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4349A - 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4349A
CN112004349A CN202010840950.0A CN202010840950A CN112004349A CN 112004349 A CN112004349 A CN 112004349A CN 202010840950 A CN202010840950 A CN 202010840950A CN 112004349 A CN112004349 A CN 112004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frame
housing
lock
locking
loc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09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松
熊杰
彭冲
孙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hao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hao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hao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hao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09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43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4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43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1Locks; La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壳体固定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锁定装置,用于连接壳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锁架,第一锁架用于安装第一壳体;第二锁架,第二锁架用于安装第二壳体;其中,沿第一方向,在第一壳体的驱动下,第一锁架能够与第二锁架配合,以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锁定状态,第一锁架能够与第二锁架解除配合,以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解除锁定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壳体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
背景技术
壳体包括元器件设备的外壳,用于包装、固定的壳体等。通常壳体通过螺钉、螺丝等紧固件或者粘胶的方式进行连接,紧固件的一端外露包装箱的外侧,不美观。且为固定两个壳体的拼接位置,还需设置多个紧固件进行紧固或多处粘接,位置分布过多,安装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旨在简化壳体的安装操作,方便拆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定装置,用于连接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第一锁架,所述第一锁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壳体;
第二锁架,所述第二锁架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壳体;
其中,沿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驱动下,所述第一锁架能够与所述第二锁架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处于锁定状态,所述第一锁架能够与所述第二锁架解除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处于解除锁定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锁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锁架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锁架与所述第二锁架处于锁定状态或解除锁定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锁架包括第一导向部;
所述第一锁架朝第一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导向部推动所述第二锁架朝第二方向的正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锁架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锁架配合的位置;
所述第二锁架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的避让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移动至所述避让部时,所述第二锁架朝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以与所述第一锁架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导向部设有第一导向面;
所述第一锁架沿所述第一导向面推动所述第二锁架朝第二方向的正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锁架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以将所述第二锁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
在所述第一锁架与所述第二锁架配合时,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限位孔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锁架还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锁架,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锁架运动;
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动件和所述第二锁架抵接;
所述第一锁架与所述第二锁架配合时,所述第二锁架能够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朝第二方向的正向运动;
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回弹作用下,所述第二锁架能够朝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推动件包括螺纹段,所述推动件与所述第二锁架通过所述螺纹段连接;
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锁架连接;
转动所述推动件,所述推动件能够与所述螺母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锁架与所述第二锁架;
沿第二方向的正向推动所述推动件时,所述推动件能够通过所述螺母带动所述第二锁架朝第二方向的正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锁架与所述第二锁架处于锁定状态,沿第一方向拉动所述第一壳体时,所述第二锁架与所述第一锁架解除锁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和所述第二锁架抵接;
所述第一锁架与所述第二锁架配合时,所述第二锁架能够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朝第二方向的正向运动;
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回弹作用下,所述第二锁架能够朝第二方向的反向运动;
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沿第二方向分布于所述第二锁架的两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锁架包括多个第一锁扣齿,所述第二锁架包括多个第二锁扣齿;
所述第一锁架与所述第二锁架连接时,所述第一锁扣齿与所述第二锁扣齿相咬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锁架还包括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位于相邻所述第一锁扣齿之间,且所述第二导向部与相邻所述第一锁扣齿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第二锁扣齿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部运动,以与所述第一锁扣齿解除锁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锁架还包括第三导向部,所述第三导向部位于相邻所述第二锁扣齿之间,且所述第三导向部与相邻所述第二锁扣齿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第一锁扣齿能够沿所述第三导向部运动,以与所述第二锁扣齿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锁定装置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锁架;
所述第一锁架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锁架朝所述第二锁架运动时,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沿所述第二限位孔运动,以限制所述第一锁架的运动轨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为上述所述的锁定装置;
其中,所述锁定装置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锁定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锁定装置安装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第一壳体与第一锁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第二壳体与第二锁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B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的C部放大图;
图9为本申请所提供第一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所提供第二锁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
11-第一壳体;
111-安装架;
12-第二壳体;
121-第一限位件;
122-第二限位件;
13-锁定装置;
131-第一锁架;
131a-第一导向部;
131a1-第一导向面;
131b-推动件;
131c-第一锁扣齿;
131c1-第一抵接面;
131c2-第一弧面;
131d-第二导向部;
131d1-第二导向面;
131e-第二限位孔;
132-第二锁架;
132a-避让部;
132b-第一限位孔;
132c-第二锁扣齿;
132c1-第二抵接面;
132c2-第二弧面;
132d-第三导向部;
132d1-第三导向面;
14-第一弹性件;
15-螺母;
16-第二弹性件;
17-导向杆。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1,该壳体1可以为元器件设备的壳体,如医疗设备、电子设备等,壳体1可以设置有显示屏和操作部件,用于控制壳体内的元器件设备工作。该壳体1也可以为用于包装、承载、或固定物体的壳体1。其中,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锁定装置13,锁定装置13用于连接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和第三方向X均与壳体1处于组装状态时方位为基准。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Y为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安装方向,即第一方向Y为壳体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第二方向Z为壳体1的高度方向,第三方向X为壳体1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
如图2至图4所示,锁定装置13包括第一锁架131和第二锁架132,第一锁架131安装于第一壳体11,第二锁架132安装于第二壳体12;其中,沿第一方向Y,在第一壳体11的驱动下,第一锁架131能够卡接于第二锁架132,以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处于锁定状态,第一锁架131能够与第二锁架132解除配合,以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处于解除锁定状态。
本实施例中,组装壳体1时,沿第一方向Y推动第一壳体11朝第二壳体12运动,使第一壳体11上的第一锁架131与第二壳体12上的第二锁架132进行配合,进而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进行锁定,安装操作简单。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解除配合时,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解除锁定,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拆卸,以便对壳体1内的元器件进行维修检测。并且,第一锁架131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内部,第二锁架132也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内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连接后,第一锁架131和第二锁架132能够隐藏于壳体1的内部。
进一步地,壳体1还可以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与第一壳体11沿第一方向Y相对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两端,第三壳体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壳体11相同,即第三壳体安装有第一锁架131,对应地第二壳体12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锁架132,以与第一壳体11和第三壳体连接。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壳体1拆分为多个部分,各部分通过锁定装置13连接,以便对壳体1拆装。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锁架132能够相对第二壳体12沿第二方向Z运动以实现与第一锁架131的锁定或与第一锁架131解除锁定。具体地,推动第一壳体11安装于第二壳体12时,第一锁架131能够驱动第二锁架132相对于第二壳体12沿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以使第一锁架131运动至与第二锁架132配合的位置,第二锁架132相对于第二壳体12沿第二方向Z反向运动,使第二锁架132与第一锁架131配合,以使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处于锁定状态,进而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固定安装。拆卸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时,第一锁架131驱动第二锁架132沿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使第二锁架132脱离第一锁架131,即解锁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的锁定,沿第一方向Y拉动第一壳体11,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脱离,即实现对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拆卸。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锁架131包括第一导向部131a;推动第一锁架131朝第一方向Y运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导向部131a推动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以使第一锁架131移动至与第二锁架132配合的位置;第二锁架132设有与第一导向部131a配合的避让部132a,第一导向部131a移动至避让部132a时,第一导向部131a对第二锁架132无推动力,第二锁架132能够朝第二方向Z的反向运动,此时,第一锁架131运动到位,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反向运动与第一锁架131卡接,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锁定。
具体地,第一导向部131a设有第一导向面131a1;第一锁架131沿第一方向Y运动时,第一导向面131a1与第二锁架132的部分端面抵接,以推动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其中,第一导向面131a1可以为斜面,也可以为弧面。
如图6和图10所示,锁定装置13包括第一限位件121,第二锁架132设有第一限位孔132b,第一限位孔132b沿第二方向Z延伸,第一限位件121的一端穿过第一限位孔132b固定于第二壳体12,以将第二锁架132安装于第二壳体12。沿第二方向Z,第一限位孔132b的尺寸大于第一限位件121的尺寸,在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配合时,第一限位件121能够相对第一限位孔132b运动,以使第二锁架132能够相对第二壳体12运动。第一限位孔132b沿第二方向Z延伸,以使第二锁架132沿第二方向Z运动,并通过第一限位件121与第一限位孔132b的侧壁抵接限制第二锁架132的运动行程。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8所示,锁定装置13还设有第二限位件122,第二限位件122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壳体12,第二限位件12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锁架132;第一锁架131设有与第二限位件122配合的第二限位孔131e,第一壳体11朝第二壳体12运动时,第二限位件122能够沿第二限位孔131e运动,以限制第一锁架131的运动方向,进而限制第一壳体11的运动轨迹,提高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安装准确性。第二限位件122沿其周向还设置有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孔131e的外周部分与限位凸起抵接,以进一步限制第一锁架131的运动方向,减小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配合时会沿第二方向Z运动的风险,保证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配合时的定位准确。其中,第二锁架132还设有通孔,通过沿第二方向Z延伸,第二限位件122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壳体12,另一端穿过通孔,第二限位件122能够沿通孔运动,以限制第二锁架132的运动方向,减小第二锁架132沿第二方向Z运动向其四周晃动的风险,提高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配合的可靠性。
如图6和图9所示,锁定装置13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4,第一锁架131还包括推动件131b和安装架111,推动件131b的至少部分穿过安装架111挂设于第二锁架132,推动件131b能够相对第二锁架132运动,第一弹性件14的两端分别与推动件131b和安装架111抵接,也可以为第一弹性件14的两端分别与推动件131b和第二锁架132抵接。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配合时,第二锁架132能够克服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在第一弹性件14的回弹作用下,第二锁架132能够朝第二方向Z的反向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架131推动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时,第二锁架132带动推动件131b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推动件131b挤压第一弹性件14;第一锁架131对第二锁架132无推动时,第一弹性件14在其回弹力作用下,带动推动件131b朝第二方向Z的反向运动,推动件131b带动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反向运动。
其中,推动件131b可以采用松不脱螺钉。
进一步地,锁定装置13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6,第二弹性件1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壳体12的顶壁和第二锁架132抵接;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配合时,第二锁架132能够克服第二弹性件16的弹力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在第二弹性件16的回弹作用下,第二锁架132能够朝第二方向Z的反向运动;第一弹性件14与第二弹性件16沿第二方向Z分布于第二锁架132的两端。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架131推动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时,第二锁架132挤压第二弹性件16,第一锁架131对第二锁架132无推动时,第二锁架132对第二弹性件16无挤压,第二弹性件16在其回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推动件131b朝第二方向Z的反向运动。其中,壳体1还包括导向杆17,导向杆17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壳体12,另一端穿过第二锁架132,第二弹性件16套设于导向杆17,通过该导向杆17对第二弹性件16的伸缩起到导向作用,减小第二弹性件16被压缩时弯曲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14和第二弹性件16带动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反向运动以回到初始位置,无需再推动第二锁架132或设置其他驱动结构,简化壳体1的结构。其中,第一弹性件14和第二弹性件16均可以设置为多个。
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4和第二弹性件16可以采用弹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推动件131b包括螺纹段,推动件131b与第二锁架132通过螺纹段连接;壳体1还包括螺母15,螺母15与第二锁架132连接;转动推动件131b,推动件131b能够与螺母15配合,以连接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沿第二方向Z的正向推动推动件131b,推动件131b能够通过螺母15带动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沿第一方向Y拉动第一壳体11,第二锁架132与第一锁架131解除锁扣。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推动件131b,使推动件131b与螺母15配合,限制第二锁架132沿第二方向Z运动,以进一步锁定第一锁架131和第二锁架132,减小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受外力晃动时脱离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设有操作孔,操作孔与推动件131b对应设置。以便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孔伸入壳体1的内部控制推动件131b。
如图6至图10所示,第一锁架131包括多个第一锁扣齿131c,第二锁架132包括多个第二锁扣齿132c;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连接时,第一锁扣齿131c与第二锁扣齿132c相咬合。本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X,多个第一锁扣齿131c均分布于第一锁架131的两端,多个第二锁扣齿132c均分布于第二锁架132的两端,推动第一锁架131朝第一方向Y运动时,第一锁扣齿131c能够与第二锁扣齿132c相咬合,以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锁定。
进一步地,第一锁扣齿131c设有第一抵接面131c1,第二锁扣齿132c设有第二抵接面132c1,第一锁扣齿131c与第二锁扣齿132c配合时,第一抵接面131c1与第二抵接面132c1相抵接,以限制第一锁扣齿131c与第二锁扣齿132c脱离。其中,第一抵接面131c1与第二抵接面132c1设置为斜面,以便第一锁扣齿131c与第二锁扣齿132c的配合。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第一锁架131还包括第二导向部131d,第二导向部131d位于相邻第一锁扣齿131c之间,且第二导向部131d与相邻第一锁扣齿131c之间设有间隙;第二锁扣齿132c能够沿第二导向部131d运动,以与第一锁扣齿131c解除锁扣。本实施例中,解除对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的锁定时,推动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第二锁架132带动第二锁扣齿132c运动,并对第二导向部131d抵接,第二锁扣齿132c沿第二方向Z运动并推动第二导向部131d沿第一方向Y运动,使第一锁扣齿131c与第二锁扣齿132c脱离,解除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的锁定。
进一步地,第二导向部131d设有第二导向面131d1,第二锁扣齿132c具有第二弧面132c2,第二导向部131d通过第二弧面132c2沿第二导向面131d1运动,以推动第二导向部131d沿第一方向Y运动。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第二锁架132还包括第三导向部132d,第三导向部132d位于相邻第二锁扣齿132c之间,且第三导向部132d与相邻第二锁扣齿132c之间设有间隙;第一锁扣齿131c能够沿第三导向部132d运动,以与第二锁扣齿132c配合。本实施例中,锁定第一锁架131与第二锁架132时,推动第一锁架131沿第一方向Y运动时,第一锁扣齿131c能够沿第三导向部132d运动至与第二锁扣齿132c配合的位置,通过该第三导向部132d对第二锁扣齿132c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第三导向部132d设有第三导向面132d1,第一锁扣齿131c具有第一弧面131c2,第三导向部132d通过第一弧面131c2与沿第三导向面132d1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锁定装置,用于连接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13)包括:
第一锁架(131),所述第一锁架(131)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壳体(11);
第二锁架(132),所述第二锁架(132)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壳体(12);其中,沿第一方向(Y),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驱动下,所述第一锁架(131)能够与所述第二锁架(132)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处于锁定状态,所述第一锁架(131)能够与所述第二锁架(132)解除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处于解除锁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架(131)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锁架(132)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2)沿第二方向(Z)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锁架(131)与所述第二锁架(132)处于锁定状态或解除锁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架(131)包括第一导向部(131a);
所述第一锁架(131)朝第一方向(Y)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导向部(131a)推动所述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锁架(131)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锁架(132)配合的位置;
所述第二锁架(132)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131a)配合的避让部(132a),所述第一导向部(131a)移动至所述避让部(132a)时,所述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反向运动,以与所述第一锁架(131)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131a)设有第一导向面(131a1);
所述第一锁架(131)沿所述第一导向面(131a1)推动所述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13)包括第一限位件(121),所述第二锁架(132)设有第一限位孔(132b),所述第一限位孔(132b)沿第二方向(Z)延伸,所述第一限位件(12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132b)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12),以将所述第二锁架(132)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12);
在所述第一锁架(131)与所述第二锁架(132)配合时,所述第一限位件(121)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限位孔(132b)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架(131)还包括推动件(131b),所述推动件(131b)连接于所述第二锁架(132),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锁架(132)运动;
所述锁定装置(13)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4),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动件(131b)和所述第二锁架(132)抵接;
所述第一锁架(131)与所述第二锁架(132)配合时,所述第二锁架(132)能够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
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4)的回弹作用下,所述第二锁架(132)能够朝第二方向(Z)的反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131b)包括螺纹段,所述推动件(131b)与所述第二锁架(132)通过所述螺纹段连接;
所述锁定装置(13)还包括螺母(15),所述螺母(15)与所述第二锁架(132)连接;
转动所述推动件(131b),所述推动件(131b)能够与所述螺母(15)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锁架(131)与所述第二锁架(132);
沿第二方向(Z)的正向推动所述推动件(131b)时,所述推动件(131b)能够通过所述螺母(15)带动所述第二锁架(132)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锁架(131)与所述第二锁架(132)处于锁定状态,沿第一方向(Y)拉动所述第一壳体(11)时,所述第二锁架(132)与所述第一锁架(131)解除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13)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6),所述第二弹性件(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12)的顶壁和所述第二锁架(132)抵接;
所述第一锁架(131)与所述第二锁架(132)配合时,所述第二锁架(132)能够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16)的弹力朝第二方向(Z)的正向运动;
在所述第二弹性件(16)的回弹作用下,所述第二锁架(132)能够朝第二方向(Z)的反向运动;
所述第一弹性件(14)与所述第二弹性件(16)沿第二方向(Z)分布于所述第二锁架(132)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架(131)包括多个第一锁扣齿(131c),所述第二锁架(132)包括多个第二锁扣齿(132c);
所述第一锁架(131)与所述第二锁架(132)连接时,所述第一锁扣齿(131c)与所述第二锁扣齿(132c)相咬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架(131)还包括第二导向部(131d),所述第二导向部(131d)位于相邻所述第一锁扣齿(131c)之间,且所述第二导向部(131d)与相邻所述第一锁扣齿(131c)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第二锁扣齿(132c)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部(131d)运动,以与所述第一锁扣齿(131c)解除锁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架(132)还包括第三导向部(132d),所述第三导向部(132d)位于相邻所述第二锁扣齿(132c)之间,且所述第三导向部(132d)与相邻所述第二锁扣齿(132c)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第一锁扣齿(131c)能够沿所述第三导向部(132d)运动,以与所述第二锁扣齿(132c)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13)设有第二限位件(122),所述第二限位件(1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限位件(12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锁架(132);
所述第一锁架(131)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22)配合的第二限位孔(131e),所述第一锁架(131)朝所述第二锁架(132)运动时,所述第二限位件(122)能够沿所述第二限位孔(131e)运动,以限制所述第一锁架(131)的运动轨迹。
13.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
第一壳体(11);
第二壳体(12);
锁定装置(13),所述锁定装置(13)为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13);
其中,所述锁定装置(1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
CN202010840950.0A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 Pending CN1120043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0950.0A CN112004349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0950.0A CN112004349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4349A true CN112004349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2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0950.0A Pending CN112004349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43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00772B1 (en) Vehicle door handle device
CN111435261A (zh) 固定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设备
EP3144457A1 (en) Slide rail assembly with interlock device
CN113598494B (zh) 快拆机构和可穿戴设备
CN212573266U (zh) 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
TW202031109A (zh) 伺服器裝置及其卡榫機構
CN112004349A (zh) 一种锁定装置及壳体
JP7332676B2 (ja) 電子機器
CN109114101A (zh) 拼接装置
US20200240451A1 (en) Fastener operating structure
US11261892B2 (en) Pull aid structure
EP1684155A2 (en) A device mounting rail for mounting a device in a computer system
CN109984494B (zh) 滑轨总成及其滑轨套件
JP4727622B2 (ja) シャッター
WO2015174015A1 (ja) 機器固定装置、取り付け枠内収納機器、ラックマウントサーバ装置、および、機器固定方法
CN209278329U (zh) 拼接装置
KR102157061B1 (ko) 위치검출장치
CN115529365A (zh) 一种驱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JP4582788B2 (ja) 錠装置
CN111946184A (zh) 一种铰链基座及铰链组件
CN219874344U (zh) 控制面板和面板组件
CN112515386A (zh) 可伸缩机构
TWI435684B (zh) 用來將抽取式模組固定於底座之固定機構及電子裝置
CN218715834U (zh) 一种淋浴房快装拉手结构
CN111212541A (zh) 快拆杆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