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9714A - 虚线校正装置及虚线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虚线校正装置及虚线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89714A CN111989714A CN201880091958.2A CN201880091958A CN111989714A CN 111989714 A CN111989714 A CN 111989714A CN 201880091958 A CN201880091958 A CN 201880091958A CN 111989714 A CN111989714 A CN 1119897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solid line
- segment
- correction
- line seg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即使不进行点序列的变更,也能尽可能将非等间隔的虚线校正为等间隔的虚线。获取部(11)选择性地获取由在点序列中所包含的多个点(21)中的2个以上的点之间进行连结的线段(24)所构成的实线部分(23)、以及由多个点(21)中的2个以上的点之间的空白所构成的空白部分(27)。校正部(12)基于线段(24)的折返和虚拟线段(28)的折返中的至少任一方,来进行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中的至少任一方的长度的校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虚线进行校正的虚线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导航装置等中,有时会显示用虚线来表示国境等的地图。这些地图的显示形式是按照每个国家来规定的,例如,也有严格要求地图上的虚线中的实线部分与空白部分之间的间隔为等间隔的国家。
然而,即使虚线的实线部分与空白部分之间的间隔在地图的放大显示时为等间隔,在地图的缩小显示时有时也不会成为等间隔。因此,提出了多种用于维持虚线的等间隔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为了维持虚线的等间隔,提出了使规定虚线的形状的点序列的点拉开间隔或将其合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2691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1672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和2那样的方法存在存储器的容量、处理器的处理量较大的问题。此外,今后也有可能会出现不允许像这样改变点序列的方法的国家。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即使不进行点序列的变更,也可以尽可能将非等间隔的虚线校正为等间隔的虚线。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包括:获取部,该获取部选择性获取虚线的实线部分、即由在点序列中所包含的多个点中的2个以上的点之间进行连结的线段构成的实线部分、以及虚线的空白部分、即由多个点中的2个以上的点之间的空白构成的空白部分;以及校正部,该校正部基于实线部分中的线段的折返、以及空白部分中的与线段相同的虚拟线段的折返中的至少任一方,来进行实线部分和空白部分中的至少任一方的长度的校正。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基于实线部分中的线段的折返、以及空白部分中的与线段相同的虚拟线段的折返中的至少任一方,来进行实线部分和空白部分中的至少任一方的长度的校正。根据该结构,即使不进行点序列的变更,也能尽可能地将非等间隔的虚线校正为等间隔的虚线。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式及优点可通过下述详细说明及附图来得以进一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虚线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虚线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虚线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点序列和虚线图案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的获取部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5是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点序列和虚线图案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变形例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7是表示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导航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18是表示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导航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19是表示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服务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20是表示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之前,对虚线校正装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
图1和图2是示出导航装置等中所显示的地图所附加的虚线的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预定的点序列中所包含的多个点21中,n个(在图1和图2中,n=4)点21之间用线段24连结、n个点21之间不用线段24连接而设为空白、n个点21之间用线段24连结、…这样的处理按点序列的顺序进行。由此,生成由线段24所构成的实线部分23与空白所构成的空白部分27交替排列而得到的虚线。
在扩大地图的比例尺来对地图进行放大显示时,图1的虚线和图2的虚线均作为实线部分23的长度和空白部分27的长度相等的等间隔的虚线来显示。然而,在缩小地图的比例尺来对地图进行缩小显示时,图2的虚线的折返部分有时被显示得较小。其结果是,当地图的比例尺较小时,如图3所示,虚线有时不成为等间隔。即,有时产生如下情况中的任一种:实线部分23彼此的长度不同、空白部分27彼此的长度不同、以及实线部分23的长度与空白部分27的长度不同。
该问题可以通过使规定虚线形状的点序列的点拉开间隔或将其合并的方法来解决。然而,该方法会产生存储器的容量、处理器的处理量变得较大等其它问题。因此,以下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主要解决了如下情况:即使不进行点序列的变更,也能将非等间隔的虚线尽可能校正为等间隔的虚线。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1的构成的框图。图4的虚线校正装置1具备获取部11和校正部12。
获取部11选择性地获取虚线的实线部分即由在点序列中所包含的多个点中的2个以上的点之间进行连结的线段所构成的实线部分、以及虚线的空白部分即由多个点中的2个以上的点之间的空白所构成的空白部分。
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获取部11的图。图5中,作为点序列中所包含的多个点21,示出了点21a、21b、21c、21d、21e、21f、21g、21h、21i、21j、21k、21l。另外,点21a~21l按照该顺序(字母顺序)排列。
为了进行区分,以下说明中,有时将实线部分23记为实线部分23ad,有时将线段24记为线段24ab,有时将空白部分27记为空白部分27dg,与线段24实质上相同的虚拟线段28(图5的双点划线)有时也记为虚拟线段28de。
在图5的示例中,实线部分23ad由在点21a~21d之间进行连结的线段24ab、24bc、24cd构成。空白部分27dg由点21d~21g之间的空白、即与线段24同样地连接了点21d~21g而得的虚拟线段28所对应的空白构成。实线部分23gj由在点21g~21j之间进行连结的3个线段24构成。
图5的示例中,获取部11依次获取实线部分23ad、空白部分27dg、实线部分23gj。
校正部12基于获取部11所获取到的实线部分23中的线段的折返,来进行该实线部分23的长度的校正。
图5的示例中,实线部分23ad中,线段24bc、24cd折返。该情况下,校正部12基于折返的2个线段24(线段24bc、24cd)的长度,对实线部分23ad加上2个线段24(线段24de、24ef)。由此,校正部12将图5的实线部分23ad校正为图6的实线部分23af。另外,在折返的判定中,例如可以使用实施方式2等中说明的判定。
<实施方式1的总结>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1,基于获取部11所获取到的实线部分23中的线段24的折返来进行该实线部分23的长度的校正。由此,即使不进行点序列的变更,也能尽可能将实线部分23乃至包含实线部分23的虚线校正为等间隔。
另外,以上说明中,校正部12基于获取部11所获取到的实线部分23中的线段24的折返,来进行该实线部分23的长度的校正。但并不限于此,作为实线部分23的代替,校正部12也可以基于获取部11所获取到的空白部分27中的虚拟线段28的折返来进行该空白部分27的长度的校正。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不进行点序列的变更,也能尽可能地将空白部分27乃至包含空白部分27的虚线校正为等间隔。
此外,校正部12也可以基于实线部分23中的线段24的折返、以及空白部分27中的虚拟线段28的折返,来分别进行该实线部分23和该空白部分27的长度的校正。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不进行点序列的变更,也能尽可能地将实线部分23、空白部分27乃至包含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在内的虚线校正为等间隔。
如上所述,通过进行无需变更点序列的虚线的校正,从而能抑制存储器的容量、处理器的处理量,此外,能维持在算法中被重视的点序列的数据重现性。然而,在点序列的变更被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进行点的插补等那样的点序列的变更。
<实施方式2>
图7是出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结构要素中,对与上述结构要素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主要对不同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图7的虚线校正装置1包括获取部11、校正部12、数据生成部13、点序列数据存储部14、虚线图案存储部15、虚线数据存储部16。此外,图7的虚线校正装置1连接有地图数据处理部19。
点序列数据存储部14存储点序列数据,该点序列数据表示对虚线等图形进行规定的点序列。虚线图案存储部15存储虚线图案。图8是示出点序列与虚线图案的图。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点序列的点21a~211按照该顺序(字母顺序)排列。虚线图案表示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的长度和顺序。图8的虚线图案示出了如下情况:对于等间隔从实线部分23开始的虚线,实线部分23的长度是3个线段24的长度,空白部分27的长度是3个空白(3个虚拟线段28)的长度。
获取部11基于点序列数据存储部14中所存储的点序列数据所示的点序列、以及虚线图案存储部15中所存储的虚线图案,按照点序列的顺序交替地获取实线部分23与空白部分27。
获取部11基于图8的虚线图案,如图9所示那样,通过从点21a按点序列的顺序连接3个线段24(线段24ab、24bc、24cd),来取得实线部分23ad。这里,在将实线部分23或空白部分27的起点和长度记为seg[起点、长度]的情况下,实线部分23ad可以记为seg[21a、3]。
接着,获取部11基于点序列和虚线图案来获取空白部分27。但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校正部12对一个实线部分23或空白部分27进行了校正后,取得部11取得校正后的一个实线部分23或空白部分27的下一个实线部分23或空白部分27。
图7的校正部12基于实线部分23中的线段24的折返、以及空白部分27中的虚拟线段28的折返,来分别进行该实线部分23和该空白部分27的长度的校正。此时,校正部12维持点序列不变地进行校正。
数据生成部13生成包含经校正部12校正后得到的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在内的虚线的数据,并将该虚线的数据存储于虚线数据存储部16。
虚线校正装置1基于由校正部12校正后的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使地图数据处理部19进行地图数据的绘制和地图数据的更新中的至少任一个。即,虚线校正装置1能基于由校正部12校正后的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来进行绘制地图数据的虚线的控制、以及更新地图数据的虚线的控制中的至少任一个。由地图数据处理部19处理后的地图数据例如用于显示装置、印刷装置、绘制装置等。
<动作>
在对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1的整体动作进行说明之前,说明虚线校正装置1的校正部12进行的折返的判定。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1的校正部12进行的折返的判定的流程图。另外,以下,对实线部分23中的线段24的折返的判定进行说明,但对于空白部分27中的虚拟线段28的折返的判定,也与以下的判定同样地进行。
首先,步骤S1中,校正部12选择获取部11所获取到的一个实线部分23中的任意一个线段24。
步骤S2中,校正部12基于在所选择的一个线段24上具有中心的圆,生成缓冲区域。
图11是示出缓冲区域32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1中,示出了由点序列的点21p、21q、21r、21s、21t和线段24pq、24qr、24rs、24st构成的实线部分23pt、圆31及缓冲区域32。另外,虽然线段24pq~24st各自具有宽度,但为了避免图的复杂化,图11的线段24pq~24st作为不具有宽度的示意线段被示出。
校正部12将在一个线段24pq上具有中心的多个圆31无间隙地重叠,将该多个圆31的内部区域相加而得到的区域生成为缓冲区域32。另外,本实施方式2中,圆31的半径31R具有与线段24pq的宽度的长度相同的长度,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具有对线段24pq的宽度的长度上乘以预先确定的系数后而得到的长度。
步骤S3中,校正部12判定是否存在全部包含在缓冲区域32中的线段24。在判定为存在线段24的情况下,判定为上述一个实线部分23中存在折返,处理前进至步骤S4。在判定为线段24不存在的情况下,处理前进至步骤S5。
步骤S4中,校正部12提取被判定为全部包含在缓冲区域32中的线段24。另外,已经提取出的线段24不重复提取。在图11的示例中进行步骤S4的情况下,提取线段24qr、24rs。之后,处理前进至步骤S5。
步骤S5中,校正部12判定上述一个实线部分23中的全部线段24是在步骤S2中被选择的、还是在步骤S4中被提取的。在所有的线段24被选择或被提取的情况下处理前进至步骤S7,否则处理前进至步骤S6。
步骤S6中,校正部12选择上述一个实线部分23中的线段24中的既没有被选择也没有被提取的一个线段24。在图11的示例中进行步骤S6的情况下,提取线段24st。之后,处理返回至步骤S2。
步骤S7中,校正部12对上述一个实线部分23求出在步骤S4中提取出的线段24的长度的合计。在图11的示例中进行步骤S7的情况下,求出线段24qr、24rs的长度的合计。之后,图10的判定结束。
校正部12通过进行上述图10的动作,从而在实线部分23中所包含的一个线段24的所有部分包含在该实线部分23中所包含的另一线段24的缓冲区域32内的情况下,判定为在该实线部分23中存在线段24的折返。同样地,校正部12在空白部分27中所包含的一个虚拟线段28的所有部分包含在该空白部分27中所包含的另一虚拟线段28的缓冲区域32内的情况下,判定为在该空白部分27中存在虚拟线段28的折返。此时,校正部12例如使用实线部分23的线段24的宽度,来生成与实线部分23相邻的空白部分27的缓冲区域32。
如以下所说明的那样,在判定为实线部分23中存在线段24的折返的情况下,校正部分12基于判定为发生了折返的一个线段24的长度来校正该实线部分23的长度。同样地,在判定为空白部分27中存在虚拟线段28的折返的情况下,校正部分12基于判定为发生了折返的一个虚拟线段28的长度来校正该空白部分28的长度。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1的整体动作的流程图。
步骤S11中,取得部11基于点序列数据所表示的点序列、以及存储在虚线图案存储部15中的虚线图案,按照点序列的顺序获取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中的任一个。例如,获取部11首先获取图9的实线部分23ad。
步骤S12中,当在步骤S11中获取到实线部分23的情况下,校正部12对该实线部分23进行上述折返的判定(图11)。同样地,当在步骤S11中获取到空白部分27的情况下,校正部12对该空白部分27进行上述折返的判定(图11)。
步骤S13中,在校正部12通过步骤S12的折返的判定来判定为存在线段24的折返、或虚拟线段28的折返的情况下,处理前进至步骤S14,而在判定为线段24和虚拟线段28均没有折返的情况下,处理前进至步骤S15。
步骤S14中,校正部12基于由步骤S12的折返的判定所得到的、发生了折返的线段24的长度的合计,来进行实线部分23的长度的校正。同样地,校正部12基于由步骤S12的折返的判定所得到的、发生了折返的虚拟线段28的长度的合计,来进行空白部分27的长度的校正。
图9的示例中,校正部12判定为实线部分23ad中、线段24bc、24cd相对于线段24ab发生了折返。因此,校正部12基于发生了折返的2个线段24(线段24bc、24cd)的长度,对实线部分23ad加上2个线段24(线段24de、24ef)。由此,记为seg[21a、3]的图9的实线部分23ad被校正为记为seg[21a、5]的图13的实线部分23af。步骤S14之后,处理前进至步骤S15。
步骤S15中,虚线校正装置1基于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来进行绘制地图数据的虚线的控制、以及更新地图数据的虚线的控制中的至少任一个。
步骤S16中,取得部11基于点序列数据所表示的点序列、以及存储在虚线图案存储部15中的虚线图案,按照点序列的顺序获取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中的任一个。之后,处理返回至步骤S12。
图13的示例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获取部11获取空白部分27fi。然后,在接下来的步骤S14中,校正部12判定为在空白部分27fi中、虚拟线段28gh、28hi相对于虚拟线段28fg发生了折返。因此,校正部12基于发生了折返的2个虚拟线段28(虚拟线段28gh、28hi)的长度,对空白部分27fi加上2个虚拟线段28(虚拟线段28ij、28jk)。由此,记为seg[21f、3]的图13的空白部分27fi被校正为记为seg[21f、5]的图14的空白部分27fk。
<实施方式2的总结>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线校正装置1,在一个实线部分23中的线段24的所有部分包含在缓冲区域32内的情况下,基于该线段24的长度来进行该一个实线部分23的长度的校正。然后,维持点序列不变地进行该校正。根据上述结构,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即使不进行点序列的变更,也能尽可能将实线部分23、空白部分27乃至包含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在内的虚线校正为等间隔。
此外,本实施方式2中,用于缓冲区域32的生成的圆具有基于线段24的宽度的半径。根据上述结构,能进行将线段24的宽度考虑在内的折返的判定和校正。
<变形例1>
实施方式2所说明的图8的示例中,虚线图案所示的实线部分23的长度和空白部分27的长度分别是3个线段24的长度和3个空白(3个虚拟线段28)的长度。然而,虚线图案所示的实线部分23的长度和空白部分27的长度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所显示的地图的比例尺进行适当变更。
此外,如图15的虚线图案P1所示,对于等间隔从空白开始的虚线,虚线图案可以示出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的长度。或者,如图15的虚线图案P2所示,虚线图案所示的实线部分23的长度与虚线图案所示的空白部分27的长度可以彼此不同。此外,如图15的虚线图案P3所示,对于单点划线,虚线图案可以示出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的长度。或者,虽然并未图示,但对于双点划线,虚线图案也可以示出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的长度。
<变形例2>
折返的判定并不限于实施方式2中所说明的判定(图10)。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变形例2所涉及的折返的判定的图。图16的一个实线部分23ac包含通过点序列中的一个点21b相连接的第1线段即线段24ab以及第2线段即线段24bc。另外,一个点21b被规定在线段24ab和线段24bc的外周的内侧。
该情况下,校正部12可以判定线段24ab与线段24bc所成的角度θ是否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然后,校正部12可以在角度θ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在一个实线部分23ac中存在线段24的折返。此外,在判定为一个实线部分23ac中存在线段24的折返的情况下,校正部12可以求出线段24ab和线段24bc重叠的区域(图16中粗线所示的区域)的外周、与一个点21b之间的最大距离L,并基于该最大距离L来进行一个实线部分23ac的长度的校正。
<其它变形例>
以下,将上述图4的获取部11和校正部12记为“获取部11等”。获取部11等由图17所示的处理电路81实现。即,处理电路81包括:获取部11,该获取部11选择性地获取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以及校正部12,该校正部12基于实线部分23中的线段24的折返和空白部分27中的虚拟线段28的折返中的至少任一方,来进行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中的至少任一方的长度的校正。处理电路81可以适用专用的硬件,也可以适用执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的处理器。处理器例如相当于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在处理电路81为专用硬件的情况下,处理电路81例如相当于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联编程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它们的组合。获取部11等各部分的功能可分别由使处理电路分散后得到的电路来实现,也可将各部的功能集中由一个处理电路来实现。
在处理电路81为处理器的情况下,获取部11等的功能通过与软件等的组合来实现。另外,软件等例如为软件、固件、或软件和固件。软件等被记载为程序,并储存于存储器83。如图18所示,适用于处理电路81的处理器82读取存储在存储器83中的程序并执行,由此来实现各部分的功能。即,虚线校正装置1具备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83,该程序在由处理电路81执行时,最终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步骤,该获取步骤选择性地获取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以及校正步骤,该校正步骤基于实线部分23中的线段24的折返和空白部分27中的虚拟线段28的折返中的至少任一方,来进行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中的至少任一方的长度的校正。换言之,该程序也可认为是使计算机执行获取部11等的步骤、方法的程序。这里,存储器83例如可以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以及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磁盘、软盘、光盘、压缩磁盘、小型磁盘、DVD(Digital VersatileDisc:数字通用盘)及其驱动装置等、或者今后使用的所有存储介质。
以上,说明了获取部11等的各功能由硬件及软件等中的任意一方来实现的结构。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利用专用的硬件来实现获取部11等的一部分、并利用软件等来实现另外一部分的结构。例如,对于获取部11,可利用作为专用的硬件的处理电路81及接收器等来实现其功能,对于除此以外的功能,可通过由作为处理器82的处理电路81读取存储于存储器83的程序并执行来实现其功能。
如上所述,处理电路81可以利用硬件、软件等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各种功能。
另外,以上所说明的虚线校正装置1也能够应用于将PND(Portable NavigationDevice:便携导航设备)等导航装置、包含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内的通信终端、安装在导航装置和通信终端中的至少任一个中的应用程序的功能、以及服务器适当地组合而构筑为系统的虚线校正系统。在该情况下,以上说明的虚线校正装置1的各功能或各构成要素可以分散配置在构建所述系统的各个设备中,也可以集中配置在某一设备中。
图19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服务器91的结构的框图。图19的服务器91包括通信部91a和控制部91b,能够与车辆92的导航装置93进行无线通信。
作为获取部的通信部91a通过与导航装置93进行无线通信,来接收由导航装置93选择性地获取到的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
控制部91b通过由服务器91的未图示的处理器等执行服务器91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从而具有与图4的校正部12同样的功能。即,控制部91b基于实线部分23中的线段24的折返和空白部分27中的虚拟线段28的折返中的至少任一方,来进行实线部分23和空白部分27中的至少任一方的长度的校正。然后,通信部91a将校正部12的校正结果发送至导航装置93。
根据由此构成的服务器91,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虚线校正装置1同样的效果。
图20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通信终端96的结构的框图。图20的通信终端96具有与通信部91a相同的通信部96a、以及与控制部91b相同的控制部96b,能够与车辆97的导航装置98进行无线通信。另外,对通信终端96应用例如本车辆97的驾驶员所携带的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根据由此构成的通信终端96,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虚线校正装置1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在其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自由地对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进行组合,或者适当地对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进行变形、省略。
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上述说明在所有方式中均为示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未举例示出的无数变形例可解释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设想到的。
标号说明
1 虚线校正装置,
11 获取部,
12 校正部,
21 点,
23 实线部分,
24 线段,
27 空白部分,
28 虚拟线段,
31 圆,
31 R半径,
32 缓存区域。
Claims (10)
1.一种虚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部,该获取部选择性地获取虚线的实线部分、即由在点序列中所包含的多个点中的2个以上的点之间进行连结的线段构成的实线部分,及虚线的空白部分、即由多个所述点中的2个以上的点之间的空白构成的空白部分;以及
校正部,该校正部基于所述实线部分中的所述线段的折返、及所述空白部分中的与所述线段相同的虚拟线段的折返中的至少任一方,来进行所述实线部分和所述空白部分中的至少任一方的长度的校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基于所述点序列、以及表示所述实线部分和所述空白部分的长度和顺序的虚线图案,按照所述点序列的顺序交替地获取所述实线部分和所述空白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部维持所述点序列不变地进行所述校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实线部分分别包含所述线段即第1线段和第2线段,
在所述第1线段的所有部分包含在基于在所述第2线段上具有中心的圆而生成的区域内的情况下,所述校正部判定为一个所述实线部分存在所述线段的折返,并基于所述第1线段的长度来进行一个所述实线部分的长度的校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具有基于所述线段的宽度的半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虚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的半径具有对所述线段的宽度的长度乘以预先确定的系数后而得到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实线部分分别包含通过所述点序列中的一个点相连接的所述线段即第1线段和第2线段,
在所述第1线段与所述第2线段所成的角度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校正部判定为一个所述实线部分中存在所述线段的折返,并基于所述第1线段和所述第2线段重叠的区域的外周与所述一个点之间的最大距离来进行一个所述实线部分的长度的校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校正部校正后得到的所述实线部分和所述空白部分中的至少任一方,来进行绘制地图数据的虚线的控制、以及更新地图数据的虚线的控制中的至少任一个。
9.一种虚线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性地获取虚线的实线部分、即由在点序列中所包含的多个点中的2个以上的点之间进行连结的线段构成的实线部分,及虚线的空白部分、即由多个所述点中的2个以上的点之间的空白构成的空白部分;以及
基于所述实线部分中的所述线段的折返、以及所述空白部分中的与所述线段相同的虚拟线段的折返中的至少任一方,来进行所述实线部分和所述空白部分中的至少任一方的长度的校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虚线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校正后得到的所述实线部分和所述空白部分中的至少任一方,来进行绘制地图数据的虚线的控制、以及更新地图数据的虚线的控制中的至少任一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8/014671 WO2019193741A1 (ja) | 2018-04-06 | 2018-04-06 | 破線補正装置及び破線補正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89714A true CN111989714A (zh) | 2020-11-24 |
CN111989714B CN111989714B (zh) | 2024-06-11 |
Family
ID=68100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91958.2A Active CN111989714B (zh) | 2018-04-06 | 2018-04-06 | 虚线校正装置及虚线校正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89714B (zh) |
WO (1) | WO2019193741A1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85266B2 (ja) * | 1986-07-25 | 1995-09-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図形処理装置 |
JPH09167245A (ja) * | 1995-12-14 | 1997-06-24 | Casio Comput Co Ltd | 線分処理装置 |
JPH10222685A (ja) * | 1997-02-05 | 1998-08-21 | Casio Comput Co Ltd | 罫線処理装置、及び罫線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2002074377A (ja) * | 2000-08-28 | 2002-03-15 | Toshiba Corp | 線分表示処理装置、線分表示処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TW544632B (en) * | 2001-03-19 | 2003-08-01 | Mei-Yun Jan | Numerical correction procedure for graphic cadastre |
US20040125989A1 (en) * | 2002-12-19 | 2004-07-01 | Masahiro Kimura |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ogram |
JP2008201058A (ja) * | 2007-02-22 | 2008-09-04 | Oki Da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140184635A1 (en) * | 2011-11-09 | 2014-07-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Drawing device and drawing program |
CN105308652A (zh) * | 2013-06-11 | 2016-02-03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轮廓修正装置、方法及程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66683A (ja) * | 1988-04-18 | 1989-10-24 | Nec Corp | 破線発生装置 |
JPH05197815A (ja) * | 1992-01-21 | 1993-08-06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破線・鎖線図形生成方法 |
JP4102813B2 (ja) * | 2005-04-22 | 2008-06-18 |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 画面高速描画装置およびその描画処理方法 |
JP5259756B2 (ja) * | 2011-03-02 | 2013-08-0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ページ記述データ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印刷物生産方法 |
-
2018
- 2018-04-06 WO PCT/JP2018/014671 patent/WO201919374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4-06 CN CN201880091958.2A patent/CN1119897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85266B2 (ja) * | 1986-07-25 | 1995-09-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図形処理装置 |
JPH09167245A (ja) * | 1995-12-14 | 1997-06-24 | Casio Comput Co Ltd | 線分処理装置 |
JPH10222685A (ja) * | 1997-02-05 | 1998-08-21 | Casio Comput Co Ltd | 罫線処理装置、及び罫線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2002074377A (ja) * | 2000-08-28 | 2002-03-15 | Toshiba Corp | 線分表示処理装置、線分表示処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TW544632B (en) * | 2001-03-19 | 2003-08-01 | Mei-Yun Jan | Numerical correction procedure for graphic cadastre |
US20040125989A1 (en) * | 2002-12-19 | 2004-07-01 | Masahiro Kimura |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ogram |
JP2008201058A (ja) * | 2007-02-22 | 2008-09-04 | Oki Da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140184635A1 (en) * | 2011-11-09 | 2014-07-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Drawing device and drawing program |
CN105308652A (zh) * | 2013-06-11 | 2016-02-03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轮廓修正装置、方法及程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193741A1 (ja) | 2019-10-10 |
CN111989714B (zh) | 2024-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52821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11860489A (zh) | 一种证件图像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495940B (zh) | 道路区域校正装置、道路区域校正方法以及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 |
CN111652330B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495272A (zh) | 生成动态占用网格的方法 | |
US20200262429A1 (en) | Velocity trajectory gene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0962858B (zh) | 目标识别方法及设备 | |
JP2014183446A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4719603B2 (ja) | 描画装置及び破線描画方法 | |
CN111989714B (zh) | 虚线校正装置及虚线校正方法 | |
JP6412934B2 (ja) | 物体検出装置、物体検出装置を設置した車両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6589056B2 (ja) | 地図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地図表示プログラム | |
JP2006113457A (ja) | 要約地図作成装置 | |
JP6680355B2 (ja) | 地図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地図表示プログラム | |
CN108734665A (zh) | 一种图像的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0269131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US20130064471A1 (en) | Distance map-based warping of binary images | |
JP6530331B2 (ja) | 地図データ生成装置、地図データ生成方法および地図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 |
US20200363230A1 (en) | Map display system and map display program | |
EP3869485B1 (en) | Lane link generation device, lane link generation program, and lane link generation method | |
JP4643405B2 (ja) | 地図生成装置、車載情報端末 | |
JP4992753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 | |
WO2012165238A1 (ja) | 描画装置、描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11585673B2 (en) | Data updating device, data upda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ata updating program | |
CN115158157B (zh) | 基于自定义输入的星空顶显示方法、装置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