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0706A - 对接装置通信 - Google Patents

对接装置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0706A
CN112020706A CN201880092834.6A CN201880092834A CN112020706A CN 112020706 A CN112020706 A CN 112020706A CN 201880092834 A CN201880092834 A CN 201880092834A CN 112020706 A CN112020706 A CN 112020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docking
computing device
docking apparatus
hb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28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一帆
杨辉颖
陈鸿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ublication of CN112020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0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对接装置与计算设备的通信的示例。在示例实现方式中,对接设备和计算设备通过对接设备的通用串行总线(USB)集线器的USB端口采取USB备用模式基于USB协议的消息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对接装置通信
背景技术
对接装置(也被称为对接设备或对接站)用于将计算设备连接到用于向计算设备提供扩展功能的其他外部设备(诸如打印机、扫描仪、输入输出设备等)。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可具有相应的接口连接器,例如,用于将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相互连接的端口或插座。
附图说明
以下详细描述参照附图,其中:
图1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对接装置的框图;
图2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可耦接到计算设备的对接装置的框图;
图3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计算设备的框图;
图4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用于在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方法;
图5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用于在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方法;
图6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用于在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并且
图7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实现用于在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系统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计算设备可被提供有接口连接器以连接到用于向计算设备提供扩展功能的对接装置中的对应的接口连接器。计算设备(也被称为主设备)和对接装置,每个可具有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或插座,以用于建立计算设备和对接装置之间的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对接装置可包括USB插头式连接器,并且计算设备可包括其中USB插头式连接器可插入其中以建立连接的USB插座。在一些示例中,计算设备和对接装置两者可包括相应的USB插座,并且可使用连接到对接装置的USB插座和计算设备的USB插座的USB线缆而建立连接。在示例中,USB端口或插座可以是USB Type-C端口或插座。
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中的USB端口或插座可以采取USB备用模式(USB AlternateMode)通信。USB备用模式允许基于除了USB协议之外的协议通过USB接口的通信。在通信信道基于USB时,以USB备用模式的通信使用供应商定义消息(VDM)而执行。对接装置可包括嵌入式控制器和电源输送(PD)控制器。为了将信息从对接装置传送到计算设备,对接装置的嵌入式控制器可对信息进行编码并且通过内部集成电路(I2C)将编码后的信息发送到对接装置的PD控制器。然后,对接装置的PD控制器可以采取VDM格式将编码后的信息传输到计算设备中的PD控制器。计算设备的PD控制器可对VDM进行解码以确定信息,并且通过I2C将信息转发到计算设备的控制单元,以用于基于从对接装置接收的信息而执行动作。从计算设备到对接装置的信息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传送,其中,计算设备中的控制单元和PD控制器通过I2C通信,对接装置中的嵌入式控制器和PD控制器通过I2C通信,并且计算设备的PD控制器和对接装置的PD控制器通过VDM通信。
对于VDM,计算设备和对接装置必须属于同一供应商或必须属于可识别和处理彼此的VDM的供应商。因此,不能识别和处理彼此的VDM的不同供应商的计算设备和对接装置不能通过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
本主题描述了用于在不使用VDM的情况下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的通信的方法。在没有VDM的情况下的通信允许不同供应商的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彼此通信。
根据本主题的示例实现方式,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可通过对接装置中的USB集线器使用基于USB协议的消息而彼此通信。在示例实现方式中,对接装置中的USB集线器包括可耦接到计算设备的USB插座以采取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端口。USB端口和USB插座例如可以分别是USB Type-C端口和USB Type-C插座,以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对接装置的USB集线器与对接装置的嵌入式控制器通信,并且还通过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与计算设备的控制单元通信以用于交换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信息。
通过USB端口和USB接收器采取USB备用模式使用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的通信消除了VDM的使用,这促进了不同供应商的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
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了本主题。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图和以下描述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指代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应该注意的是,描述和图仅图示本主题的原理。因此,要理解的是,尽管本文没有明确描述或示出,但是可设计出包含本主题的原理的各种设置。而且,本文记载本主题的原理、方面和示例以及其具体示例的所有陈述意在包含其等价物。
图1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对接装置100的框图。对接装置100可以是允许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电脑、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话等)同时连接到各种外部设备(诸如打印机、扫描仪、路由器、存储设备、服务器等)的对接设备或对接站。对接装置100包括包含USB端口104的USB集线器102。USB端口104可耦接到计算设备106以采取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在示例实现方式中,USB端口104是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 Type-C端口。USB端口104可耦接到计算设备106的USB端口或插座(未示出)。对接装置100还可包括外部设备(诸如打印机、扫描仪、路由器、存储设备、服务器等)可被连接到的多个其他通信端口,以提供计算设备106的扩展功能。
如图1中所示,对接装置100还可包括嵌入式控制器108。嵌入式控制器108耦接到USB集线器102。嵌入式控制器108可通过任何合适的硬件和计算机可读指令的组合来实现。嵌入式控制器108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以为了对接装置100与计算设备106的通信的目的而执行各种功能。例如,用于嵌入式控制器108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是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并且用于嵌入式控制器108的硬件可包括执行这类指令以用于对接装置100与计算设备106的通信的处理资源。在一些示例中,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指令,指令在由处理资源执行时实现嵌入式控制器108。处理资源可实现为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状态机、逻辑电路、和/或基于操作指令而操控信号的任何设备。除了其他能力之外,处理资源可读取和执行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例如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EPROM、闪存、NVRAM、忆阻器等)。在另一示例中,嵌入式控制器108可由电子电路实现。
在示例实现方式中,USB集线器102通过采取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端口104从计算设备106接收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操作参数。在示例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操作参数指代与对接装置100或与计算设备106相关联的参数,基于该参数,可在对接装置100中执行动作。关于图2描述第一设备操作参数的一些示例。
当接收到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时,USB集线器102将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发送到嵌入式控制器108。嵌入式控制器108从USB集线器102接收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以及基于第一设备操作参数而在对接装置100中执行第一动作。关于图2描述第一设备操作参数的一些示例。
图2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可耦接到计算设备106的对接装置100的框图。除USB集线器102、USB端口104以及嵌入式控制器108之外,对接装置100包括电源按钮202、电源按钮发光二极管(LED)204、耦接到嵌入式控制器108的PD控制器206以及耦接到PD控制器206的网络接口卡(NIC)208。
对接装置100可与计算设备106通信以基于计算设备106的电源模式状态而设定对接装置100的电源按钮LED 204。计算设备106的电源模式状态可指示计算设备106是否处于“开”(ON)、“关”(OFF)、“睡眠”、“休眠”等。在示例实现方式中,从计算设备106接收到的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中的第一设备操作参数可指示计算设备106的电源模式状态。计算设备106的电源模式状态可基于如由计算设备106的用户选择的电源模式。嵌入式控制器108可从USB集线器102接收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并且可对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进行解码以确定计算设备106的电源模式状态。然后,嵌入式控制器108可基于计算设备106的电源模式状态而执行第一动作,以设定对接装置100的电源按钮LED204。表1图示列出计算设备106的电源模式状态和电源按钮LED的与每个电源模式状态相对应的状态的示例的映射表。
表1
Figure BDA0002746901270000041
在示例实现方式中,如由表1所图示的映射表可存储在对接装置100中的存储器(未示出)中。嵌入式控制器108可参照存储的映射表基于计算设备106的电源模式状态而执行第一动作以设定电源按钮LED,计算设备106的电源模式状态由从计算设备106接收的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而确定。因此,如果计算设备106是“开”,则嵌入式控制器108将电源按钮LED 204设定为“开”状态。类似地,如果计算设备106是“关”或“休眠”,则嵌入式控制器108将电源按钮LED 204设定为“关”状态。进一步,如果计算设备106是“睡眠”,则嵌入式控制器108将电源按钮LED 204设定为“闪烁”状态。
进一步,对接装置100可与计算设备106通信以为对接装置100的NIC 208设定带外主机总线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OOB HBMA)。在示例实现方式中,从计算设备106接收到的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中的第一设备操作参数可包括用于对接装置100的OOB HBMA。OOB HBMA可由用户提供到计算设备106。嵌入式控制器108可从USB集线器102接收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并且可对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进行解码以确定OOB HBMA。然后,嵌入式控制器108可执行第一动作以通过I2C将OOB HBMA发送到PD控制器206。PD控制器206可进一步通过I2C将OOB HBMA发送到NIC 208。NIC 208从PD控制器206接收OOB HBMA并且基于该OOB HBMA而设定NIC 208。因此,用于对接装置200的NIC 208的OOB HBMA可通过由用户在计算设备106中输入OOB HBMA而被设定。
进一步,对接装置100可与计算设备106通信以基于对接装置100的电源按钮202的动作而将计算设备106打开或关闭。用户可操作对接装置100以驱动电源按钮202以设定对接装置100的操作状态。例如,用户可驱动电源按钮202以将对接装置100的操作状态设定为“开”,或驱动电源按钮202以将对接装置100的操作状态设定为“关”。
在示例实现方式中,嵌入式控制器108确定第二设备操作参数,其中,该第二设备操作参数指示对接装置100的操作状态。嵌入式控制器108相应地生成包括第二设备操作参数的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并且将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发送到USB集线器102。USB集线器102可从嵌入式控制器108接收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并且通过采取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端口104将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发送到计算设备106。USB集线器104可将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发送到计算设备106,以基于对接装置100的操作状态而在计算设备106中执行第二动作。在示例中,对接装置100的操作状态可包括对接装置100的电源模式状态(例如,“开”或“关”)。计算设备106可相应地执行第二动作以打开或关闭计算设备106。
图3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计算设备300的框图。计算设备300可与计算设备106相同。计算设备300可包括但不受限于膝上型电脑、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话等。
如图3中所示,计算设备300包括USB Type-C插座302。USB Type-C插座可耦接到对接装置308的USB集线器306的USB Type-C端口304以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在示例实现方式中,对接装置308可与关于图1和图2所图示和所描述的对接装置100类似。
计算设备300还包括耦接到USB Type-C插座302的控制单元310。控制单元310可通过任何合适的硬件和计算机可读指令的组合来实现。控制单元310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以为了计算设备300与对接装置308的通信的目的而执行各种功能。例如,用于控制单元310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是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并且用于控制单元310的硬件可包括执行这类指令以用于计算设备300与对接装置308的通信的处理资源。在一些示例中,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指令,指令在由处理资源执行时实现控制单元310。处理资源可实现为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状态机、逻辑电路、和/或基于操作指令而操控信号的任何设备。除了其他能力之外,处理资源可读取和执行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例如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EPROM、闪存、NVRAM、忆阻器等)。在另一示例中,控制单元310可由电子电路实现。
在示例实现方式中,控制单元310确定用于传送到对接装置308的第一设备操作参数。如之前所述,第一设备操作参数可指示计算设备300的电源模式状态或可包括用于对接装置308的OOB HBMA。控制单元310可确定计算设备300的如由计算设备300的用户选择的电源模式状态。控制单元310可确定如由计算设备300的用户输入的OOB HBMA。控制单元310生成具有第一设备操作参数的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并且通过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 Type-C插座302将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发送到对接装置308的USB集线器306。
控制单元310将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发送到对接装置308,以基于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中的第一设备操作参数而在对接装置308中执行第一动作。如之前所述,通过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中的计算设备300的电源模式状态,第一动作基于计算设备106的电源模式状态而设定对接装置308的电源按钮LED(图3中未示出)。进一步,如之前所述,通过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中的用于对接装置308的OOB HBMA,第一动作基于OOB HBMA而设定对接装置308的NIC(图3中未示出)。
进一步,在示例实现方式中,控制单元310可通过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 Type-C插座302从对接装置308的USB集线器306接收具有第二设备操作参数的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如之前所述,第二设备操作参数指示对接装置308的操作状态。在示例中,对接装置308的操作状态可包括对接装置308的电源模式状态(例如,“开”或“关”)。用户可操作对接装置308以驱动对接装置308的电源按钮以设定对接装置308的操作状态。
在接收到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时,控制单元310基于如在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中接收的对接装置308的操作状态而在计算设备300中执行第二动作。在示例实现方式中,第二动作基于对接装置308的电源模式状态而设定计算设备300的电源模式状态。因此,如果对接装置308被用户打开,则控制单元310打开计算设备300。类似地,如果对接装置308被用户关闭,则控制单元310关闭计算设备300。
图4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用于在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方法400。方法400可通过处理资源或系统通过任何合适的硬件、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或其组合来实现。在一些示例实现方式中,方法400中涉及的过程可通过基于存储在对接装置和耦接到对接装置的计算设备中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的处理资源来执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例如数字存储器、诸如磁盘和磁带的磁性存储介质、硬盘驱动器或光学可读数字数据存储介质。虽然本文关于对接装置200和计算设备300描述方法400,但是方法400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以其他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实现。对接装置200包括具有USBType-C端口的USB集线器,USB Type-C端口可耦接到计算设备300的USB Type-C插座以采取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
参照图4,在框402处,计算设备300的电源模式状态由计算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确定。计算设备300的电源模式状态可以是如表1中所列出的一个。在框404处,具有计算设备300的电源模式状态的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由控制单元310生成,并且由控制单元310通过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 Type-C插座302发送到对接装置200的USB集线器102的USB Type-C端口。
在框406处,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由USB集线器102发送到对接装置200的嵌入式控制器108。此后,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由嵌入式控制器108解码以确定计算设备300的电源模式状态。因此,在框408处,对接装置200的电源按钮LED基于计算设备300的电源模式状态而被设定。
图5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用于在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方法500。方法500可通过处理资源或系统通过任何合适的硬件、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或其组合来实现。在一些示例实现方式中,方法500中涉及的过程可通过基于存储在对接装置和耦接到对接装置的计算设备中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的处理资源来执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例如数字存储器、诸如磁盘和磁带的磁性存储介质、硬盘驱动器或光学可读数字数据存储介质。虽然本文关于对接装置200和计算设备300描述方法500,但是方法500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以其他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实现。对接装置200包括具有USBType-C端口的USB集线器,USB Type-C端口可耦接到计算设备300的USB Type-C插座以采取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
参照图5,在框502处,用于对接装置200的OOB HBMA由计算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确定。OOB HBMA可由用户提供到计算设备300。在框504处,具有用于对接装置200的OOBHBMA的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由控制单元310生成,并且由控制单元310通过采取USB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 Type-C插座302发送到对接装置200的USB集线器102的USBType-C端口。
在框506处,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由USB集线器102发送到对接装置200的嵌入式控制器108。此后,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由嵌入式控制器108解码以确定OOB HBMA。在框508处,OOB HBMA由嵌入式控制器108发送到对接装置200的PD控制器。在框510处,OOBHBMA由PD控制器发送到对接装置200的NIC。在框512处,对接装置200的NIC基于所接收的OOB HBMA而被设定。
图6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用于在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方法600。方法600可通过处理资源或系统通过任何合适的硬件、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或其组合来实现。在一些示例实现方式中,方法600中涉及的过程可通过基于存储在对接装置和耦接到对接装置的计算设备中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的处理资源来执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例如数字存储器、诸如磁盘和磁带的磁性存储介质、硬盘驱动器或光学可读数字数据存储介质。虽然本文关于对接装置200和计算设备300描述方法600,但是方法600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以其他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实现。对接装置200包括具有USBType-C端口的USB集线器,USB Type-C端口可耦接到计算设备300的USB Type-C插座以采取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
参照图6,在框602处,对接装置200的电源模式状态由对接装置200的嵌入式控制器108确定。对接装置200的电源模式状态可以取决于对接装置200的电源按钮的驱动而是“开”状态或“关”状态。在框604处,具有对接装置200的电源模式状态的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由嵌入式控制器108生成,并且由嵌入式控制器108发送到对接装置200的USB集线器102。
在框606处,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由USB集线器102通过USB集线器102的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 Type-C端口发送到计算设备300的USB Type-C插座302。
在框608处,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由USB Type-C插座302发送到计算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此后,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由控制单元310解码以确定对接装置200的电源模式状态。因此,在框610处,计算设备300的电源模式状态基于对接装置200的电源模式状态而被设定。
图7图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的实现用于在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系统环境700。系统环境700包括通信地耦接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04的处理器702。在示例中,处理器702可以是对接装置的用于从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04读取和执行用于与计算设备通信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处理资源。对接装置可以是如参照图1和图2所述的对接装置100或对接装置200。计算设备可以是如参照图3所述的计算设备300。
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04可以是例如内部存储器设备或外部存储器设备。在示例实现方式中,处理器702可通过通信链路通信地耦接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04。通信链路可以是诸如任何存储器读取/写入接口的直接通信链路。在另一示例实现方式中,通信链路可以是诸如网络接口的间接通信链路。在此情况下,处理器702可通过通信网络访问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04。
在示例实现方式中,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04包括用于在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的计算机可读指令集。计算机可读指令集可由处理器702访问,并且随后被执行以执行用于在对接装置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动作。处理器702可与计算设备706通信。
参照图7,在示例中,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04包括:在包括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 Type-C端口的USB集线器处从计算设备706接收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的指令708。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指示计算设备706的电源模式状态和用于对接装置的OOB HBMA中的一个。
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04包括:将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从USB集线器发送到对接装置的嵌入式控制器的指令710,并且包括:触发嵌入式控制器以基于计算设备的电源模式状态和用于对接装置的OOB HBMA中的一个而在对接装置中执行动作的指令712。通过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中的计算设备的电源模式状态,该动作基于计算设备的电源模式状态而设定对接装置的电源按钮LED。进一步,通过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中的OOB HBMA,该动作将OOB HBMA发送到对接装置的PD控制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04进一步包括:将OOB HBMA从PD控制器发送到对接装置的NIC以及触发NIC以基于OOB HBMA而设定NIC的指令。
在示例实现方式中,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04包括:由嵌入式控制器确定对接装置的电源模式状态并且将包括对接装置的电源模式状态的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发送到USB集线器的指令。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704进一步包括:通过采取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端口将具有对接装置的电源模式状态的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从USB集线器发送到计算设备以在计算设备中基于对接装置的电源模式状态而执行动作的指令。本文中的动作基于对接装置的电源模式状态而设定计算设备的电源模式状态。
尽管已经以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的语言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但是要理解的是,随附的权利要求不限于本文所公开的特定特征或方法。相反,特定特征和方法被公开和被解释为本公开的示例。

Claims (15)

1.一种对接装置,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USB)集线器,所述USB集线器包括能够耦接到计算设备以采取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端口,所述USB集线器通过采取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所述USB端口从所述计算设备接收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所述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包括第一设备操作参数;以及
耦接到所述USB集线器的嵌入式控制器,所述嵌入式控制器:
从所述USB集线器接收所述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操作参数而在所述对接装置中执行第一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操作参数指示所述计算设备的电源模式状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动作基于所述计算设备的所述电源模式状态而设定所述对接装置的电源按钮发光二极管(LE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操作参数包括用于所述对接装置的带外主机总线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OOB HBM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装置,进一步包括:
耦接到所述嵌入式控制器的电源输送(PD)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动作将所述OOBHBMA发送到所述PD控制器;以及
耦接到所述PD控制器的网络接口控制器(NIC),所述NIC从所述PD控制器接收所述OOBHBMA并且基于所述OOB HBMA而设定所述NI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装置,其中,
所述嵌入式控制器:
确定第二设备操作参数,所述第二设备操作参数指示所述对接装置的操作状态;以及
将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操作参数的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发送到所述USB集线器;并且
所述USB集线器:
通过采取USB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所述USB端口将所述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发送到所述计算设备,以基于所述对接装置的所述操作状态而在所述计算设备中执行第二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接装置,其中,所述对接装置的所述操作状态包括所述对接装置的电源模式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装置,其中,所述USB端口是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 Type-C端口。
8.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USB)Type-C插座,所述USB Type-C插座能够耦接到对接装置的USB集线器的USB Type-C端口以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通信;以及
耦接到所述USB Type-C插座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所述USB Type-C插座将具有第一设备操作参数的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发送到所述对接装置的所述USB集线器,以基于所述第一设备操作参数而在所述对接装置中执行第一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操作参数指示所述计算设备的电源模式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操作参数包括用于所述对接装置的带外主机总线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OOB HBMA)。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
通过采取USB 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所述USB Type-C插座从所述对接装置的所述USB集线器接收具有第二设备操作参数的第二基于USB协议的消息,所述第二设备操作参数指示所述对接装置的操作状态;以及
基于所述对接装置的所述操作状态而在所述计算设备中执行第二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对接装置的所述操作状态包括所述对接装置的电源模式状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动作基于所述对接装置的所述电源模式状态而设定所述计算设备的电源模式状态。
13.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对接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
在包括采取通用串行总线(USB)Type-C备用模式进行通信的USB Type-C端口的USB集线器处从计算设备接收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所述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指示所述计算设备的电源模式状态和用于所述对接装置的带外主机总线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OOBHBMA)中的一个;
将所述第一基于USB协议的消息从所述USB集线器发送到所述对接装置的嵌入式控制器;以及
触发所述嵌入式控制器以基于所述计算设备的所述电源模式状态和用于所述对接装置的所述OOB HBMA中的一个而在所述对接装置中执行动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动作基于所述计算设备的所述电源模式状态而设定所述对接装置的电源按钮发光二极管(LED)。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动作将所述OOB HBMA发送到所述对接装置的PD控制器,其中,所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
将所述OOB HBMA从所述PD控制器发送到所述对接装置的网络接口控制器(NIC);以及
触发所述NIC以基于所述OOB HBMA而设定所述NIC。
CN201880092834.6A 2018-05-10 2018-05-10 对接装置通信 Pending CN1120207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8/032174 WO2019216902A1 (en) 2018-05-10 2018-05-10 Dock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0706A true CN112020706A (zh) 2020-12-01

Family

ID=68468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2834.6A Pending CN112020706A (zh) 2018-05-10 2018-05-10 对接装置通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2174B2 (zh)
CN (1) CN112020706A (zh)
WO (1) WO20192169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6028B1 (en) * 2021-04-16 2022-08-16 Dell Products L.P. Dock to bridge vendor defined messages between devices
WO2023075793A1 (en) * 2021-10-29 2023-05-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xternal storage access m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9436B2 (ja) * 1994-06-16 1997-02-0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用据置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970873B2 (en) 2006-10-30 2011-06-28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addresses to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s
US8055919B2 (en) * 2009-02-06 2011-11-08 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 Port power controller for USB hubs with legacy battery charge support
US20120190406A1 (en) * 2011-01-24 2012-07-26 I O Interconnect, Ltd. Docking station, portable device capable of multimedia data playback management, and methods thereof
US10007296B2 (en) 2012-08-18 2018-06-26 David Hume Reconfigurable computer docking station
US9934168B2 (en) 2013-10-29 2018-04-03 Userfu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necting and switching grouped input and output devices between computers
US9396148B2 (en) 2014-03-24 2016-07-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System method for connecting USB Type-C devices by measuring predetermined test patterns between a plurality of connected accessories
US9319981B2 (en) 2014-03-27 2016-04-19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wireless docking device
US9791906B2 (en) 2014-11-19 2017-10-17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multi-purpose connector guide pin structure
US9571624B2 (en) 2015-03-24 2017-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terminating a docking session between a mobile device and a docking device
JP6561810B2 (ja) 2015-12-08 2019-08-21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拡張ユニット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10261929B2 (en) 2016-02-18 2019-04-16 Dell Products L.P. Enhanced ground bounce immunity on USB type-C power delivery communication
US10474604B2 (en) * 2016-04-01 2019-11-12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data over alternate mode connection
WO2017222552A1 (en) 2016-06-24 2017-12-28 Intel Corporation Dual role capable connectors for separable portion of computing apparatus
US10705566B2 (en) 2016-09-09 2020-07-07 Targus International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native and virtualized video in a hybrid docking s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16902A1 (en) 2019-11-14
US11392174B2 (en) 2022-07-19
US20210365070A1 (en) 2021-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74686B2 (ja) Usb電力搬送ソーシングデバイスのための省電力モード
CN109558371B (zh) 用于与微控制器通信的方法、以及计算系统
US8843664B2 (en) Re-enumeration of USB 3.0 compatible devices
JP6054541B2 (ja) 全二重差動対を有するusbインタフェース上の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
KR102191237B1 (ko) 네트워크 액세스 기능을 갖는 저장 장치
US10515043B2 (en) Smart interface card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hrough a virtualized management interface
US986018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enable network communications for management controllers
CN108292153B (zh) 通用串行总线(usb)电力输送设备中的系统事件
US20130175859A1 (en) Network apparatus with common power interface
CN106851041A (zh) 具有省电模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20706A (zh) 对接装置通信
US9779037B2 (en) Establishing connectivity of modular nodes in a pre-boot environment
WO2014023247A1 (zh) 嵌入式设备和基于该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
CN102694722B (zh) 桥接器以及其操作方法
US20130117585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supplying power via internet network
US2023026718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atermarking a usb pd protocol hardware sub-system
US10645166B2 (en) Network interface card
CN216530587U (zh) 用于给主设备和从端设备进行供电的供电连接器
US10042802B2 (en) Inter-device digital audio
TWI398066B (zh) 分散式電源管理設備
CN113300423A (zh) 连接器及应用于连接器的供电控制方法
KR100543951B1 (ko) 컴퓨터와 주변장치간의 접속을 위한 자동 유에스비인터페이스 장치
WO2023065162A1 (zh) 移动存储装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1513978B2 (en) Dual data ports with shared detection line
CN114895968B (zh) 一种服务器维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