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2722A - 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2722A
CN112072722A CN201910502552.5A CN201910502552A CN112072722A CN 112072722 A CN112072722 A CN 112072722A CN 201910502552 A CN201910502552 A CN 201910502552A CN 112072722 A CN112072722 A CN 112072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charging
silicon
nega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25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2722B (zh
Inventor
张加亮
谢红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25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2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2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2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2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2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该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处于恒流充电阶段时,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一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大于或等于所述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特性来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提高了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供电、储能等装置大多都是锂离子电池,而其中用到最多的还是石墨负极。虽然石墨负极具有成本低、嵌锂电势低等优点,但是随着近年来智能终端、电动汽车等功能的不断强化,用户对电池的使用强度和要求也进一步提升。比如无线上网、高速率数据传输、使用蓝牙连接智能家居及视频传输等,尤其是随着5G网络的应用,对于智能终端的电池电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石墨负极的比容量较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更多比容量高的负极随之应用,比如硅基负极。由于硅负极的嵌锂电压与石墨负极的嵌锂电压不同,因此当应用了硅负极电池之后,智能终端的充电方式与原有的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方式也不相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基于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特性来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以提高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效率。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处于恒流充电阶段时,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一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大于或等于所述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充电控制单元,用于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处于恒流充电阶段时,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一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大于或等于所述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处于恒流充电阶段的情况下,通过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时,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一充电倍率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时,以大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使得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处于恒流充电阶段时,可以先采用小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一充电倍率进行充电,避免了采用较大的充电倍率进行充电时而由电池内阻产生较大的浮压;而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后,电池的内阻值减小,因此可以采用大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进行充电,有利于提高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阶梯充电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与电池内阻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案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可以由控制芯片或处理芯片来执行,该控制芯片或处理芯片可以设置在具有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终端设备中。参照图1所示,该充电控制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20,详细介绍如下:
在步骤S110中,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处于恒流充电阶段时,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一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入恒流充电阶段之前,可以以小于额定倍率的第三充电倍率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其中该第三充电倍率小于第一充电倍率。即在该实施例中,当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较低,以至于还未进入恒流充电阶段时,可以以较小的充电倍率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以该第三充电倍率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达到第二电压阈值,则控制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入恒流充电阶段,其中该第二电压阈值小于该第一电压阈值。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嵌锂电压高于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嵌锂电压,因此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电压阈值小于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进入恒流充电阶段的电压阈值,进而可以根据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将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恒流充电阶段提前,进而有利于提高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压阈值也小于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进入恒流充电阶段的电压阈值。比如,若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进入恒流充电阶段的电压阈值为3.4V,那么上述的第一电压阈值可以是3.0V,第二电压阈值可以是2.5V,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将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阶段提前(相比于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而言),进而有利于提高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效率。
继续参照图1所示,在步骤S120中,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大于或等于所述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以大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可以是通过阶梯充电的方式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其中阶梯充电的每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倍率均大于或等于额定倍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阶梯充电的多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倍率可以依次减小。比如图2中的充电阶段2的充电倍率小于充电阶段1的充电倍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以第二充电倍率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达到第三电压阈值,则控制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入恒压充电阶段。其中,当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入恒压充电阶段之后,可以通过固定的电压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硅负极锂电子电池进入恒压充电阶段之后,若检测到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流达到电流阈值,则确定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充电完成。比如,电流阈值可以是0.02C。其中,C是以电池标称容量对照电流的一种表示方法,如电池的容量是3000mAh,那么1C就是3000mA。
综上,本申请的发明人由于考虑到石墨负极的比容量较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采用了比容量高的硅基负极(硅的理论比容量约为石墨的10倍)。然而,由于硅负极的嵌锂电压约为0.4V,高于石墨的0.05V,且在原来石墨负极电池体系的电压窗口内(对于装有石墨负极电池的手机而言,该电压窗口约为3.4V~4.4V)有约15%的容量释放不出来,因此当应用硅负极电池后,电压窗口需要下调,这是因为在更低的电压下,石墨负极的容量基本发挥,但是硅负极仍然保有容量值。
基于上述考虑,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硅负极的特性对充电模式进行调整。其中,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阶段可以包括涓流充电阶段、恒流充电阶段和恒压充电阶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电子设备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低于2.5V(比如电子设备长期不使用,电池自放电较严重的情况),则在充电时可以进入涓流充电阶段,该阶段的充电电流低于额定的充电倍率,比如可以处于0.01C~0.05C之间,具体可以是0.01C、0.03C、0.05C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值达到2.5V后,即可进入快速恒流充电阶段。图3示出了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与电池内阻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根据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内阻特点可知,当电池电压处于约3.8V时,电池内阻值最小,而电池电压低于3.4V时,电池内阻值会大幅度增加,约2~3倍。这是由于在锂离子电池刚开始充电和充电结束的阶段,电池正、负极锂离子含量相差最多,(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向负极传输,放电时锂离子由负极传输至正极)从而导致电池两极之间的极化最大,而在中间SOC(State of Charge,电池荷电状态,也叫剩余电量,代表的是电池使用一段时间或长期搁置不用后的剩余可放电电量与其完全充电状态的电量的比值)阶段,比如50%的状态,电池正负极锂离子含量相当,这样电池两极间的极化相对最小。所以当电池电压处于2.5~3.0V时,不能以超过额定倍率进行充电,否则由内阻值产生的浮压会很大,比如这个阶段可以采用0.05C~3C(假设额定倍率为3C)之间的倍率进行充电。而当电池电压大于3.0V时,可以考虑倍率稍微大于额定倍率充电,比如可以采用阶梯充电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范围内的充电电流速度,进而可以在电池电压处于2.5V~3.0V之间时采用较大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以提高充电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电池电压达到额定电压之后,可以对电池进行恒压充电,当充电电流值达到0.02C时可以确定充电完成,进而可以停止对电池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其它负极体系的电池,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类似的方法来对各充电阶段及各充电阶段的电压阈值进行调整,这是由于电池负极的材料直接影响到了电池的最小使用电压值。
以下介绍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上述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400,包括:充电控制单元402。
其中,充电控制单元402用于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处于恒流充电阶段时,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一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大于或等于所述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控制单元402还用于在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入所述恒流充电阶段之前,以小于所述额定倍率的第三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三充电倍率小于所述第一充电倍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控制单元402还用于在以所述第三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达到第二电压阈值,则控制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入所述恒流充电阶段,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进入恒流充电阶段的电压阈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控制单元402还用于在以所述第二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达到第三电压阈值,则控制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入恒压充电阶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控制单元402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硅负极锂电子电池进入所述恒压充电阶段之后,若检测到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流达到电流阈值,则确定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充电完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控制单元402以大于或等于所述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具体包括:通过阶梯充电的方式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其中阶梯充电的每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倍率均大于或等于所述额定倍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充电的多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倍率依次减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小于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进入恒流充电阶段的电压阈值。
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案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5示出的电子设备5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案的电子设备500,该电子设备500能够用于执行图1中所示的方法,也可以包含图4所示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400。该电子设备500包括:输入接口510、输出接口520、处理器530、存储器540以及电池单元550,该输入接口510、输出接口520、处理器530、存储器540及电池单元550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连。所述电池单元550可以包含硅负极锂离子电池,所述存储器540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或代码。所述处理器530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540中的程序、指令或代码,以控制输入接口510接收信号、控制输出接口520发送信号以及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操作。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5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5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5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5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5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54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内容可以通过处理器5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内容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40,处理器530读取存储器5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内容。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输入接口510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存储器540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30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计算机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处于恒流充电阶段时,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一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大于或等于所述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入所述恒流充电阶段之前,以小于所述额定倍率的第三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三充电倍率小于所述第一充电倍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以所述第三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达到第二电压阈值,则控制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入所述恒流充电阶段,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进入恒流充电阶段的电压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以所述第二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达到第三电压阈值,则控制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入恒压充电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硅负极锂电子电池进入所述恒压充电阶段之后,若检测到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流达到电流阈值,则确定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充电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大于或等于所述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包括:
通过阶梯充电的方式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其中阶梯充电的每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倍率均大于或等于所述额定倍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充电的多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倍率依次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小于石墨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进入恒流充电阶段的电压阈值。
10.一种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控制单元,用于在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处于恒流充电阶段时,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倍率的第一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若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则以大于或等于所述额定倍率的第二充电倍率对所述硅负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CN201910502552.5A 2019-06-11 2019-06-11 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 Active CN112072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2552.5A CN112072722B (zh) 2019-06-11 2019-06-11 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2552.5A CN112072722B (zh) 2019-06-11 2019-06-11 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2722A true CN112072722A (zh) 2020-12-11
CN112072722B CN112072722B (zh) 2022-10-18

Family

ID=73658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2552.5A Active CN112072722B (zh) 2019-06-11 2019-06-11 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272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2289A (zh) * 2021-09-28 2021-12-31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充电源管理电路及充电控制方法
WO2023184338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51489A (ja) * 2005-06-20 2006-12-28 Sony Corp 二次電池の充電方法およびその充電装置
WO2014012394A1 (zh) * 2012-07-17 2014-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
CN106025409A (zh) * 2016-07-18 2016-10-12 上海学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恒流-恒压充电方法
CN106654425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US20180050602A1 (en) * 2014-04-08 2018-02-22 StoreDot Ltd. Electric vehicles with adaptive fast-charging, utilizing supercapacitor-emulating batteries
CN108023130A (zh) * 2017-12-13 2018-05-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优化方法
CN108134424A (zh) * 2018-01-03 2018-06-08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充电过程中控制充电电流的方法以及手机充电装置
EP3343716A1 (en) * 2017-01-03 2018-07-04 Phihong Technology Co., Ltd. Charging system on constant current mode and method thereof
EP3349324A1 (en) * 2017-01-13 2018-07-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9037811A (zh) * 2018-06-27 2018-12-18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负极体系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51489A (ja) * 2005-06-20 2006-12-28 Sony Corp 二次電池の充電方法およびその充電装置
WO2014012394A1 (zh) * 2012-07-17 2014-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
US20180050602A1 (en) * 2014-04-08 2018-02-22 StoreDot Ltd. Electric vehicles with adaptive fast-charging, utilizing supercapacitor-emulating batteries
CN106025409A (zh) * 2016-07-18 2016-10-12 上海学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恒流-恒压充电方法
CN106654425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EP3343716A1 (en) * 2017-01-03 2018-07-04 Phihong Technology Co., Ltd. Charging system on constant current mode and method thereof
EP3349324A1 (en) * 2017-01-13 2018-07-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8023130A (zh) * 2017-12-13 2018-05-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优化方法
CN108134424A (zh) * 2018-01-03 2018-06-08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充电过程中控制充电电流的方法以及手机充电装置
CN109037811A (zh) * 2018-06-27 2018-12-18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负极体系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2289A (zh) * 2021-09-28 2021-12-31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充电源管理电路及充电控制方法
WO2023184338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2722B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5426B (zh) 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582696B (zh) 充电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516362B1 (ko) 배터리 충전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00183B (zh) 多节电芯的充电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072722B (zh) 硅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
WO2021077273A1 (zh) 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6785132A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
US1148287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of a battery module
CN113348603A (zh) 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37032A (zh) 电池充电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终端
CN112272908B (zh) 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WO2018072443A1 (zh) 一种充电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99794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harging a battery
EP4270714A1 (en) Charg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055872A1 (en) Charging method of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y, charging apparatus therefor, device, and medium
CN111211381B (zh) 一种锂电池在低温下的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888853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5513A (zh) 评价电池自放电一致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33281B2 (en) Battery pack
WO2022133975A1 (zh) 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832730A (zh) 用于管理充电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12994154A (zh) 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34675B (zh) 电池充放电管理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201868A (zh) 一种电池快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26657A1 (zh) 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