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6132A - 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6132A
CN112006132A CN202011045747.0A CN202011045747A CN112006132A CN 112006132 A CN112006132 A CN 112006132A CN 202011045747 A CN202011045747 A CN 202011045747A CN 112006132 A CN112006132 A CN 112006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ermentation
water mist
tank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57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6132B (zh
Inventor
郭关柱
罗亚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0457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6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6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6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6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6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属于茶叶发酵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水雾排出管、加热水箱、气水分离装置、发酵罐、水雾吸收管、水雾吸嘴、透气框、气体加热器、雾化喷嘴、水雾风机、水泵、水加热器;本发明将将需要发酵的茶叶装到透气框内,利用水雾风机向发酵舱内喷入具有一定温度的水雾,利用具有一定温度的水雾流动使茶叶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内发酵,以发酵出理想品质的茶叶。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发酵时,现有发酵方法主要采取“渥堆”发酵。将一定数量茶叶堆在屋内,对茶叶堆进行喷水(俗称潮水),含有一定水分的茶叶发酵过程中,堆内部分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热量集聚,增加“渥堆”发酵茶叶堆内温度,温度增加到50℃左右时,茶叶自身在自然界生长时携带的大量有益菌种(或人工添加菌种)繁殖生长,促进茶叶发酵。如果温度过低,诸如仅有40℃,则部分有害菌种会大量繁殖,发酵出来的茶叶品质不好,口感差,人喝后对身体也不好。如果温度过高,诸如达到60℃,虽然不利于有害菌种繁殖,但茶叶发酵后会碳化(俗称茶水有火烧味),且发酵出来的茶叶对身体有益物质留存较少。
为减小上述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通常7-10天)对发酵“渥堆”进行翻堆,即将“渥堆”堆内部(温度较高)茶叶翻出来,将“渥堆”外围(温度较低)茶叶翻进去;然后,再次进行潮水,提供有机质分解需要的水分。这些措施适当提高了“渥堆”发酵茶叶品质,但并没有根本性解决问题,还受当地气温、自然空气湿度等影响,且人工翻堆极不卫生,翻堆不及时或局部区域湿度过高,容易形成板结(俗称老茶头)。另外,“渥堆”质量低于7吨时,受发酵堆自然散热影响,发酵堆中间区域温度升不起来,无法进行有效发酵。由于试验测试所需发酵堆不能低于7吨茶,一次试验用茶叶成本极高(使用30元/kg茶叶,一次试验将消耗21万元茶叶),这导致进行茶叶发酵(为固态发酵)的研究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将需要发酵的茶叶装到透气框内,利用水雾风机向发酵舱内喷入具有一定温度的水雾,利用具有一定温度的水雾流动使茶叶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内发酵,以发酵出理想品质的茶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包括支架2、气体排出管9、加热水箱10、气水分离装置11、发酵罐19、水雾吸收管24、水雾吸嘴25、透气框28、气体加热器37、雾化喷嘴40、水雾风机41、水泵42、水加热器46;所述的发酵罐19固定安装在支架2的顶部,发酵罐19的中部内腔中设置有发酵舱,用于盛装茶叶的透气框28安装在发酵舱内,发酵舱的后侧壁上开始有一个通孔,该通孔处设置有气体加热器37,发酵罐19的后侧独立于发酵舱的空腔内加热水箱10,加热水箱10中安装有水加热器46,气水分离装置11安装在加热水箱10上,气水分离装置11的水雾排出口通过气体排出管9与水泵42的进口连接,水泵42的进口还通过管道与加热水箱10连接,水泵42的出口处设置雾化喷嘴40,雾化喷嘴40与水雾风机41的进口连接,水雾风机41的出口与气体加热器37的进口连接,气体加热器37的出口与发酵舱的内腔连通;发酵舱的前侧设置有与水雾吸嘴25连接通孔,水雾吸嘴25通过水雾吸收管24与气水分离装置11水雾进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发酵罐19内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发酵舱,相邻两个发酵舱之间的通气孔上下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发酵罐19包括后密封盖3、发酵罐主体8、后密封盖固定端13、前密封盖固定端23、前密封盖26、所述的发酵罐主体8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密封盖固定端23与后密封盖固定端13,前密封盖26固定在前密封盖固定端23上,后密封盖3固定在后密封盖固定端13上。
进一步,所述的后密封盖3、发酵罐主体8、前密封盖26均为双层结构,两层间为隔热腔12,隔热腔12为真空腔或其内填充绝热材料。
进一步,支架2上设置有控制柜32,控制柜32内设置有控制器31,发酵罐19的发酵舱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7,温湿度传感器17通过电缆与控制器31连接;加热水箱10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45,水加热器46、水温传感器45分别与控制器31连接。
进一步,发酵舱的后侧通孔处设置有一个臭氧发生器38,臭氧发生器38与控制器31连接。
进一步,加热水箱10通过水管6与注水水箱7连接,注水水箱7上设置有最高水位线8。
进一步,所述的加热水箱10的底部设置有一根排水管5,排水管5上设置有排水阀4。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调整支座1。
进一步,透气框28包括透气框框体203、透气罩205、连接座206、螺栓208,所述的透气框框体203的内腔底部开设有进气孔215,进气孔215处透气框框体203上设置有连接座206,透气罩205通过螺栓208固定安装在连接座206上,进气孔215与透气罩205的内腔连通,透气罩205的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2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将需要发酵的茶叶装到透气框内,利用水雾风机向发酵舱内喷入具有一定温度的水雾,利用具有一定温度的水雾流动使茶叶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内发酵,以发酵出理想品质的茶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透气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透气框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透气框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透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包括支架2、气体排出管9、加热水箱10、气水分离装置11、发酵罐19、水雾吸收管24、水雾吸嘴25、透气框28、气体加热器37、雾化喷嘴40、水雾风机41、水泵42、水加热器46。
所述的发酵罐19固定安装在支架2的顶部,所述的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调整支座1,通过调整支座1可以调节调节支架2的顶部平衡度,使发酵罐19处于水平状态。发酵罐19的中部内腔中设置有发酵舱,用于盛装茶叶的透气框28安装在发酵舱内,使得茶叶放置到发酵舱内的透气框28后,由于发酵罐19处于水平状态,茶叶在发酵舱中不会发生偏移堆积。
如图2所示,所述的发酵罐19包括后密封盖3、发酵罐主体8、后密封盖固定端13、前密封盖固定端23、前密封盖26、所述的发酵罐主体8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密封盖固定端23与后密封盖固定端13,前密封盖26固定在前密封盖固定端23上,后密封盖3固定在后密封盖固定端13上,后密封盖3与前密封盖26为半球壳形或立方体壳形或长方体壳形。通过设置有独立的能够与发酵罐主体8分离的后密封盖3与前密封盖26,前密封盖26与发酵罐主体8之间的空腔不安装相应的部件,当打开前密封盖26时,便于将透气框28放入到发酵舱内,或将透气框28从发酵舱内取出。而后密封盖3与发酵罐主体8之间的空腔用于安装茶叶发酵过程使用的到部件,并使这些部件与发酵舱分离开。
发酵舱的后侧壁上开始有一个通孔,该通孔处设置有气体加热器37,发酵罐19的后侧独立于发酵舱的空腔内加热水箱10,加热水箱10中安装有水加热器46,气水分离装置11安装在加热水箱10上,气水分离装置11的水雾排出口通过气体排出管9与水泵42的进口连接,水泵42的进口还通过管道与加热水箱10连接,水泵42的出口处设置雾化喷嘴40,雾化喷嘴40与水雾风机41的进口连接,水雾风机41的出口与气体加热器37的进口连接,气体加热器37的出口与发酵舱的内腔连通;发酵舱的前侧设置有与水雾吸嘴25连接通孔,水雾吸嘴25通过水雾吸收管24与气水分离装置11水雾进口连接。将盛装有需要发酵的茶叶的透气框28放置到发酵舱内后,使整个发酵罐19密封,向加热水箱10内加入水,水泵42将加热水箱10内热水加压通过其出口处的雾化喷嘴40将热水打散雾化形成水雾,然后再由水雾风机41将水雾喷入到气体加热器37对水雾进行加热,形成气雾而进入到发酵舱中,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进入到透气框28中,对透气框28中的茶叶进行加湿和加热,使茶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酵;最终气雾通过发酵舱前侧的通孔排出,由于气体排出管9与水泵42连接,当水雾风机41在工作时,使得气体排出管9中产生一定的抽吸力,从而使得水雾吸嘴25将发酵舱前侧的通孔排出的气雾通过水雾吸收管24抽吸到气水分离装置11,由气水分离装置11进行气水分离,气体则经气体排出管9由水雾风机41排到气体加热器37,由气体加热器37调整温度后再次流动,分离出的水分则流入加热水箱10,由水加热器46加热再次通过水泵42加压通过其出口处的雾化喷嘴40打散雾化形成水雾,并与气体排出管9排出的气体混合形成流动气雾,进而由气体加热器37加热向发酵舱喷入流动气体用于循环发酵茶叶。
所述的后密封盖3、发酵罐主体8、前密封盖26均为双层结构,两层间为隔热腔12,隔热腔12为真空腔或其内填充绝热材料;通过设置中空为真空腔或其内填充绝热材料的双层结构发酵罐19,能够对发酵舱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
在本发明中,支架2上设置有控制柜32,控制柜32内设置有控制器31,发酵罐19的发酵舱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7,发酵舱顶部和底部的温湿度传感器17可以等间距均匀设置,温湿度传感器17通过电缆与控制器31连接;加热水箱10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45,水加热器46、水温传感器45分别与控制器31连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7可以实时监测发酵舱内的温度与湿度,多个温湿度传感器17可以采集发酵舱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控制器31设定适宜温度和湿度,结合茶叶发酵用水雾风机41风量,水加热器46的加热量、水泵42的喷雾量、气体加热器37的加热量,控制流动水雾温度和湿度,来保持发酵舱内茶叶发酵所需要的稳定温度和湿度,同时,还可通过控制器31采集温度和湿度的参数,便于操作人员监控。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透气框28为分布式管孔透气框,透气框28可横向成排布置在发酵舱19内,或垂向分层叠放起来;茶叶发酵用分布式管孔透气框的结构设计,使每个透气框28能够装入大量待发酵茶叶,相邻两个透气框28间便于横向放置和垂向叠加,最关键的每框茶叶装满后,还可使水雾渗入框内堆放的待发酵茶叶所有空间,保障全部茶叶均处于期望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发酵。
如图7-10所示,所述的透气框28包括透气框框体203、透气罩205、连接座206、螺栓208。所述的透气框框体203的内腔底部开设有进气孔215,进气孔215处透气框框体203上设置有连接座206,透气罩205通过螺栓208固定安装在连接座206上,进气孔215与透气罩205的内腔连通,所述的透气罩205为扁平状结构,透气罩205的两个边平面上均匀的开设有透气孔220。将需要发酵的茶叶盛装到透气框框体203中,然后将透气框框体203放入到发酵罐中,对茶叶进行发酵,通过向发酵罐的底部通入水雾,水雾从进气孔215进入到透气罩205内,然后通过透气罩205上的透气孔220进入到透气框框体203内的茶叶中,由于透气罩205上的透气孔220沿透气罩205上下布置,这样能够使透气框框体203中的茶叶从上到下均能够得到充分施加水雾,保证发酵茶叶的温湿度,整个过程无需对茶叶进行翻堆处理也可实现茶叶的发酵。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的透气框框体203的内腔底部等间距均匀的开设有进气孔215,每个进气孔215处通过连接座206固定安装有一个透气罩205。通过设置多个进气孔215与相应的透气罩205配合工作,向发酵罐中加入水雾,使水雾从相应的进气孔215进入到与其对应的透气罩205内,水雾通过透气罩上的透气孔快速渗透到透气框框体内的任意位置,保证发酵茶叶的温湿度,实现茶叶在不翻堆的情况下也可避免茶叶板结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茶叶的发酵品质,有效的降低了人工翻堆的劳动成本和解决了自动旋转翻堆设备结构要求高的问题。
所述的透气框框体203内壁光滑,透气罩205的横向安装距离L1与透气罩205的纵向安装距离H1一致。以保证透气孔220距离透气框框体203的四周壁面的距离差异尽量小,提高茶叶喷发透气效率。
所述的透气框框体203的框体顶部安装有两对把手201,且把手201的上端向透气框框体203内侧水平弯折;同时,在透气罩205的顶部开设排气孔212,透气罩205的顶部还设置有支撑环218,支撑环218高度与把手201的折弯部分高度一致,这样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将几个透气框框体203纵向叠放在一起,即上一个透气框框体203可以放置在把手201的水平折弯部分与支撑环218上,水雾能够通过位于下部透气罩205上的排气孔212排入到位于上部的透气罩205的进气孔215,然后通过透气罩205的透气孔220对茶叶进行曝气;这样可以节约空间,使茶叶的发酵可以在平面空间或垂直空间均可得到有效发酵。
需要发酵的茶叶放入透气框框体203内后,通过把手201将其放入发酵罐内,几个透气框框体203可以横向和纵向叠放在一起。发酵用水雾经进气方向209进入,由透气方向204向四周渗透,能够快速流动到透气框框体203内空间任意位置。由于把手201和支撑环218支撑面高于透气框框体203上平面,水雾在一个框内渗透时,还能经排气孔212流到上一透气框框体203进行渗透,确保几个透气框框体203叠加在一起时也不影响透气效果。发酵结束后,通过把手201将透气框框体203从发酵罐内取出,并将透气框框体203内的茶叶倒出,在透气框框体203内用高压气对透气罩205进行吹扫,将透气孔220内的碎小茶叶清走。长期使用后,拆下连接螺栓208,取下透气罩205,可对透气框框体203及透气罩205进行彻底清扫,以确保茶叶发酵用分布式管孔透气框透气罩的效果。
发酵舱的后侧通孔处设置有一个臭氧发生器38,臭氧发生器38与控制器31连接;如需要对茶叶灭杀病毒和细菌,可在发酵前启动臭氧发生器38和茶叶发酵用水雾风机4,通过水雾风机4将臭氧吹入到发酵罐中对茶叶进行灭杀病毒和细菌,以便于实现对茶叶的定向控菌发酵。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加热水箱10通过水管6与注水水箱7连接,注水水箱7上设置有最高水位线8;通过注水水箱7对加热水箱10进行外部加水,避免每次向加热水箱10加水需要打开后密封盖3而影响到发酵罐19中的温度和湿度,而每次加水加到高水位线8处,即可停止加水。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水箱10的底部设置有一根排水管5,排水管5上设置有排水阀4。当茶叶发酵完成后,可通过打开排水阀4,由排水管5将加热水箱10中水排出,避免在不使用该发酵装置过程中,水长时间储存在加热水箱10种导致水变质,在下次对茶叶发酵时,影响到茶叶的发酵品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如图3所示,所述的发酵罐19内设置有一个发酵舱,且水雾吸嘴25位于发酵舱内。调节支架2底部调整支座1,使整个发酵罐19处于水平状态,然后打开前密封盖26,将需要发酵的茶叶装入透气框28,然后将盛装茶叶的支架2放置到发酵舱内,关闭前密封盖26。如需要对茶叶灭杀病毒和细菌,启动臭氧发生器38和茶叶发酵用水雾风机41,进行灭杀病毒和细菌。灭菌后关闭臭氧发生器38和排水阀4,在注水水箱7注水至水箱最高水位线8,在茶叶发酵用水雾风机41、水泵泵叶42作用下,水雾经水雾喷出方向68进入茶叶发酵舱内,经水雾流动方向64和水雾吸收方向65进入水雾吸嘴25,返回到水分离装置11,进行气水分离后,重新形成流动水雾。这过程中,发酵舱升设置的各个温湿度传感器17将实时精确监测相应位置的温度和湿度,测量结果通过控制器31实时检测。检测结果偏离设定范围时,控制器31通过控制水加热器46来改变水温传感器45监测值,调整雾化喷嘴40喷雾量和茶叶发酵用水雾风机41风量风速,来修正使监测结果保持在设定范围。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情况,如图4所示,水雾吸嘴25安装在茶叶发酵舱外,水雾流动至水雾流动方向64后,由水雾吸收方向66流出茶叶发酵舱外,经水雾吸收方向67再进入水雾吸嘴25。
采用流动水雾控温控湿发酵茶叶,长达40-50天发酵周期内,人工无需进行潮水和翻堆施工,只需要定期检查注水水箱7水位,使保持在水箱最高水位线8。节省大量人工,且发酵茶叶始终保持在理想发酵温度和湿度范围,可发酵出高品质的茶叶,单次发酵数量不受限制,发酵前后可杀灭病菌并添加益生菌进行定向控菌发酵。避免了“渥堆”发酵堆芯与堆外围温度和湿度不一致,人工翻堆和潮水不均匀,带来的发酵茶叶过烧(温度过高区域)、板结(过湿受压区域)等品质不良,或温度过低滋生有害菌。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所述的发酵罐19设置的发酵舱设置有3个,如图5所示,相邻两个发酵舱之间的通气孔上下交错设置,水雾吸嘴25位于后侧的发酵舱内。其工作过程为:调节支架2底部调整支座1,使整个发酵罐19处于水平状态,然后打开前密封盖26,将需要发酵的茶叶装入透气框28,然后将盛装有茶叶的透气框28放置到发酵舱内,关闭前密封盖26。如需要对茶叶灭杀病毒和细菌,启动臭氧发生器38和茶叶发酵用水雾风机4,进行灭杀病毒和细菌。然后关闭臭氧发生器38和排水阀4,在注水水箱7注水至水箱最高水位线8。在茶叶发酵用水雾风机41、水泵42的作用下,水雾经水雾喷出方向54进入茶发酵舱Ⅰ51,经水雾流动方向Ⅰ55、水雾流动方向Ⅱ56进入发酵舱Ⅱ52,再经水雾流动方向Ⅲ57、水雾流动方向Ⅳ58到达发酵舱Ⅲ53,经水雾流动方向Ⅴ59和水雾吸收方向Ⅰ60进入水雾吸嘴25,返回到气水分离装置11,进行气水分离后,重新形成流动水雾。这过程中,每个发酵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温湿度传感器17,各个温湿度传感器17将实时精确监测相应位置的温度和湿度,测量结果通过控制器31实时监测。监测结果偏离设定范围时,控制器31通过控制水加热器46来改变水温传感器45监测值,调整雾化喷嘴40喷雾量和茶叶发酵用水雾风机41风量风速,来修正使监测结果保持在设定范围。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情况,如图6所示,水雾吸嘴25安装在茶叶发酵舱外,水雾流动至水雾流动方向Ⅴ59后,由水雾流动方向Ⅵ61流出茶叶发酵舱,经水雾吸收方向Ⅱ62再进入水雾吸嘴25。
采用流动水雾控温控湿发酵茶叶,长达40-50天发酵周期内,人工无需进行潮水和翻堆施工,只需要定期检查注水水箱7水位,使保持在水箱最高水位线8。节省大量人工,且发酵茶叶始终保持在理想发酵温度和湿度范围,可发酵出高品质的茶叶,单次发酵数量不受限制,发酵前后可杀灭病菌来添加益生菌进行定向控菌发酵。避免了“渥堆”发酵堆芯与堆外围温度和湿度不一致,人工翻堆和潮水不均匀,带来的发酵茶叶过烧(温度过高区域)、板结(过湿受压区域)等品质不良,或温度过低滋生有害菌。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包括支架(2)、气体排出管(9)、加热水箱(10)、气水分离装置(11)、发酵罐(19)、水雾吸收管(24)、水雾吸嘴(25)、透气框(28)、气体加热器(37)、雾化喷嘴(40)、水雾风机(41)、水泵(42)、水加热器(46);所述的发酵罐(19)固定安装在支架(2)的顶部,发酵罐(19)的中部内腔中设置有发酵舱,用于盛装茶叶的透气框(28)安装在发酵舱内,发酵舱的后侧壁上开始有一个通孔,该通孔处设置有气体加热器(37),发酵罐(19)的后侧独立于发酵舱的空腔内加热水箱(10),加热水箱(10)中安装有水加热器(46),气水分离装置(11)安装在加热水箱(10)上,气水分离装置(11)的水雾排出口通过气体排出管(9)与水泵(42)的进口连接,水泵(42)的进口还通过管道与加热水箱(10)连接,水泵(42)的出口处设置雾化喷嘴(40),雾化喷嘴(40)与水雾风机(41)的进口连接,水雾风机(41)的出口与气体加热器(37)的进口连接,气体加热器(37)的出口与发酵舱的内腔连通;发酵舱的前侧设置有与水雾吸嘴(25)连接通孔,水雾吸嘴(25)通过水雾吸收管(24)与气水分离装置(11)水雾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罐(19)内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发酵舱,相邻两个发酵舱之间的通气孔上下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罐(19)包括后密封盖(3)、发酵罐主体(8)、后密封盖固定端(13)、前密封盖固定端(23)、前密封盖(26)、所述的发酵罐主体(8)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密封盖固定端(23)与后密封盖固定端(13),前密封盖(26)固定在前密封盖固定端(23)上,后密封盖(3)固定在后密封盖固定端(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密封盖(3)、发酵罐主体(8)、前密封盖(26)均为双层结构,两层间为隔热腔(12),隔热腔(12)为真空腔或其内填充绝热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2)上设置有控制柜(32),控制柜(32)内设置有控制器(31),发酵罐(19)的发酵舱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7),温湿度传感器(17)通过电缆与控制器(31)连接;加热水箱(10)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45),水加热器(46)、水温传感器(45)分别与控制器(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酵舱的后侧通孔处设置有一个臭氧发生器(38),臭氧发生器(38)与控制器(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4、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水箱(10)通过水管(6)与注水水箱(7)连接,注水水箱(7)上设置有最高水位线(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水箱(10)的底部设置有一根排水管(5),排水管(5)上设置有排水阀(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调整支座(1)。
10.根据权利要求1-2、4、6、8-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气框(28)包括透气框框体(203)、透气罩(205)、连接座(206)、螺栓(208),所述的透气框框体(203)的内腔底部开设有进气孔(215),进气孔(215)处透气框框体(203)上设置有连接座(206),透气罩(205)通过螺栓(208)固定安装在连接座(206)上,进气孔(215)与透气罩(205)的内腔连通,透气罩(205)的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220)。
CN202011045747.0A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Active CN112006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5747.0A CN112006132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5747.0A CN112006132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6132A true CN112006132A (zh) 2020-12-01
CN112006132B CN112006132B (zh) 2023-02-28

Family

ID=73528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5747.0A Active CN112006132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61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1577A (zh) * 2020-12-16 2022-06-17 石门县达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WO2024016821A1 (zh) * 2022-07-20 2024-01-25 深圳市宏讯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7210A (ja) * 1994-02-18 1995-08-29 Futamu Muramatsu 紅茶等の製造工程における茶葉の発酵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
CN203290178U (zh) * 2013-04-15 2013-11-20 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发酵罐
CN203723357U (zh) * 2014-01-02 2014-07-23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叶发酵环境发生装置
CN105166153A (zh) * 2015-10-10 2015-12-23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黑茶渥堆的方法及装置
JP2016021873A (ja) * 2014-07-16 2016-02-08 二六 村松 紅茶製造用発酵装置
CN205223201U (zh) * 2015-12-21 2016-05-11 烟台嘉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仓筛板装置
CN209567216U (zh) * 2019-01-28 2019-11-01 李丽亚 一种可叠放的茶叶发酵框
CN111172019A (zh) * 2020-03-30 2020-05-19 旌德华川丰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生产线
CN211353768U (zh) * 2019-11-12 2020-08-28 邱开珍 一种便于调整湿度的红茶发酵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7210A (ja) * 1994-02-18 1995-08-29 Futamu Muramatsu 紅茶等の製造工程における茶葉の発酵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
CN203290178U (zh) * 2013-04-15 2013-11-20 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发酵罐
CN203723357U (zh) * 2014-01-02 2014-07-23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叶发酵环境发生装置
JP2016021873A (ja) * 2014-07-16 2016-02-08 二六 村松 紅茶製造用発酵装置
CN105166153A (zh) * 2015-10-10 2015-12-23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黑茶渥堆的方法及装置
CN205223201U (zh) * 2015-12-21 2016-05-11 烟台嘉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仓筛板装置
CN209567216U (zh) * 2019-01-28 2019-11-01 李丽亚 一种可叠放的茶叶发酵框
CN211353768U (zh) * 2019-11-12 2020-08-28 邱开珍 一种便于调整湿度的红茶发酵机
CN111172019A (zh) * 2020-03-30 2020-05-19 旌德华川丰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1577A (zh) * 2020-12-16 2022-06-17 石门县达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WO2024016821A1 (zh) * 2022-07-20 2024-01-25 深圳市宏讯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6132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6132B (zh) 一种利用水雾流动控温控湿的茶叶发酵装置
CN106959002A (zh) 一种混料式枸杞干燥装置
CN102505877B (zh) 一种装配式空调蘑菇房的整体结构
CN207706906U (zh) 食用菌培养架
JP3227371U (ja) 植物及びキノコ育成装置
KR101010059B1 (ko) 발효숙성장치
CN102328792A (zh) 一种密闭仓储环境的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CN104864533B (zh) 空气加湿净化造景缸
CN206909361U (zh) 一种石斛育苗装置
CN106034857A (zh) 一种基于溶洞空气的温室大棚调控装置及其调控方法
CN207185391U (zh) 一种可调节温湿度的蔬菜大棚
CN203675755U (zh) 具有两个独立调控种植区的立体种植大棚
CN104350951A (zh) 一种长菌棒轻简化灭菌方法
CN209152044U (zh) 一种蝠蛾培育箱
CN107557294B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固态发酵气体循环系统
CN217025817U (zh) 一种好氧堆肥装置
CN203912650U (zh)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
CN110495503B (zh) 一种可预灭菌和浸润接种的散茯茶发酵设备
CN212530767U (zh) 一种蔬果加工用储存装置
CN210987772U (zh) 一种蝙蝠蛾卵护理装置
CN209804802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固化室
CN206525192U (zh) 一种杏鲍菇菇房
CN208480549U (zh) 青砖茶发酵装置
CN112119796A (zh) 一种高通风性能绿植培养装置
CN112400399A (zh) 一种智能化种子引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