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3283A - 一种接线结构及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结构及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83283A CN111983283A CN202010914661.0A CN202010914661A CN111983283A CN 111983283 A CN111983283 A CN 111983283A CN 202010914661 A CN202010914661 A CN 202010914661A CN 111983283 A CN111983283 A CN 1119832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 wiring structure
- wiring
- fastening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5/00—Detail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17/00 - G01R29/00, G01R33/00 - G01R33/26 or G01R35/00
- G01R15/14—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 G01R15/18—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using inductive devices, e.g. transform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16—Connectors, termina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5/00—Detail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17/00 - G01R29/00, G01R33/00 - G01R33/26 or G01R35/00
- G01R15/14—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 G01R15/24—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using light-modul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formers For Measur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接线结构及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包括导电壳体,其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一接线结构,包括导电连接结构和绝缘件,导电连接结构穿设于安装孔,绝缘件套设于导电连接结构,且位于安装孔的内壁和导电连接结构之间;第二接线结构,其连接于导电壳体,导电壳体能够通过位于其内的连接线连接于导电连接结构。相对于传统接线结构,该接线结构的导电壳体直接与外部导线接触,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相对较小;此外,由于导电壳体相对传统接线结构的导电元件具有较大的尺寸,传输电流时产生的热量更容易得到扩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结构及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电力系统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传输逐渐向着远距离、特高压方向发展,电流互感器能够将线缆中的大电流转换为一般的电流,起到电流变换和电气隔离作用,便于测量、保护和控制。但是,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壳体采用绝缘材料,外部导线与电流互感器接线结构的接触点只有螺栓头,接触面积狭小,接触电阻过大,容易造成接线结构的严重发热,难以适应特高压大电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结构及一种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以解决现有的电流互感器接线结构易发热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结构,包括:
导电壳体,其上开设有安装孔;
第一接线结构,包括导电连接结构和绝缘件,所述导电连接结构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绝缘件套设于所述导电连接结构,且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和所述导电连接结构之间;
第二接线结构,其连接于所述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能够通过位于其内的连接线连接于所述导电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结构在位于所述导电壳体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柱,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柱,所述绝缘件设有穿设孔,所述导电连接结构穿设于所述穿设孔,所述绝缘件在位于所述导电壳体内侧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接线柱的第一紧固结构抵压于所述导电壳体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件包括内绝缘件与外绝缘件,所述内绝缘件位于所述导电壳体内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一限位台,所述外绝缘件位于所述导电壳体外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台,所述导电连接结构位于所述导电壳体外的一端具有环形帽,所述环形帽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二限位台抵压于所述导电壳体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台与所述环形帽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台与所述导电壳体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台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穿设孔的凹槽,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且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接线柱的第二紧固结构抵压于所述导电连接结构,所述第二紧固结构位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结构包括紧固垫片与第一紧固件,所述紧固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柱,且能够将所述紧固垫片抵压于所述第一限位台。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垫片边缘设有翻折边,所述第一限位台能够伸入所述翻折边围成的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结构在位于所述导电壳体外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线结构包括第三接线柱,所述第三接线柱位于所述导电壳体外侧,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电壳体外壁。
一种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包括如上任一方案中所述的接线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线结构及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该接线结构在接线时,外部导线的一端连接于导电连接结构位于导电壳体外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第二接线结构连接于导电壳体,如此设置,能够使外部导线与设于导电壳体内部的连接线电连接而形成回路。相对于传统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结构,该接线结构的导电壳体直接与外部导线接触,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相对较小,此外,由于导电壳体相对现有电流互感器接线结构的导电元件具有较大的尺寸,传输电流时产生的热量更容易得到扩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接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接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外绝缘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外绝缘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孔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内绝缘件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接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接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导电壳体;11、安装孔;111、第一弧面;112、第一平面;12、凸台;
2、第一接线结构;21、导电连接结构;211、环形帽;2111、六角凸台;22、绝缘件;22a、内绝缘件;22b、外绝缘件;221、穿设孔;222、第一限位台;2221、凹槽;2222、环形卡槽;223、第二限位台;2231、第一密封槽;2232、第二密封槽;224、第二弧面;225、第二平面;226、第三弧面;227、第三平面;23、第一接线柱;24、第二接线柱;25、第一紧固结构;251、紧固垫片;2511、翻折边;252、第一紧固件;253、第一平垫片;254、第一弹垫片;26、第二紧固结构;261、第二弹垫片;262、第二紧固件;27、第四紧固结构;271、紧固筒;2711、出线口;272、第四平垫片;273、第四弹垫片;274、第四紧固件;
3、第二接线结构;31、第三接线柱;32、第三紧固结构;321、第二平垫片;322、第三弹垫片;323、第三紧固件;
4、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结构,包括导电壳体1、第一接线结构2和第二接线结构3。其中,导电壳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11,第一接线结构2安装于安装孔11,第二接线结构3连接于导电壳体1。具体地,第一接线结构2包括导电连接结构21和绝缘件22,导电连接结构21穿设于安装孔11,绝缘件22套设于导电连接结构21,且位于安装孔11内壁和导电连接结构21之间,导电壳体1能够通过位于其内的连接线4连接于导电连接结构21。由于导电连接结构21与导电壳体1之间设有绝缘件22,该接线结构在未接入外部导线时,导电壳体1仅能够通过连接线4与导电连接结构21电连接。
进行接线时,外部导线的一端连接于导电连接结构21位于导电壳体1外的一端,外部导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线结构3连接于导电壳体1。如此设置,能够使外部导线与设于导电壳体1内部的连接线4电连接形成回路。目前,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壳体采用绝缘材料,外部导线与电流互感器接线结构的接触面积狭小,接触电阻过大,容易造成接线结构的严重发热,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结构的导电壳体1直接与外部导线接触,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相对较小。此外,由于导电壳体1相对现有的电流互感器接线结构的导电元件具有较大的尺寸,传输电流时产生的热量也更容易得到扩散。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导电连接结构21在位于导电壳体1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柱23,导电连接结构21在位于导电壳体1外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柱24,第一接线柱23连接于连接线4的一端,第二接线柱24连接于外部导线的一端。绝缘件22设有穿设孔221,导电连接结构21穿设于穿设孔221。绝缘件22在位于导电壳体1内侧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台222,第一限位台222通过设于第一接线柱23的第一紧固结构25抵压于导电壳体1的内壁。绝缘件22包括内绝缘件22a与外绝缘件22b,外绝缘件22b位于导电壳体1外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台223。导电连接结构21位于导电壳体1外的一端具有环形帽211,环形帽211能够将第二限位台223抵压于导电壳体1的外壁。如此设置,便于导电连接结构21与绝缘件22的安装。
具体地,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内绝缘件22a与外绝缘件22b装配至安装孔11,且使第一限位台222与导电壳体1内壁贴合,第二限位台223与导电壳体1外壁贴合;再将第一接线柱23与第二接线柱24分别安装至导电连接结构21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线柱23与导电连接结构21采用螺纹连接,第二接线柱24与导电连接结构21采用螺纹连接;然后将导电连接结构21装配至穿设孔221,且使环形帽211与第二限位台223贴合;接着通过第一紧固结构25使第一限位台222抵压于导电壳体1的内壁;最后将连接线4一端连接于第一接线柱23上,另一端连接于导电壳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4另一端连接于导电壳体1内部的凸台12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工具的定位,环形帽211上设置有六角凸台2111。另外,环形帽211的外延位于六角凸台2111的外侧,以避免在特高压电场区域产生局部放电现象。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限位台222上开设有连通穿设孔221的凹槽2221,连接线4连接第一接线柱23的一端位于凹槽2221内,且通过设于第一接线柱23且位于凹槽2221内的第二紧固结构26抵压于导电连接结构21,如此设置,能够使连接线4的一端抵压于导电连接结构21,具有更好的导电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紧固结构26包括第二弹垫片261与第二紧固件262,第二弹垫片261套设于第一接线柱23上,第二紧固件262螺纹连接于第一接线柱23,第二紧固件262能够使第二弹垫片261抵压于连接线4的一端。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紧固结构25包括紧固垫片251与第一紧固件252,紧固垫片251套设于第一接线柱23,第一紧固件252螺纹连接于第一接线柱23,且能够使紧固垫片251抵压于第一限位台222。紧固垫片251边缘设有翻折边2511,第一限位台222能够伸入翻折边2511围成的容纳腔内。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安装第一紧固结构25时,造成凹槽2221变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结构25还包括第一平垫片253与第一弹垫片254,第一平垫片253与第一弹垫片254在紧固垫片251下端依次套设于第一接线柱23。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台223与环形帽21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第二限位台223与导电壳体1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结构与第二密封结构均为密封圈。具体地,如图2-4所示,第二限位台223与环形帽211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槽2231,第二限位台223与导电壳体1外壁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槽2232,第一密封槽2231与第二密封槽2232内均设置有一个密封圈。电流互感器经常在露天环境中工作,设置密封结构有利于防止外界恶劣环境的干扰。
如图4-6所示,安装孔11为异型孔。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1内侧具有第一弧面111与第一平面112,内绝缘件22a具有第二弧面224与第二平面225,安装内绝缘件22a时,使第二弧面224与第一弧面111贴合,第二平面225与第一平面112贴合;外绝缘件22b具有第三弧面226与第三平面227,安装外绝缘件22b时,使第三弧面226与第一弧面111贴合,第三平面227与第一平面112贴合。如此设置,能够防止内绝缘件22a与外绝缘件22b在安装孔11内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二接线结构3包括第三接线柱31,第三接线柱31位于导电壳体1外侧,且一端连接于导电壳体1外壁。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接线柱31设有第三紧固结构32,第三紧固结构32能够将外部导线的另一端抵压于导电壳体1外壁。第三紧固结构32包括第二平垫片321、第三弹垫片322和第三紧固件323,第二平垫片321和第三弹垫片322依次套设于第三接线柱31,第三紧固件323与第三接线柱31螺纹连接,且能够将第二平垫片321抵压于外部导线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包括如上所述的接线结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如图8所示,该接线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接线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限位台222通过设于第一接线柱23的第四紧固结构27抵压于导电壳体1内壁。第四紧固结构27包括套设于第一接线柱23的紧固筒271,连接线4的一端与第二紧固结构26均位于紧固筒271内。第一限位台222设有环形卡槽2222,紧固筒271开口一端与环形卡槽2222卡接。紧固筒271设有出线口2711,连接线4的另一端穿过出线口2711连接于导电壳体1。第四紧固结构27还包括第三平垫片272、第四弹垫片273与第四紧固件274,第三平垫片272和第四弹垫片273依次套设于第一接线柱23,第四紧固件2742螺纹连接于第一接线柱23,且能够使第三平垫片272抵压于紧固筒271。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结构的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一中的接线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包括如上所述的接线结构。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壳体(1),其上开设有安装孔(11);
第一接线结构(2),包括导电连接结构(21)和绝缘件(22),所述导电连接结构(21)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1),所述绝缘件(22)套设于所述导电连接结构(21),且位于所述安装孔(11)的内壁和所述导电连接结构(21)之间;
第二接线结构(3),其连接于所述导电壳体(1),所述导电壳体(1)能够通过位于其内的连接线(4)连接于所述导电连接结构(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结构(21)在位于所述导电壳体(1)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柱(23),所述连接线(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柱(23),所述绝缘件(22)设有穿设孔(221),所述导电连接结构(21)穿设于所述穿设孔(221),所述绝缘件(22)在位于所述导电壳体(1)内侧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台(222),所述第一限位台(222)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接线柱(23)的第一紧固结构(25)抵压于所述导电壳体(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22)包括内绝缘件(22a)与外绝缘件(22b),所述内绝缘件(22a)位于所述导电壳体(1)内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一限位台(222),所述外绝缘件(22b)位于所述导电壳体(1)外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台(223),所述导电连接结构(21)位于所述导电壳体(1)外的一端具有环形帽(211),所述环形帽(211)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二限位台(223)抵压于所述导电壳体(1)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台(223)与所述环形帽(21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台(223)与所述导电壳体(1)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台(22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穿设孔(221)的凹槽(2221),所述连接线(4)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2221)内,且通过设于所述第一接线柱(23)的第二紧固结构(26)抵压于所述导电连接结构(21),所述第二紧固结构(26)位于所述凹槽(22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结构(25)包括紧固垫片(251)与第一紧固件(252),所述紧固垫片(251)套设于所述第一接线柱(23),所述第一紧固件(252)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柱(23),且能够将所述紧固垫片(251)抵压于所述第一限位台(2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垫片(251)边缘设有翻折边(2511),所述第一限位台(222)能够伸入所述翻折边(2511)围成的容纳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结构(21)在位于所述导电壳体(1)外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柱(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结构(3)包括第三接线柱(31),所述第三接线柱(31)位于所述导电壳体(1)外侧,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电壳体(1)外壁。
10.一种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14661.0A CN111983283B (zh) | 2020-09-03 | 2020-09-03 | 一种接线结构及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14661.0A CN111983283B (zh) | 2020-09-03 | 2020-09-03 | 一种接线结构及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83283A true CN111983283A (zh) | 2020-11-24 |
CN111983283B CN111983283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73447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14661.0A Active CN111983283B (zh) | 2020-09-03 | 2020-09-03 | 一种接线结构及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83283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87029A (en) * | 1988-03-18 | 1989-12-12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Mutual inductance current transducer, method of making and electric energy meter incorporating same |
US20130344735A1 (en) * | 2012-06-25 | 2013-12-26 | Dish Network L.L.C. | RF Connector with Push-On Connection |
JP2017102024A (ja) * | 2015-12-02 | 2017-06-08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電流センサ |
CN206594218U (zh) * | 2017-03-06 | 2017-10-27 | 上海润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
-
2020
- 2020-09-03 CN CN202010914661.0A patent/CN1119832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87029A (en) * | 1988-03-18 | 1989-12-12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Mutual inductance current transducer, method of making and electric energy meter incorporating same |
US20130344735A1 (en) * | 2012-06-25 | 2013-12-26 | Dish Network L.L.C. | RF Connector with Push-On Connection |
JP2017102024A (ja) * | 2015-12-02 | 2017-06-08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電流センサ |
CN206594218U (zh) * | 2017-03-06 | 2017-10-27 | 上海润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樊占峰等: "光学电流互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83283B (zh) | 2023-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3225378A (ja) | 端子接続金具、端子台および電気機器 | |
WO2018184563A1 (zh) | 开关元件、开关系统、pcb隔离板组件、智能终端壳体、智能终端元件、接线柱组件、插座、开关、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带透光指示功能的开关按键、单火线取电电路及方法 | |
CN111983283A (zh) | 一种接线结构及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 | |
CN102376506B (zh) | 一种用于地埋式组合变压器的全绝缘熔断器 | |
JP5889901B2 (ja) | 取付・メンテナンスしやすい防水ソケット・プラグアセンブリ | |
KR100927329B1 (ko) | 전기접속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회전형 절전 콘센트 | |
CN209544172U (zh) | 一种嵌入接线式安全触点开关 | |
WO2024109281A1 (zh) | 驱动器 | |
CN103456474A (zh) | 一种组合式变压器低压套管 | |
CN203983530U (zh) | 一种旋转式接地线夹 | |
CN207573156U (zh) | 一种真空密封电气出线结构 | |
CN217507588U (zh) | 一种电池正负极同端布置端子 | |
CN213845002U (zh) | 一种带电流互感器的双密封低压套管 | |
CN211126098U (zh) | 接线端子进线结构 | |
CN209069983U (zh) | 一种试验端子短接工具 | |
CN217588732U (zh) | 防护性能高的微动开关 | |
CN221201232U (zh) | 电池端子和具有它的电池 | |
CN221768502U (zh) | 一种多层防水的电源驱动调节结构 | |
CN215870367U (zh) | 一种连接器及电气箱体 | |
CN215527452U (zh) | 电流互感器的安装装置、测量装置以及变压器系统 | |
CN111766486B (zh) | 一种充气柜工频耐压试验引线装置 | |
CN214624704U (zh) | 一种m12线圈总成 | |
CN220066265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19842039U (zh) | 一种水位探针 | |
CN203882895U (zh) | 空调接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