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0180B -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制烹饪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制烹饪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0180B
CN112050180B CN202010836537.7A CN202010836537A CN112050180B CN 112050180 B CN112050180 B CN 112050180B CN 202010836537 A CN202010836537 A CN 202010836537A CN 112050180 B CN112050180 B CN 112050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descaling
steam generator
strip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65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0180A (zh
Inventor
李志飞
肖辉
方小林
付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65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0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0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0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0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0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2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in boil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B08B1/16Rigid blades, e.g. scrapers; Flexible blades, e.g. wipers
    • B08B1/165Scra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3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by movement of cleaning members over a surface
    • B08B1/32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by movement of cleaning members over a surface using rotary clean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48Devices for removing water, salt, or sludge from boilers; Arrangements of cleaning apparatus in boilers; Combinations thereof with boilers
    • F22B37/54De-sludging or blow-dow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烹饪电器,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汽口的加热腔,该加热腔中设置有罩壁上布设导流孔的加热罩,且该加热罩的内周面为第一加热面而外周面为第二加热面,而加热腔的腔壁的外周围设有外加热装置,上述加热罩内部形成第一加热空间,而该加热罩外的加热腔的部分形成第二加热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对水的加热效率,提高蒸汽发生效率,同时能提升蒸汽发生器整体的加热均匀性,进而进一步提高其蒸汽发生效率,并且能提高蒸汽发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制烹饪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制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制烹饪电器。
背景技术
蒸箱、蒸烤一体机、蒸微一体机以及蒸烤微一体机等带蒸功能的家用电器通过蒸汽对食物进行烹饪,现有的带蒸功能的家用电器一般外置或内置有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烹饪食物所需的蒸汽。现有的蒸汽发生器一般为即热式蒸汽发生器,随着人们对烹饪装置的烹饪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蒸汽发生器普遍存在着蒸汽发生效率低以及蒸汽利用率低等问题,从而导致烹饪时间延长,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现有的蒸汽发生器长期使用后,蒸汽发生器的内壁上会附着水垢,而水垢的附着会导致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效率降低,进而影响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发生效率,此外,现有的蒸汽发生器的体积较小,内部管路设计不合理,累积在内部的水垢存在着堵塞管路的安全影响,严重影响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蒸汽发生效率高的蒸汽发生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加热均匀且蒸汽发生稳定的蒸汽发生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除垢功能的蒸汽发生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蒸汽发生器的蒸制烹饪电器。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汽口的加热腔,该加热腔中设置有罩壁上布设导流孔的加热罩,且该加热罩的内周面为第一加热面而外周面为第二加热面,而加热腔的腔壁的外周围设有外加热装置,上述加热罩内部形成第一加热空间,而该加热罩外的加热腔的部分形成第二加热空间。
进一步,还包括外形呈圆柱状的加热罐,该加热罐的内腔构成上述加热腔,上述加热罩的外形呈圆筒状并沿加热腔的中心轴方向设置在加热腔中的中心处,上述外加热装置的外形呈圆筒状并围设在上述加热罐的外周。从而使加热罩和外加热装置能更加均匀地加热第一加热空间和第二加热空间中的水。
进一步,所述外加热装置包括围设在上述加热罐的外周的加热线圈。这样加热线圈通以高频电流,第二加热空间中形成感应涡流而产生焦耳热,从而使得第二加热空间中的水快速升温,提高对第二加热空间中的水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进水口开设在加热罐的底壁上,且该进水口上连接有进水管,该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泵,而出汽口则开设在加热罐的顶壁上并位于该顶壁的中心处。进水口与出汽口分开设置,避免进水口进入的冷水影响蒸汽发生效率以及蒸汽的逸出,同时,在外加热装置的作用下第二加热空间中形成感应涡流,这样第二加热空间中产生的蒸汽在涡流的作用下通过导流孔进入第一加热空间中,最终因蒸汽的升腾性通过出汽口逸出,可见将出汽口开设在顶壁中心处能有效提高蒸汽发生器的出汽效率,避免产生的蒸汽在加热腔内部盘旋而影响出汽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除垢组件,该除垢组件包括第一除垢条、第二除垢条以及第三除垢条,各除垢条分别沿轴向设置在加热腔中并均能在加热腔中以加热腔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且第一除垢条与加热罐的内周面紧贴,而第二除垢条与第三除垢条分别与加热罩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紧贴。这样通过旋转,第一除垢条能沿加热罐的内周面移动而去除附着在加热罐内周面上的水垢,而第二除垢条和第三除垢条能分别沿加热罩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移动,进而分别去除附着在加热罩内外周面上的水垢。
进一步,所述除垢组件还包括旋转除垢架,该旋转除垢架包括圆形的上旋转座和下旋转座,而上述各除垢条分别连接在上旋转座和下旋转座之间。通过上、下旋转座能使各除垢条稳固地设置在旋转除垢架上,且通过旋转除垢架的设计能扰动各除垢条刮处的水垢避免水垢重新成团而附着在加热罐的内底面上或堵塞进水口。
进一步,各所述除垢条分别为两个并分别以加热腔的中心轴为中心呈中心对称,且各第二除垢条和各第三除垢条均位于两条第一除垢条的内侧,而各第二除垢条与各第三除垢条一一对应,且各第二除垢条与对应的第三除垢条分别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的间隙等于上述加热罩的厚度,从而提高除垢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上旋转座分别包括圆形的上外圈和上内圈,而下旋转座包括圆形的下外圈和下内圈,各第一除垢条分别连接在上外圈和下外圈之间,而各第二除垢条和各第三除垢条分别连接在上内圈和下内圈之间。从而能使各除垢条更加稳固地设置在旋转除垢架上。
进一步,所述上旋转座的上外圈沿周向与加热罐的内周面的上部沿周向紧贴,而上内圈沿周向与加热罩的外周面的上部沿周向紧贴,上述下旋转座的下外圈沿周向与加热罐的内周面的下部沿周向紧贴,而下内圈沿周向与加热罩的外周面的下部沿周向紧贴。这样当旋转除垢架旋转时,上、下外圈能分别沿加热罐的内周面转动,上、下内圈能分别沿加热罩的外周面和加热罩的内周面转动,从而提高旋转除垢架旋转的稳定性,进而能更好地去除加热罐内周面以及加热罩内外周面上的水垢。
进一步,所述下旋转座上固定有径向延伸的支撑条,该支撑条分别与上述下外圈和下内圈固定。从而能使旋转除垢架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所述支撑条上延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通孔,而下旋转座的底面与加热腔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储垢空间。通过开设通孔一方面能使进水口进入的水(进水口的水通过进水泵泵入,冲击力较大)平稳地进入第一加热空间和第二加热空间中,避免高压冷水冲击而使造成各加热空间中产生的蒸汽的能量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开设通孔能避免各除垢条刮除的水垢在支撑条的上表面上附着,同时能进一步避免刮除的水垢成团。
进一步,所述支撑条为两根,各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下外圈的对应处固定,且两根支撑条相互垂直。使得旋转除垢架的内部结构进一步稳固,并且能更好地避免蒸汽的能量损失以及更好地避免水垢成团。
进一步,两条所述支撑条中,其中一根支撑条与各第一除垢条所在的下外圈所在处固定,而另一根支撑条与各第二除垢条和各第三除垢条所在的下内圈所在处固定。这样各除垢条刮除的水垢能最大程度地落至对应的支撑条上,并通过对应的通孔而落入储垢空间中。
进一步,所述加热罩在加热腔内底面上的水平投影位于进水口的外侧,且该进水口邻近加热罩的内周面在加热腔内底面上的水平投影。这样进水口进入的冷水能与加热罩的内周面发生一定程度的碰撞,进而降低水流的势能,使得水流能平稳地补充至各加热空间中,同时通过与加热罩的第二加热面的直接接触,实现对进水口进入的冷水的瞬间加热,从而再进一步提高对水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除垢组件还包括旋转轴、传动齿轮、螺杆以及驱动电机,上述旋转轴沿轴向穿设在加热罐的底壁上且其上端与下旋转座的中心处固定,而旋转轴的下端位于加热罐之外并安装有上述传动齿轮,上述螺杆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上述传动齿轮相啮合。这样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螺杆转动,并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至旋转轴,进而实现旋转除垢架的平稳转动。
为进一步解决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烹饪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加热腔外设置有外加热装置,而加热腔内部设置有加热罩,从而分别形成第一加热空间和第二加热空间,并且加热罩的内周面(第一加热面)能与进入第一加热空间的水充分接触,而加热罩的外周面(第二加热面)能与第二加热空间中的水充分接触,大大增加加热罩与水的加热接触面积,实现加热罩对第一加热空间和第二加热空间中的水的同时加热,有效提高对水的加热效率,提高蒸汽发生效率,而外加热装置与加热罩配合加热第二加热空间中的水,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第二加热空间中的水的加热效率;同时通过加热罩上的导流孔,一方面,促进第一加热空间与第二加热空间之间水的流动性,从而提升蒸汽发生器整体的加热均匀性,进而进一步提高其蒸汽发生效率,另一方面,促进第一加热空间与第二加热空间之间产生的蒸汽的流通性,并且,加热罩的内外面均为加热面,能对通过导流孔的蒸汽进行再加热,因而能避免产生的蒸汽与壁面碰撞而造成能量损失,最终提高蒸汽发生的稳定性以及蒸汽发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除垢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烹饪电器,其带有蒸功能,例如:蒸箱、蒸烤一体机、蒸微一体机或者蒸烤为一体机等。上述烹饪电器包括蒸汽发生器,该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供烹饪电器烹饪食物。
本实施例中,上述蒸汽发生器包括外形呈圆柱状的加热罐1,该加热罐1的内腔构成加热腔10,即加热腔10的腔壁的形状也呈圆柱状,加热罐1的顶壁上开设有出汽口12,而底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1。加热腔10中设置有罩壁上布设导流孔21的加热罩2,且该加热罩2的内周面为第一加热面201而外周面为第二加热面202,而加热腔10的腔壁的外周围设有外加热装置3,上述加热罩2内部形成第一加热空间51,而该加热罩2外的加热腔10的部分形成第二加热空间52。这样加热罩2的内周面(第一加热面201)能与进入第一加热空间51的水充分接触,而加热罩2的外周面(第二加热面202)能与第二加热空间52中的水充分接触,大大增加加热罩2与水的加热接触面积,实现加热罩2对第一加热空间51和第二加热空间52中的水的同时加热,有效提高对水的加热效率,提高蒸汽发生效率,而外加热装置3与加热罩2配合加热第二加热空间52中的水,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第二加热空间52中的水的加热效率;同时通过加热罩2上的导流孔21,一方面,促进第一加热空间51与第二加热空间52之间水的流动性,从而提升蒸汽发生器整体的加热均匀性,进而进一步提高其蒸汽发生效率,另一方面,促进第一加热空间51与第二加热空间52之间产生的蒸汽的流通性,并且,加热罩2的内外面均为加热面,能对通过导流孔21的蒸汽进行再加热,因而能避免产生的蒸汽与壁面碰撞而造成能量损失,最终提高蒸汽发生的稳定性以及蒸汽发生的效率。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加热罩2的外形呈圆筒状并沿加热腔10的中心轴方向设置在加热腔10中的中心处,上述外加热装置3的外形呈圆筒状并围设在上述加热罐1的外周,从而使加热罩2和外加热装置3能更加均匀地加热第一加热空间51和第二加热空间52中的水。具体的,上述外加热装置3包括围设在上述加热罐1的外周的加热线圈31和围设再该加热线圈31外周的安装筒罩32,这样加热线圈31通以高频电流,第二加热空间52中形成感应涡流而产生焦耳热,从而使得第二加热空间52中的水快速升温,提高对第二加热空间52中的水的加热效率,同时,本实施例中,加热罩2采用电加热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上述出汽口12则开设在加热罐1的顶壁上并位于该顶壁的中心处,而上述进水口11上连接有进水管110,该进水管110上分别安装有进水泵(未示出)和用于控制该进水口11启闭的控制阀(未示出)。这样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进水口11与出汽口12分开设置,避免进水口11进入的冷水影响蒸汽发生效率以及蒸汽的逸出,同时,在外加热装置3的作用下第二加热空间52中形成感应涡流,这样第二加热空间52中产生的蒸汽在涡流的作用下通过导流孔21进入第一加热空间51中,最终因蒸汽的升腾性通过出汽口12逸出,可见将出汽口12开设在顶壁中心处能有效提高蒸汽发生器的出汽效率,避免产生的蒸汽在加热腔10内部盘旋而影响出汽效率。
蒸汽发生器长期使用后其内壁会附着水垢,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器中还设置有用于去除水垢的除垢组件4,该除垢组件4包括第一除垢条401、第二除垢条402以及第三除垢条403,各除垢条分别沿轴向设置在加热腔10中并均能在加热腔10中以加热腔10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且第一除垢条401与加热罐1的内周面紧贴,而第二除垢条402与第三除垢条403分别与加热罩2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紧贴。这样通过旋转,第一除垢条401能沿加热罐1的内周面移动而去除附着在加热罐1内周面上的水垢,而第二除垢条402和第三除垢条403能分别沿加热罩2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移动,进而分别去除附着在加热罩2内外周面上的水垢。进一步,上述除垢组件4还包括旋转除垢架40,该旋转除垢架40包括圆形的上旋转座41和下旋转座42,而上述各除垢条分别连接在上旋转座41和下旋转座42之间。通过上、下旋转座42能使各除垢条稳固地设置在旋转除垢架40上,且通过旋转除垢架40的设计能扰动各除垢条刮处的水垢避免水垢重新成团而附着在加热罐1的内底面上或堵塞进水口1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各所述除垢条分别为两个并分别以加热腔10的中心轴为中心呈中心对称,且各第二除垢条402和各第三除垢条403均位于两条第一除垢条401的内侧,而各第二除垢条402与各第三除垢条403一一对应,且各第二除垢条402与对应的第三除垢条403分别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的间隙等于上述加热罩2的厚度,从而提高除垢的效率。上述上旋转座41分别包括圆形的上外圈411和上内圈412,而下旋转座42包括圆形的下外圈421和下内圈422,各第一除垢条401分别连接在上外圈411和下外圈421之间,而各第二除垢条402和各第三除垢条403分别连接在上内圈412和下内圈422之间,从而能使各除垢条更加稳固地设置在旋转除垢架40上。进一步,所述上旋转座41的上外圈411沿周向与加热罐1的内周面的上部沿周向紧贴,而上内圈412沿周向与加热罩2的外周面的上部沿周向紧贴,上述下旋转座42的下外圈421沿周向与加热罐1的内周面的下部沿周向紧贴,而下内圈422沿周向与加热罩2的外周面的下部沿周向紧贴。这样当旋转除垢架40旋转时,上、下外圈421能分别沿加热罐1的内周面转动,上、下内圈422能分别沿加热罩2的外周面和加热罩2的内周面转动,从而提高旋转除垢架40旋转的稳定性,进而能更好地去除加热罐1内周面以及加热罩2内外周面上的水垢。
为使旋转除垢架40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固,下旋转座42上固定有径向延伸的支撑条43,该支撑条43分别与上述下外圈421和下内圈422固定。本实施例中,支撑条43为两根,各支撑条43的两端分别与下外圈421的对应处固定,且两根支撑条43相互垂直。并且,各支撑条43上分别延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通孔431,而下旋转座42的底面与加热腔10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储垢空间53。通过开设通孔431一方面能使进水口11进入的水(进水口11的水通过进水泵泵入,冲击力较大)平稳地进入第一加热空间51和第二加热空间52中,避免高压冷水冲击而使造成各加热空间中产生的蒸汽的能量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开设通孔431能避免各除垢条刮除的水垢在支撑条43的上表面上附着,同时能进一步避免刮除的水垢成团。进一步,两根支撑条43中,其中一根支撑条43与各第一除垢条401所在的下外圈421所在处固定,而另一根支撑条43与各第二除垢条402和各第三除垢条403所在的下内圈422所在处固定。这样各除垢条刮除的水垢能最大程度地落至对应的支撑条43上,并通过对应的通孔431而落入储垢空间53中。
此外,本实施例中,加热罩2在加热腔10内底面上的水平投影位于进水口11的外侧,且该进水口11邻近加热罩2的内周面在加热腔10内底面上的水平投影。这样进水口11进入的冷水能与加热罩2的内周面发生一定程度的碰撞,进而降低水流的势能,使得水流能平稳地补充至各加热空间中,同时通过与加热罩2的第二加热面202的直接接触,实现对进水口11进入的冷水的瞬间加热,从而再进一步提高对水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除垢组件4还包括旋转轴44、传动齿轮47、螺杆46以及驱动电机45,上述旋转轴44沿轴向穿设在加热罐1的底壁上且其上端与下旋转座42的中心处固定,而旋转轴44的下端位于加热罐1之外并安装有上述传动齿轮47,上述螺杆46固定在驱动电机45的输出轴上并与上述传动齿轮47相啮合。这样通过驱动电机45驱动螺杆46转动,并通过传动齿轮47传动至旋转轴44,进而实现旋转除垢架40的平稳转动,其中旋转轴44的上端伸入加热罐1中,从而能更加稳固地在下旋转座42与加热罐1的内底面之间形成上述储垢空间53。另外,本实施例中,上述旋转轴44的上端套设有密封圈6,从而能避免水从旋转轴44与开设在加热罐1底壁上的供旋转轴44穿设的开孔的孔缘之间溢出。
本发明中的蒸汽发生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蒸汽发生过程:
开启进水泵,外部加热装置以及加热罩2均开始工作,水通过进水口11被直接泵入第二加热空间52中并与加热罐1的第一加热面201接触而实现瞬间加热,此后,部分水留在第二加热空间52中,通过加热罩2的第一加热面201对其进行充分加热,而部分水通过导流孔21流入第一加热空间51中,通过加热罩2的第二加热面202和外加热装置3的配合作用实现对其进行加热。第二加热空间52加热产生的蒸汽部分直接升腾而从出汽口12出汽,而部分通过导流孔21进入第一加热空间51中,第一加热空间51产生的蒸汽以及由第二加热空间52进入第一加热空间51的蒸汽在第一加热空间51的涡轮的作用下通过导流孔21进入第二加热空间52中,并从出汽口12逸出,其中蒸汽通过加热罩2的导流孔21时能实现再次加热(无论是从第一加热空间51通过导流孔21进入第二加热空间52,还是由第二加热空间52进入第一加热空间51)。
除垢过程:
进水泵、外部加热装置以及加热罩2均关闭(加热腔10中留有水),开启驱动电机45,旋转除垢剂在驱动电机45的驱动下转动,各除垢条刮擦对应的表面,从而在摩檫力的作用将对应表面上的水垢刮除,刮除的大部分水垢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对应的除垢条掉落置对应的支撑条43上,大部分水垢通过支撑条43上的通孔431被收集在储垢空间53中(部分水垢直接落入储垢空间53中),其中,通过旋转的支撑条43以及支撑条43上的通孔431避免掉落的水垢结块(或者将刮落的大块的水垢打散为小块),从而避免结块的水垢堵塞进水口11。当水垢刮除完毕后,关闭进水泵,打开控制阀,收集的水垢随着加热腔10中的水从进水口11被排出。优选地,可在上述进水管110上安装抽水泵(未示出),这样水垢刮除完毕后,关闭进水泵,打开控制阀和抽水泵,水垢可在抽水泵的作用下随着水流被快速排出,从而提高排垢效率,此外也能进一步避免水垢堵塞进水口11以及进水管110。

Claims (13)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11)和出汽口(12)的加热腔(10),该加热腔(10)中设置有罩壁上布设有导流孔(21)的加热罩(2),且该加热罩(2)的内周面为第一加热面(201)而外周面为第二加热面(202),而加热腔(10)的腔壁的外周围设有外加热装置(3),上述加热罩(2)内部形成第一加热空间(51),而该加热罩(2)外的加热腔(10)的部分形成第二加热空间(52),
还包括外形呈圆柱状的加热罐(1),该加热罐(1)的内腔构成上述加热腔(10),上述加热罩(2)的外形呈圆筒状并沿加热腔(10)的轴向设置在加热腔(10)中的中心处,上述外加热装置(3)的外形呈圆筒状并围设在上述加热罐(1)的外周,
还包括除垢组件(4),该除垢组件(4)包括第一除垢条(401)、第二除垢条(402)以及第三除垢条(403),各除垢条分别沿轴向设置在加热腔(10)中并均能在加热腔(10)中以加热腔(10)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且第一除垢条(401)与加热罐(1)的内周面紧贴,而第二除垢条(402)与第三除垢条(403)分别与加热罩(2)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紧贴,
上述除垢组件(4)还包括旋转除垢架(40),该旋转除垢架(40)包括圆形的上旋转座(41)和下旋转座(42),而上述各除垢条分别连接在上旋转座(41)和下旋转座(4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热装置(3)包括围设在上述加热罐(1)的外周的加热线圈(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1)开设在加热罐(1)的底壁上,且该进水口(11)上连接有进水管(110),该进水管(110)上安装有进水泵,而出汽口(12)则开设在加热罐(1)的顶壁上并位于该顶壁的中心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除垢条分别为两个并分别以加热腔(10)的中心轴为中心呈中心对称,且各第二除垢条(402)和各第三除垢条(403)均位于两条第一除垢条(401)的内侧,而各第二除垢条(402)与各第三除垢条(403)一一对应,且各第二除垢条(402)与对应的第三除垢条(403)分别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的间隙等于上述加热罩(2)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座(41)分别包括圆形的上外圈(411)和上内圈(412),而下旋转座(42)包括圆形的下外圈(421)和下内圈(422),各第一除垢条(401)分别连接在上外圈(411)和下外圈(421)之间,而各第二除垢条(402)和各第三除垢条(403)分别连接在上内圈(412)和下内圈(422)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座(41)的上外圈(411)沿周向与加热罐(1)的内周面的上部沿周向紧贴,而上内圈(412)沿周向与加热罩(2)的外周面的上部沿周向紧贴,上述下旋转座(42)的下外圈(421)沿周向与加热罐(1)的内周面的下部沿周向紧贴,而下内圈(422)沿周向与加热罩(2)的外周面的下部沿周向紧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旋转座(42)上固定有径向延伸的支撑条(43),该支撑条(43)分别与上述下外圈(421)和下内圈(422)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43)上延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通孔(431),而下旋转座(42)的底面与加热腔(10)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储垢空间(5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43)为两根,各支撑条(43)的两端分别与下外圈(421)的对应处固定,且两根支撑条(43)相互垂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支撑条(43)中,其中一根支撑条(43)与各第一除垢条(401)所在的下外圈(421)所在处固定,而另一根支撑条(43)与各第二除垢条(402)和各第三除垢条(403)所在的下内圈(422)所在处固定。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罩(2)在加热腔(10)内底面上的水平投影位于进水口(11)的外侧,且该进水口(11)邻近加热罩(2)的内周面在加热腔(10)内底面上的水平投影。
12.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垢组件(4)还包括旋转轴(44)、传动齿轮(47)、螺杆(46)以及驱动电机(45),上述旋转轴(44)沿轴向穿设在加热罐(1)的底壁上且其上端与下旋转座(42)的中心处固定,而旋转轴(44)的下端位于加热罐(1)之外并安装有上述传动齿轮(47),上述螺杆(46)固定在驱动电机(45)的输出轴上并与上述传动齿轮(47)相啮合。
13.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烹饪电器。
CN202010836537.7A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制烹饪电器 Active CN112050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6537.7A CN112050180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制烹饪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6537.7A CN112050180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制烹饪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0180A CN112050180A (zh) 2020-12-08
CN112050180B true CN112050180B (zh) 2021-12-03

Family

ID=73600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6537.7A Active CN112050180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制烹饪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01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2130B (zh) * 2021-02-06 2021-09-28 广东格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除水垢蒸汽发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1303A (ja) * 2001-07-06 2003-01-24 Nakanishi Mfg Co Ltd 過熱蒸気発生装置
CN202613405U (zh) * 2012-04-18 2012-12-19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
CN205979697U (zh) * 2016-08-01 2017-02-22 王春生 一种电磁蒸汽发生器
CN108224403B (zh) * 2017-12-22 2019-11-15 陈方羽 一种防结垢的节能锅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0180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8045B1 (en) Combination oven with three-stage water atomizer
US8028664B2 (en) Device for generating the superheated steam
CN112050180B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制烹饪电器
CN108354466A (zh) 烹饪装置的风扇和烹饪装置
US20100090040A1 (en) Pulverizer for food waste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6361177A (zh) 一种能避免锅底漏液的空气炸锅
CN212157092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和蒸汽烹饪装置
CN218942868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RU52976U1 (ru) Роторный кавитационный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
CN205548288U (zh) 自动炒菜机
CN100387172C (zh) 具有过热蒸汽产生装置的电蒸炉
CN112377886B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厨房电器
JP6437057B2 (ja) 料理機器の回転軸固定構造及びそれを適用する料理機器
CN111219696A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和蒸汽烹饪装置
CN205250272U (zh) 立体循环式巧克力保温桶
CN208658995U (zh) 烹饪装置的风扇和烹饪装置
CN216790141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家用电器
CN208579357U (zh) 一种燃气灶热能再利用加热杯装置
CN207907209U (zh) 一种油电两用的蒸汽发生器
KR20210073169A (ko) 전극봉의 간격 조절구조를 갖는 전극 보일러
CN112617582B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CN209013797U (zh) 一种复合型换热器
CN213605797U (zh) 一种内置蒸发器的烹饪设备
CN110236376A (zh)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应用其的蒸汽烹饪设备
CN215638061U (zh)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快速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