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2795A - 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led晶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led晶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2795A
CN112002795A CN202010919325.5A CN202010919325A CN112002795A CN 112002795 A CN112002795 A CN 112002795A CN 202010919325 A CN202010919325 A CN 202010919325A CN 112002795 A CN112002795 A CN 112002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avelength
group
emit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93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永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tionstar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tionstar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tionstar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tionstar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93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2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2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2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s, e.g. passivation layer o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s, e.g. passivation layer o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 H01L33/46Reflective coating, e.g. dielectric Bragg refl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01L33/60Reflectiv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LED晶圆,所述芯片包括发光结构、设于发光结构出光面上的分光层、以及遮挡层;所述分光层将发光结构发出的光分成出光光组和非出光光组,其中,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光的波长为a1~annm,所述出光光组包括波长为ai~ajnm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包括波长为a1~ainm和aj~annm的光,a1<ai<aj<an<;所述遮挡层由挡光材料制成,其设置在非出光光组的上方。本发明通过分光层和遮挡层的配合,将色差大的光(非出光光组的光)过滤掉,从而选取较佳波长范围、波长集中的光(出光光组的光)出射,进而提高LED芯片的波长集中性和色纯度。

Description

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LED晶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LED晶圆。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是利用LED点阵模块或像素单元组成的一种现代信息发布平台,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组态灵活、色彩丰富以及室内外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其中,ICE标准色度学规定RGB三基色的标准波长分别为R(700nm)、G(546.1nm)、B(435.8nm),其中,波长决定了颜色。在标准ICE色度图上,根据色调和饱和度的不同,各种颜色呈区域分布,即如果将表示不同色度波长的点与中心白光点相连,就可以将色度图划分为多个不同的颜色区域,如图1所示。
两种颜色对于人眼色彩感觉上的差别用“色差”来量度。对人眼视觉来说,当一种颜色在CIE色度图上的坐标位置变化很小时,人眼仍认为它是原来的颜色,感觉不出它的变化。因此,每个颜色实际上是一个范围(即所谓的“颜色宽容度”),在这个范围内变化时人眼视觉是感觉不到的。
现有应用在LED显示屏中的蓝光LED芯片或绿光LED芯片,由于受外延材料的影响,In含量较高,因此同一个晶圆上的蓝光LED芯片或绿光LED芯片,波长的范围较大,离散性高。离散性越高,即色差越明显,因此影响芯片的良率,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波长集中LED芯片,波长集中,色纯度高,发光角度大。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波长集中的LED晶圆,晶圆上LED芯片的波长离散性低,色纯度高,良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包括发光结构、设于发光结构出光面上的分光层、以及遮挡层;
所述分光层由反射或挡光材料制成,且设有缝隙,所述分光层将发光结构发出的光分成出光光组和非出光光组,其中,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光的波长为a1~an nm,所述出光光组包括波长为ai~ajnm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包括波长为a1~ai nm和aj~an nm的光,a1<ai<aj<an
所述遮挡层由挡光材料制成,其设置在非出光光组的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分光层将发光结构发出的光按波长的大小顺序排列分成m组,每组光的波长在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出光光组包括n组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包括(m-n)组的光,m≥2,0<n<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发光结构为蓝光发光结构或绿光发光结构,其中,蓝光发光结构的发光波长为450~480nm,绿光发光结构的发光波长为510~540nm;
若所述发光结构为蓝光发光结构,则分光层将光分成3组,第一组光的波长小于465nm,第二组光的波长为456~475nm,第三组光的波长大于475nm,所述出光光组包括第二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包括第一组光和第三组光;
若所述发光结构为绿光发光结构,则分光层将光分成3组,第一组光的波长小于516nm,第二组光的波长为516~530nm,第三组光的波长大于530nm,所述出光光组包括第二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包括第一组光和第三组光。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缝隙的宽度大于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缝隙的宽度为d,其中,d*sinθ=M*λ,θ为分光层入射光与分光层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M为明条纹级数,λ为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裂缝之间的距离h,其中,20*λ≥h≥2*λ。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分光层的结构为SiO2/SiNx;或者,
所述分光层的材料选自银、铝、金、铜、铂、钛、镍、镉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
所述分光层的材料为树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若所述分光层的结构为SiO2/SiNx,则其厚度为1.5~2.5μm;
若所述分光层的材料选自银、铝、金、铜、铂、钛、镍、镉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其厚度为100~200nm;
若所述分光层的材料为树脂,则其厚度为500~1000n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遮挡层的材料选自银、铝、金、铜、铂、钛、镍、镉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
所述遮挡层的材料为树脂;或者,
所述遮挡层的材料为黑色涂料。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波长集中的LED晶圆,包括多个上述的波长集中的LED芯片。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LED芯片在发光结构的出光面上设置分光层和遮挡层,通过分光层和遮挡层的光干涉/衍射原理,具体的,分光层将发光结构发出的光分成出光光组和非出光光组,其中,出光光组包括波长为450~480nm或波长为510~540nm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包括发光结构发出的其他波长的光;然后通过设置在非出光光组上方的遮挡层将色差大的光(非出光光组的光)过滤掉,从而选取较佳波长范围、波长集中的光(出光光组的光)出射,进而提高LED芯片的波长集中性和色纯度。
此外,以同样的入射角α投射到分光层,每种波长的光产生的干涉大多数都位于不同的角度位置,即不同波长的衍射光以不同的衍射角β出射,即混合在一起入射的各种不同波长的复合光,经分光层衍射后彼此被分开,因此本发明在发光结构的出光面上设置分光层,还可以提高芯片的出光角度。
进一步地,对于那些波长的范围较大,离散性高的LED晶圆,本发明在LED晶圆的发光结构的光面上设置分光层和遮挡层,通过分光层和遮挡层的光干涉/衍射原理,选取较佳波长范围的光出射,降低单片晶圆里芯片之间的离散性,提高芯片的色纯度,并增加芯片的发光角。
附图说明
图1是按色度区域划分的CIE色度图;
图2是本发明LED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发光结构发出的光经过分光层和遮挡层后的出光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分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包括发光结构10、设于发光结构10出光面上的分光层20、以及设于分光层20上的遮挡层30。
本发明的发光结构10为蓝光发光结构或绿光发光结构,其中,蓝光发光结构的发光波长为450~480nm,绿光发光结构的发光波长为510~540nm。
所述发光结构10包括衬底、设于衬底正面的外延层、设于外延层上的透明导电层、以及与外延层导电连接的电极。
所述衬底为硅衬底、蓝宝石衬底或碳化硅衬底,但不限于此。
所述外延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半导体层,本发明的外延层材料优选为氮化镓材料。
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在第二半导体层上,用于提高芯片的电流扩展性。优选的,所述透明导电层为ITO。
本发明的发光结构10可以为正装结构,也可以为倒装结构。若本发明的芯片为正装芯片,则所述分光层设置在透明导电层上并覆盖到第二半导体层上;若本发明的芯片为倒装芯片,则所述分光层设置在衬底背面上。
本发明的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上,第二电极设置在透明导电层上。
参见图3,本发明的分光层20将发光结构10发出的光分成出光光组101和非出光光组102,其中,所述发光结构10发出的光的波长为a1~an nm,所述出光光组101包括波长为ai~ajnm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102包括波长为a1~ai nm和aj~an nm的光,a1<ai<aj<an
具体的,所述分光层20将发光结构10发出的光按波长的大小顺序排列分成m组,每组光的波长在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出光光组101包括n组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102包括(m-n)组的光,m≥2,0<n<m。
例如,分光层20将发光结构10发出的光按波长的大小顺序排列分成m组,包括m1、m2和m3组,其中,m1组的光的波长>m2组的光的波长>m3组的光的波长,则,出光光组101包括m2组的光,非出光光组102包括m1和m3组的光。
优选的,所述发光结构10为蓝光发光结构或绿光发光结构,则分光层20将光分成3组,第一组光的波长小于465nm,第二组光的波长为456~475nm,第三组光的波长大于475nm;
若所述发光结构10为绿光发光结构,则分光层20将光分成3组,第一组光的波长小于516nm,第二组光的波长为516~530nm,第三组光的波长大于530nm。
具体的,对于相同光谱线级数的光,例如不同波长λ1、λ2、λ3.....组成的混合光,若以同样的入射角α投射到分光层,每种波长的光产生的干涉大多数都位于不同的角度位置,即不同波长的衍射光以不同的衍射角β出射。因此,对于预定的分光层,不同波长的同一级主级大或次级大(构成同一级光栅光谱中的不同波长谱线)都不重合,而是按波长的次序顺序排列,形成一系列分立的谱线。这样,混合在一起入射的各种不同波长的复合光,经分光层衍射后彼此被分开。
参见图4,为了实现分光层20的特定分光功能,所述分光层20由反射或挡光材料制成,且所述分光层20设有缝隙21,所述缝隙21的宽度大于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
例如,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为520nm,则分光层中的缝隙宽度要大于0.52μm。若缝隙宽度小于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则光线不能在分光层进行衍射,而是被反射回去。但缝隙的宽度也不能太大,若缝隙的宽度太大,则光线直接从缝隙射出,起到不分光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缝隙的宽度小于10倍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例如,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为520nm,则分光层中的缝隙宽度要小于5.2μm。
更优的,所述缝隙的宽度为d,其中,d*sinθ=M*λ,θ为分光层入射光与分光层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M为明条纹光谱线级数,λ为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
除了裂缝的宽度外,裂缝之间的距离对分光层的分光效果也起着重要的影响。若裂缝之间的距离过小,则容易发生光谱(不同波长光)重叠;若裂缝之间的距离过大,则穿过分光层的光太少,影响芯片的最终出光效率。
优选的,所述裂缝之间的距离要大于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的2倍,且小于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的20倍。例如,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为520nm,则分光层中的缝隙之间的距离要大于1.04(0.52*2)μm,且小于10μm。
具体的,所述裂缝之间的距离h,其中,20*λ≥h≥2*λ。
其中,本发明分光层的材料或结构可以为以下几种:
一、所述分光层的结构为SiO2/SiNx;
二、所述分光层的材料选自银、铝、金、铜、铂、钛、镍、镉中的一种或几种;
三、所述分光层的材料为树脂。
除了裂缝的宽度、裂缝之间的距离外,分光层的厚度对分光效果也起着重要的影响。若分光层的厚度太小,则起不到反射或挡光的效果,光线会不均匀地穿过分光层;若分光层的厚度太大,则增加裂缝的形成难度,且分光层容易剥离裂开,脱落。
具体的,所述分光层的厚度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来进行限定。若所述分光层的结构为SiO2/SiNx,则其厚度为1~3μm;若所述分光层的材料选自银、铝、金、铜、铂、钛、镍、镉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其厚度为50~300nm;若所述分光层的材料为树脂,则其厚度为100~3000nm。
优选的,若所述分光层的结构为SiO2/SiNx,则其厚度为1.5~2.5μm;若所述分光层的材料选自银、铝、金、铜、铂、钛、镍、镉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其厚度为100~200nm;若所述分光层的材料为树脂,则其厚度为500~1000nm。
更优的,若所述分光层的结构为SiO2/SiNx,则其厚度为1.5~2μm;若所述分光层的材料选自银、铝、金、铜、铂、钛、镍、镉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其厚度为100~150nm;若所述分光层的材料为树脂,则其厚度为500~800nm。
发光结构发出的光经过分光层后,形成m个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组,其中,所述光组分为出光光组和非出光光组,为了提高芯片的离散性,本发明在分光层上设置遮挡层,过滤掉不必要的波长的光(非出光光组),提高芯片的色纯度。
需要说明的是,离散性是指单片晶圆(wafer)里芯片波长的std,现有蓝、绿光wafer的std在2.5~4范围内,本发明单片LED晶圆的sdt为,其中,std越小,单片wafer里芯片波长的一致性越好,芯片的良率越高,成本越低。
为了实现遮挡层的滤光效果,所述遮挡层首先要由挡光材料制成,其次,所述遮挡层需要设置在非出光光组的上方。
其中,本发明遮挡层的材料可以为以下几种:
一、所述遮挡层的材料选自银、铝、金、铜、铂、钛、镍、镉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所述遮挡层的材料为树脂。
三、所述遮挡层的材料为黑色涂料。
为了防止遮挡层30对分光层20的影响,保护分光层20,所述分光层20和遮挡层30之间设有保护层40,所述保护层40有透明绝缘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保护层40由SiO2、SiNx或Al2O3制成。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0~600nm。若保护层厚度过小,则起不到保护的作用,若保护层的厚度过大,则会吸光,影响芯片的最后出光效率。
更优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0~300nm。
本发明的LED芯片在发光结构的出光面上设置分光层和遮挡层,通过分光层和遮挡层的光干涉/衍射原理,具体的,分光层将发光结构发出的光分成出光光组和非出光光组,其中,出光光组包括波长为450~480nm或波长为510~540nm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包括发光结构发出的其他波长的光,然后通过设置在非出光光组上方的遮挡层将色差大的光(非出光光组的光)过滤掉,从而选取较佳波长范围、波长集中的光(出光光组的光)出射,进而提高LED芯片的波长集中性和色纯度。
此外,以同样的入射角α投射到分光层,每种波长的光产生的干涉大多数都位于不同的角度位置,即不同波长的衍射光以不同的衍射角β出射,即混合在一起入射的各种不同波长的复合光,经分光层衍射后彼此被分开,因此本发明在发光结构的出光面上设置分光层,还可以提高芯片的出光角度。对于应用在显示屏产品的LED芯片来说,芯片的发光角度越大越好,发光角度越大,可视角度越大。现有芯片发光角度约为135°,本发明芯片的发光角度可达170°。
进一步地,对于那些波长范围大、发光角度小的发光结构,本发明在其出光面上设置分光层和遮挡层,通过分光层和遮挡层的光干涉/衍射原理,选取较佳波长范围的光出射,降低单片晶圆里芯片之间的离散性,提高芯片的色纯度,并增加芯片的发光角。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结构、设于发光结构出光面上的分光层、以及遮挡层;
所述分光层由反射或挡光材料制成,且设有缝隙,所述分光层将发光结构发出的光分成出光光组和非出光光组,其中,所述发光结构发出的光的波长为a1~annm,所述出光光组包括波长为ai~ajnm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包括波长为a1~ainm和aj~annm的光,a1<ai<aj<an
所述遮挡层由挡光材料制成,其设置在非出光光组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集中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层将发光结构发出的光按波长的大小顺序排列分成m组,每组光的波长在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出光光组包括n组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包括(m-n)组的光,m≥2,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集中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结构为蓝光发光结构或绿光发光结构,其中,蓝光发光结构的发光波长为450~480nm,绿光发光结构的发光波长为510~540nm;
若所述发光结构为蓝光发光结构,则分光层将光分成3组,第一组光的波长小于465nm,第二组光的波长为456~475nm,第三组光的波长大于475nm,所述出光光组包括第二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包括第一组光和第三组光;
若所述发光结构为绿光发光结构,则分光层将光分成3组,第一组光的波长小于516nm,第二组光的波长为516~530nm,第三组光的波长大于530nm,所述出光光组包括第二组光,所述非出光光组包括第一组光和第三组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集中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宽度大于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长集中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宽度为d,其中,d*sinθ=M*λ,θ为分光层入射光与分光层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M为明条纹级数,λ为分光层入射光的波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长集中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之间的距离h,其中,20*λ≥h≥2*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集中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层的结构为SiO2/SiNx;或者,
所述分光层的材料选自银、铝、金、铜、铂、钛、镍、镉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
所述分光层的材料为树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长集中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分光层的结构为SiO2/SiNx,则其厚度为1.5~2.5μm;
若所述分光层的材料选自银、铝、金、铜、铂、钛、镍、镉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其厚度为100~200nm;
若所述分光层的材料为树脂,则其厚度为500~1000n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集中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层的材料选自银、铝、金、铜、铂、钛、镍、镉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
所述遮挡层的材料为树脂;或者,
所述遮挡层的材料为黑色涂料。
10.一种波长集中的LED晶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波长集中的LED芯片。
CN202010919325.5A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led晶圆 Pending CN112002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9325.5A CN112002795A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led晶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9325.5A CN112002795A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led晶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2795A true CN112002795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68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9325.5A Pending CN112002795A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led晶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27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2514A (zh) * 2020-12-11 2021-03-30 东莞市中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芯片、多合一芯片、显示模块及显示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2514A (zh) * 2020-12-11 2021-03-30 东莞市中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芯片、多合一芯片、显示模块及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7970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ncentric light transmitting areas
US10325887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CN105378952B (zh) 发光器件封装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该发光器件封装件的车灯和背光单元
US11075326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3065258B2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11355677B2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0922305B1 (en) Uv/blue led-phosphor device with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uv/blue light to visible light
JP4066620B2 (ja) 発光素子、および発光素子を配置した表示装置ならびに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2687775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
CN102474932A (zh) 具有可调节色温的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CN109616468A (zh) 照明模块
US11315908B2 (en) LED package structure having improved brightness
KR100901369B1 (ko) 백색 발광다이오드 칩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332960B2 (ja) 発光装置
WO2015008476A1 (en) Lighting device
CN112002795A (zh) 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led晶圆
CN110190169A (zh) 发光装置
CN212848477U (zh) 一种波长集中的led芯片、led晶圆
KR20170015145A (ko)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발광 장치
JP2008263083A (ja) 面光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10926059U (zh) 量子点发光装置
CN114721184A (zh) 显示装置
JP2006165271A (ja) 面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08601B (zh) 發光二極體模組、發光二極體陣列模組、顯示模組
CN219457647U (zh) 一种混光led封装结构及led灯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