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2498A - 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2498A
CN112052498A CN202010912173.6A CN202010912173A CN112052498A CN 112052498 A CN112052498 A CN 112052498A CN 202010912173 A CN202010912173 A CN 202010912173A CN 112052498 A CN112052498 A CN 112052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fting
inclined shaft
current
se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21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2498B (zh
Inventor
李斌
刘双华
孟宪磊
王润
李好
张娟国
侯晓斌
蔡东双
李晋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Fengning Pumped Storage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Xinyuan Co Ltd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Fengning Pumped Storage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Xinyuan Co Ltd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Fengning Pumped Storage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Xinyuan Co Ltd,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Fengning Pumped Stor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21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2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2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2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2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2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及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其中,斜井数据包括各管段的起点坐标、管长、转弯角度、转弯半径、斜井角度和预设管径;根据放样坐标以及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其中,管段包括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根据放样管径与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上述方案提供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通过根据所获取的放样坐标,确定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并进一步确定该管段的放样管径,从而确定该管段是否处于超挖状态或欠挖状态,提高了斜井开挖放样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斜井开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斜井开挖一般用钻孔爆破施工,其中,为确保开挖轮廓符合设计及规范标准,需要对开挖轮廓进行定位测量。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激光指向仪进行放样检测。
但是,激光指向仪仅可以提供斜井局部特征轮廓点的位置信息,需要检测人员根据所获得的掌子面局部指向点人为加密开挖轮廓点,加密效率较低,且随着斜井开挖深度的增加激光指向点精度大幅度降低,因此,急需一种检测效率较高且精度满足规范要求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对保障斜井施工进度和控制施工成本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较低且精度难以保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及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其中,所述斜井数据包括各管段的起点坐标、管长、转弯角度、转弯半径、斜井角度和预设管径;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以及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其中,所述管段包括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
根据所述放样管径与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
可选的,根据所述放样管径与所述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包括:
判断所述放样管径是否小于所述预设管径;
当所述放样管径小于所述预设管径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放样管径大于所述预设管径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得到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得到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包括:
计算所述放样管径与所述预设管径之间的管径差值;
根据所述管径差值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超挖值或欠挖值;
根据所述超挖值或欠挖值生成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放样坐标以及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包括: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以及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
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为上弯段或下弯段时,根据所述放样坐标和所述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坐标,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桩号;
根据所述轴线桩号,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所述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坐标和所述上弯段或下弯段的转弯半径,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和所述轴线圆心对应的坐标,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
根据所述高程差和所述偏心距,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
可选的,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为斜直段时,根据所述放样坐标、斜直段的起点坐标和所述斜直段对应的斜井角度,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桩号;
根据所述轴线桩号,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所述轴线圆心对应的坐标、所述轴线桩号和所述斜井角度,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是否小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
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高程差和所述偏心距,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的步骤;
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小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时,判断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是否小于预设偏心距;
当所述偏心距小于预设偏心距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当所述偏心距大于预设偏心距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
本申请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检测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及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其中,所述斜井数据包括各管段的起点坐标、管长、转弯角度、转弯半径、斜井角度和预设管径;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放样坐标以及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其中,所述管段包括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放样管径与所述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放样管径是否小于所述预设管径;
当所述放样管径小于所述预设管径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放样管径大于所述预设管径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得到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所述放样管径与所述预设管径之间的管径差值;
根据所述管径差值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超挖值或欠挖值;
根据所述超挖值或欠挖值生成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放样坐标以及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
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为上弯段或下弯段时,根据所述放样坐标和所述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坐标,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桩号;
根据所述轴线桩号,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所述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坐标和所述上弯段或下弯段的转弯半径,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和所述轴线圆心对应的坐标,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
根据所述高程差和所述偏心距,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具体用于: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为斜直段时,根据所述放样坐标、斜直段的起点坐标和所述斜直段对应的斜井角度,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桩号;
根据所述轴线桩号,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所述轴线圆心对应的坐标、所述轴线桩号和所述斜井角度,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是否小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
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高程差和所述偏心距,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的步骤;
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小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时,判断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是否小于预设偏心距;
当所述偏心距小于预设偏心距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当所述偏心距大于预设偏心距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
本申请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个方面以及第一个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上第一个方面以及第一个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及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其中,斜井数据包括各管段的起点坐标、管长、转弯角度、转弯半径、斜井角度和预设管径;根据放样坐标以及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其中,管段包括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根据放样管径与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上述方案提供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通过根据所获取的放样坐标,确定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并进一步确定该管段的放样管径,从而确定该管段是否处于超挖状态或欠挖状态,提高了斜井开挖放样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检测斜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上弯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斜直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检测斜井的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激光指向仪进行放样检测。但是,激光指向仪仅可以采集斜井个别特征轮廓的位置信息,需要检测人员根据所获得的各位置信息对斜井开挖放样进行人工加密检测,检测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及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其中,斜井数据包括各管段的起点坐标、管长、转弯角度、转弯半径、斜井角度和预设管径;根据放样坐标以及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其中,管段包括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根据放样管径与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上述方案提供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通过根据所获取的放样坐标,确定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并进一步确定该管段的放样管径,从而确定该管段是否处于超挖状态或欠挖状态,提高了斜井开挖放样的检测效率。
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首先,对本申请所基于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适用于在斜井开挖前,对斜井的开挖放样的精确度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待检测斜井、用于获取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的放样坐标采集装置,以及用于进行斜井开挖放样检测的电子设备。具体地,利用放样坐标采集装置采集待检测斜井的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并将采集到的放样坐标发送至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根据所获取的放样坐标、电子设备中预存的待检测斜井的起点坐标,以及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对斜井的开挖放样的精确度进行检测。其中,放样坐标采集装置可以是全站仪。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电子设备,比如CASIOfx—5800P、9860GⅡ型函数编程计算器,以及其他可用于对斜井的开挖放样的精确度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及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
其中,斜井数据包括各管段的起点坐标、管长、转弯角度、转弯半径、斜井角度和预设管径。
需要解释的是,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为三维坐标,例如(X,Y,H),其中,X坐标对应当前放样点在待检测斜井中施工坐标对应的轴线上的位置,H坐标对应当前放样点在待检测斜井中的高程,Y坐标对应当前放样点偏离轴线的距离(即偏心距)。
步骤202,根据放样坐标以及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
其中,管段包括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
需要解释的是,放样管径是指当前放样点到其所属管段的外轮廓线的距离。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检测斜井的结构示意图,从上当下依次为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
需要解释的是,待检测斜井的起点坐标即为待检测斜井中的轴线的起点坐标。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在一个电子设备中可以预设有多个不同待检测斜井的放样检测模型,每个模型中均预存有对应的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同时,为了提高斜井开挖放样检测系统的管理效率,可以对电子设备中预设的多个不同待检测斜井的放样检测模型进行标号,当需要对某一待检测斜井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在电子设备在中输入该待检测斜井对应的标号,以调出相应的放样检测模型,并利用该放样检测模型对开挖放样的精确度进行检测。
步骤203,根据放样管径与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
其中,检测结果可以包括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和待检测斜井处于正常状态。
具体地,预设管径即为该管道的原始设计管径,也是理想管径,根据放样管径和预设管径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待检测斜井是否处于超挖状态或欠挖状态。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判断放样管径是否小于预设管径;当放样管径小于预设管径时,确定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
相应的,当放样管径大于预设管径时,确定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
具体地,斜井开挖的施工测量通常控制在1厘米之内,若确定放样管径小于预设管径,且二者的差值大于1厘米,则确定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类似的,若确定放样管径大于预设管径,且二者的差值大于1厘米,则确定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相应的,若二者的差值均小于1厘米,则确定待检测斜井处于正常状态。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放样坐标以及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定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当确定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为上弯段或下弯段时,根据放样坐标和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坐标,确定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桩号;根据轴线桩号,确定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根据放样坐标、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坐标和上弯段或下弯段的转弯半径,确定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根据放样坐标和轴线圆心对应的坐标,确定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根据高程差和偏心距,确定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
需要解释的是,竖曲线圆心是以转弯半径为半径,以待检测斜井的轴线为路径的扇形(竖曲线)对应的圆心;轴线圆心是轴线上的一个点,其对应的圆是指该点对应的斜井的截面轮廓。
具体地,根据当前放样点的实测高程(放样坐标中的H坐标)和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的高程,确定当前放样点和竖曲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进一步的,根据当前放样点的实测桩号(放样坐标中的X坐标)和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的桩号,确定当前放样点与竖曲线圆心之间的平距。进一步的,根据放样坐标中的Y坐标确定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根据所确定的高程差和平距,确定当前放样点与所属管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之间的径向值。进一步的,根据当前放样点与所属管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之间的径向值和竖曲线对应的预设管中心半径,确定当前放样点在所属管段内与管道中心之间的高程差。根据当前放样点在所属管道内与管道中心之间的高程差和所述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确定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上弯段的结构示意图。确定当前放样点投影在过竖曲线圆心与上弯段的轴线的铅垂面的M点到竖曲线圆心的距离S,S=[(X–X0)2+(H–H0)2]1/2,其中,竖曲线圆心O的坐标为(X0,0,H0),X0表示竖曲线圆心对应的轴线桩号位置,H0表示竖曲线圆心的高程。计算属于上弯段或下弯段的当前放样点对应的弯段弧长,具体计算公式为:L={90°-[tan1-1((H-H0)/(X-X0))°]}×л×S/180,其中,L表示弯段弧长,根据所确定的弯段弧长,确定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桩号,进而确定轴线桩号所对应的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距离差。其中,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G=R-S,其中,R表示转弯半径。进一步的,根据放样坐标和轴线圆心坐标中的Y坐标的差值,确定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其中,轴线圆心坐标中的Y坐标通常为0,即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为|Y|。根据勾股定理可以确定该管段(上弯段或下弯段)的放样管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63708570000131
其中,r表示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当确定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为斜直段时,根据放样坐标、斜直段的起点坐标和斜直段对应的斜井角度,确定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桩号;根据轴线桩号,确定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根据放样坐标、轴线圆心对应的坐标、轴线桩号和斜井角度,确定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
具体地,根据轴线桩号确定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与起点之间的高程差;进一步的,根据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与起点之间的高程差、轴线桩号和斜井角度,确定当前放样点与过该点并垂直于过斜井设计轴中心线所构成的面(既为设计标准横断面)上的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根据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和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放样坐标中的Y坐标)确定该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斜直段的结构示意图。当前放样点投影至过斜井轴线所构成的铅垂面上为M点,当前放样点在斜直段内的轴线桩号可以根据斜直段的起点坐标和斜井角度来确定,具体计算公式为:Xzh=X'+(X–X')×cos(θ)+(H'–H)×sin(θ),其中,Xzh表示当前放样点在斜直段中对应的轴线桩号,斜直段的起点坐标为(X',0,H'),θ表示斜井角度。其中,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坐标为(Xm,0,Hm),其中Hm=H'–(Xzh–X')×sin(θ)。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G=(H–Hm)/cos(θ)。类似的,根据勾股定理可以确定该管段(斜直段)的放样管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63708570000141
其中,r表示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检测斜井的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提供的横断面包括上弧面和下斜面,为了保障本申请实施例确定的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在进行放样管径的计算前,判断当前放样点是位于上弧面,还是位于下斜面。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判断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是否小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当确定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度程差阈值时,执行根据高程差和偏心距,确定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的步骤;当确定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小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时,判断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是否小于预设偏心距;当偏心距小于预设偏心距时,确定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当偏心距大于预设偏心距时,确定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
具体地,当确定当前放样点位于上弧面时,根据高程差和偏心距,确定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进而根据放样管径判断待检测斜井的检测结果。当确定当前放样点位于下斜面时,根据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判断待检测斜井的检测结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由于在确定检测结果之后,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检测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为了帮助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方案的调整效率。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701,根据检测结果,得到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
需要解释的,施工纠正方案是预设在电子设备中的,且与各检测结果相对应。
具体地,当确定待检测斜井的检测结果为超挖状态或欠挖状态时,电子设备在预设的多个施工纠正方案中选取与该检测结果相对应的施工纠正方案,并对该纠正方案进行输出,以为施工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数据,以帮助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方案的调整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电子设备中预设多个施工纠正方案时,为了提高施工纠正方案的准确性,以提高斜井放样精度,需要在电子设备中存储大量的不同施工纠正方案,为了减轻电子设备的存储负荷,同时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灵活性。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801,计算放样管径与预设管径之间的管径差值;
步骤802,根据管径差值确定当前放样点的超挖值或欠挖值;
步骤803,根据超挖值或欠挖值生成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
具体地,放样管径与预设管径之间的管径差值,即为当前放样点的超挖值或欠挖值(电子设备的输出的超挖值或欠挖值),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施工纠正方案包括放样坐标、当前放样点对应的桩号,以及当前放样点的超挖值或欠挖值。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施工纠正方案具体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663708570000161
其中,在上表的“显示超欠挖值”中负数表示欠挖值,正数表示超挖值,0.000表示待检测斜井为正常状态,无需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
示例性的,本案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例如高压管道上斜井开挖程序(1#~6#高压管道上斜井):
5→DimZ:Norm2:Deg:fix3:“N=1.1HSXJ,N=2.2HSXJ,N=3.3HSXJ,N=4.4HSXJ,N=5.5HSXJ,N=6.6HSXJ”:?N:Prog“XJSJ”
Clrmemory:Lb1 0:“XP=”:?A:“YP=”:?B:“HP=”:?C
POL(A-Z[1],B-Z[2])
(90°-J°)/180°×Л×30→K:K≥27.7507=﹥GOTO1
“SWDHC=”:LOCATE2,2,K◢
I-26.4→G:“DBCQW=”:-G◢
IF G≥2.171:THEN(B2+(I-30)2)POWER(0.5)-3.6→V:“CQW1=”:V◢
ELSE 2.37+G×0.4323→S:ABS(B)-S→O:“CQW2=”:LOCATE2,3,0◢
IFEND:GOTO 0
Lb1 1:(A-(Z[1]+21.084))*COS(53°)+((Z[2]+15.888)-C)*SIN(53°)→U:U≥Z[5]=﹥GOTO2
LOCATE2,3,“XZDJC=”:U◢
(C-((Z[2]+15.888)-U*SIN(53°)))/COS(53°)→P:“DBCQW=”:-P◢
IF G≥2.171:THEN((P-3.6)2+B2)POWER(0.5)-3.6→V:“CQW3=”:LOCATE2,2,V◢
ELSE ABS(B)-(2.37+P×0.4327→O:“CQW4=”:LOCATE2,2,0◢
IFEND:GOTO 0
Lb1 2:POL(A-Z[3],B-Z[4])
(J°-217°+360°)/180°×Л×30→K:“XWDHC=”:LOCATE3,2,K◢
I-33.6→G:“DBCQW=”:G◢
IF G≤31.428:THEN((I-30)2+B2)POWER(0.5)-3.6→V:“CQW5=”:LOCATE 3,2,V◢
ELSE 2.37+(33.6-I)×0.4327→S:ABS(B)-S→O:“CQW6=”:LOCATE3,2,0◢
IFEND:GOTO 0
数据库子程序如下:
PROG“SXJXJ”
IF N=1:THEN 1204.610→Z[1]:1365.000→Z[2]:1372.765→Z[3]:1241.548→Z[4]
:199.792→Z[5]:IFEND
IF N=2:THEN 1178.708→Z[1]:1365.000→Z[2]:1346.229→Z[3]:1242.388→Z[4]
:198.740→Z[5]:IFEND
IF N=3:THEN 1152.807→Z[1]:1365.000→Z[2]:1319.923→Z[3]:1242.930→Z[4]
:198.064→Z[5]:IFEND
IF N=4:THEN 1337.925→Z[1]:1365.000→Z[2]:1505.934→Z[3]:1241.744→Z[4]
:199.547→Z[5]:IFEND
IF N=5:THEN 1299.912→Z[1]:1365.000→Z[2]:1467.423→Z[3]:1242.404→Z[4]
:198.720→Z[5]:IFEND
IF N=6:THEN 1314.035→Z[1]:1365.000→Z[2]:1481.711→Z[3]:1242.184→Z[4]
:198.995→Z[5]:IFEND
Return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通过获取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及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其中,斜井数据包括各管段的起点坐标、管长、转弯角度、转弯半径、斜井角度和预设管径;根据放样坐标以及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其中,管段包括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根据放样管径与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上述方案提供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通过根据所获取的放样坐标,确定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并进一步确定该管段的放样管径,从而确定该管段是否处于超挖状态或欠挖状态,提高了斜井开挖放样的检测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90包括:获取模块901、确定模块902和检测模块903。
其中,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及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其中,斜井数据包括各管段的起点坐标、管长、转弯角度、转弯半径、斜井角度和预设管径;确定模块902用于根据放样坐标以及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其中,管段包括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检测模块903用于根据放样管径与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903具体用于:判断放样管径是否小于预设管径;
当放样管径小于预设管径时,确定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903还用于:当放样管径大于预设管径时,确定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903还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得到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903具体用于:计算放样管径与预设管径之间的管径差值;
根据管径差值确定当前放样点的超挖值或欠挖值;
根据超挖值或欠挖值生成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02具体用于:根据放样坐标以及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定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
当确定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为上弯段或下弯段时,根据放样坐标和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坐标,确定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桩号;
根据轴线桩号,确定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
根据放样坐标、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坐标和上弯段或下弯段的转弯半径,确定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
根据放样坐标和轴线圆心对应的坐标,确定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
根据高程差和偏心距,确定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02还具体用于:当确定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为斜直段时,根据放样坐标、斜直段的起点坐标和斜直段对应的斜井角度,确定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桩号;
根据轴线桩号,确定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
根据放样坐标、轴线圆心对应的坐标、轴线桩号和斜井角度,确定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02还用于:判断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是否小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
当确定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时,执行根据高程差和偏心距,确定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的步骤;
当确定当前放样点与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小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时,判断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是否小于预设偏心距;
当偏心距小于预设偏心距时,确定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当偏心距大于预设偏心距时,确定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其实现方式与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了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2;
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方法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其实现方式与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其实现方式与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及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其中,所述斜井数据包括各管段的起点坐标、管长、转弯角度、转弯半径、斜井角度和预设管径;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以及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其中,所述管段包括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
根据所述放样管径与所述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放样管径与所述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包括:
判断所述放样管径是否小于所述预设管径;
当所述放样管径小于所述预设管径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放样管径大于所述预设管径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得到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得到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包括:
计算所述放样管径与所述预设管径之间的管径差值;
根据所述管径差值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超挖值或欠挖值;
根据所述超挖值或欠挖值生成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施工纠正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放样坐标以及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包括: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以及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
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为上弯段或下弯段时,根据所述放样坐标和所述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坐标,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桩号;
根据所述轴线桩号,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所述上弯段或下弯段对应的竖曲线圆心坐标和所述上弯段或下弯段的转弯半径,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和所述轴线圆心对应的坐标,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
根据所述高程差和所述偏心距,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为斜直段时,根据所述放样坐标、斜直段的起点坐标和所述斜直段对应的斜井角度,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桩号;
根据所述轴线桩号,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对应的轴线圆心;
根据所述放样坐标、所述轴线圆心对应的坐标、所述轴线桩号和所述斜井角度,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是否小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
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高程差和所述偏心距,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的步骤;
当确定所述当前放样点与所述轴线圆心之间的高程差小于预设的高程差阈值时,判断当前放样点的偏心距是否小于预设偏心距;
当所述偏心距小于预设偏心距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欠挖状态;当所述偏心距大于预设偏心距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处于超挖状态。
9.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检测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及当前放样点的放样坐标;其中,所述斜井数据包括各管段的起点坐标、管长、转弯角度、转弯半径、斜井角度和预设管径;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放样坐标以及所述待检测斜井的斜井数据,确认所述当前放样点的所属管段的放样管径;其中,所述管段包括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放样管径与所述预设管径的关系,确定所述待检测斜井的开挖放样检测结果。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12173.6A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052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2173.6A CN112052498B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2173.6A CN112052498B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2498A true CN112052498A (zh) 2020-12-08
CN112052498B CN112052498B (zh) 2024-02-02

Family

ID=73608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2173.6A Active CN112052498B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249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558A (zh) * 2008-09-17 2009-04-29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 空间弯管施工测量方法
CN106123872A (zh) * 2016-06-20 2016-11-16 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竖井开挖施工的坐标传递方法
CN108446473A (zh) * 2018-03-13 2018-08-24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站斜井开挖和超欠挖检查方法
WO2020088363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集电线路基础快速分坑放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558A (zh) * 2008-09-17 2009-04-29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 空间弯管施工测量方法
CN106123872A (zh) * 2016-06-20 2016-11-16 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竖井开挖施工的坐标传递方法
CN108446473A (zh) * 2018-03-13 2018-08-24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站斜井开挖和超欠挖检查方法
WO2020088363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集电线路基础快速分坑放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2498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7375B (zh) 隧道无线激光放样装置
US10645668B2 (en)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geomagnetic signals in combination with computer vision
CN110441760B (zh) 一种基于先验地形图的大范围海底地形图拓展构图方法
Rosin Fitting superellipses
CN116151049B (zh) 一种基于超声预标定数据的智能惯导测距管理系统
CN111815078A (zh) 一种拼缝打磨路径生成方法、装置、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13808093A (zh) 基于3d激光扫描仪的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方法
CN110109165B (zh) 行驶轨迹中异常点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672622A (zh)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和全站仪的隧道缺陷快速定位方法
CN112052498A (zh) 一种斜井开挖放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359573A (zh) 一种指针表读数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ui et al. Spiral trajectory planning approach for underground cavity measurements based on laser scanning
CN112964251A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定位方法
CN109443326B (zh) 一种工程机械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3252028B (zh) 输水隧洞内机器人的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55260B (zh) 隧道断面轮廓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74790B (zh) 一种地形剖面跟踪路径的形成方法
CN111475942A (zh) 风资源质量的评估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596293B (zh) 基于agv对工件进行作业的方法及agv系统
CN112945238B (zh) 定量计算auv水面导航终点半径阈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15788476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矿用掘进机智能控制系统
CN111553341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文物拆解相对位置校验方法
CN116678377B (zh) 一种基于自动全站仪的隧道净空自动检测方法
Wang et al. A Study of Line Arrangement and Recombination Rate Correction for Multibeam Bathymetric Systems
CN108507573A (zh) 一种煤矿全断面掘进机陀螺仪导向系统及导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