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3864A - 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排气格栅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排气格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3864A
CN111993864A CN202010834552.8A CN202010834552A CN111993864A CN 111993864 A CN111993864 A CN 111993864A CN 202010834552 A CN202010834552 A CN 202010834552A CN 111993864 A CN111993864 A CN 111993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ressure
pressure difference
electromagnetic
determining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45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93864B (zh
Inventor
原孝菊
王一帆
方治
郏超
高恒
王晓龙
蒯正龙
韩占武
潘一博
许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8345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3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3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3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93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3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排气格栅系统,所述排气格栅系统包括排气格栅及调节装置,所述排气格栅包括本体和叶片,所述本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叶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以打开和盖合所述进气口,所述调节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叶片;所述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参数;根据所述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参数与标准大气压的差值,确定气压差;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叶片的开启角度值;根据所述开启角度值,控制所述调节装置工作。本发明能提高车内气压平衡的效率、关门瞬间车内排气效率、以及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排气格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气格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排气格栅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格栅,是当车舱内部空气压力升高时调节车内外压力的一种减压装置。在关车门或空调吹风时,由于车内压力增大,气流从车内通过排气格栅流向车外,达到平衡车内外气压功能的目的。排风格栅安装固定在后围内板上,通常由本体和叶片组成。
现有排气格栅是机械式开启,结构上由装配支架固定在车身尾部。排气格栅的叶片受内部气体冲击上抬,待内外压力平衡后叶片落下。这种排气格栅只有当内部的气体冲击力够大时叶片才能够开启,对车内压力的反应不够敏感,车内声腔易产生共振的轰鸣音,引起眩晕或烦躁等不适感;此外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气格栅叶片会颠簸开启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旨在解决排气格栅的叶片不能合理开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排气格栅系统包括排气格栅及调节装置,所述排气格栅包括本体和叶片,所述本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叶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以打开和盖合所述进气口,所述调节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叶片;所述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参数;
根据所述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参数与标准大气压的差值,确定气压差;
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叶片的开启角度值;
根据所述开启角度值,控制所述调节装置工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参数与标准大气压的差值,确定气压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气压差;
判断所述气压差与第一预设气压差值、第二预设气压差值、第三预设气压差值及第四预设气压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所述气压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气压差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一气压差;
在所述气压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差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二气压差;
在所述气压差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气压差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三气压差;
在所述气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四气压差。
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本体上且靠近所述进气口一侧的电磁件、以及设于所述叶片表面上的配合件;
所述判断所述气压差与第一预设气压差值、第二预设气压差值、第三预设气压差值及第四预设气压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磁件的极性;
在所述气压差为所述第一气压差、所述第二气压差、以及所述第三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的极性与所述配合件的极性相同,以通过排斥所述配合件而带动所述叶片转动进而开启所述进气口。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叶片的所述开启角度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电磁强度不同的电磁场;
在为所述第一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第一电磁强度电磁场,以调节所述叶片至第一开启角度值;
在为所述第二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第二电磁强度电磁场,以调节所述叶片至第二开启角度值;
在为所述第三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第三电磁强度电磁场,以调节所述叶片至第三开启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给所述电磁件供电的电源,所述电源设于所述本体上;
所述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电磁强度不同的电磁场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电流值;
在为所述第一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所述电流值为第一电流值,以使得在所述电磁件上产生所述第一电磁强度电磁场;
在为所述第二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所述电流值为第二电流值,以使得在所述电磁件上产生所述第二电磁强度电磁场;
在为所述第三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所述电流值为第三电流值,以使得在所述电磁件上产生第三电磁强度电磁场。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磁件的极性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气压差值为所述第四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电磁件的极性与所述配合件的极性相异,以通过相吸所述配合件而带动所述叶片转动至盖合所述进气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气压差值大于5Pa且小于或等于20Pa;
所述第二气压差值大于20Pa且小于或等于50Pa;
所述第三气压差值大于50Pa且小于或等于200Pa;
所述第四气压差值小于或等于5Pa。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程序,所述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上述所述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排气格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气格栅,所述排气格栅包括本体和叶片,所述本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叶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以打开和盖合所述进气口设置;
测压装置,用以检测汽车车舱内的气压;
调节装置,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调节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叶片,用以调节所述叶片的开启角度;
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所述测压装置、以及所述调节装置之间电连接,所述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为上述所述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绕设于所述本体四周上的电磁件、设于所述叶片靠近所述汽车车舱一侧表面上的配合件、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用于给所述电磁件供电的电源,通过改变所述电源流向所述电磁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进而控制所述电磁件产生磁场的方向和大小,以调整所述叶片的开启角度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测压装置检测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当车舱内的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处于不同的范围,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根据不同情况控制调节装置调节叶片的开启角度,有效的解决叶片开启过大或过小导致的各种气压不平衡带来的舒适性问题,实现叶片的合理开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排气格栅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排气格栅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63661851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汽车排气格栅,是当车舱内部空气压力升高时调节车内外压力的一种减压装置。在关车门或空调吹风时,由于车内压力增大,气流从车内通过排气格栅流向车外,达到平衡车内外气压功能的目的。排风格栅安装固定在后围内板上,通常由本体和叶片组成。
现有排气格栅是机械式开启,结构上由装配支架固定在车身尾部。排气格栅的叶片受内部气体冲击上抬,待内外压力平衡后叶片落下。这种排气格栅对车内压力的反应不够敏感,车内声腔易产生共振的轰鸣音,引起眩晕或烦躁等不适感;此外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气格栅叶片会颠簸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排气格栅系统,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排气格栅的叶片不能合理开启的技术问题。请参见图1-图4。
参见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格栅系统,包括排气格栅100、测压装置、调节装置、以及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排气格栅100包括本体101和叶片102,所述本体101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叶片10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101上,当叶片102向上转动是打开进气口,当叶片102向下转动是盖合所述进气口。测压装置,用以检测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在本实施例中测压装置具体指的是气压传感器。调节装置设于所述本体101上,所述调节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叶片102,用来调节所述叶片102的开启角度。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所述测压装置、以及所述调节装置之间电连接。测压装置检测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当车舱内的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处于不同的范围时,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根据不同情况控制调节装置调节叶片102的开启角度,有效的解决叶片102开启过大或过小导致的各种气压不平衡带来的舒适性问题。
测压装置对车舱内的气压变化反应敏感,任何细小的气压变化,都能够及时的调整叶片的开启角度。避免了车舱内压力略有升高时叶片102受自身重力或设计角度的影响没能合理开启,从而车内声腔易产生共振的轰鸣音,引起眩晕或烦躁等不适感。同时也解决了关门瞬间排气格栅叶片102开启不良导致车门难关、车辆触控品质感不高的问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气格栅叶片102不会一上一下颠簸开启,不会有车外噪声泄露进入车内,提高了乘客的乘坐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绕设于所述本体101四周上的电磁件、设于所述叶片102靠近所述汽车车舱一侧表面上的配合件、以及设于所述本体101上用于给所述电磁件供电的电源。当电源向电磁件通电时,电磁件在通电的情况下会产生磁场,而设于所述叶片102上的配合件会在磁场的作用下带动叶片102转动,磁场的方向不同,叶片102转动的方向自然也就不同,叶片102向上转动实现打开进气口,叶片102向下转动实现盖合进气口。此外,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会根据汽车车舱内的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与预设气压差大小来判断车舱内气压所处于的环境,进而通过改变所述电源流向所述电磁件的电流方向和大小,进而控制所述电磁件产生磁场的方向和大小,以调整所述叶片102的开启角度值。
参见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所述测压装置、以及所述调节装置之间电连接,。
所述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汽车排气格栅系统包括排气格栅100及调节装置,所述排气格栅100包括本体101和叶片102,所述本体101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叶片10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101,以打开和盖合所述进气口,所述调节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叶片102。测压装置检测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当车舱内的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处于不同的范围,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根据不同情况控制调节装置调节叶片102的开启角度,有效的解决叶片102开启过大或过小导致的各种气压不平衡带来的舒适性问题,实现叶片102的合理开启。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S10:获取所述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参数;
S20:根据所述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参数与标准大气压的差值,确定气压差值;
S30:根据所述气压差值,确定所述叶片的开启角度值;
S40:根据所述开启角度值,控制所述调节装置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测压装置检测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当车舱内的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处于不同的范围,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根据不同情况控制调节装置调节叶片102的开启角度,有效的解决叶片102开启过大或过小导致的各种气压不平衡带来的舒适性问题,实现叶片102的合理开启。
测压装置对车舱内的气压变化反应敏感,任何细小的气压变化,都能够及时的调整叶片102的开启角度。避免了车舱内压力略有升高时叶片102受自身重力或设计角度的影响没能合理开启,从而车内声腔易产生共振的轰鸣音,引起眩晕或烦躁等不适感。同时也解决了关门瞬间排气格栅叶片102开启不良导致车门难关、车辆触控品质感不高的问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气格栅叶片102不会一上一下颠簸开启,不会有车外噪声泄露进入车内,提高了乘客的乘坐体验。
进一步地,为了区分不同的气压差,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后,还包括:
S21:获取所述气压差;
S22:判断所述气压差与第一预设气压差值、第二预设气压差值、第三预设气压差值及第四预设气压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S23:在所述气压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气压差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一气压差;
S24:在所述气压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差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二气压差;
S25:在所述气压差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气压差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三气压差;
S26:在所述气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四气压差。
在本实施例中,将气压差与第一预设气压差值、第二预设气压差值、第三预设气压差值及第四预设气压差值之间的大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车舱内的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是第一气压差、第二气压差、第三气压差、第四气压差中的哪一种类型。
进一步地,判断出气压差类型之后,根据气压差的类型,来控制电磁件的极性即磁场方向。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后,还包括:
S201: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磁件的极性;
S202:在所述气压差为所述第一气压差、所述第二气压差、以及所述第三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的极性与所述配合件的极性相同,以通过排斥所述配合件而带动所述叶片102转动进而开启所述进气口。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电磁件中电流的方向,来改变电磁件产生的磁场方向,使电磁件产生的磁场与叶片102上的配合件之间产生斥力,进而实现推动叶片102打开进气口,实现车舱内外换气平衡气压。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精准的控制叶片102的角度开启值,实现精准调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0后,还包括:
S31: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电磁强度不同的电磁场;
S32:在为所述第一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第一电磁强度电磁场,以调节所述叶片102至第一开启角度值;
S33:在为所述第二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第二电磁强度电磁场,以调节所述叶片102至第二开启角度值;
S34:在为所述第三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第三电磁强度电磁场,以调节所述叶片102至第三开启角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件能够产生不同强度的电磁场,电磁件的磁场强度不同与配合件之间产生作用力的大小也就不同,因此推动叶片102的开启角度也不同,叶片102开启角度越大则意味着车舱和外界的换气能力也越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启角度值在16°-25°之间,第二开启角度值在25°-50°之间,第三开启角度值在50°-65°之间。具体地,第一开启角度值为20°,第二开启角度值为40°,第三角度开启值为60°。
进一步地,改变电磁件产生的磁场强度是通过改变通过电磁件的电流大小来实现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1后,还包括:
S311: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电流值;
S312:在为所述第一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所述电流值为第一电流值,以使得在所述电磁件上产生所述第一电磁强度电磁场;
S313:在为所述第二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所述电流值为第二电流值,以使得在所述电磁件上产生所述第二电磁强度电磁场;
S314:在为所述第三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所述电流值为第三电流值,以使得在所述电磁件上产生第三电磁强度电磁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电磁件产生磁场强度的强弱,通过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磁场强度,不仅稳定可靠,而且灵敏度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当车舱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差无几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此时内外气压是平衡的。此时,就不需要进行换气,此时的叶片102是需要盖合进气口的。因此,在所述步骤S201后,还包括:
S203:在所述气压差值为所述第四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电磁件的极性与所述配合件的极性相异,以通过相吸所述配合件而带动所述叶片102转动至盖合所述进气口。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电磁件中电流的方向,来改变电磁件产生的磁场方向,使电磁件产生的磁场与叶片102上的配合件之间产生吸力,进而实现吸合叶片102盖合进气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压差值大于5Pa且小于或等于20Pa;所述第二气压差值大于20Pa且小于或等于50Pa;所述第三气压差值大于50Pa且小于或等于200Pa;所述第四气压差值小于或等于5Pa。
需要说明的是,车内气压是始终大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的,因此气压差是始终大于或等于0Pa的。当车舱内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M(0Pa≤M≤5Pa)时,则认为此时车舱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标准气压之间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此时不需要打开叶片102对车舱进行换气。当车舱内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M(5Pa<M≤20Pa)时,则认为此时车舱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标准气压之间的气压差是低压差,低压差状态时叶片102开启的角度范围为16°-25°之间,此时车舱内与外界的换气强度较低。当车舱内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M(20Pa<M≤50Pa)时,则认为此时车舱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标准气压之间的气压差是中压差,中压差状态时叶片102开启的角度范围为25°-50°之间,此时车舱内与外界的换气的强度中等。当车舱内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M(50Pa<M≤200Pa)时,则认为此时车舱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标准气压之间的气压差是高压差,高压状态时叶片102开启的角度范围为50°-65°之间,此时车舱内与外界的换气的强度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格栅系统包括排气格栅及调节装置,所述排气格栅包括本体和叶片,所述本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叶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以打开和盖合所述进气口,所述调节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叶片;所述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参数;
根据所述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参数与标准大气压的差值,确定气压差;
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叶片的开启角度值;
根据所述开启角度值,控制所述调节装置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汽车车舱内的气压参数与标准大气压的差值,确定气压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气压差;
判断所述气压差与第一预设气压差值、第二预设气压差值、第三预设气压差值及第四预设气压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所述气压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气压差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一气压差;
在所述气压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差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二气压差;
在所述气压差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气压差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三气压差;
在所述气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气压差为第四气压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本体上且靠近所述进气口一侧的电磁件、以及设于所述叶片表面上的配合件;
所述判断所述气压差与第一预设气压差值、第二预设气压差值、第三预设气压差值及第四预设气压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磁件的极性;
在所述气压差为所述第一气压差、所述第二气压差、以及所述第三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的极性与所述配合件的极性相同,以通过排斥所述配合件而带动所述叶片转动进而开启所述进气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叶片的所述开启角度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电磁强度不同的电磁场;
在为所述第一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第一电磁强度电磁场,以调节所述叶片至第一开启角度值;
在为所述第二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第二电磁强度电磁场,以调节所述叶片至第二开启角度值;
在为所述第三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第三电磁强度电磁场,以调节所述叶片至第三开启角度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给所述电磁件供电的电源,所述电源设于所述本体上;
所述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磁件产生电磁强度不同的电磁场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电流值;
在为所述第一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所述电流值为第一电流值,以使得在所述电磁件上产生所述第一电磁强度电磁场;
在为所述第二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所述电流值为第二电流值,以使得在所述电磁件上产生所述第二电磁强度电磁场;
在为所述第三气压差时,确定所述电源输出至所述电磁件上的所述电流值为第三电流值,以使得在所述电磁件上产生第三电磁强度电磁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气压差,确定所述电磁件的极性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气压差值为所述第四气压差值时,确定所述电磁件的极性与所述配合件的极性相异,以通过相吸所述配合件而带动所述叶片转动至盖合所述进气口。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压差值大于5Pa且小于或等于20Pa;
所述第二气压差值大于20Pa且小于或等于50Pa;
所述第三气压差值大于50Pa且小于或等于200Pa;
所述第四气压差值小于或等于5Pa。
8.一种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程序,所述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9.一种排气格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气格栅,所述排气格栅包括本体和叶片,所述本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叶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以打开和盖合所述进气口设置;
测压装置,用以检测汽车车舱内的气压;
调节装置,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调节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叶片,用以调节所述叶片的开启角度;
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所述测压装置、以及所述调节装置之间电连接,所述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为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气格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绕设于所述本体四周上的电磁件、设于所述叶片靠近所述汽车车舱一侧表面上的配合件、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用于给所述电磁件供电的电源,通过改变所述电源流向所述电磁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进而控制所述电磁件产生磁场的方向和大小,以调整所述叶片的开启角度值。
CN202010834552.8A 2020-08-17 2020-08-17 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排气格栅系统 Active CN111993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4552.8A CN111993864B (zh) 2020-08-17 2020-08-17 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排气格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4552.8A CN111993864B (zh) 2020-08-17 2020-08-17 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排气格栅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3864A true CN111993864A (zh) 2020-11-27
CN111993864B CN111993864B (zh) 2021-11-26

Family

ID=73473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4552.8A Active CN111993864B (zh) 2020-08-17 2020-08-17 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排气格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38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3979A (zh) * 2021-04-19 2021-06-29 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及车辆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51121B1 (ko) * 1999-12-24 2002-09-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 벤트 구조
JP2003246214A (ja) * 2002-02-25 2003-09-02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エアアウトレット装置
CN202163277U (zh) * 2011-06-03 2012-03-14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汽车通风泄压装置
CN102390390A (zh) * 2011-09-22 2012-03-28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机车通风系统进气量调节控制方法
CN103009964A (zh) * 2011-09-19 2013-04-0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抽气装置的主动泄压阀
CN203111186U (zh) * 2012-09-30 2013-08-07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速车辆系统设备区域用通风格栅
CN203580564U (zh) * 2013-09-30 2014-05-0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出风口及汽车
CN104002642A (zh) * 2014-06-03 2014-08-2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通气格栅及汽车
CN106739953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通风格栅及汽车
CN208842182U (zh) * 2018-08-30 2019-05-10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通风装置及安装有该通风装置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51121B1 (ko) * 1999-12-24 2002-09-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 벤트 구조
JP2003246214A (ja) * 2002-02-25 2003-09-02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エアアウトレット装置
CN202163277U (zh) * 2011-06-03 2012-03-14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汽车通风泄压装置
CN103009964A (zh) * 2011-09-19 2013-04-0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抽气装置的主动泄压阀
CN102390390A (zh) * 2011-09-22 2012-03-28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机车通风系统进气量调节控制方法
CN203111186U (zh) * 2012-09-30 2013-08-07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速车辆系统设备区域用通风格栅
CN203580564U (zh) * 2013-09-30 2014-05-0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出风口及汽车
CN104002642A (zh) * 2014-06-03 2014-08-2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通气格栅及汽车
CN106739953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通风格栅及汽车
CN208842182U (zh) * 2018-08-30 2019-05-10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通风装置及安装有该通风装置的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3979A (zh) * 2021-04-19 2021-06-29 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3864B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2338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JP5365675B2 (ja) 空調室内機
CN111993864B (zh) 排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排气格栅系统
JP5403125B2 (ja) 空調室内機
CN108375113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69104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13096639A (ja) 空調室内機
CN109764497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408317B1 (ja) 空調室内機
CN108105981B (zh) 空调器的导风板、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CN109323427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WO2013099914A1 (ja) 空調室内機
CN108489024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54684A (zh)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4963026U (zh) 空调室外机
JP5408319B1 (ja) 空調室内機
JP2014055746A (ja) 空調室内機
CN10698948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314466A (zh) 风向自动追踪和进风量自动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JP5413535B2 (ja) 空調室内機
EP2918938A1 (en) Air conditioner
JP2012013397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6346810U (zh) 一种雾化扇
CN217357179U (zh) 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553312A (zh)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