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4290A -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4290A
CN111954290A CN202010814798.9A CN202010814798A CN111954290A CN 111954290 A CN111954290 A CN 111954290A CN 202010814798 A CN202010814798 A CN 202010814798A CN 111954290 A CN111954290 A CN 111954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in wave
target
electronic device
wave signal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47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4290B (zh
Inventor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47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4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4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4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3Power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the mobi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5Input arrangements based on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etection, e.g. brain waves [EEG] detection, electromyograms [EMG] detection, electrodermal response det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包括:通过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本申请实施例实现发射或接收功率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提升功率调整的准确性、便捷性和智能性,降低发射功率对人体的辐射。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应用,电子装置能够支持的应用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智能手机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用品。
目前,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大多数是根据基站的发射功率强弱可以进行自动调节,这种功率调节控制的应用范围较为单一,且功率控制方式固定,无法根据用户的使用方式进行有效控制,人们希望电子装置的功率调整方式更加的灵活。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以期实现发射或接收功率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提升功率调整的准确性、便捷性和智能性,降低功率对人体的辐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脑电波传感器,其中,
所述脑电波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调整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脑电波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调整装置,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脑电波传感器,所述功率调整装置包括采集单元、确定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首先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其次,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可知,电子装置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而不是周围其他的人与电子装置的距离关系,有利于提升目标距离参数确定的准确性,避免其他人群的干扰,而且根据目标距离参数确定发射/接收功率,实现发射或接收功率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提升功率调整的便捷性和智能性,而且,在不同距离场景下,电子装置将发射/接收功率适配调整为不同的数值,尤其,将发射功率根据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发射功率对人体的辐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脑电波传感器信号接收器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脑电波传感器芯片式信号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功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功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调整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装置。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10、设置于所述壳体110上的触控显示屏120、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的主板130,主板130上设置有处理器140、连接所述处理器140的存储器150和脑电波传感器160等,所述处理器140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120,所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射频系统170,所述射频系统170包括发射器171、接收器172、信号处理器173,其中,
所述脑电波传感器160,用于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所述处理器14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100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发射/接收功率。
其中,所述触控显示屏120包括驱动电路、显示屏和触控屏,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根据画面的显示数据和显示参数(例如,亮度,颜色,饱和度等)进行内容显示,所述触控屏用于检测触控操作,所述显示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LED。
其中,脑电波传感器160又可以称为脑电波芯片、脑电波接收器等,该脑电波传感器160集成在电子装置中,具有专用信号处理电路,并与电子装置100的处理器140连接,按照采集信号类型可以分为电流式脑电波传感器和电磁式脑电波传感器,电流式脑电波传感器采集脑皮层产生的生物电流,电磁式脑电波传感器采集人脑活动时辐射的电磁波。可以理解的是,该脑电波传感器160的具体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是穿戴式的脑电波传感器,或者可以是芯片式的脑电波传感器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举例来说,如图1B和1C所示,该脑电波传感器160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器161和芯片式信号采集器162,该信号接收器161可以收容于如图1B所示的电子装置中,使用时,如图1C所示,芯片式信号采集器162与电子装置采用无线连接方式,通过芯片式信号采集器162中的无线通信模块与电子装置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主板130的形状大小可以为所述电子装置100能够容纳的任意大小和形状,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其中,处理器140包括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处理器140是电子装置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装置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5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5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装置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装置100进行整体监控。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中。
其中,存储器15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4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5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电子装置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5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5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具体实现中,电子装置100可以控制所述脑电波传感器160在静止状态下以低功率模式工作,在运动状态下以高频率模式工作,以此降低功耗。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首先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其次,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可知,电子装置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而不是周围其他的人与电子装置的距离关系,有利于提升目标距离参数确定的准确性,避免其他人群的干扰,而且根据目标距离参数确定发射/接收功率,实现发射或接收功率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提升功率调整的便捷性和智能性,而且,在不同距离场景下,电子装置将发射/接收功率适配调整为不同的数值,尤其,将发射功率根据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发射功率对人体的辐射。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如图1D所示,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摄像头180,其中,
所述存储器150,用于存储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包括多个脑电波模板与距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摄像头180,用于获取环境人数;
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100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方面,所述处理器140具体用于:获取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时间参数和所述环境人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以及用于获取与所述干扰量对应的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以及用于将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与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中的多个脑电波模板进行匹配,确定与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匹配的脑电波模板对应的所述目标距离参数。
在这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方面,所述处理器140具体用于:获取与所述时间参数匹配的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和所述环境人数确定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以及用于以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为查询表示,查询所述存储器150存储的活跃度与干扰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活跃度对应的干扰量为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发射/接收功率方面,所述处理器140具体用于: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小于所述存储器150存储的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100的第一方向;以及用于降低所述电子装置100针对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发射功率为目标发射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发射/接收功率方面,所述处理器140具体用于: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存储器150存储的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100的第二方向;以及用于根据用户的职业获取与当前时间段匹配的用户脑电波活跃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脑电波活跃度确定目标接收功率;以及用于提升所述电子装置100针对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接收功率为所述目标接收功率。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A-1D所述的电子装置,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脑电波传感器,如图所示,本功率调整方法包括:
S201,电子装置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其中,脑电波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的方法,记录大脑在活动器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因此,脑电波信号是由许多神经共同放电产生的集体神经活动信号,可以通过脑电波传感器采集到神经的活动信号。
S202,所述电子装置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
其中,所述电子装置通过所述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是,根据脑电波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目标距离参数,或者可以是根据脑电波信号模板与预设脑电波信号模板做匹配,确定匹配的脑电波模板对应的距离参数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所述目标距离参数为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目标距离参数例如可以是1m、50cm等。
S203,所述电子装置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
其中,不同的目标距离参数对应不同的发射功率,例如,当电子装置与用户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较小时,可以设置较小的发射功率,降低电子装置发射功率对用户的辐射。
其中,不同的目标距离参数对应不同的接收功率,例如,当电子装置与用户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较大时,可以设置较大的接收功率,既不会提升对用户的辐射,同时可以更加顺畅的接收用户的脑电波信号。
其中,不同的目标距离参数与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技术开发人员在所述电子装置出厂前根据经验值预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中。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首先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其次,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可知,电子装置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而不是周围其他的人与电子装置的距离关系,有利于提升目标距离参数确定的准确性,避免其他人群的干扰,而且根据目标距离参数确定发射/接收功率,实现发射或接收功率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提升功率调整的便捷性和智能性,而且,在不同距离场景下,电子装置将发射/接收功率适配调整为不同的数值,尤其,将发射功率根据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发射功率对人体的辐射。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包括:
获取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时间参数和环境人数;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
获取与所述干扰量对应的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包括多个脑电波模板与距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与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中的多个脑电波模板进行匹配,确定与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匹配的脑电波模板对应的所述目标距离参数。
其中,所述环境人数可以通过分别通过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获取,获取所述环境人数时,可以为后台操作,不需要前台显示,降低电量消耗。
其中,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出脑电波信号,脑电波信号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δ波:深度睡眠脑波状态(范围0.5-3HZ)、θ波:深度放松、无压力的潜意识状态(范围4-8HZ)、α波: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范围8-13HZ),以及β波:紧张、压力、脑疲劳时的脑波状态(范围14HZ以上),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频段,也对应用户不同的状态,因此,不同时间段,人们处于不同的状态,发出的脑电波信号频段不同,而且,当在复杂的环境中,由于人数较多,脑电波信号较多,而环境中众多的脑电波信号会对所述电子装置需要接收的目标脑电波信号产生干扰。
其中,不同时间段的环境脑电波信号的频段不同,例如,每天中午1点-2点间,人们处于困倦、疲劳状态,发出的脑电波频段属于θ波,而每天下午3点-5点人们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发出的脑电波频段属于β波,因此,不同时间段的环境脑电波信号对所述电子装置接收目标脑电波的干扰量也不同,而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是所述电子装置预设置有时间参数、环境人数和干扰量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干扰量;或者可以是根据时间参数确定第一干扰量,根据环境人数确定第二干扰量,根据时间参数和环境人数对干扰量不同的占比,通过第一干扰量和第二干扰量确定所述干扰量等,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由于环境脑电波会对所述电子装置接收到的目标脑电波信号的频率产生干扰,因此,不同干扰量下,当用户发出相同频率的目标脑电波信号时,所述电子装置接收到的目标脑电波信号的频率因为干扰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频率,因此,在不同干扰量情况下,所述电子装置接收到两个相同目标脑电波时,这两个相同的目标脑电波对应的距离参数是不同的,因此,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多个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每个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对应不同的干扰量。
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多个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每个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中脑电波信号与距离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由技术开发人员根据经验值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中的。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装置获取环境参数,由于环境参数中时间参数和环境人数对电子装置接收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影响,因此,通过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进而确定干扰量对应的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确定目标距离参数,有利于提升电子装置通量调整的准确定和适应性。
在这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包括:
获取与所述时间参数匹配的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
根据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和所述环境人数确定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
以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为查询表示,查询活跃度与干扰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活跃度对应的干扰量为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
其中,由于上述所述,不同时间段,人们处于不同的状态,发出的脑电波信号频段不同,因此,不同时间参数下,环境中每个人的脑电波活跃度不同,因此,不同的时间参数匹配的人均参考活跃度不同,而活跃度不同对所述电子装置接收到的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也不同。
其中,所述人均参考活跃度为相应时间段下,环境中平均每个人的活跃度,例如人物A活跃度为60,人物B活跃度为70,人物C活跃度为80,则可以是设置人均参考活跃度为75,其中,时间参数对应的人均参考活跃度可以由技术开发人员根据研发试验,通过大数据统计得出经验值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中。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和所述环境人数确定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是人均参考活跃度与环境人数的乘积为目标活跃度,或者可以是人均参考活跃度与环境人数的乘积的百分之二十等,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装置根据不同的时间参数确定对应的人均参考活跃度,而不是在当下确定每个人的活跃度,有利于降低电子装置算法的复杂度,提升算法的便捷性,而且,根据人均参考活跃度和环境人数确定目标活跃度,进而确定干扰量,有利于提升电子装置功率调整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方向;
降低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发射功率为目标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可以设置有多天线结构,通过所述多天线结构可以通过脑电波信号所用的频段不同,确定出获取的脑电波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方向,即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方向;也可以使用多天线结构判断接收到的不同方向上的脑电波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为用户的方向,进而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方向,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所述目标发射功率可以为所述电子装置允许的最低发射功率,该目标发射功率可以是由技术工作人员根据经验值预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中的,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装置当目标距离参数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脑电波判断用户的第一方向,仅仅降低第一方向上的发射功率,进而减低发射功率对用户的辐射,而不是降低所有方向的发射功率,避免发射功率过低影响所述电子装置的通信功能。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二方向;
根据用户的职业获取与当前时间段匹配的用户脑电波活跃度;
根据所述用户脑电波活跃度确定目标接收功率;
提升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接收功率为所述目标接收功率。
其中,用户的职业不同,对应的用户的工作方式、工作时间不同,例如白天工作还是夜间工作等,因此,对应的每天中不同时间段用户的状态不同,进而对应的脑电波活跃度不同。
其中,用户的职业可以是由用户自己预先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中的,也可以是该电子装置根据用户使用电子装置的时间智能化设置在存储器中,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用户的脑电波活跃度不同,电子装置需要的目标接收功率也不同,为了更好的接收目标脑电波信号,且使电子装置的功耗稳定,脑电波活跃度与目标接收功率成反比例关系。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脑电波活跃度确定目标接收功率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根据技术工作人员根据预设置在电子装置中的脑电波活跃度与接收功率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接收功率,或者可以是根据电子装置历史获取脑电波的记录确定不同目标距离参数下,不同的脑电波活跃度的情况,既能稳定的接收到目标脑电波信号,又能使电子装置功耗低时的接收功率为目标接收功率,在此不做限定。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装置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根据用户的职业获取与当前时间段的脑电波活跃度,符合用户的生活规律,提升了电子装置的智能性,而且,根据用户的活跃度确定目标接收功率,而且只提升第二方向上的接收功率,有利于提升接收功率提升的合理性,减低电子装置的功率消耗。
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A-1D所述的电子装置,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脑电波传感器,如图所示,方法包括:
S301,电子装置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S302,所述电子装置获取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时间参数和环境人数。
S303,所述电子装置获取与所述时间参数匹配的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
S304,所述电子装置根据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和所述环境人数确定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
S305,所述电子装置以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为查询表示,查询活跃度与干扰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活跃度对应的干扰量为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
S306,所述电子装置获取与所述干扰量对应的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包括多个脑电波模板与距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S307,所述电子装置将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与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中的多个脑电波模板进行匹配,确定与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匹配的脑电波模板对应的目标距离参数。
S308,所述电子装置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方向。
S309,所述电子装置降低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发射功率为目标发射功率。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首先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其次,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可知,电子装置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而不是周围其他的人与电子装置的距离关系,有利于提升目标距离参数确定的准确性,避免其他人群的干扰,而且根据目标距离参数确定发射/接收功率,实现发射或接收功率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提升功率调整的便捷性和智能性,而且,在不同距离场景下,电子装置将发射/接收功率适配调整为不同的数值,尤其,将发射功率根据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发射功率对人体的辐射。
此外,电子装置当目标距离参数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脑电波判断用户的第一方向,仅仅降低第一方向上的发射功率,进而减低发射功率对用户的辐射,而不是降低所有方向的发射功率,避免发射功率过低影响所述电子装置的通信功能。
此外,电子装置获取环境参数,由于环境参数中时间参数和环境人数对电子装置接收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影响,因此,通过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进而确定干扰量对应的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确定目标距离参数,有利于提升电子装置通量调整的准确定和适应性,而且,根据不同的时间参数确定对应的人均参考活跃度,而不是在当下确定每个人的活跃度,有利于降低电子装置算法的复杂度,提升算法的便捷性,而且,根据人均参考活跃度和环境人数确定目标活跃度,进而确定干扰量,有利于提升电子装置功率调整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A-1D所述的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脑电波传感器。如图所示,本功率调整方法包括:
S401,电子装置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S402,所述电子装置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
S403,所述电子装置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二方向。
S404,所述电子装置根据用户的职业获取与当前时间段匹配的用户脑电波活跃度。
S405,所述电子装置根据所述用户脑电波活跃度确定目标接收功率。
S406,所述电子提升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接收功率为所述目标接收功率。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首先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其次,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可知,电子装置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而不是周围其他的人与电子装置的距离关系,有利于提升目标距离参数确定的准确性,避免其他人群的干扰,而且根据目标距离参数确定发射/接收功率,实现发射或接收功率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提升功率调整的便捷性和智能性,而且,在不同距离场景下,电子装置将发射/接收功率适配调整为不同的数值,尤其,将发射功率根据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发射功率对人体的辐射。
此外,电子装置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根据用户的职业获取与当前时间段的脑电波活跃度,符合用户的生活规律,提升了电子装置的智能性,而且,根据用户的活跃度确定目标接收功率,而且只提升第二方向上的接收功率,有利于提升接收功率提升的合理性,减低电子装置的功率消耗。
与上述图2、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首先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其次,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可知,电子装置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而不是周围其他的人与电子装置的距离关系,有利于提升目标距离参数确定的准确性,避免其他人群的干扰,而且根据目标距离参数确定发射/接收功率,实现发射或接收功率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提升功率调整的便捷性和智能性,而且,在不同距离场景下,电子装置将发射/接收功率适配调整为不同的数值,尤其,将发射功率根据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发射功率对人体的辐射。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时间参数和环境人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以及用于获取与所述干扰量对应的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包括多个脑电波模板与距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将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与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中的多个脑电波模板进行匹配,确定与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匹配的脑电波模板对应的所述目标距离参数。
在这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与所述时间参数匹配的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和所述环境人数确定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以及用于以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为查询表示,查询活跃度与干扰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活跃度对应的干扰量为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方向;以及用于降低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发射功率为目标发射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二方向;以及用于根据用户的职业获取与当前时间段匹配的用户脑电波活跃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脑电波活跃度确定目标接收功率;以及用于提升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接收功率为所述目标接收功率。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装置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率调整装置600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该功率调整装置600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脑电波传感器,该功率调整装置600包括采集单元601、确定单元602和调整单元603,其中,
所述采集单元601,用于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所述确定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
所述调整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首先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其次,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可知,电子装置根据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而不是周围其他的人与电子装置的距离关系,有利于提升目标距离参数确定的准确性,避免其他人群的干扰,而且根据目标距离参数确定发射/接收功率,实现发射或接收功率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提升功率调整的便捷性和智能性,而且,在不同距离场景下,电子装置将发射/接收功率适配调整为不同的数值,尤其,将发射功率根据用户与电子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发射功率对人体的辐射。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方面,所述确定单元602具体用于:获取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时间参数和环境人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以及用于获取与所述干扰量对应的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包括多个脑电波模板与距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将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与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中的多个脑电波模板进行匹配,确定与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匹配的脑电波模板对应的所述目标距离参数。
在这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方面,所述确定单元602具体用于:获取与所述时间参数匹配的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和所述环境人数确定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以及用于以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为查询表示,查询活跃度与干扰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活跃度对应的干扰量为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方面,所述调整单元603具体用于: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方向;以及用于降低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发射功率为目标发射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方面,所述调整单元603具体用于: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二方向;以及用于根据用户的职业获取与当前时间段匹配的用户脑电波活跃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脑电波活跃度确定目标接收功率;以及用于提升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接收功率为所述目标接收功率。
其中,采集单元601可以是脑电波传感器或者处理器,确定单元602可以是处理器,调整单元603可以是处理器或者天线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脑电波传感器,其中,
所述脑电波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摄像头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包括多个脑电波模板与距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环境人数;
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时间参数和所述环境人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以及用于获取与所述干扰量对应的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以及用于将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与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中的多个脑电波模板进行匹配,确定与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匹配的脑电波模板对应的所述目标距离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与所述时间参数匹配的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和所述环境人数确定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以及用于以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为查询表示,查询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活跃度与干扰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活跃度对应的干扰量为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小于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方向;以及用于降低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发射功率为目标发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二方向;以及用于根据用户的职业获取与当前时间段匹配的用户脑电波活跃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脑电波活跃度确定目标接收功率;以及用于提升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接收功率为所述目标接收功率。
6.一种功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脑电波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包括:
获取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时间参数和环境人数;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
获取与所述干扰量对应的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包括多个脑电波模板与距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与所述目标脑电波模板集合中的多个脑电波模板进行匹配,确定与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匹配的脑电波模板对应的所述目标距离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包括:
获取与所述时间参数匹配的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
根据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人均参考活跃度和所述环境人数确定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
以所述环境脑电波信号的目标活跃度为查询表示,查询活跃度与干扰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活跃度对应的干扰量为针对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的干扰量。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方向;
降低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发射功率为目标发射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目标距离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二方向;
根据用户的职业获取与当前时间段匹配的用户脑电波活跃度;
根据所述用户脑电波活跃度确定目标接收功率;
提升所述电子装置针对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接收功率为所述目标接收功率。
11.一种功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脑电波传感器,所述功率调整装置包括采集单元、确定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脑电波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目标脑电波信号;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脑电波信号确定用户与所述电子装置之间的目标距离参数;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参数调整所述电子装置的发射/接收功率。
1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14798.9A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1954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4798.9A CN111954290B (zh)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4798.9A CN111954290B (zh)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01810276365.5A CN108600518B (zh)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6365.5A Division CN108600518B (zh)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290A true CN111954290A (zh) 2020-11-17
CN111954290B CN111954290B (zh) 2023-04-18

Family

ID=636239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636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00518B (zh)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02010814798.9A Active CN111954290B (zh)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636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00518B (zh)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86005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9438B (zh) * 2024-01-16 2024-05-24 浙江龙感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远距离无源微波直驱自适应传感通信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84898A2 (en) * 2007-12-27 2009-07-09 Korea Institute Of Brain Science (Kib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sing brain wave
CN103137157A (zh) * 2013-01-24 2013-06-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媒体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179653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天线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US20130179087A1 (en) * 2012-01-06 2013-07-11 WujiTech,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Personalized Response Variables Using Brain Wave Frequency Data an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Display
CN103646587A (zh) * 2013-12-05 2014-03-1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63180A (zh) * 2015-08-21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167769A (zh) * 2015-09-07 2015-12-23 中山衡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式脑电采集装置
CN105852853A (zh) * 2016-04-26 2016-08-17 深圳市思立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记忆控制方法
US20170055867A1 (en) * 2015-08-31 2017-03-0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otection device, wearable device, protection method and display system
US20170238831A1 (en) * 2016-02-19 2017-08-24 Gwangj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CN107657868A (zh) * 2017-10-19 2018-02-0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脑电波的教学跟踪辅助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5220B2 (en) * 2008-02-01 2012-06-05 Lg Electronics Inc. User interface for mobile devices
KR101664767B1 (ko) * 2016-02-26 2016-10-10 루멘전광 주식회사 뇌파리듬 조절 조명기구용 전원공급회로
CN107548145A (zh) * 2017-06-27 2018-01-05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
CN107480496B (zh) * 2017-07-28 2020-03-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708071B (zh) * 2017-09-23 2020-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703370B (zh) * 2017-09-29 2019-11-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84898A2 (en) * 2007-12-27 2009-07-09 Korea Institute Of Brain Science (Kib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sing brain wave
CN103179653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天线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US20130179087A1 (en) * 2012-01-06 2013-07-11 WujiTech,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Personalized Response Variables Using Brain Wave Frequency Data an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Display
CN103137157A (zh) * 2013-01-24 2013-06-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媒体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646587A (zh) * 2013-12-05 2014-03-1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63180A (zh) * 2015-08-21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70055867A1 (en) * 2015-08-31 2017-03-0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otection device, wearable device, protection method and display system
CN105167769A (zh) * 2015-09-07 2015-12-23 中山衡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式脑电采集装置
US20170238831A1 (en) * 2016-02-19 2017-08-24 Gwangj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CN105852853A (zh) * 2016-04-26 2016-08-17 深圳市思立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记忆控制方法
CN107657868A (zh) * 2017-10-19 2018-02-0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脑电波的教学跟踪辅助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RITSENKO: "Influence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mobile antenna to head on the SAR investigation", 《 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SEMINAR/WORKSHOP ON DIRECT AND INVERSE PROBLEMS OF ELECTROMAGNETIC AND ACOUSTIC WAVE THEORY DIPED 2003》 *
刘珑;李胜;王轶卿;: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脑电波信号降噪及特征提取" *
张佳星: "人机交互,如何做到意念控制", 《河南电力》 *
杨帮华等: "脑机接口中一种改进的模式识别方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290B (zh) 2023-04-18
CN108600518A (zh) 2018-09-28
CN108600518B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51625B1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2332117B1 (ko)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2785137A1 (en) Suite device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unction for mobile terminal
EP361639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outputting a signal using an antenna disposed adjacent to a conductive member of a connector
CN113783634B (zh) 调整电磁波比吸收率的方法及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EP3119029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8292797A (zh) 天线设备和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CN108600518B (zh)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68008B (zh) 电子装置、显示参数调整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407297B1 (en) Techniques for dynamically tuning mobile device antennas
CN107276688A (zh)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6851806A (zh) 一种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40985A (zh)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565837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10519417B (zh) 电子装置
EP43698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network tha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y using bandwidth part,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929960A (zh) 基于指纹模组的音量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471326B (zh)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064076B (zh) 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KR20210029046A (ko) 전자 장치에서의 빔 측정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11264078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835372B (zh) 一种射频电路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11314890B (zh) 一种车载终端
CN109644406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377676A (zh) 天线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