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89C - 吸收式冷冻机 - Google Patents

吸收式冷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89C
CN1119589C CN97110208A CN97110208A CN1119589C CN 1119589 C CN1119589 C CN 1119589C CN 97110208 A CN97110208 A CN 97110208A CN 97110208 A CN97110208 A CN 97110208A CN 1119589 C CN1119589 C CN 111958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fluid
mentioned
hot operating
ho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0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527A (zh
Inventor
村山友之
鹤田章一
池田澄雄
星野俊之
石崎修司
上笼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1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8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6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sorption typ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25B15/02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sorpt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43Operating continuous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式冷冻机,它借助第1热操作流体来冷却用于将冷媒蒸气吸收到吸收液中的吸收器,和用于冷凝冷媒蒸气的冷凝器,同时利用在再生器中从吸收液分离出的高温冷媒蒸气对供往加热负载的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特点是还设置了当第2热操作流体达到设定温度以上时,能通过第1热操作流体与第2热操作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来冷却第2热操作流体的冷却装置。

Description

吸收式冷冻机
本发明涉及吸收式冷冻机,该种吸收式冷冻机具有能将供装置加热的加热水或用于冷却装置局部的冷却水从异常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的构成。
图5所示的吸收式冷冻机100,使用由溴化锂作吸收剂、水作冷媒的混合溴化锂水溶液等作为吸收液,该种吸收式冷冻机的构成已在特开昭55-32985、特开平7-218016等文件中公开。
在图5中,粗线部分显示的是冷媒液、吸收液、冷却水等的液体管路,重线部分显示的是冷媒蒸气的蒸气管路。首先,以滞留在吸收器1的底部的低浓度吸收液、即稀液2a为起点,说明吸收液的循环系统。
稀液2a在泵P1作用下经管路3进入高温再生器5。由于高温再生器5从下方受到燃烧器等加热器6的加热,所以使稀液2a中含有的冷媒蒸发,分离成高温的中浓度吸收液、即中间液2b,和冷媒蒸气7a。
高温中间液2b经过管路8进入高温侧热交换器9。在热交换器9中,高温中间液2b向通过管路3的稀液2a释放热量而得到散热,温度降低后经管路10流入低温再生器11。
在低温再生器中,由于经过管路21向用于加热中间液2b的低温再生器11内的散热管11A输送冷媒蒸气7a进行加热,所以使中间液2b中含有的冷媒蒸发,分离成高温的高浓度吸收液、即浓液2c,和冷媒蒸气7b。
高温浓液2c经过管路12进入低温侧的热交换器13。在热交换器13中,高温浓液2c向通过管路3的稀液2a释放热量而散热,降到中温后经管路14进入吸收器1内的喷雾器1A,再从喷雾器1A的多个孔散布出去。
散布后的浓液2c在流到冷却管1B的外侧时,通过吸收从邻接的蒸发器26进入的冷媒蒸气7c而变得稀薄,与此同时,受到在吸收器1内的冷却管1B中流通的冷却水32a的冷却,恢复成低温稀液2a,这样吸收液便完成了一个循环。吸收液的这种循环周而复始。
以下以进入到吸收器1中的冷媒蒸气7c为起点说明冷媒的循环系统。如对上述吸收液循环系统所作的说明,冷媒蒸气7c被从吸收器1内的喷雾器1A散布的浓液2c吸收,再在高温再生器5中从稀液2a中分离出来成为冷媒蒸气7a。
冷媒蒸气7a经管路21进入低温再生器11的散热管11A,向中间液2b释放热量后冷凝为冷媒液24a,然后经管路22进入冷凝器23的底部。
冷凝器23利用在冷凝器23内的冷却管23A内通过的冷却水,冷却经过冷凝器23和与其邻接的低温再生器11之间的多个通路11B而进入的冷媒蒸气7b。冷媒蒸气7b经冷凝后变成冷媒液24a。冷媒液24a经过管路25进入蒸发器26,在蒸发器26的底部滞留并成为冷媒液24b。
泵P2将冷媒液24b经管路28输往喷雾器26A,再从喷雾器26A的多个孔不断地散布出去。散布后的冷媒液24b冷却在蒸发器26内的热交换管26B中流通的受热操作流体、即冷热水/回水35a。在冷却时,冷媒液24b从冷热水/回水35a吸收热量而蒸发,变成冷媒蒸气7c,经过与邻接的吸收器1之间的多个通路26C返回吸收器1,这样冷媒便完成了一个循环。冷媒的这种循环周而复始。
通过以上的运转,借助高温再生器5和低温再生器11的双重再生动作,进行双重效应的冷却,即,一边使吸收液和冷媒也就是热操作流体循环,一边利用蒸发器26内的热交换管26B也就是热交换用配管,来冷却来自管路36的受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冷热水/回水35a,并用泵P11从管路37将冷热水35b作为冷却用受热操作流体送给室内空调机等冷却对象机器等的冷却负载210。所述冷却负载主要用于空调制冷。
冷却水32a将各个应冷却部位冷却后被加热成冷却水/回水32b,并经过管路34被送往散热装置230,例如用空气冷却的冷却塔或空气冷却热交换器等,散热后恢复成低温的冷却水32a,再由泵P21送往管路31。
此外,还设有冷媒循环通路和加热水循环通路。冷媒循环通路为:在高温再生器5产生的冷媒蒸气7a经管路42被送往加热器41,利用该冷媒蒸气7a将在加热管41A内流通的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加热水/回水46b加热,使之成为加热水46a,同时,冷媒蒸气7a因此而液化为冷媒液24c,该冷媒液24c经过设有排泄控制阀V41的管路43重新回到高温再生器5中。加热水循环通路为:借助上述的冷媒循环,利用泵P31使被加热的加热水46a通过管路44,以对加热负载310加热,加热后,成为低温的加热水/回水46b,经过管路45回到加热管41A中。加热负载主要用于采暖空调。
如上所述,吸收式冷冻机100构成为能够进行双重效应的冷却。但还有一种构成可以如图5的虚线所示,通过开启设在连通蒸发器26的管路39上的开关阀V11,使在高温再生器5蒸发的冷媒蒸气7a和本应进入高温热交换器9的高温中间液2b直接返回蒸发器26,同时,通过开启设在管路28和管路3之间的旁通管路38上的开关阀V12,使在蒸发器26下部滞留的冷媒液24b混入到吸收液2a中。这样,在不使用低温再生器11的情况下,通过只是使高温再生器5运转,一边进行吸收液循环和冷媒循环,一边借助蒸发器26内的热交换管26B也就是热交换用配管,来加热由管路36供给的受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冷热水/回水35a,变冷水为热水供应。通过增加这样的构成,就能实现转换运转(以下称为冷却/加热转换构成),以使冷却负载210变为加热负载。这时的加热负载也是主要用于采暖空调。
另外,吸收式冷冻机100的控制装置70如图6所示,以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处理器(以下称为CPU)为主体的市面销售的CPU电路板等构成。它根据对各个必要的部件检测到的各个检测信号,和用于输入运转条件等的操作装置76所给予的各种操作信号,进行必要的控制处理,通过向各个必要的控制对象授予各种控制信号,实现预期的运转。
在图6中,对各个必要的部件检测到的各个检测信号和通过操作操作装置76而输入的操作信号,经由输出入口71输入并储存到例如是RAM的工作用存储器73中。此外,显示装置77显示CPU70A的控制处理状态等必要的内容。
CPU70A根据储存在例如是ROM的处理用存储器72中的控制处理流程的程序,和储存在例如是可以进行电信号转换的PROM也就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的数据用存储器74中的数据,和储存在工作用存储器73中的数据,和根据计时电路的计时数据等,将工作用存储器73储存的数据加以处理后所得到的各种控制信号,例如用于控制各个泵P1、P2、P11、P21、P31和加热器6等的控制信号等,经由输出入口71向必要的各个控制对象部分输出。
并且通过将必要的控制处理流程的程序储存到处理用存储器72中,来进行预期的控制处理。为此,除了在各个必要的部分配置必要的开关阀、温度检测器等外,还配置有能自动调整冷媒浓度的装置等功能性装置,但在图5中将这些部分省略了,而仅是示出了基本部分。
根据上述以往技术的构成,有以下的缺点。当由加热器41供给的加热水36a侧的加热负载310的负载量非常小时,或者负载量为0时,即使通过关闭热水排泄控制阀V41来减低加热器41的加热量,也会由于泵31的旋转摩擦所产生的热、以及因驱动马达的电气阻抗而产生的焦耳热等,使加热水46a的温度异常地高,而由于加热水产生异常高温状态,所以需要临时停止装置的运转,在加热负载量达到必要的量时才能重新开始运转。
另外一个缺点是,在将蒸发器26供给的冷热水35b变成冷水供给时,在装置开始运转时,由于散热装置230设在室外,使冷却水32a的温度异常低,而由于冷却水产生异常低温,使得吸收器1内部受到过度冷却,使吸收能力过高,从而蒸发器26侧的冷媒蒸气7c减少,并使蒸发器23底部的冷媒液24b减少,因而当冷媒蒸气7c被泵P2吸入后,会产生所谓空穴作用,同时,喷雾器26A的喷量极度减少,因而不能冷却热交换管26B中的冷热水/回水35a,这样就需要在散热装置230内设置为冷却水临时加热的构成。
于是就提出了希望提供一种没有上述缺点的吸收式冷冻机的课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手段解决了上述课题。
本发明的第1种构成是,一种如上述的吸收式冷冻机,借助第1热操作流体来冷却用于将冷媒蒸气吸收到吸收液中的吸收器,和用于冷凝冷媒蒸气的冷凝器,同时利用在再生器中从吸收液分离出的高温冷媒蒸气对供往加热负载的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其特点是设置了当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达到设定温度以上时,能通过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与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来冷却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的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第2种构成是,在上述第1构成的基础上,设置了能对应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的温度的变化来增减供上述热交换的第2热操作流体或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的流量的热交换量增减装置。
本发明的第3种构成是,设置能在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达到设定温度以上时,通过在借助上述高温冷媒蒸气对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的容器内部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进行热交换来冷却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的冷却装置,并以此取代上述第1构成中的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第4种构成是,设置能在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达到设定温度以上时,通过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进行热交换来冷却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的第1冷却装置,和设在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的流路中、利用空气冷却对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进行冷却的第2冷却装置;并以此取代上述第1构成中的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第5种构成是,在上述第1构成相同的吸收式冷冻机中,设置能在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达到设定温度以下时,通过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进行热交换来加热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的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第6种构成是,设置能在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达到设定温度以下时,通过在借助上述高温冷媒蒸气对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的容器内部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进行热交换来加热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的加热装置,并以此取代上述第5构成中的加热装置。
以下简要说明附图。
在附图中,图1至图4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5、图6用于说明以往技术。各图内容如下:
图1:整体具体构成图。
图2和图2B:主要部分的正面纵断面图和A-A断面图。
图3:整体构成的方块图。
图4A和图4B:主要部分的正面纵断面图和B-B断面图。
图5:整体构成的方块图。
图6:主要部分构成的方块图。
以下结合图1至图4说明实施例。在图1至图4中,与图5、图6中符号相同的部分与在说明图5、图6时符号相同的部分具有相同的功能。另外,在图1至图4中,同一符号不论在任何图中都表示相同功能的部分。
首先利用图1、图2说明第1实施例。图1除了显示出图5的构成的主要部分的具体形态外,还增加了第1实施例的构成所必需的构成部分。图1的构成与图5的构成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以下构成部分:在从管路44分支出来的管路47(参照图2)和从管路45分支出来的管路48(参照图2)之间设置散热器51,使加热水46b的一部分分流,进入散热器51后,管路48经管路45返回加热管41A。在设置加热水46a的这一循环通路的同时,在冷却水32a的流路的中途,也就是在从管路33分支出来的管路52和从冷却水/回水32b的管路3份支出来的管路53之间与散热器51内的散热管51A接通,使冷却水32a的一部分分流,以冷却散热器51内的加热水46a。
散热器51的具体构成如图2所示,是一个多管式热交换器,其构成是,在圆筒状的容器50的内侧,设有由多个长直线状的管路形成的散热管51A,加热水46a在容器50和散热管51A之间流通,冷却水32a在散热管51A内流通。
此外,为了支承散热管51A的中途部分和使冷却水32a的流路弯曲,在容器50内的多个适当部位交替地设置了隔离上半部的隔板50A和隔离下半部的隔板50B,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并且构成为:根据控制装置70的控制处理动作,并根据加热水46a的出口温度、也就是根据设在加热器41的加热管41A的出口附近的管路44中的温度检测器S1所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温度值TD1,通过使设在管路52中的开关阀V1进行设定的开关动作,利用冷却水32a的一部分对因泵P31的焦耳热而变得异常高温的散热器51内的加热水46a进行必要的冷却。
控制处理的具体构成如下:在设定加热水46a的正常温度TS1为55℃时,则设定容许温度值TB1为77℃,冷却动作的起始温度值TA为80℃,并储存在数据用存储器74中。输入温度检测器S1检测到的检测信号,并将所得的储存于工作用存储器73中的现时温度的数值TD1、例如是81℃,与从数据用存储器74读取的冷却起始温度值TA1=80℃进行比较运算。当确定现时温度的数值TD1在起始温度值TA1以上时,就会控制开关阀V1打开,使冷却水32a流入散热管51A中,以开始冷却加热水46a。其后则将现时温度的数值TD1与容许温度值TB1=77℃进行比较,当现时温度的数值TD1达到77℃以下时,则控制关闭开关阀V1,以停止冷却水32a在散热管51A中流通。将以上这种控制处理流程的程序、也就是在异常高温时能控制成在冷却起始温度值TA1和容许温度值TB1之间进行往复的程序储存到处理用存储器72中。也就是说,当加热水46a超过80℃时便进行冷却动作,在77℃以下时便暂时关闭开关阀V1以停止冷却动作,而当再次超过80℃时,则又进行冷却动作。
因此,当加热水46a达到异常温度时,控制装置70便开始动作,根据温度检测器S1的检测信号,控制加热水46a与冷却水32a在热交换器51中进行热交换,进行冷却,使加热水46a的温度降到设定的温度值即77℃以下。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作成如下几种构成来控制散热器51对加热水46a的冷却动作:用可控制开度的控制阀构成开关阀V1,通过根据加热水46a的温度控制该控制阀的开度来调整控制流量,以增减在散热管51A内流通的冷却水32a的量,从而能对应加热水46a的温度变化将冷却量控制处理到最适宜的水平;或者,用可控制开度的控制阀构成设在管路47中的开关阀V2,通过根据加热水46a的温度控制该控制阀的开度来调整控制流量;或者通过控制泵P31的电动机的转数来增减在散热管51内流通的加热水46a的量,因此能对应加热水46a的温度变化将冷却量控制处理到最适宜的水平;将以上程序储存到处理用存储器72中。
以下结合图3、图4说明第2实施例。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构成的不同之处、也就是图3与图1构成的不同之处在于,未设置散热器51,而将散热管51A配置到加热器41中,通过使在加热管41A中流通的加热水46a与在散热管51A中流通的冷却水32a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加热水46a。
可以实现上述用于冷却的热交换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采用将冷媒液24c作为中间热介质的方法。在图4中,在圆筒状容器40的内侧,平行配置地设置由多个长直线状管路形成的加热管41A,和由比加热管41A的数量少的多个长直线状管路形成的散热管51A。使冷媒液24c在容器40和散热管51A之间的间隙中流通,并使加热水46a在加热管41A内流通,使冷却水32a在散热管51A内流通。
此外,与图2中的散热器51一样,为了支承加热管41A和散热管51A的中途部分和使加热水46a的流路弯曲,在容器40内的多个适当部位交替地设置了隔离上半部的隔板40A和隔离下半部的隔板40B,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另外,根据温度检测器S1的检测信号来控制开关阀V1的控制装置70的控制处理动作与第1实施例的完全相同。
现结合图3说明第3实施例。第3实施例与第2实施例构成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利用在散热管51A中流通的冷却水32a冷却加热水46a的同时,还利用在加热水46a的流路中设置的空气冷却热交换器62冷却加热水46a。
具体构成是,在加温水46a的管路44和加温水/回水46b的管路45之间的旁通管路61的中途设置借助鼓风机62A的风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62(在本发明中称为空气冷却热交换器),并利用开关阀V3的开、关来控制加温水46a对空气冷却热交换器62的流通。
热交换器62的具体构成是一种板式热交换器,例如是一种普通广泛应用的、由带有冷却散热片的管路构成的散热器,也就是将多个薄铝板隔开将地重合后,使管路曲折地穿过,或是使多个管路平行地穿过,并使加热水46a在上述管路中流通,同时使鼓风机62A的风通过铝板的间隙,以此使加热水46a的热通过与空气的热交换而散热并得到冷却。
另外,开关阀V3的开关动作和鼓风机62的运转/停止动作是这样进行处理控制的,即,将控制装置70的控制处理动作构成为:在进行第1实施例中的对开关阀V1的开关控制的同时,进行开关阀V3的开关动作和鼓风机62的运转/停止动作,并将能进行该种控制处理的控制处理流程的程序储存到处理用存储器72中。
因此,当加热水46a达到异常温度时,控制装置70便根据温度检测器S1的检测信号,控制加热水46a与冷却水32a在热交换器51中进行热交换,进行冷却,与此同时,控制加热水46a在空气冷却热交换器62中散热,使加热水46a的温度降到设定的温度值即77℃以下。
现结合图1、图3说明第4实施例。第4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构成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1实施例也就是在图1的构成的基础上,与第3实施例一样,增加图3中利用空气冷却热交换器对加热水进行冷却的构成。也就是在图1的构成中增加了由管路61、热交换器62、鼓风机62A以及开关阀V3构成的部分。
因此,控制装置70对开关阀V1、开关阀V3和鼓风机62A的控制处理与第3实施例的完全相同。
现结合图1、图2说明第5实施例。第5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构成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冷却水32a的入口温度,也就是根据设置在进入吸收器1的冷却管1B之前的部位上的温度检测器S2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温度值TD2,使开关阀V1进行必要的开关动作,以此对温度过低也就是处于异常低温的冷却水32a进行必要的加热。
控制处理的具体构成如下:如图1所示,管路37只供应作为供应水的冷水35b,与此同时,由加热器41供应加热水46a,也就是当构成为冷水/热水同时供应式的构成时,则设定冷却水32a的正常温度TS2为例如24℃;或者如图5所示,切换开关阀V11的开关,使管路37供应的供应水切换成冷水或热水中的任意一种,以成为供应冷/热水35b的冷却/加热构成,并构成为由加热器41供应加热水46a,也就是说,当构成为冷热水/切换式供应型的构成时,则设定冷却水32a的正常温度值TS32为例如19℃;不管属于那种场合,都将这些正常温度TS2储存到数据用存储器74中。当用于使管路37供应冷水35b或冷热水35b的运转从开始到装置进入正常运转经过了设定的时间ta时,例如经过了30分钟时,便输入温度检测器S2检测到的检测信号,并将所得的储存于工作用存储器73中的现时温度的数值、例如是17℃与从数据用存储器74读取的正常温度值TS2=24℃或者正常温度值TS2=19℃进行比较运算,确定现时温度的数值TD2在正常温度值TS2以下,这时就会控制开关阀V1打开,使冷却水32a流入散热管51A中,以利用加热水4进行加热;其后,当现时温度的数值TD2达到正常温度值TS2时,则控制关闭开关阀V1。将以上这种控制处理流程的程序储存在处理用存储器72中。对上述设定经过时间ta是这样控制处理的,即,将设定时间ta=30分的数据储存到数据用存储器72中,将计时电路75从装置开始运转时计时得到的经过时间tb的数值与从数据存储器72读取的设定时间ta的数值进行比较运算,当经过时间tb的数值达到设定时间ta的数值时,便开始输入温度检测器S2检测的信号。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作成如下几种构成来控制散热器51对冷却水32a的加热动作:用可控制开度的控制阀构成开关阀V1,通过根据加热水46a的温度控制该控制阀的开度来调整控制流量,以增减在散热管51A内流通的冷却水32a的量,从而能对应冷却水32a的温度变化将冷却量控制处理到最适宜的水平;或者通过控制泵P31的电动机的转数来增减在散热管51内流通的加热水46a的量,因此能对应冷却水32a的温度变化将冷却量控制处理到最适宜的水平;将以上程序储存到处理用存储器72中。
之所以在属于冷水、热水/同时供应型的构成时将冷却水32a的正常温度值TS2设定为例如是24℃,在属于冷热水/切换式供应型的构成时将冷却水32a的正常温度值TS2设定为例如是19℃,其理由是,在属于冷水、热水/同时供应型的构成时,当冷却负载210的负载量小时,如果冷却水32a的温度也低,那么就会导致蒸发器26内的温度过度下降而使蒸发器26内产生冻结,因此将冷却水32a的正常温度值TS2设定得较高;而在属于冷热水/切换式供应型的构成时,由于不会产生上述的冻结,因此将冷却水32a的正常温度值TS2设定得较低。
因此,当冷却水32a达到异常低温时,控制装置70便根据温度检测器S2的检测信号,控制加热水46a与冷却水32a在散热器51中进行热交换,以进行加热。所以使冷却水/回水32b的温度开始上升,在散热器230内流通循环的冷却水32a的温度便慢慢上升,最终使由泵P12送出的冷却水32a的温度上升到正常温度值TS2=24℃或者TS2=19℃以上的温度。
以下结合图3、图4说明第6实施例。第6实施例与第5实施例构成的不同之处在于,未设置散热器51,而将散热管51A配置到加热器41中,通过使在加热管41A中流通的加热水46a与在散热管51A中流通冷却水32a进行热交换来加热冷却水32a。控制装置70的控制处理动作,也就是根据温度检测器S2的检测信号控制开关阀V1的开关的控制处理构成成  与第5实施例完全相同。
现将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构成归纳如下:
本发明的第1种构成是,一种吸收式冷冻机,借助例如是冷却水32a的第1热操作流体来冷却用于将冷媒蒸气7c吸收到吸收液2中的吸收器1,和用于冷凝冷媒蒸气7b的冷凝器23,同时利用在再生器5中从吸收液2a分离出的高温冷媒蒸气7a对供往加热负载310的例如是加热水46a的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
在上述的吸收式冷冻机中,设置了当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加热水46a达到设定温度以上、也就是说达到异常高温时,能通过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冷却水32a与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加热水46a之间的热交换,来冷却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加热水46a的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第2种构成是,在上述第1构成的基础上,设置了能对应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加热水46a的温度的变化来增减供上述热交换的第2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加热水46a或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冷却水32a的流量的热交换量增减装置。
第2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第3种构成是,设置能在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加热水46a达到设定温度以上也就是异常高温时,通过在借助上述高温冷媒蒸气7a对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加热水46a加热的容器例如是容器41的内部,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加热水46a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冷却水32a进行热交换,来冷却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也就是加热水46a的冷却装置,并以此取代上述第1构成中的冷却装置。
在第3、第4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第4种构成是,设置能在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即加热水46a达到设定温度以上即异常高温时,通过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即加热水46a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即冷却水32a进行热交换,来冷却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即加热水46a的冷却装置,和设在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即加热水46a的流路中、利用空气冷却,例如热交换器62、鼓风机62A对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即加热水46a进行冷却的第2冷却装置;并以此取代上述第1构成中的冷却装置。
在第5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第5种构成是,在与上述第1构成相同的吸收式冷冻机中,设置能在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即冷却水32a达到设定温度以下也就是异常低温时,通过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即加热水46a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即冷却水32a进行热交换,来加热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即冷却水32a的加热装置。
在第6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第6种构成是,设置能在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即冷却水32a达到设定温度以下也就是异常低温时,通过在借助上述高温冷媒蒸气7a对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即加热水46a加热的容器、例如加热器41的内部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即加热水46a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即冷却水32a进行热交换,来加热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即冷却水32a的加热装置,并以此取代上述第5构成中的加热装置。
本发明还可以进行如下的变形实施。
(1)用混入了例如是乙二醇的不冻液的水取代冷却水32a。
(2)在第5、第6实施例中的对开关阀V1的控制,可以变更构成为使开关阀V1只是打开设定的时间、例如30分钟后便关闭。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1种构成,第2热操作流体的温度过度上升时由于,能通过与第1热操作流体的热交换来冷却第2热操作流体,并使第2操作流体的温度下降,因而没有必要暂时停止对第2热操作流体的加热,或者停止吸收式冷冻机的运转,而使运转继续进行,因此可以简化操作。
在第2种构成中,除了上述第1构成特点外,由于能对应第2热操作流体的温度的变化来增减进行热交换的热操作流体的量,因而能抑制因第2热操作流体对第1热操作流体过量地释放无用的热而导致的热损失,从而具有能够从实质上提高吸收式冷冻机工作效率的特点。
在第4种构成中,由于在第2热操作流体的温度过度上升时,能通过与第1热操作流体进行热交换和利用空气冷却对第2热操作流体进行冷却,以降低第2热操作流体的温度,所以具有以下特点:即使在夏季等冷却水32a的温度升高时,也能切实地、并且在更短的时间内降低第2热操作流体的温度。
在本发明的第5种构成中,由于能在第1热操作流体的温度过度降低时,通过与第2热操作流体的热交换来加热第1热操作流体,以使第1热操作流体的温度上升,所以具有以下特点:即使在冬季等冷却水32a的温度过度降低时,也能在短的时间内加热第2热操作流体,因而能避免因第1热操作流体的温度过低而导致吸收式冷冻机停机,依然切实地起动。
在第3和第6种构成中,由于第1热操作流体与第2热操作流体的热交换是在加热器的内部进行的,因而不需要散热器及其附属配管等,所以除了上述第1和第5种构成的特点以外,还具有能够提供一种小型而且价格低廉的装置的特点。

Claims (6)

1、一种吸收式冷冻机,借助第1热操作流体来冷却用于将冷媒蒸气吸收到吸收液中的吸收器,和用于冷凝冷媒蒸气的冷凝器,同时利用在再生器中从吸收液分离出的高温冷媒蒸气对供往加热负载的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其特征在于,该种吸收式冷冻机还设置了当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达到设定温度以上时,能通过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与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来冷却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的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冷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对应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的温度的变化来增减供上述热交换的第2热操作流体或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的流量的热交换量增减装置。
3、一种吸收式冷冻机,借助第1热操作流体来冷却用于将冷媒蒸气吸收到吸收液中的吸收器,和用于冷凝冷媒蒸气的冷凝器,同时利用在再生器中从吸收液分离出的高温冷媒蒸气对供往加热负载的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其特征在于,该种吸收式冷冻机还设置了能在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达到设定温度以上时,通过在借助上述高温冷媒蒸气对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的容器内部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进行热交换来冷却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的冷却装置。
4、一种吸收式冷冻机,借助第1热操作流体来冷却用于将冷媒蒸气吸收到吸收液中的吸收器,和用于冷凝冷媒蒸气的冷凝器,同时利用在再生器中从吸收液分离出的高温冷媒蒸气对供往加热负载的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其特征在于,该种吸收式冷冻机还设置了能在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达到设定温度以上时,通过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进行热交换来冷却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的第1冷却装置,和设在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的流路中、利用空气冷却对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进行冷却的第2冷却装置。
5、一种吸收式冷冻机,借助第1热操作流体来冷却用于将冷媒蒸气吸收到吸收液中的吸收器,和用于冷凝冷媒蒸气的冷凝器,同时利用在再生器中从吸收液分离出的高温冷媒蒸气对供往加热负载的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其特征在于,该种吸收式冷冻机还设置了能在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达到设定温度以下时,通过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进行热交换来加热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的加热装置。
6、一种吸收式冷冻机,借助第1热操作流体来冷却用于将冷媒蒸气吸收到吸收液中的吸收器,和用于冷凝冷媒蒸气的冷凝器,同时利用在再生器中从吸收液分离出的高温冷媒蒸气对供往加热负载的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其特征在于,该种吸收式冷冻机还设置了能在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达到设定温度以下时,通过在借助上述高温冷媒蒸气对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加热的容器内部使上述第2热操作流体与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进行热交换来加热上述第1热操作流体的加热装置。
CN97110208A 1996-03-29 1997-03-27 吸收式冷冻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5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7320/1996 1996-03-29
JP8077320A JPH09269162A (ja) 1996-03-29 1996-03-29 吸収式冷凍機
JP77320/96 1996-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27A CN1171527A (zh) 1998-01-28
CN1119589C true CN1119589C (zh) 2003-08-27

Family

ID=13630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02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589C (zh) 1996-03-29 1997-03-27 吸收式冷冻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749244A (zh)
JP (1) JPH09269162A (zh)
KR (1) KR100447362B1 (zh)
CN (1) CN111958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1567A (en) * 1996-12-18 1999-05-1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bsorption refrigerating/heating apparatus
JP4115020B2 (ja) * 1998-12-14 2008-07-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吸収式冷凍機の制御方法
JP2002357370A (ja) * 2001-05-31 2002-12-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吸収冷凍機の制御方法
KR20070051835A (ko) * 2004-06-08 2007-05-18 나노포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차량 냉각 장치에 이용되는 수착 냉각 시스템 및 이에 관한방법
US8146384B2 (en) * 2006-05-12 2012-04-03 Carrier Corporation Dual gas and hot liquid absorption chiller assembly
KR20100019422A (ko) * 2007-04-13 2010-02-18 캐리어 코포레이션 흡수 냉각기의 부하조정비를 확장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08127228A1 (en) * 2007-04-13 2008-10-23 Utc Power Corporatio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jecting heat in an absorption chiller
JP5576012B2 (ja) * 2007-06-07 2014-08-20 光洋サーモ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熱回収装置
JP2012077950A (ja) * 2010-09-30 2012-04-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式冷凍機
GR20120100123A (el) * 2012-03-01 2013-10-15 Βασιλειος Ευθυμιου Στυλιαρας Αντλια θερμοτητας υψηλης αποδοσης με απορροφηση και μεταβολη περιεκτικοτητας διαλυματος
CN105423592B (zh) * 2015-12-23 2018-02-02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双工况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JP2019516056A (ja) * 2016-04-01 2019-06-13 スティリアラス.ヴァシリオスSTYLIARAS.Vasilios 水和塩を利用するヒートポンプ及び発電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2985A (en) * 1979-07-27 1980-03-07 Hitachi Ltd Water sealing device for hydraulic machine
JP2539486B2 (ja) * 1988-05-25 1996-10-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蓄熱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H086608B2 (ja) * 1989-08-11 1996-01-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熱回収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H07218016A (ja) * 1994-02-01 1995-08-18 Hitachi Ltd 吸収式冷温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27A (zh) 1998-01-28
KR100447362B1 (ko) 2004-11-03
KR970066412A (ko) 1997-10-13
US5749244A (en) 1998-05-12
JPH09269162A (ja) 1997-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3852B (zh) 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589C (zh) 吸收式冷冻机
EP1373811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6440314B (zh) 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746419A (zh) 热泵装置及烘干机
CN104390300A (zh) 实现夏季供冷与冬季溶液再生的热源塔热泵溶液再生装置
CN101464067A (zh) 节能、紧凑型吸收式制冷机/冷温机
CN206160547U (zh) 一种利用cpu余热的高热密度机房综合散热系统
JP3103225B2 (ja) 低温熱源利用吸収ヒートポンプ
CN11038596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79623A (zh) 一种氨水吸收式制冷兼制热水系统装置
US20020056288A1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tilizing absorption chiller cell
CN1151007A (zh) 吸收式冷冻机
EP0739471B1 (en) Generator-absorber heat exchange heat transf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n intermediate liquor and use thereof in an absorption heat pump
JPS5986846A (ja) ヒ−トポンプ給湯機
CN114130055A (zh) 一种双热泵蒸发结晶器
CN100342190C (zh) 吸收冷冻机
CN213214212U (zh) 一种自散热式工业控制终端设备
WO2003074953A1 (en) Heat pump system
CN218583485U (zh) 变频空调系统
CN114867300B (zh) 一种吸附式水处理系统
JPS6355620B2 (zh)
KR100513299B1 (ko) 가스 히트 펌프식 공기조화기
CN207112966U (zh) 一种供热系统
JP3663006B2 (ja) 吸収冷温水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