所述平台取消订阅率为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系统的预设取消订阅率,
在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取消订阅率高于3倍平台取消订阅率时,收敛方式为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系统停用所述目标邮件任务并通知所述目标邮件任务所有者,
在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取消订阅率处于平台取消订阅率的1-3倍之间时,收敛方式为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系统推送邮件提醒所述目标邮件任务所有者检查及优化邮件名单,
在目标邮件任务的邮件取消订阅率低于平台取消订阅率时,收敛方式为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系统按照原有规则进行邮件推送;
等级确定模块,用于结合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管理优先级;
策略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邮件类型、所述管理优先级与所述多维追踪反馈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邮件任务的收敛管理策略。
9.一种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其中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其中所述邮件任务收敛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19727.5A 2020-09-03 2020-09-03 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0733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9727.5A CN112073303B (zh) 2020-09-03 2020-09-03 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9727.5A CN112073303B (zh) 2020-09-03 2020-09-03 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3303A CN112073303A (zh) 2020-12-11
CN112073303B true CN112073303B (zh) 2022-10-18

Family

ID=73665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9727.5A Active CN112073303B (zh) 2020-09-03 2020-09-03 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330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8595A (zh) * 2002-02-10 2003-08-27 三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电子邮件的系统
CN101142549A (zh) * 2003-10-24 2008-03-12 微软公司 用于首选项应用程序安装和执行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22016A (zh) * 2007-09-26 2010-09-01 T-移动国际股份公司 在移动无线网中阻止病毒/垃圾邮件的方法
CN107949043A (zh) * 2017-11-07 2018-04-2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接收邮件的优化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45708A (zh) * 2020-01-08 2020-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邮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00435A (zh) * 2020-02-19 2020-07-10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邮件告警收敛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8595A (zh) * 2002-02-10 2003-08-27 三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电子邮件的系统
CN101142549A (zh) * 2003-10-24 2008-03-12 微软公司 用于首选项应用程序安装和执行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22016A (zh) * 2007-09-26 2010-09-01 T-移动国际股份公司 在移动无线网中阻止病毒/垃圾邮件的方法
CN107949043A (zh) * 2017-11-07 2018-04-2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接收邮件的优化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45708A (zh) * 2020-01-08 2020-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邮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00435A (zh) * 2020-02-19 2020-07-10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邮件告警收敛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3303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33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electronic messages
RU2612583C2 (ru) Торговая площадка для своевременного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данных о событиях
US200201207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lligent routing of business events on a subscription-based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
US2004008323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managing an address database
US2002012048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telligent rules-based engine with heuristics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routing and processing of business events
CA2756198A1 (en) Digital analytics system
US20140172784A1 (en) Internet business card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CN112565108B (zh) 业务流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82479B (zh) 信息发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040098460A1 (en) Cost-base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pricing and prioritizing an e-mail
CN112073303B (zh) 邮件任务收敛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1630397A (zh) 一种信息交换系统
CN109672605B (zh) 邮件分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70531B (zh) 事项通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256240B (zh) 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3220545A (zh) 分派工单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824759A (zh) 政务服务大厅签到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78665A (zh) 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JP5053783B2 (ja) 情報配信装置
CN112907008A (zh) 带看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A2416355A1 (en) Iterative escalation in an event management system
CN105229684A (zh) 用于控制和优化信息交换中的用户之间信息分布的系统
JPH07141439A (ja) グループ作業支援システム
JP4807251B2 (ja) メール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メールシステムおよびメール受信状況の提示方法
CN113537704A (zh) 一种事项变更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