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9314B - 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9314B
CN112009314B CN202010793363.0A CN202010793363A CN112009314B CN 112009314 B CN112009314 B CN 112009314B CN 202010793363 A CN202010793363 A CN 202010793363A CN 112009314 B CN112009314 B CN 112009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de
vehicle seat
gear
vehicl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33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9314A (zh
Inventor
杨枫
谭纯
冯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933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9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9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9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9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9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并根据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获取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的侧向加速度信息,并根据侧向加速度信息判断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根据用户躯干宽度等级和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在接收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时,根据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调节车辆座椅侧翼支撑状态。本发明预先根据人体躯干宽度对车辆座椅侧翼的躯干宽度等级进行了设定,并且进一步标定了各躯干宽度等级下不同侧向加速度等级的车辆座椅侧翼的调节挡位,车辆座椅侧翼根据车辆的侧向加速度自动调节至相应的挡位给用户提供侧向支撑,并且算法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驾驶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车辆的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人机共驾成为完全人为操控到无人驾驶的过渡阶段,目前人机共驾主要关注点仍集中在转向、加减速的行驶操作上,而对于驾乘人员本身在接管条件下的适应性和舒适性关注较少。在车机接管条件下,双手脱离方向盘的支撑,人体躯干的姿态保持性完全取决于座椅以及相关的约束系统。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有座椅靠背和安全带的约束,但对于车辆横向来说,人体往往缺乏充足的约束。而人体躯干的侧向自由度较高,因此摆动幅度也较大,若处于车机接管时且车辆具备一定的侧向加速度,则人体躯干势必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造成姿势无法保持,严重影响人机共驾条件下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座椅对人体躯干没有足够的侧向支撑、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包括:
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并根据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
步骤S2,获取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的侧向加速度信息,并根据所述侧向加速度信息判断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
步骤S3,根据所述用户躯干宽度等级和所述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
步骤S4,在接收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调节车辆座椅侧翼支撑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根据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具体包括:
将获取的用户躯干宽度与设定的宽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宽大型等级、或中等型等级,或窄小型等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根据所述侧向加速度信息判断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具体包括:
将获取的侧向加速度与设定的加速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缓和等级、或侧向运动一般等级、或侧向运动强烈等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宽大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缓和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0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中等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缓和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1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窄小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缓和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3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宽大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一般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1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中等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一般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2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窄小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一般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4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宽大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强烈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2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中等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强烈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3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窄小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强烈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5挡;
所述车辆座椅侧翼的收紧程度随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自0挡向5挡逐挡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还包括:实时获取车辆是否被自动驾驶系统接管的信息;所述步骤S3还包括,在获取到车辆被自动驾驶系统接管时,将所确定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增大一挡,若所确定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最高挡,则保持该最高挡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获取侧向加速度在预设的时间段以及所确定的侧向加速度等级下的累计持续时间;
所述步骤S4之前还包括:当所述累计持续时间与所述预设的时间段的比值大于设定的阈值时,生成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挡位。
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并根据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的侧向加速度信息,并根据所述侧向加速度信息判断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
挡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躯干宽度等级和所述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
挡位调节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调节车辆座椅侧翼支撑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侧向加速度在预设的时间段以及所确定的侧向加速度等级下的累计持续的时间;
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还包括调节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累计持续时间与所述预设的时间段的比值大于设定的阈值时,生成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挡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躯干宽度输入信息;
所述挡位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未接收到用户躯干宽度输入信息时,确定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进入手动挡,手动调节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
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包括车辆座椅及如上所述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所述车辆座椅包括气袋和充放气装置;
所述气袋分布在座椅侧翼内侧,用于在充放气时对用户提供不同的侧向支撑状态;
所述充放气装置与所述气袋通过导气管连接,用于对所述气袋进行充放气;
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与所述充放气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给所述气袋进行充放气,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侧翼的支撑状态。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预先根据人体躯干宽度对车辆座椅侧翼的躯干宽度等级进行了设定,并且进一步标定了各躯干宽度等级下不同侧向加速度等级的车辆座椅侧翼的调节量,即调节挡位。实际应用时,车辆座椅侧翼根据车辆的侧向加速度自动调节至相应的挡位给用户提供侧向支撑,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座椅特别是在车机接管时人体躯干没有足够的侧向支撑、舒适性较差的问题。此外,本发明在综合躯干宽度和侧向加速度两个因素对调节挡位预先进行设置和标定,实际应用过程中不需要实时监测侧向支撑压力,只用检测车辆的侧向加速度,简化了算法,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发明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并根据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
具体地,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由用户手动输入,例如输入用户的身高和体重,系统通过计算得出用户躯干宽度,然后根据用户躯干宽度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
用户躯干宽度等级可以根据用户躯干宽度样本进行统计分析预先设置并存储在系统中。根据国标公布的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通过人体测量学进行人体躯干轮廓的侧向宽度分级和定义,本实施例将所有人体尺寸的躯干宽度等级分为3级:窄小型、中等型、宽大型,当然也可以分为四种或五种等级,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制。用户躯干宽度等级的具体标定方法参考如下:根据国标公布的中国成年人人体躯干尺寸的统计结果,计算三类人群的躯干中位值,定义躯干宽度的客观值,用于后续的标定。同时根据确定的躯干宽度客观值,选择三种样本人体。建立人体尺寸与躯干宽度等级的对应关系,各躯干宽度等级定义如下表1所示,H表示身高,W表示体重,T表示躯干宽,其他字符为各参数的上下限,可以根据样本统计结果具体确定。
表1人体躯干宽度等级定义
窄小型(Ts) H<s,W<j s≤H≤m,W<j H>m,W<j
中等型(Tm) H<s,j≤W<k s≤H≤m,k≤W<l H>m,l≤W≤x
宽大型(Tl) H<s,W>x s≤H≤m,l≤W≤y H>m,W>z
用户躯干宽度等级的上下限(即各宽度阈值)预先定义后,在获取到用户躯干宽度信息时,判断用户躯干宽度信息中各参数在上述表格中所属的区间,从而可以确定相应的躯干宽度等级。
步骤S102,获取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的侧向加速度信息,并根据所述侧向加速度信息判断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
本实施例中,侧向加速度等级划分如下表2所示,当车辆侧向加速度(a)值处于区间[0,0.1g),g为重力加速度,定义为运动缓和等级,此时人体处于侧向支撑宽松状态;当车辆侧向加速度值处于区间[0.1g,0.3g],定义为运动一般等级,此时人体处于侧向支撑良好状态;当车辆侧向加速度值大于0.3g,定义为运动强烈等级,此时人体处于侧向支撑良好状态。
表2侧向加速度等级定义
Figure BDA0002624530690000051
上述侧向加速度值的上下限(即各加速度阈值)预先定义后,在获取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的侧向加速度信息时,判断加速度值在上述表格中所属的区间,从而可以确定相应的侧向加速度等级。
步骤S103,根据所述用户躯干宽度等级和所述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
具体地,结合前述的用户躯干宽度等级和侧向加速度等级实施例,调节挡位标定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座椅侧翼的调节总行程。制作一个侧翼能够张开或收紧并能够连续可调汽车座椅,然后在座椅侧翼表面布置体压分布传感器,用来监测人体对侧翼的压力。标定方法为:当侧翼完全张开时,躯干宽大型的样本人体刚好有侧向支撑感,此时侧翼表面的平均压力为第一压力,假设为0.1N/cm2左右;当侧翼完全收紧时,躯干窄小型的样本人体侧向支撑强烈,此时侧翼表面的平均压力为第二压力,假设为0.3N/cm2左右,根据两个极端位置确定了座椅侧翼的调节总行程。
(2)根据人体侧向支撑强度进行侧翼调节量的标定。样本人体在正常坐姿下,调节侧翼,使人体躯干刚好有支撑感,即侧向支撑宽松,人体处于侧向运动缓和等级,此时压力分布传感器的侧向支撑平均压力达到第一压力H值(例如取H=0.07N/cm2至0.1N/cm2)。记录此时的侧翼到人体中心面的距离,按照此方法记三种躯干宽度等级(宽大型、中等型、窄小型)下样本人体侧向平均压力达到H值时的侧翼到人体中心面的距离为a,b,c;进一步调节侧向支撑,使侧向支撑的平均压力达到第三压力K值(例如取K=0.2N/cm2,此时表示人体的躯干处于侧向支撑良好状态,即处于侧向运动一般等级),记三种躯干宽度等级(宽大型、中等型、窄小型)下样本人体侧向平均压力达到K值时的侧翼到人体中心面的距离为d,e,f;继续调节侧向支撑,使侧向支撑的平均压力达到第二压力P值(即步骤(1)中的一个极端压力值,此时人体的躯干具备较强的挤压感,处于侧向运动强烈等级,例如取P=0.3N/cm2),记三种躯干宽度等级(宽大型、中等型、窄小型)下样本人体侧向平均压力达到P值时的侧翼到人体中心面的距离为g,h,i。
(3)侧翼调节挡位的分级定义。前述步骤定义中,存在9个挡位(不包括0挡),为避免挡位过多,可以将部分挡位进行调整合并,例如宽大型躯干在侧向运动强烈等级下的挡位与中等型躯干在侧向运动一般等级下的挡位设置为相同,因此对步骤(2)得出的a至i的测试数据整合为从0至5挡,并确定对应的挡位座椅侧翼的调节距离。例如,设定座椅侧翼在完全张开状态为0挡,最高挡为5挡,5挡的状态为座椅侧翼完全收紧,0挡和5挡对应步骤(1)确定的座椅侧翼的调节总行程的两个极端。挡位越高,表示侧翼调节收紧量越多,即调节挡位自0挡向5挡调节量逐挡增大,挡位标定实施例如表3所示。
表3侧翼支撑调节挡位的分级定义
Figure BDA0002624530690000071
上述躯干宽度等级、侧向加速度等级及调节挡位预先已设置好并存储在系统中,在确定躯干宽度等级后,判断当前侧向加速度在该躯干宽度等级下所属横向加速度区间,从而可以确定侧向加速度等级,进而确定调节挡位。
步骤S104,在接收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调节车辆座椅侧翼支撑状态。
具体地,参考表3,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的判断调节逻辑如下: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宽大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缓和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0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中等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缓和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1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窄小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缓和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3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宽大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一般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1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中等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一般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2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窄小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一般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4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宽大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强烈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2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中等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强烈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3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窄小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强烈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5挡。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实时判断车辆是否被自动驾驶系统接管;在获取到车辆被自动驾驶系统接管时,此时人体躯干更需要得到足够的横向支撑,可自适应将所确定的调节挡位增大一挡,例如宽大型躯干在侧向运动强烈等级下的挡位2级,当判断车辆被自动驾驶系统接管时,自适应将2挡调节为3挡,加强支撑。若在其他情况中,所确定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最高挡(5挡),则保持5挡不变。
为避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过于灵敏,频繁调节,影响舒适性,可以同时检测侧向加速度在预设的时间段T内以及所确定的侧向加速度等级下的累计持续时间(K);当累计持续时间与预设的时间段的比值大于设定的阈值(η)时,即K/T≥η,生成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挡位,即每检测一个时间段T后便重新开始计时检测下一个时间段T。例如假设T=30min,η=10%,第一个30分钟内,加速度位于侧向运动缓和等级累计持续时间为40s,位于侧向运动一般等级累计持续时间为8min,位于侧向运动强烈等级累计持续时间为90s,其他时间行驶平稳,则在侧向运动一般等级累计持续时间达到3min时,生成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挡位,座椅侧翼调节在本次检测的30min内最终累计执行了5min。
本发明实施例预先根据人体躯干宽度对车辆座椅侧翼的躯干宽度等级进行了设定,并且进一步标定了各躯干宽度等级下不同侧向加速度等级的车辆座椅侧翼的调节量,即调节挡位。实际应用时,车辆座椅侧翼根据车辆的侧向加速度自动调节至相应的挡位给用户提供侧向支撑,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座椅特别是在车机接管时人体躯干没有足够的侧向支撑、舒适性较差的问题。此外,本发明在综合躯干宽度和侧向加速度两个因素对调节挡位预先进行设置和标定,实际应用过程中不需要实时监测侧向支撑压力,只用检测车辆的侧向加速度,简化了算法,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参照图2,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31,用于获取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并根据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
第二获取单元32,用于获取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的侧向加速度信息,并根据所述侧向加速度信息判断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
挡位确定单元33,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躯干宽度等级和所述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
挡位调节单元34,用于在接收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调节车辆座椅侧翼支撑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二获取单元32还可以用于获取侧向加速度在预设的时间段以及所确定的侧向加速度等级下的累计持续的时间;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还同时包括调节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当累计持续时间与预设的时间段的比值大于设定的阈值时,生成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挡位。
本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还可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躯干宽度输入信息;挡位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未接收到用户躯干宽度输入信息时,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进入手动挡,通过手动调节开关38来调节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
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控制逻辑为:用户落座后,首先输入体征信息,第一获取单元31根据用户的躯干宽度选择相应的躯干宽度等级,在车辆静态时,横向加速度值符合侧向运动缓和等级对应的挡位,挡位调节单元34控制侧翼支撑调节至相应挡位。在车辆动态时,第二获取单元32在获取横向加速度信号后,在已确定的躯干宽度等级(宽大型、中等型或窄小型)下调节至相应(侧向运动缓和、侧向运动一般和侧向运动强烈)的挡位。手动调节开关38可实现用户对侧翼支撑的手动调节,当手动调节开关38触发时,侧翼调节将优先考虑手动调节指令。侧翼手动调节开关优选的结构为一个上下方向的拨钮开关,例如向上拨一级,则侧翼调节收紧一个挡位;向下拨一级,则侧翼调节张开一个挡位。
有关本实施例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其他方面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参见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二,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上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其中,车辆座椅侧翼包括气袋35和充放气装置36;充放气装置36与气袋35通过导气管37连接,用于对气袋35进行充放气。
气袋35分布在座椅2的侧翼内侧,用于在充放气时对用户提供不同的侧向支撑力度;
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与充放气装置36电连接,用于根据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给所述气袋进行充放气,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侧翼的收紧程度。
具体地,充放气装置36包括压缩机361和空气分配器362,压缩机361用于给气袋充气,空气分配器362通过导气管37连接在压缩机361与气袋35之间。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根据调节挡位控制压缩机361和空气分配器362对气袋35进行充放气。
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将人体躯干1的模型置于座椅2中,座椅2的靠背表面布置有体压分布垫3,用于测量人体躯干和座椅侧翼之间的压力,根据不同的人体躯干1的宽度以及人体躯干和座椅侧翼之间的压力,对躯干宽度和调节挡位进行标定,标定方法见本发明实施例一。标定完成后无需体压分布垫3,侧翼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可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一。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预先根据人体躯干宽度对车辆座椅侧翼的躯干宽度等级进行了设定,并且进一步标定了各躯干宽度等级下不同侧向加速度等级的车辆座椅侧翼的调节量,即调节挡位。实际应用时,车辆座椅侧翼根据车辆的侧向加速度自动调节至相应的挡位给用户提供侧向支撑,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座椅特别是在车机接管时人体躯干没有足够的侧向支撑、舒适性较差的问题。此外,本发明在综合躯干宽度和侧向加速度两个因素对调节挡位预先进行设置和标定,实际应用过程中不需要实时监测侧向支撑压力,只用检测车辆的侧向加速度,简化了算法,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获取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并根据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
步骤S2,获取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的侧向加速度信息,并根据所述侧向加速度信息判断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
步骤S3,根据所述用户躯干宽度等级和所述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
步骤S4,在接收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调节车辆座椅侧翼支撑状态;
其中,所述步骤S2还包括:获取侧向加速度在预设的时间段以及所确定的侧向加速度等级下的累计持续时间;
所述步骤S4之前还包括:当所述累计持续时间与所述预设的时间段的比值大于设定的阈值时,生成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根据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具体包括:
将获取的用户躯干宽度与设定的宽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宽大型等级、或中等型等级,或窄小型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根据所述侧向加速度信息判断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具体包括:
将获取的侧向加速度与设定的加速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缓和等级、或侧向运动一般等级、或侧向运动强烈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宽大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缓和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0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中等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缓和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1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窄小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缓和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3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宽大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一般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1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中等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一般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2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窄小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一般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4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宽大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强烈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2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中等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强烈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3挡;
若用户躯干宽度等级为窄小型等级、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为侧向运动强烈等级,则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5挡;
所述车辆座椅侧翼的收紧程度随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自0挡向5挡逐挡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实时获取车辆是否被自动驾驶系统接管的信息;所述步骤S3还包括,在获取到车辆被自动驾驶系统接管时,将所确定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增大一挡,若所确定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为最高挡,则保持该最高挡不变。
6.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并根据用户躯干宽度信息判断用户躯干宽度等级;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的侧向加速度信息,并根据所述侧向加速度信息判断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
挡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躯干宽度等级和所述车辆侧向加速度等级确定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
挡位调节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调节车辆座椅侧翼支撑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侧向加速度在预设的时间段以及所确定的侧向加速度等级下的累计持续时间;
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还包括调节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累计持续时间与所述预设的时间段的比值大于设定的阈值时,生成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指令挡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躯干宽度输入信息;
所述挡位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未接收到用户躯干宽度输入信息时,确定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进入手动挡,手动调节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
8.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座椅及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所述车辆座椅包括气袋和充放气装置;
所述气袋分布在座椅侧翼内侧,用于在充放气时对用户提供不同的侧向支撑状态;
所述充放气装置与所述气袋通过导气管连接,用于对所述气袋进行充放气;
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装置与所述充放气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挡位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给所述气袋进行充放气,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侧翼的支撑状态。
CN202010793363.0A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009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3363.0A CN112009314B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3363.0A CN112009314B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9314A CN112009314A (zh) 2020-12-01
CN112009314B true CN112009314B (zh) 2022-02-22

Family

ID=73499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3363.0A Active CN112009314B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93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9665B (zh) * 2021-10-29 2022-11-22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支撑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7109A (en) * 1996-02-02 1998-01-13 Lear Corporation Acceleration compensating vehicular seat assembly
DE102013220551B4 (de) * 2013-10-11 2018-06-14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daption der Körperabstützung einer in einem Fahrzeugsitz sitzenden Person sowie Fahrzeug umfassend einen Fahrzeugsitz und eine Vorrichtung zur Adaption der Körperabstützung einer in dem Fahrzeugsitz sitzenden Person
US10239432B2 (en) * 2016-03-17 2019-03-26 Bose Corporation Acoustic output through headrest wings
CN108608913A (zh) * 2017-01-23 2018-10-0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座椅动态调整方法、系统及车辆
KR102347758B1 (ko) * 2017-09-18 2022-01-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율주행차량의 회전형 시트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0271506A (zh) * 2018-03-13 2019-09-24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装置
EP3575144B1 (en) * 2018-05-29 2021-10-20 Fico Cables Lda Dynamic pneumatic support system
JP6888587B2 (ja) * 2018-05-31 2021-06-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ート制御装置
US11117505B2 (en) * 2018-12-21 2021-09-14 Lea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side bolsters
US11192469B2 (en) * 2019-01-30 2021-12-0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eat with morphing bolsters
CN111071109B (zh) * 2019-12-26 2021-10-22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性强的智能汽车座椅
CN110949223B (zh) * 2019-12-30 2021-08-13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67678B (zh) * 2020-02-13 2022-06-07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9314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8602B (zh) 用于车辆的控制系统
CN112009314B (zh) 一种车辆座椅侧翼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7060035U (zh) 基于掩蔽效应的轿车驾驶员疲劳缓解与唤醒系统
CN202573979U (zh) 一种车载音响音量的自动调节装置
CN109263654B (zh) 一种汽车过减速带自适应调速系统及调速方法
CN109018184B (zh) 自行车智能变速方法、智能变速装置及智能变速自行车
CN106956656A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舒适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7424355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d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vehicle seat
CN206938681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舒适度控制系统
CN107139934A (zh) 基于掩蔽效应的轿车驾驶员疲劳缓解与唤醒系统及方法
CN106864311A (zh) 车辆座椅位置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9703423A (zh) 基于电流变液的车辆座椅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874317A (zh) 电动车辆的制动方法、装置及电动车辆
EP4215412A1 (en) Adaptive seat comfort system based on passenger-seat fit degree, and adjustment method
CN103029668A (zh) 一种基于薄膜开关技术的车辆乘员类型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642114B (zh) 可犯错的拟人化随机跟车驾驶行为建模方法
TW202031534A (zh) 行車安全輔助系統
CN206749596U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系统及汽车
CN110949188A (zh) 一种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13147650B (zh) 一种汽车辅助支撑系统及方法
CN115503498A (zh) 车辆能量回收强度评估方法
CN215793340U (zh) 一种座椅气袋气动控制系统
CN206086261U (zh) 一种预瞄式主动悬架
CN113212255A (zh) 基于多种压力传感器的汽车后排座椅调节方法、调节系统和汽车
CN205562028U (zh) 一种振动提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