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8145A - 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8145A
CN107548145A CN201710499796.3A CN201710499796A CN107548145A CN 107548145 A CN107548145 A CN 107548145A CN 201710499796 A CN201710499796 A CN 201710499796A CN 107548145 A CN107548145 A CN 107548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ar
distance
processor
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997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997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81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8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8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天线装置包括:SAR传感器与至少一天线;SAR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于天线的连接部,SAR传感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处理器;SAR传感器的输入端的数量与天线的数量相等;SAR传感器用于感应天线与人体的距离,并将距离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当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调节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与天线调节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使得终端能够满足比吸收率测试标准且避免影响到天线的辐射性能,采用一个传感器能够满足多个天线的降SAR需求,节省了成本与空间,降低了结构复杂度且提升了方案灵活度。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终端通常距离人体比较近,为了使终端中天线辐射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保持在一个安全范围内,CE认证和FCC认证对SAR(电磁波比吸收率)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终端中的天线必须满足SAR指标要求。
现有的终端中,天线降SAR的方案:如图1A所示,终端中的天线包括具有第一馈地部11"的第一分支1"与具有第二馈地部21"和馈电部22"的第二分支2",且第一馈地部11"、第二馈地部21"置于馈电部22"的两侧。如图 1B所示,第一馈地部11"、第二馈地部21"以及馈电部22"分别连接于电路板第一馈地点31"、第二馈地点32"以及馈电点33",并且第一馈地部11"与第二馈地部21"用于分别通过第一电容41"连接至终端的电路板接地端,馈电部22"通过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42"与电容式传感器5"连接至电路板射频芯片,即,该天线既作为辐射体,又作为电容式传感器5"的感应体;当人体进入感应距离内时,人体(人体本身带电流)与天线形成等效电容,且天线上的电容值发生变化,电容式传感器5"将检测到的变化的电容值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变化的电容值对该天线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以降低该天线的SAR值。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一般来说,终端中的主天线SAR值超标的可能性较高,因此,现有终端通常将主天线作为辐射体与感应体实现主天线自身降SAR的目的。但这样做会导致出现如下问题:(1)主天线作为辐射体覆盖的频段较多,作为感应体时又在各天线分支上加入电容元件(例如第一电容41",起到隔离对地电流的作用),导致主天线的天线方向图非常受限制,影响了主天线的天线效率;(2)由于电容式传感器5" 只能输入一路信号,因此设备上除主天线外若还有其他天线的SAR值超标,则需要在该SAR值超标的天线上额外加入电容式传感器5"实现该天线自身降 SAR目的,即,现有终端需要对几个天线进行降SAR,就需要相同数量的电容式传感器5",导致设备成本上升,占用空间大且方案不灵活,结构复杂且不易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使得终端能够满足比吸收率测试标准且避免影响到天线的辐射性能,采用一个传感器能够满足多个天线的降SAR需求,节省了成本与空间,降低了结构复杂度且提升了方案灵活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应用于包括处理器的移动终端;所述天线装置包括:SAR传感器与至少一天线;所述 SAR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天线的连接部,所述SAR传感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SAR传感器的输入端的数量与所述天线的数量相等;所述SAR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天线与人体的距离,并将所述距离输出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调节所述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电路板、处理器与上述的天线装置;所述电路板上具有与所述天线的连接部相连接的另一连接部,所述另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的数量相等;所述SAR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处理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调节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移动终端;所述天线调节方法包括:通过所述SAR传感器获取所述天线与人体的距离;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之内;当所述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调节所述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天线装置包括SAR传感器与至少一天线;即,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中,SAR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于天线,SAR传感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当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调节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使得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采用一个天线作为SAR传感器的感应天线,实现降一个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SAR值(待调节天线可以为感应天线自身,也可以为另一个天线),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一个天线作为天线辐射体与感应体实现降该天线自身SAR 值的方式,从而避免可能将终端中的主天线作为感应体(主天线作为感应体导致天线方向图非常受限制)的情况,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满足比吸收率测试标准且不影响天线的辐射性能。并且SAR传感器的输入端的数量与天线的数量相等,使得一个SAR传感器上能够同时连接多个天线,从而实现一个SAR 传感器满足多个天线的降SAR需求,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一个天线对应连接一个电容式传感器的方式,避免了终端中存在多个SAR值超标的天线的情况下采用多个传感器,节省了成本与空间,降低了结构复杂度且提升了方案灵活度。
另外,天线的面积大于或等于40平方毫米。本实施例中,使得终端在任何市场的比吸收率测试标准下,保证人体能够被及时地感应到。
另外,天线为耦合馈电式天线、倒F天线、环形天线或单极天线。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天线的多种天线形式。
另外,天线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容,所述电容的数目与所述天线的数目相等;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天线的馈地部,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用于接地。本实施例中,电容能够隔离对地电流,从而提升SAR传感器的感应灵敏度。
另外,当所述天线的数目为一个时,所述天线为5G wifi天线。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天线的一种类型。
另外,在所述调节所述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中,具体包括:获取所述待调节天线的待调节工作频段对应的射频参数;根据所述射频参数调节所述待调节工作频段的发射功率。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调节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背景技术中的天线的示意图;
图1B是背景技术中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包括耦合馈电式天线的一种示意图;
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包括耦合馈电式天线的另外一种示意图;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包括倒F天线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天线装置包括耦合馈电式天线的一种示意图;
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天线装置包括耦合馈电式天线的另外一种示意图;
图10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天线装置包括倒F天线的一种示意图;
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天线装置包括倒F天线的另外一种示意图;
图12是根据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天线调节方法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天线调节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应用于包括处理器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如图2所示,天线装置包括:SAR传感器1与至少一天线2。
本实施方式中,SAR传感器1的输入端连接于天线2的连接部,SAR传感器1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处理器3;SAR传感器1的输入端的数量与天线的数量相等。
本实施方式中,SAR传感器1用于感应天线2与人体的距离,并将距离输出至处理器3;处理器3用于当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调节天线2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天线装置包括SAR传感器与至少一天线;即,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中,SAR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于天线,SAR传感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当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调节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使得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采用一个天线作为SAR传感器的感应天线,实现降一个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SAR值(待调节天线可以为感应天线自身,也可以为另一个天线),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一个天线作为感应天线实现降该天线自身SAR值的方式,从而避免可能将终端中的主天线作为感应体的情况(主天线作为感应体导致天线方向图非常受限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满足比吸收率测试标准且不影响天线的辐射性能。并且SAR传感器的输入端的数量与天线的数量相等,使得一个SAR传感器上能够同时连接多个天线,从而实现一个SAR传感器满足多个天线的降SAR需求,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一个天线对应连接一个电容式传感器的方式,避免了终端中存在多个SAR值超标的天线的情况下采用多个传感器,节省了成本与空间,降低了结构复杂度且提升了方案灵活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天线2用于感应人体的接近与远离。人体本身带有电流,人体电容感应公式:C=ε×A/d,其中,ε为相对介电常数,A 为电容的两个金属极板之间的截面积,d为电容的两个金属极板之间的距离, A与d的变化导致电容C的变化。人体与天线2形成一等效电容,当人体靠近天线2时,天线2上的电容值发生变化,SAR传感器将获取到电容值的变化量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3根据电容值的变化量判定人体与天线2的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调节天线2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从而实现待调节天线的降SAR需求。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天线2的数目为1,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天线2的数目不作任何限制,可根据SAR值超标的天线数目设定天线2的数目。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所示,天线2的数目为2,SAR传感器1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SAR传感器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其中一个天线2的连接部,SAR传感器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于另一个天线2的连接部,SAR传感器1的输出端连接于处理器3。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本实施方式中,天线2可以采用FPC、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DS)、金属边框三段式或天线移印工艺(PDS)形成,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天线2的形成方式不作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天线装置。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主要细化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天线的类型与天线的面积进行了细化。
本实施方式中,天线为耦合馈电式天线、倒F天线、环形天线或单极天线;然本实施例对天线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4所示,天线2为耦合馈电式天线,天线2包括天线分支21与天线分支22,且天线分支21与天线分支22之间存在耦合间隙 L1;SAR传感器1的输入端连接于天线分支21的连接部211;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5所示,天线2为耦合馈电式天线,天线2包括天线分支21与天线分支22,且天线分支21与天线分支22之间存在耦合间隙L1;SAR传感器1的输入端连接于天线分支22的连接部221;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6所示,天线2为倒F天线,天线2包括相互连接的天线分支23与天线分支24,且天线分支23与天线分支24之间存在耦合间隙L2;SAR传感器1的输入端连接于天线分支23的连接部231;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调节耦合间隙L1或耦合间隙L2的长度,能够调节天线频偏以增加天线带宽,从而满足天线辐射性能。
本实施例中,天线2的连接部为天线2的馈地部或馈电部;然本实施例对天线2的连接部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可根据天线2的天线形式设定;例如如图4所示,当天线2为耦合馈电式天线时,天线2的连接部211为天线2的馈地部。如图5所示,当天线2为耦合馈电式天线时,天线2的连接部221为天线2的馈电部。如图6所示,当天线2为倒F天线时,天线2的连接部231为天线2的馈电部,这样能够降低天线的调试难度,避免影响到该天线的天线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天线2的面积大于或等于40平方毫米;天线2的面积与预设距离的数值有关;实际上,此处的天线2的面积为与SAR传感器1直接相连的天线分支的面积;例如如图4中,天线2的面积实际上为天线分支21的面积;如图5中,天线2的面积实际上为天线分支22的面积;如图6 中,天线2的面积为天线分支23的面积与天线分支24的面积的和。本实施例中,由于预设距离的数值还与天线2的周边环境有关,因此,预设距离为一个波动值。例如当天线2的面积等于40平方毫米时,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约在[10,15]毫米之间,例如预设距离在0—10毫米、0—14毫米或0—15 毫米(然不限于此)。较佳的,本实施例中,天线2的面积为60平方毫米,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约在[20,25]毫米之间,例如预设距离在0—20毫米、0 —22毫米或0—25毫米(然不限于此),使得终端比吸收率测试标准下,保证人体能够被及时地感应到。
在另一个例子中,若天线2的面积为60平方毫米,预设距离的取值为 23毫米,当人体与天线2的距离为16毫米时,则16毫米在预设距离23毫米之内。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实际上,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还包括天线匹配电路4;天线匹配电路4的第一端连接在天线2的馈电部,天线匹配电路4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射频芯片5;天线匹配电路4的数目与天线2 的数目相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提供了天线的多种类型与天线的多种面积数值选择。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天线装置。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 7至9所示,天线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容6。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电容6的数目与天线2的数目相等;电容 6的第一端连接于天线2的馈地部,电容6的第二端用于接地。
本实施例中,电容6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1皮法且小于或等于18皮法;本实施例对电容6的具体的电容值不作任何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在一个例子中,在图4基础上,图8给出一种可能的改进方式:如图8 所示,天线2为耦合馈电式天线,电容6的第一端连接于天线2的馈地部,即天线分支21上的馈地部(也就是天线2的连接部211),电容6的第二端接地;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在另外一个例子中,在图5基础上,图9给出一种可能的改进方式:如图9所示,天线2为耦合馈电式天线,电容6的第一端连接于天线2的馈电部,即天线分支22上的馈电部(也就是天线2的连接部221),电容6的第二端接地;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在另外一个例子中,在图6基础上,图10给出一种可能的改进方式:如图10所示,天线2为倒F天线,电容6的第一端连接于天线2的馈地部,即天线分支24上的馈地部241,电容6的第二端接地;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在另外一个例子中,在图6基础上,图11给出一种可能的改进方式:如图11所示,天线2为倒F天线,电容6的第一端连接于天线2的馈电部,即天线分支23上的馈电部(也就是天线2的连接部231),电容6的第二端接地;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实际上,本实施例也可以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的改进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而言,天线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容,能够隔离对地电流,从而提升SAR传感器的感应灵敏度。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包括:电路板、处理器以及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天线装置。
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上具有与天线的连接部相连接的另一连接部,另一连接部与连接部的数量相等;SAR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处理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SAR传感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当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调节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使得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采用一个天线作为天线辐射体与 SAR传感器的感应体,实现降一个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SAR值(待调节天线可以为感应天线自身,也可以为另一个天线),替代了现有终端中一个天线作为天线辐射体与感应体实现降该天线自身SAR值的方式,从而避免将终端中的主天线作为感应体(主天线作为感应体导致天线方向图非常受限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满足任何市场的比吸收率测试标准且不影响天线的辐射性能。并且SAR传感器的输入端的数量与天线的数量相等,使得一个SAR 传感器上能够同时连接多个天线,从而实现一个SAR传感器满足多个天线的降SAR需求,替代了现有终端中一个天线对应连接一个电容式传感器的方式,避免了终端中存在多个SAR值超标的天线的情况下采用多个传感器,节省了成本与空间,降低了结构复杂度且提升了方案灵活度。
本实施方式中,当天线的连接部为馈电部时,电路板上的另一连接部为馈电点;当天线的连接部为馈地部时,电路板上的另一连接部为馈地点。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五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主要细化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当天线的数目为一个时,天线为5G wifi天线。
在一个例子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时,手机中包括主天线、分集天线、 GPS+2.4Ghzwifi天线以及5Ghz wifi天线;一般而言,主天线的SAR值超标;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5Ghzwifi天线作为SAR传感器的感应天线,实现主天线的降SAR需求;然实际中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5Ghz wifi天线实现5Ghz wifi天线或GPS+2.4Ghz wifi天线的降SAR需求。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在另一个例子中,当天线的数目为两个时,采用5G wifi天线与 GPS+2.4Ghz wifi天线作为SAR传感器的感应天线。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当天线的数目为一个时,天线为 5G wifi天线,提供了天线的一种类型。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天线调节方法,应用于第四实施方式或第五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如图12所示,天线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101,通过SAR传感器获取天线与人体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中,当人体靠近天线时,人体与天线形成一等效电容,导致天线上的电容值发生变化,SAR传感器从天线上获取电容值的变化量;即本实施例以电容值的变化量表征天线与人体的距离。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SAR传感器对距离的获取方式不作任何限制。
步骤102,判断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之内;若是,进入步骤103,否则返回步骤101。
本实施方式中,预设距离与天线的面积有关,天线的面积大于或等于40 平方毫米(当天线的面积等于40平方毫米时,预设距离约在[10,15]毫米之间),即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10毫米;本实施例对预设距离的具体数值不作任何限制,可根据天线的面积设定。较佳的,天线的面积为60平方毫米,预设距离约在[20,25]毫米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判断出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之内;然实际中不限于此。
步骤103,调节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
本实施方式中,待调节天线可以为天线自身,也可以为除天线之外的另外一个天线。
本实施方式中,调节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即为将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进行回退,以满足SAR标准。具体回退的功率大小可根据SAR超标值预先设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调节方法应用于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SAR传感器获取天线与人体的距离方式,替代了现有技术通过电容式传感器获取距离的方式,使得一个SAR传感器能够感应多个天线与人体的距离(SAR传感器能够接收多路信号),避免可能设置多个天线时需要多个传感器感应距离的情况,简化了方法流程,节省了成本。并且当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调节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替代了现有技术中调节感应天线自身的发射功率的方案,从而避免可能采用主天线实现降主天线SAR值的目的,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满足任何市场的比吸收率测试标准且不影响天线的辐射性能。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天线调节方法。第七实施方式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主要细化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中,对调节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的过程进行细化。
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调节方法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步骤201至步骤202与第六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至102对应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步骤203进行了细化,具体说明如下:
步骤203,调节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
本实施方式中,待调节天线可以为天线自身,也可以为除天线之外的另外一个天线。
本实施方式中,调节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即为将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进行回退,以满足SAR标准。具体回退的功率大小可根据SAR超标值预先设定。
本实施例中,步骤203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2031,获取待调节天线的待调节工作频段对应的射频参数。
本实施方式中,待调节天线的待调节工作频段为预先设定的,即待调节工作频段为待调节天线SAR值超标的工作频段(例如通过实验预先测出SAR 值超标的工作频段)。待调节工作频段对应的射频参数为预先设定的,即根据待调节工作频段的SAR超标值预先设定满足SAR标准的射频参数。
子步骤2032,根据射频参数调节待调节工作频段的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中,将待调节工作频段的发射功率回退至射频参数大小。
在一个例子中,待调节天线的工作频段包括第一至第八频段,待调节工作频段包括第三频段、第五频段以及第六频段,第三频段、第五频段以及第六频段对应的射频参数分别为K1、K2以及K3;根据获取的射频参数K1调节待调节天线第三频段的发射功率,根据获取的射频参数K2调节待调节天线第五频段的发射功率,根据获取的射频参数K3调节待调节天线第六频段的发射功率;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第六实施方式而言,根据获取的射频参数调节待调节工作频段的发射功率,提供了调节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 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 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天线装置,应用于包括处理器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包括:SAR传感器与至少一天线;
所述SAR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天线的连接部,所述SAR传感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SAR传感器的输入端的数量与所述天线的数量相等;
所述SAR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天线与人体的距离,并将所述距离输出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调节所述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的连接部为所述天线的馈地部或馈电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的面积大于或等于40平方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耦合馈电式天线、倒F天线、环形天线或单极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容,所述电容的数目与所述天线的数目相等;
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天线的馈地部,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用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1皮法且小于或等于18皮法。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处理器以及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
所述电路板上具有与所述天线的连接部相连接的另一连接部,所述另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的数量相等;
所述SAR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天线的数目为一个时,所述天线为5G wifi天线。
9.一种天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天线调节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SAR传感器获取所述天线与人体的距离;
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之内;
当所述距离在预设距离之内时,调节所述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所述天线对应的待调节天线的发射功率中,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待调节天线的待调节工作频段对应的射频参数;
根据所述射频参数调节所述待调节工作频段的发射功率。
CN201710499796.3A 2017-06-27 2017-06-27 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 Pending CN1075481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9796.3A CN107548145A (zh) 2017-06-27 2017-06-27 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9796.3A CN107548145A (zh) 2017-06-27 2017-06-27 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8145A true CN107548145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7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99796.3A Pending CN107548145A (zh) 2017-06-27 2017-06-27 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8145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0518A (zh) * 2018-03-30 2018-09-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80701A (zh) * 2018-05-14 2018-11-23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天线辐射性能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963451A (zh) * 2018-07-26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比吸收率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88151A (zh) * 2018-07-04 2018-12-25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581074A (zh) * 2018-12-05 2019-04-05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ar sensor控制单元的传输路径结构及其设置方法
CN109714488A (zh) * 2019-01-31 2019-05-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工作模式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89495A (zh) * 2019-06-29 2019-09-27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92579A (zh) * 2018-04-28 2020-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缝隙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10913064A (zh) * 2018-09-18 2020-03-2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人体辐射吸收率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WO2020097919A1 (zh) * 2018-11-16 2020-05-22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回退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77290A (zh) * 2020-01-19 2020-06-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降低sar的终端、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1491051A (zh) * 2020-04-21 2020-08-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1511006A (zh) * 2020-04-21 2020-08-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发射功率的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1129110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675622A (zh) * 2020-05-13 2021-11-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3993199A (zh) * 2020-07-27 2022-01-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辐射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11849410B2 (en) 2020-01-02 2023-12-19 Asustek Computer Inc. Antenna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which dynamically adjust output power of an antenna
TWI832236B (zh) * 2022-05-09 2024-02-11 緯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0187A (zh) * 2013-11-07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56526A (zh) * 2014-11-18 2016-06-0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实现天线选择的穿戴式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6129591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降sar的智能天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0187A (zh) * 2013-11-07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56526A (zh) * 2014-11-18 2016-06-0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实现天线选择的穿戴式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6129591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降sar的智能天线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0518A (zh) * 2018-03-30 2018-09-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功率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575193B2 (en) 2018-04-28 2023-02-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lot antenna
CN110892579A (zh) * 2018-04-28 2020-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缝隙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08880701A (zh) * 2018-05-14 2018-11-23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天线辐射性能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088151A (zh) * 2018-07-04 2018-12-25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963451A (zh) * 2018-07-26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比吸收率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63451B (zh) * 2018-07-26 2021-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比吸收率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13064A (zh) * 2018-09-18 2020-03-2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人体辐射吸收率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WO2020097919A1 (zh) * 2018-11-16 2020-05-22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回退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71937A (zh) * 2018-11-16 2021-05-07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回退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81074A (zh) * 2018-12-05 2019-04-05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ar sensor控制单元的传输路径结构及其设置方法
CN109714488A (zh) * 2019-01-31 2019-05-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工作模式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89495A (zh) * 2019-06-29 2019-09-27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129110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849410B2 (en) 2020-01-02 2023-12-19 Asustek Computer Inc. Antenna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which dynamically adjust output power of an antenna
CN111277290A (zh) * 2020-01-19 2020-06-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降低sar的终端、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1511006A (zh) * 2020-04-21 2020-08-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发射功率的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491051A (zh) * 2020-04-21 2020-08-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3675622A (zh) * 2020-05-13 2021-11-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3993199A (zh) * 2020-07-27 2022-01-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辐射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3993199B (zh) * 2020-07-27 2024-05-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辐射功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TWI832236B (zh) * 2022-05-09 2024-02-11 緯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8145A (zh) 天线装置、移动终端及天线调节方法
US1153924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niaturized antenna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s
KR102601601B1 (ko) 위상 진폭 제어 알고리즘을 이용한 무선전력송신기 및 무선전력수신기
KR101195798B1 (ko) 무선 전력공급 장치 및 방법
CN204375977U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
CN102510295B (zh) 降低sar峰值的无线终端及其降低sar峰值的方法
CN107925156A (zh) 通信终端
WO2014197454A9 (en)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pocket-forming
TWI502808B (zh) 行動通訊裝置
CN106229634A (zh)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TWI587646B (zh) 通訊系統及通訊方法
Quddious et al.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UWB antenna using an FET switch powered by wireless RF harvested energy
WO2018119445A1 (en) Wireless energy harvesting
US20180151952A1 (en)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Same
Fujimoto et al. Antennas for Small Mobile Terminals
EP4136738A1 (en) Wireless-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for creating a uniform near-field charging area
US11196158B2 (en) Electric composite detection antenna
CN105826681B (zh) 一种天线系统
CN204614927U (zh) 混合式辐射体组件的天线数组
EP3163511A1 (en) Multi-band rfid device
CN207199838U (zh) 一种基于金属环境下的双面螺旋nfc天线
JP2012034328A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05024439A (zh) 一种无线储能平台
CN105991152B (zh) 电子装置
CN113489554A (zh) 一种通信设备及降低通信设备的sar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