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6655B - 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6655B
CN112016655B CN202010829121.2A CN202010829121A CN112016655B CN 112016655 B CN112016655 B CN 112016655B CN 202010829121 A CN202010829121 A CN 202010829121A CN 112016655 B CN112016655 B CN 112016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information
color
traceable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91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6655A (zh
Inventor
胡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il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il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il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il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291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6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6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6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6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6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1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one-dimensional coding
    • G06K19/0602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one-dimensional coding using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48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6K19/060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 marking containing means for error corr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6K19/061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 marking being embedded in a human recognizable image, e.g. a company logo with an embedded two-dimensional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6K19/061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 marking comprising a target pattern, e.g. for indicating the center of the bar code or for helping a bar code reader to properly orient the scanner or to retrieve the bar code inside of an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6K19/061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 marking being selective to wavelength, e.g. color barcode or barcodes only visible under UV or I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6K19/06159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 marking being relief type, e.g. three-dimensional bar codes engraved in a sup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确定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寻址方式;将扫描码的原码点阵平面坐标化;根据寻址方式、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信息的企业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根据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进行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嵌入,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对可追溯扫描码图像进行印刷,得到可追溯扫描码。本发明将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扫描码中,在不影响扫描码识读的基础上,实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可追溯。

Description

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码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二维码由于存储量大、保密性、追溯便利、高抗损、高备援、低成本、应用市场巨大、日益受到关注。目前,移动支付、快消品流通、媒体、车站、影院、景点门票扫描介入无纸化接口、身份识别、电子商务应用等已经成为现代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
伴随市场巨大、鱼目混杂、二维码防伪和可追溯就提到议事日程、利用二维码信息存储大、抗损容错、易于作为各种手机移动端导入的特点,如何将二维码平台作为开展深度、精准、可追溯性防伪的一体化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和商业价值。
现有条码与二维码的印刷,大多仅用于品牌商身份识别,或消费者互动、促销、或娱乐的目的。如:一罐一码、一物一码,还可与移动端手机扫描识别,使用方便,但是一旦制假不法商家,也按此仿制一个二维码并与配套自制假网站链接,普通消费者很难识别。市面上带有二维码的假红牛饮料、假化妆品、假酒包装时有发生,说明流通或消费用条码(含二维码、或特定专用码)不具备可靠的防伪特征,设计印制可靠的防伪二维码十分必要供应链可追溯二维码、在深度可追溯的同时,大大提升二维码安全性。
市场上已有防伪印刷的二维码,如:①电子防伪油墨印刷的二维码、②紫外线荧光油墨与二维码印刷结合的防伪码、③具有防伪底纹的二维码、④彩色二维码等,其共同特征均是仅限于消费者品牌身份识别或将二维码作为网站链接端口导入消费者互动促销环节,不涉及供应链追溯,特别是不涉及大型复杂、纵深供应链追溯。故,目前的普通二维码不具有防伪性、防伪的二维码不具有追溯性、特别是当品牌商是大型集团化公司,多地分区域生产、分区域多家供应商,或更为复杂的供应链环境、一旦终端市场发现问题产品需要反向供应商追溯,确定批号、范围、数量等、直至下架,市场追溯确认时间长,有时只为一个局部区域的供应商的问题,而导致全国供应商所有货品下架和召回,品牌商、供应商陪绑损失巨大。如何通过终端市场的问题产品识别,精准有效追述问题产品数量、批号、供应商、并果断精准下架问题产品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以实现通过终端市场的问题产品识别,精准有效追述问题产品数量、批号、供应商、并果断精准下架问题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确定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寻址方式;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寻址、按区位寻址或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
将扫描码的原码点阵平面坐标化,获得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所述扫描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
根据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分别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不同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不同的信息嵌入区域,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
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进行印刷,得到可追溯扫描码。
可选的,所述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进行赋码,获得暗码表示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具体包括:
当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寻址时,首先,将颜色与全产业链追溯企业挂钩,定义的用于寻址的颜色数量要大于或等于全产业链追溯企业数量;其次,定义每种颜色的对比度及明暗,确定符合扫码识读要求的颜色;最后,确定定义的颜色的可嵌入信息区域和最佳嵌入区域。
颜色数量:按颜色寻址是按颜色找到相关供应商的可追溯信息;有几个需要追溯的供应商和品牌商,对应设置几个不同的颜色,颜色与可追溯企业对应,便于识别。
符合扫码识读要求的颜色:将定义的颜色的去色转化黑灰程度。即彩色码转换成黑白灰码,扫描黑白灰码识读白点和灰点与黑点背景颜色反差大于可识读阈值,不影响机器识读,即可定义为符合扫码识读要求的颜色;即白区嵌入信息后,视觉上尽管会有差异,但扫码识读仍然识读为白区;黑区嵌入信息后,尽管视觉有差异但机器扫码识读仍然识读为黑区;任何颜色去色后均可根据黑白灰情况,调整去除中间灰,成为30%以下浅灰、归入白区嵌入;或65%以上深灰,归入黑区嵌入;任何颜色色相和深浅变化,以颜色变化嵌入不影响机器识读为准;如有影响也必须仅限容错范围内;
定义颜色的可嵌入信息区域: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所述扫描码的定位标记区域除了校正标记位置不能改变外,其他的包括颜色和容错率范围内的自由设计区域在内的所有扫码识读要求的区域均可设置为按颜色寻址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区域;
选取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隐藏嵌入方法;所述信息隐藏嵌入方法包括:矢量线条潜影、网点潜影、立体浮雕、微码字符、字符挂网、局部调频、矢量团花与微码字符融合或隐形特效油墨;所述隐形特效油墨包括荧光油墨和电磁感应油墨。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具体包括:
当所述寻址方式为按区位寻址时,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将所述扫描码按可追溯企业的个数平均划分、或非平均的划分若干数量大于或等于可追溯信息企业数量的嵌入区域;每个追溯企业对应一个预设的嵌入区域;
选取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隐藏嵌入方法。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具体包括:
当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时,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将所述扫描码中颜色与位置组合,标注可追溯企业的一种复杂供应链体系中快速追溯相关企业的方法;具体做法为,将所述扫描码先按位置平均、或有意识非平均地划分出产业链追溯信息企业数量对应的子区域;
在子区域内按颜色预设嵌入不同的信息内容,包括:企业名字、生产地、日期与批号;形成位置找企业、该企业具体信息找对应位置区域内的不同颜色所隐藏的嵌入信息;反之,颜色跟预设企业走,该企业具体原产地、生产日与批号跟预设位置区域走,也是方便寻址追溯的方法;
将原黑白二维原码、变成彩色码,颜色选用要符合扫描码识读的要求,即白码嵌入信息后,浅亮彩色去色后成浅灰,经过图像字符细线字符技术处理后扫码识读仍然要白码;黑码嵌入信息后,饱和度高深彩色去色后成深灰,扫码识读机器仍然识读为黑码;容错范围内可自由设计的区域除外;
既按位置、又按颜色组合寻址开展信息嵌入,方便在繁杂的原码点阵中,更快、更准确的获得嵌入的可追溯信息;
选取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隐藏嵌入方法。
可选的,所述根据扫描码识读色差确定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寻址颜色,具体包括:
精确确定信息嵌入区域的预选颜色;
计算所述预选颜色的灰度值;
判断预选颜色的灰度值与黑色的灰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扫描码识读色差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预选颜色的灰度值与黑色的灰度值的差值小于扫描码识读色差阈值,则将所述预选颜色设置为寻址颜色;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预选颜色的灰度值与黑色的灰度值的差值不小于扫描码识读色差阈值,则对所述预选颜色进行加黑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预选颜色,返回步骤“计算所述预选颜色的灰度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分别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不同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不同的信息嵌入区域,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之后还包括:
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可追溯扫描码图像进行印刷打板,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
判断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的扫描码是否能够被有效识读且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中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是否能够被有效识读,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的扫描码不能够被有效识读或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中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不能够被有效识读,返回步骤“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调整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直到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的扫描码能够被有效识读且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中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能够被有效识读。
可选的,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包括横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和纵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所述横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包括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包括产品终端制造商、销售渠道商和各级供应商;
所述纵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包括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的生产信息;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的生产信息包括原产地信息、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
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系统,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系统包括:
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寻址方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寻址方式;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寻址、按区位寻址或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
原码点阵平面坐标转换模块,用于将扫描码的原码点阵平面坐标化,获得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所述扫描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信息嵌入方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
信息嵌入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分别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不同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不同的信息嵌入区域,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
印刷模块,用于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进行印刷,得到可追溯扫描码。
可选的,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系统还包括:
赋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进行赋码,获得暗码表示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确定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寻址方式;将扫描码的原码点阵平面坐标化,获得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所述扫描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根据所述寻址方式、包括颜色寻址、位置区域寻址、颜色与位置组合寻址;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的具体方式和具体方式下的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根据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分别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不同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不同的信息嵌入区域,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进行印刷,得到可追溯扫描码。本发明的方法将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扫描码中,在不影响扫描码识读的基础上,实现快速、精准、有效的全产业链信息的可追溯;运用本发明在常规的二维码、条码等商业流通码上均可有效实现个性化、全产业链防伪识别的、可追溯信息流通码。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将一个普通二维码经过一些列设计策划、运行制作、成为具有三维度(即,宏观颜色、微观网点、辅助特效隐形油墨等)、多层次(全产业链跨企业多层级)、追溯寻址便利(按位置区域、按颜色或按位置与颜色组合)、全产业链防伪的、精准、可追溯的二维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二维码结构与容错能力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二维码的原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二维码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信息嵌入区域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P1红专区域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P1红专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P2蓝专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P2蓝专颜色光谱曲线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P3绿色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P4紫色叠印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P5黄色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将全部供应链信息以微码字符方式植入的效果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追溯二维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二维码的原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追溯二维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不同挂网角度的4色网点版纹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追溯二维码不同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追溯二维码中间边框区域的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印刷方案汇总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过程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以实现通过终端市场的问题产品识别,精准有效追述问题产品数量、批号、供应商、并果断精准下架问题产品。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本发明的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是:以印刷扫描码(条形码或二维码)为平台,通过印前特效制版手段,将原有黑白二维码转变成为既能正常扫描,又含有隐藏全产业链信息的可追溯、可识别的黑白或彩色二维码。
本发明的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含有一套品牌商认证的全产业链(或供应链)可追溯系统及该系统下一个包含纵、横双向交叉的可追溯信息库(模型)、或可追溯数据链系统。该模型和数据链应包括:以终端品牌为龙头,纵向深度至少含有企业名称、原产地、或批号、或日期信息(或代码);横向宽度:至少包含品牌商认证管控的各级主要供应商(如:一级、二级、…)信息(或代码)。以便嵌入二维码识读后,不仅可追溯锁定各级供应链内企业、或一级、二级、多级供应商,而且能精准追溯锁定到企业对应生产地、批号、日期等。
为确保良好的隐藏嵌入与识读性,含有匹配相关的4个制作和设计规则,包括:①原码平面二维坐标背景规则;②可追溯信息寻址规则;③原码颜色灰度和位置容错规则;④嵌入信息的三维、多层框架及信息隐藏制版嵌入规则;4项规则是方案的技术实施的核心、印刷设计管控难点、确保识读的重点。
①二维码原码平面坐标背景规则:是指任何一个二维码,均按原码绘制匹配的平面坐标(如:横向数字与竖向字母二维表达),并将二维码置于该原码二维坐标框架内,便于准确评估与计算容错率。
②寻址规则:针对集团化复杂供应链解决可追溯信息精准识别难的问题,而提出按颜色、按区位、或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的规则,供二维码嵌入信息时针对性使用和后续备案识读与查验。
③颜色灰度、原码容错优化设计规则针对二维码容错率上限、色彩与明暗对比度上限等二维码固有的识读要求、提出了颜色灰度、原码位置变更的设计上限规则,确保设计原码改变(颜色和位置),仍能不影响识读性,标准扫码工具或手机移动端,不同方向扫码可识读性良好。
④嵌入信息的三维、多层框架及信息嵌入规则:三维是指:嵌入信息有三个维度可供设计参考:a)宏观颜色维度、b)微观精细网点维度、c)再可辅助隐形的特效油墨材料维度等;嵌入多层是指:嵌入信息内容具有全产业链跨多级不同层级企业,按实际需要可以嵌入一层(品牌商)、二层(品牌商、一级供应商)、三层(品牌、一级、二级)、多层(品牌商、一级、二级、…N级)。
其中:
宏观颜色维度:是指宏观视觉上将原来单一的黑白二维码,根据需要转化为彩色二维码(或2色、4色二维码、或4色印刷以上的6色、7色、多色彩印二维码),并为彩色层嵌入可追溯信息创造条件,颜色层越多、可嵌入信息的空间自由度越大。视觉效果上的差异化、个性化、超色域和货架视觉冲击力、趣味性也越好,或一定程度的色彩防伪特征更加明显(每一组油墨可提供一组颜色光谱、也叫印刷“DNA”)。
微观精细网点维度:是指从微观印刷网点和精度级别维度看,通过电脑制版、CTP输出,局部挂网,可以制版中嵌入不同形状的、微观放大镜可识别的不同网点、或网线、或字符、为可追溯信息隐藏嵌入提供了可行的印刷制版手段和方法。
特效隐形油墨材料等:是作为辅助与必要补充的一个设计参考维度。在实施中无需复杂的二维码信息嵌入,只需在原黑白二维码上加印隐形特效油墨作为嵌入信息层,信息内容可以是图案、字符,待后续通过对照表识读图案或字符代表的全产业链信息即可。此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宏观颜色维度(彩色二维码)、微观精细网点维度方法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的可以概括为:
①一个体系(二维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②二个信息梳理方向(横向赋码宽度、纵向赋码深度)构建起的可追溯信息库或数据链(也称可追溯体系建模);③三个配套的设计制作与信息嵌入规则:a)三维、多层信息嵌入规则、b)追溯寻址标识规则、c)原码容错、颜色灰度上限规则;④配套网点补偿与工艺控制优化、⑤检测查验、循环优化(直至全部信息核实无误、扫描通过);⑥最后整理备案、结果版纹与印稿归档。六项流程和步骤共同组成。
本发明的扫描码可以为二维码,也可以为条形码,下面以二维码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包括横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和纵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所述横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包括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包括产品终端制造商、销售渠道商和各级供应商;所述纵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包括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的生产信息;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的生产信息包括原产地信息、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
具体的,本发明基于全产业链追溯范围,构建纵向深度与横向宽度的可追溯信息模型(库或数据链系统)。①横向:确定可追溯企业范围。即:将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企业组成一个可追溯管理和认证系统,确定全产业链敏感企业或可追溯企业范围,即:将产品终端制造商(核心组装厂)、销售渠道商、各级主要供应商(一级、二级、三级等多层次、区域供应商),组成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开展系统管理、作为追溯管理对象、并事先列表记录。一般该体系均有终端制造商提出和确认,也可特定需要构建子系统,如:包装系统供应链、核心关键系统供应链等。②纵向:将全产业链每个企业的生产信息(原厂的、日期、批号等)作为可追溯重要信息内容。③构建全产业链追溯模型,设计可追溯内容信息表并记录以备后续查验。
本发明通过对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进行赋码,获得暗码表示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实现采用暗码的方式对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嵌入。
注:品牌公司经过一定的认证考核确认全产业链及相关供应链厂商、销售渠道厂商、并每年有考核与调整;按确认的供应链生产制造、销售渠道商、上中下游关系、建立生产信息数据链、按企业层次和对应数据链赋码。另外,大多数商品都有包装,以包装上的流通二微码赋码为例:①终端品牌制造商生产制造商及原产地、销售渠道商、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②一级供应链企业及原产地、生产日期、批号等需要精准追溯的信息;③二级供应商产品(物料原产地、生产日期与批号)赋码、三级供应商企业(物料原产地、生产日期与批号)赋码、……Ni(i=1-99)级供应商及原产地、生产日期与批号;做到正向产业链设计并赋码、反向市场终端可追溯。
完整的供应链(包装)追溯赋码模型,至少由几部分设计组成:①全产业链及赋码层次的结构设计、②赋码信息与相关内容设计、③信息嵌入印刷方法设计(与印刷防伪设计结合,或有效弥补二维码识读假冒的风险)、④对于集团型复杂供应链系统需要另行设计追溯寻址通道,以便快速有序查验与可追溯(对于单一供应链,追溯方便、此环节可省略)。
赋码结构模型和赋码信息内容:
①品牌终端赋码:含原产地/批号数量与时间信息赋码,或视情况可省略;
②一级配套容器企业赋码:含原产地/批号数量与时间信息赋码+印刷企业赋码,或视情况可省略、可详细;多个制罐配套企业要做赋码区别以便身份识别和追溯;
③二级配套印刷企业;赋码信息内容同②,多个印刷配套企业要做区别;
④三级配套覆膜铁企业:赋码信息内容同②,或可依据情况适当省略;
⑤四级配套油墨、涂料、覆膜胶水材料企业:(…同②)
⑥五级其它需要纳入记录追溯的配套企业(…同②);
⑦信息有明码和暗码二种表达,对于信息多,表达空间有限时,要采用暗码符号表达,信息模型作为以后查找表备案记录。如:表中横向企业纬度全部用“Q”并用Q1、Q2、Q3、…表达对应栏目;纵向用生产信息内容全部用“Z”表达,Z0、Z2、Z3、…表达全部纵向生产信息深度。
纵横组合即通过模型查找表可表达复杂信息。Q1-Z0(表达终端品牌及渠道信息)、Q1-Z1(表达终端品牌原产地信息)、Q1-Z2(终端企业生产批号、日期信息)等。
赋码供应链范围:
品牌商及敏感供应链制造商、按产业链条前后延伸、敏感程度、设计可追溯管理宽度、赋码范围。如:品牌商、指定制罐厂(制箱厂)、印铁厂(或印纸厂)、马口铁厂(或覆膜铁、纸张纸板原料厂)、油墨或涂料厂等上下游关联企业群;
赋码供应链深度:
按品牌商、或制造商内部纵向设计追溯及层级管理、构建赋码深度。如:品牌商按渠道设计,可设1-n级或按品牌身份识别设计、或合二为一设计赋码;或供应商各自按自己垂直深度(一般3-4级)设计赋码,也可安敏感度增减和管理。
供应链赋码信息嵌入印刷版纹并识别是借助一系列现有印刷高科技制版工具与手段进行的,嵌入手段多样,考虑高清晰印刷技术、广色域印刷技术、高保真印刷技术、微码字符嵌入、开锁潜影、局部信息挂网嵌入等均为现有技术,现只结合印刷二维码在实例中说明。
为方便供应链企业查询与视觉识别,可实现对企业开展颜色寻址、或位置寻址、或颜色和位置结合寻址。
赋码设计原则:
根据二维码与包装物印刷结合的特征(印刷包装色彩和图案特征),开展赋码与信息隐藏设计;
赋码内容精准唯一,赋码表达有序清晰(能按宽度、深度、有序表达、表达规则标准规范、一个客户一个方案、全程记录、便于追溯);
高清晰、广色域、印刷稳定、易于获得特别效果的原则(视觉、味觉、触觉优异);
隐藏信息一旦嵌入,具有易识别、难复制(防扫描、防复印)性能,防伪效果明显;
确保品牌商的全产业链的生产制造即时、精准、可追溯、可招回、简洁高效原则。
步骤102,确定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寻址方式;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寻址、按区位寻址、或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
对于复杂的全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为便于在众多信息中有序寻址、或快速、准确追溯供应链信息,可事先按二维码位置(原码点阵位置)、或按颜色、或按位置与颜色组合设计定义出可追溯的寻址通道,并事先记录,有利于事后追溯时方便核实查验使用。
按位置追溯:按位置追溯是指按二维码结构坐标与区域适当分割,如:4个供应商+1个终端商和3个渠道商,共涉及8家企业,就可按位置将二维码分割成8个有效区域,可等分、也可按非等分分割区域,最小区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二维码原码(黑或白)单元,每个区域分别嵌入对应制造商的生产信息,以便于识读和针对性追溯。
按颜色追溯:按颜色追溯是将黑白单色二维码彩色化、使二维码上可以看到多个不同颜色色点、或色区,而且供应商众多时可选择更多明显、色彩鲜艳、易于扫码识别的颜色定义企业和按颜色寻址追溯企业的信息通道。最小可以是一个黑或白的原码单元作为一个色码、或多个单元色码组成的色区,以色码或色区的颜色来代表不同供应链企业、按颜色快速精准追溯寻址企业(注:可以是专色、也可以4色叠印显色8个不同颜色色块,以每种不同色块表达定义一个既定供应链企业)。并将8个制造商信息分别嵌入到8个不同印刷颜色色块中,方便后续寻址与追溯(注:8个颜色可以是8个专色的印刷,也可以是4色印刷叠印出8不同色彩,作为防伪和视觉效果最好采用8个专色、或局部选用自定义的专色作为油墨色谱印刷密码);注:颜色多样性、鲜艳性、可通过将彩色二维码采用多分色、已获得超过4色(YMCK)的6-8色广色域彩色二维码。
按位置与颜色组合寻址追溯设计是指在二维码上同时指定区域和颜色方便可追溯信息识读和查询的一种可追溯信息嵌入设计。
步骤103,将扫描码的原码点阵平面坐标化,获得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所述扫描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把标准的商业用流通印刷二维码(含条码),按照结构将二维码白(黑)点矩阵平面坐标化,如:分设数字纬度和字母纬度,便于精准设计,并正确计算出必要的容错率限度范围。遵循二维码基本识读要求,清楚容错上限并留有安全余量、对点阵位置与亮度对比做好再设计,如图2所示,为QR(Quick Response,二维码)码常用结构与容错能力,其中,箭头表示识读扫描方向。二维码容错率,容错率越高,越容易被快速扫描。同时容错率越高二维码里面的格子也就越多,通常在设计二维码时建议选择25%容错率的二维码进行设计。
二维码识读和用色规范(底色白区规范、黑区用色规范):
1)黑区与白区要有足够的对比度,便于准确识读;
2)彩色除对比色外,可转灰度查看对比度是否足够(如黄色与白色对比反差不足,红色与黑色要将红色转灰度,即转黑白,调整到合适建议区域。如:一般白区规范小于25%灰、黑区规范用色大于65%灰,并经用色扫描识读确认、确保识读性)。
容错率计算:25X25矩阵二维码,总量625码点、25%QR级容错按20%计,<125码范围设计管控。
步骤104,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信息的企业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
本发明基于颜色灰度、原码容错优化设计规则,针对二维码容错率上限、色彩与明暗对比度上限等二维码固有的识读要求、提出了颜色灰度、原码位置变更的设计上限规则,确保设计原码改变(颜色和位置),仍能不影响识读性,标准扫码工具或手机移动端,不同方向扫码可识读性良好。
下面以25X25二维码为例说明容错率计算的方式。25X25二维码矩阵原码,以字母与数字对应平面坐标化设计,容错率25%。设计时按20%控制,即:25X25=625个点阵中,容许20%计125个点阵改变不会影响识读。故:最大容许125点阵做自由设计,超过部分的黑白变、彩色变要遵循可识读的要求,确保改变后二维码点阵对比度、鲜艳度、可识读性不变。
步骤104所述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具体包括:
当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寻址时,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将所述扫描码的定位标记区域、校正标记和容错率范围内的自由设计区域形状位置不变,统一按颜色划分成若干产业链追溯企业数量对应的信息嵌入区域;产业链涉及10家企业,就预设10个不同颜色(注:可以是专色、也可以叠色、只要视觉便于识别10个不同颜色即可)、每种颜色对应一个寻址企业。在根据扫描码识读彩色灰度反差要求,如:白区小于25%、黑区大于65%要求,确定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具体寻址颜色;确定合适用色后再选取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隐藏嵌入方法;所述信息隐藏嵌入方法包括:潜影线、潜影点、立体浮雕、微码字符、字符挂网、局部调频、矢量团花与微码字符融合或隐形特效油墨;所述隐形特效油墨包括荧光油墨和电磁感应油墨。
当所述寻址方式为按区位寻址时,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将所述扫描码平均或非平均预先划分成产业链追溯企业数量对应的若干对应嵌入区域;选取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隐藏嵌入方法。
当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时,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将所述扫描码平均划分成产业链追溯信息数量的子区域;在容错率范围内选取每个子区域内的信息嵌入区域;根据扫描码识读色差确定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寻址颜色;选取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隐藏嵌入方法。
其中,所述根据扫描码识读容差:颜色转灰去色黑白要有足够对比反差,白区颜色一般去色转灰后小于25%、黑区颜色去色转灰一般大于65%(以0-100%的黑色渐变条为例)为好,不同的扫码仪器识别精度略有差异,最后以市面常用扫描码方便识读为准,也以此确定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寻址颜色,具体包括:确定信息嵌入区域的预选颜色;计算所述预选颜色的灰度值;判断预选颜色的灰度值与黑或白色的灰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扫描码识读色差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预选颜色的灰度值与对应黑码及黑色区域、或白码及白色区域的灰度值的差值小于扫描码识读色差阈值,则分别可将所述预选颜色设置为对应黑码及黑色区域,或白码及白色区域的寻址颜色;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预选颜色的灰度值与黑、或白色的灰度值的差值不小于扫描码识读色差阈值,则对所述预选颜色进行加黑变深(对应黑码和黑区用色)、或提亮变浅(对应白码及白区用色)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预选颜色,返回步骤“计算所述预选颜色的灰度值”。依次循环直到用色全部通过扫码识读。
步骤105,根据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分别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不同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不同的信息嵌入区域,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电子图文印版。
步骤106,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进行印刷,得到可追溯扫描码。
多样可追溯关键信息、还可以约定的明码或暗码方式、运用现有市场各种成熟隐形油墨材料、工艺、隐形制版印刷手段、专用软件工具,如:透明紫外线防伪油墨、电子信息油墨、或印刷制版潜影、微码字符、自定义特种专色(个性化光谱,含同色异谱)、局部挂网等隐藏嵌入指定二维码印刷的区域、或指定色层。达到固定位置、或固定颜色上的嵌入与识别。
步骤105所述根据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分别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不同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不同的信息嵌入区域,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之后还包括: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可追溯扫描码图像进行印刷打板,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判断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的扫描码是否能够被有效识读、并判断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中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是否能够被有效识读,得到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的扫描码不能够被有效识读或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中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不能够被有效识读,则调整所述信息嵌入区域,执行步骤“采用信息隐形嵌入方法,分别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不同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不同的信息嵌入区域,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直到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的扫描码能够被有效识读且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中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能够被有效识读。
本发明提供的对可追溯扫描码进行校验的步骤可以概括为:
①效验二维码识读性。横向、竖向、斜向不同方向扫描,均能准确、快速识读。
②查验所有隐藏的可追溯信息是否有效识读、无遗漏、无差错。根据二维码印刷区域嵌入隐藏数据手段、如:荧光隐形油墨采用紫外线灯识读、电子频谱信息隐形油墨采用对应感应频率的识读设备识读、印前隐形印刷嵌入信息潜影-开锁、局部挂网-阶调补偿等制版手段,并借助放大镜或光栅片等均可有效识读。
③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直至全部识读、准确无误。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将一个普通二维码经过一些列设计策划、运行制作、成为具有三维度(即,宏观颜色、微观网点、辅助特效隐形油墨等)、多层次(全产业链跨企业多层级)、追溯寻址便利(按位置区域、按颜色或按位置与颜色组合)、全产业链防伪的、精准、可追溯的、可追溯二维码。
本发明的可追溯二维码可以实现一品一案、一批一案、一地一案、案案不同;通过全产业链信息赋码识别或全产业链信息,可精准、快速、追溯至所有问题制造商、渠道商、供应商,而不至于好坏不分、全部陪绑下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效、精准控制事故风险。真正做到:正向供应链有保证,逆向供应链可追溯。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将市场货架上看到的印有普通商品条码、特别是流通二维码的药品、化妆品、婴幼儿、烟酒茶易假冒消费品,均可设计成为特殊的、带有全产业链信息的可追溯二维码,实现一品一案、一批一案、一地一案、一渠道一案,故具有很强的防伪与身份识读性、快速可追溯性、只要扫描包装商品条码(含二维码)除即可快速识别品牌身份(真假)外,还可以凭借肉眼视觉观察特定位置色彩及组合、或借助放大镜、或光栅识别片等工具,快速读取隐藏在条码中的特定品牌商、供应商追溯性信息(原产地、批号、日期、那些供应商、销售渠道或区域)、包括:灌装企业(原产地识别)、制罐企业(包装企业识别)、印刷企业(印刷商识别)、主要承印物材料企业(材料商识别)等产业链追溯信息。迅速锁定问题产品(数量、可能问题供应商及销售环节、时间等),无论品牌商、供应商、出的问题均可有效追溯、精准控制批号、时间、及时下架,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制造商利益,也让制假者知难而退。由于采用体系性设计、隐藏信息赋码,防伪特性明显,制假企业识别其一,不知其二,再加上系统每年一变,更是防不胜防。在提升精准品牌商与供应链、可追溯的同时,实现了体系性的隐藏信息赋码防伪。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系统,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系统:
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寻址方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寻址方式;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寻址、按区位寻址、或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原码点阵平面坐标转换模块,用于将扫描码的原码点阵平面坐标化,获得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所述扫描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信息嵌入方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信息嵌入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分别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不同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不同的信息嵌入区域,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印刷模块,用于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进行印刷,得到可追溯扫描码。
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系统还包括:赋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进行赋码,获得暗码表示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本发明虽然以QR码为例,也同理适合于不同结构的二维码、其他流通二维码。
本发明利用二维码结构信息量大、容错能力强的诸多特点,将二维码作为可追溯信息嵌入平台。并可适用于不同的二维码。如:堆叠式/排行式和矩阵式二维码。堆叠式代表性/行排式二维条码有:Code 16K、Code 49、PDF417、MicroPDF417等。矩阵式具有代表性的二维条码有:Code One、MaxiCode、QR Code、DataMatrix、Han Xin Code、GridMatrix等。但当下使用最广的是QR code,故二维码俗称QR code。
QR码设有1到40的不同版本(种类),每个版本都具备固有的方形黑白点的码元结构(码元数)。从版本1(21码元×21码元)开始,在纵向和横向各自以4码元为单位递增,一直到版本40(177码元×177码元)。每个二维码有4种不同级别的纠错能力(L、M、Q、H),一般常用25%Q级。
本发明也适合条形码。
本发明制作印刷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均要通过标准识读(横向、竖向、斜向)、达到规定标准方可投入市场。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例如,“BY5”品牌奶粉,当某个地方的产品出现问题时,会面临各大商场超市(浙江、河南)不管好坏一律下架的呼声,损失巨大,如果无法迅速识别、波及周边省份市场、后果无法想象。采用本发明,可当场、立即通过快速识别,获得全部追溯信息、精准下架问题产品。快消品用二维码特征:QR二维码、版本5(37码元),如图3所示,将它设计成为全产业链追溯系统二维码、从中快速、精准、可追溯识别,获得技术解决。
步骤1、根据图3的二维码规格,确定容错率和各相关结构区域的设计限制(如:定位区域)。将指定二维码(37X37码)进行平面矩阵结构坐标化定位,特别是确定分辨出37码的矩阵二维码中的定位图标、定时图标、校正标记、信息内容区域、计算可容错区域大小(最大容错率为25%),实际设计时按20%控制,即:容错范围,37X37X20%=273码的原码面积(1/5面积)。如图4。
步骤2、按全产业链可追溯信息模型、编制梳理纵横方向的追溯信息内容,如表1所示。
追溯信息内容中纵向信息以供应链企业系统为主,按供应链上下游分级:终端-1级-2级-3级-4级等(并标注缩写字符码-Z0、Z1、Z2、Z3、Z4);横向以各生产信息为主,包括:企业名称、原产地、试生产批号日期等;
本实施例的汇总表中还专门设置了寻址规则栏、隐形嵌入方法栏目,以便于设计嵌入有序、不会任何疏漏、也为后续验证查询、方便对照。
表1消费品包装供应链信息精准赋码与可追溯寻址、识读方法汇总表
Figure GDA0003707159940000201
步骤3、分别将表1内容,按规则嵌入在指定位置上。首先预设为按颜色寻址,故按产业链涉及5个企业数确定5个色在二维码中的位置。其次确定各色嵌入面积,初步测算并分配、确保容错20%内,各色嵌入面积足够。
在图4所示的二维码坐标图上,位置坐标、校正坐标直接与扫码识读相关。故二维码上“定位(定位标记区域)”、“辅助定位(校正标记区域)”区域的形状位置均不能有任何改动,但颜色可在识读范围内调整。故:在AI软件中导入要制作的二维码,在二维码上将三个角上的“定位大方块”(定位坐标)和第四角“辅助定位小方形”上、及“中间安全区”(安全区是由于二维码特有的容错25%能力,导致可以将中心区域开辟成安全区域、哪怕是白色也不影响识读,利用这一特性,不少品牌商往往在中心区域放品牌标志--本案例原码放“BY5”)共五个区域,分别设为A、B、C、D、E五区域,如图5所示,再用红色(一级商)-右上角、藏青蓝色(二级)-左上角、绿色(三级)-左下角、紫色(四级)-右下脚、土黄色(终端)-中间、分别对应4角+中间的五个区域。如:本例五个区域:按颜色寻址,二维码右上角定位区域(红区-一级供应商信息)、左上角定位区域(藏青蓝区-二级)、左下角(绿区-三级)、右下角(藏青蓝区-四级)、中间(土黄区-终端品牌商)。5色代表5个产业链企业,并分别记录每种颜色对应供应商,如有变动更新表1。AI软件导入二维码、操作运行设计制作图5。
2)在A、B、C、D、E特定二维码定标位置区域上,配置4个特定光谱波长的专色(P1红专色、P2藏青蓝专色、P3绿专色、P4橙专色、P5紫色采用红蓝专色叠印),以此作为品牌防伪、一级供应商防伪、二级供应商防伪、三级供应商、4级供应商和终端品牌商用色标记。并按颜色分别嵌入可追溯信息。记录色彩与用色位置及表达含义:
P1红专色区域(主要在A区)、凡红色均为一级制罐供应商信息区域:
在AI软件操作中导入文件,编辑二维码中黑白矢量图案(注:如果是图像要转换重新制作修改为矢量图案,以满足设计修改需要),并首先在A区域(右上角)“定位标记-方形框内”,填入“P1红专”色、考虑光靠“定位方块”区域不足、或万一此处破损会影响识读,需要保护性再开辟一个重复嵌入的红区。故在附近用红色填色又嵌入一个相同或更大的区域,用圈线标识,如图6所示,“定位方形”边上,设置一个圈线提示的新的红色区域。注:要特别观察记录有多少个白码变红码(应为有20%误码率273码的限制)、要观察新增区域是否足够大可容纳嵌入可追溯信息、判断足够就可以。
在AI软件环境下,P1红专色版有二块较大面积,认为足够嵌入微码字符即可。再随便在二维码其他位置装饰性点缀一个小红点。注:保留半透明检查数白点改变数。记录白点改变数。另外,装饰在附近再填充几个小红点(注意尽可能用原来的黑点,控制白点改变数量,5色总和白点改变不能超过273码)。
微码字符嵌入的具体操作:
AI软件环境、导入二维码、复制图层并分别全部设置为专色通道(注意取名前后一致,P1红专、P2蓝专、P3绿专、P4\紫-P2/P1专色叠印、P5浅橙、P6黑)。选中P1红专图层,在P1红专色图层上绘制;注意:圈线内大点的红色区块为嵌入信息区块、周边按图示点缀红色色点为装饰色点;
再在P1红专上,“定位标记”位置和边上P1红色面积内,按一定高度和间距绘制线条排列阵,并在排列线条阵中嵌入具体信息,如:采用1毫米高度、0.3毫米间隔、画出红白相间线条列阵。线条内按字高0.5-1毫米以微码字符方式(反白字)均匀、错落有致的嵌入图6,第一供应商可追溯信息“ORJ-QQ01.2020.10-01促销版”字样。放大如图7所示。注意:为增强隐蔽性,反白线条和浅色字体均有35%的P1红专成分。只是借助放大镜可清晰观察解读。正常印刷视觉裸眼红色一片、无法识别。也不影响识读为通过。
记录A区、P1红专色的光谱为潘通专色R-2347、记录光谱曲线及数据;记录红色改变白色码数为、10+2=12个点。定义凡红色油墨部分均为一级制罐商信息区域(如果多层叠印色也只看红色部分)。即在红色区域或红色制版区域内采用微码字符将奥瑞金制罐原产地、批号或生产日期全部植入。“ORJ-QQ01-2020.10.01P”并做好相应记录、备查与验证。
保存好P1图层制作结果。
P2蓝专区域(B区):凡P2蓝专色均为二级供应商信息嵌入与识读。
在P1红专操作基础上,再复制图层P2蓝专,在P2蓝专图层上继续制作;
在B区“定位标记”区域和边上绘制填充P2蓝专颜色,用圈线标识,另外在其他周边在配置几个装饰点。注意观察白点被改变的数量并记录,主图+外围小点、计9个。
P1蓝专色适读性能规则匹配:将蓝专色转换成灰度,与黑灰梯尺比较,约等效85%的黑度,进入灰度深色的识读建议区。故P2蓝专扫码识读通过。
P2蓝专具体信息嵌入:继续选中P2蓝专图层,在“位置标示”区域、边上圈线内蓝色较大面积区域内,将P2蓝色区域,重复P1红嵌入信息方式,如绘制成高1.2毫米、间距0.3毫米的蓝白相间线条密集排布阵;在线条排布密集阵上嵌入密集的微码字符“上海宝印-迁安-2019.0909P”字样。局部放大图,如图8所示。
记录P2蓝色潘通色号光谱曲线数据,如图9所示。保存制作结果。
P3绿专、C区:按图表1数据模型,P3绿色为三级油墨供应商信息嵌入与识读区域。
在P2蓝基础上,再选择图层P3绿专编辑制作。选中图层、透明设置、在左下角“C”区“定位标记”方框上、及边上选一个与定位标记面积相似的区域,为P3绿色信息嵌入区域,用“黄圈”标识。
查看标识区域:①计数小白点改变数量,计18点。②查验P3绿色是否适合识读(灰度50%为临界点,65%以上为建议区):将P3绿专色颜色值输入,转灰度值、与K黑梯度尺作比较。P1绿转灰度仅50%左右不足60%,绿色加黑15-20%,可以获得通过、进入建议区。调整P3绿色颜色色度数据(LABCH)至合格,记录光谱曲线,颜色色度数据值(LABCH)。
在P3绿色色层内嵌入信息数据:
按图表1、P3绿色对应第三供应商,上海超彩油墨公司及相关生产信息,嵌入信息为:SH.CC-2019.05-25P(或上海超彩油墨2019年5月25批号)、采用微码字符并全部嵌入绿色区域,效果见图10。
实际操作:在AI软件环境下、在上述制作二维码P2蓝色基础上,点选P3绿专色图层,在左下C区:方形“位置标记”处,构建矢量图形,用P3绿色覆盖原图方形“位置标记”、并在边上选择再画一个绿色区域,大小与“位置标记”相当,作为破损保护性存在。然后在再二维码上点缀几个绿色小点装饰用。接着在P3绿色色层上绘制1-1.2㎜的高度、间隔0.2毫米的绿色线条。线条上嵌入微码字符“上海超彩SH.CC-2019.05-25P”另外,为确保更好的隐藏效果,反白字与线条均在设置为25%的P3绿专,放大如图10所示。具体识别:只要对准绿色区域,借助放大镜,即可看到隐藏的所有第三供应商、商家、原产地、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并借助颜色查验光谱曲线,识别身份真伪和可追溯信息:
保存图层并记录新P3’绿专色的颜色值:LABCH、光谱曲线。
P4紫专色、D区:如上操作,选中P4紫色图层(注意:紫色图层为P1红专和P2蓝专叠印而成),且色序为P2蓝在下先印、P1红专在上后印。故为考虑套印问题,制作中选择设置批P2蓝100%打底,P1红100%叠压。选择右下“辅助标识”和附近设置P4紫色区域。
计数小白点:对照图例有12个小白点,被压盖。
紫色转灰度识读性测试、确定P4紫色可行性,或是否需要加黑。紫色转灰度后视觉比较,等效黑灰梯尺,约80%的黑,大于65%在建议区域内。
紫色叠印色内嵌入信息:在紫色区域,选中P2蓝专色图层设置为100%、P1红专色图层,制作1.25毫米高、间距0.2毫米的线阵,在红色线条内嵌入微码字符“SB-NJ2020.09-25P”,注:反白字和线条浅色为红专30%。局部放大嵌入示意图,如图11所示。
保存制作完成的图层,测量叠印后的颜色数据LABCH值、光谱曲线数据,纳入信息赋码模型汇总表(更新)。
P橙色、中心E区:P5橙设计为叠印色、P5黄为100%在上、P1红60%在下,为终端品牌商信息嵌入重点区域。选中P5浅橙均改为P1红60%与P5黄100%的叠印图层。在AI软件环境下,在二维码中心“E区域”、分别在P1和P5图层中、画出浅橙色方形。方框外、间隔1毫米、再用K黑色绘制排布1毫米字高的微码字符,放大镜识别。内框P1红版内做60%网的潜影信息嵌入、光栅片检测开锁识别。具体制作:
AI软件环境、选中P1红专色图层,在中间E区,覆盖一个方形面积橙色(P5黄专/P1红)、外加1㎜字高的黑色微码字符组成的细围圈。微码字符嵌入“BY5.QQ01.2020.10-促销版”字样。所有字体紧密排列,肉眼看是一条黑线,放大镜(10倍以上)才会显示嵌入字体。图12所示所示。注:输出实地100%黑。
其次,再在“E区”选中P1红60%框(上面选中P5黄色100%叠印,确保E区叠印橙色为P5黄100%/P1红60%)。
在中间“E区”12X12矩阵码,P1红色版挂60%原型网点,后二维码CTP流程做挂圆形网点输出,获得标准60%圆形网点的12X12矩阵E区域。在AI软件环境下,在E区圆型网点上居中制作开锁潜影字符“BY5”。做法:在网点版文上,局部植入“BY5”字样、字体透明、大小合适,如:5毫米见方,再将“BY5”字符涉及的网点进行编辑,平移1-2个网点。保存。效果查验:AI软件环境,导入自制同频测试片,现场屏膜测试嵌入与开锁效果,显影清晰为好。如图12所示,左为屏幕挂网平移“BY5”后的底版纹1和同频光栅片2贴合的视觉测试效果,右为印刷仿真测试效果。注:输出:潜影在挂网60%的P1红版上制作完成,并与P5黄专叠印成为橙色效果。
保存、并测量P5橙专色颜色值:LABCH、记录颜色光谱曲线。
另外,考虑二维码中心区域是最为安全、对识读影响最小的自由设计区域。故E区富裕的话,或P5橙色外框1毫米黑色文字微码字符,除嵌入终端品牌商信息外,还可将全部供应链信息以微码字符方式植入,效果示意如图13所示。既作为其它地方破损影响识读时保护、又方便集中追溯查询。
步骤4、验证与检测。
1)对照表1确定嵌入内容与可追溯要求、验证嵌入信息是否完整、正确无误,如有差异马上修改;具体查验读取信息方法:
油墨数据与光谱曲线比对、验明正身(油墨为专色定制,具有特定的光谱曲线)
表2为原设计定制的印刷二维码油墨及光谱曲线与印刷稿的实际比对一致,无差异。验明正身,印刷为原厂指定油墨无疑。
表2印刷基色颜色数据值表
P1红 P2蓝 P3绿 P4紫 P5黄 P4橙 K黑
L 58.72 17.51 65.27 38.6 83.8 76.5 79.7
A 69.2 42.91 -66.7 45.1 5.9 28.2 -1.4
B 49.28 -75.99 25.24 -55.8 93.0 51.5 -2.9
嵌入信息检查:
①微码字符用放大镜,在实现设计预期的E区橙色外围有一个黑框,是微码字符信息框。借助放大镜可识别,如图14、移除放大镜只看到黑线。
②按颜色寻址追溯:在P1红色、P2蓝色、P3绿色、P4紫色4个色彩上(四角的3个“定位标识”和1个辅助“校准标识”上及附近大块色、装饰小点没有嵌入),借助放大镜分别观察,获得P1红色(第一供应商)、P2蓝色(第二供应商)、P3绿色(第三供应商)、P4紫色(P1/P2叠印-第四供应商)的所有嵌入的可追溯信息如图14。
③潜影-开锁嵌入信息检查:借助自制光栅片、在二维码E区域(中部)、转动角度贴合印刷面,明显出现实现嵌入的“BY5”品牌商识别标记。移除则完全没有,潜影开锁识别合格。如图14、潜影-开锁识别局部放大示意图。
2)再对照二维码识读规范、用色要求,二维码扫描识读测试,横向、竖向、斜向(45度)均能快速度识读验收通过。
如有识读问题还需逐项检查,如:按横、竖、斜,那个方向有问题重点检查,或按规则,如:用色灰度规则、容错规则、印刷套印工艺等可逐项检查、依次修改完善、往复循环优化、直至验收识读全部通过。供应链防伪、可追溯二维码。
步骤5、更新汇总表。根据最终调整和测试定定稿结果,更新汇总表,更新后的汇总表如表3所示,并作为最后定稿文件和未来追溯查验依据。
表3更新后的消费品包装供应链信息精准赋码与可追溯寻址、识读方法汇总表
Figure GDA0003707159940000261
步骤6、完稿二维码、印刷实际样张、汇总对照表,记录等统一编号、归入专项数据库档案,以备查验与调用。
实施例二:
一款普通25码元、“红牛”品牌外包装箱流通二维码,要求:设计一款能反应品牌“激情”、“时尚”,迎合年轻人的情趣,且要防伪促销互动、包装可追溯的二维码。原码效果,如图15、完成后如图16。
步骤1、将图15的25X25码元的黑白二维码,导入二维码平面座表模式,方便识读并计算最大许可容错面积或码点数量,本例图15,为25码元、定25%Q级的容错能力(按20%控制),基本算出最大容错许可的坐标码元面积为小于125码元。再将黑白二维码坐标化。
步骤2、构建可追溯供应链信息对照表并汇总、寻址通道、备查和验证。如表4所示。
表4品牌外包装箱供应链信息精准赋码与可追溯寻址、识读方法汇总表
Figure GDA0003707159940000271
Figure GDA0003707159940000281
寻址通道设计:按颜色寻址。每个主要供应商设计一种颜色、便于信息查找。6个供应商+品牌共准备7色做对应。以颜色作为寻址追溯特征。本案例:品牌商、第一至第六已经用不同的色标标注。嵌入信息按各自对应颜色分别嵌入。另外,为增加趣味、还为每个供应商用色增加一个趣味符号,并在二维码中体现,是二维码更显活力、更年轻、更有情趣。如果更多供应商就更多颜色表示,成为大花脸二维码。……以此类推,20个供应商、或更多信息,只不过把二维码点数增加、颜色更花巧一点而已,识别不会有问题。另外,二维码面积小、复杂长链型供应链(3个以上)、建议选用专门的赋码符号,如表4中Z1、Z2、Z3等符号表达信息,通过对照表,查验读取。
步骤3、将准备好的黑白二维码,按用色要求、总容错率要求,在AI软件环境下设计并逐一嵌入可追溯信息。
总体思路:中心自由设计区域、重点做好防伪和所有信息嵌入。外围装饰性在设计保护性二重嵌入和辅助防伪。整体构建色彩丰富、时尚活泼、防伪可靠、全产业链、全方位、快速追溯的二维码。
1)中心自由区利用与设计:
AI环境导入二维码、选择中心适当大小做自由设计区域(容错率20%、自由设计区先按容错允许总量的60%计算,即25X25X20%=125码,125X60%=75码元,可预设8X8=64见方码),计算后持续操作:首先选择中央建一个8x8码元的区域做彩色灰度(彩色灰=CMY),颜色网点数据(K35%/C50%/M40%/Y40%)。在灰度区域内嵌入红牛商标,如图16,带有红牛标记的8X8码元矩阵区域。设置灰度颜色参数:黄40%、品40%、青50%、K30%;并做挂网输出(AI软件环境制作、柯达CTP流程挂网、其中:K黑版45°、圆形网点、175线标准输出),获得8X8区域适合做网点嵌入的界面。如图:图17所示,不同挂网角度的4色网点版纹。
做“网点潜影-开锁”嵌入(嵌入区大于5毫米方便识别)。
先做品牌商红牛对应的青C版嵌入:AI软件环境、导入输出后带网点青C版,在获得的C版网点区域,选择红牛标记正下方、嵌入字符“Z1”(对照表中显示代表“红牛-香港销售版”)、然后选择字符透明、编辑网点、将“Z1”对应的网点全部适当平移1-2个网点间距,保存。如图18(a)所示。
再选中纸箱厂一级供应商(K黑版嵌入),操作同理,保存。如图18(b)所示。
再选择制罐厂第二供应商(开M品红版)、操作同理,保存。如图18(c)所示。
AI软件环境、选中黑版中心区外围微码字符圈嵌入:在二维码中央区网点外围绘制一条字高1毫米、微码字符绕行、全产业链数据链信息嵌入的黑色字符条。放大示意图如19所示。
2)外围具体设计:黑区彩色及微码字符嵌入设计、白区小可爱图标设计。
黑区设计:按颜色追溯寻址设计,选择油墨与印刷工艺、并连带考虑中央防伪用墨设计,定制特征油墨专色获得印刷“DNA”(光谱特征曲线)。共选用6个专色为彩色防伪可追溯二维码的特征色(先前C青与P蓝同,M品与P红同版)。测量颜色值和光谱曲线,备查。其它浅紫色为35%紫色、咖啡色为P红100%与黑30%的叠印色,每个颜色按步骤2构建的汇总表匹配对应全部的供应链企业,以便按颜色追溯。设计和黑区布色、特别是黑区颜色设计要符合去色转灰大于60%的要求后,再在确定的颜色上嵌入对应的微码字符信息,确保扫码识读。
白区设计:为凸显趣味、特将信息与专用符号,如:一级纸箱厂-色彩蓝-表达符“心形”对接、见到符号就有相关信息。注意:为控制成本,所有浅色符号均为调频加网、是用现有6个印刷基本色的浅色阶调构成,而无需新的专色。整理如图20所示。
如图20所示,用带三角形的6个基本色设计小可爱图标完成灰度优化(所有小图标彩色转灰度,均控制在10-20%灰度,不影响识读。调整控制在AI软件环境下,将设置用色浅色化后转灰度,对比测量看是否在30%灰以内,以小于30%灰为标准。接近或达到30%灰,颜色偏重用提亮变浅,控制10-20%确保识读为好)。调整优化的7种浅色图案上,全部“微码字符”方式嵌入对应的供应商或品牌商追溯性信息字符,如:正方形嵌入“Z0Z1Z2Z3”通过汇总查找表4,获知是所有品牌商、原产地、生产日期和批号信息。心形嵌入为“A0A1A2A3”是第一供应商企业名、原产地、生产日期批号的4个特定赋码。……一次类推,将7个全产业链企业可追溯信息,全部嵌入特定小可爱。增强二维码趣味与时尚的同时,使二维码变成有多重保障(每个小可爱分别放置二维码不同的2-3个地方,二维码外围和中央均有重点特别的可追溯信息嵌入),完成最终效果示意,如图9-10。借助放大镜、或手机拍照放大观察均可明显识别。
步骤4、扫描验证与修改,直到扫描通过。
①嵌入信息内容与备案设计内容一致性、准确性检查,确认无误;微码字符查验:放大镜检查中央1毫米细线、小可爱图标,高倍放大镜10倍以上,识读查验嵌入文字信息与汇总表4和图20对照无误,检查放大示意图19所示。
②潜影-开锁功能识别与检测,特别是中间灰色部分开锁识别,依托自制同频光栅片在8X8矩阵码灰色区间内、同一位置、转动不同角度能顺利开出红色、蓝色、黑色三个版隐藏的字符。“Z1”(红牛-香港销售版)、“A1”(AF纸箱集团)、“B1”(AR制罐集团)。
③手机移动端或专用二维码识别工具,横向、竖向、斜向(45度)二维码扫描,均能正常识别无误。如果有问题。循环往复,直至全部合格。图9-11.
④检查二维码印刷成品、信息隐藏、印刷质量、用色工艺稳定是否有妥帖,没有明显漏洞、或缺陷,适合未来工业化批量稳定生产、记录所有用墨参数与光谱曲线。
步骤5、整理记录、更新汇总表。将表4和图20同时备案更新,或汇总一张,备案归档,供后续查验之用。保存电子印刷文档,建库保存。
实施例三:
前面案例均是以色彩为企业追溯寻址通道,现再设计一款用二维码位置作为定标寻址的可追溯二维码。原码如图21(a)所示,4个企业组成全产业链,求可追溯产业链信息的二维码。
设计思路:4个企业组成产业链上下游,定标位置如图21(b)所示、二维码底层做信息嵌入层,按位置划分是个象限,设计完成后效果,如图21(c)所示。
具体步骤:
为方便快速,将二维码背景等分设置,如图21(b)所示,背景底层①②③④分4个不同区域,分别代表4个全产业链的不同企业,具体分配如:①终端品牌商信息区域、②一级供应商企业信息、③二级企业信息区、④三级信息区;
在对应区域内分别嵌入对应企业可追溯信息内容,并记录列表备案如表5所示。
表5可追溯信息数据库、汇总表(含寻址规则)
Figure GDA0003707159940000311
嵌入隐形方法多样,如图21(d),现有印刷制版的信息隐藏技术效果①至⑧不等。根据情况寻址在AI软件环境下、导入矩阵原码,在底层制作出一个比原码尺寸大一号的象限图层,分别在上面具体制作嵌入层(最好单边大5毫米左右),如:如图21(b)的矢量图案上、分别准备嵌入信息。
③号象限区域:选择个性化大小、方向各异的信息字符嵌入,即图21(d)中的5号效果;②、④号象限选择:选择微码字符,象限内嵌入信息按图表5内容,嵌入效果按图21(d)中的4号效果。具体制作,全部AI软件制图排版编辑软件环境,制作后的二维码如图21(c)所示:
印刷完成后,在二维码底色相应位置解读不同嵌入信息,通过放大镜、光栅片、或紫外线防伪隐形油墨等识读即可。与二维码同时做效果更好。
步骤4、设计完成后做实物打样验证、检查识读是否通过才行。如果检查识读有问题则循环优化,直到全部识读通过(微码字符嵌入,借助10倍放大镜识读即可)。
另外,同理,如果变化二维码可追溯寻址位置:本案例追溯位置从矩形等分转为斜向分割构建新的可追溯信息二维码;再同理还可以制作大花脸式位置与色彩组合寻址的二维码。
实施例四:
一款黑白二维码如图22(a)和条码如图22(d),已知:二维码有1个品牌商+3个供应商,共4个企业;条码有1个品牌商+5个供应商,攻6个企业。生产信息数据均由各供应商和品牌商,通过云远程报送印刷制版设计商,要求分别设计二款可追溯防伪黑白二维码如图22(c)所示和条码如图22(f)所示。
步骤1、策划梳理、构建需要嵌入的全产业链、可追溯信息、并按赋码模型框架创建品牌商、第一、第二、第三供应商生产赋码信息追溯汇总表(二维码嵌入4个企业单位、条码嵌入6个企业单位),记录嵌入信息、追溯寻址通道规则与识读方法、备案与检测验收之用;梳理策划如图20所示。
步骤2、在AI软件环境下、将二维码、或条码位置下,设置一个单色层,根据供应商数量分割,如二维码分4格、或条码分6格;按位置寻址追溯。
步骤3、将列表设计准备嵌入的供应商和品牌商追溯信息内容,用隐形印刷制版的嵌入信息方法,分别在二维码、或条码预定位置上,分别嵌入图20对应的内容。效果如图22(b)二维码①-④区域;条码如图22(e)、①-⑥区域。
步骤4、防伪检测与识读性扫码验证。对照设计追溯内容表格6,检查印刷是否正确;防伪功能是否效果达到;移动手机扫码、专用条码枪扫码,能否正常识读。如发现问题,或满意度不足,循环往复,直至满意。
步骤5、保存最终档案、更新图20、归档备查。如图22(c)和22(f)所示,黑白二维码、黑白条码的防伪全产业链可追溯识别示意图(放大镜指定位置识别)。
(1)本发明选择商用条码、或二维码等,了解商用流通码印刷规范(如:尺寸大小、缩放比例、颜色要求)和识读标准、设计时要予以严格遵守、避免印刷后识读困难和识读风险;
(2)本发明根据二维码类型(如:QR码)、简繁等级(如:版本2、25*25码)、识读结构(定位标区域、校正标区域、内容信息区域)、容错率大小(如Q级25%)、规划设计用色(用色规范,如:颜色去色转灰、白区用色小于25%、黑区用色大于65%)和信息嵌入的具体内容多少等,初步策划设计赋码方式、隐形嵌入与识读;二维码有不同类别、均有不同的设计与印刷条件、要利用结构特征规避识读风险;
(3)本发明构建具有全产业链特征的宽度与深度的体系性、可追溯信息赋码内容,并建模和备案可追溯数据库(供应链信息深度-单位、原产地、批号或生产日期等、供应链信息宽度-一级、二级、三级……N级)、特别是按照多维、多层、可追溯信息赋码与识读系统框架赋码。
(4)本发明将二维码(或其他商业流通码)、在平面上进行横、竖坐标化分割定位、以便对应位置、或位置组合开展信息赋码印刷隐形植入、并记录植入信息、以便未来追溯备案。
同时,对全产业链企业分别进行定色(正向企业与颜色挂钩、反向用色追溯企业信息)、定位(正向以位置追溯企业、方向以位置追溯特定企业信息)。复杂产业链体系可按颜色定标企业(不同颜色不同企业、用颜色或颜色组合表示企业信息数据链便于追溯寻址、按颜色寻址、定色查找)、或按位置或坐标点定位不同企业信息数据链(不同位置、或位置组合表达企业数据链、按位置寻址、定位查询),或按颜色、按位置组合开展企业定标。
简单供应关系可以简化定位、定色、甚至可以不定。
(5)本发明将备案的赋码信息运用系列防伪(防扫描、防复制)或潜影技术嵌入到二维码图像内,如:颜色密码、位置与位置组合密码、微型字符与图案密码、潜影开锁密码等嵌入。
(6)本发明设计完成后,要开展识读验证。①验证嵌入内容与备案内容一致性、可识读性;②验证条码可读性,横向、竖向、斜向45度均可自由扫描识读。一般验证可通过RIP后真网点打样、并以屏幕校稿打样方式进行、或实物印刷打样方式进行。
(7)本发明对验证出现颜色或内容信息、或嵌入识读问题可进行修改完善,并再次验证,循环往复,直至效果满意。
(8)设计成果有二类:
一类是二维码印刷在实物上,以实物形式展示防伪、全产业链、精准、快速、可追溯二维码。第二类是电子版本形式(嵌入产业链信息的防伪、精准、可追溯二维码)。根据需要分别使用。
本发明按赋码框架开展全产业链的信息梳理和赋码设计,框架模型仅以包装为例,也适合其他二维码使用场景。
本说明书中等效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等效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确定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寻址方式;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寻址、按区位寻址或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
将扫描码的原码点阵平面坐标化,获得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所述扫描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
根据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分别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不同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不同的信息嵌入区域,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
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进行印刷,得到可追溯扫描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进行赋码,获得暗码表示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具体包括:
当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寻址时,首先,将颜色与全产业链追溯企业挂钩,定义的用于寻址的颜色数量要大于或等于全产业链追溯企业数量;其次,定义每种颜色的对比度及明暗,确定符合扫码识读要求的颜色;最后,确定定义的颜色的可嵌入信息区域和最佳嵌入区域;
颜色数量:按颜色寻址是按颜色找到相关供应商的可追溯信息;有几个需要追溯的供应商和品牌商,对应设置几个不同的颜色,颜色与可追溯企业对应,便于识别;
符合扫码识读要求的颜色:将定义的颜色的去色转化黑灰程度,即彩色码转换成黑白灰码,扫描黑白灰码识读白点和灰点与黑点背景颜色反差大于可识读阈值,不影响机器识读,即可定义为符合扫码识读要求的颜色;即白区嵌入信息后,视觉上尽管会有差异,但扫码识读仍然识读为白区;黑区嵌入信息后,尽管视觉有差异但机器扫码识读仍然识读为黑区;任何颜色去色后均可根据黑白灰情况,调整去除中间灰,成为30%以下浅灰、归入白区嵌入;或65%以上深灰,归入黑区嵌入;任何颜色色相和深浅变化,以颜色变化嵌入不影响机器识读为准;如有影响也必须仅限容错范围内;
定义颜色的可嵌入信息区域: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所述扫描码的定位标记区域除了校正标记位置不能改变外,其他的包括颜色和容错率范围内的自由设计区域在内的所有扫码识读要求的区域均可设置为按颜色寻址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区域;
选取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隐藏嵌入方法;所述信息隐藏嵌入方法包括:矢量线条潜影、网点潜影、立体浮雕、微码字符、字符挂网、局部调频、矢量团花与微码字符融合或隐形特效油墨;所述隐形特效油墨包括荧光油墨和电磁感应油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具体包括:
当所述寻址方式为按区位寻址时,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将所述扫描码按可追溯企业的个数平均划分、或非平均的划分若干数量大于或等于可追溯信息企业数量的嵌入区域;每个追溯企业对应一个预设的嵌入区域;
选取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隐藏嵌入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具体包括:
当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时,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将所述扫描码中颜色与位置组合,标注可追溯企业的一种复杂供应链体系中快速追溯相关企业的方法;具体做法为,将所述扫描码先按位置平均、或有意识非平均地划分出产业链追溯信息企业数量对应的子区域;
在子区域内按颜色预设嵌入不同的信息内容,包括:企业名字、生产地、日期与批号;形成位置找企业、该企业具体信息找对应位置区域内的不同颜色所隐藏的嵌入信息;反之,颜色跟预设企业走,该企业具体原产地、生产日与批号跟预设位置区域走,也是方便寻址追溯的方法;
将原黑白二维原码、变成彩色码,颜色选用要符合扫描码识读的要求,即白码嵌入信息后,浅亮彩色去色后成浅灰,经过图像字符细线字符技术处理后扫码识读仍然要白码;黑码嵌入信息后,饱和度高深彩色去色后成深灰,扫码识读机器仍然识读为黑码;容错范围内可自由设计的区域除外;
既按位置、又按颜色组合寻址开展信息嵌入,方便在繁杂的原码点阵中,更快、更准确的获得嵌入的可追溯信息;
选取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隐藏嵌入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扫描码识读色差确定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寻址颜色,具体包括:
精确确定信息嵌入区域的预选颜色;
计算所述预选颜色的灰度值;
判断预选颜色的灰度值与黑色的灰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扫描码识读色差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预选颜色的灰度值与黑色的灰度值的差值小于扫描码识读色差阈值,则将所述预选颜色设置为寻址颜色;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预选颜色的灰度值与黑色的灰度值的差值不小于扫描码识读色差阈值,则对所述预选颜色进行加黑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预选颜色,返回步骤“计算所述预选颜色的灰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分别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不同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不同的信息嵌入区域,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之后还包括:
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可追溯扫描码图像进行印刷打板,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
判断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的扫描码是否能够被有效识读且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中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是否能够被有效识读,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的扫描码不能够被有效识读或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中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不能够被有效识读,返回步骤“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调整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直到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的扫描码能够被有效识读且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样品中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能够被有效识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包括横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和纵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所述横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包括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包括产品终端制造商、销售渠道商和各级供应商;
所述纵向维度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包括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的生产信息;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的生产信息包括原产地信息、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
9.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系统包括:
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寻址方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寻址方式;所述寻址方式为按颜色寻址、按区位寻址或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
原码点阵平面坐标转换模块,用于将扫描码的原码点阵平面坐标化,获得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所述扫描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信息嵌入方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寻址方式、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产业链追溯企业的数量和扫描码的容错率在所述扫描码原码点阵平面参考坐标中确定信息嵌入区域和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
信息嵌入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信息嵌入区域的信息嵌入方案,分别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中不同的产业链追溯信息嵌入到不同的信息嵌入区域,得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
印刷模块,用于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图像进行印刷,得到可追溯扫描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追溯扫描码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追溯扫描码印刷系统还包括:
赋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进行赋码,获得暗码表示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CN202010829121.2A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016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9121.2A CN112016655B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9121.2A CN112016655B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6655A CN112016655A (zh) 2020-12-01
CN112016655B true CN112016655B (zh) 2022-10-28

Family

ID=73504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9121.2A Active CN112016655B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66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3745B (zh) * 2021-03-25 2022-03-04 深圳市智码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文字二维码的方法
CN113159693A (zh) * 2021-05-11 2021-07-23 江西省富煌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部件信息跟踪管理系统
CN113435913B (zh) * 2021-07-07 2022-11-11 瑞旭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边框用矩阵式装饰线可追溯方法
CN114742331B (zh) * 2022-06-13 2022-09-09 南京龙芯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供应链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JP7320309B1 (ja) * 2022-06-20 2023-08-03 三郷コンピュー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リーダで読み取り可能な識別子が印刷されたコード
CN115512276B (zh) * 2022-10-25 2023-07-25 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频防伪识别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1079A (ja) * 2004-03-08 2005-09-15 Ntt Docomo Inc 2次元コードを利用した生産品トレースシステム
JP6305043B2 (ja) * 2013-12-06 2018-04-04 共同印刷株式会社 識別コード付き印刷物
CN106940860B (zh) * 2014-10-24 2020-03-17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二维码的防伪验证方法
CN105095935B (zh) * 2015-06-01 2018-07-24 深圳大学 一种融合了混沌加密技术的低密度、高编码容量点阵二维码
CN106886811A (zh) * 2015-12-10 2017-06-23 顾泽苍 一种手机商品防伪标识的构成方法与识读方法
CN106874980A (zh) * 2015-12-10 2017-06-20 天津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隐形码的构成方法与印刷方法
CN107451820A (zh) * 2016-04-29 2017-12-08 卢念秋 线上、线下多重、动态防伪、防窜货、可溯源系统
JP6699458B2 (ja) * 2016-08-29 2020-05-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管理システム
CN106934440B (zh) * 2017-03-14 2019-12-24 珠海丹德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信息中嵌入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JP2018195032A (ja) * 2017-05-16 2018-12-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ード読取装置、コード生成装置、印刷物、コード読取方法、コード生成方法、コード読取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ード生成プログラム
CN108229627A (zh) * 2017-12-25 2018-06-29 刘世洪 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溯源时空混合编码及编码方法
CN108876404A (zh) * 2018-06-15 2018-11-23 深圳市品越珠宝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的珠宝信息追溯查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47122A (zh) * 2018-06-28 2018-11-20 合肥浪金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ccqr码防伪标识
CN109801205B (zh) * 2018-12-21 2022-02-25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溯源的隐式水印添加方法及装置
CN109840875A (zh) * 2019-03-06 2019-06-04 深圳市金天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水印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6655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16655B (zh) 一种可追溯扫描码印刷方法及系统
CN111976325B (zh) 一种可追溯印刷方法及系统
CN103718195B (zh) 可读矩阵码
CN103489026B (zh) 一种彩色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生成系统和一种印刷物
CN103390183B (zh) 一种适用于手机识别的防伪代码的生成方法
CN106203567B (zh) 基于高保真藏图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3390146B (zh) 一种可记录多比特信息的点阵模式的生成方法
US7676038B2 (en) Secure printing method to thwart counterfeiting
JP4915883B2 (ja) 偽造防止用印刷物及びその作製方法並びに網点データの作製用ソフトウェア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CN109190736B (zh) 防伪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和生成应用系统
CN205665721U (zh) 呈现机器可读视觉表示的标签
MX2013010783A (es) Patron para codificar informacion digital sobre una superficie, y metodos de marcacion y lectura.
CN108694430B (zh) 三维码生成和解析方法
CN106156821A (zh) 一种光学可读性条码防伪结构及实现方法
CN104794987A (zh) 二维码防伪标签
CN109831309A (zh) 一种具有多重验证的安全码原理和方法
CN102381065B (zh) 一种用隐形二维条码字库实现可变信息印刷的方法
CN110263893A (zh) 一种嵌入水印的防伪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2890788A (zh) 一种新型二维条码的门禁系统的构成方法
CN103386829A (zh) 一种使用激光器进行防伪代码的付码方法
CN105760912B (zh) 图形信息单元中的信息的编码/解码
CN108766204A (zh) 防伪标识及方法
CN107578079B (zh) 一种在信息码区域进行高保真藏图的防伪方法
CN103279784B (zh) 一种二维防伪标签及其生产方法
CN103390184A (zh) 适用于手机识别的防伪代码的图像信息埋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