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8670A -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8670A
CN112068670A CN202010914361.2A CN202010914361A CN112068670A CN 112068670 A CN112068670 A CN 112068670A CN 202010914361 A CN202010914361 A CN 202010914361A CN 112068670 A CN112068670 A CN 112068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cylinder
cas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43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飒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Vocational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ibo Vocational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Vocational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ibo Vocational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9143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86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8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867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filt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10In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102Carb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包括机箱,机箱的底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脚,机箱的内腔底壁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进气筒,进气筒的底端通过进气孔贯通连接支脚,进气孔内设有第一防护网,进气筒的内腔内套设有支撑板,进气筒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与支撑板相配合的吸气净化筒,吸气净化筒的外圆面顶部均匀的设有若干通孔;本发明通过吸气净化筒牵引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进气筒内,然后直接进入吸气净化筒内,最后通过通孔流入机箱内,即可对机箱内的电气元件进行冷却;整个冷却过程中通过吸气净化筒对空气进行除尘、除水净化处理,去除空气中的浮尘和水汽,能有效的预防浮尘覆盖电气元件,从而保证电气元件的顺利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
背景技术
主机是指计算机除去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主要机体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体。通常包括CPU、内存、主板、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指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通常包括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USB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等。位于主机箱内的通常称为内设,而位于主机箱之外的通常称为外设(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外接硬盘、外接光驱等)。
目前,现有的计算机主机多采用定点的风扇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需要计算机主机设置开放式通风口,这就导致大量的空气浮沉随着风扇的工作而进入计算机主机内,大量的浮尘覆盖在电气元件上,导致电气元件散热能力大幅降低,甚至出现烧损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底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脚,所述支脚是U形架结构,利用支脚支撑起机箱,从而保证机箱放置的稳定性;
所述机箱的内腔底壁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进气筒,所述进气筒在竖直方向上与支脚相对应,进气筒是顶端敞口的圆筒型结构,进气筒的底端通过进气孔贯通连接支脚,所述进气孔内设有第一防护网,所述进气筒的内腔内套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是圆环形结构,所述进气筒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与支撑板相配合的吸气净化筒,进气筒与吸气净化筒之间是贯通连接,所述吸气净化筒的外圆面顶部均匀的设有若干通孔,通过吸气净化筒牵引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进气筒内,然后直接进入吸气净化筒内,并在吸气净化筒的作用下对空气进行除尘、除水净化处理,净化后的空气通过通孔流入机箱内,即可对机箱内的电气元件进行冷却;整个冷却过程中通过吸气净化筒对空气进行除尘、除水净化处理,去除空气中的浮尘和水汽,能有效的预防浮尘覆盖电气元件,从而保证电气元件的顺利运行。
所述机箱的内腔上下壁中部对称设有撑板,所述撑板的外侧端嵌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贯通机箱的端壁,出气孔的开口端设有第二防护网,两个所述撑板之间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上下端分别贯通连接两个出气孔,支撑管的外圆面中部均匀的设有若干连通孔,机箱内的热气通过连通孔进入支撑管内,且最后通过出气孔排出,并配合吸气净化筒,即可在机箱的内腔形成流动的空气循环,从而不断的带走机箱内的热量,能进一步提高机箱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机箱内电气元件的长时间运行。
所述支撑管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安装有主板本体,通过固定组件配合支撑管即可把主板本体在机箱内悬空安装,从而减少整个装置搬运过程中碰损主板本体,从而保证主板本体的使用寿命。
所述机箱的顶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清理孔,所述清理孔的轴线与进气筒的轴线重合,清理孔的直径大于进气筒的直径,清理孔上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吸气净化筒,密封盖的顶端设有扶手,所述扶手是U形结构,通过扶手带动密封盖正向旋转,进而通过连接杆带动吸气净化筒正向旋转,即可把吸气净化筒推出进气筒,继而从清理孔去除吸气净化筒,便于直接对吸气净化筒进行清理或维修,能有效的保证吸气净化筒的使用寿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气净化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是底端敞口的圆筒型结构,筒体内套在进气筒内,筒体与进气筒之间是螺纹连接,筒体的轴线与进气筒的轴线重合,所有的所述通孔呈圆形阵列设在筒体的外圆面上,所述筒体的内腔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吸气扇、滤水层、滤尘网和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设在通孔的下方,所述吸气扇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内腔壁上,通过吸气扇牵引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进气筒内,然后直接进入筒体内,并在筒体内依次经滤水层、滤尘网和活性炭层,最后通过通孔进入机箱的内腔,并对机箱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空气在流入的过程中依次经滤水层、滤尘网和活性炭层,对空气进行滤水、滤尘的层层过滤,能大幅提升空气的质量,有效的防止浮尘覆盖在电气元件上,继而有效的保证电气元件的顺利运行。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包括与清理孔相配合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清理孔相配合的密封凸柱,所述密封凸柱与清理孔之间是螺纹连接,密封凸柱与清理孔间的螺旋方向与筒体与进气筒间的螺旋方向相同,所述盖板的顶端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内腔底壁上左右对称设有伸缩杆,所述扶手固定安装在两个伸缩杆的顶端,通过收缩伸缩杆,即可把扶手收入收纳腔内,即可对扶手进行收纳存放,能有效的防止扶手被外力碰损,能有效的保证扶手的使用寿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与支撑管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固定架的顶端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在安装孔的右侧,安装腔的内腔底壁贯通连接通风孔,安装腔的侧壁嵌设有顶紧杆,所述顶紧杆与固定架之间是滑动连接,顶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安装腔相配合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是选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所述顶紧杆远离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尾板,顶紧杆上套设有与尾板相配合的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通过外拉尾板,进而外拉顶紧杆,进而把顶板拉在安装腔的一侧,即可把主板本体安装在安装腔内,然后松开尾板,然后在预紧弹簧与尾板的相互配合作用下,推动顶紧杆向左滑动,进而利用顶紧杆推动顶板卡夹主板本体,即可把主板本体牢固的安装在安装腔内,从而保证主板本体的稳定运行;
所述固定架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吊板,所述吊板是L形结构,吊板的底壁上嵌设有风管,所述风管在竖直方向上与通风孔相对应,风管内安装有直吹扇,所述直吹扇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风管的内腔壁上,通过直吹扇吹动空气,使得空气气流通过通风孔直吹主板本体,能大幅提升主板本体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主板本体长时间平稳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吸气净化筒牵引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进气筒内,然后直接进入吸气净化筒内,并在吸气净化筒的作用下对空气进行除尘、除水净化处理,净化后的空气通过通孔流入机箱内,即可对机箱内的电气元件进行冷却;整个冷却过程中通过吸气净化筒对空气进行除尘、除水净化处理,去除空气中的浮尘和水汽,能有效的预防浮尘覆盖电气元件,从而保证电气元件的顺利运行;
2、本发明中机箱内的热气通过连通孔进入支撑管内,且最后通过出气孔排出,并配合吸气净化筒,即可在机箱的内腔形成流动的空气循环,从而不断的带走机箱内的热量,能进一步提高机箱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机箱内电气元件的长时间运行;
3、本发明通过扶手带动密封盖正向旋转,进而通过连接杆带动吸气净化筒正向旋转,即可把吸气净化筒推出进气筒,继而从清理孔去除吸气净化筒,便于直接对吸气净化筒进行清理或维修,能有效的保证吸气净化筒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通过吸气扇牵引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进气筒内,然后直接进入筒体内,并在筒体内依次经滤水层、滤尘网和活性炭层,最后通过通孔进入机箱的内腔,并对机箱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空气在流入的过程中依次经滤水层、滤尘网和活性炭层,对空气进行滤水、滤尘的层层过滤,能大幅提升空气的质量,有效的防止浮尘覆盖在电气元件上,继而有效的保证电气元件的顺利运行;
5、本发明通过预紧弹簧与尾板的相互配合,推动顶紧杆向左滑动,进而利用顶紧杆推动顶板卡夹主板本体,即可把主板本体牢固的安装在安装腔内,从而保证主板本体的稳定运行;同时通过直吹扇吹动空气,使得空气气流通过通风孔直吹主板本体,能大幅提升主板本体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主板本体长时间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的吸气净化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的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支脚,3-进气筒,4-进气孔,5-第一防护网,6-支撑板,7-吸气净化筒,71-筒体,72-吸气扇,73-固定杆,74-滤水层,75-滤尘网,76-活性炭层,8-通孔,9-清理孔,10-密封盖,101-盖板,102-密封凸柱,103-收纳腔,104-伸缩杆,11-扶手,12-连接杆,13-支撑管,14-撑板,15-出气孔,16-第二防护网,17-连通孔,18-固定组件,1801-固定架,1802-安装腔,1803-安装孔,1804-顶紧杆,1805-顶板,1806-弹性层,1807-尾板,1808-预紧弹簧,1809-通风孔,1810-吊板,1811-风管,1812-直吹扇,1813-连接杆,19-主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底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脚2,所述支脚2是U形架结构,利用支脚2支撑起机箱1,从而保证机箱1放置的稳定性;
所述机箱1的内腔底壁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进气筒3,所述进气筒3在竖直方向上与支脚2相对应,进气筒3是顶端敞口的圆筒型结构,进气筒3的底端通过进气孔4贯通连接支脚2,所述进气孔4内设有第一防护网5,所述进气筒3的内腔内套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是圆环形结构,所述进气筒3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与支撑板6相配合的吸气净化筒7,进气筒3与吸气净化筒7之间是贯通连接,所述吸气净化筒7的外圆面顶部均匀的设有若干通孔8,通过吸气净化筒7牵引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4进入进气筒3内,然后直接进入吸气净化筒7内,并在吸气净化筒7的作用下对空气进行除尘、除水净化处理,净化后的空气通过通孔8流入机箱1内,即可对机箱1内的电气元件进行冷却;整个冷却过程中通过吸气净化筒7对空气进行除尘、除水净化处理,去除空气中的浮尘和水汽,能有效的预防浮尘覆盖电气元件,从而保证电气元件的顺利运行。
所述机箱1的内腔上下壁中部对称设有撑板14,所述撑板14的外侧端嵌设有出气孔15,所述出气孔15贯通机箱1的端壁,出气孔15的开口端设有第二防护网16,两个所述撑板14之间设有支撑管13,所述支撑管13的上下端分别贯通连接两个出气孔15,支撑管13的外圆面中部均匀的设有若干连通孔17,机箱1内的热气通过连通孔17进入支撑管13内,且最后通过出气孔15排出,并配合吸气净化筒7,即可在机箱1的内腔形成流动的空气循环,从而不断的带走机箱1内的热量,能进一步提高机箱1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机箱1内电气元件的长时间运行。
所述支撑管13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组件18,所述固定组件18上安装有主板本体19,通过固定组件18配合支撑管13即可把主板本体19在机箱1内悬空安装,从而减少整个装置搬运过程中碰损主板本体19,从而保证主板本体19的使用寿命。
所述机箱1的顶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清理孔9,所述清理孔9的轴线与进气筒3的轴线重合,清理孔9的直径大于进气筒3的直径,清理孔9上安装有密封盖10,所述密封盖10通过连接杆12固定连接吸气净化筒7,密封盖10的顶端设有扶手11,所述扶手11是U形结构,通过扶手11带动密封盖10正向旋转,进而通过连接杆12带动吸气净化筒7正向旋转,即可把吸气净化筒7推出进气筒3,继而从清理孔9去除吸气净化筒7,便于直接对吸气净化筒7进行清理或维修,能有效的保证吸气净化筒7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请参见图2,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吸气净化筒7包括筒体71,所述筒体71是底端敞口的圆筒型结构,筒体71内套在进气筒3内,筒体71与进气筒3之间是螺纹连接,筒体71的轴线与进气筒3的轴线重合,所有的所述通孔8呈圆形阵列设在筒体71的外圆面上,所述筒体71的内腔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吸气扇72、滤水层74、滤尘网75和活性炭层76,所述活性炭层76设在通孔8的下方,所述吸气扇72通过固定杆73固定连接在筒体71的内腔壁上,通过吸气扇72牵引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4进入进气筒3内,然后直接进入筒体71内,并在筒体71内依次经滤水层74、滤尘网75和活性炭层76,最后通过通孔8进入机箱1的内腔,并对机箱1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空气在流入的过程中依次经滤水层74、滤尘网75和活性炭层76,对空气进行滤水、滤尘的层层过滤,能大幅提升空气的质量,有效的防止浮尘覆盖在电气元件上,继而有效的保证电气元件的顺利运行。
实施例3
请参见图3,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密封盖10包括与清理孔9相配合的盖板101,所述盖板1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清理孔9相配合的密封凸柱102,所述密封凸柱102与清理孔9之间是螺纹连接,密封凸柱102与清理孔9间的螺旋方向与筒体71与进气筒3间的螺旋方向相同,所述盖板101的顶端设有收纳腔103,所述收纳腔103的内腔底壁上左右对称设有伸缩杆104,所述扶手11固定安装在两个伸缩杆104的顶端,通过收缩伸缩杆104,即可把扶手11收入收纳腔103内,即可对扶手11进行收纳存放,能有效的防止扶手11被外力碰损,能有效的保证扶手1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4
请参见图4-5,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固定组件18包括固定架1801,所述固定架1801的一侧设有与支撑管13相配合的安装孔1803,所述固定架1801的顶端设有安装腔1802,所述安装腔1802设在安装孔1803的右侧,安装腔1803的内腔底壁贯通连接通风孔1809,安装腔1803的侧壁嵌设有顶紧杆1804,所述顶紧杆1804与固定架1801之间是滑动连接,顶紧杆18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安装腔1803相配合的顶板1805,所述顶板1805上设有弹性层1806,所述弹性层1806是选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所述顶紧杆1804远离顶板1805的一端固定连接尾板1807,顶紧杆1804上套设有与尾板1807相配合的预紧弹簧1808,所述预紧弹簧1808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801上,通过外拉尾板1807,进而外拉顶紧杆1804,进而把顶板1805拉在安装腔1802的一侧,即可把主板本体19安装在安装腔1802内,然后松开尾板1807,然后在预紧弹簧1808与尾板1807的相互配合作用下,推动顶紧杆1804向左滑动,进而利用顶紧杆1804推动顶板1805卡夹主板本体19,即可把主板本体19牢固的安装在安装腔1802内,从而保证主板本体19的稳定运行;
所述固定架1801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吊板1810,所述吊板1810是L形结构,吊板1810的底壁上嵌设有风管1811,所述风管1811在竖直方向上与通风孔1809相对应,风管1811内安装有直吹扇1812,所述直吹扇1812通过连接杆1813固定连接在风管1811的内腔壁上,通过直吹扇1812吹动空气,使得空气气流通过通风孔1809直吹主板本体19,能大幅提升主板本体19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主板本体19长时间平稳运行。
实施例1-4的工作原理,通过吸气扇72牵引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4进入进气筒3内,然后直接进入筒体71内,并在筒体71内依次经滤水层74、滤尘网75和活性炭层76,最后通过通孔8进入机箱1的内腔,并对机箱1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散热的热空气通过连通孔17进入支撑管13内,且最后通过出气孔15排出,并配合吸气净化筒7,即可在机箱1的内腔形成流动的空气循环,从而不断的带走机箱1内的热量,能进一步提高机箱1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机箱1内电气元件的长时间运行;
其中,主板本体19的安装:是通过外拉尾板1807,进而外拉顶紧杆1804,进而把顶板1805拉在安装腔1802的一侧,即可把主板本体19安装在安装腔1802内,然后松开尾板1807,然后在预紧弹簧1808与尾板1807的相互配合作用下,推动顶紧杆1804向左滑动,进而利用顶紧杆1804推动顶板1805卡夹主板本体19,即可把主板本体19牢固的安装在安装腔1802内,从而保证主板本体19的稳定运行;同时通过直吹扇1812吹动空气,使得空气气流通过通风孔1809直吹主板本体19,能大幅提升主板本体19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主板本体19长时间平稳运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底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脚(2),所述支脚(2)是U形架结构,所述机箱(1)的内腔底壁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进气筒(3),所述进气筒(3)在竖直方向上与支脚(2)相对应,进气筒(3)是顶端敞口的圆筒型结构,进气筒(3)的底端通过进气孔(4)贯通连接支脚(2),所述进气孔(4)内设有第一防护网(5),所述进气筒(3)的内腔内套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是圆环形结构,所述进气筒(3)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与支撑板(6)相配合的吸气净化筒(7),进气筒(3)与吸气净化筒(7)之间是贯通连接,所述吸气净化筒(7)的外圆面顶部均匀的设有若干通孔(8);
所述机箱(1)的内腔上下壁中部对称设有撑板(14),所述撑板(14)的外侧端嵌设有出气孔(15),所述出气孔(15)贯通机箱(1)的端壁,出气孔(15)的开口端设有第二防护网(16),两个所述撑板(14)之间设有支撑管(13),所述支撑管(13)的上下端分别贯通连接两个出气孔(15),支撑管(13)的外圆面中部均匀的设有若干连通孔(17);所述支撑管(13)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组件(18),所述固定组件(18)上安装有主板本体(19);
所述机箱(1)的顶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清理孔(9),所述清理孔(9)的轴线与进气筒(3)的轴线重合,清理孔(9)上安装有密封盖(10),所述密封盖(10)通过连接杆(12)固定连接吸气净化筒(7),密封盖(10)的顶端设有扶手(11),所述扶手(11)是U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孔(9)的直径大于进气筒(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净化筒(7)包括筒体(71),所述筒体(71)是底端敞口的圆筒型结构,筒体(71)内套在进气筒(3)内,筒体(71)与进气筒(3)之间是螺纹连接,所有的所述通孔(8)呈圆形阵列设在筒体(71)的外圆面上,所述筒体(71)的内腔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吸气扇(72)、滤水层(74)、滤尘网(75)和活性炭层(76),所述活性炭层(76)设在通孔(8)的下方,所述吸气扇(72)通过固定杆(73)固定连接在筒体(71)的内腔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71)的轴线与进气筒(3)的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0)包括与清理孔(9)相配合的盖板(101),所述盖板(1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清理孔(9)相配合的密封凸柱(102),所述密封凸柱(102)与清理孔(9)之间是螺纹连接,所述盖板(101)的顶端设有收纳腔(103),所述收纳腔(103)的内腔底壁上左右对称设有伸缩杆(104),所述扶手(11)固定安装在两个伸缩杆(104)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柱(102)与清理孔(9)间的螺旋方向与筒体(71)与进气筒(3)间的螺旋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8)包括固定架(1801),所述固定架(1801)的一侧设有与支撑管(13)相配合的安装孔(1803),所述固定架(1801)的顶端设有安装腔(1802),所述安装腔(1802)设在安装孔(1803)的右侧,安装腔(1803)的内腔底壁贯通连接通风孔(1809),安装腔(1803)的侧壁嵌设有顶紧杆(1804),所述顶紧杆(1804)与固定架(1801)之间是滑动连接,顶紧杆(18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安装腔(1803)相配合的顶板(1805),所述顶紧杆(1804)远离顶板(1805)的一端固定连接尾板(1807),顶紧杆(1804)上套设有与尾板(1807)相配合的预紧弹簧(1808),所述预紧弹簧(1808)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8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805)上设有弹性层(1806),所述弹性层(1806)是选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801)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吊板(1810),所述吊板(1810)是L形结构,吊板(1810)的底壁上嵌设有风管(1811),所述风管(1811)在竖直方向上与通风孔(1809)相对应,风管(1811)内安装有直吹扇(1812),所述直吹扇(1812)通过连接杆(1813)固定连接在风管(1811)的内腔壁上。
CN202010914361.2A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 Withdrawn CN1120686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4361.2A CN112068670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4361.2A CN112068670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8670A true CN112068670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65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4361.2A Withdrawn CN112068670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86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2562A (zh) * 2020-12-23 2021-04-16 吉铁磊 一种基于分层独立散热技术的智能网络机柜
CN112799478A (zh) * 2021-01-27 2021-05-14 淄博职业学院 一种云计算的服务器机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2562A (zh) * 2020-12-23 2021-04-16 吉铁磊 一种基于分层独立散热技术的智能网络机柜
CN112799478A (zh) * 2021-01-27 2021-05-14 淄博职业学院 一种云计算的服务器机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8670A (zh)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计算机主机结构
CN210222659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用的防尘装置
CN210385216U (zh) 一种电气设备高效散热除尘装置
CN208060938U (zh) 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复印机
CN210432324U (zh) 一种网络安全机柜
CN112074155B (zh) 一种基于预防浮尘包裹热损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机柜
CN210539883U (zh) 一种医用耗材和药品管理柜
CN211429139U (zh) 一种高速大容量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WO2023272759A1 (zh) 一种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的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系统
CN208888737U (zh) 一种具有防尘冷却功能的电子计算机
CN209787724U (zh) 一种电子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
CN103313570A (zh) 防尘电气柜
CN208973880U (zh) 一种医疗影像设备检测器的散热装置
CN210469962U (zh) 一种网络工程信息化管理装置
CN216437675U (zh) 一种用于中空箱加工的稳压器装置
CN214581596U (zh) 一种组合式新风机组
CN218388423U (zh) 一种舞台灯光音效协同控制装置
CN216409498U (zh) 一种铝合金生产用降温除尘装置
CN213548035U (zh) 一种用于安装造价的数据收集装置
CN212963001U (zh) 一种横流方形冷却塔用出口过滤排放装置
CN212746680U (zh) 一种分体式建筑暖通用防护装置
CN217873128U (zh) 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
CN215120982U (zh) 一种图像数据处理装置
CN216475194U (zh) 一种光缆井结构
CN215954268U (zh) 一种新型蒸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