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6044B - 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6044B
CN112056044B CN202010992063.5A CN202010992063A CN112056044B CN 112056044 B CN112056044 B CN 112056044B CN 202010992063 A CN202010992063 A CN 202010992063A CN 112056044 B CN112056044 B CN 1120560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otating
shaft
vehicle body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20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6044A (zh
Inventor
戴忠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engxi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i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i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i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20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60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6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6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6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6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4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hole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包括车体、驱动机构和挖坑机构,所述车体中空设置,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车体内,所述挖坑机构设置在车体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挖坑机构包括连动组件、转动组件和挖坑组件,该用于农业的效果好的智能挖坑装置,通过驱动机构实现装置的移动,通过挖坑机构实现挖坑,与现有的挖坑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一个输出端同时实现了驱动机构和挖坑机构的运行,节省了能源,同时通过驱动机构和挖坑机构的联动,使得移动组件和挖坑机构间歇运行,使得装置一边移动一边进行挖坑,且该联动采用纯机械结构,避免了传感器等电子元件的使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
背景技术
农作物在种植时,需要在农田里先挖出坑,然后在坑内放入种子,然后进行填埋,从而实现农作物的种植。
而传统的挖坑方式一般通过人工使用铲刀进行铲土挖坑,消耗较大的人力,且效率不高,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自动挖坑装置。
而现有的挖坑装置在使用时,装置的移动和挖坑一般需要多个输出端进行驱动,能源消耗较大,且对于挖坑的间距一般只通过肉眼进行粗略观察,间距难以保持一致,容易造成农作物之间的间距不一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包括车体、驱动机构和挖坑机构,所述车体中空设置,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车体内,所述挖坑机构设置在车体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小齿轮、大齿轮、驱动轴和第一半齿轮,所述电机水平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小齿轮安装在电机上,所述驱动轴设置在电机的一侧,所述大齿轮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大齿轮与驱动轴键连接,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半齿轮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一半齿轮与驱动轴键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转齿轮和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有两个,两个移动单元分别设置在车体的两端,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转轴和滚轮,所述转轴穿过车体,所述滚轮有两个,两个滚轮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转齿轮套设在靠近电机的移动单元的转轴上,所述第一转齿轮与转轴键连接;
所述挖坑机构包括连动组件、转动组件和挖坑组件,所述连动组件包括第二转齿轮、固定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和定位轴,所述固定轴设置在电机上方,所述第二转齿轮套设在固定轴上,所述第二伞齿轮与固定轴键连接,所述第二转齿轮与第一半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伞齿轮套设在固定轴上,所述第一伞齿轮与固定轴键连接,所述定位轴设置在车体上,所述第二伞齿轮套设在定位轴上,所述第二伞齿轮与定位轴键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轮、限位轴、转盘、第二半齿轮、第三半齿轮、第三转齿轮和丝杆,所述限位轴设置在车体上方,所述限位轴与定位轴平行,所述转轮有两个,两个转轮分别套设在定位轴和限位轴上,两个转轮分别与定位轴和限位轴键连接,两个转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盘套设在限位轴上,所述转盘与限位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与限位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半齿轮设置在限位轴上,所述第二半齿轮与限位轴键连接,所述第三半齿轮设置在转盘上,所述第三半齿轮与转盘同轴设置,所述丝杆穿过车体,所述第三转齿轮套设在丝杆的端部,所述第三转齿轮与丝杆键连接,所述第三转齿轮位于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之间,所述第三转齿轮与第二半齿轮啮合,所述挖坑组件包括钻头、移动杆、移动块和限位杆,所述移动杆套设在丝杆上,所述移动杆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设置在移动杆上,所述限位杆设置在移动杆的一侧,所述限位杆穿过移动块,所述限位杆与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钻头设置在移动杆远离丝杆的一端。
为了对转盘的旋转进行限位,所述转盘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有四个,四个定位块位于同一圆周上,相邻的两个定位块形成的夹角为90°,所述车体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限位轴同轴设置,所述定位块远离转盘的一端位于环形槽内,所述定位块与环形槽滑动连接。
为了减小摩擦,所述定位块位于环形槽内的一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环形槽滚动连接。
为了对转盘的旋转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定位块位于环形槽内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环形槽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为环形,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为了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移动块有两个,两个移动块分别设置在移动杆的两侧,所述限位杆有两个,两个限位杆分别穿过两个移动块。
为了对装置的移动进行更好的定位,所述车体上设有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支杆、固定盘和距离传感器,所述固定盘通过支杆设置在车体上方,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固定盘上。
为了对装置的移动进行更好的定位,所述距离传感器有若干个,各距离传感器均匀设置在固定盘上。
为了实现自动智能化控制,所述车体内设有PLC,所述电机和距离传感器均与PLC电连接。
为了对丝杆实现支撑,所述车体内设有轴承座,所述丝杆穿过轴承座。
为了实现更好的挖坑效果,所述钻头为螺旋钻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通过PLC控制打孔机构进行打孔,通过驱动机构实现装置的移动,通过挖坑机构实现挖坑,与现有的挖坑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一个输出端同时实现了驱动机构和挖坑机构的运行,节省了能源,同时通过驱动机构和挖坑机构的联动,使得移动组件和挖坑机构间歇运行,使得装置一边移动一边进行挖坑,且该联动采用纯机械结构,避免了传感器等电子元件的使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的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电机,3.小齿轮,4.大齿轮,5.驱动轴,6.第一半齿轮,7.第一转齿轮,8.转轴,9.滚轮,10.第二转齿轮,11.固定轴,12.第一伞齿轮,13.第二伞齿轮,14.定位轴,15.转轮,16.限位轴,17.转盘,18.第二半齿轮,19.第三半齿轮,20.第三转齿轮,21.丝杆,22.钻头,23.移动杆,24.移动块,25.限位杆,26.定位块,28.支杆,29.固定盘,30.距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包括车体1、驱动机构和挖坑机构,所述车体1中空设置,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车体1内,所述挖坑机构设置在车体1上;
该装置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实现装置的移动,通过挖坑机构实现挖坑。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2、小齿轮3、大齿轮4、驱动轴5和第一半齿轮6,所述电机2水平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小齿轮3安装在电机2上,所述驱动轴5设置在电机2的一侧,所述大齿轮4套设在驱动轴5上,所述大齿轮4与驱动轴5键连接,所述大齿轮4与小齿轮3啮合,所述第一半齿轮6套设在驱动轴5上,所述第一半齿轮6与驱动轴5键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转齿轮7和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有两个,两个移动单元分别设置在车体1的两端,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转轴8和滚轮9,所述转轴8穿过车体1,所述滚轮9有两个,两个滚轮9分别设置在转轴8的两端,所述第一转齿轮7套设在靠近电机2的移动单元的转轴8上,所述第一转齿轮7与转轴8键连接;
运行电机2,电机2驱动小齿轮3旋转,小齿轮3驱动大齿轮4旋转,大齿轮4驱动驱动轴5旋转,驱动轴5驱动第一半齿轮6旋转,当第一半齿轮6与第一转齿轮7啮合时,第一半齿轮6驱动第一转齿旋转,第一转齿轮7驱动转轴8旋转,转轴8驱动滚轮9旋转,从而使得装置移动,当第一半齿轮6不与第一转齿轮7啮合时,第一半齿轮6即无法驱动第一转齿轮7旋转,从而使得装置无法移动。
这里大齿轮4旋转一圈,小齿轮3可以旋转多圈,从而对驱动轴5实现减速,从而对第一半齿轮6的旋转进行减速。
如图3-4所述,所述挖坑机构包括连动组件、转动组件和挖坑组件,所述连动组件包括第二转齿轮10、固定轴11、第一伞齿轮12、第二伞齿轮13和定位轴14,所述固定轴11设置在电机2上方,所述第二转齿轮10套设在固定轴11上,所述第二伞齿轮13与固定轴11键连接,所述第二转齿轮10与第一半齿轮6啮合,所述第一伞齿轮12套设在固定轴11上,所述第一伞齿轮12与固定轴11键连接,所述定位轴14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第二伞齿轮13套设在定位轴14上,所述第二伞齿轮13与定位轴14键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13与第一伞齿轮12啮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轮15、限位轴16、转盘17、第二半齿轮18、第三半齿轮19、第三转齿轮20和丝杆21,所述限位轴16设置在车体1上方,所述限位轴16与定位轴14平行,所述转轮15有两个,两个转轮15分别套设在定位轴14和限位轴16上,两个转轮15分别与定位轴14和限位轴16键连接,两个转轮1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盘17套设在限位轴16上,所述转盘17与限位轴16固定连接,所述转盘17与限位轴16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半齿轮18设置在限位轴16上,所述第二半齿轮18与限位轴16键连接,所述第三半齿轮19设置在转盘17上,所述第三半齿轮19与转盘17同轴设置,所述丝杆21穿过车体1,所述第三转齿轮20套设在丝杆21的端部,所述第三转齿轮20与丝杆21键连接,所述第三转齿轮20位于第二半齿轮18和第三半齿轮19之间,所述第三转齿轮20与第二半齿轮18啮合,所述挖坑组件包括钻头22、移动杆23、移动块24和限位杆25,所述移动杆23套设在丝杆21上,所述移动杆23与丝杆21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24设置在移动杆23上,所述限位杆25设置在移动杆23的一侧,所述限位杆25穿过移动块24,所述限位杆25与移动块24滑动连接,所述钻头22设置在移动杆23远离丝杆21的一端。
当第一半齿轮6与第二转齿轮10啮合时,第一半齿轮6驱动第二转齿轮10旋转,第二转齿轮10驱动固定轴11旋转,固定轴11驱动第一伞齿轮12旋转,第一伞齿轮12驱动第二伞齿轮13旋转,第二伞齿轮13驱动定位轴14旋转,定位轴14驱动与定位轴14连接的转轮15旋转,该转轮15驱动另一个转轮15旋转,另一个转轮15驱动限位轴16限制,限位轴16驱动第二半齿轮18和转盘17旋转,转盘17驱动第三半齿轮19旋转,当第三半齿轮19与第三转齿轮20啮合时,第三半齿轮19驱动第三转齿轮20正向旋转,第三转齿轮20驱动丝杆21正向旋转,丝杆21驱动移动杆23移动,移动杆23驱动钻头22移动,使得钻头22钻入地下,实现挖坑,当第二半齿轮18与第三转齿轮20啮合时,第二半齿轮18驱动第三转齿轮20反向旋转,第三转齿轮20驱动丝杆21反向旋转,丝杆21驱动移动杆23反向移动,使得钻头22反向移动,从而使得钻头22回复到初始位置,这里当第二半齿轮18与第三转齿轮20啮合时,第三半齿轮19不与第三转齿轮20啮合,当第二半齿轮18不与第三转齿轮20啮合时,第二半齿轮18与第三转齿轮20啮合。
这里丝杆21固定不动,丝杆21旋转时,移动杆23就会沿着丝杆21的螺纹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杆23移动,移动杆23移动驱动移动块24移动,移动块24套设在限位杆25上,从而使得移动块24只能沿着限位杆25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对移动杆23的移动进行限位。
这里转盘17旋转驱动定位块26旋转,定位块26位于环形槽内,从而使得定位块26只能沿着环形槽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对定位块26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对转盘17的旋转进行限位,定位块26移动驱动滑块移动,滑块位于滑槽内,从而使得滑块只能沿着滑槽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对滑块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对定位块26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从而对转盘17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
这里第一半齿轮6旋转一圈时,第一半齿轮6先驱动第一转齿轮7旋转,使得滚轮9旋转,使得装置移动一段距离,然后第一半齿轮6再驱动第二转齿轮10旋转,从而使得第二半齿轮18和第三半齿轮19旋转一圈,从而使得钻头22钻头22先向下移动钻入地下,然后向上移动回复到初始位置,从而使得装置每移动一端距离,就完成一次挖坑操作,而每次装置移动的距离相同,即可实现均匀挖坑,提高了挖坑效果。
这里第二半齿轮18的尺寸要小于第三半齿轮19的尺寸,第二半齿轮18旋转一圈时,第三半齿轮19也旋转一圈,从而使得相同时间内,第二半齿轮18与第三转齿轮20啮合的齿数要小于第三半齿轮19与第三转齿轮20啮合的齿数,从而使得丝杆21正转的速度小于反转的速度,从而使得钻头22缓慢的钻入地下,然后能以较快的速度的移出,从而更快的完成挖坑,避免装置移动时,钻头22仍然留在坑内,造成钻头22的损坏。
为了对转盘17的旋转进行限位,所述转盘17上设有定位块26,所述定位块26有四个,四个定位块26位于同一圆周上,相邻的两个定位块26形成的夹角为90°,所述车体1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限位轴16同轴设置,所述定位块26远离转盘17的一端位于环形槽内,所述定位块26与环形槽滑动连接。
为了减小摩擦,所述定位块26位于环形槽内的一端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环形槽滚动连接。
为了对转盘17的旋转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定位块26位于环形槽内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环形槽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为环形,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为了对移动杆23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移动块24有两个,两个移动块24分别设置在移动杆23的两侧,所述限位杆25有两个,两个限位杆25分别穿过两个移动块24。
为了对装置的移动进行更好的定位,所述车体1上设有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支杆28、固定盘29和距离传感器30,所述固定盘29通过支杆28设置在车体1上方,所述距离传感器30设置在固定盘29上。
为了对装置的移动进行更好的定位,所述距离传感器30有若干个,各距离传感器30均匀设置在固定盘29上。
为了实现自动智能化控制,所述车体1内设有PLC,所述电机2和距离传感器30均与PLC电连接。
为了对丝杆21实现支撑,所述车体1内设有轴承座,所述丝杆21穿过轴承座。
为了实现更好的挖坑效果,所述钻头22为螺旋钻头。
该装置使用时,通过PLC控制电机2运行,同时运行距离传感器30,通过距离传感器30对装置四周的阻挡物进行测定,当有阻碍物阻挡车辆时,距离传感器30内的发射器发射出的红外线被接收器接收PLC就会控制滚轮9进行转向,从而对装置的移动进行控制,从而避免装置与阻碍物发生碰撞,PLC运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移动组件旋转,从而实现装置的移动,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连动组件旋转,连动组件驱动转动组件旋转,转动组件驱动挖坑组件运行,实现挖坑,避免了人工挖坑,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通过驱动机构实现装置的移动,通过挖坑机构实现挖坑,与现有的挖坑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一个输出端同时实现了驱动机构和挖坑机构的运行,节省了能源,同时通过驱动机构和挖坑机构的联动,使得移动组件和挖坑机构间歇运行,使得装置一边移动一边进行挖坑,且该联动采用纯机械结构,避免了传感器等电子元件的使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驱动机构和挖坑机构,所述车体(1)中空设置,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车体(1)内,所述挖坑机构设置在车体(1)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2)、小齿轮(3)、大齿轮(4)、驱动轴(5)和第一半齿轮(6),所述电机(2)水平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小齿轮(3)安装在电机(2)上,所述驱动轴(5)设置在电机(2)的一侧,所述大齿轮(4)套设在驱动轴(5)上,所述大齿轮(4)与驱动轴(5)键连接,所述大齿轮(4)与小齿轮(3)啮合,所述第一半齿轮(6)套设在驱动轴(5)上,所述第一半齿轮(6)与驱动轴(5)键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转齿轮(7)和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有两个,两个移动单元分别设置在车体(1)的两端,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转轴(8)和滚轮(9),所述转轴(8)穿过车体(1),所述滚轮(9)有两个,两个滚轮(9)分别设置在转轴(8)的两端,所述第一转齿轮(7)套设在靠近电机(2)的移动单元的转轴(8)上,所述第一转齿轮(7)与转轴(8)键连接;
所述挖坑机构包括连动组件、转动组件和挖坑组件,所述连动组件包括第二转齿轮(10)、固定轴(11)、第一伞齿轮(12)、第二伞齿轮(13)和定位轴(14),所述固定轴(11)设置在电机(2)上方,所述第二转齿轮(10)套设在固定轴(11)上,所述第二伞齿轮(13)与固定轴(11)键连接,所述第二转齿轮(10)与第一半齿轮(6)啮合,所述第一伞齿轮(12)套设在固定轴(11)上,所述第一伞齿轮(12)与固定轴(11)键连接,所述定位轴(14)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第二伞齿轮(13)套设在定位轴(14)上,所述第二伞齿轮(13)与定位轴(14)键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13)与第一伞齿轮(12)啮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轮(15)、限位轴(16)、转盘(17)、第二半齿轮(18)、第三半齿轮(19)、第三转齿轮(20)和丝杆(21),所述限位轴(16)设置在车体(1)上方,所述限位轴(16)与定位轴(14)平行,所述转轮(15)有两个,两个转轮(15)分别套设在定位轴(14)和限位轴(16)上,两个转轮(15)分别与定位轴(14)和限位轴(16)键连接,两个转轮(1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盘(17)套设在限位轴(16)上,所述转盘(17)与限位轴(16)固定连接,所述转盘(17)与限位轴(16)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半齿轮(18)设置在限位轴(16)上,所述第二半齿轮(18)与限位轴(16)键连接,所述第三半齿轮(19)设置在转盘(17)上,所述第三半齿轮(19)与转盘(17)同轴设置,所述丝杆(21)穿过车体(1),所述第三转齿轮(20)套设在丝杆(21)的端部,所述第三转齿轮(20)与丝杆(21)键连接,所述第三转齿轮(20)位于第二半齿轮(18)和第三半齿轮(19)之间,所述第三转齿轮(20)与第二半齿轮(18)啮合,所述挖坑组件包括钻头(22)、移动杆(23)、移动块(24)和限位杆(25),所述移动杆(23)套设在丝杆(21)上,所述移动杆(23)与丝杆(21)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24)设置在移动杆(23)上,所述限位杆(25)设置在移动杆(23)的一侧,所述限位杆(25)穿过移动块(24),所述限位杆(25)与移动块(24)滑动连接,所述钻头(22)设置在移动杆(23)远离丝杆(21)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7)上设有定位块(26),所述定位块(26)有四个,四个定位块(26)位于同一圆周上,相邻的两个定位块(26)形成的夹角为90°,所述车体(1)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限位轴(16)同轴设置,所述定位块(26)远离转盘(17)的一端位于环形槽内,所述定位块(26)与环形槽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6)位于环形槽内的一端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环形槽滚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6)位于环形槽内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环形槽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为环形,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4)有两个,两个移动块(24)分别设置在移动杆(23)的两侧,所述限位杆(25)有两个,两个限位杆(25)分别穿过两个移动块(2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有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支杆(28)、固定盘(29)和距离传感器(30),所述固定盘(29)通过支杆(28)设置在车体(1)上方,所述距离传感器(30)设置在固定盘(29)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30)有若干个,各距离传感器(30)均匀设置在固定盘(29)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内设有PLC,所述电机(2)和距离传感器(30)均与PLC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内设有轴承座,所述丝杆(21)穿过轴承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22)为螺旋钻头。
CN202010992063.5A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 Active CN1120560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2063.5A CN112056044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2063.5A CN112056044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6044A CN112056044A (zh) 2020-12-11
CN112056044B true CN112056044B (zh) 2022-03-08

Family

ID=73682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2063.5A Active CN112056044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604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8352B2 (ja) * 2003-03-11 2010-04-07 株式会社キムラ 土壌改良機
CN207604165U (zh) * 2017-08-31 2018-07-13 吴美群 一种播种均匀的播种机
CN207978295U (zh) * 2017-11-14 2018-10-19 成都瑞益德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小型农业挖坑装置
CN108377697B (zh) * 2018-01-24 2020-10-30 奉节县若碧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具有开沟覆土功能的播种车
CN110140480A (zh) * 2019-05-28 2019-08-20 薛秀菊 一种挖坑施肥覆土装置
CN110419300B (zh) * 2019-09-12 2020-11-10 安徽训发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种植用往复式挖坑设备
CN211430003U (zh) * 2020-01-13 2020-09-08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棉花种植用打孔装置
CN111247904B (zh) * 2020-03-26 2021-11-16 云阳县国营长江林场 一种使用便捷的植树挖坑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6044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62639A (zh) 一种用于农业的移动式挖坑装置
CN112056044B (zh) 一种用于农业的智能挖坑装置
CN103583122A (zh) 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横向间歇移箱装置
CN112753320A (zh) 一种农业挖坑播种装置
CN218163497U (zh) 一种翻耕起垄挖穴于一体的装置
CN111165128B (zh) 一种自动播种施肥农业机器人
CN110476548B (zh) 一种农用自动播种装置
CN113228887A (zh) 一种自动播种机
CN108547578B (zh) 电力线缆施工线杆挖坑器
CN202652842U (zh) 液压钻孔植树机
CN115500125B (zh) 一种多组互联树用施肥机
CN218680739U (zh) 一种适用于林业木苗移植装置
CN212278785U (zh) 一种春油菜种植施肥装置
CN104823589B (zh) 便携式同轴正反转山药收获机
CN219961311U (zh) 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挖土装置
CN219830384U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取样器
CN220140123U (zh) 一种机械造林挖坑机
CN117664640B (zh) 一种能够分层取土的土壤检测用取样装置
CN112205125B (zh) 一种苗木种植用高效钻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330006U (zh) 一种用于园林施工的灵活开沟装置
CN220084379U (zh) 一种岩土取样器
CN215683235U (zh) 一种苗木种植用定点钻坑装置
CN213638831U (zh) 一种沙化土壤修复用的栽培装置
CN220935592U (zh) 一种勺式播种机
CN114097380A (zh) 一种适用于种植间距窄的菜地埋肥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1100 No.241, Hengyun South Road, Hengxi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Li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ushu Street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zon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Li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1

Address after: No. 1, Wuchu East Road, Hengxi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11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Hengxi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No.241, Hengyun South Road, Hengxi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Li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