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5198A -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5198A
CN112065198A CN202011088105.9A CN202011088105A CN112065198A CN 112065198 A CN112065198 A CN 112065198A CN 202011088105 A CN202011088105 A CN 202011088105A CN 112065198 A CN112065198 A CN 112065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door
switch circuit
circuit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81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65198B (zh
Inventor
赵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g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g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g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g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881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5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5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5198A/zh
Priority to US17/371,071 priority patent/US1132638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65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5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5/00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 E05F5/02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specially for preventing the slamming of swinging wings during final closing movement, e.g. jamb sto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34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 E06B3/36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with a single vertical axis of rotation at one side of the opening, or swinging through the ope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0Motors; Magnets; Springs; Weigh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6Magnets
    • E05Y2201/462Electromag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20Electronic control of brakes, disengaging means, holders or sto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44Sensors not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the wing mov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32Do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的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在门体和门框上分别设置第一电路和磁性装置,第一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线圈组和连接第一电源和第一线圈组的第一开关电路,门体上设置有速度传感器检测门体的转动速度,当门体转动速度过高时,控制端控制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使第一线圈组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与磁性装置互斥的第一磁场,从而使门体的转动速度降低,有效防止门体与门框的撞击;当门体转动速度降低到预设值时,控制端切换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使第一线圈组产生于与磁性装置相吸的第一磁场,使门体可以顺利关闭。所述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门体与门框之间的撞击,同时又不影响关门。

Description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门的业界,用户打开门做室内通风时,经常会被突如其来的大风直接“摔门”关闭,或者当人受情绪影响也会摔门,这情况均会对门的寿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在墙面上和门体上分别设置互相吸引的磁铁,使门在打开时吸附在墙面的磁铁上,防止出现“摔门”现象。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当磁铁的磁性太小时,起不到防风的作用,而磁力太大时,人关门又会比较困难。并且,这种方法中,只有把门打开至最大位置,门才能吸附在墙面的磁铁上,当没有把门开到位时不起作用,并且磁铁在吸附时磁力会使门和墙面的磁铁之间出现撞击力,影响寿命。而且这种方法并不能防止人主动的摔门。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有效防撞的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撞的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一种防撞门的防撞系统,所述防撞门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防撞系统包括第一电路、磁性装置、速度传感器以及控制端,所述第一电路安装在所述门体或所述门框上,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线圈组以及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线圈组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并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第一磁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组和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不同的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线圈组产生相反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所述磁性装置安装在所述门体和所述门框中没有安装所述第一电路的一者中,与所述第一磁场产生作用力,所述作用力包括互斥力或吸引力;所述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门体上,被配置为检测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所述控制端与所述速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包括第一闭合方式和第二闭合方式,在所述第一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磁性装置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互斥力;在所述第二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磁性装置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吸引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闭合方式闭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系统还包括状态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门体上,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被配置为检测所述门体的状态,所述门体的状态包括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门体为打开状态,且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二方式闭合,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门体为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组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方式闭合时,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电源连通,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电源断开,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以及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二方式闭合时,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电源连通,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电源断开,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二磁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和第二开关组,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方式闭合时,所述第一开关组闭合,所述第二开关组断开,所述电流正向通过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方式闭合时,所述第二开关组闭合,所述第一开关组断开,所述电流反向通过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还包括第一PWM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一PWM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控制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电压,从而控制所述作用力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系统还包括保持装置,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当所述保持装置被触发后,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闭合方式闭合,并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使所述门体保持静止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端基于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之间的预设关系,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关系包括: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成正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可编程开关电路、三极管开关电路以及二极管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门体和所述门框关闭时,所述第一线圈组与所述磁性装置的位置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装置包括磁铁,所述磁铁靠近所述第一线圈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装置包括第二电路,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电源和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并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产生所述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组和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时,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断开;以及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闭合时,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闭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可编程开关电路、三极管开关电路以及二极管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还包括第二PWM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和所述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二PWM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控制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二线圈组的电压,从而控制所述作用力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端基于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之间的预设关系,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关系包括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成正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速度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以及角速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一种防撞门,包括门框、与所述门框转动连接的门体以及本说明书第一方面所述的防撞系统。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一种防撞门的防撞方法,用于本说明书第二方面所述的防撞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控制端:获取所述速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以及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包括:第一闭合方式,在所述第一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磁性装置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互斥力;以及第二闭合方式,在所述第二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磁性装置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吸引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包括: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闭合方式闭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系统还包括状态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门体上,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被配置为检测所述门体的状态,所述门体的状态包括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所述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状态,还包括:当所述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门体为打开状态,且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二方式闭合,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还包括第一PWM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一PWM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控制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电压,从而控制所述作用力的大小;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端:基于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之间的预设关系,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关系包括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成正比例。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说明书提供的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在门体和门框上分别设置第一电路和磁性装置,第一电路中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线圈组和连接第一电源和第一线圈组的第一开关电路,并在门体上设置速度传感器检测门体的转动速度,当门体转动速度过高时,通过控制端控制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使第一线圈组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与磁性装置互斥的第一磁场,从而使门体的转动速度降低,有效防止门体与门框之间的撞击;当门体转动速度降低到预设值时,通过控制端切换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使第一线圈组产生于与磁性装置相吸的第一磁场,使门体可以顺利关闭。所述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门体与门框之间的撞击,同时又不影响关门。
本应用的其他功能将在以下说明中部分列出。根据描述,以下数字和示例的内容将对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本应用的创造性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或使用下面详细示例中所述的方法、装置和组合得到充分解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系统的硬件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撞系统的电路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提供了本申请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要求,目的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申请中的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局部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比如,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包含”和/或“含有”意思是指所关联的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组的存在或在该系统/方法中可以添加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组。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A在B上”意思可以是A直接与B相邻(之上或者之下),也可以指A与B间接相邻(即A与B之间还隔了一些物质);术语“A在B内”意思可以是A全部在B里面,也可以是A部分的在B里面。
考虑到以下描述,本公开的这些特征和其他特征、以及结构的相关元件的操作和功能、以及部件的组合和制造的经济性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参考附图,所有这些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然而,应该清楚地理解,附图仅用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还应理解,附图未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门100的结构示意图。防撞门100可以是建筑物的防盗门,建筑物内部的入户门、家庭的房间门以及保密柜的门,甚至可以是安装在窗户上的门。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提供的防撞门100可以包括门体110、门框120以及防撞系统140。
门体110可通过铰链安装至门框120上,并与门框120通过所述铰链转动连接,从而实现门体110的打开和关闭。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系统140的电路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防撞系统140可以包括第一电路150、磁性装置160、速度传感器170以及控制端180。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系统140还可以包括状态检测装置190以及保持装置195。第一电路150和磁性装置160之间可以产生相互作用力,所述相互作用力可以是吸引力或互斥力。通过改变第一电路150中电流的方向,可以改变第一电路150和磁性装置160之间的作用力的方向。防撞系统140将第一电路150和磁性装置160分别安装在门体110和门框120上,当门体110的转动速度过高时,通过第一电路150和磁性装置160之间的所述互斥力,降低门体110和门框120之间的相对速度,从而防止门体110和门框120之间的撞击;当门体110的转动速度过低时,通过第一电路150和磁性装置160之间的所述吸引力,使门体110顺利关闭。第一电路150和磁性装置160可以安装在门体110与门框120的铰接端,也可以安装在门体110和门框120的转动端,还可以安装在门体110和门框120的上端,等等。如图1所示,第一电路150安装在门体110的转动端,磁性装置160安装在门框120上与第一电路150对应的位置。图1所示只是示例性说明,第一电路150可以安装在门体110的任意位置,磁性装置160也可以安装在门框120的任意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路150安装在门框120上,磁性装置160安装在门体110上也是本说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速度传感器170可以安装在门体110上,被配置为检测门体110的转动速度。速度传感器170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以及角速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控制端180可以与第一电路150和速度传感器170通信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端180还可以与磁性装置160、状态检测装置190以及保持装置195通信连接。所述通信连接是指能够直接地或者间接地接收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连接,从而建立信号传递。比如,第一电路150和速度传感器170可以与控制端180可以通过电线直接连接来传递控制信号。控制端180可以根据速度传感器170检测到门体110的转动速度,控制第一电路150与磁性装置160之间的所述作用力的方向。当速度传感器170检测到门体110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端180可以控制第一电路150,使其与磁性装置160之间产生所述互斥力,使门体110在所述互斥力的作用下转动速度降低。当速度传感器170检测到门体110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端180可以控制第一电路150,使其与磁性装置160之间产生所述吸引力,使门体110可以顺利关闭。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由此可见,控制端180通过速度传感器170的检测数据,根据门体110的转动速度控制第一电路150与磁性装置160之间的作用力的方向,在门体110快速转动的情况下,可以降低门体110的转动速度,防止撞击;在门体110的转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帮助门体110顺利关闭,避免出现关门困难的情况。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系统140还可以包括状态检测装置190。状态检测装置190可以安装在门体110或门框120上,与控制端180通信连接。状态检测装置190可以被配置为检测门体110的状态,门体110的状态包括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状态检测装置190可以是霍尔传感器,也可以是距离传感器,通过测量门体110与门框120的距离识别门体110的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电路150可以安装在门体110或门框120上。第一电路150可以包括第一电源151、第一线圈组153和第一开关电路155。
第一电源151可以是市政交流电源(简称市电)。不同地区的所述市政交流电源规格不同,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比如,所述市政交流电源可以是中国的220V交流电,也可以是美国或其他地区的110V交流电。所述市政交流电源可以是普通的市政交流电插座。第一电源151也可以是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可以是二次电池,例如锂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等,也可以是一次电池等。蓄电池的容量可以是20000mAH,也可以是更大或更小的容量,例如30000mAH或10000mAH,甚至可以更小,如4000mAH,等等。
第一线圈组153为电感线圈,与所述第一电源151连接。当第一线圈组153与第一电源151连通后,第一线圈组153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第一磁场。所述第一磁场与磁性装置160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
第一开关电路155可以连接第一线圈组153和第一电源151。控制端180可以与第一开关电路155通信连接,并根据速度传感器170检测到门体110的转动速度,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的闭合方式。第一开关电路155在不同的闭合方式下,通过第一线圈组153的所述电流的方向不同,第一线圈组153产生的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也不同;不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与磁性装置160之间产生的所述作用力的方向也不同;所述作用力可以包括相互排斥的互斥力或相互吸引的吸引力。
第一开关电路155的闭合方式可以包括第一闭合方式和第二闭合方式。在所述第一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磁性装置160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互斥力;在所述第二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磁性装置160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吸引力。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当速度传感器170检测到门体110的转动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即门体110的转动速度过高,门体110与门框120可能存在撞击时,控制端180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一闭合方式闭合,第一线圈组153与第一电源151连通,第一线圈组153中有正向电流通过,第一线圈组153在所述正向电流的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与磁性装置160之间产生所述互斥力,使门体110的转动速度降低,从而防止门体110与门框120的撞击;当状态检测装置190检测到门体110为打开状态,且速度传感器170检测到门体110的转动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端180可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二方式闭合,第一线圈组153与第一电源151连通,第一线圈组153中有反向电流通过,第一线圈组153在所述反向电流的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与磁性装置160之间产生所述吸引力,使得门体110可以顺利关闭;当状态检测装置190检测到门体110为关闭状态时,控制端180可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断开,第一线圈组153和第一电源151断开,第一线圈组153中没有电流通过,第一线圈组153不会产生所述第一磁场,节省能源的同时避免所述第一磁场的存在对其他物体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控制端180对第一开关电路155的控制,实现对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的控制,使得门体110在快速转动的情况下产生所述互斥力,使门体110的速度降低防止撞击,并在门体110低速转动的情况下产生所述吸引力,使门体顺利关闭,从而在有效防止撞击的情况下由不影响关门的顺畅性。
防撞系统140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实现所述第一磁场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切换。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系统140a的电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线圈组153可以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线圈153-1和第二线圈153-2。第一线圈153-1和第二线圈153-2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一开关电路155可以是一个双开开关。所述双开开关分别连接第一线圈153-1和第二线圈153-2。当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一方式闭合时,第一开关电路155闭合使第一线圈153-1与第一电源151连通,第二线圈153-2与第一电源151断开。第一线圈153-1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当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二方式闭合时,第一开关电路155闭合使第二线圈153-2与第一电源151连通,第一线圈153-1与第一电源151断开。第二线圈153-2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二磁场。当第一开关电路155既不连接第一线圈153-1也不连接第二线圈153-2时,没有电流通过第一线圈153-1与第二线圈153-2,不会产生所述第一磁场。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撞系统140b的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开关电路155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组155-1和第二开关组155-2。当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一方式闭合时,第一开关组155-1闭合,第二开关组155-2断开,所述电流正向通过第一线圈组153,第一线圈组153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当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一方式闭合时,第二开关组155-2闭合,第一开关组155-1断开,所述电流反向通过第一线圈组153,第一线圈153-1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当第一开关组155-1和第二开关组155-2均断开时,第一线圈组153与第一电源151断开,没有电流通过第一线圈组153,不会产生所述第一磁场。
第一开关电路155可以包括可编程开关电路、三极管开关电路以及二极管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即第一开关电路155中每个开关组可以包括可编程开关电路、三极管开关电路以及二极管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一个。比如,第一开关电路155可以是所述可编程的继电器开关,与控制端180连接,控制端180通过控制所述可编程继电器开关的电压,控制所述可编程继电器开关的闭合方式。比如,第一开关电路155可以是所述三极管开关电路,控制端180通过控制输入所述三极管开关电路的电压,控制所述三极管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比如,第一开关电路155可以是所述二极管开关电路,控制端180控制所述二极管开关电路的方式与控制所述三极管开关电路的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时,第一开关电路155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开关电路,只要通过控制端180可以实现第一开关电路155的闭合方式的开关电路都是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155还可以包括第一PWM驱动电路157,连接第一电源151和第一线圈组153。第一PWM驱动电路157可以与控制端180通信连接。控制端180可以通过控制第一PWM驱动电路157的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通过第一线圈组153的电压,从而控制所述作用力的大小。具体地,控制端180基于门体110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之间的预设关系,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所述预设关系可以是门体110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成正比例。比如,门体110的转动速度越高,所述互斥力越大,门体110的转动速度越低,所述互斥力越小。所述预设关系还可以是控制端180中预设理想的门体110转动速度,并基于所述理想的门体110的转动速度,确定门体110的实际转动速度、理想转动速度以及所述互斥力的关联关系,基于所述关联关系控制所述互斥力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第一电路150中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线圈组153串联连接的电阻元件,本说明书对此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磁性装置160可以安装在门体110和门框120中没有安装第一电路150的一者中。比如,第一电路150安装在门体110上,磁性装置160则安装在门框120上,第一电路150安装在门框120上,磁性装置160则安装在门体110上。磁性装置160可以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二磁场与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作用力。当门体110和门框120关闭时,第一线圈组153与磁性装置160的位置对齐。当门体110的转动速度过高,可能出现撞击情况时,所述第二磁场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之间产生所述互斥力,可以给门体110施加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从而使门体110的转动速度降低,实现防止撞击的目的。当门体110的转动速度过低时,所述第二磁场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之间产生所述吸引力,可以给门体110施加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从而使门体110顺利关闭。
如图3所示,磁性装置160可以包括磁铁160a。所述磁铁160a靠近所述第一线圈组1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作用力。
如图4所示,磁性装置160的所述第二磁场也可以通过第二电路160b实现。如图4所示,磁性装置160可以包括第二电路160b。第二电路160b可以包括第二电源161、第二线圈组16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路160b还可以包括第二开关电路165。
第二电源161可以是市政交流电源(简称市电)。不同地区的所述市政交流电源规格不同,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比如,所述市政交流电源可以是中国的220V交流电,也可以是美国或其他地区的110V交流电。所述市政交流电源可以是普通的市政交流电插座。第二电源161也可以是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可以是二次电池,例如锂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等,也可以是一次电池等。蓄电池的容量可以是20000mAH,也可以是更大或更小的容量,例如30000mAH或10000mAH,甚至可以更小,如4000mAH,等等。第二电源161与第一电源151可以是同一个电源,也可以是不同的电源。
第二线圈组163为电感线圈,与第二电源161连接。当第二线圈组163与第二电源161连通后,第二线圈组163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二磁场,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产生所述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路160b还可以包括第二开关电路165。第二开关电路165可以连接第二线圈组163和第二电源161。第二开关电路165可以与控制端180通信连接,并根据第一开关电路155的状态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65的断开或闭合。当门体110的转动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端180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一闭合方式闭合,同时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65闭合,第一线圈组153产生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第二线圈组163产生所述第二磁场,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之间产生所述互斥力,使门体110的转动速度降低,从而防止撞击;当门体110为打开状态且门体110的转动速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端180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二方式闭合,同时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65闭合,第一线圈组153产生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第二线圈组163产生所述第二磁场,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之间产生所述吸引力,使得门体110可以顺利关闭;当门体110为关闭状态时,控制端180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断开,同时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65断开,节省能源的同时,避免所述第一磁场和所述第二磁场的存在对周围其他物体的影响。
第二开关电路165可以包括可编程开关电路、三极管开关电路以及二极管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需要说明的时,第二开关电路165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开关电路,只要通过控制端180可以实现第二开关电路165的断开或闭合的开关电路都是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160b还可以包括第二PWM驱动电路167,连接第二电源161和第二线圈组163。第二PWM驱动电路167可以与控制端180通信连接。控制端180可以通过控制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第二线圈组163的电压,从而控制所述作用力的大小。具体地,控制端180可以基于门体110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之间的预设关系,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所述预设关系可以是门体110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成正比例。
第一PWM驱动电路157和第二PWM驱动电路167对所述作用力的控制方式一致。防撞系统140可以只包括第一PWM驱动电路157和第二PWM驱动电路167中的一个。即第一电路150包括第一PWM驱动电路157时,第二电路160b可以不包括第二PWM驱动电路167。第一电路150不包括第一PWM驱动电路157时,第二电路160b可以包括第二PWM驱动电路167。控制端180可以通过控制第一PWM驱动电路157或第二PWM驱动电路167,实现对所述作用力大小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第二电路160b中还可以包括与第二线圈组163串联连接的电阻元件,本说明书对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知,第二开关电路165可以控制所述第二磁场的产生和消失,控制端180通过同时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和第二开关电路165实现对所述作用力的控制。当门体110关闭时,不需要所述吸引力,控制端180同时关闭所述第一磁场和所述第二磁场,从而避免所述第二磁场的存在对其他物体造成影响,比如,避免金属物体经过所述第二磁场周围时被吸附在第二线圈组163上。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系统140还可以包括保持装置195。保持装置195可以安装在门体110或门框120上,并与控制端180通信连接。当状态检测装置190识别到门体110为打开状态,且保持装置195被触发时,控制端180可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一方式闭合,并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使门体110保持静止状态,即通过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所述互斥力的大小,使速度传感器170检测到的门体110的转动速度始终为0或有微小的波动,从而使门体110保持打开状态,方便使用。当保持装置195的保持指令被解除时,控制端180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断开,使所述互斥力消失,方便门体110顺利关闭。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可以是第一PWM驱动电路157中的PWM信号的占空比,也可以是第二PWM驱动电路167中PWM信号的占空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门100还可以包括一些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可以包括监控设备、智能锁具、智能门铃、报警设备、红外感应设备等,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方法P500的流程图。所述方法P500应用于防撞门100和防撞系统140。所述方法P500包括通过控制端180执行:
S520:获取速度传感器170的检测数据。
S540:根据速度传感器170检测到门体110的转动速度,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的闭合方式。步骤S540可以包括:
S542:当速度传感器170检测到门体110的转动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一闭合方式闭合。当磁性装置160为第二电路160b时,控制端180在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一闭合方式闭合的同时,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65闭合。
S544:当状态检测装置190检测到门体110为打开状态,且速度传感器170检测到门体110的转动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二方式闭合。当磁性装置160为第二电路160b时,控制端180在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以所述第二闭合方式闭合的同时,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65闭合。
S546:当状态检测装置190检测到门体110为闭合状态时,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断开。当磁性装置160为第二电路160b时,控制端180在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55断开的同时,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65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P500还可以包括通过控制端180执行:
S560:基于门体110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之间的预设关系,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从而实现对所述作用力大小的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可以是第一PWM驱动电路157中的PWM信号的占空比,也可以是第二PWM驱动电路167中PWM信号的占空比。
综上所述,在阅读本详细公开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前述详细公开内容可以仅以示例的方式呈现,并且可以不是限制性的。尽管这里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意图囊括对实施例的各种合理改变,改进和修改。这些改变,改进和修改旨在由本公开提出,并且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此外,本申请中的某些术语已被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一个实施例”,“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可以强调并且应当理解,在本说明书的各个部分中对“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替代实施例”的两个或更多个引用不一定都指代相同的实施例。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适当地组合。
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中,为了帮助理解一个特征,出于简化本公开的目的,本申请将各种特征组合在单个实施例、附图或其描述中。然而,这并不是说这些特征的组合是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的时候完全有可能将其中一部分特征提取出来作为单独的实施例来理解。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也可以理解为多个次级实施例的整合。而每个次级实施例的内容在于少于单个前述公开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时候也是成立的。
本文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的出版物和其他材料,例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件,物品等,可以通过引用结合于此。用于所有目的的全部内容,除了与其相关的任何起诉文件历史,可能与本文件不一致或相冲突的任何相同的,或者任何可能对权利要求的最宽范围具有限制性影响的任何相同的起诉文件历史。现在或以后与本文件相关联。举例来说,如果在与任何所包含的材料相关联的术语的描述、定义和/或使用与本文档相关的术语、描述、定义和/或之间存在任何不一致或冲突时,使用本文件中的术语为准。
最后,应理解,本文公开的申请的实施方案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的原理的说明。其他修改后的实施例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因此,本申请披露的实施例仅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中的实施例采取替代配置来实现本申请中的申请。因此,本申请的实施例不限于申请中被精确地描述过的实施例。

Claims (29)

1.一种防撞门的防撞系统,所述防撞门包括门体和门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路,安装在所述门体或所述门框上,包括:
第一电源;
第一线圈组,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并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第一磁场;以及
第一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组和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不同的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线圈组产生相反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
磁性装置,安装在所述门体和所述门框中没有安装所述第一电路的一者中,与所述第一磁场产生作用力,所述作用力包括互斥力或吸引力;
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门体上,被配置为检测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以及
控制端,与所述速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包括:
第一闭合方式,在所述第一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磁性装置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互斥力;以及
第二闭合方式,在所述第二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磁性装置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吸引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闭合方式闭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状态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门体上,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被配置为检测所述门体的状态,所述门体的状态包括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门体为打开状态,且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二方式闭合,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门体为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
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方式闭合时,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电源连通,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电源断开,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以及
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二方式闭合时,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电源连通,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电源断开,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二磁场。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和第二开关组,
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方式闭合时,所述第一开关组闭合,所述第二开关组断开,所述电流正向通过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以及
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方式闭合时,所述第二开关组闭合,所述第一开关组断开,所述电流反向通过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电流作用下产生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还包括:
第一PWM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一PWM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控制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电压,从而控制所述作用力的大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装置,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当所述保持装置被触发后,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闭合方式闭合,并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使所述门体保持静止状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基于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之间的预设关系,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关系包括:
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成正比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
可编程开关电路、三极管开关电路以及二极管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一个。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和所述门框关闭时,所述第一线圈组与所述磁性装置的位置对齐。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装置包括磁铁,所述磁铁靠近所述第一线圈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作用力。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装置包括第二电路,包括:
第二电源;
第二线圈组,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并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产生所述作用力。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还包括:
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组和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时,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断开;以及
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闭合时,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闭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
可编程开关电路、三极管开关电路以及二极管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一个。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还包括:
第二PWM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和所述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二PWM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控制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二线圈组的电压,从而控制所述作用力的大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基于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之间的预设关系,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关系包括:
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成正比例。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以及角速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23.一种防撞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
门体,与所述门框转动连接;以及
权利要求1-22所述的防撞系统。
24.一种防撞门的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防撞门,所述防撞门包括:
门框;
门体,与所述门框转动连接;以及
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系统;
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控制端:
获取所述速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以及
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包括:
第一闭合方式,在所述第一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磁性装置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互斥力;以及
第二闭合方式,在所述第二闭合方式下,所述第一磁场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磁性装置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所述吸引力。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方式,包括:
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一闭合方式闭合。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系统还包括状态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门体上,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被配置为检测所述门体的状态,所述门体的状态包括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闭合状态,还包括:
当所述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门体为打开状态,且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所述第二方式闭合,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还包括:
第一PWM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一PWM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端通过控制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电压,从而控制所述作用力的大小;
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端:
基于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之间的预设关系,控制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关系包括:
所述门体的转动速度与所述作用力成正比例。
CN202011088105.9A 2020-10-13 2020-10-13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Active CN112065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8105.9A CN112065198B (zh) 2020-10-13 2020-10-13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US17/371,071 US11326380B2 (en) 2020-10-13 2021-07-08 Anti-collision system and anti-collision method for anti-collision do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8105.9A CN112065198B (zh) 2020-10-13 2020-10-13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5198A true CN112065198A (zh) 2020-12-11
CN112065198B CN112065198B (zh) 2023-05-12

Family

ID=73655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8105.9A Active CN112065198B (zh) 2020-10-13 2020-10-13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519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3229A (zh) * 2021-08-06 2021-10-19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关门系统以及用于使门体自动关闭的方法
CN113958598A (zh) * 2021-11-26 2022-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折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1533A (en) * 1997-03-19 1998-06-30 Kuang-Pin; Wang Door stopping device
KR20040093286A (ko) * 2003-04-29 2004-11-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도어의 충격완충장치
JP2005113402A (ja) * 2003-10-03 2005-04-28 Matsuroku Kk 開き戸の指詰め防止装置
CN102561872A (zh) * 2012-01-12 2012-07-11 林智勇 儿童防夹门
CN204370965U (zh) * 2014-12-17 2015-06-03 毛茜倩 一种缓冲抗撞门
CN106917556A (zh) * 2017-04-03 2017-07-04 东莞市皓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智能自动家居门的使用方法
CN108972395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磁力吸盘的剩磁吸力消除装置
CN212562899U (zh) * 2020-10-13 2021-02-19 上海创米科技有限公司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及防撞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1533A (en) * 1997-03-19 1998-06-30 Kuang-Pin; Wang Door stopping device
KR20040093286A (ko) * 2003-04-29 2004-11-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도어의 충격완충장치
JP2005113402A (ja) * 2003-10-03 2005-04-28 Matsuroku Kk 開き戸の指詰め防止装置
CN102561872A (zh) * 2012-01-12 2012-07-11 林智勇 儿童防夹门
CN204370965U (zh) * 2014-12-17 2015-06-03 毛茜倩 一种缓冲抗撞门
CN106917556A (zh) * 2017-04-03 2017-07-04 东莞市皓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智能自动家居门的使用方法
CN108972395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磁力吸盘的剩磁吸力消除装置
CN212562899U (zh) * 2020-10-13 2021-02-19 上海创米科技有限公司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及防撞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3229A (zh) * 2021-08-06 2021-10-19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关门系统以及用于使门体自动关闭的方法
CN113958598A (zh) * 2021-11-26 2022-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折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58598B (zh) * 2021-11-26 2023-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折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5198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5198B (zh)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US8305172B2 (en) Toggle switch with magnetic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trol
CN105676690B (zh) 一种基于电压脉宽调制的电磁阀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212562899U (zh)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及防撞门
CN106907065B (zh) 一种智能门锁系统及防意外关门的实现方法
CN104918531A (zh) 具有电压编码布线的电器锁
EP3253178B1 (en) Doorframe assembly for microwave ov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oorframe assembly
CN206971121U (zh) 智能摆闸系统
CN212454060U (zh)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及防撞门
CN101070744A (zh) 汽车电动车窗控制装置
CN112049537B (zh) 防撞门的防撞系统、防撞门及防撞方法
CN207004288U (zh) 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门窗闭合控制系统
CN206565918U (zh) 洗碗机自动门锁系统及洗碗机
US11326380B2 (en) Anti-collision system and anti-collision method for anti-collision door
CN205259775U (zh) 一种关门防夹控制器
CN105041095A (zh) 磁悬浮自驱平开自动门
JP2012199143A (ja) 電磁開閉装置
CN105442974B (zh) 一种关门防夹控制器
CN205880531U (zh) 一种基于无线连接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EP3599327B1 (en) Electric power system applicable to electric door openers
CN107437684A (zh) 插座通断控制系统及插座使用方法
CN208288226U (zh) 一种电机零速度监控以及防护门互锁控制装置
CN109184442B (zh) 磁悬浮门窗控制系统
CN211571633U (zh) 一种水闸四档行程远程控制装置
CN107419994A (zh) 智能保险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001a, 11 / F, building 1, 588 Zix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1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chuangmi Shu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01a, 11 / F, building 1, 588 Zix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CHUANGMI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