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0183B - 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0183B
CN112070183B CN202010778471.0A CN202010778471A CN112070183B CN 112070183 B CN112070183 B CN 112070183B CN 202010778471 A CN202010778471 A CN 202010778471A CN 112070183 B CN112070183 B CN 112070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ample
random code
assay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84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0183A (zh
Inventor
王紫千
方哲通
陈文�
张滇豫
纪彭
王雅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l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l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l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l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84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0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0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0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0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0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登记入场的样品信息,将每份样品信息、编号以及自动生成的一级编码保存为一条样品记录,其中一级编码不显示;S02:选取样品并得到编号,并根据编号找到样品记录,自动将一级编码经加密算法生成二级编码,其中二级编码不显示,并创建单独保存的空白的化验结果记录,化验结果记录中附带二级编码以及生成的随机码,将带有随机码信息的标签贴在样品袋上送检;S03:化验完成后,根据标签获得随机码,输入随机码匹配对应的化验结果记录,将化验信息上传至化验结果记录,随机码失效。本发明使质检化验全流程中均不涉及任何直接可见的编码,从源头上杜绝了任何可能的串通和作弊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化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检化验流程中,原料入场时,接货人员在检化验系统中输入供应商,物料批次号,车牌号,原料种类等信息,系统生成一级编码。接货人员将一级编码手抄至标签上贴在取样桶上,制样人员制样完成后将样品装入样品袋中连同带有一级编码的标签一起交给化验人员,化验人员在获得化验结果后,在系统中输入一级编码以及化验相关数据,系统根据一级编码将化验结果与样品匹配。同时现有技术也提供了其他方案,如授权公告号CN104635668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炼钢检化验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相比较而言,传统方法虽然流程简单,以最简要的方法解决的质检化验过程中的信息泄漏问题,避免了直接在样品带上标明样品具体信息,杜绝了最直接的作弊。但是一级编码从产生起全程可见,全流程中所有经办人员均可以看见一级编码,依然存在前后串通,篡改数据的风险。同时数据库中样品信息和样品化验结果存在于同一张表中根据一级编码可以对应的数据,客观上存在数据被篡改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信息保密程度差,数据被篡改风险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是一级编码不可见的另一种解决方案,使质检化验全流程中均不涉及任何直接可见的编码,从源头上杜绝了任何可能的串通和作弊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登记入场的样品信息,将每份样品信息、编号以及自动生成的一级编码保存为一条样品记录,其中一级编码不显示;S02:选取样品并得到编号,并根据编号找到样品记录,自动将一级编码经加密算法生成二级编码,其中二级编码不显示,并创建单独保存的空白的化验结果记录,化验结果记录中附带二级编码以及生成的随机码,将带有随机码信息的标签贴在样品袋上送检;S03:化验完成后,根据标签获得随机码,输入随机码匹配对应的化验结果记录,将化验信息上传至化验结果记录,随机码失效。
本发明由于一级编码和二级编码均是交由系统根据数据库或算法自动生成,且不公开,任何一个流程的人员均无法得到,同时化验结果的上传仅依赖一次性的随机码,因此没有篡改机会,同时,样品记录与化验结果记录单独保存,两者之间仅有一级编码和二级编码的联系,任何人员在不知道一级编码、二级编码和加密方式的情况下,也无法匹配结果与对应样品,因此该方案这个流程之间多层次的信息隔离,使得整个检化验流程更加规范,难于造假。
作为优选,步骤S01中,样品信息包括供应商、物料批次号、车牌号、使用状态及原料种类。
作为优选,样品的编号存储在RFID标签中,登记与选取样品时均通过RFID读头读取。通过RFID的形式,使得编号全交系统自动识别,降低人员参与深度,减少造假机会。
作为优选,步骤S02中,随机码生成后不直接显示,并根据随机码生成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经扫描后显示随机码。二维码方便识别和读取。
作为优选,所述编码不显示。可以降低人员参与深度,减少造假机会。
作为优选,步骤S03中,随机码失效后,重新生成,并根据重新生成的随机码生成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经扫描后显示随机码。随机码只能使用一次,因此每次访问都将有明确记录,同时也可以根据随机码是否失效来判断某时间段之间是否有人访问过系统。
作为优选,整个流程中,至少保证有三份被选取的样品正在进行化验,其中登记人员、选取人员以及化验人员均不为同一人。为了防止在系统层面之外的造假,尽可能多的样品同时化验,可以进一步降低造假可能。
作为优选,步骤S02中,加密算法为非对称加密算法。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可以满足要求。
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包括:一级编码仅存在于RFID中和数据库中,全流程不可见,随机码和二维码每次随机生成,使用后即失效,数据库中样品属性和化验结果分表存放,仅通过关联一级编码加密后得到的二级编码关联(数据库中获取一级编码,经过加密后获得二级编码,然后与化验结果表相对应),二级编码无任何方法获得一级编码,即使数据库遭到攻破也无法获得一一对应的化验结果数据,篡改具体某条化验结果更无从谈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未做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实施例:
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登记入场的样品信息,将每份样品信息、编号以及自动生成的一级编码保存为一条样品记录,其中一级编码不显示;其中样品信息包括供应商、物料批次号、车牌号、使用状态及原料种类。样品的编号存储在RFID标签中,登记与选取样品时均通过RFID读头读取。编码不显示。通过RFID的形式,使得编号全交系统自动识别,降低人员参与深度,减少造假机会。
S02:选取样品并得到编号,并根据编号找到样品记录,自动将一级编码经加密算法生成二级编码,其中二级编码不显示,并创建单独保存的空白的化验结果记录,化验结果记录中附带二级编码以及生成的随机码,将带有随机码信息的标签贴在样品袋上送检;其中随机码生成后不直接显示,并根据随机码生成二维码,二维码经扫描后显示随机码。二维码方便识别和读取。
S03:化验完成后,根据标签获得随机码,输入随机码匹配对应的化验结果记录,将化验信息上传至化验结果记录,随机码失效。随机码失效后,重新生成,并根据重新生成的随机码生成二维码,二维码经扫描后显示随机码。随机码只能使用一次,因此每次访问都将有明确记录,同时也可以根据随机码是否失效来判断某时间段之间是否有人访问过系统。
本实施例由于一级编码和二级编码均是交由系统根据数据库或算法自动生成,且不公开,任何一个流程的人员均无法得到,同时化验结果的上传仅依赖一次性的随机码,因此没有篡改机会,同时,样品记录与化验结果记录单独保存,两者之间仅有一级编码和二级编码的联系,任何人员在不知道一级编码、二级编码和加密方式的情况下,也无法匹配结果与对应样品,因此该方案这个流程之间多层次的信息隔离,使得整个检化验流程更加规范,难于造假。
整个流程中,保证有至少三份被选取的样品正在进行化验,其中登记人员、选取人员以及化验人员均不为同一人。为了防止在系统层面之外的造假,尽可能多的样品同时化验,可以进一步降低造假可能。
另外步骤S02中,加密算法为非对称加密算法。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可以满足要求。
以某一实际流程为例,原料入场时,接货人员在检化验系统中输入供应商,物料批次号,车牌号,原料种类等信息,并选择取样桶(取样桶空闲/使用中状态在系统中可见)。在接货人员登记完毕后,系统生成一条样品记录,包含以上信息,自动生成一级编码存储于数据库中,并自动通知厂内物流人员。物流人员根据通知将对应的取样桶运送至制样人员处,然后在系统中确认,系统自动通知制样人员。制样人员使用RFID读头读取取样桶上的RFID标签,系统中根据标签中的取样桶号,在数据库中读取对应取样桶的记录,根据保存的一级编码经过加密算法生成二级编码,同时在数据库中生成一条化验结果记录(空白记录,单独建表,不含一级编码),同时在数据库匹配表中插入一条记录(含二级编码和随机码),同时根据该随机码生成二维码,然后将该二维码贴在制备好的样品袋上。化验完成后,化验人员使用手持设备,扫描该二维码,获得随机码,在系统中输入随机码和化验结果,系统根据随机码查询得到对应的二级编码,将结果写入对应的记录中,然后将匹配表中的随机码删除,重新生成一个新的随机码。以上流程保证了一级编码和二级编码在全流程中不可见,唯一可见的随机码在每次使用中就自动失效,即使记录也无意义。在数据库层面,样品信息表和化验结果表分离,只能根据一级编码经加密算法后比对二级编码才能获得对应的化验结果。
本实施例的实质性效果包括:一级编码仅存在于RFID中和数据库中,全流程不可见,随机码和二维码每次随机生成,使用后即失效,数据库中样品属性和化验结果分表存放,仅通过关联一级编码加密后得到的二级编码关联(数据库中获取一级编码,经过加密后获得二级编码,然后与化验结果表相对应),二级编码无任何方法获得一级编码,即使数据库遭到攻破也无法获得一一对应的化验结果数据,篡改具体某条化验结果更无从谈起。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登记入场的样品信息,将每份样品信息、编号以及自动生成的一级编码保存为一条样品记录,其中一级编码不显示;
S02:选取样品并得到编号,并根据编号找到样品记录,自动将一级编码经加密算法生成二级编码,其中二级编码不显示,并创建单独保存的空白的化验结果记录,化验结果记录中附带二级编码以及生成的随机码,将带有随机码信息的标签贴在样品袋上送检;
S03:化验完成后,根据标签获得随机码,输入随机码匹配对应的化验结果记录,将化验信息上传至化验结果记录,随机码失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样品信息包括供应商、物料批次号、车牌号、使用状态及原料种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样品的编号存储在RFID标签中,登记与选取样品时均通过RFID读头读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中,随机码生成后不直接显示,并根据随机码生成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经扫描后显示随机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中,随机码失效后,重新生成,并根据重新生成的随机码生成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经扫描后显示随机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流程中,至少保证有三份被选取的样品正在进行化验,其中登记人员、选取人员以及化验人员均不为同一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中,加密算法为非对称加密算法。
CN202010778471.0A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 Active CN112070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8471.0A CN112070183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8471.0A CN112070183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0183A CN112070183A (zh) 2020-12-11
CN112070183B true CN112070183B (zh) 2022-04-08

Family

ID=73657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8471.0A Active CN112070183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018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9897A (zh) * 2012-06-15 2012-10-24 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燃料采样制样化验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04881006A (zh) * 2015-03-27 2015-09-02 珠海瑞洪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采制化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23076A (zh) * 2014-04-21 2015-11-04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原料检化验防作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75311U (zh) * 2016-07-16 2017-04-05 大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煤样三级二维码加密防作弊系统
CN206497500U (zh) * 2016-07-16 2017-09-15 大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煤样交接样防作弊闭锁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4702B2 (en) * 2011-09-25 2017-05-30 Theranos, Inc. Fluid handling apparatus and configu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9897A (zh) * 2012-06-15 2012-10-24 北京冶联科技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燃料采样制样化验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05023076A (zh) * 2014-04-21 2015-11-04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原料检化验防作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81006A (zh) * 2015-03-27 2015-09-02 珠海瑞洪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采制化管理方法及装置
CN206075311U (zh) * 2016-07-16 2017-04-05 大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煤样三级二维码加密防作弊系统
CN206497500U (zh) * 2016-07-16 2017-09-15 大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煤样交接样防作弊闭锁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天铁集团质量管理检测网络系统实施方案综述;安志勇;《天津冶金》;20070415(第02期);全文 *
燃料管控一体化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沈军;《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0215(第02期);全文 *
电厂燃料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黄建勇;《自动化博览》;20120515(第05期);全文 *
自动采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刘军等;《包钢科技》;20160825(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0183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07110B2 (en) Protection of non-promiscuous data in an RFID transponder
US8317098B2 (en) Item having a data tag
AU2006203517B2 (en) Using Promiscuous and Non-Promiscuous Data to Verify Card and Reader Identity
US7228433B2 (en)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source authenticity
US2005023482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event products from counterfeiting and surplus production also of tracking their way of distribution.
US20070055883A1 (en) Product authentication method
JPS62278685A (ja) 指紋のチエツクによりデ−タ担体を使用する人物の資格性を調べ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12070183B (zh) 一种检化验全流程加密的方法
Baldini et al. Survey of techniques for the fight against counterfeit good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infringement
CN105303353A (zh) 原材料采购的检验方法及装置
TWI293740B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duct grading and certification
RU2534430C2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подлинности товаров в режиме реального времени, контроля 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и, продажи товаров и стимулирования покупки товаров
CN108645797A (zh) 阿胶dna快速鉴定物联网防伪溯源系统及防伪溯源方法
JPH0325590A (ja) Icカード及びその製造管理方式
US2012002181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Credit-Giving Unit Used on Gaming Machine
CN203192025U (zh) 产品防伪装置
RU57488U1 (ru) Система ин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объектов
JP7153807B2 (ja) 正規品自動認証方法
CN203118017U (zh) 一种产品防伪装置
RU2787276C1 (ru) Программно-реализуемый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соответствия объекта установленным требованиям
CN109784747B (zh) 一种血液检测能力考核的方法、质控品核查终端及系统
CN203118016U (zh) 一种防伪装置
CN203192008U (zh) 防伪装置
CN105303211A (zh) 一种dna血样建库系统及方法
WO2019184704A1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检测鉴定注册商标的商品真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