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9278A - 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9278A
CN112049278A CN202010924062.7A CN202010924062A CN112049278A CN 112049278 A CN112049278 A CN 112049278A CN 202010924062 A CN202010924062 A CN 202010924062A CN 112049278 A CN112049278 A CN 112049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layer
coating
leveling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40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9278B (zh
Inventor
金明春
麻玉侠
汪庆豪
龚孙武
王柏军
梅春燕
章立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240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92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9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9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9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9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62Exterior insulation of exterior walls
    • E04B1/7625Details of the adhesive connection of the insulation to the wal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8Heat insulating elements
    • E04B1/80Heat insulating elements slab-shap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2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of plastic materials hardening after applying, e.g. plas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外墙墙体,所述外墙墙体表面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找平层、第一粘接层、保温隔热层、第二粘接层、防水层和保护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岩棉具有可压缩性,且吸水率高,在制备成保温层结构后,抗拉强度较弱且容易吸附大量水分而增大保温层的重量,从而导致保温层脱离墙体,保温效果变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外墙保温材料选择不当造成的火灾令人触目惊心,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失。外墙保温材料有些采用泡沫材料,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材料,但由于受到季节温度的使用限制、平整度效果差、易燃安全性差,因此不是最佳的选材。岩棉制品以其优异的防火保温特性是国际上公认的"第五常规能源"中的主要节能材料。在建筑上每使用1吨岩棉制品进行保温,一年至少可节省相当于1吨石油的能量,符合低碳、节能、减排趋势,已成为理想的建筑保温材料。岩棉是一种多孔纤维状材料,具有非常好的保温绝热性能,透气性能,吸音性能,也有效地减少建筑墙体发霉情况。但由于岩棉具有可压缩性,且吸水率高,在制备成保温层结构后,抗拉强度较弱且容易吸附大量水分而增大保温层的重量,从而导致保温层脱离墙体,保温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包括外墙墙体,所述外墙墙体表面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找平层、第一粘接层、保温隔热层、第二粘接层、防水层和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找平层是使用混凝土砂浆涂覆而成;所述混凝土砂浆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80~100份、粗骨料120~150份、细骨料80~120份、水40~50份、橡胶粉40~60份、粉煤灰20~25份、玻璃纤维12~14份、玄武岩纤维8~15份、减水剂0.5~1份。
优选地,所述橡胶粉为废旧橡胶颗粒或碎胶片经过研磨得到,其中,所述橡胶粉的颗粒粒径为50~200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第二粘接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涂覆而成;所述环氧树脂胶粘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改性环氧树脂80~120份,安息香丁醚1~2份,过氧化环己酮1~2份,环己酮6~10份,固化剂40~60份。
优选地,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2-呋喃甲醛,室温下搅拌反应8~12h,过滤取固体,使用丙酮洗涤三次,得到固体结晶M;
其中,对氨基苯甲酸乙酯、2-呋喃甲醛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2~1.5:5~10;
S2.称取八水碱式氯化锆加入至质量分数为50~7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均匀,滴加质量分数为30~5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至液体的pH=2.0~3.0,搅拌0.5~1h,得到锆基混液;
其中,八水碱式氯化锆与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4~8;
S3.将所述固体结晶M加入至所述锆基混液中,升温至60~80℃,回流反应6~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使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
其中,所述固体结晶M与所述锆基混液的质量比为1:6.5~10.2;
S4.将所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加入至环氧树脂中,升温至50~60℃,搅拌0.5~1h,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其中,所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0~40。
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优选地,所述保温隔热层为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拼接贴合制备得到;所述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是由改性岩棉纤维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改性岩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去离子水加入至DMF中,搅拌至均匀,加入氯化钽,搅拌至溶解,滴加0.1mol/L的盐酸至溶液的pH=2.0~3.0,再加入双(3,5-二羧基苯基)偶氮,搅拌至均匀后,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升温至120~160℃,密闭反应48~72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液A;
其中,氯化钽、双(3,5-二羧基苯基)偶氮、去离子水与DMF的质量比为1:3~5:2~3:5~7;
S2.将所述混合液A倒入烧瓶中,置于水浴50~60℃下,边搅拌边滴加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液体呈中性,过滤取固体,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得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
S3.称取岩棉纤维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硅烷偶联剂,超声分散1~3h,过滤取固体,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烘干,得到活化岩棉纤维;
其中,岩棉纤维、去离子水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6~8:0.05~0.1;
S4.将所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加入至DMF中,搅拌分散至均匀,再加入所述活化岩棉纤维,超声分散至均匀,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升温至110~130℃,密闭反应12~36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使用乙醇洗涤三次,得到改性岩棉纤维;
其中,所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DMF与所述活化岩棉纤维的质量比为1:6~8:2.2~3。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使用防水浆料涂覆得到;所述防水浆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80~100份、粗骨料60~80份、细骨料100~120份、水40~5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0~50份、云母粉40~60份、沸石粉3~8份和乙基纤维素1~2份。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由耐磨浆料涂覆得到;所述耐磨浆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80~100份、粗骨料100~150份、细骨料150~200份、水40~70份、粉煤灰10~30份、钢渣5~10份、碳纤维2~8份和减水剂0.1~1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1)墙体预处理:将墙体表面的杂物清扫干净,打磨至平整,再清除墙面的油污,保持墙面清洁;
(2)涂覆找平层:按照配方配置找平层的砂浆,之后分为两次找平施工;第一次找平施工主要用于填补墙体上存在的凹陷部位,且在填补完成后压实,保证第一次找平施工后墙面达到平整;第二次找平施工是在第一次找平施工的基础上一次抹平,抹平方向应沿墙体平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第二次找平施工应在第一次找平施工后6~12h进行,且两次找平施工的总厚度在4~6mm之间;第二次找平施工后,应自然养护至少一周;
(3)涂覆第一粘接层:按照配方配置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剂,向找平层表面喷水润湿至含水量在5~10%,之后将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剂均匀涂覆在找平层的表面,涂覆的厚度不超过2mm;
(4)涂覆保温隔热层:在第一粘接层涂覆完毕后,将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拼接并贴合至第一粘接层上,保温隔热板的贴合顺序为沿墙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粘贴;
(5)涂覆第二粘接层:按照配方配置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在保温隔热板的表面涂覆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涂覆的厚度不超过2mm,同时在保温隔热板之间的缝隙中灌注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并抹平;
(6)涂覆防水层:按照配方配置防水层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完全干燥的第二粘接层上,其中,防水层分为两次进行涂覆,第一次涂覆干燥率为70~80%后再进行第二次涂覆,两次涂覆的总厚度为2~3mm;
(7)涂覆保护层:在防水层完全干燥后,按照配方配置保护层的浆料,在防水层的表面涂覆2~3遍,每遍是在上次涂覆完全干燥后进行,在最后一遍涂覆干燥后,即完成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包括找平层、第一粘接层、保温隔热层、第二粘接层、防水层和保护层,多个层体以及粘接层的设置能够使建筑外墙的防水性和保温性得到更好的保障。其中,找平层所述的混凝土砂浆中通过加入煤渣灰、玻璃纤维减少制备的高效抗裂型多功能混凝土砂浆中水泥的占比,从而有效的使高效抗裂型多功能混凝土砂浆的制备过程更加环保、绿色,符合现有低碳生活的标准,同时向原料中添加废弃橡胶制备的橡胶粉,从而有效地加强高效抗裂型多功能混凝土砂浆的抗裂性能和形变补偿性能,使制得的混凝土砂浆更加优质。
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结构牢固的优点。其中,找平层分为两次施工能够减少墙体的空鼓现象的产生;设置两层粘接层是为了能够增加保温隔热层与其余层的粘接力;外层设置保护层具有较强的硬度,能够进一步保护整个保温结构不被损坏。
3.本发明的保温隔热层是由保温隔热板拼接而成。其中,保温隔热板是由改性岩棉纤维制备而成。改性岩棉纤维是通过金属钽有机配合物对岩棉纤维进行改性,使岩棉纤维的吸水性得到了较大抑制,且抗拉强度也得到了增强。改性岩棉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先使用有机配体双(3,5-二羧基苯基)偶氮与钽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形成金属钽有机配合物,之后通过加入碱使液体呈现中性的同时使配位体结合的更加紧密,之后将配合物对岩棉纤维进行改性,将金属钽有机配合物接枝于岩棉纤维的表面,即得到改性岩棉纤维。
4.本发明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加入有机纳米锆络合物得到改性环氧树脂,较大的改善了环氧树脂的脆性,且具有一定的自修复性能。其中,有机纳米锆络合物具体制备过程为:首先使用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与2-呋喃甲醛反应,生成含有亚胺基的席夫碱类化合物;然后通过八水碱式氯化锆制备了含有锆的溶胶液;由于制备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含有C=N双键以及-OH,因此在加入至含有锆的溶胶液后,能够更加容易地吸附结合金属锆,进而形成稳定的锆基络合物。
5.本发明的防水层通过防水浆料涂覆得到,其中,防水浆料通过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乙基纤维素和沸石粉三者的协同关系不仅增强了防水性能,还增强了防水浆料的粘接牢固性以及密实度;保护层通过耐磨浆料涂覆得到,其中,耐磨浆料中添加了钢渣,能够较大提升保护层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
附图标记:外墙墙体1、找平层2、第一粘接层3、保温隔热层4、第二粘接层5、防水层6和保护层7。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包括外墙墙体1,所述外墙墙体1表面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找平层2、第一粘接层3、保温隔热层4、第二粘接层5、防水层6和保护层7;
所述找平层2是使用混凝土砂浆涂覆而成;所述混凝土砂浆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90份、粗骨料135份、细骨料100份、水45份、橡胶粉50份、粉煤灰22份、玻璃纤维13份、玄武岩纤维10份、减水剂0.7份。
所述橡胶粉为废旧橡胶颗粒或碎胶片经过研磨得到,其中,所述橡胶粉的颗粒粒径为50~200μm。
所述第一粘接层3与所述第二粘接层5均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涂覆而成;所述环氧树脂胶粘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改性环氧树脂100份,安息香丁醚1.5份,过氧化环己酮1.5份,环己酮8份,固化剂50份。
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2-呋喃甲醛,室温下搅拌反应8~12h,过滤取固体,使用丙酮洗涤三次,得到固体结晶M;
其中,对氨基苯甲酸乙酯、2-呋喃甲醛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2~1.5:5~10;
S2.称取八水碱式氯化锆加入至质量分数为50~7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均匀,滴加质量分数为30~5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至液体的pH=2.0~3.0,搅拌0.5~1h,得到锆基混液;
其中,八水碱式氯化锆与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4~8;
S3.将所述固体结晶M加入至所述锆基混液中,升温至60~80℃,回流反应6~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使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
其中,所述固体结晶M与所述锆基混液的质量比为1:6.5~10.2;
S4.将所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加入至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升温至50~60℃,搅拌0.5~1h,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其中,所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0~40。
所述保温隔热层4为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拼接贴合制备得到;所述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是由改性岩棉纤维制备而成。
所述改性岩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去离子水加入至DMF中,搅拌至均匀,加入氯化钽,搅拌至溶解,滴加0.1mol/L的盐酸至溶液的pH=2.0~3.0,再加入双(3,5-二羧基苯基)偶氮,搅拌至均匀后,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升温至120~160℃,密闭反应48~72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液A;
其中,氯化钽、双(3,5-二羧基苯基)偶氮、去离子水与DMF的质量比为1:3~5:2~3:5~7;
S2.将所述混合液A倒入烧瓶中,置于水浴50~60℃下,边搅拌边滴加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液体呈中性,过滤取固体,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得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
S3.称取岩棉纤维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硅烷偶联剂,超声分散1~3h,过滤取固体,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烘干,得到活化岩棉纤维;
其中,岩棉纤维、去离子水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6~8:0.05~0.1;
S4.将所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加入至DMF中,搅拌分散至均匀,再加入所述活化岩棉纤维,超声分散至均匀,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升温至110~130℃,密闭反应12~36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使用乙醇洗涤三次,得到改性岩棉纤维;
其中,所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DMF与所述活化岩棉纤维的质量比为1:6~8:2.2~3。
所述防水层6使用防水浆料涂覆得到;所述防水浆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90份、粗骨料70份、细骨料110份、水45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40份、云母粉50份、沸石粉6份和乙基纤维素1.5份。
所述保护层7由耐磨浆料涂覆得到;所述耐磨浆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90份、粗骨料120份、细骨料180份、水55份、粉煤灰20份、钢渣7份、碳纤维5份和减水剂0.5份。
一种上述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1)墙体预处理:将墙体表面的杂物清扫干净,打磨至平整,再清除墙面的油污,保持墙面清洁;
(2)涂覆找平层:按照配方配置找平层的砂浆,之后分为两次找平施工;第一次找平施工主要用于填补墙体上存在的凹陷部位,且在填补完成后压实,保证第一次找平施工后墙面达到平整;第二次找平施工是在第一次找平施工的基础上一次抹平,抹平方向应沿墙体平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第二次找平施工应在第一次找平施工后6~12h进行,且两次找平施工的总厚度在4~6mm之间;第二次找平施工后,应自然养护至少一周;
(3)涂覆第一粘接层:按照配方配置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剂,向找平层表面喷水润湿至含水量在5~10%,之后将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剂均匀涂覆在找平层的表面,涂覆的厚度不超过2mm;
(4)涂覆保温隔热层:在第一粘接层涂覆完毕后,将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拼接并贴合至第一粘接层上,保温隔热板的贴合顺序为沿墙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粘贴;
(5)涂覆第二粘接层:按照配方配置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在保温隔热板的表面涂覆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涂覆的厚度不超过2mm,同时在保温隔热板之间的缝隙中灌注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并抹平;
(6)涂覆防水层:按照配方配置防水层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完全干燥的第二粘接层上,其中,防水层分为两次进行涂覆,第一次涂覆干燥率为70~80%后再进行第二次涂覆,两次涂覆的总厚度为2~3mm;
(7)涂覆保护层:在防水层完全干燥后,按照配方配置保护层的浆料,在防水层的表面涂覆2~3遍,每遍是在上次涂覆完全干燥后进行,在最后一遍涂覆干燥后,即完成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
实施例2
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包括外墙墙体1,所述外墙墙体1表面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找平层2、第一粘接层3、保温隔热层4、第二粘接层5、防水层6和保护层7;
所述找平层2是使用混凝土砂浆涂覆而成;所述混凝土砂浆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80份、粗骨料120份、细骨料80份、水40份、橡胶粉40份、粉煤灰20份、玻璃纤维12份、玄武岩纤维8份、减水剂0.5份。
所述橡胶粉为废旧橡胶颗粒或碎胶片经过研磨得到,其中,所述橡胶粉的颗粒粒径为50~200μm。
所述第一粘接层3与所述第二粘接层5均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涂覆而成;所述环氧树脂胶粘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改性环氧树脂80份,安息香丁醚1份,过氧化环己酮1份,环己酮6份,固化剂40份。
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2-呋喃甲醛,室温下搅拌反应8~12h,过滤取固体,使用丙酮洗涤三次,得到固体结晶M;
其中,对氨基苯甲酸乙酯、2-呋喃甲醛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2~1.5:5~10;
S2.称取八水碱式氯化锆加入至质量分数为50~7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均匀,滴加质量分数为30~5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至液体的pH=2.0~3.0,搅拌0.5~1h,得到锆基混液;
其中,八水碱式氯化锆与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4~8;
S3.将所述固体结晶M加入至所述锆基混液中,升温至60~80℃,回流反应6~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使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
其中,所述固体结晶M与所述锆基混液的质量比为1:6.5~10.2;
S4.将所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加入至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中,升温至50~60℃,搅拌0.5~1h,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其中,所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0~40。
所述保温隔热层4为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拼接贴合制备得到;所述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是由改性岩棉纤维制备而成。
所述改性岩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去离子水加入至DMF中,搅拌至均匀,加入氯化钽,搅拌至溶解,滴加0.1mol/L的盐酸至溶液的pH=2.0~3.0,再加入双(3,5-二羧基苯基)偶氮,搅拌至均匀后,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升温至120~160℃,密闭反应48~72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液A;
其中,氯化钽、双(3,5-二羧基苯基)偶氮、去离子水与DMF的质量比为1:3~5:2~3:5~7;
S2.将所述混合液A倒入烧瓶中,置于水浴50~60℃下,边搅拌边滴加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液体呈中性,过滤取固体,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得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
S3.称取岩棉纤维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硅烷偶联剂,超声分散1~3h,过滤取固体,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烘干,得到活化岩棉纤维;
其中,岩棉纤维、去离子水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6~8:0.05~0.1;
S4.将所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加入至DMF中,搅拌分散至均匀,再加入所述活化岩棉纤维,超声分散至均匀,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升温至110~130℃,密闭反应12~36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使用乙醇洗涤三次,得到改性岩棉纤维;
其中,所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DMF与所述活化岩棉纤维的质量比为1:6~8:2.2~3。
所述防水层6使用防水浆料涂覆得到;所述防水浆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80份、粗骨料60份、细骨料100份、水4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0份、云母粉40份、沸石粉3份和乙基纤维素1份。
所述保护层7由耐磨浆料涂覆得到;所述耐磨浆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80份、粗骨料100份、细骨料150份、水40份、粉煤灰10份、钢渣5份、碳纤维2份和减水剂0.1份。
一种上述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1)墙体预处理:将墙体表面的杂物清扫干净,打磨至平整,再清除墙面的油污,保持墙面清洁;
(2)涂覆找平层:按照配方配置找平层的砂浆,之后分为两次找平施工;第一次找平施工主要用于填补墙体上存在的凹陷部位,且在填补完成后压实,保证第一次找平施工后墙面达到平整;第二次找平施工是在第一次找平施工的基础上一次抹平,抹平方向应沿墙体平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第二次找平施工应在第一次找平施工后6~12h进行,且两次找平施工的总厚度在4~6mm之间;第二次找平施工后,应自然养护至少一周;
(3)涂覆第一粘接层:按照配方配置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剂,向找平层表面喷水润湿至含水量在5~10%,之后将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剂均匀涂覆在找平层的表面,涂覆的厚度不超过2mm;
(4)涂覆保温隔热层:在第一粘接层涂覆完毕后,将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拼接并贴合至第一粘接层上,保温隔热板的贴合顺序为沿墙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粘贴;
(5)涂覆第二粘接层:按照配方配置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在保温隔热板的表面涂覆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涂覆的厚度不超过2mm,同时在保温隔热板之间的缝隙中灌注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并抹平;
(6)涂覆防水层:按照配方配置防水层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完全干燥的第二粘接层上,其中,防水层分为两次进行涂覆,第一次涂覆干燥率为70~80%后再进行第二次涂覆,两次涂覆的总厚度为2~3mm;
(7)涂覆保护层:在防水层完全干燥后,按照配方配置保护层的浆料,在防水层的表面涂覆2~3遍,每遍是在上次涂覆完全干燥后进行,在最后一遍涂覆干燥后,即完成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
实施例3
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包括外墙墙体1,所述外墙墙体1表面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找平层2、第一粘接层3、保温隔热层4、第二粘接层5、防水层6和保护层7;
所述找平层2是使用混凝土砂浆涂覆而成;所述混凝土砂浆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100份、粗骨料150份、细骨料120份、水50份、橡胶粉60份、粉煤灰25份、玻璃纤维14份、玄武岩纤维15份、减水剂1份。
所述橡胶粉为废旧橡胶颗粒或碎胶片经过研磨得到,其中,所述橡胶粉的颗粒粒径为50~200μm。
所述第一粘接层3与所述第二粘接层5均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涂覆而成;所述环氧树脂胶粘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改性环氧树脂120份,安息香丁醚2份,过氧化环己酮2份,环己酮10份,固化剂60份。
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2-呋喃甲醛,室温下搅拌反应8~12h,过滤取固体,使用丙酮洗涤三次,得到固体结晶M;
其中,对氨基苯甲酸乙酯、2-呋喃甲醛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2~1.5:5~10;
S2.称取八水碱式氯化锆加入至质量分数为50~7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均匀,滴加质量分数为30~5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至液体的pH=2.0~3.0,搅拌0.5~1h,得到锆基混液;
其中,八水碱式氯化锆与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4~8;
S3.将所述固体结晶M加入至所述锆基混液中,升温至60~80℃,回流反应6~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使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
其中,所述固体结晶M与所述锆基混液的质量比为1:6.5~10.2;
S4.将所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加入至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升温至50~60℃,搅拌0.5~1h,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其中,所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0~40。
所述保温隔热层4为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拼接贴合制备得到;所述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是由改性岩棉纤维制备而成。
所述改性岩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去离子水加入至DMF中,搅拌至均匀,加入氯化钽,搅拌至溶解,滴加0.1mol/L的盐酸至溶液的pH=2.0~3.0,再加入双(3,5-二羧基苯基)偶氮,搅拌至均匀后,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升温至120~160℃,密闭反应48~72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液A;
其中,氯化钽、双(3,5-二羧基苯基)偶氮、去离子水与DMF的质量比为1:3~5:2~3:5~7;
S2.将所述混合液A倒入烧瓶中,置于水浴50~60℃下,边搅拌边滴加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液体呈中性,过滤取固体,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得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
S3.称取岩棉纤维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硅烷偶联剂,超声分散1~3h,过滤取固体,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烘干,得到活化岩棉纤维;
其中,岩棉纤维、去离子水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6~8:0.05~0.1;
S4.将所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加入至DMF中,搅拌分散至均匀,再加入所述活化岩棉纤维,超声分散至均匀,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升温至110~130℃,密闭反应12~36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使用乙醇洗涤三次,得到改性岩棉纤维;
其中,所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DMF与所述活化岩棉纤维的质量比为1:6~8:2.2~3。
所述防水层6使用防水浆料涂覆得到;所述防水浆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100份、粗骨料80份、细骨料120份、水5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50份、云母粉60份、沸石粉8份和乙基纤维素2份。
所述保护层7由耐磨浆料涂覆得到;所述耐磨浆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100份、粗骨料150份、细骨料200份、水70份、粉煤灰30份、钢渣10份、碳纤维8份和减水剂1份。
一种上述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1)墙体预处理:将墙体表面的杂物清扫干净,打磨至平整,再清除墙面的油污,保持墙面清洁;
(2)涂覆找平层:按照配方配置找平层的砂浆,之后分为两次找平施工;第一次找平施工主要用于填补墙体上存在的凹陷部位,且在填补完成后压实,保证第一次找平施工后墙面达到平整;第二次找平施工是在第一次找平施工的基础上一次抹平,抹平方向应沿墙体平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第二次找平施工应在第一次找平施工后6~12h进行,且两次找平施工的总厚度在4~6mm之间;第二次找平施工后,应自然养护至少一周;
(3)涂覆第一粘接层:按照配方配置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剂,向找平层表面喷水润湿至含水量在5~10%,之后将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剂均匀涂覆在找平层的表面,涂覆的厚度不超过2mm;
(4)涂覆保温隔热层:在第一粘接层涂覆完毕后,将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拼接并贴合至第一粘接层上,保温隔热板的贴合顺序为沿墙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粘贴;
(5)涂覆第二粘接层:按照配方配置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在保温隔热板的表面涂覆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涂覆的厚度不超过2mm,同时在保温隔热板之间的缝隙中灌注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并抹平;
(6)涂覆防水层:按照配方配置防水层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完全干燥的第二粘接层上,其中,防水层分为两次进行涂覆,第一次涂覆干燥率为70~80%后再进行第二次涂覆,两次涂覆的总厚度为2~3mm;
(7)涂覆保护层:在防水层完全干燥后,按照配方配置保护层的浆料,在防水层的表面涂覆2~3遍,每遍是在上次涂覆完全干燥后进行,在最后一遍涂覆干燥后,即完成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
对比例
一种保温隔热板,所述保温隔热板是由岩棉纤维制备而成。
一种环氧树脂胶黏剂,所述环氧树脂胶粘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100份,安息香丁醚1.5份,过氧化环己酮1.5份,环己酮8份,固化剂50份。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将本发明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中所制备的保温隔热板以及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性能检测对比。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1~3与对比例的岩棉板是通过沉降法工艺制备得到,除了岩棉纤维原料不同,其余过程皆相同,长×宽×厚=1.5m×0.8m×0.05m;检测按照按现有行业标准JG/T287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1~3与对比例制备的环氧树脂胶粘剂采用国标2567-2008检测方法,做浇注体测试;自修复性能的检测方法为:用刀片在制得的样条表面人为划出一道“十”字裂纹,然后将其放入到120℃的烘箱中进行加热,并用显微镜观察划痕的修复情况。
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保温隔热板的性能检测
Figure BDA0002667719060000131
表2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性能检测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
拉伸强度/MPa 92 90 93 81
断裂伸长率/% 7.2 6.4 7.0 4.3
12h后修复情况 划痕几乎消失 划痕几乎消失 划痕几乎消失 划痕几乎无变化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所制备的保温隔热板憎水率较好,且抗拉强度以及潮湿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均有较优异表现;由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所制备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具有较为优异的自修复性以及力学强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墙体,所述外墙墙体表面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找平层、第一粘接层、保温隔热层、第二粘接层、防水层和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层是使用混凝土砂浆涂覆而成;所述混凝土砂浆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80~100份、粗骨料120~150份、细骨料80~120份、水40~50份、橡胶粉40~60份、粉煤灰20~25份、玻璃纤维12~14份、玄武岩纤维8~15份、减水剂0.5~1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粉为废旧橡胶颗粒或碎胶片经过研磨得到,其中,所述橡胶粉的颗粒粒径为50~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第二粘接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涂覆而成;所述环氧树脂胶粘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改性环氧树脂80~120份,安息香丁醚1~2份,过氧化环己酮1~2份,环己酮6~10份,固化剂40~6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2-呋喃甲醛,室温下搅拌反应8~12h,过滤取固体,使用丙酮洗涤三次,得到固体结晶M;
其中,对氨基苯甲酸乙酯、2-呋喃甲醛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2~1.5:5~10;
S2.称取八水碱式氯化锆加入至质量分数为50~70%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均匀,滴加质量分数为30~5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至液体的pH=2.0~3.0,搅拌0.5~1h,得到锆基混液;
其中,八水碱式氯化锆与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4~8;
S3.将所述固体结晶M加入至所述锆基混液中,升温至60~80℃,回流反应6~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使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
其中,所述固体结晶M与所述锆基混液的质量比为1:6.5~10.2;
S4.将所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加入至环氧树脂中,升温至50~60℃,搅拌0.5~1h,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其中,所述有机纳米锆络合物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0~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层为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拼接贴合制备得到;所述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是由改性岩棉纤维制备而成;所述改性岩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去离子水加入至DMF中,搅拌至均匀,加入氯化钽,搅拌至溶解,滴加0.1mol/L的盐酸至溶液的pH=2.0~3.0,再加入双(3,5-二羧基苯基)偶氮,搅拌至均匀后,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升温至120~160℃,密闭反应48~72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液A;
其中,氯化钽、双(3,5-二羧基苯基)偶氮、去离子水与DMF的质量比为1:3~5:2~3:5~7;
S2.将所述混合液A倒入烧瓶中,置于水浴50~60℃下,边搅拌边滴加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液体呈中性,过滤取固体,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得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
S3.称取岩棉纤维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硅烷偶联剂,超声分散1~3h,过滤取固体,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烘干,得到活化岩棉纤维;
其中,岩棉纤维、去离子水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6~8:0.05~0.1;
S4.将所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加入至DMF中,搅拌分散至均匀,再加入所述活化岩棉纤维,超声分散至均匀,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升温至110~130℃,密闭反应12~36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使用乙醇洗涤三次,得到改性岩棉纤维;
其中,所述金属钽有机配合物、DMF与所述活化岩棉纤维的质量比为1:6~8:2.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使用防水浆料涂覆得到;所述防水浆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80~100份、粗骨料60~80份、细骨料100~120份、水40~5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0~50份、云母粉40~60份、沸石粉3~8份和乙基纤维素1~2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由耐磨浆料涂覆得到;所述耐磨浆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80~100份、粗骨料100~150份、细骨料150~200份、水40~70份、粉煤灰10~30份、钢渣5~10份、碳纤维2~8份和减水剂0.1~1份。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1)墙体预处理:将墙体表面的杂物清扫干净,打磨至平整,再清除墙面的油污,保持墙面清洁;
(2)涂覆找平层:按照配方配置找平层的砂浆,之后分为两次找平施工;第一次找平施工主要用于填补墙体上存在的凹陷部位,且在填补完成后压实,保证第一次找平施工后墙面达到平整;第二次找平施工是在第一次找平施工的基础上一次抹平,抹平方向应沿墙体平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第二次找平施工应在第一次找平施工后6~12h进行,且两次找平施工的总厚度在4~6mm之间;第二次找平施工后,应自然养护至少一周;
(3)涂覆第一粘接层:按照配方配置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剂,向找平层表面喷水润湿至含水量在5~10%,之后将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剂均匀涂覆在找平层的表面,涂覆的厚度不超过2mm;
(4)涂覆保温隔热层:在第一粘接层涂覆完毕后,将预制的保温隔热板拼接并贴合至第一粘接层上,保温隔热板的贴合顺序为沿墙面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粘贴;
(5)涂覆第二粘接层:按照配方配置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在保温隔热板的表面涂覆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涂覆的厚度不超过2mm,同时在保温隔热板之间的缝隙中灌注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剂并抹平;
(6)涂覆防水层:按照配方配置防水层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完全干燥的第二粘接层上,其中,防水层分为两次进行涂覆,第一次涂覆干燥率为70~80%后再进行第二次涂覆,两次涂覆的总厚度为2~3mm;
(7)涂覆保护层:在防水层完全干燥后,按照配方配置保护层的浆料,在防水层的表面涂覆2~3遍,每遍是在上次涂覆完全干燥后进行,在最后一遍涂覆干燥后,即完成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
CN202010924062.7A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0492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4062.7A CN112049278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4062.7A CN112049278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9278A true CN112049278A (zh) 2020-12-08
CN112049278B CN112049278B (zh) 2021-08-03

Family

ID=73608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4062.7A Active CN112049278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92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0849A (zh) * 2020-12-17 2021-03-12 宁夏黑金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废石料加工的建筑板材结合处用粘合剂
CN114988775A (zh) * 2022-06-21 2022-09-02 浙江方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修复高性能混凝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3332A (en) * 1973-02-15 1975-09-02 Uniroyal Inc Adhesion of polyester to rubber using an adhesive containing added metal compounds
CN102219457A (zh) * 2011-04-01 2011-10-19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抗裂、耐久的水泥基弹性防护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203905204U (zh) * 2014-05-19 2014-10-29 浙江华尔绝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墙体
CN104909665A (zh) * 2015-06-10 2015-09-16 金华市欣生沸石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干粉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CN107082603A (zh) * 2017-04-25 2017-08-22 张升 一种建筑砂浆
CN107619224A (zh) * 2017-10-12 2018-01-23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抗裂保温的再生骨料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30427A (zh) * 2020-05-12 2020-08-1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改性的树脂基杂化材料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3332A (en) * 1973-02-15 1975-09-02 Uniroyal Inc Adhesion of polyester to rubber using an adhesive containing added metal compounds
CN102219457A (zh) * 2011-04-01 2011-10-19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抗裂、耐久的水泥基弹性防护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203905204U (zh) * 2014-05-19 2014-10-29 浙江华尔绝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墙体
CN104909665A (zh) * 2015-06-10 2015-09-16 金华市欣生沸石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干粉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CN107082603A (zh) * 2017-04-25 2017-08-22 张升 一种建筑砂浆
CN107619224A (zh) * 2017-10-12 2018-01-23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抗裂保温的再生骨料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30427A (zh) * 2020-05-12 2020-08-1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改性的树脂基杂化材料及其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0849A (zh) * 2020-12-17 2021-03-12 宁夏黑金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废石料加工的建筑板材结合处用粘合剂
CN114988775A (zh) * 2022-06-21 2022-09-02 浙江方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修复高性能混凝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9278B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9278B (zh) 一种防水型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020370B (zh) 一种带防腐涂层的钢结构外墙用界面砂浆
CN202017277U (zh) 一种轻钢别墅的墙体结构
CN103448133B (zh)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5947A (zh)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装配式复合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1465B (zh) 高性能微空超纤建筑隔热保温浆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52473A (zh) 一种装饰混凝土、装配式复合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74111A (zh) 一种内墙用轻质高强秸秆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510671A (zh) 镁质防火复合板
CN108793867A (zh) 一种用于墙体抗震节能一体化改造的改性聚合物砂浆及制备方法
CN109761551A (zh) 一种环保内墙施工方法
CN109626893B (zh) 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水泥吊顶板及其半干法制备工艺
CN114276111A (zh) 非膨胀型磷石膏防火涂料
CN113526931A (zh) 一种外墙抗裂砂浆
CN107805014A (zh) 一种陶粒复合轻质节能隔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30057A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质复合建筑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153319B (zh) 膨胀珍珠岩细粉-聚合物乳胶粉复合改性干粉砂浆
CN112266640A (zh) 一种硬石膏基室内微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1916A (zh) 一种膨胀珍珠岩轻质保温装饰一体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45537A (zh) 一种轻质抹灰砂浆及制备方法
CN101434762A (zh) 一种页岩保温隔热墙体腻子
CN108147753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装配式复合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35426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板
CN205100421U (zh) 一种建筑砌块
CN210530190U (zh) 一种无机玻化微珠外墙保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waterproof building exterior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3

Pledgee: Zhejiang Taishu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Chengdong sub branch

Pledgor: RUI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3300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