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2886A - 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2886A
CN112072886A CN202010932855.3A CN202010932855A CN112072886A CN 112072886 A CN112072886 A CN 112072886A CN 202010932855 A CN202010932855 A CN 202010932855A CN 112072886 A CN112072886 A CN 112072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ll
guide rail
brushless
linea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28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2886B (zh
Inventor
祁星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ck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ck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ck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ck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328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2886B/zh
Priority to CN202110487160.3A priority patent/CN1132855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2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2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2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2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包括导轨和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运动的动子,所述导轨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动子活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永磁体;本发明在滑槽的内壁设有沿垂直于所述动子运动方向活动的若干个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动子待到达位置上的限位部件处于收缩状态,位于动子已经过位置上的所述限位部件处于限位状态,这样可以使得直线电机在竖直平面内仍可以进行精准传动,且可以实现较大的带载量,在移动到位后,不需电磁力进行保持位置状态,运行稳定,节省电能,也减少永磁体的磁损耗,增加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是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直线电机也称线性电机,线性马达,直线马达,推杆马达。最常用的直线电机类型是平板式和U型槽式,和管式。线圈的典型组成是三相,由霍尔元件实现无刷换相。
目前的直线电机一般应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传动场合下,而在竖直面内倾斜或竖直的传送,由于具有初始的压力,使得直线电机在带载的情况下无法保证稳定的定位,或需要较大的功率保持磁吸力来稳定,这样会造成电机发热量大,对电机的磁结构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保持良好定位的直线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包括导轨和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运动的动子,所述导轨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动子活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永磁体,所述滑槽的内壁设有沿垂直于所述动子运动方向活动的若干个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动子待到达位置上的所述限位部件处于收缩状态,位于所述动子已经过位置上的所述限位部件处于限位状态。
动子上产生变化的磁场,在导轨中永磁体的磁力作用下,产生定向的移动,可以根据调整动子中磁场变化的速度和大小,控制动子的移动状态,且在动子移动方向的前方部分限位部件会收缩至滑槽的内侧,而动子移动经过后的位置处的限位部件会从滑槽内侧滑出,成为限位状态,这样当动子一旦停止运动后,限位部件会立刻对动子进行限位,因此,不需要再利用电磁力进行保持位置,且在竖直方向上电磁力与重力垂直,不容易对动子进行限位,需要大的功率才能实现,也产生摩擦大发热量大等问题,而本发明可以实现利用机械结构进行适时的限位,使电机的带载能力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动子包括位于所述导轨一侧的负载板、位于所述滑槽内侧的电磁驱动部以及位于所述电磁驱动部前后的气孔板,所述滑槽的内壁还设有与所述气孔板配合用于对所述电磁驱动部限位的所述限位部件。
负载板上可以用于安装负载,其上开设有螺孔、卡扣板等连接件,电磁驱动部部分是位于滑槽内的,但是和滑槽之间具有缝隙,气孔板的两侧和底部设有孔,动子上连接气源,气源可以对气孔板中进行泵气,这样可以实现与滑槽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防止出现摩擦,也可以实现通风散热的效果,更重要的时,利用电磁驱动部前后的气孔板中的孔吹起方向的不同,可以使滑槽内的限位部件在沿动子运动方向时遇到气孔板被气流吹动而收缩,而在经过后的限位部件遇到气孔板被气流吹动而向滑槽内侧延伸,实现限位状态,且完全跟得上动子运动的速度,气孔板在运动方向可以设置成斜面,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在向着运动反向的一侧,气孔板相较于电磁驱动部先进入到某一位置的滑槽中,并利用两侧的气流将前进方向的限位部件吹至收缩状态,而另一端的气孔板将收缩状态的限位部件再重新的吹至限位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气孔板的高度,且所述滑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永磁体的长度,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沿所述滑槽的深度方向布置在所述永磁体的一端或两端的限位块,所述气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电磁驱动部的宽度,且所述电磁驱动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滑槽的宽度。
滑槽的深度较深,可以防止动子和滑槽之间产生摩擦,避免摩擦发热的问题,永磁体的两端都设有限位块,这样可以增加限位块的限位稳定性,为了保证限位块可以对电磁驱动部起到限位的作用,气孔板的宽度需要小于电磁驱动部的宽度,形成一个台阶,这样当限位块延伸出来时,即可贴着气孔板的侧壁,这样就实现了对电磁驱动部的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板在所述动子运动反向的长度等于所述限位块的宽度,所述滑槽的侧壁设有容纳所述限位块的容纳槽,所述限位块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与所述滑槽的内壁贴合,所述限位块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与所述气孔板的侧壁贴合。
可以保证限位块刚好卡在气孔板与电磁驱动部之间形成的台阶上,限位块在容纳槽中滑动,实现限位状态和收缩状态,限位块处于收缩状态时,限位块的外侧壁与滑槽的内壁贴合,保证电磁驱动部可以无阻碍的正常通过,限位块处于限位状态时,限位块的外侧壁与气孔板的侧壁贴合,使得电磁驱动部卡在台阶处,无法运动,形成位置的锁定,因而利用限位块的位置状态的变化亦可以对电磁驱动部的位置状态进行判断,以省略现有的位置传感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板的侧壁上设有侧气孔,所述气孔板的底部设有底部气孔,所述气孔板的内部设有与所述侧气孔、底部气孔连通的动子气道,所述电磁驱动部的内部设有铁芯和线圈,所述电磁驱动部中设有与所述动子气道连通、且绕设在所述铁芯外围的气道,所述动子上设有与所述气道连通的气嘴,所述气孔板中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底部气孔或侧气孔导通的电磁阀件。
在运动反向前方的气孔板上,侧气孔与外部的气源导通,在运动方向后侧的气孔板上,底部气孔与外部气源导通,当气流在动子气道和气道中流通时,也可以将铁芯和线圈产生的热量带出,实现散热,而利用电磁阀件可以控制底部气孔或侧气孔的导通,因此电磁阀件应该和动子的运动方向联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的内壁还设有连接底部气孔和容纳槽的定子气道,所述底部气孔与所述定子气道之间具有0.5mm的间隙。
电磁阀件控制底部气孔打开时,气流顺着定子气道进入到容纳槽中,将容纳槽中的限位块挤出,这样就控制限位块处于限位状态,而当电磁阀件控制侧气孔打开时,气流从侧气孔流出,将限位块吹入到容纳槽中,这样就控制限位块处于收缩状态,底部气孔与定子气道之间具有0.5mm的间隙,使气流足够进入,而不产生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动子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负载板和电磁驱动部之间,所述导轨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盖板,所述导轨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盖板之间通过滚子滑动连接。
通过支撑板可以进一步的增加动子和导轨之间的连接能力,即使产生在运动反向垂直的力,也无法将动子从导轨中脱离,而利用滚子可以有效的支撑板和降低盖板之间的摩擦力,支撑板上的滚子呈折线分布,一部分与盖板接触,另一部分与导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件包括电磁线圈、阀杆和阀塞,所述电磁线圈位于所述支撑板和负载板之间,所述阀杆与所述电磁线圈传动连接,所述阀杆靠近所述底部气孔的一端用于封闭所述底部气孔,所述阀塞固定在所述阀杆的外壁,且所述阀塞的第二端用于封闭所述侧气孔。
电磁线圈位于支撑板和负载板之间,可以降低电磁驱动部内的电磁干扰,提高可控性,利用电磁线圈控制阀杆的上下运动,使其处于位置或位置,当处于位置时,阀塞和侧气孔接触,并使侧气孔封闭,此时底部气孔是打开的状态,当其处于位置时,阀塞和侧气孔分离,阀杆堵住底部气孔,侧气孔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内侧设有空腔,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定子气道配合的限位环,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气孔。
通过设置的空腔可以有效的降低限位块的重量,使其随气流运动的更加灵敏,而利用限位环主要是限制限位块的运动行程,防止其滑出,限位块上的气孔可以使得空气流动,同时也增加气流对限位块的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内壁一周设有向内延伸的加强筋,所述气孔与所述空腔连接处设有弧形孔壁。
通过设置的加强筋可以增加限位块的抗压能力,起到更好的限位效果,而利用弧形孔壁可以增加空气通过气孔的阻力,因而使得限位块更加灵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滑槽的内壁设有沿垂直于所述动子运动方向活动的若干个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动子待到达位置上的限位部件处于收缩状态,位于动子已经过位置上的所述限位部件处于限位状态,这样可以使得直线电机在竖直平面内仍可以进行精准传动,且可以实现较大的带载量,在移动到位后,不需电磁力进行保持位置状态,运行稳定,节省电能,也减少永磁体的磁损耗,增加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动子和导轨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轨;101、滑槽;102、定子气道;103、导向槽;104、容纳槽;11、永磁体;12、限位块;120、空腔;121、限位环;122、加强筋;123、弧形孔壁;124、气孔;13、盖板;2、动子;201、动子气道;21、负载板;211、气嘴;22、电磁驱动部;221、铁芯;222、线圈;23、气孔板;231、侧气孔;232、底部气孔;24、支撑板;241、滚子;3、电磁阀件;31、电磁线圈;32、阀杆;33、阀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包括导轨1和沿导轨1长度方向运动的动子2,导轨1上开设有容纳动子2活动的滑槽101,滑槽101的内壁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永磁体11,滑槽101的内壁设有沿垂直于动子2运动方向活动的若干个限位部件,位于动子2待到达位置上的限位部件处于收缩状态,位于动子2已经过位置上的限位部件处于限位状态。
在附图1中,Z表示在竖直方向上,动子2上产生变化的磁场,在导轨1中永磁体11的磁力作用下,产生定向的移动,可以根据调整动子2中磁场变化的速度和大小,控制动子2的移动状态,且在动子2移动方向的前方部分限位部件会收缩至滑槽101的内侧,而动子2移动经过后的位置处的限位部件会从滑槽101内侧滑出,成为限位状态,这样当动子2一旦停止运动后,限位部件会立刻对动子2进行限位,因此,不需要再利用电磁力进行保持位置,且在竖直方向上电磁力与重力垂直,不容易对动子2进行限位,需要大的功率才能实现,也产生摩擦大发热量大等问题,而本发明可以实现利用机械结构进行适时的限位,使电机的带载能力更好。
具体的,如图1-4所示,动子2包括位于导轨1一侧的负载板21、位于滑槽101内侧的电磁驱动部22以及位于电磁驱动部22前后的气孔板23,滑槽101的内壁还设有与气孔板23配合用于对电磁驱动部22限位的限位部件。
负载板21上可以用于安装负载,其上开设有螺孔、卡扣板等连接件,电磁驱动部22部分是位于滑槽101内的,但是和滑槽101之间具有缝隙,气孔板23的两侧和底部设有孔,动子2上连接气源,气源可以对气孔板23中进行泵气,这样可以实现与滑槽101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防止出现摩擦,也可以实现通风散热的效果,更重要的时,利用电磁驱动部22前后的气孔板23中的孔吹起方向的不同,可以使滑槽101内的限位部件在沿动子2运动方向时遇到气孔板23被气流吹动而收缩,而在经过后的限位部件遇到气孔板23被气流吹动而向滑槽101内侧延伸,实现限位状态,且完全跟得上动子2运动的速度,气孔板23在运动方向可以设置成斜面,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在向着运动反向的一侧,气孔板23相较于电磁驱动部22先进入到某一位置的滑槽101中,并利用两侧的气流将前进方向的限位部件吹至收缩状态,而另一端的气孔板23将收缩状态的限位部件再重新的吹至限位状态。
具体的,如图1-5所示,滑槽101的深度大于气孔板23的高度,且滑槽101的深度大于永磁体11的长度,限位部件包括沿滑槽101的深度方向布置在永磁体11的一端或两端的限位块12,气孔板23的宽度小于电磁驱动部22的宽度,且电磁驱动部22的宽度小于滑槽101的宽度。
滑槽101的深度较深,可以防止动子2和滑槽101之间产生摩擦,避免摩擦发热的问题,永磁体11的两端都设有限位块12,这样可以增加限位块12的限位稳定性,为了保证限位块12可以对电磁驱动部22起到限位的作用,气孔板23的宽度需要小于电磁驱动部22的宽度,形成一个台阶,这样当限位块12延伸出来时,即可贴着气孔板23的侧壁,这样就实现了对电磁驱动部22的限位。
具体的,气孔板23在动子2运动反向的长度等于限位块12的宽度,滑槽101的侧壁设有容纳限位块12的容纳槽104,限位块12处于收缩状态时,限位块12的外侧壁与滑槽101的内壁贴合,限位块12处于限位状态时,限位块12的外侧壁与气孔板23的侧壁贴合。
可以保证限位块12刚好卡在气孔板23与电磁驱动部22之间形成的台阶上,限位块12在容纳槽104中滑动,实现限位状态和收缩状态,限位块12处于收缩状态时,限位块12的外侧壁与滑槽101的内壁贴合,保证电磁驱动部22可以无阻碍的正常通过,限位块12处于限位状态时,限位块12的外侧壁与气孔板23的侧壁贴合,使得电磁驱动部22卡在台阶处,无法运动,形成位置的锁定,因而利用限位块12的位置状态的变化亦可以对电磁驱动部22的位置状态进行判断,以省略现有的位置传感设备。
具体的,如图3-4所示,气孔板23的侧壁上设有侧气孔231,气孔板23的底部设有底部气孔232,气孔板23的内部设有与侧气孔231、底部气孔232连通的动子气道201,电磁驱动部22的内部设有铁芯221和线圈222,电磁驱动部22中设有与动子气道201连通、且绕设在铁芯221外围的气道,动子2上设有与气道连通的气嘴211,气孔板23中还设有用于控制底部气孔232或侧气孔231导通的电磁阀件3。
在运动反向前方的气孔板23上,侧气孔231与外部的气源导通,在运动方向后侧的气孔板23上,底部气孔232与外部气源导通,当气流在动子气道201和气道中流通时,也可以将铁芯221和线圈222产生的热量带出,实现散热,而利用电磁阀件3可以控制底部气孔232或侧气孔231的导通,因此电磁阀件3应该和动子2的运动方向联动控制。
具体的,如图3-4所示,导轨1的内壁还设有连接底部气孔232和容纳槽104的定子气道102,底部气孔232与定子气道102之间具有0.5mm的间隙。
电磁阀件3控制底部气孔232打开时,气流顺着定子气道102进入到容纳槽104中,将容纳槽104中的限位块12挤出,这样就控制限位块12处于限位状态,而当电磁阀件3控制侧气孔231打开时,气流从侧气孔231流出,将限位块12吹入到容纳槽104中,这样就控制限位块12处于收缩状态,底部气孔232与定子气道102之间具有0.5mm的间隙,使气流足够进入,而不产生接触。
具体的,如图1-4所示,动子2还包括支撑板24,支撑板24位于负载板21和电磁驱动部22之间,导轨1上设有与支撑板24滑动连接的盖板13,导轨1与盖板13之间形成导向槽103支撑板24与盖板13之间通过滚子241滑动连接。
通过支撑板24可以进一步的增加动子2和导轨1之间的连接能力,即使产生在运动反向垂直的力,也无法将动子2从导轨1中脱离,而利用滚子241可以有效的支撑板24和降低盖板13之间的摩擦力,支撑板24上的滚子241呈折线分布,一部分与盖板13接触,另一部分与导轨1接触。
具体的,如图3-4所示,电磁阀件3包括电磁线圈31、阀杆32和阀塞33,电磁线圈31位于支撑板24和负载板21之间,阀杆32与电磁线圈31传动连接,阀杆32靠近底部气孔232的一端用于封闭底部气孔232,阀塞33固定在阀杆32的外壁,且阀塞33的第二端用于封闭侧气孔231。
电磁线圈31位于支撑板24和负载板21之间,可以降低电磁驱动部22内的电磁干扰,提高可控性,利用电磁线圈31控制阀杆32的上下运动,使其处于1位置或2位置,当处于1位置时,阀塞33和侧气孔231接触,并使侧气孔231封闭,此时底部气孔232是打开的状态,当其处于2位置时,阀塞33和侧气孔231分离,阀杆32堵住底部气孔232,侧气孔231打开。
具体的,如图6所示,限位块12的内侧设有空腔120,限位块12的侧壁上设有与定子气道102配合的限位环121,限位块12的侧壁上还设有与空腔120连通的气孔124。
通过设置的空腔120可以有效的降低限位块12的重量,使其随气流运动的更加灵敏,而利用限位环121主要是限制限位块12的运动行程,防止其滑出,限位块12上的气孔124可以使得空气流动,同时也增加气流对限位块12的作用力。
具体的,如图6所示,空腔120的内壁一周设有向内延伸的加强筋122,气孔124与空腔120连接处设有弧形孔壁123。
通过设置的加强筋122可以增加限位块12的抗压能力,起到更好的限位效果,而利用弧形孔壁123可以增加空气通过气孔124的阻力,因而使得限位块12更加灵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动子2上产生变化的磁场,在导轨1中永磁体11的磁力作用下,产生定向的移动,可以根据调整动子2中磁场变化的速度和大小,控制动子2的移动状态,且在动子2移动方向的前方部分限位部件会收缩至滑槽101的内侧,而动子2移动经过后的位置处的限位部件会从滑槽101内侧滑出,成为限位状态,这样当动子2一旦停止运动后,限位部件会立刻对动子2进行限位,因此,不需要再利用电磁力进行保持位置,且在竖直方向上电磁力与重力垂直,不容易对动子2进行限位,需要大的功率才能实现,也产生摩擦大发热量大等问题,而本发明可以实现利用机械结构进行适时的限位,使电机的带载能力更好,负载板21上可以用于安装负载,其上开设有螺孔、卡扣板等连接件,电磁驱动部22部分是位于滑槽101内的,但是和滑槽101之间具有缝隙,气孔板23的两侧和底部设有孔,动子2上连接气源,气源可以对气孔板23中进行泵气,这样可以实现与滑槽101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防止出现摩擦,也可以实现通风散热的效果,更重要的时,利用电磁驱动部22前后的气孔板23中的孔吹起方向的不同,可以使滑槽101内的限位部件在沿动子2运动方向时遇到气孔板23被气流吹动而收缩,而在经过后的限位部件遇到气孔板23被气流吹动而向滑槽101内侧延伸,实现限位状态,且完全跟得上动子2运动的速度,气孔板23在运动方向可以设置成斜面,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在向着运动反向的一侧,气孔板23相较于电磁驱动部22先进入到某一位置的滑槽101中,并利用两侧的气流将前进方向的限位部件吹至收缩状态,而另一端的气孔板23将收缩状态的限位部件再重新的吹至限位状态,限位块12处于收缩状态时,限位块12的外侧壁与滑槽101的内壁贴合,保证电磁驱动部22可以无阻碍的正常通过,限位块12处于限位状态时,限位块12的外侧壁与气孔板23的侧壁贴合,使得电磁驱动部22卡在台阶处,无法运动,形成位置的锁定,因而利用限位块12的位置状态的变化亦可以对电磁驱动部22的位置状态进行判断,以省略现有的位置传感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包括导轨(1)和沿所述导轨(1)长度方向运动的动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动子(2)活动的滑槽(101),所述滑槽(101)的内壁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永磁体(11),所述滑槽(101)的内壁设有沿垂直于所述动子(2)运动方向活动的若干个限位部件,位于所述动子(2)待到达位置上的所述限位部件处于收缩状态,位于所述动子(2)已经过位置上的所述限位部件处于限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2)包括位于所述导轨(1)一侧的负载板(21)、位于所述滑槽(101)内侧的电磁驱动部(22)以及位于所述电磁驱动部(22)前后的气孔板(23),所述滑槽(101)的内壁还设有与所述气孔板(23)配合用于对所述电磁驱动部(22)限位的所述限位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1)的深度大于所述气孔板(23)的高度,且所述滑槽(101)的深度大于所述永磁体(11)的长度,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沿所述滑槽(101)的深度方向布置在所述永磁体(11)的一端或两端的限位块(12),所述气孔板(23)的宽度小于所述电磁驱动部(22)的宽度,且所述电磁驱动部(22)的宽度小于所述滑槽(101)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板(23)在所述动子(2)运动反向的长度等于所述限位块(12)的宽度,所述滑槽(101)的侧壁设有容纳所述限位块(12)的容纳槽(104),所述限位块(12)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限位块(12)的外侧壁与所述滑槽(101)的内壁贴合,所述限位块(12)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块(12)的外侧壁与所述气孔板(23)的侧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板(23)的侧壁上设有侧气孔(231),所述气孔板(23)的底部设有底部气孔(232),所述气孔板(23)的内部设有与所述侧气孔(231)、底部气孔(232)连通的动子气道(201),所述电磁驱动部(22)的内部设有铁芯(221)和线圈(222),所述电磁驱动部(22)中设有与所述动子气道(201)连通、且绕设在所述铁芯(221)外围的气道,所述动子(2)上设有与所述气道连通的气嘴(211),所述气孔板(23)中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底部气孔(232)或侧气孔(231)导通的电磁阀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的内壁还设有连接底部气孔(232)和容纳槽(104)的定子气道(102),所述底部气孔(232)与所述定子气道(102)之间具有0.5mm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2)还包括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位于所述负载板(21)和电磁驱动部(22)之间,所述导轨(1)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板(24)滑动连接的盖板(13),所述导轨(1)与所述盖板(13)之间形成导向槽(103)所述支撑板(24)与所述盖板(13)之间通过滚子(241)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件(3)包括电磁线圈(31)、阀杆(32)和阀塞(33),所述电磁线圈(31)位于所述支撑板(24)和负载板(21)之间,所述阀杆(32)与所述电磁线圈(31)传动连接,所述阀杆(32)靠近所述底部气孔(232)的一端用于封闭所述底部气孔(232),所述阀塞(33)固定在所述阀杆(32)的外壁,且所述阀塞(33)的第二端用于封闭所述侧气孔(23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2)的内侧设有空腔(120),所述限位块(12)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定子气道(102)配合的限位环(121),所述限位块(12)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空腔(120)连通的气孔(1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20)的内壁一周设有向内延伸的加强筋(122),所述气孔(124)与所述空腔(120)连接处设有弧形孔壁(123)。
CN202010932855.3A 2020-09-08 2020-09-08 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Active CN112072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2855.3A CN112072886B (zh) 2020-09-08 2020-09-08 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CN202110487160.3A CN113285573A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2855.3A CN112072886B (zh) 2020-09-08 2020-09-08 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7160.3A Division CN113285573A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2886A true CN112072886A (zh) 2020-12-11
CN112072886B CN112072886B (zh) 2021-07-23

Family

ID=7366412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7160.3A Withdrawn CN113285573A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CN202010932855.3A Active CN112072886B (zh) 2020-09-08 2020-09-08 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7160.3A Withdrawn CN113285573A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28557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7794A (en) * 1978-03-27 1981-0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inear actuator
JP2012223017A (ja) * 2011-04-12 2012-11-12 Nikon Corp モータ装置、ステージ装置及び露光装置並びに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CN104876099A (zh) * 2015-05-16 2015-09-02 焦作市华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直驱电梯系统
CN205061221U (zh) * 2015-09-29 2016-03-02 山东宏运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CN105099122B (zh) * 2015-09-09 2017-06-1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动磁式长行程超精密直线运动机构
CN108494165A (zh) * 2018-03-09 2018-09-04 西安工业大学 超精密直驱气浮静压导轨组件
CN109368118A (zh) * 2018-11-27 2019-02-22 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滑台
CN110719011A (zh) * 2019-11-01 2020-01-21 东莞市智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边式气浮直线电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7794A (en) * 1978-03-27 1981-0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inear actuator
JP2012223017A (ja) * 2011-04-12 2012-11-12 Nikon Corp モータ装置、ステージ装置及び露光装置並びに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CN104876099A (zh) * 2015-05-16 2015-09-02 焦作市华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直驱电梯系统
CN105099122B (zh) * 2015-09-09 2017-06-1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动磁式长行程超精密直线运动机构
CN205061221U (zh) * 2015-09-29 2016-03-02 山东宏运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CN108494165A (zh) * 2018-03-09 2018-09-04 西安工业大学 超精密直驱气浮静压导轨组件
CN109368118A (zh) * 2018-11-27 2019-02-22 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滑台
CN110719011A (zh) * 2019-11-01 2020-01-21 东莞市智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边式气浮直线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5573A (zh) 2021-08-20
CN112072886B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9806B (zh) 一种微型自锁电磁阀
CN109412376A (zh) 一种基于混合磁悬浮导轨的直线电机
CN109419328B (zh) 锅盖组件和电压力锅
CN107068433B (zh) 一种快速机械开关的活塞机构
CN112072886B (zh) 无刷磁导低通直线电机
CN201594509U (zh) 一种继电器的动簧片与推动块之间的连接结构
CN102269292A (zh) 电磁阀
CN206480524U (zh) 一种开关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快速开关
CN214043580U (zh) 双稳态永磁操作机构
CN201174286Y (zh) 一种永磁电磁混合磁铁结构
CN104935111A (zh) 一种机械调磁式的旋转电机
CN108808837B (zh) 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
KR20110021021A (ko) 전자석 구동식 에어 플랩
KR101408869B1 (ko) 수냉식 모터
CN109519433B (zh) 一种高速液压阀的驱动装置及高速液压阀
CN201435350Y (zh) 一种可防窜动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2592893B (zh) 低能耗接触器
CN102117716B (zh) 电磁铁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CN210722900U (zh) 低功耗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07111963U (zh) 一种无接触式磁体水流阀门
CN206976191U (zh) 一种快速机械开关的活塞机构
CN206368995U (zh) 一种电磁换向阀的复位弹簧组件
CN216529282U (zh) 一种微波开关
CN215949749U (zh) 一种新型变量泵控制器
CN212223476U (zh) 不对称8字线圈开关式磁悬浮道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