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4198B - 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装置及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装置及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4198B
CN111954198B CN202010711111.9A CN202010711111A CN111954198B CN 111954198 B CN111954198 B CN 111954198B CN 202010711111 A CN202010711111 A CN 202010711111A CN 111954198 B CN111954198 B CN 111954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adio frequency
user
prompt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11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4198A (zh
Inventor
杨永辉
何廷万
刘宏罡
蒙海进
谢晓博
彭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111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4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4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4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6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e.g. comp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设备寻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装置及充电座。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射频信号,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当所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从而提高了智能设备的寻找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装置及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设备寻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装置及充电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为了适应于人们的生活,智能设备在体积上的设计越来越微型化,但是由于这些微型化的设计导致智能设备体积变得越来越小,往往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丢失,致使用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盲目的进行寻找,从而导致智能设备的寻找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装置及充电座,可以解决智能设备的寻找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包括:
获取射频信号,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
当所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
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包括:
当所述智能设备符合预设协议时,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相位差;
根据所述相位差计算所述智能设备的相对角度;
计算所述相对角度和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
当检测到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根据所述相对角度选择转向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进行转向操作。
可选的,根据所述差值的绝对值调整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确定转向角度。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还包括:
当所述智能设备不符合预设协议时,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差;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的正负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方向;
当检测到所述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根据所述方向选择转向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进行转向操作。
可选的,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调整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确定转向角度。
可选的,在获取第一信号强度之后,包括:
获取第二信号强度,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则确定转身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身提示信息旋转预设角度。
可选的,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之后,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则将所述信号阈值以预设频率进行缩减;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缩减后的信号阈值时,发出语音提醒,以告知用户前方预设距离处存在所述智能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寻找装置,包括:
确定转向模块,用于获取射频信号,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
确定前行模块,用于当所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
确定位置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座,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充电座上运行时,使得充电座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射频信号,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当所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当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获取的射频信号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使用户进行转向操作,当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说明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处于相对方向,这时根据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再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说明距离待寻找的智能设备越来越近,从而根据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从而提高了智能设备的寻找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寻找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寻找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OA寻向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寻找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寻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设备寻找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射频信号,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为充电座,充电座的主芯片获取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发出的射频信号,并判断所获取的射频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所获取的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充电座的主芯片根据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并根据所确定的转向提示信息去执行提示用户的操作,以使用户根据所确定的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其中,上述预设条件为当前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发出的射频信号满足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与当前用户所面向的方向相同时的条件;上述转向提示信息为提示用户向那个方向进行旋转;上述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可以是智能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例如蓝牙耳机。
具体的,上述转向提示信息可以为确定哪一个方向的指示灯进行闪烁,从而用户根据闪烁的转向指示灯,可知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相对于用户自身的所处位置的方向,从而致使用户可以根据闪烁的转向指示灯向该方向进行转向来寻找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对应的方向,例如,充电座的主芯片根据射频信号处理得到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向左偏离当前用户所面向的方向,从而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为左转指示灯进行闪烁,用户根据闪烁的左转指示灯,用户向左进行转向来寻找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对应的方向。
可选的,上述转向利用实时反馈调节机制,当充电座的主芯片根据当前所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为左转指示灯进行闪烁时,用户根据所确定的转向提示信息向左进行转向,但是可能会出现因用户旋转时角度过大,导致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变成向右偏离当前用户所面向的方向,此时就需再次向右旋转一定角度才可使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与当前用户所面向的方向相同,故充电座的主芯片根据当前所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为右转指示灯进行闪烁,用户再向右进行转向来寻找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对应的方向,上述因转向的角度问题而导致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与当前用户所面向的方向有所不同,用户需多次根据充电座的主芯片所确定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调整其所面对的方向来寻找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对应的方向。
可选的,在获取射频信号之前,充电座的主芯片获取用户通过充电座的寻找按键所发出的寻找指令,并根据用户发出的寻找指令,生成控制信号,用以控制充电座内的射频开关以预设的频率周期性切换充电座内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从而得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接收到的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发出的射频信号,其中,上述第一天线和上述第二天线为蓝牙天线,两个天线的型号以及射频通路完全相同,相互之间一左一右垂直设置在充电座两侧。
可选的,上述充电座的主芯片可以是nRF52811。
步骤S102、当所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充电座的主芯片判断出上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充电座的主芯片根据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并根据所确定的前行提示信息去执行提示用户的操作,以使用户根据所确定的前行提示信息向正前方行走。其中,上述前行提示信息为提示用户向正前方行走。
具体示例而非限定,上述前行提示信息可以为确定前行方向的指示灯进行闪烁,用户根据闪烁的前方指示灯,可知用户当前所面向的方向正是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从而致使用户向正前方行走来寻找的智能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若当前用户所面向的方向,并不是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也就是说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则需要根据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也就是用户需要往哪个方向进行旋转,充电座的主芯片可以根据所确定的转向提示信息利用指示灯进行灯光显示、蜂鸣器进行鸣笛、语音提示等提示方式去提示用户,以使用户根据其所确定的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从而调整用户所面对的方向。充电座再实时地获取射频信号,当根据当前射频信号判断出用户旋转调整后所面对的方向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偏差小于一定阈值,也就是说当前的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则充电座的主芯片确定前行提示信息,充电座的主芯片可以利用指示灯进行灯光显示、蜂鸣器进行鸣笛、语音提示等提示方式去提示用户,以使用户根据前行提示信息向正前方行走。
步骤S103、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座的主芯片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充电座的主芯片检测到第一信号强度呈现逐渐变大的趋势时,说明当前用户前行方向正确,用户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越来越近,所以第一信号强度才会越来越强。充电座的主芯片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可以得到当前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距离,并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从而根据所确定的位置提示信息去执行提示用户的操作,以使用户根据所确定的位置提示信息确定待寻找的智能设备位置。其中,上述第一信号强度为上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接收到的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发出的射频信号强度的平均值,通过取其平均值能够更准确的判断充电座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相对位置;上述位置提示信息为向用户提示当前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位置,充电座的主芯片可以根据所确定的位置提示信息利用指示灯进行灯光显示、蜂鸣器进行鸣笛、语音提示等提示方式去提示用户。
可选的,主要通过实时反馈调节来调节用户前进方向以及频率,根据充电座的主芯片所获取的信号来实时的调节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其调节后的提示信息,进行寻找智能设备的操作。例如,上述位置提示信息通过充电座的主芯片根据所获取当前第一信号强度进行确定,若检测到第一信号强度越大,则通过控制蜂鸣器鸣笛频率或者前行指示灯闪烁的频率来为用户做进一步的提示,设置的蜂鸣器鸣笛频率或前行指示灯闪烁频率越快,则说明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越近,从而致使用户可以根据鸣笛频率或者闪烁频率得知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当前与自身所处位置的距离,防止用户走过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或者走反方向。
可选的,如图2所示,步骤S101包括:
步骤S201、当所述智能设备符合预设协议时,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相位差。
步骤S202、根据所述相位差计算所述智能设备的相对角度。
步骤S203、计算所述相对角度和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
步骤S204、当检测到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根据所述相对角度选择转向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进行转向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符合充电座的主芯片所支持的蓝牙寻向协议时,充电座的主芯片利用上述蓝牙寻向协议进行信号处理,可采用到达角定位,充电座的主芯片获取通过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接收的信号的相位差,并根据所获取的相位差计算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相对于用户所处位置的相对角度,再计算相对角度和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来得到用户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偏差程度,当检测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说明用户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偏差程度过大,用户需进行转向来调整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相对方向,因此充电座的主芯片根据上述相对角度选择转向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所选择的转向指示灯进行转向操作。其中,上述预设角度阈值由用户设定,一般可设定为90°;上述预设的差值阈值由用户设定,一般可设定为5°。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充电座的主芯片可以支持一定的协议,当主芯片检测到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广播信息符合其所支持的协议时,就可进行符合该协议的寻向,例如若当前充电座的主芯片nRF52811支持蓝牙5.1AOA寻向协议,那么当充电座主芯片检测到蓝牙耳机的广播信息符合蓝牙5.1的标准时,就可根据其所获取的信号进入AOA寻向模式。
可选的,根据上述相对角度选择转向指示灯进行闪烁,可以以右天线为基准,预设一个相对角度阈值。当检测到相对角度和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再比较相对角度和角度阈值,若相对角度小于上述相对角度阈值,则说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偏右天线,则选择右转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右转指示灯向右旋转。若相对角度大于上述相对角度阈值,则说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偏左天线,则选择左转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左转指示灯向左旋转。到达角定位方法主要利用的原理是通过利用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单天线的蓝牙发射机,周期性的发送特殊数据包,通过充电座的多天线的蓝牙接收机来接收这些数据包。由于多跟天线的位置不同,各天线上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就会产生相位差,根据相位差以及天线间的距离,来计算出充电座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之间的角度,从而根据所计算出的角度以及三边测量法来实现寻向。
具体的,如图3所示,点A(-d/2,0)和点B(d/2,0)分别代表充电座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中心点,点C代表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位置,到点A和点B所接收到的由点C发出的信号的相位不同。因蓝牙天线接收到的相位会因PCB走线和开关器件属性而有所延时,而一般情况下,两天线相位延时相同,但是当出现开关性能不好或PCB走线不等长的情况时,就可能会存在差异,需利用一个放在双天线等相位位置的蓝牙信标进行天线校准,使实际测量的相位差校准到相位差的理论值上,故经补偿了开关切换时间和走线延时之后,得到公式:
其中,上述ΔL为距离差;上述λ为波长,利用光速除以频率来得到,一般情况下,蓝牙使用的频率为2.402到2.4835GHZ,空气中光速接近真空光速,也就是3*10^8m/s,而且λ大于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AB之间的距离也就是d;AC为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BC为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相位差。
当点C到点A点和点B的距离差为定值,C满足双曲线方程:
其中,上述a为双曲线的实轴;上述b为双曲线的虚轴;上述x为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横坐标;上述y为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纵坐标。
预设一个参考值,例如10d,当点C到原点的距离大于10倍的AB之间的距离d时,确定点C的位置接近于渐近线附近,且其斜率的反正切值就是定位角度θ:
其中,上述c为焦点。
可选的,根据所述差值的绝对值调整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确定转向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计算得到的相对角度和角度阈值之间差值的绝对值来调整所选方向的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若差值的绝对值越大,则说明用户所处方向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方向偏离越大,则提高该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用户可根据转向指示灯闪烁的频率判断当前的偏移量进而决定其进行转向时的转向角度。其中,上述闪烁频率为转向指示灯每分钟闪烁的频率;上述转向角度为用户进行方向旋转时转向的大概角度,例如向右旋转45度。
可选的,建立差值绝对值和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之间的第一模型关系以及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和用户转向角度之间的第二模型关系,当充电座的主芯片获取差值绝对值后根据上述所建立的第一模型关系,控制转向指示灯以对应的频率进行闪烁,用户根据转向指示灯闪烁的频率以及上述所建立的第二模型关系向该方向旋转所对应的角度。
可选的,如图4所示,步骤S101还包括:
步骤S401、当所述智能设备不符合预设协议时,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差。
步骤S402、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的正负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当待寻找的智能设备不符合充电座的主芯片所支持的蓝牙寻向协议时,充电座的主芯片利用上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增益特性来实现信号强度的对比寻向,因待寻找的智能设备靠近哪一侧天线,则该侧天线的信号强度就会越大,故充电座的主芯片可获取通过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利用所获取的信号强度差确定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方向。例如,现在第一天线是位于充电座左边的天线,第二天线是位于充电座右边的天线,利用左天线的信号强度减去右天线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差的正负来进行判断,若两者的信号强度差为正值,则说明左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右天线的信号强度,说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向左偏离当前用户所面向的方向。若两者的信号强度差为负值,则说明右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左天线的信号强度,说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向右偏离当前用户所面向的方向。
步骤S403、当检测到所述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根据所述方向选择转向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进行转向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来判断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方向相对于当前用户所面对方向的偏离程度,并预设一个差值阈值。若得到的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上述差值阈值,则说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方向相对于当前用户所面对方向的偏离程度过大,用户需进行转向来调整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相对方向,因此充电座的主芯片根据上述得到的方向选择转向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所选择的转向指示灯进行转向操作。其中,上述预设差值阈值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
可以理解的是,若得到的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小于上述差值阈值,则说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方向相对于当前用户所面对方向的偏离程度较小,可认为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方向与当前用户所面对方向处于同一方向。
可选的,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调整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确定转向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计算得到的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来调整所选方向的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若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越大,则说明用户所处方向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方向偏离越大,则提高该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用户可根据转向指示灯闪烁的频率判断当前的偏移量进而决定其进行转向时的转向角度。其中,上述闪烁频率为转向指示灯每分钟闪烁的频率;上述转向角度为用户进行方向旋转时转向的大概角度,例如向右旋转45度。
可选的,建立信号强度差绝对值和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之间的第三模型关系,当充电座的主芯片获取信号强度差绝对值后根据上述所建立的第三模型关系,控制转向指示灯以对应的频率进行闪烁,用户根据转向指示灯闪烁的频率以及上述所建立的第二模型关系向该方向旋转对应的角度。
可选的,在获取第一信号强度之后,包括:
获取第二信号强度,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则确定转身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身提示信息旋转预设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座的主芯片在获取第一信号强度之后,因防止行走方向出现错误,需获取第二信号强度进行判断,若判断出上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上诉第一信号强度,则说明用户此时前行方向错误,其距离待寻找的智能设备越来越远,则上述充电座的主芯片根据上述判断得到的结果确定转身提示信息,从而根据所确定的转身提示信息去执行提示用户的操作,以使用户根据所确定的转身提示信息确定旋转预设角度。其中,上述第二信号强度为上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接收到的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发出的射频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在获取第一信号强度之后进行获取,一般为防止时间过短导致信号强度没有变化,故可提前预设时间段,在获取第一信号强度的预设时间段之后获取第二信号强度;上述转身提示信息为提示用户进行转身,充电座的主芯片可以根据所确定的转身提示信息利用指示灯进行灯光显示、蜂鸣器进行鸣笛、语音提示等提示方式去提示用户;上述预设角度由用户需求进行设定,一般为180°。
可选的,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之后,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则将所述信号阈值以预设频率进行缩减;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缩减后的信号阈值时,发出语音提醒,以告知用户前方预设距离处存在所述智能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提前预设一个信号阈值,也就是当前用户所处位置与待寻找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的信号阈值。当充电座的主芯片检测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证明用户前进方向没有错,正是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故充电座的主芯片再判断第一信号强度和预设的信号阈值,若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则说明用户所处位置与待寻找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为防止因物品遮挡等阻挡因素导致第一信号强度无法达到上述预设的信号阈值的现象发生,将信号阈值以预设的频率进行缩减,例如每分钟缩减1dB,当检测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缩减后的信号阈值时,充电座的主芯片发出语音提醒,例如,利用蜂鸣器鸣笛的方式进行提醒,从而告知用户前方预设距离处存在所述智能设备,致使用户更快速的寻找到智能设备。其中,上述信号阈值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一般可设定为-61dB,其所对应的上述预设距离为1米。
可选的,若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可以响铃或震动,例如手机,在手机的蓝牙无线开启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后台运行的前提下,充电座接收到用户按键发出的第一寻找指令,并根据上述用户发出的第一寻找指令向手机发出声音控制信号,手机后台运行的控制软件接收到上述声音控制信号,控制手机发出响铃或震动,以便于用户进行寻找,若手机当前是静音模式,在预设时间内未听到手机铃声或发现手机震动,则充电座接收到用户按键发出的第二寻找指令,并根据上述用户发出的第二寻找指令按照上述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进行寻找。
可选的,可利用智能设备寻找充电座,例如,利用手机软件与充电座进行蓝牙连接,并向充电座发送寻找充电座指令,当所述充电座接收到寻找充电座指令后,控制蜂鸣器进行鸣笛报警,用户根据上述蜂鸣器鸣笛报警声音寻找充电座。
可以理解的是,因充电座需寻找的智能设备的样式不同,故充电座需预先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进行绑定,例如,目前用户有手机、蓝牙耳机、蓝牙手环等智能设备,则用户的充电座需提前与上述智能设备进行绑定,并预设不同种类按键的寻找指令,以便于后续充电座根据用户不同的按键形式寻找所对应的智能设备。例如,寻找手机按一次键、寻找耳机连续按两次键、寻找蓝牙手环连续按三次键等,具体按键设置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射频信号,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当所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当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获取的射频信号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使用户进行转向操作,当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说明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处于相对方向,这时根据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再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说明距离待寻找的智能设备越来越近,从而根据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从而提高了智能设备的寻找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设备寻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智能设备寻找装置可以包括:
确定转向模块51,用于获取射频信号,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
确定前行模块52,用于当所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
确定位置模块53,用于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
可选的,所述确定转向模块51可以包括:
获取相位差单元,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符合预设协议时,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相位差。
计算相对角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位差计算所述智能设备的相对角度。
计算差值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相对角度和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根据所述相对角度选择转向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进行转向操作。
可选的,所述智能设备寻找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的绝对值调整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确定转向角度。
可选的,所述确定转向模块51还可以包括:
获取信号强度差单元,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不符合预设协议时,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差。
确定方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的正负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方向。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根据所述方向选择转向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进行转向操作。
可选的,所述智能设备寻找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调整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确定转向角度。
可选的,所述智能设备寻找装置还可以包括:
确定转身模块,用于获取第二信号强度,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则确定转身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身提示信息旋转预设角度。
可选的,所述智能设备寻找装置还可以包括:
阈值缩减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则将所述信号阈值以预设频率进行缩减。
语音提醒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缩减后的信号阈值时,发出语音提醒,以告知用户前方预设距离处存在所述智能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射频信号,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当所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当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获取的射频信号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使用户进行转向操作,当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说明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处于相对方向,这时根据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再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说明距离待寻找的智能设备越来越近,从而根据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从而提高了智能设备的寻找效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系统实施例以及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充电座6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0(图6中仅示出一个),与所述处理器600连接的存储器60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01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02,例如智能设备寻找程序。所述处理器6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02时实现上述各个智能设备寻找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S103。或者,所述处理器6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0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模块51至53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60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0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60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602在所述充电座6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602可以被分割成确定转向模块51、确定前行模块52、确定位置模块53,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确定转向模块51,用于获取射频信号,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
确定前行模块52,用于当所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
确定位置模块53,用于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
所述充电座6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0、存储器60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充电座6的举例,并不构成对充电座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6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60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0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充电座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充电座6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0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充电座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充电座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0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充电座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0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60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充电座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充电座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充电座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射频信号,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所述预设条件为当前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发出的射频信号满足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与当前用户所面向的方向相同时的条件,具体包括:
当所述智能设备符合预设协议时,获取所述确定
射频信号的相位差,根据所述相位差计算所述智能设备的相对角度;计算所述相对角度和预设角度阈值的差值;当检测到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根据所述相对角度选择转向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进行转向操作;根据所述差值的绝对值调整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确定转向角度;
当所述智能设备不符合预设协议时,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差,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的正负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方向;当检测到所述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根据所述方向选择转向指示灯进行闪烁,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进行转向操作;
当所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
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当前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距离,并确定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
在获取第一信号强度之后,包括:
获取第二信号强度,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则确定转身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身提示信息旋转预设角度;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之后,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则将所述信号阈值以预设频率进行缩减;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缩减后的信号阈值时,发出语音提醒,以告知用户前方预设距离处存在所述智能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寻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的绝对值调整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确定转向角度。
3.一种智能设备寻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转向模块,用于获取射频信号,当所述射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转向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转向提示信息进行转向操作,所述预设条件为当前待寻找的智能设备发出的射频信号满足待寻找的智能设备所处位置的方向与当前用户所面向的方向相同时的条件;
确定前行模块,用于当所述射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射频信号确定前行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前行提示信息进行前行操作;
确定位置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逐渐变大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当前与待寻找的智能设备的距离,并位置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所述位置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设备位置;
其中,所述确定转向模块包括:获取相位差单元,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符合预设协议时,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相位差;
计算相对角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位差计算所述智能设备的相对角度;
获取信号强度差单元,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不符合预设协议时,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差;
确定方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的正负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方向。
4.一种充电座,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的步骤。
CN202010711111.9A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装置及充电座 Active CN111954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1111.9A CN111954198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装置及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1111.9A CN111954198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装置及充电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198A CN111954198A (zh) 2020-11-17
CN111954198B true CN111954198B (zh) 2024-02-02

Family

ID=73341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1111.9A Active CN111954198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装置及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4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8576A (zh) * 2021-05-27 2021-09-24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寻物方法、装置、耳机盒、耳机、耳机套件和存储介质
CN113423059B (zh) * 2021-06-21 2023-08-08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17105A1 (en) * 2021-12-23 2023-06-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another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751A (zh) * 2014-10-14 2015-01-28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信号强度的物件寻找方法
CN106304181A (zh) * 2016-09-13 2017-01-0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强度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7734523A (zh) * 2017-08-28 2018-02-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强度提示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8103441A1 (zh) * 2016-12-07 2018-06-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定位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687921A (zh) * 2018-12-05 2019-04-26 深圳豪客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信号强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132101A (zh) * 2019-11-22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1132028A (zh) * 2019-12-19 2020-05-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寻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32963B2 (en) * 2014-04-10 2016-08-30 BluFux RF TECHNOLOGIES, LLC Positioning beacon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751A (zh) * 2014-10-14 2015-01-28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信号强度的物件寻找方法
CN106304181A (zh) * 2016-09-13 2017-01-0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强度提示方法和装置
WO2018103441A1 (zh) * 2016-12-07 2018-06-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定位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734523A (zh) * 2017-08-28 2018-02-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强度提示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687921A (zh) * 2018-12-05 2019-04-26 深圳豪客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信号强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132101A (zh) * 2019-11-22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1132028A (zh) * 2019-12-19 2020-05-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寻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198A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4198B (zh) 一种智能设备寻找方法、装置及充电座
JP2000155163A (ja) 測位システム、測位方法、測位装置
WO2014125336A1 (en) Signal handling
WO2012079350A1 (zh) 支持多种定位方式的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4188707B (zh) 一种终端天线和控制天线波束方向的方法
US1005668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device
WO20180526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linear antenna array angle of arrival detection
CN113447899B (zh) 一种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安装测试方法和系统
US7233280B2 (en) Selecting an optimal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receiver
CN114980308A (zh) 一种定位方法、定位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01343447A (ja) 移動体位置検出方法
KR100863917B1 (ko) 하나 이상의 기지국에 대한 무선 이동 장치의 위치 추정
JP2005017198A (ja) Gps受信機
CN110602632A (zh) 扬声设备以及设备定位系统
EP3214863B1 (en) Orient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4080023A (zh) 定位方法、定位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JP7383577B2 (ja) ダイナミックパワー測位方法及びそのダイナミックパワー測位システム
KR20200046466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탐색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H11504187A (ja) アンテナ誘導の電力制御
CN113382336B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691939B (zh) 一种提示方法、电子设备、蓝牙耳机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12588330U (zh) 一种智能设备防丢寻回充电座
JP2004220262A (ja) 位置情報通知装置
CN113242097A (zh) 水下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21103159A (ja) パワー測位方法及びそのパワー測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