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7646B - 通訊系統及通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訊系統及通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7646B
TWI587646B TW104113477A TW104113477A TWI587646B TW I587646 B TWI587646 B TW I587646B TW 104113477 A TW104113477 A TW 104113477A TW 104113477 A TW104113477 A TW 104113477A TW I587646 B TWI587646 B TW I5876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ceiver
coupler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3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5723A (zh
Inventor
蔡調興
邱建評
吳維揚
吳曉薇
蘇志欽
方俐媛
Original Assignee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5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5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7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76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4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separate antennas for the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Description

通訊系統及通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通訊系統,特別係關於一種高通訊品質之通訊系統。
隨著行動通訊技術的發達,行動裝置在近年日益普遍,常見的例如:手提式電腦、行動電話、多媒體播放器以及其他混合功能的攜帶型電子裝置。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行動裝置通常具有無線通訊的功能。有些涵蓋長距離的無線通訊範圍,例如:行動電話使用2G、3G、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統及其所使用700MHz、85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以及2600MHz的頻帶進行通訊,而有些則涵蓋短距離的無線通訊範圍,例如:Wi-Fi、Bluetooth系統使用2.4GHz、5.2GHz和5.8GHz的頻帶進行通訊。
為了達到良好的通訊品質並顧及眾多操作頻段,現今行動裝置大多會設置多組天線和收發模組,在執行無線通訊功能時,行動裝置能即時選取當下與基地台之間通訊效果最佳之天線來傳輸信號。然而,傳統多天線系統受到天線結構和裝置尺寸所限制,常造成輻射多樣性不足,且通訊品質易受環境改變影響。
「封包相關係數」為信號多樣性之其中一種評估 標準,當封包相關係數太高時,即表示天線之間之輻射多樣性不足,無法表現出多天線系統最佳之傳輸能力。傳統多天線系統通常都會面臨封包係數過高之問題。因此,有必要設計出一種全新之通訊系統,來克服傳統技術所遭遇之困境。
在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通訊系統,包括:一第一天線;一第二天線;一第一收發器;一第二收發器;以及一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耦接於該第一天線、該第二天線,該第一收發器,以及該第二收發器之間;其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係用於調整來自該第一天線、該第二天線、該第一收發器,或(且)該第二收發器之各信號之相位和功率,以提升該通訊系統之通訊品質。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包括一第一耦合器、一第二耦合器、一第三耦合器,以及一第四耦合器,用於結合或分割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耦合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端,該第一耦合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一天線,該第二耦合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端,而該第二耦合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二天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三耦合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端,該第三耦合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一收發器,該第三耦合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第一耦合器之該第二端,該第三耦合器之該第三端係耦接至該第二耦合器之該第三端,該第四耦合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 一第三端,該第四耦合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二收發器,該第四耦合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第一耦合器之該第三端,而該第四耦合器之該第三端係耦接至該第二耦合器之該第二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更包括一第一相位調整器和一第二相位調整器,用於調整信號相位。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相位調整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第一相位調整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一耦合器之該第三端,該第一相位調整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第四耦合器之該第二端,該第二相位調整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第二相位調整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三耦合器之該第三端,而該第二相位調整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第二耦合器之該第三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接收模式時,該第一耦合器係將來自該第一天線之信號分割為一第一信號和一第二信號,該第二耦合器係將來自該第二天線之信號分割為一第三信號和一第四信號,該第三耦合器係將該第一信號和該第四信號結合並傳送至該第一收發器,而該第四耦合器係將該第二信號和該第三信號結合並傳送至該第二收發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二信號之相位係由一第一相位調整器所調整,而該第四信號之相位係由一第二相位調整器所調整。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能 控制該第一天線和該第二天線之輻射場型,以接收不同方向之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使得該第一收發器和該第二收發器接收不同方向之信號,以降低各信號之封包相關係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波束形成模式時,該第一信號、該第二信號、該第三信號,以及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一收發模式時,該第一信號和該第三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而該第二信號和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為0。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二收發模式時,該第一信號、該第二信號,以及該第三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而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為0。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三收發模式時,該第一信號、該第三信號,以及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而該第二信號之功率為0。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一交換模式時,該第一信號和該第三信號之功率皆為0,而該第二信號和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二交換模式時,該第二信號、該第三信號,以及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而該第一信號之功率為0。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三交 換模式時,該第一信號、該第二信號,以及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而該第三信號之功率為0。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通訊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第一天線、一第二天線、一第一收發器、一第二收發器,以及一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其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係耦接於該第一天線、該第二天線,該第一收發器,以及該第二收發器之間;以及藉由使用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調整來自該第一天線、該第二天線、該第一收發器,或(且)該第二收發器之各信號之相位和功率,以提升通訊品質。
100、200、300、600‧‧‧通訊系統
110‧‧‧第一天線
120‧‧‧第二天線
130‧‧‧第一收發器
140‧‧‧第二收發器
150、250、350、650‧‧‧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
210‧‧‧第一耦合器
220‧‧‧第二耦合器
230‧‧‧第三耦合器
240‧‧‧第四耦合器
260‧‧‧第一相位調整器
270‧‧‧第二相位調整器
680‧‧‧第一雙刀雙擲開關
690‧‧‧第一雙刀雙擲開關
S1‧‧‧第一信號
S2‧‧‧第二信號
S3‧‧‧第三信號
S4‧‧‧第四信號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第3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第4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第4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第4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 第4D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第4E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第4F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第4G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第5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於其間相位差為0度時之整體輻射場形圖;第5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於其間相位差為45度時之整體輻射場形圖;第5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於其間相位差為90度時之整體輻射場形圖;第6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第7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
為讓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100之示意圖。通訊系統100可運用於一行動裝置中,例如: 一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一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以及一筆記型電腦(Notebook Computer)。如第1圖所示,通訊系統100至少包括:一第一天線110、一第二天線120、一第一收發器130、一第二收發器140,以及一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150。第一天線110和一第二天線120之種類於本發明中並不特別限制。舉例而言,第一天線110和一第二天線120之任一者可為一單極天線(Monopole Antenna)、一偶極天線(Dipole Antenna)、一迴圈天線(Loop Antenna)、一螺旋天線(Helical Antenna)、一補釘天線(Patch Antenna),或是一晶片天線(Chip Antenna)。第一收發器130和第二收發器140皆具有接收和傳送信號之功能。雖然第1圖僅顯示二支天線和二個收發器,但在其他實施例中,通訊系統100還可包括更多支天線及更多個收發器。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150係耦接於第一天線110、第二天線120,第一收發器130,以及第二收發器140之間。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150係用於調整來自第一天線110、第二天線120、第一收發器130,或(且)第二收發器140之各信號之相位(Phase)和功率(Power),以提升通訊系統100之通訊品質。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150之內部結構及詳細運作方式將於下列實施例中作詳細說明。必須理解的是,下列實施例和圖式僅為舉例,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200之示意圖。第2圖和第1圖相似。在第2圖之實施例中,通訊裝置200之一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250至少包括一第一耦合器(Coupler)210、一第二耦合器220、一第三耦合器230, 以及一第四耦合器240。每一耦合器皆可用於結合信號或是分割信號。舉例而言,每一耦合器可為一三埠(Three-port)元件,其可將第一端輸入之信號分割後從第二端和第三端輸出,或可將第二端和第三端輸入之信號結合後從第一端輸出。詳細而言,前述耦合器可用下列方式配置。第一耦合器210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端,其中第一耦合器210之第一端係耦接至第一天線110。第二耦合器220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端,其中第二耦合器220之第一端係耦接至第二天線120。第三耦合器230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端,其中第三耦合器230之第一端係耦接至第一收發器130,第三耦合器230之第二端係耦接至第一耦合器210之第二端,而第三耦合器230之第三端係耦接至第二耦合器220之第三端。第四耦合器240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端,其中第四耦合器240之第一端係耦接至第二收發器140,第四耦合器240之第二端係耦接至第一耦合器210之第三端,而第四耦合器240之第三端係耦接至第二耦合器220之第二端。前述耦合器之操作,例如:分割信號、結合信號、通過信號,以及調整信號分割及信號結合之功率比率,皆可根據一控制信號而決定。此控制信號可由一處理器所產生,或可由一使用者所輸入(未顯示)。而在該等耦合器之任意二端上,亦可配置相對應的兩組開關(未顯示),該等開關之切換狀態亦可由該控制訊號所決定,運用開關可阻斷信號之功能,藉此可達到本發明更佳之功效。
第3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 置300之示意圖。第3圖和第2圖相似。在第3圖之實施例中,通訊裝置300之一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350更包括一第一相位調整器(Phase Tuner)260和一第二相位調整器270。每一相位調整器皆可用於調整信號相位。舉例而言,每一相位調整器可為一二埠(Two-port)元件,其可將第一端輸入之信號改變相位後從第二端輸出,或可將第二端輸入之信號改變相位後從第一端輸出。詳細而言,前述相位調整器可用下列方式配置。第一相位調整器260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第一相位調整器260之第一端係耦接至第一耦合器210之第三端,而第一相位調整器260之第二端係耦接至第四耦合器240之第二端。第二相位調整器270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第二相位調整器270之第一端係耦接至第三耦合器230之第三端,而第二相位調整器270之第二端係耦接至第二耦合器220之第三端。前述相位調整器之操作,例如:提前信號相位45度、提前信號相位90度、延後信號相位45度,以及延後信號相位90度,皆可根據一控制信號而決定。此控制信號可由一處理器所產生,或可由一使用者所輸入(未顯示)。
第4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300之示意圖。如第4A圖所示,當通訊系統300操作於一接收模式時,第一耦合器210係將來自第一天線110之信號分割為一第一信號S1和一第二信號S2,而第二耦合器220係將來自第二天線120之信號分割為一第三信號S3和一第四信號S4。分割信號之功率比率是可調整的。舉例而言,第一信號S1與第二信號S2之功率比率可為0.5:0.5或0.6:0.4或0.3:0.7,或配合耦合 器二端之開關(未顯示),達到0:1或1:0之功率分配,而第三信號S3與第四信號S4之功率比率可為0.5:0.5或0.6:0.4或0.3:0.7,亦可配合耦合器二端之開關(未顯示),達到0:1或1:0之功率分配,但不僅限於此。第二信號S2之相位更可由一第一相位調整器260所調整,而第四信號S4之相位更可由一第二相位調整器270所調整。然後,第三耦合器230係將第一信號S1和第四信號S4結合並傳送至第一收發器130,而第四耦合器240係將第二信號S2和第三信號S3結合並傳送至第二收發器140。大致上來說,通訊系統300係將原先第一天線110和第二天線120所接收之二路信號(S1+S2和S3+S4)分解並調整相位,重新合成另外二路新信號(S1+S4和S2+S3),最後再傳送至第一收發器130和第二收發器140作進一步處理。在此設計下,等同於利用輻射特性異於原本之另外二支新天線來接收信號,因此可降低各信號之封包相關係數,從而增進整體系統之輻射效率。另外,藉由適當地控制各耦合器,通訊系統300可自由地選擇多重信號路徑,以提升信號之運算及使用效率。必須注意的是,前述接收模式更可再細分為一波束形成模式(Beam Forming Mode)、一第一收發模式(Forward Mode)、一第二收發模式、、一第三收發模式、一第一交換模式(Swap Mode)、一第二交換模式,以及一第三交換模式,這些子模式將於第4A-4G圖之實施例中詳細介紹。
在第4A圖之實施例中,當通訊系統300操作於波束形成模式時,第一信號S1、第二信號S2、第三信號S3,以及第四信號S4之功率皆不為0。在波束形成模式中,相位及功率分 配轉換電路350能控制第一天線110和第二天線120之輻射場型,以接收不同方向之信號。請一併參考第5A、5B、5C圖。第5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天線110和第二天線120於其間相位差為0度時之整體輻射場形圖。第5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天線110和第二天線120於其間相位差為45度時之整體輻射場形圖。第5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天線110和第二天線120於其間相位差為90度時之整體輻射場形圖。根據第5A、5B、5C圖之量測結果可知,僅藉由調整第一天線110和第二天線120之間之相位差,即可改變天線系統之整體輻射場型,以接收不同方向之信號。若再輔以妥善控制各耦合器來降低各信號之封包相關係數,通訊系統300之總輻射效率將可大幅提升,進而增進整體系統之通訊品質。
第4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300之示意圖。在第4B圖之實施例中,當通訊系統300操作於第一收發模式時,第一信號S1和第三信號S3之功率皆不為0,而第二信號S2和第四信號S4之功率皆為0。在第一收發模式中,第一天線110所接收之第一信號S1係直接傳送至第一收發器130,而第二天線120所接收之第三信號S3係直接傳送至第二收發器140。第一收發模式未經任何信號結合及分割之過程,可視為信號之直接轉送操作。在此模式下,第一天線110僅可與第一收發器130進行溝通,而第二天線120僅可與第二收發器140進行溝通。
第4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 置300之示意圖。在第4C圖之實施例中,當通訊系統300操作於第二收發模式時,第一信號S1、第二信號S2,以及第三信號S3之功率皆不為0,而第四信號S4之功率為0。在第二收發模式中,第一天線110所接收之第一信號S1和第二信號S2係先進行分割,然後第一信號S1係傳送至第一收發器130,而第二信號S2係與第二天線120所接收之第三信號S3相結合後再傳送至第二收發器140。在此模式下,第一天線110和第二天線120皆可與第二收發器140進行溝通,但僅有第一天線110可與第一收發器130進行溝通。然需特別注意的是,因為第一天線110所接收之第二信號S2與第二天線120所接收之第三信號S3經過相互結合,故該模式亦具有波束形成的效果。
第4D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300之示意圖。在第4D圖之實施例中,當通訊系統300操作於第三收發模式時,第一信號S1、第三信號S3,以及第四信號S4之功率皆不為0,而第二信號S2之功率為0。在第三收發模式中,第二天線120所接收之第三信號S3和第四信號S4係先進行分割,然後第三信號S3係傳送至第二收發器140,而第四信號S4係與第一天線110所接收之第一信號S1相結合後再傳送至第一收發器130。在此模式下,第一天線110和第二天線120皆可與第一收發器130進行溝通,但僅有第二天線120可與第二收發器140進行溝通。相似地,因為第一天線110所接收之第一信號S1與第二天線120所接收之第四信號S4經過相互結合,故該模式亦具有波束形成的效果。
第4E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 置300之示意圖。在第4E圖之實施例中,當通訊系統300操作於第一交換模式時,第一信號S1和第三信號S3之功率皆為0,而第二信號S2和第四信號S4之功率皆不為0。在第一交換模式中,第一天線110所接收之第二信號S2係直接傳送至第二收發器140,而第二天線120所接收之第四信號S4係直接傳送至第一收發器130。第一交換模式未經任何信號結合及分割之過程,可視為信號之直接交換操作。在此模式下,第一天線110僅可與第二收發器140進行溝通,而第二天線120僅可與第一收發器130進行溝通。
第4F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300之示意圖。在第4F圖之實施例中,當通訊系統300操作於第二交換模式時,第二信號S2、第三信號S3以及第四信號S4之功率皆不為0,而第一信號S1之功率為0。在第二交換模式中,第二天線120所接收之第三信號S3和第四信號S4係先進行分割,然後第四信號S4係,傳送至第一收發器130,而第三信號S3係與第一天線110所接收之第二信號S2相結合後再傳送至第二收發器140。在此模式下,第一天線110和第二天線120皆可與第二收發器140進行溝通,但僅有第二天線120可與第一收發器130進行溝通。相似地,因為第一天線110所接收之第二信號S2與第二天線120所接收之第三信號S3經過相互結合,故該模式亦具有波束形成的效果。
第4G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300之示意圖。在第4G圖之實施例中,當通訊系統300操作於第三交換模式時,第一信號S1、第二信號S2以及第四信號S4 之功率皆不為0,而第三信號S3之功率為0。在第三交換模式中,第一天線110所接收之第一信號S1和第二信號S2係先進行分割,然後第二信號S2係傳送至第二收發器140,而第一信號S1係與第二天線120所接收之第四信號S4相結合後再傳送至第一收發器130。在此模式下,第一天線110和第二天線120皆可與第一收發器130進行溝通,但僅有第一天線110可與第二收發器140進行溝通。相似地,因為第一天線110所接收之第一信號S1與第二天線120所接收之第四信號S4經過相互結合,故該模式亦具有波束形成的效果。
必須注意的是,通訊系統300亦可操作於一發射模式。當通訊系統300操作於發射模式時,其原理大致與第4A-4G圖之實施例相同,而差異僅在於信號傳遞路徑係由第一收發器130和第二收發器140經過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350再傳往第一天線110和第二天線120。此時,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350之第三耦合器230和第四耦合器240係用於執行信號分割程序,而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350之第一耦合器210和第二耦合器220係用於執行信號結合程序。發射模式之其餘操作特徵皆與接收模式相近,故在此不再贅述。
第6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600之示意圖。第6圖和第1圖相似。在第6圖之實施例中,通訊裝置600之一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650包括一第一耦合器210、一第二耦合器220、一第三耦合器230、一第四耦合器240、一第一相位調整器260、一第二相位調整器270、一第一雙刀雙擲開關680(Double-Pole and Double-Throw Switch, DPDT Switch),以及一第二雙刀雙擲開關690。第6圖之實施例使用第一雙刀雙擲開關680和第二雙刀雙擲開關690來控制各耦合器,亦可達成與第4A-4G圖之實施例相似之效果。
第7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此種通訊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驟。在步驟S710,提供一第一天線、一第二天線、一第一收發器、一第二收發器,以及一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其中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係耦接於第一天線、第二天線,第一收發器以及第二收發器之間。然後,在步驟S720,藉由使用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調整來自第一天線、第二天線、第一收發器,或(且)第二收發器之各信號之相位和功率,以提升通訊品質。必須注意的是,以上步驟無須依次序執行,且第1-6圖之所有實施例之任何一或複數項特徵均可套用至第7圖之通訊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之通訊系統和通訊方法並不僅限於第1-7圖所圖示之狀態。本發明可以僅包括第1-7圖之任何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之任何一或複數項特徵。換言之,並非所有圖示之特徵均須同時實施於本發明之通訊系統和通訊方法當中。
在本說明書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的序數,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彼此之間並沒有順序上的先後關係,其僅用於標示區分兩個具有相同名字之不同元件。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 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通訊系統
110‧‧‧第一天線
120‧‧‧第二天線
130‧‧‧第一收發器
140‧‧‧第二收發器
150‧‧‧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

Claims (20)

  1. 一種通訊系統,包括:一第一天線;一第二天線;一第一收發器;一第二收發器,其中該第一收發器和該第二收發器各自為一整合式元件,其同時具有接收和傳送信號之功能;以及一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耦接於該第一天線、該第二天線、該第一收發器以及該第二收發器之間;其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係用於分割與結合來自該第一天線、該第二天線、該第一收發器,或(且)該第二收發器之各信號之相位和功率,以提升該通訊系統之通訊品質。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包括一第一耦合器、一第二耦合器、一第三耦合器以及一第四耦合器,用於結合或分割信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耦合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端,該第一耦合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一天線,該第二耦合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端,而該第二耦合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二天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三耦合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端,該第三耦合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一收發器,該第三耦合器之該第二 端係耦接至該第一耦合器之該第二端,該第三耦合器之該第三端係耦接至該第二耦合器之該第三端,該第四耦合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第三端,該第四耦合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二收發器,該第四耦合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第一耦合器之該第三端,而該第四耦合器之該第三端係耦接至該第二耦合器之該第二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更包括一第一相位調整器和一第二相位調整器,用於調整信號相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相位調整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第一相位調整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一耦合器之該第三端,該第一相位調整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第四耦合器之該第二端,該第二相位調整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第二相位調整器之該第一端係耦接至該第三耦合器之該第三端,而該第二相位調整器之該第二端係耦接至該第二耦合器之該第三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接收模式時,該第一耦合器係將來自該第一天線之信號分割為一第一信號和一第二信號,該第二耦合器係將來自該第二天線之信號分割為一第三信號和一第四信號,該第三耦合器係將該第一信號和該第四信號結合並傳送至該第一收發器,而該第四耦合器係將該第二信號和該第三信號結合並傳送至該第二收發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二信號之相位係由一第一相位調整器所調整,而該第四信號之相位係由一第二相位調整器所調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能控制該第一天線和該第二天線之輻射場型,以接收不同方向之信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使得該第一收發器和該第二收發器接收不同方向之信號,以降低各信號之封包相關係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波束形成模式時,該第一信號、該第二信號、該第三信號以及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一收發模式時,該第一信號和該第三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而該第二信號和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為0。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二收發模式時,該第一信號、該第二信號以及該第三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而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為0。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三收發模式時,該第一信號、該第三信號以及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而該第二信號之功率為0。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一交換模式時,該第一信號和該第三信號之功率皆為0,而該第二信號和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二交換模式時,該第二信號、該第三信號以及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而該第一信號之功率為0。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系統,其中當該通訊系統操作於一第三交換模式時,該第一信號、該第二信號以及該第四信號之功率皆不為0,而該第三信號之功率為0。
  18. 一種通訊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第一天線、一第二天線、一第一收發器、一第二收發器以及一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其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係耦接於該第一天線、該第二天線、該第一收發器以及該第二收發器之間,其中該第一收發器和該第二收發器各自為一整合式元件,其同時具有接收和傳送信號之功能;以及藉由使用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分割與結合來自該第一天線、該第二天線、該第一收發器,或(且)該第二收發器之各信號之相位和功率,以提升通訊品質。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能控制該第一天線和該第二天線之輻射場型,以接收不同方向之信號。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相位及功率分配轉換電路使得該第一收發器和該第二收發器接收不同方向之信號,以降低各信號之封包相關係數。
TW104113477A 2015-03-25 2015-04-28 通訊系統及通訊方法 TWI587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668,539 US9484978B2 (en) 2015-03-25 2015-03-25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djustable signal phase and pow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5723A TW201635723A (zh) 2016-10-01
TWI587646B true TWI587646B (zh) 2017-06-11

Family

ID=56974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3477A TWI587646B (zh) 2015-03-25 2015-04-28 通訊系統及通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84978B2 (zh)
CN (1) CN106209268B (zh)
TW (1) TWI587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56865B2 (en) * 2016-05-17 2019-04-09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Bidirectional transceiver circuits
CN108306098B (zh) * 2017-01-12 2020-12-22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和无人机
CN108988903B (zh) 2018-07-23 2020-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20020110A1 (en) 2018-07-23 2020-01-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ceiving module, transmitting module, and radio frequency system
CN110581367B (zh) * 2019-08-21 2021-03-23 内江喜马雅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4t6r对称天线系统及多输入多输出功率均衡方法
CN112152682B (zh) * 2020-08-13 2021-09-21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二路天线实现双/多路捆绑通信的mimo通信装置
TWI825463B (zh) * 2021-08-10 2023-12-11 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封裝基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359A (en) * 1992-04-07 1993-08-03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Low difference pattern sidelobe pattern circuit
US7937051B2 (en) * 2007-10-11 2011-05-03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level of RF signals, and a transmitter including a wide band measurement circuit
TW201442339A (zh) * 2013-04-29 2014-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雙無線通訊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7273A (en) * 1981-05-11 1992-04-2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Adaptive steerable null antenna processor with null indicator
EP0086558A1 (en) * 1982-02-08 1983-08-24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Defence in Her Britannic Majesty's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ntenna array circuits
EP1280230A4 (en) * 2000-03-31 2005-03-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ORTABLE TELEPHONE DEVICE AND CONTROL MODE
US20040178862A1 (en) * 2003-03-11 2004-09-16 Mitch Kapla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dependent transmit paths within a single phased-array antenna
US7525926B2 (en) 2004-08-02 2009-04-28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beam forming and diversity
CN100428643C (zh) * 2004-10-13 2008-10-22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
US7304608B2 (en) 2005-08-29 2007-12-04 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network apparatus and adaptive digital beamforming method thereof
US8515365B2 (en) 2011-02-11 2013-08-20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EP2632058B1 (en) 2012-02-24 2016-01-13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viding a composite beampattern
CN103856235B (zh) * 2012-11-28 2016-06-22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单元、集成电路及校准收发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359A (en) * 1992-04-07 1993-08-03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Low difference pattern sidelobe pattern circuit
US7937051B2 (en) * 2007-10-11 2011-05-03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level of RF signals, and a transmitter including a wide band measurement circuit
TW201442339A (zh) * 2013-04-29 2014-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雙無線通訊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85500A1 (en) 2016-09-29
CN106209268B (zh) 2018-12-11
US9484978B2 (en) 2016-11-01
TW201635723A (zh) 2016-10-01
CN106209268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7646B (zh) 通訊系統及通訊方法
CN108199728B (zh)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WO2022062585A1 (zh)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08462498B (zh)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EP4220973A1 (en)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7113693A1 (zh) 天线复用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390694B (zh)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08880602B (zh) 多路选择开关以及相关产品
US10419040B1 (en) Multiway switch,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599777B (zh)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US9287941B2 (en) Beam forming and steering using LTE diversity antenna
TWI591894B (zh) 天線系統
US911811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feed-in method thereof
US20220200560A1 (en) Phase shifters with switched transmission line loads
WO2023169044A1 (zh) 一种天线系统、方法及无线通信设备
US8711971B2 (e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ceiver
JP2022138125A (ja) 無線周波数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双方向性可変利得増幅器
US1179180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hase shifting
CN108923791B (zh)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EP423989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operating transmission path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EP4243200A1 (en) Antenna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2100260A (ja) スイッチ式伝送線負荷を備えた位相シフタ
WO2014205929A1 (zh) 一种天线、天线装置及终端
WO201601197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adjust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other coexisting antenna (s) and rel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W202036985A (zh) 行動裝置和天線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