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0035A - 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 - Google Patents

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0035A
CN111980035A CN202010743859.7A CN202010743859A CN111980035A CN 111980035 A CN111980035 A CN 111980035A CN 202010743859 A CN202010743859 A CN 202010743859A CN 111980035 A CN111980035 A CN 111980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il
groove
pipe
constructi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38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含军
程滨生
龚韬
周朝阳
王善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38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0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0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0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6Foundation trenches ditches or narrow shaf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6Foundation trenches ditches or narrow shafts
    • E02D17/08Border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ditches trenches or narrow shafts for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6Foundation trenches ditches or narrow shafts
    • E02D17/10Covering trenches for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18Making embankments, e.g. dikes, da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0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lowering level of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12Consolidating by placing solidifying or pore-filling substances in the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02D31/025Draining membranes, sheets or fabric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with dimp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00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Repairing or joining pipes on or under water
    • F16L1/024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on land, e.g. above the ground
    • F16L1/028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on land, e.g. above the ground in the grou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S2,沟槽开挖;S3,管基施工;S4,安管;S5,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S6,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养护;其中,S2步骤中包括防渗土工模铺设作业,S5步骤中包括镀锌钢丝网铺设作业,消泡试验,轻质土流值检测和轻质土湿容重检测。本发明提供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采用本方案的回填工艺,设备占浇筑施工面积小,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高流动性,浇筑完后自行快速固化且不需机械碾压或振捣,可达到施工简便且能回填密实的效果。

Description

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以往工程中城市道路管道回填一般采用中粗砂回填或者素砼回填。但是传统回填方法有很多弊端:采用中粗砂回填不易密实,压实度难以保证,且容易在地下水的侵蚀下流失,造成路面塌陷;而采用素砼填筑增加了管道上方的荷载,且容易产生裂缝,另外素砼浇注的时候需要振捣,容易造成管道的破坏和上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采用本方案的回填工艺,设备占浇筑施工面积小,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高流动性,浇筑完后自行快速固化且不需机械碾压或振捣,可达到施工简便且能回填密实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S2,沟槽开挖;S3,管基施工;S4,安管;S5,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S6,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养护;其中,S2步骤中包括防渗土工模铺设作业,S5步骤中包括镀锌钢丝网铺设作业,消泡试验,轻质土流值检测和轻质土湿容重检测。
S2步骤包括:S21,根据管道中心线控制桩和沟槽宽度用白灰放出沟槽边线;S22,挖土顺序按常规,先深后浅,先大管后小管;沟槽深度大于2.5m时需采用钢板桩支撑;有钢板桩支撑的位置,堆放弃土应在距沟槽边1.2m范围外,高度不得高于1m;采用放坡、大开挖的位置,堆放弃土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增大距离,以免挤压沟槽边坡土;S23,机械开挖作业后,槽底下留10~15cm土体由人工修平;S24,挖土时,需有专人负责指挥,一机配一人,特别注意挖土时的安全,为保证周围土体稳定,深度超过2.5m的,挖土前必须打好钢板桩作支护;在沟槽底两侧开挖集水沟和集水坑,看水量大小,安排水泵抽干沟槽积水,确保沟槽不受水浸泡;S25,严格控制开挖沟槽两侧5米范围内不得堆载;S26,待沟槽开挖完成后,及时整平槽底铺设HDPE土工防渗膜,铺设防渗土工膜前,应清除下承层的尖锐物,避免刺破,相邻幅的土工膜,重叠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0cm,采用热熔连接,且应横向铺设。
S4步骤包括:S41,根据管径大小、沟槽和施工机具装备情况,确定人工或机械将管道放入沟槽,下管时要采用可靠的软带吊具,平稳下沟,不得在沟壁与沟底激烈碰撞,以防管道损坏,同一批次的产品下管时注意按厂家提供的管段编号顺序下管;S42,管材现场由人工搬运,搬运时轻抬轻放;S43,下管用人工或起重机吊装进行,人工下管时,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沟槽内的施工人员,对放坡开挖的沟槽也可用非金属绳系住管身两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槽顶边滚入槽内,起重机下管吊装时,用非金属绳索扣系住,不串心吊装;S44,管道装卸时应采用两个支撑吊点,其两支撑吊点位置宜放在管长的四分点一处,以保持管道稳定;S45,在管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管道撞击或摔跌,尤其应注意对管端保护,如有擦伤应及时与厂方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S5步骤,包括:S51模板安装作业,S52管道沟槽验收作业,S53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取作业,S54泡沫与水泥浆的混合作业和S55分层浇注施工作业。
S51模板安装作业中,需根据施工图纸以及轻质土的特性,采用合适的材料制作模版,模后采用方木进行三角加固;轻质土分层分块浇注,每层浇注控制厚度为0.3-0.8m;模板也分层分块安装到位,每次模板安装量根据当日的工作面和工作量一起确定;分区模板安装牢固,浇注区间采用塑料布及泡沫胶进行密封、防止轻质土沿缝渗漏;因为轻质土自身容重较轻的特性,为了防止轻质土管基在浇筑过程中管道上浮,需特别对管道进行抗浮处理。
S52管道沟槽验收作业内容包括,在气泡混合轻质土浇注施工前,以浇注区段为单位进行浇注场地验收,确保地下水位距离沟槽基底不小于50cm,保证沟槽基底无积水。
S53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取作业中,在发泡剂中放入足量的稀释水进行稀释,从而获得发泡液,接着注入压缩空气产生泡沫,形成发泡剂;同时,将水泥和水进行混合搅拌获得水泥浆,然后将水泥浆和上一步骤的发泡液混合搅拌获得泡沫轻质土,最后利用泡沫轻质土制作泡沫轻质土管基;其中,拌合水不得含有影响泡沫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的有机物、油污等杂质;发泡剂的稀释、起泡采用设备自动的控制,泡沫细密、稳定;在每一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应对发泡剂所产生的泡沫浴胶凝材料的适应性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为消泡试验;水泥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水泥浆的现场拌合,制备时需连续进行,同时为保证水泥浆的细腻均匀,在出料口设置过滤网。
在完成气泡群与水泥浆制备后,通过轻质土制取设备将气泡群和加压水泥浆搅拌混合形成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过程中通过设备数据反馈屏对参数进行实时控制与调整,确保轻质土施工质量。
在S55分层浇注施工作业中,轻质土的每个分区分块方量的浇注时间均小于90分钟,以确保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浇筑前已完成浇筑区、浇筑层划分;其中,单个浇筑区长轴方向长度为15m;单层浇筑层的厚度控制在0.3-0.8m范围;每一个浇筑区单层均一次性浇筑完毕;轻质土浇注完后用铝合金直尺将表面扫平;未在未固化的轻质土里来回走动;浇注时,遇到下雨情况,马上停止浇注,并覆盖好刚浇好的轻质土,防止轻质土上浮;每层轻质土浇注完毕后采用塑料薄膜或无纺布进行覆盖保湿养护;最后一层浇注完毕后,养护龄期不低于七天。
S6步骤为在气泡混合轻质土管基施工完毕后,及时采用保养布进行覆盖保湿养护;其中,在养护期内,轻质土表面不得上人及推车等施工机械。
本发明提供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采用本方案的回填工艺,设备占浇筑施工面积小,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高流动性,浇筑完后自行快速固化且不需机械碾压或振捣,可达到施工简便且能回填密实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是气泡混合轻质土管基施工流程图。
图2是管道抗浮措施横断面。
图3是管道抗浮措施纵断面。
图4是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取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利用新型无机回填材料气泡混合轻质土替代黄砂、砂砾、混凝土等传统管道回填材料,利用气泡混合轻质土的轻质性、自流密实性、自立性实现管道施工回填的质量控制,减少施工工序,缩减施工时间,进而保证管道整体施工质量,避免管道渗漏引起的道路基层破坏,道路坑洞、沉陷。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S2,沟槽开挖;S3,管基施工;S4,安管;S5,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S6,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养护;其中,S2步骤中包括防渗土工模铺设作业,S5步骤中包括镀锌钢丝网铺设作业,消泡试验,轻质土流值检测和轻质土湿容重检测。该工法施工速度快,管道周边回填自立成型且密实,工程质量效果显著。
一般现有轨道交通上方,改建或新建道路结构时,采用免振动工艺,特别是避免采用大功率压路机,避免既有轨道交通受损。本发明采用气泡轻质土回填管道,气泡轻质土替代传统灰土或稳定类路基,路面结构采用刚柔复合式。路面沥青也采用免振动工艺摊铺。本发明适用于刚柔复核路面。
在施工前,应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配合比试配试验,配合比试配在原材料检验合格基础上进行,并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试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设备进场,并做好安装调试及标定工作。按照原材料使用计划,组织原材料进场,检验。
S2沟槽开挖作业需要,根据管道中心线控制桩和沟槽宽度用白灰放出沟槽边线。挖土顺序按常规,先深后浅,先大管后小管。沟槽深度大于2.5m时需采用钢板桩支撑。有钢板桩支撑的位置,堆放弃土应在距沟槽边1.2m范围外,高度不得高于1m。采用放坡、大开挖的位置,堆放弃土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增大距离,以免挤压沟槽边坡土。机械开挖可以一次性挖到位的,尽量一次性到位,槽底下留10~15cm土体由人工修平,严禁超挖。挖土时,需有专人负责指挥,一机配一人,特别注意挖土时的安全,为保证周围土体稳定,深度超过2.5m的,挖土前必须打好钢板桩作支护。在沟槽底两侧开挖集水沟和集水坑,看水量大小,安排水泵抽干沟槽积水,确保沟槽不受水浸泡。 严格控制开挖沟槽两侧5米范围内不得堆载。待沟槽开挖完成后,及时整平槽底铺设HDPE土工防渗膜。铺设防渗土工膜前,应清除下承层的尖锐物,避免刺破,相邻幅的土工膜,重叠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0cm,采用热熔连接,且应横向铺设。
S3管基施工作业中,将沟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复测无误后,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底垫层的施工。管道基础采用垫层基础,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工程的排水管道管基可根据施工图设计自行施工完成即可。
S4步骤包括:S41,根据管径大小、沟槽和施工机具装备情况,确定人工或机械将管道放入沟槽,下管时要采用可靠的软带吊具,平稳下沟,不得在沟壁与沟底激烈碰撞,以防管道损坏,同一批次的产品下管时注意按厂家提供的管段编号顺序下管;S42,管材现场由人工搬运,搬运时轻抬轻放;S43,下管用人工或起重机吊装进行,人工下管时,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沟槽内的施工人员,对放坡开挖的沟槽也可用非金属绳系住管身两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槽顶边滚入槽内,起重机下管吊装时,用非金属绳索扣系住,不串心吊装;S44,管道装卸时应采用两个支撑吊点,其两支撑吊点位置宜放在管长的四分点一处,以保持管道稳定;S45,在管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管道撞击或摔跌,尤其应注意对管端保护,如有擦伤应及时与厂方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S5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作业,包括了S51模板安装作业,S52管道沟槽验收作业,S53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取作业,S54泡沫与水泥浆的混合作业和S55分层浇注施工作业。
S51模板安装作业中,需要根据施工图纸以及轻质土的特性,本工程的模板采用竹胶板与方木,模后采用方木进行三角加固。轻质土分层分块浇注,每层浇注控制厚度为0.3-0.8m。模板也分层分块安装到位。每次模板安装量根据当日的工作面和工作量一起确定。分区模板安装牢固,浇注区间采用塑料布及泡沫胶进行密封、防止轻质土沿缝渗漏。
参见附图2和3,考虑到轻质土自身容重较轻的特性,为了防止轻质土管基在浇筑过程中管道上浮,需特别对管道进行抗浮处理。
S52管道沟槽验收作业内容包括,在气泡混合轻质土浇注施工前,以浇注区段为单位进行浇注场地验收,确保地下水位距离沟槽基底不小于50cm,保证沟槽基底无积水。
S53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取作业中,在发泡剂中放入足量的稀释水进行稀释,从而获得发泡液,接着注入压缩空气产生泡沫,形成发泡剂;同时,将水泥和水进行混合搅拌获得水泥浆,然后将水泥浆和上一步骤的发泡液混合搅拌获得泡沫轻质土,最后利用泡沫轻质土制作泡沫轻质土管基;其中,拌合水不得含有影响泡沫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的有机物、油污等杂质;发泡剂的稀释、起泡采用设备自动的控制,泡沫细密、稳定;在每一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应对发泡剂所产生的泡沫浴胶凝材料的适应性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为消泡试验;水泥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水泥浆的现场拌合,制备时需连续进行,同时为保证水泥浆的细腻均匀,在出料口设置过滤网。流程参见图4。
在完成气泡群与水泥浆制备后,通过轻质土制取设备将气泡群和加压水泥浆搅拌混合形成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过程中通过设备数据反馈屏对参数进行实时控制与调整,确保轻质土施工质量。
在S55分层浇注施工作业中,轻质土的每个分区分块方量的浇注时间均小于90分钟,以确保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浇筑前已完成浇筑区、浇筑层划分;其中,单个浇筑区长轴方向长度为15m;单层浇筑层的厚度控制在0.3-0.8m范围;每一个浇筑区单层均一次性浇筑完毕;轻质土浇注完后用铝合金直尺将表面扫平;未在未固化的轻质土里来回走动;浇注时,遇到下雨情况,马上停止浇注,并覆盖好刚浇好的轻质土,防止轻质土上浮;每层轻质土浇注完毕后采用塑料薄膜或无纺布进行覆盖保湿养护;最后一层浇注完毕后,养护龄期不低于七天。
S6步骤为在气泡混合轻质土管基施工完毕后,及时采用保养布进行覆盖保湿养护;其中,在养护期内,轻质土表面不得上人及推车等施工机械。
本工法与传统砂石管基施工工艺相比,在机械设备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存在以下特点: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现场制作、输送与浇筑,必须采用专用设备;发泡装置采用发泡剂水溶液与压缩空气混合的预发泡装置,且具有发泡剂自动稀释功能;电控系统具有发泡剂、发泡液、压缩空气、气泡、水泥浆、气泡混合轻质土流量实时数显功能,且集中显示于触摸屏或平板电脑上。
此外,在施工中,需要对质量进行控制,包括开工前,工作中和完工后检测。
开工前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现浇气泡混合轻质土所使用的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及强度应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水泥密度不低于2650kg/m 3
防渗土工膜规格≥250g/m2,采用GH-1型聚乙烯土工膜。
管基模板搭设完毕使用前,按照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全面验收和签证,重点检查模板拼缝、模板顶面标高、方面紧固度等,验收不合格严禁投入使用。
固化后的检测试验包括:1.气泡混合轻质土固化后的主控项目为干容重和抗压强度;2.表干容重每组平均值不大于湿容重标准值,每块最大值不大于湿容重允许偏差上限值;3.抗压强度检测试件应在浇筑点出料口制取,制取时应量测并记录湿密度;试件为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件3个为一组,每400m³制取一组;当不够400m³时,按400m³考虑;4.CF1.0强度等级轻质泡沫土抗压强度值应符合:每组平均值≥1.0MPa,每块最小值≥0.85MPa;5.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6-1.0MPa,容重为5-7kN/m³。
除此之外,气泡混合轻质土管基施工结束后,仅当最后一层浇筑层同条件养护强度≥1.0倍设计强度方能进行路面结构层的施工。需要注意的是,路面结构层施工时,应避免大型机械设备如自卸车直接在轻质土顶部行走,应采取边推平、边卸料的前进方式进行摊铺和碾压,即卸料车应在推平机械的后端卸料。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体与相邻结构物间应设置缓冲层,缓冲层可采用2cm厚泡沫夹板。对于现场泡沫土试块在制作完成后应及时送标养室进行临时养护,2天后移交给具备专业资质的试块养护单位进行委托养护。施工单位应在每个施工段内设置必要的废水蓄水池或蓄水箱,以容纳在泡沫混凝土设备施工结束后设备清洗所产生的废水,从而确保周边施工环境干净、整洁、无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如遇雨天,应及时根据水量需求量的大小在沟槽内放置水泵进行沟槽积水的强排。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作业时,需遵守以下的安全防范措施。
1.气泡混合轻质土管基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对班组工人进行各道工序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如何预防处理。
2.每天上岗前,班组长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并安排一天的施工计划。
3.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着绝缘胶鞋等安全防护措施。
4.现场布设的临时用电线路采用架空的方法,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电路,电工要加强用电管理,定期对用电设备和用电线路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处理。
5.为确保施工安全,严禁雨天施工。
6.定期组织工人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
7.施工结束后,及时采用铁质围挡对浇筑区域进行隔离,防止非工作人进入,避免意外踏入尚未固结的轻质土坑内。
8.在施工现场适当位置挂设安全标语,在危险部位、重点部位悬挂安全标志,以提高现场所有人员的警惕性,减少人们的不安全行为。
9.做好安全内部管理资料,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验收台帐。
为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规定,施工尚未用尽的轻质土拌合物不得随意倾倒,统一排入废料坑内,待固结后挖除外运。施工现场的强噪音的施工机械,施工作业尽量安排到白天施工;轻质土浇筑时,振捣机具应选用低频低噪音的插入式振捣器。现场要做好防尘降噪的措施,水泥输送须安装除尘装置。对出入现场的水泥罐车都要冲洗干净,不能将尘土带出到市政道路。施工现场道路采用混凝土地面、并随时洒水,防止道路扬尘。
本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砂石管基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另外,气泡混合轻质土所采用原料为水泥和起泡剂,起泡剂为中性,不含苯、甲醛等有害物质,同样也避免了环境污染和消防隐患。因此具备良好的环境效益。
采用本方法进行作业,轻质土本身自立固化成型,无需在回填料回填完成后进行人工或机械的二次夯实及碾压,从而有效避免了因振动碾压对周边及回填下方结构物的不良影响。并且以其自身轻质性的特点,有效地起到了对管道的减载作用,弱化管基的工后沉降。
本发明的工法,包含了七个特点。
第一,轻质性:干体积密度为300-1600kg/m3,相当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1/5~1/8左右,可大大减轻管基整体荷载。
第二,耐水性:现浇气泡混合轻质土吸水性较小,相对独立的封闭气泡及良好的整体性,使其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
第三,低弹减震性: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多孔性使其具有低的弹性模量,从而使其对冲击载荷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分散作用。
第四,整体性:气泡混合轻质土通过现场浇筑,与主体结合紧密,砌筑体固结后形成自密封闭的整体。
第五,施工速度快:只需使用简单的机器可实现自动化作业,可实现800米的远距离输送,工作产能为90m3/h。
第六,环保性:气泡混合轻质土所需原料为水泥和起泡剂的水溶液,起泡剂为中性,不含苯、甲醛等有害物质,避免了环境污染和消防隐患。
第七,可控性:管道回填质量可控,避免因管道回填不密实,造成管道破损,进而杜绝因管道漏水破坏道路基层造成道路沉陷。
本工法适用于对管道回填压实度要求较高的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各类性质地层的管基回填。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因管基与路基回填不均而产生的差异性沉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该工法目前应用过最大的管道直径为1200mm。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进行限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采用本方案的回填工艺,设备占浇筑施工面积小,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高流动性,浇筑完后自行快速固化且不需机械碾压或振捣,可达到施工简便且能回填密实的效果。

Claims (10)

1.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S2,沟槽开挖;S3,管基施工;S4,安管;S5,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S6,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养护;其中,S2步骤中包括防渗土工模铺设作业,S5步骤中包括镀锌钢丝网铺设作业,消泡试验,轻质土流值检测和轻质土湿容重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包括:S21,根据管道中心线控制桩和沟槽宽度用白灰放出沟槽边线;S22,挖土顺序按常规,先深后浅,先大管后小管;沟槽深度大于2.5m时需采用钢板桩支撑;有钢板桩支撑的位置,堆放弃土应在距沟槽边1.2m范围外,高度不得高于1m;采用放坡、大开挖的位置,堆放弃土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增大距离,以免挤压沟槽边坡土;S23,机械开挖作业后,槽底下留10~15cm土体由人工修平;S24,挖土时,需有专人负责指挥,一机配一人,特别注意挖土时的安全,为保证周围土体稳定,深度超过2.5m的,挖土前必须打好钢板桩作支护;在沟槽底两侧开挖集水沟和集水坑,看水量大小,安排水泵抽干沟槽积水,确保沟槽不受水浸泡;S25,严格控制开挖沟槽两侧5米范围内不得堆载;S26,待沟槽开挖完成后,及时整平槽底铺设HDPE土工防渗膜,铺设防渗土工膜前,应清除下承层的尖锐物,避免刺破,相邻幅的土工膜,重叠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0cm,采用热熔连接,且应横向铺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包括:S41,根据管径大小、沟槽和施工机具装备情况,确定人工或机械将管道放入沟槽,下管时要采用可靠的软带吊具,平稳下沟,不得在沟壁与沟底激烈碰撞,以防管道损坏,同一批次的产品下管时注意按厂家提供的管段编号顺序下管;S42,管材现场由人工搬运,搬运时轻抬轻放;S43,下管用人工或起重机吊装进行,人工下管时,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沟槽内的施工人员,对放坡开挖的沟槽也可用非金属绳系住管身两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槽顶边滚入槽内,起重机下管吊装时,用非金属绳索扣系住,不串心吊装;S44,管道装卸时应采用两个支撑吊点,其两支撑吊点位置宜放在管长的四分点一处,以保持管道稳定;S45,在管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管道撞击或摔跌,尤其应注意对管端保护,如有擦伤应及时与厂方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5步骤,包括:S51模板安装作业,S52管道沟槽验收作业,S53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取作业,S54泡沫与水泥浆的混合作业和S55分层浇注施工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51模板安装作业中,需根据施工图纸以及轻质土的特性,采用合适的材料制作模版,模后采用方木进行三角加固;轻质土分层分块浇注,每层浇注控制厚度为0.3-0.8m;模板也分层分块安装到位,每次模板安装量根据当日的工作面和工作量一起确定;分区模板安装牢固,浇注区间采用塑料布及泡沫胶进行密封、防止轻质土沿缝渗漏;因为轻质土自身容重较轻的特性,为了防止轻质土管基在浇筑过程中管道上浮,需特别对管道进行抗浮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52管道沟槽验收作业内容包括,在气泡混合轻质土浇注施工前,以浇注区段为单位进行浇注场地验收,确保地下水位距离沟槽基底不小于50cm,保证沟槽基底无积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53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取作业中,在发泡剂中放入足量的稀释水进行稀释,从而获得发泡液,接着注入压缩空气产生泡沫,形成发泡剂;同时,将水泥和水进行混合搅拌获得水泥浆,然后将水泥浆和上一步骤的发泡液混合搅拌获得泡沫轻质土,最后利用泡沫轻质土制作泡沫轻质土管基;其中,拌合水不得含有影响泡沫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的有机物、油污等杂质;发泡剂的稀释、起泡采用设备自动的控制,泡沫细密、稳定;在每一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应对发泡剂所产生的泡沫浴胶凝材料的适应性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为消泡试验;水泥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水泥浆的现场拌合,制备时需连续进行,同时为保证水泥浆的细腻均匀,在出料口设置过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气泡群与水泥浆制备后,通过轻质土制取设备将气泡群和加压水泥浆搅拌混合形成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过程中通过设备数据反馈屏对参数进行实时控制与调整,确保轻质土施工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5分层浇注施工作业中,轻质土的每个分区分块方量的浇注时间均小于90分钟,以确保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浇筑前已完成浇筑区、浇筑层划分;其中,单个浇筑区长轴方向长度为15m;单层浇筑层的厚度控制在0.3-0.8m范围;每一个浇筑区单层均一次性浇筑完毕;轻质土浇注完后用铝合金直尺将表面扫平;未在未固化的轻质土里来回走动;浇注时,遇到下雨情况,马上停止浇注,并覆盖好刚浇好的轻质土,防止轻质土上浮;每层轻质土浇注完毕后采用塑料薄膜或无纺布进行覆盖保湿养护;最后一层浇注完毕后,养护龄期不低于七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6步骤为在气泡混合轻质土管基施工完毕后,及时采用保养布进行覆盖保湿养护;其中,在养护期内,轻质土表面不得上人及推车等施工机械。
CN202010743859.7A 2020-07-29 2020-07-29 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 Pending CN111980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3859.7A CN111980035A (zh) 2020-07-29 2020-07-29 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3859.7A CN111980035A (zh) 2020-07-29 2020-07-29 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0035A true CN111980035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45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3859.7A Pending CN111980035A (zh) 2020-07-29 2020-07-29 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00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2094A (zh) * 2021-02-01 2021-05-25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泡沫轻质土填筑互通匝道的施工方法
CN115110390A (zh) * 2022-07-13 2022-09-2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市政道路的局部开挖沟槽快速回填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30293A (ko) * 2008-09-10 2010-03-18 한국해양연구원 매설관의 매설방법
CN204608944U (zh) * 2015-01-21 2015-09-02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塑料排水管道在泡沫轻质土中的抗浮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30293A (ko) * 2008-09-10 2010-03-18 한국해양연구원 매설관의 매설방법
CN204608944U (zh) * 2015-01-21 2015-09-02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塑料排水管道在泡沫轻质土中的抗浮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UAN_SON: "泡沫轻质土在桥台台背填筑中的应用", 《百度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118/84894730.SHTM》 *
中科新筑: "泡沫轻质土施工技术指导整理资料",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97968080102Z2J3.HTML》 *
中科新筑: "泡沫轻质土质量检验与验收", 《百度HTTP://WWW.BJ-TJGC.COM/SHOWNEWS.ASP?MENUID=119&ID=436》 *
李朝龙: "PE管、管道施工方案", 《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0587CD5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8.HTML》 *
许成文: "排水管施工技术交底", 《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86A5381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B.HTML》 *
陈霄: "泡沫轻质土在宁波中山路管道回填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2094A (zh) * 2021-02-01 2021-05-25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泡沫轻质土填筑互通匝道的施工方法
CN115110390A (zh) * 2022-07-13 2022-09-2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市政道路的局部开挖沟槽快速回填的施工方法
CN115110390B (zh) * 2022-07-13 2023-08-2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市政道路的局部开挖沟槽快速回填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87653A (zh) 一种利用水袋进行路基预压的施工工艺
CN111503368B (zh) 砂卵石地质条件下顶管施工方法
CN111980035A (zh) 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法管道施工工法
CN110761316A (zh) 装配式基础环梁预制方法及应用该产品的储罐施工方法
CN109706952A (zh) 大型沉井施工方法
CN111778941A (zh) 高标准农田渠道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13123292B (zh) 一种临江防渗水耐久性道路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232593A (zh) 高填方区端承桩基础施工方法
CN112854254A (zh) 一种深厚人工弃渣地区既有铁路场坪路基支护的施工方法
CN112813756A (zh) 一种基于市政软土路基及施工方法
CN109083442A (zh) 既有建筑与新建基础对接时动荷载承载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5217133A (zh) 一种临海地区基坑排水系统施工工艺
CN114991165A (zh) 一种地铁深基坑邻近铁路营业线的施工方法
KR102001210B1 (ko) 비정형 보강부재를 이용한 긴급보강공법
CN207228090U (zh) 软土地区铁路车站站台沉降置换修复结构
CN218540460U (zh) 一种圆管涵结构
CN220724736U (zh) 一种道路拓宽路基用泡沫轻质层
KR102001211B1 (ko) 조골재가 코팅된 비정형 보강부재를 이용한 긴급보강공법
CN216185393U (zh) 一种用于装运护岸台阶石的运输装置
CN111455970B (zh) 含肥槽回填虚杂土区域的加固处理方法
KR20190061300A (ko) 투수성 및 불투수성 비정형 보강부재를 이용한 긴급보강공법
CN217204184U (zh) 一种回填降水井结构
Yefu et 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of 80 meters deep underground diaphragm wall under complex geology
Schwarz et al. Specialized multi-axial geogrid stabilized crane platform resilience to hurricane Harvey
CN113684785A (zh) 一种桩基码头的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