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5677A - 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5677A
CN111975677A CN202010842027.0A CN202010842027A CN111975677A CN 111975677 A CN111975677 A CN 111975677A CN 202010842027 A CN202010842027 A CN 202010842027A CN 111975677 A CN111975677 A CN 111975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imiting
protective cover
plate
sports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20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艺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Jianchi Sports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Jianchi Sports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Jianchi Sports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Jianchi Sports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20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756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75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567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包括底板、侧板、气缸和夹持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了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左端设置有支撑机构,通过支撑机构对防护套进行支撑,且支撑机构外侧的支撑板可进行扩展和收缩,便于根据防护套的大小将防护套进行撑开,便于对防护套进行加工,通过在支撑机构右侧设置了限位装置,通过限位装置左端的限位板与支撑机构进行插接,对防护套右侧进行限位固定,避免防护套容易滑出,且限位板采用气缸进行驱动控制,操作简单,通过在支撑机构的第二连杆中部设置了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对第二连杆的移动轨迹和转动进行限制,使气缸的活塞杆推出时通过第二连杆带动限位板与支撑机构进行精准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套生产技术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和运动健身等业余活动越来越丰富,伴随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专业体育竞技和体育休闲运动人群越来越多,为保证体育器材的稳定性,运动体育器材多数为钢材、铝合金等容易碰伤、撞伤运动员的材料,因此人们在体育器材上运动休闲过程中,由于失误、打闹和惯性等原因容易导致头部、膝盖和腿部等碰撞和磕碰损伤,现有技术中的体育器材防护套虽然有了基本的防护作用。
在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时需要通过夹持机构对防护套进行夹持固定,以便于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但现有的夹持机构一般采用夹具对防护套左右两侧进行夹持固定,固定效果一般,且不便于将防护套进行撑开,影响防护套外表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该装置包括底板和夹持机构,所述底板顶端左侧和后侧均锁固有侧板,所述侧板后侧右端通过螺栓与气缸相互锁固,所述气缸前端的活塞杆与夹持机构相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电机、支撑机构和限位装置,所述电机右端的输出轴与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右端与限位装置相互插接,所述电机右端通过螺栓与侧板相互锁固,所述限位装置后端与气缸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直杆、内管、螺杆、光杆、滑块、第一连杆、支撑板和第一限位杆,所述直杆右端与内管相互焊接,所述螺杆和光杆分别横向贯穿滑块上下两侧,且螺杆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套接在直杆外侧,所述滑块外侧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内侧与第一限位杆相互焊接,且第一限位杆内侧与内管相互插接,所述内管右端与限位装置相互插接,所述直杆和光杆左端均与侧板相互锁固,所述电机右端的输出轴与螺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第二连杆、限位机构、连接转轴和滑槽,所述限位板右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相互焊接,所述第二连杆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二连杆后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嵌入有连接转轴,所述第二连杆后端通过连接转轴与气缸前端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左端与内管相互插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由活动轴、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杆组成,所述活动轴底端伸入至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内部锁固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前端与活动轴相互插接,所述限位槽开设与底板顶端面,所述活动轴顶端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杆相互锁固。
优选的,所述直杆和光杆表面呈光滑状,且滑块内壁分别与直杆和光杆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设置有四根,且均从左至右向外倾斜。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四个,均呈弧形状,且四个支撑板呈圆形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杆表面呈光滑状,且内管内壁与第一限位杆贴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左端圆心处开设有一插槽,且插槽内壁与内管贴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转轴表面呈光滑状,且滑槽内壁与连接转轴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螺杆采用硬质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优点1:本发明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通过设置了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左端设置有支撑机构,通过支撑机构对防护套进行支撑,且支撑机构外侧的支撑板可进行扩展和收缩,便于将防护套套接在支撑板外侧,且便于根据防护套的大小将防护套进行撑开,便于对防护套进行加工。
优点2:本发明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通过在支撑机构右侧设置了限位装置,通过限位装置左端的限位板与支撑机构进行插接,对防护套右侧进行限位固定,避免防护套容易滑出,且限位板采用气缸进行驱动控制,操作简单。
优点3:本发明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通过在支撑机构的第二连杆中部设置了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对第二连杆的移动轨迹和转动进行限制,使气缸的活塞杆推出时通过第二连杆带动限位板与支撑机构进行精准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支撑机构结构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限位机构结构俯视图。
其中:底板-1、侧板-2、气缸-3、夹持机构-4、电机-41、支撑机构-42、限位装置-43、直杆-421、内管-422、螺杆-423、光杆-424、滑块-425、第一连杆-426、支撑板-427、第一限位杆-428、限位板-431、第二连杆-432、限位机构-433、连接转轴-434、滑槽-435、活动轴-4331、限位槽-4332、第二限位杆-43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包括底板1和夹持机构4,底板1顶端左侧和后侧均锁固有侧板2,侧板2后侧右端通过螺栓与气缸3相互锁固,气缸3前端的活塞杆与夹持机构4相连接,夹持机构4包括电机41、支撑机构42和限位装置43,电机41右端的输出轴与支撑机构42相连接,支撑机构42右端与限位装置43相互插接,电机41右端通过螺栓与侧板2相互锁固,限位装置43后端与气缸3相连接。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支撑机构42包括直杆421、内管422、螺杆423、光杆424、滑块425、第一连杆426、支撑板427和第一限位杆428,直杆421右端与内管422相互焊接,螺杆423和光杆424分别横向贯穿滑块425上下两侧,且螺杆423与滑块425螺纹连接,滑块425套接在直杆421外侧,滑块425外侧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杆426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426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427转动连接,支撑板427内侧与第一限位杆428相互焊接,且第一限位杆428内侧与内管422相互插接,内管422右端与限位装置43相互插接,直杆421和光杆424左端均与侧板2相互锁固,电机41右端的输出轴与螺杆423相连接,直杆421和光杆424表面呈光滑状,且滑块425内壁分别与直杆421和光杆424贴合,对滑块425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第一连杆426设置有四根,且均从左至右向外倾斜,使滑块425向右移动时通过第一连杆426推动支撑板427向外进行扩展,支撑板427设置有四个,均呈弧形状,且四个支撑板427呈圆形状,通过四个支撑板427对体育器材防护套进行支撑固定,第一限位杆428表面呈光滑状,且内管422内壁与第一限位杆428贴合,对第一限位杆428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进而对支撑板427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螺杆423采用硬质合金材质,硬度高,不易磨损,支撑板427采用不锈钢材质,硬度高,且不易生锈。
请参阅图6和图7,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限位装置43包括限位板431、第二连杆432、限位机构433、连接转轴434和滑槽435,限位板431右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432相互焊接,第二连杆432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433,第二连杆432后端开设有滑槽435,滑槽435内部嵌入有连接转轴434,第二连杆432后端通过连接转轴434与气缸3前端的活塞杆转动连接,限位板431左端与内管422相互插接,限位板431左端圆心处开设有一插槽,且插槽内壁与内管422贴合,使限位板431与内管422进行插接,且通过内管422对限位板431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连接转轴434表面呈光滑状,且滑槽435内壁与连接转轴434内壁贴合,使连接转轴434沿滑槽435内壁进行滑动,限位机构433由活动轴4331、限位槽4332和第二限位杆4333组成,活动轴4331底端伸入至限位槽4332内,限位槽4332内部锁固有第二限位杆4333,第二限位杆4333前端与活动轴4331相互插接,限位槽4332开设与底板1顶端面,活动轴4331顶端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杆432相互锁固。
实施例二: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限位槽4332内壁与活动轴4331内壁贴合,且第二限位杆4333前端面呈弧形状,活动轴4331移动至限位槽4332最前端时,活动轴4331断开与第二限位杆4333的连接,通过限位槽4332对活动轴4331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且使活动轴4331移动至限位槽4332最前端时可进行转动。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在使用前,首先将该装置的底板1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上,且将气缸3与外部气动控制设备相连接,对气缸3的活塞杆的伸缩进行控制,然后将电机41与外部带有电源的控制设备电连接;
第二,在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加工的防护套套接在支撑机构42的支撑板427外侧,然后控制电机41产生动力通过输出轴带动螺杆423左端圆心处进行转动,由于直杆421和光杆424表面呈光滑状,且滑块425内壁分别与直杆421和光杆424贴合,对滑块425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使螺杆423转动时通过与滑块425之间的螺纹配合带动滑块425向右进行移动,由于第一连杆426设置有四根,且均从左至右向外倾斜,且由于第一限位杆428表面呈光滑状,且内管422内壁与第一限位杆428贴合,对第一限位杆428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进而对支撑板427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使滑块425向右移动时通过第一连杆426推动支撑板427向外进行扩展,便于将防护套套接在支撑板427外侧,且便于根据防护套的大小将防护套进行撑开,便于对防护套进行加工;
第三,然后控制气缸3的活塞杆延展,气缸3的活塞杆通过连接转轴434向前推动第二连杆432向前移动,由于限位槽4332内壁与活动轴4331内壁贴合,且第二限位杆4333前端面呈弧形状,活动轴4331移动至限位槽4332最前端时,活动轴4331断开与第二限位杆4333的连接,通过限位槽4332对活动轴4331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且使活动轴4331移动至限位槽4332最前端时进行转动,使第二连杆432沿活动轴4331进行转动,且连接转轴434沿滑槽435内壁进行滑动,通过第二连杆432转动带动左端的限位板431与内管422进行插接,对防护套右侧进行限位固定,避免防护套容易滑出,完成对防护套的固定,固定效果好,且便于进行加工;
第四,在防护套加工完成后,通过控制气缸3的活塞杆收缩,连接转轴434沿滑槽435向后进行滑动,使第二连杆432带动限位板431向右进行转动,且连接转轴434移动至滑槽435后端时,拉动第二连杆432向后进行滑动,且活动轴4331沿限位槽4332和第二限位杆4333向后进行滑动,然后控制电机41反向转动,使支撑板427进行收缩,即可将防护套进行取出。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通过设置了夹持机构4,夹持机构4左端设置有支撑机构42,通过支撑机构42对防护套进行支撑,且支撑机构42外侧的支撑板427可进行扩展和收缩,便于将防护套套接在支撑板427外侧,且便于根据防护套的大小将防护套进行撑开,便于对防护套进行加工,通过在支撑机构42右侧设置了限位装置43,通过限位装置43左端的限位板431与支撑机构42进行插接,对防护套右侧进行限位固定,避免防护套容易滑出,且限位板431采用气缸3进行驱动控制,操作简单,通过在支撑机构43的第二连杆432中部设置了限位机构433,通过限位机构433对第二连杆432的移动轨迹和转动进行限制,使气缸3的活塞杆推出时通过第二连杆432带动限位板431与支撑机构42进行精准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并且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端左侧和后侧均锁固有侧板(2),所述侧板(2)后侧右端通过螺栓与气缸(3)相互锁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机构(4),所述气缸(3)前端的活塞杆与夹持机构(4)相连接,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电机(41)、支撑机构(42)和限位装置(43),所述电机(41)右端的输出轴与支撑机构(42)相连接,所述支撑机构(42)右端与限位装置(43)相互插接,所述电机(41)右端通过螺栓与侧板(2)相互锁固,所述限位装置(43)后端与气缸(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2)包括直杆(421)、内管(422)、螺杆(423)、光杆(424)、滑块(425)、第一连杆(426)、支撑板(427)和第一限位杆(428),所述直杆(421)右端与内管(422)相互焊接,所述螺杆(423)和光杆(424)分别横向贯穿滑块(425)上下两侧,且螺杆(423)与滑块(425)螺纹连接,所述滑块(425)套接在直杆(421)外侧,所述滑块(425)外侧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杆(426)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426)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板(427)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27)内侧与第一限位杆(428)相互焊接,且第一限位杆(428)内侧与内管(422)相互插接,所述内管(422)右端与限位装置(43)相互插接,所述直杆(421)和光杆(424)左端均与侧板(2)相互锁固,所述电机(41)右端的输出轴与螺杆(42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43)包括限位板(431)、第二连杆(432)、限位机构(433)、连接转轴(434)和滑槽(435),所述限位板(431)右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432)相互焊接,所述第二连杆(432)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433),所述第二连杆(432)后端开设有滑槽(435),所述滑槽(435)内部嵌入有连接转轴(434),所述第二连杆(432)后端通过连接转轴(434)与气缸(3)前端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431)左端与内管(422)相互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33)由活动轴(4331)、限位槽(4332)和第二限位杆(4333)组成,所述活动轴(4331)底端伸入至限位槽(4332)内,所述限位槽(4332)内部锁固有第二限位杆(4333),所述第二限位杆(4333)前端与活动轴(4331)相互插接,所述限位槽(4332)开设与底板(1)顶端面,所述活动轴(4331)顶端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杆(432)相互锁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421)和光杆(424)表面呈光滑状,且滑块(425)内壁分别与直杆(421)和光杆(424)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426)设置有四根,且均从左至右向外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27)设置有四个,均呈弧形状,且四个支撑板(427)呈圆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428)表面呈光滑状,且内管(422)内壁与第一限位杆(428)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31)左端圆心处开设有一插槽,且插槽内壁与内管(422)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轴(434)表面呈光滑状,且滑槽(435)内壁与连接转轴(434)内壁贴合。
CN202010842027.0A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 Withdrawn CN1119756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2027.0A CN111975677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2027.0A CN111975677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5677A true CN111975677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43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2027.0A Withdrawn CN111975677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7567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0889Y (zh) * 2005-04-06 2006-08-30 昆山市华恒焊接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管件自动定心固定装置
WO2012089195A2 (de) * 2010-12-24 2012-07-05 Karl-Peter Zimmermann Spannvorrichtung mit spreizhebel zum aufbringen einer axialkraft auf einen schaft
CN205166424U (zh) * 2015-11-19 2016-04-20 东莞市赐而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外扩式工件夹具
CN210452438U (zh) * 2019-07-19 2020-05-05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机电设备撑涨式动作机构
CN210849958U (zh) * 2019-10-24 2020-06-26 张帅 一种机械设备内撑夹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0889Y (zh) * 2005-04-06 2006-08-30 昆山市华恒焊接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管件自动定心固定装置
WO2012089195A2 (de) * 2010-12-24 2012-07-05 Karl-Peter Zimmermann Spannvorrichtung mit spreizhebel zum aufbringen einer axialkraft auf einen schaft
CN205166424U (zh) * 2015-11-19 2016-04-20 东莞市赐而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外扩式工件夹具
CN210452438U (zh) * 2019-07-19 2020-05-05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机电设备撑涨式动作机构
CN210849958U (zh) * 2019-10-24 2020-06-26 张帅 一种机械设备内撑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8414B1 (en) Apparatus to enable a user to simulate skating
US5156650A (en) Exercise device
CN107877075A (zh) 一种管道安装连接接头法兰盘自动化焊接处理一体机
CN209137908U (zh) 一种跆拳道训练装置
CN109648366B (zh) 一种键合金丝用铝线轴的装夹装置
CN109392536B (zh) 一种农业种植拱形架压弯器
CN108718983A (zh) 一种山地机器人
CN111975677A (zh) 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生产用夹持结构
EP2240246A1 (en) Apparatus used to simulate skating
CN108748069A (zh) 一种新型的山地机器人
CN107439339A (zh) 一种便携式挖树装置
CN208063736U (zh) 一种水果种植用挖坑机
CN108854007B (zh) 足球训练装置
CN110822902A (zh) 一种安全投放并且自动出料的铝锭熔融辅助上料装置
CN208034336U (zh) 一种用于轴承座的打磨装置
CN106119517B (zh) 一种五金板去除内应力装置
JP2588110B2 (ja) 貝類選別装置
CN214265335U (zh) 一种高效率可快速固定工件性能的装置
CN106956202B (zh) 一种抛光设备
CN208496193U (zh) 一种家居加工用凳脚焊接机
CN210674183U (zh) 防过载外挂簧内置冰刀
CN207289532U (zh) 一种机械加工夹具
US1987207A (en) Exercising apparatus
CN207520508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单杠锻炼器材
CN207480520U (zh) 一种外墙施工用钉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