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5408B -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测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测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5408B
CN112055408B CN201910495596.XA CN201910495596A CN112055408B CN 112055408 B CN112055408 B CN 112055408B CN 201910495596 A CN201910495596 A CN 201910495596A CN 112055408 B CN112055408 B CN 112055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point
passive
communication
target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55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5408A (zh
Inventor
赖少辉
李金龙
陈育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iruis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iruis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iruis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iruis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955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5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5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5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及测向系统,测向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被动式设备及主动式设备,且被动式设备位于主动式设备的发射范围内;所述方法包括:被动式设备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被动式设备根据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被动式设备根据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被动式设备将第一频点设置为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被动式设备将第一消息发送给主动式设备,以使主动式设备将第二频点设置为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被动式设备通过第一频点以及主动式设备通过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本发明能提高搜索效率。

Description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测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及测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侦测定位终端的设备,一般可以分为主动式设备及被动式设备,主动式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向外发射一个强小区信号,使目标终端切换到主动式设备控制的小区,进而确定目标终端在主动式设备的发射范围内;被动式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接收空口信号,对空口信号进行分析解密,得到目标终端的特征信息,进而确定目标终端相对于被动式设备的方向与大致位置。主动式设备的优点是一旦捕获到目标终端,即能控制目标终端以一定发射功率发射信号,上数效率高,缺点是其工作需要发射大功率小区信号,以达到主动式设备小区信号强于公网信号,这样才能让目标终端切换到主动式设备发射小区,导致主动式设备的作用范围小,前期能捕获到目标终端的几率较小;而被动式设备只需接收通信信息,理论上只要在公网的小区覆盖范围内即能捕获到目标终端,作用范围大,但实际工作时需要比较强的公网信号,破解通信信息也较难,导致其上数效率较主动式设备的低。
常见的终端侦测定位方法,通常采用单独主动式设备或单独被动式设备进行定位,然而上述方式由于主动式设备和被动式设备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导致在某些环境下难以对目标进行快速定位。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部分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及测向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应用于测向系统,所述测向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被动式设备及主动式设备,且所述被动式设备位于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发射范围内;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被动式设备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包含基站用于通信的频点信息;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所述被动式设备将所述第一频点设置为所述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所述被动式设备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主动式设备,以使所述主动式设备将所述第二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二频点的信息;所述被动式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频点以及所述主动式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广播信息还包含各所述频点的优先级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被动式设备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频点并计算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位置范围;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其中,所述第三频点为优先级不低于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的频点;所述被动式设备将第二消息发给所述主动式设备,以使所述主动式设备将所述第三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三频点的信息;所述主动式设备通过所述第三频点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内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具体为:所述被动式设备判定当前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内时,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主动式设备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主动式设备将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动式设备,以使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范围。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主动式设备发射小区的PCI(Physical Cell Identifier,物理小区标识)、当前工作频点及分配给所述目标终端的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质量为通信能量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向系统,所述测向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被动式设备及主动式设备,且所述被动式设备位于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发射范围内;
所述被动式设备,用于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包含基站用于通信的频点信息;根据所述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根据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一频点设置为所述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主动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二频点的信息;
所述主动式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二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
所述被动式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以及,
所述主动式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广播信息还包含各所述频点的优先级信息;所述被动式设备,还用于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频点并计算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位置范围;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其中,所述第三频点为优先级不低于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的频点;将第二消息发给所述主动式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三频点的信息;
所述主动式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三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通过所述第三频点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内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被动式设备,具体用于判定当前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内时,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式设备,还用于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将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动式设备;
所述被动式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范围。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主动式设备发射小区的PCI、当前工作频点及分配给所述目标终端的C-RNTI。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质量为通信能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定位方案,通过被动式设备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广播信息包含基站用于通信的频点信息;被动式设备根据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被动式设备根据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被动式设备将第一频点设置为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被动式设备将第一消息发送给主动式设备,以使主动式设备将第二频点设置为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其中,第一消息包含有第二频点的信息;被动式设备通过第一频点以及主动式设备通过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采用被动式设备和主动式设备相结合进行测向,在定位的前期,能有效提高搜索效率、加快搜索到目标终端,缩短盲搜时间,同时避免了当前测向位置信号较差时遗漏待测目标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动式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
测向系统、基站和目标终端,具体为测向系统对处于基站内的目标终端进行测向,确定目标终端的位置,其中,测向系统包括被动式设备和主动式设备,被动式设备和主动式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且被动式设备位于主动式设备的发射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被动式设备和主动式设备均可安装在同一侦测车辆中,或者将主动式设备设置于侦测车辆中,被动式设备可拆卸地设置于侦测车辆中,如单兵侦测设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21、被动式设备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
当测向系统进入待搜索区域范围内时,被动式设备在当前位置下周期性搜索公网,接收周边基站的广播信息(当被动式设备所在区域被多个基站同时覆盖时,被动式设备可接收到多个基站的广播消息),并获取该广播信息中包含基站用于通信的频点信息。
S22、被动式设备根据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
S23、被动式设备根据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
被动式设备根据获取到的频点信息,确定每个频点对应的通信质量,并确定所有频点对应通信质量的排序,将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对于阈值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如35dBm,对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S24、被动式设备将第一频点设置为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
被动式设备将第一频点设为其的工作频点,其中,第一频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第一频点为多个时,被动式设备可同时接收多个第一频点上的信号,也可以根据搜索需求进行频点的选择和切换。
S25、被动式设备将第一消息发送给主动式设备,以使主动式设备将第二频点设置为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其中,第一消息包含有第二频点的信息。
被动式设备将第一消息发送给主动式设备,主动式设备从第一消息中解析出第二频点的信息,将第二频点设置为其工作频点,第二频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为第二频点为多个时,可同时发射多个第二频点上的信号,也可以根据发射需求进行频点的选择和切换。
S26、被动式设备通过第一频点以及主动式设备通过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当主动式设备和被动式设备设置好工作频点之后,被动式设备通过第一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以及主动式设备通过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被动式设备和主动式设备可同步搜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定位方案,通过被动式设备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广播信息包含基站用于通信的频点信息;被动式设备根据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被动式设备根据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被动式设备将第一频点设置为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被动式设备将第一消息发送给主动式设备,以使主动式设备将第二频点设置为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其中,第一消息包含有第二频点的信息;被动式设备通过第一频点以及主动式设备通过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采用被动式设备和主动式设备相结合进行测向,在定位的前期,能有效提高搜索效率、加快搜索到目标终端,缩短盲搜时间,同时避免了在当前位置信号较差时仅通过被动式设备进行搜索容易遗漏待测目标终端的情况。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的信令交互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31、被动式设备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
被动式设备在当前位置下周期性搜索公网,接收周边基站的广播信息,广播信息包括:公网频点信息和频点的优先级。
进一步地,频点的优先级为运营商预先设定的。
例如,目标终端同时被两个基站覆盖,第一基站的广播信息中,第一基站包括小区频点1、3和5,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为5、3、1,第二基站的广播信息中,第二基站包括小区频点2、4、6,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为6、4、2,则被动式设备获取到当前位置的公网频点信息为频点1-6,优先级由低到高依次为1-6。
S32、被动式设备根据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
被动式设备实时测量每个通信频点(即频点1-6)的通信质量,通信质量为通信能量值。
S33、被动式设备根据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
被动式设备根据获取到的通信频点的通信能量值,确定每个频点对应的通信质量,并确定所有频点对应通信质量的排序,将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对于阈值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如35dBm,对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搜索到但通信质量较差(包括通信能量值为0)的点作为第二频点,如,公网频点信息包括频点1-6,被动式设备在搜索公网信号时,搜索到频点1-6的通信质量为:2>4>阈值>3>1=5=6=0,则第一频点为2和4,第二频点为1、3、5和6。
S34、被动式设备将第一频点设置为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
S35、被动式设备将第一消息发送给主动式设备,以使主动式设备将第二频点设置为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其中,第一消息包含有第二频点的信息。
S36a、被动式设备通过第一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S36b、主动式设备通过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进一步地,被动式设备将其的工作频点设置为第一频点,主动式设备将其的工作频点设置为第二频点,也即,被动式设备处于信号质量较好的频点工作,第二频点处于信号质量较差的频点工作。由于被动式设备工作在通信质量较高的第一频点上,因而能有效地通过解析在第一频点上的数据,判断目标终端的位置;而主动式设备则工作在第二频点上,既能尝试通过第二频点与目标终端进行连接,也能与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相隔离,避免对被动式设备造成干扰。
S34-S36与如图2所示的S24-S26类似,为简洁描述,可参照如图2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在主动式设备与被动式设备同时进行搜索的过程中,若被动式设备先搜索到目标终端,则执行S37-S312;若主动式设备先搜索到目标终端,执行S311-S312。
S37、被动式设备在搜索到目标终端时,获取目标终端当前驻留频点并计算目标终端的第一位置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被动式设备和主动式设备同时进行搜索,当被动式设备先搜索到目标终端时,则确定搜索到目标终端时当前驻留频点,根据当前驻留频点计算出目标终端的第一位置范围(如,可通过频点的能量值和目标终端的信号发射强度确定目标终端的第一位置范围)。
S38、被动式设备根据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
被动式设备根据当前驻留频点,将优先级不低于当前驻留频点的频点确定为第三频点。具体地,被动式设备根据当前驻留频点,查找广播信息,将优先级不低于当前驻留频点的频点确定为第三频点。
例如,结合上述举例,第一频点为2和4,第二频点为1、3、5和6。被动式设备检测到当前目标终端驻留的频点为4时,第三频点为4、5和6。
S39、被动式设备将第二消息发给主动式设备,以使主动式设备将第三频点设置为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
其中,第二消息包含有第三频点的信息。
S310、主动式设备通过第三频点在第一位置范围内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在搜索过程中,用户控制测向系统往所述第一位置范围移动,以进一步接近目标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可选方案中,被动式设备判定当前位置在第一位置范围内时,执行S38,也即,在被动式设备未达到第一位置范围内时,采用被动式设备监测,以实时跟踪目标终端的移动轨迹。当被动式设备进入第一位置范围内时,通过主动式设备进行监测。
S311、主动式设备在搜索到目标终端时,与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S312、主动式设备将与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参数信息发送给被动式设备,以使被动式设备根据参数信息确定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范围。
其中,参数信息包括主动式设备发射小区的PCI、当前工作频点或分配给所述目标终端的C-RNTI。
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搜索过程中同时开启主动式设备及被动式设备进行搜索,且主动式设备及被动式设备工作在不同的频点上。当被动式设备先搜索到目标终端时,被动式设备能有效地计算出目标终端的第一位置范围及当前驻留频点,由于第一位置范围比较大且精确度较低,为了能更准确地定位目标终端,被动式设备将包含优先级不低于当前驻留频点的频点的信息发送至主动式设备,主动式设备将工作频点设置为不低于当前驻留频点的频点,使主动式设备工作在较高优先级的频点上,以更容易地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当主动式设备通过不低于当前驻留频点的频点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时,将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的PCI、频点及C-RNTI发送给被动式设备,以使被动式设备能根据PCI找到主动式设备发射的小区,通过当前工作频点找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频点,通过C-RNTI在主动式设备发射的小区内找到目标终端,由于目标终端已与主动式设备进行连接,因此可通过主动式设备控制目标终端的通信情况,以提高上数,最终实现目标终端的快速测向定位,所能确定的第二位置范围较第一位置范围更精确。当主动式设备先搜索到目标终端时,即表明目标终端与主动式设备的距离较小,并处于主动式设备发射小区的范围内(结合上述举例,由于主动式设备工作在频点1、3、5和6上,且频点6在当前位置的通信频点中的优先级最高,因此,当目标终端在主动式设备发射的小区范围内时,主动式设备更容易通过优先级更高的频点如频点6或频点5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主动式设备在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之后,主动式设备将固定工作在当前工作频点上,以与目标终端保持稳定的通信连接。因而可将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的PCI、当前工作频点及C-RNTI发送给被动式设备,以使被动式设备在主动式设备发射小区内精确定位目标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定位方案,通过被动式设备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广播信息包含基站用于通信的频点信息;被动式设备根据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被动式设备根据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被动式设备将第一频点设置为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被动式设备将第一消息发送给主动式设备,以使主动式设备将第二频点设置为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其中,第一消息包含有第二频点的信息;被动式设备通过第一频点以及主动式设备通过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采用被动式设备和主动式设备相结合进行测向,在定位的前期,能有效提高搜索效率、加快搜索到目标终端,缩短盲搜时间,同时避免了当前测向位置信号较差时遗漏待测目标终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具体包括:
通信连接的被动式设备401及主动式设备402,且所述被动式设备401位于所述主动式设备402的发射范围内;
所述被动式设备401,用于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包含基站用于通信的频点信息;根据所述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根据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一频点设置为所述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主动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二频点的信息;
所述主动式设备402,用于将所述第二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
所述被动式设备40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以及,
所述主动式设备402,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可选地,所述广播信息还包含各所述频点的优先级信息;所述被动式设备401,还用于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频点并计算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位置范围;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其中,所述第三频点为优先级不低于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的频点;将第二消息发给所述主动式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三频点的信息;
所述主动式设备402,还用于将所述第三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通过所述第三频点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内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可选地,所述被动式设备401,具体用于判定当前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内时,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
可选地,所述主动式设备402,还用于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将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动式设备;
所述被动式设备401,还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范围。
可选地,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主动式设备发射小区的PCI、工作频点及分配给所述目标终端的C-RNTI。
可选地,所述通信质量为通信能量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向系统可以是如图4中所示的测向系统,可执行如图2-3中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2-3所示终端的法定位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2-3的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动式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被动式设备具体包括:
处理器510、存储器520和收发器530。
处理器5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CPU和硬件芯片的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520用于存储各种应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存储器520可以将存储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510。存储器5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动态随机存取内存(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相变化随机存取内存(phase change RAM,PRAM)、磁阻式随机存取内存(magetoresistive RAM,MRAM)等,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EPROM)、闪存器件,例如反或闪存(flash memory,NOR)或是反及闪存(flashmemory,NAND)、半导体器件,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存储器52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收发器530,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数据,收发器530可以是天线等。
所述各器件的工作过程如下:
收发器530,用于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包含基站用于通信的频点信息;
处理器510,用于根据所述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所述被动式设备将所述第一频点设置为所述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
收发器530,还用于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主动式设备,以使所述主动式设备将所述第二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二频点的信息;
处理器51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可选地,处理器510,还用于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频点并计算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位置范围;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其中,所述第三频点为优先级不低于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的频点;
收发器530,还用于将第二消息发给所述主动式设备,以使所述主动式设备将所述第三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三频点的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510,具体用于所述被动式设备判定当前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内时,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
可选地,处理器510,还用于配置所述通信质量为通信能量值。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主动式设备体包括:
处理器610、存储器620和收发器630。
其中,处理器610与如图5所示的处理器510、存储器620与如图5所示的存储器620,以及收发器630与如图所示的收发器530功能类似,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所述各器件的工作过程如下:
收发器630,用于接收被动式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二频点的信息;
处理器610,用于将所述第二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以及通过所述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可选地,收发器630,还用于接收被动式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三频点的信息;
处理器61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频点在第一位置范围内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可选地,处理器610,还用于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收发器630,还用于将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动式设备,以使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范围。
可选地,处理器610,还用于配置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主动式设备发射小区的PCI、当前工作频点及分配给所述目标终端的C-RNTI。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测向系统,所述测向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被动式设备及主动式设备,且所述被动式设备位于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发射范围内;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被动式设备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包含基站用于通信的频点信息;
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
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
所述被动式设备将所述第一频点设置为所述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
所述被动式设备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主动式设备,以使所述主动式设备将所述第二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二频点的信息;
所述被动式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频点以及所述主动式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所述主动式设备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主动式设备将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动式设备,以使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息还包含各所述频点的优先级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被动式设备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频点并计算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位置范围;
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其中,所述第三频点为优先级不低于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的频点;
所述被动式设备将第二消息发给所述主动式设备,以使所述主动式设备将所述第三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三频点的信息;
所述主动式设备通过所述第三频点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内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式设备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具体为:
所述被动式设备判定当前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内时,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主动式设备发射小区的PCI、当前工作频点及分配给所述目标终端的C-RNT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质量为通信能量值。
6.一种测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向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被动式设备及主动式设备,且所述被动式设备位于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发射范围内;
所述被动式设备,用于在当前位置下接收基站的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包含基站用于通信的频点信息;根据所述频点信息搜索通信频点,得到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根据所述通信频点的通信质量,确定通信质量大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一频点,以及通信质量小于等于阈值的通信频点为第二频点;将所述第一频点设置为所述被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将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主动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二频点的信息;
所述主动式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二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
所述被动式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所述主动式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频点对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所述主动式设备,还用于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将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动式设备;
所述被动式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息还包含各所述频点的优先级信息;所述被动式设备,还用于在搜索到所述目标终端时,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当前驻留频点并计算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位置范围;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其中,所述第三频点为优先级不低于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的频点;将第二消息发给所述主动式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有所述第三频点的信息;
所述主动式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三频点设置为所述主动式设备的工作频点,通过所述第三频点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内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搜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式设备,具体用于判定当前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范围内时,根据所述当前驻留频点确定第三频点。
CN201910495596.XA 2019-06-06 2019-06-06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测向系统 Active CN112055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5596.XA CN112055408B (zh) 2019-06-06 2019-06-06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测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5596.XA CN112055408B (zh) 2019-06-06 2019-06-06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测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408A CN112055408A (zh) 2020-12-08
CN112055408B true CN112055408B (zh) 2022-08-09

Family

ID=73609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5596.XA Active CN112055408B (zh) 2019-06-06 2019-06-06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测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54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5396B (zh) * 2021-09-10 2024-03-12 河南信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主被动深度融合的手机信号测量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6375A (zh) * 2015-07-16 2015-12-02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多频点的鲁棒无源被动目标定位方法
CN105430608A (zh) * 2015-10-08 2016-03-23 深圳市盛思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追踪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5891815A (zh) * 2016-05-03 2016-08-24 西南大学 一种基于广播信号无源定位的联合估计算法
CN107422316A (zh) * 2017-04-10 2017-12-0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多频点信号强度的无线目标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57207A1 (en) * 2006-07-07 2008-01-10 Skyhook Wireles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gathering information from wlan-enabled access points to estimate position of a wlan positioning device
CN102890265B (zh) * 2012-08-09 2014-05-1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水下声传感器网络的目标被动定位方法
CN102883267B (zh) * 2012-09-25 2015-04-15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在小区范围内对lte终端进行定位的方法
WO2016061736A1 (zh) * 2014-10-20 2016-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定位方法及无线终端
US9377525B1 (en) * 2014-12-12 2016-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ssisting positioning determin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WO2017197578A1 (zh) * 2016-05-17 2017-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定位方法
CN106371078B (zh) * 2016-08-16 2018-06-26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发射波形和位置联合估计的多发射源被动定位方法
GB2555460B (en) * 2016-10-28 2020-07-22 Sonardyne Int Ltd Offshore GNSS reference station apparatus, offshore GNSS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positioning reference data offshore
CN106792871A (zh) * 2016-11-02 2017-05-31 安徽中际国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主被动结合的移动终端检测定位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6375A (zh) * 2015-07-16 2015-12-02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多频点的鲁棒无源被动目标定位方法
CN105430608A (zh) * 2015-10-08 2016-03-23 深圳市盛思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追踪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5891815A (zh) * 2016-05-03 2016-08-24 西南大学 一种基于广播信号无源定位的联合估计算法
CN107422316A (zh) * 2017-04-10 2017-12-0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多频点信号强度的无线目标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408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5197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t 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5992236B (zh) 电子设备及其使用波束形成执行无线通信的方法
US10212653B2 (en) Efficient roaming of mobile clients
CN109245813B (zh) 信号发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77415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ide-lobe contamination effects in Wi-Fi access points
CN107210799B (zh) 天线波束信息的利用
US108662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zimuth for transmission by base station
CN110234132B (zh) 恢复网络的方法、系统、服务器、终端和存储介质
US20180367203A1 (en) Beam selection for communicating signals
CN108260134A (zh) 一种下行波束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US994205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ntrol method, and virtual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2017020848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12947580A (zh) 无人机定位的融合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与介质
CN112055408B (zh)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测向系统
JP4002846B2 (ja) 位置検出方法
CN108235350B (zh) 一种无线终端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023525A1 (en) Selecting antenna combination
CN110392387B (zh) 无线信号的角度测量方法和设备
CN110012486B (zh) 一种越区覆盖的判断方法、装置
CN111447654A (zh) 轨道交通等线型组网终端在异频小区间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3472457B (zh) 天线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40470B (zh) 一种漫游评估的方法、网络管理设备及接入点设备
US2022011699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2839304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243475B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定位方法及无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000 no.2-8, North Street, Nancun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huiruisi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2-8, North Street, Nancun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HUIRUI SIT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9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403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