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0019A - 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0019A
CN111960019A CN202010835684.2A CN202010835684A CN111960019A CN 111960019 A CN111960019 A CN 111960019A CN 202010835684 A CN202010835684 A CN 202010835684A CN 111960019 A CN111960019 A CN 111960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ted disc
frame
rotating block
discharging frame
reg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56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8356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600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60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0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1/00Chutes
    • B65G11/02Chutes of straight form
    • B65G11/023Chutes of straight form f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9/00Rotary conveyors, e.g. rotating discs, arms, star-wheels or c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76Tubes and pip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包括传导机构主体,所述传导机构主体的内端底部设有调控装置,所述调控装置的顶端位置处接触连接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阻隔环、支撑盘、第一出料架、底座、第二出料架、第三出料架和输入架,所述底座设在传输装置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底座的上端对称固定设置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所述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的顶部位置与支撑盘相接触设置,所述支撑盘的上端位置与阻隔环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的侧端位置处与输入架相接触连接。本发明为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通过调控装置的设置,实现内端三角度换位传导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
背景技术
钢管传输用传导机构用在工业生产上,通过内端部件的传输连接,实现钢管的传送目的,通过内端的传送部件的控制,实现精准定位传送的目的,帮助进行钢管的生产加工,实现钢管的后期运输存储,对于钢管生产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管传输用传导机构通过机械化的手段,提高生产的产能,但是目前钢管传输用传导机构存在以下问题:
存在在工作状态时,不方便进行三角度的换位传输工作,从而不方便进行多角度的调控,实现钢管传输多样化控制的目的,不便于进行使用灵活性的现象,会造成一定的不便,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包括传导机构主体,所述传导机构主体的内端底部设有调控装置,所述调控装置的顶端位置处接触连接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阻隔环、支撑盘、第一出料架、底座、第二出料架、第三出料架和输入架,所述底座设在传输装置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底座的上端对称固定设置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所述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的顶部位置与支撑盘相接触设置,所述支撑盘的上端位置与阻隔环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的侧端位置处与输入架相接触连接,所述调控装置包括调控部和防护壳,所述调控部设在调控装置的内端中心位置,所述防护壳套接在调控部的底部位置处,所述调控部包括传导部、第一转动齿盘、第二转动齿盘、驱动齿盘和第三转动齿盘,所述传导部设在调控部的内端中心位置,所述传导部的底端位置分别与第一转动齿盘、第二转动齿盘和第三转动齿盘相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齿盘、第二转动齿盘和第三转动齿盘的底端位置与驱动齿盘相啮合连接设置,所述传导部包括安装架、第一铰架、第二铰架、第一配合齿盘、第二配合齿盘、第三配合齿盘、第三铰架、插杆、第一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和第三转动块,所述安装架设在传导部的内端顶部位置,所述安装架的下端分别与第一铰架、第二铰架和第三铰架相销接设置,所述第二铰架的下端与第一转动块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三铰架的下端与第三转动块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一铰架的下端与第二转动块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三转动块的下端与第一配合齿盘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下端与第二配合齿盘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块的下端与第三配合齿盘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和第三转动块的中心均与插杆相插接设置,所述驱动齿盘包括第一导管、第一片齿盘、第二片齿盘、第二导管、第三导管和第三片齿盘,所述第一片齿盘设在驱动齿盘的内端一侧,所述第一片齿盘的侧端与第一导管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的侧端与第二片齿盘相接触设置,所述第二片齿盘的侧端与第二导管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片齿盘接触连接在第二导管的侧端,所述第三片齿盘的另一侧与第三导管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齿盘内端的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采用三段式设计,且底端均与外界的电机相转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第三导管与第三片齿盘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电机通过第二导管与第二片齿盘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电机通过第一导管与第一片齿盘相转动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传导部内端的第一铰架、第二铰架和第三铰架与第三转动块、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顶端位置均通过轴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导部内端的第一转动块套接在第三转动块的内侧,所述第二转动块套接在第一转动块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传导部通过安装架与传输装置内端的支撑盘相固定卡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传输装置内端的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均采用倾斜角度设置,且底端通过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位于支撑盘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切口,且切口与支撑盘相活动范围匹配设置。
优选的,所述调控部内端的第一转动齿盘与第三配合齿盘相啮合设置,所述调控部内端的第二转动齿盘与第二配合齿盘相啮合设置,所述调控部内端的第三转动齿盘与第一配合齿盘相啮合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内端底部位置的底座用于进行传导机构主体的承载,上端对称设置的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与支撑盘相连通设置,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为倾斜角度设置,使得钢管可以通过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进行快速的滑落,用于进行三角度的传输工作,上端通过输入架进行入料工作,钢管通过输入架到达支撑盘位置处,支撑盘与传输装置内端进行连接,可实现角度的调节,实现与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的分别连通目的,与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的不同端位的连接,可以实现三角度传输,且通过阻隔环的设置,防止内端的钢管出现侧端位置掉落的可能,且位于支撑盘与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的连接位置处,设置匹配的切口,使得钢管能够无阻塞的通过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离开传导机构主体的内端。
2、通过安装调控装置,调控装置内端的调控部帮助进行内端调控的目的,防护壳进行底端防护,通过外界的电机带动驱动齿盘进行工作,驱动齿盘设置三组,分别为第一导管和第一片齿盘、第二片齿盘和第二导管以及第三导管和第三片齿盘,分别与电机进行连接,实现不同位置的转动,通过第一片齿盘、第二片齿盘和第三片齿盘的转动带动上端齿形进行转动,且第一片齿盘、第二片齿盘和第三片齿盘上端的齿形采用四分之一角度设置,帮助进行支撑盘转动角度限位的目的,通过第三片齿盘的转动实现与第一转动齿盘的连接,通过第二片齿盘的转动实现与第二转动齿盘的连接,通过第一片齿盘的转动实现与第三转动齿盘的连接,分别带动第一转动齿盘、第二转动齿盘和第三转动齿盘的运行,通过第一转动齿盘、第二转动齿盘和第三转动齿盘的分别运行,可与第一配合齿盘、第二配合齿盘和第三配合齿盘进行啮合连接,带动第一配合齿盘、第二配合齿盘和第三配合齿盘的转动,作用在上端位置的第一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和第三转动块,使得第一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和第三转动块也进行转动,且第一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和第三转动块上端与安装架、第二铰架和第三铰架进行连接,通过转力的传递,作用在安装架上,使得安装架角度进行倾斜,使得上端连接的支撑盘进行角度偏移,实现与第一出料架、第二出料架和第三出料架固定位置的接触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调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传导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传导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驱动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导机构主体;2-传输装置;3-调控装置;4-阻隔环;5-支撑盘;6-第一出料架;7-底座;8-第二出料架;9-第三出料架;10-输入架;11-调控部;12-防护壳;13-传导部;14-第一转动齿盘;15-第二转动齿盘;16-驱动齿盘;17-第三转动齿盘;18-安装架;19-第一铰架;20-第二铰架;21-第一配合齿盘;22-第二配合齿盘;23-第三配合齿盘;24-第三铰架;25-插杆;26-第一转动块;27-第二转动块;28-第三转动块;29-第一导管;30-第一片齿盘;31-第二片齿盘;32-第二导管;33-第三导管;34-第三片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包括传导机构主体1,传导机构主体1的内端底部设有调控装置3,调控装置3的顶端位置处接触连接有传输装置2,传输装置2包括阻隔环4、支撑盘5、第一出料架6、底座7、第二出料架8、第三出料架9和输入架10,底座7设在传输装置2的内端底部位置,底座7的上端对称固定设置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的顶部位置与支撑盘5相接触设置,支撑盘5的上端位置与阻隔环4相固定连接,支撑盘5的侧端位置处与输入架10相接触连接,调控装置3包括调控部11和防护壳12,调控部11设在调控装置3的内端中心位置,防护壳12套接在调控部11的底部位置处,调控部11包括传导部13、第一转动齿盘14、第二转动齿盘15、驱动齿盘16和第三转动齿盘17,传导部13设在调控部11的内端中心位置,传导部13的底端位置分别与第一转动齿盘14、第二转动齿盘15和第三转动齿盘17相啮合连接,第一转动齿盘14、第二转动齿盘15和第三转动齿盘17的底端位置与驱动齿盘16相啮合连接设置,传导部13包括安装架18、第一铰架19、第二铰架20、第一配合齿盘21、第二配合齿盘22、第三配合齿盘23、第三铰架24、插杆25、第一转动块26、第二转动块27和第三转动块28,安装架18设在传导部13的内端顶部位置,安装架18的下端分别与第一铰架19、第二铰架20和第三铰架24相销接设置,第二铰架20的下端与第一转动块26相转动连接设置,第三铰架24的下端与第三转动块28相转动连接设置,第一铰架19的下端与第二转动块27相转动连接设置,第三转动块28的下端与第一配合齿盘21相固定连接,第一转动块26的下端与第二配合齿盘22相固定连接,第二转动块27的下端与第三配合齿盘23相固定连接,第一转动块26、第二转动块27和第三转动块28的中心均与插杆25相插接设置,驱动齿盘16包括第一导管29、第一片齿盘30、第二片齿盘31、第二导管32、第三导管33和第三片齿盘34,第一片齿盘30设在驱动齿盘16的内端一侧,第一片齿盘30的侧端与第一导管29相固定连接,第一导管29的侧端与第二片齿盘31相接触设置,第二片齿盘31的侧端与第二导管32相固定连接,第三片齿盘34接触连接在第二导管32的侧端,第三片齿盘34的另一侧与第三导管33相固定连接,通过安装传输装置2,传输装置2内端底部位置的底座7用于进行传导机构主体1的承载,上端对称设置的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与支撑盘5相连通设置,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为倾斜角度设置,使得钢管可以通过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进行快速的滑落,用于进行三角度的传输工作,上端通过输入架10进行入料工作,钢管通过输入架10到达支撑盘5位置处,支撑盘5与传输装置2内端进行连接,可实现角度的调节,实现与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的分别连通目的,与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的不同端位的连接,可以实现三角度传输,且通过阻隔环4的设置,防止内端的钢管出现侧端位置掉落的可能,且位于支撑盘5与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的连接位置处,设置匹配的切口,使得钢管能够无阻塞的通过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离开传导机构主体1的内端。
支驱动齿盘16内端的第一导管29、第二导管32和第三导管33采用三段式设计,且底端均与外界的电机相转动连接,电机通过第三导管33与第三片齿盘34相转动连接设置,电机通过第二导管32与第二片齿盘31相转动连接设置,电机通过第一导管29与第一片齿盘30相转动连接设置,传导部13内端的第一铰架19、第二铰架20和第三铰架24与第三转动块28、第一转动块26和第二转动块27的顶端位置均通过轴体相连接,传导部13内端的第一转动块26套接在第三转动块28的内侧,第二转动块27套接在第一转动块26的内侧,传导部13通过安装架18与传输装置2内端的支撑盘5相固定卡接设置,传输装置2内端的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均采用倾斜角度设置,且底端通过底座7固定连接,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位于支撑盘5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切口,且切口与支撑盘5相活动范围匹配设置,调控部11内端的第一转动齿盘14与第三配合齿盘23相啮合设置,调控部11内端的第二转动齿盘15与第二配合齿盘22相啮合设置,调控部11内端的第三转动齿盘17与第一配合齿盘21相啮合设置,通过安装调控装置3,调控装置3内端的调控部11帮助进行内端调控的目的,防护壳12进行底端防护,通过外界的电机带动驱动齿盘16进行工作,驱动齿盘16设置三组,分别为第一导管29和第一片齿盘30、第二片齿盘31和第二导管32以及第三导管33和第三片齿盘34,分别与电机进行连接,实现不同位置的转动,通过第一片齿盘30、第二片齿盘31和第三片齿盘34的转动带动上端齿形进行转动,且第一片齿盘30、第二片齿盘31和第三片齿盘34上端的齿形采用四分之一角度设置,帮助进行支撑盘5转动角度限位的目的,通过第三片齿盘34的转动实现与第一转动齿盘14的连接,通过第二片齿盘31的转动实现与第二转动齿盘15的连接,通过第一片齿盘30的转动实现与第三转动齿盘17的连接,分别带动第一转动齿盘14、第二转动齿盘15和第三转动齿盘17的运行,通过第一转动齿盘14、第二转动齿盘15和第三转动齿盘17的分别运行,可与第一配合齿盘21、第二配合齿盘22和第三配合齿盘23进行啮合连接,带动第一配合齿盘21、第二配合齿盘22和第三配合齿盘23的转动,作用在上端位置的第一转动块26、第二转动块27和第三转动块28,使得第一转动块26、第二转动块27和第三转动块28也进行转动,且第一转动块26、第二转动块27和第三转动块28上端与安装架18、第二铰架20和第三铰架24进行连接,通过转力的传递,作用在安装架18上,使得安装架18角度进行倾斜,使得上端连接的支撑盘5进行角度偏移,实现与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固定位置的接触设置。
工作原理:在需要工作时,使用者启动内端的电机,通过电机与第一导管29、第二导管32和第三导管33不同位置的连接,实现不同位置的驱动,可分别带动第一片齿盘30、第二片齿盘31和第三片齿盘34的转动,通过转动,作用在第一转动齿盘14、第二转动齿盘15和第三转动齿盘17上,实现第一转动齿盘14、第二转动齿盘15和第三转动齿盘17的驱动目的,通过第一转动齿盘14、第二转动齿盘15和第三转动齿盘17的驱动,带动传导部13内端的第一配合齿盘21、第二配合齿盘22和第三配合齿盘23的分别工作,使得上端连接的第一转动块26、第二转动块27和第三转动块28跟随转动,且第一转动块26、第二转动块27和第三转动块28分别与第一铰架19、第二铰架20和第三铰架24进行连接,通过转力的传达,实现上端安装架18位置的倾斜帮助进行支撑盘5位置的调控,通过输入架10到达的钢管,经过支撑盘5的偏移分别与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进行接触,实现传输工作,完成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包括传导机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机构主体(1)的内端底部设有调控装置(3),所述调控装置(3)的顶端位置处接触连接有传输装置(2),所述传输装置(2)包括阻隔环(4)、支撑盘(5)、第一出料架(6)、底座(7)、第二出料架(8)、第三出料架(9)和输入架(10),所述底座(7)设在传输装置(2)的内端底部位置,所述底座(7)的上端对称固定设置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所述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的顶部位置与支撑盘(5)相接触设置,所述支撑盘(5)的上端位置与阻隔环(4)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5)的侧端位置处与输入架(10)相接触连接,所述调控装置(3)包括调控部(11)和防护壳(12),所述调控部(11)设在调控装置(3)的内端中心位置,所述防护壳(12)套接在调控部(11)的底部位置处,所述调控部(11)包括传导部(13)、第一转动齿盘(14)、第二转动齿盘(15)、驱动齿盘(16)和第三转动齿盘(17),所述传导部(13)设在调控部(11)的内端中心位置,所述传导部(13)的底端位置分别与第一转动齿盘(14)、第二转动齿盘(15)和第三转动齿盘(17)相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齿盘(14)、第二转动齿盘(15)和第三转动齿盘(17)的底端位置与驱动齿盘(16)相啮合连接设置,所述传导部(13)包括安装架(18)、第一铰架(19)、第二铰架(20)、第一配合齿盘(21)、第二配合齿盘(22)、第三配合齿盘(23)、第三铰架(24)、插杆(25)、第一转动块(26)、第二转动块(27)和第三转动块(28),所述安装架(18)设在传导部(13)的内端顶部位置,所述安装架(18)的下端分别与第一铰架(19)、第二铰架(20)和第三铰架(24)相销接设置,所述第二铰架(20)的下端与第一转动块(26)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三铰架(24)的下端与第三转动块(28)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一铰架(19)的下端与第二转动块(27)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三转动块(28)的下端与第一配合齿盘(21)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26)的下端与第二配合齿盘(22)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块(27)的下端与第三配合齿盘(23)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26)、第二转动块(27)和第三转动块(28)的中心均与插杆(25)相插接设置,所述驱动齿盘(16)包括第一导管(29)、第一片齿盘(30)、第二片齿盘(31)、第二导管(32)、第三导管(33)和第三片齿盘(34),所述第一片齿盘(30)设在驱动齿盘(16)的内端一侧,所述第一片齿盘(30)的侧端与第一导管(29)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管(29)的侧端与第二片齿盘(31)相接触设置,所述第二片齿盘(31)的侧端与第二导管(32)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片齿盘(34)接触连接在第二导管(32)的侧端,所述第三片齿盘(34)的另一侧与第三导管(33)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盘(16)内端的第一导管(29)、第二导管(32)和第三导管(33)采用三段式设计,且底端均与外界的电机相转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第三导管(33)与第三片齿盘(34)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电机通过第二导管(32)与第二片齿盘(31)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电机通过第一导管(29)与第一片齿盘(30)相转动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部(13)内端的第一铰架(19)、第二铰架(20)和第三铰架(24)与第三转动块(28)、第一转动块(26)和第二转动块(27)的顶端位置均通过轴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部(13)内端的第一转动块(26)套接在第三转动块(28)的内侧,所述第二转动块(27)套接在第一转动块(26)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部(13)通过安装架(18)与传输装置(2)内端的支撑盘(5)相固定卡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2)内端的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均采用倾斜角度设置,且底端通过底座(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料架(6)、第二出料架(8)和第三出料架(9)位于支撑盘(5)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切口,且切口与支撑盘(5)相活动范围匹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部(11)内端的第一转动齿盘(14)与第三配合齿盘(23)相啮合设置,所述调控部(11)内端的第二转动齿盘(15)与第二配合齿盘(22)相啮合设置,所述调控部(11)内端的第三转动齿盘(17)与第一配合齿盘(21)相啮合设置。
CN202010835684.2A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 Pending CN1119600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5684.2A CN111960019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5684.2A CN111960019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0019A true CN111960019A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9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5684.2A Pending CN111960019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6001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8639A1 (en) * 2011-06-17 2012-12-20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Shallow Angle Vertical Rotary Load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Testing
CN107207159A (zh) * 2015-01-29 2017-09-26 卡迪斯制造(德国)有限公司 旋转台形式的拣选设备
CN209112893U (zh) * 2018-10-31 2019-07-16 无锡小牛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下料装置
CN110239901A (zh) * 2019-07-15 2019-09-17 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加工零件传输机构及传输方法
CN210740326U (zh) * 2019-08-14 2020-06-12 赵志坚 一种隧道灯安装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8639A1 (en) * 2011-06-17 2012-12-20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Shallow Angle Vertical Rotary Load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Testing
CN107207159A (zh) * 2015-01-29 2017-09-26 卡迪斯制造(德国)有限公司 旋转台形式的拣选设备
CN209112893U (zh) * 2018-10-31 2019-07-16 无锡小牛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下料装置
CN110239901A (zh) * 2019-07-15 2019-09-17 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加工零件传输机构及传输方法
CN210740326U (zh) * 2019-08-14 2020-06-12 赵志坚 一种隧道灯安装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1869B (zh) 一种可定量输送的叶轮给料机
CN111960019A (zh) 一种钢管传输用三角度换位传导机构
CN115715944A (zh) 一种维生素c片生产用混合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8083403B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用混凝剂投放设备
CN112413077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推移式转动传送连接机构
CN20928362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路由器
CN208932363U (zh) 润粮输送螺旋机构
CN207001669U (zh) 圆盘上料机
CN112943884A (zh) 一种内驱式不规则运动型拨动装置
CN113620012A (zh) 一种机械间断停歇式传输装置
CN112621852A (zh) 一种自动进料切割机
CN209005818U (zh) 方便出料的颚式破碎机
CN220501780U (zh) 一种硫酸钾钠输送机
CN216402688U (zh) 一种石墨烯加工用输送设备
CN112408118A (zh) 一种可调型加工绳体传送装置
CN207261009U (zh) 一种连体铸造型采煤机挡铲板
CN218520360U (zh) 一种投料机出料管摆动结构
CN219232458U (zh) 一种谷物脱壳机
CN215477750U (zh) 一种医药化工加工设备用环形推料机构
CN219857803U (zh) 一种刀叉勺送料机的下料机构
CN211366080U (zh) 一种用于插座生产线的翻转出料装置
CN111661647B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多方位清洁装置
CN216444436U (zh) 一种可调节缓冲卸料装置
CN218448877U (zh) 一种平稳输送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连续生产线
CN112478617B (zh) 一种大孔径采石膨胀剂熟料颗粒筛分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