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7184A - 一种燃气炉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炉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7184A
CN111947184A CN201910410460.4A CN201910410460A CN111947184A CN 111947184 A CN111947184 A CN 111947184A CN 201910410460 A CN201910410460 A CN 201910410460A CN 111947184 A CN111947184 A CN 111947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water tank
heat absorption
air
absorptio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04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银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 Roubing
Original Assignee
Yu Roub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 Roubing filed Critical Yu Roubing
Priority to CN2019104104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471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47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71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3/00Stoves or ranges with additional provisions for heating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一种燃气炉灶,它的灶体具有一内部横向吸热水箱;它的可燃气体燃烧器具有至少一根用于输送产生主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和一根用于输送产生常明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该用于输送产生主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和该用于输送产生常明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位于该内部横向吸热水箱内,在该内部横向吸热水箱内的水中。这种炉灶使用时不会产生刺耳啸叫声,不会火力变得越来越小,零件不会被烧坏,且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炉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炉灶,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炉灶。
背景技术
CN109253472A公开一种燃气炉灶,其图1至图5示出该燃气炉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具有一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一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一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和一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
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具有一内圆筒壁板11和一外圆筒壁板12。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具有一内圆筒壁板21和一外圆筒壁板22。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还具有一顶壁板13。顶壁板13与内圆筒壁板11和外圆筒壁板12密封焊接。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还具有一顶壁板23。顶壁板23与内圆筒壁板21和外圆筒壁板22密封焊接。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具有一第一底壁板24和一第二底壁板25。第一底壁板24与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外圆筒壁板12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内圆筒壁板21密封焊接。第二底壁板25在第一底壁板24下方,离开第一底壁板24一定距离,与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内圆筒壁板11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外圆筒壁板22密封焊接。
显然,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底部与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底部是连通的。
一短管80将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顶部空间与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顶部空间相连通。
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具有一内部矩形筒体31和一外部矩形筒体32。内部矩形筒体31的顶壁板和前后两侧壁板的一端与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内圆筒壁板21密封焊接。外部矩形筒体32的顶壁板和前后两侧壁板的一端与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外圆筒壁板22密封焊接。内部矩形筒体31底壁板的一端与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第一底壁板24密封焊接。外部矩形筒体32的底壁板的一端与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第二底壁板25密封焊接。
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具有一内部矩形筒体41和一外部矩形筒体42。内部矩形筒体41的右壁板、前后两侧壁板和左壁板的底端分别与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的内部矩形筒体31的顶壁板、前后两侧壁板和底壁板的另一端密封焊接。外部矩形筒体42的右壁板、前后两侧壁板和左壁板的底端分别与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的外部矩形筒体32的顶壁板、前后两侧壁板和底壁板的另一端密封焊接。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的内部矩形筒体41的顶端从外部矩形筒体42的顶端伸出一定距离。外部矩形筒体42的顶端与内部矩形筒体41之间焊接一环形密封顶板43。显然,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与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是连通的,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与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是连通的。
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构成燃气炉灶本体。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内圆筒壁板11所包围的空间称为下部炉膛111和中部炉膛112,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内圆筒壁板21位于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顶壁板13以上的部分所包围的空间称为上部炉膛211。
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与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之间的空间称为燃气炉灶内部烟气通道121。
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的内部矩形筒体31所包围的空间称为外部横向烟气通道311。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的内部矩形筒体41所包围的空间称为外部纵向烟气通道411。
上部炉膛211与内部烟气通道121连通,内部烟气通道121与外部横向烟气通道311连通,外部横向烟气通道311与外部纵向烟气通道411连通。
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顶壁板13向外延伸,与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内圆筒壁板21密封焊接,将燃气炉灶内部烟气通道121上部封闭,在顶壁板13位于燃气炉灶内部烟气通道121上面的部分上开有多个通孔,或在顶壁板13位于燃气炉灶内部烟气通道121上面的部分上远离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处开有两通孔131,使上部炉膛211与内部烟气通道121连通。
可以在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顶壁板23上焊接或放置一锅圈90,一锅200支承在锅圈90上。
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上设置有一自来水进水口和一自来水出水口,与自来水进水口和自来水出水口连接的管线上安装有手动和自动控制阀门。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的上部设置一蒸汽出口,与蒸汽出口连接的管线上安装有手动和自动控制阀门。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的顶部设置一水位探测控制器300,它能够控制安装在与食用水进水口连接的管线上的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度,以便将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内的水位控制在低于外部矩形筒体32的顶壁板的内壁一定高度处。
一可燃气体燃烧器100通过焊接在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内圆筒壁板11外壁上的一圆环形支承板101安装在下部炉膛111内。
其图6和图7示出该燃气炉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在该燃气炉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一上炉膛均火圈1,上炉膛均火圈1为圆筒形或圆锥筒形,放置在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顶壁板13上。
其图8和图9示出该燃气炉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是在该燃气炉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中炉膛均火圈2,中炉膛均火圈2为圆筒形或圆锥筒形,支承在可燃气体燃烧器100燃烧头的上端面上。中炉膛均火圈2具有使可燃气体燃烧器100燃烧头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立即在中炉膛均火圈2所包围的空间内进行均匀分布的作用。
其图10和图11示出该燃气炉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是在该燃气炉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具有的一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一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一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一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一上炉膛均火圈1和一中炉膛均火圈2的基础上增加多块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和多块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
多块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向外倾斜地支承在焊接于上炉膛均火圈1的内壁上的一支承圆圈73和焊接于中炉膛均火圈2的外壁上的一支承圆圈74上,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之间具有缝隙61。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的上边缘与锅200底部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5-20毫米为好。
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之间也可以不具有缝隙,也可以用一圆锥形筒代替多块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
多块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向外倾斜地支承在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上,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之间具有缝隙71。也可以在上炉膛均火圈1的外壁上焊接一支承圆圈72,将多块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向外倾斜地支承在支承圆圈72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上。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的上边缘与锅200底部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5-20毫米为好。
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之间也可以不具有缝隙,也可以用一圆锥形筒代替多块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
使可燃气体燃烧器100投入工作,开始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在炉膛内对锅200进行加热,高温气体经缝隙61进入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下面的空间,对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内圆筒壁板11进行加热,高温气体经缝隙71进入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下面的空间,对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顶壁板13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内圆筒壁板21位于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的顶壁板13以上的部分进行加热。然后,高温气体向下进入燃气炉灶内部烟气通道121。
多块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位于中部炉膛112内,多块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位于上部炉膛211内,将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向锅200底部反射,提高对锅200的加热的效率。
在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之间不具有缝隙或用一圆锥形筒代替多块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的情况下,高温气体也能够经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或圆锥形筒与支承圆圈73和支承圆圈74之间的支承间隙进入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或圆锥形筒下面的空间。
在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之间不具有缝隙或用一圆锥形筒代替多块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的情况下,高温气体也能够经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或圆锥形筒与支承圆圈72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之间的支承间隙进入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或圆锥形筒下面的空间。
其图12至图15示出该燃气炉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是在该燃气炉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具有的一炉膛内圈吸热水箱10、一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一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一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一上炉膛均火圈1、一中炉膛均火圈2、多块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和多块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的基础上,对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作了改变,如其图14所示,在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的内部矩形筒体31的顶壁板和底壁板之间密封焊接多个连通管34,将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的顶部空间与底部空间连通,能够提高流经外部横向烟气通道311的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对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内的水的加热效果。
这种燃气炉灶,由于其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与其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是连通的,为了能够及时排出其内圈吸热水箱10和其外圈吸热水箱20顶部内的高温水蒸气,在其内圈吸热水箱10、其外圈吸热水箱20和其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内的水的水位必须低于其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的外部矩形筒体32的顶壁板的内壁,这就造成其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位于其外部横向吸热水箱30的外部矩形筒体32的顶壁板以上的空间内没有可被加热的水,因此,这种燃气炉灶的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基本上不发挥作用。
其图3示出该燃气炉灶的可燃气体燃烧器100,该可燃气体燃烧器100利用的是现用的可燃气体燃烧器。
一种现用的可燃气体燃烧器300如本发明专利申请中的图10至图12所示。可燃气体燃烧器300具有一下部气体混合壳体310、一中间支座320、一上部喷气头330和一常明火单元340。
气体混合壳体310中间具有一隔板313,将气体混合壳体310隔开成一下壳体部分311和一上壳体部分312。下壳体部分311下端具有一封闭板314。上壳体部分312上端敞开。封闭板314上开有多个通孔315,多个通孔315的圆心在同一圆线上。隔板313上开有一中心通孔316。下壳体部分311的封闭板314下面具有一空气进入短管317。下壳体部分311圆周壁上具有一燃气进入短管318。
中间支座320成碗形,具有一底壁321和一周壁322。底壁321上开有多个通孔323,多个通孔323的圆心在同一圆线上。
上部喷气头330成短套筒形,具有一法兰部分331和一圆锥形壁部332。法兰部分331的内壁上具有多个小圆通孔333,圆锥形壁部332具有多个竖直窄开口334,小圆通孔333通过倾斜通道与圆锥形壁部332的外壁表面连通,竖直窄开口334通过直的通道与圆锥形壁部332的外壁表面连通。
常明火单元340具有一空气进入细管341、一燃气进入细管342、一中心喷气头343、一高压电点火器344和一熄火保护器345。
可燃气体燃烧器300组装时,将常明火单元340的空气进入细管341的下端与气体混合壳体310的封闭板314进行螺纹密封连接;使常明火单元340的燃气进入细管342的一部分通过气体混合壳体310的下壳体部分311圆周壁上的通孔伸入下壳体部分311内,将燃气进入细管342的一端与空气进入细管341的中部进行螺纹密封连接,并对燃气进入细管342与下壳体部分311圆周壁上的通孔进行密封焊接;将中间支座320的周壁322支承在气体混合壳体310的上壳体部分312上,空气进入细管341的上端从中间支座320的底壁321的中心孔滑动配合向上伸出;将常明火单元340的中心喷气头343套装在空气进入细管341的上端上,中心喷气头343的下端支承在中间支座320的底壁321上;将上部喷气头330的法兰部分331支承在中间支座320的周壁322上;常明火单元340的高压电点火器344和熄火保护器345的保护套管穿过气体混合壳体310的上壳体部分312和中间支座320的底壁321的相应通孔并与其密封连接,高压电点火器344和熄火保护器345位于保护套管的上端,在中间支座320内部,邻近中心喷气头343。
使用可燃气体燃烧器300时,空气经气体混合壳体310的空气进入短管317进入下壳体部分311内,燃气经气体混合壳体310的燃气进入短管318进入下壳体部分311内,空气和燃气在下壳体部分311内进行初步混合,然后穿过隔板313的中心通孔316进入上壳体部分312内,进行进一步混合,然后穿过中间支座320的底壁321上的多个通孔323进入中间支座320与上部喷气头330的圆锥形壁部332外壁之间的空间,进行最终混合,最后,从上部喷气头330的多个小圆通孔333和多个竖直窄开口334喷入上部喷气头330的内部空间;与此同时,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气从常明火单元340的中心喷气头343喷出并被高压电点火器344点燃,喷入上部喷气头330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气随之被点燃,可燃气体燃烧器30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这种可燃气体燃烧器,由于燃烧时产生的高温,使可燃气体燃烧器整体温度过高,造成;
(1)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气压力不稳定,产生刺耳啸叫声;
(2)影响空气和燃气的进入,燃烧时间越长,火力越小;
(3)上部喷气头易被烧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燃气炉灶的外部纵向吸热水箱基本上不发挥作用和可燃气体燃烧器燃烧时整体温度过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气炉灶。
本发明的燃气炉灶,具有一炉体和一可燃气体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该灶体具有一内部横向吸热水箱;该可燃气体燃烧器具有至少一根用于输送产生主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和一根用于输送产生常明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该用于输送产生主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和该用于输送产生常明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位于该内部横向吸热水箱内,在该内部横向吸热水箱内的水中。
本发明的燃气炉灶与现有的燃气炉灶相比,由于取消了基本上不发挥作用外部纵向吸热水箱,使燃气炉灶的构造得到简化,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用于输送产生主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和用于输送产生常明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位于内部横向吸热水箱内,在内部横向吸热水箱内的水中,燃烧时可燃气体燃烧器直接与高温烟气接触的零件将热传给所述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所述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再将热传给其外的水和其内的空气燃气混合气,这样,一方面使可燃气体燃烧器的整体温度不会过高,燃烧时不会产生刺耳啸叫声,不会火力变得越来越小,与高温烟气接触的零件不会被烧坏,另一方面流经所述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吸热后温度有所升高,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本发明的燃气炉灶,一用于输送产生副火燃烧的燃气管路与该用于输送产生常明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连通。
这样,本发明的燃气炉灶除具有主火燃烧的功能外,还具有副火燃烧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燃气炉灶的纵剖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发明燃气炉灶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本发明燃气炉灶中的可燃气体燃烧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4是过图3中的D-D线的纵剖示意图;
图5是过图3中的E-E线的纵剖示意图;
图6是过图3中的F-F线的纵剖示意图;
图7是过图3中的G-G线的纵剖示意图;
图8是类似于图1所示本发明燃气炉灶的纵剖示意图,增加了空气管路和阀门以及燃气管路和阀门;
图9是类似于图1所示本发明燃气炉灶的纵剖示意图,增加了空气管路和阀门以及燃气管路和阀门,与图8所示的增加的空气管路和阀门以及燃气管路和阀门有所不同;
图10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可燃气体燃烧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过图10中的A-A线的纵剖示意图;
图12是过图10中的B-B线的纵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燃气炉灶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燃气炉灶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燃气炉灶1000。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对CN109253472A所公开的燃气炉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五种实施方式的构造进行了详细描述,所述内容作为本发明燃气炉灶全部内容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炉灶1000具有CN109253472A所公开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燃气炉灶的大部分结构,但不具有其外部纵向吸热水箱40,即不具有其内部矩形筒体41和外部矩形筒体42,在其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内也没有安装其多圈盘管33,也没有其外部热水储槽36。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燃气炉灶1000具有一灶体400和一可燃气体燃烧器500。
灶体400具有一炉膛内圈吸热水箱410、一炉膛外圈吸热水箱420和一外部横向吸热水箱430。外部横向吸热水箱430具有一内部矩形筒体431和一外部矩形筒体432,内部矩形筒体431的外表面与外部矩形筒体432内表面之间的空间为外部横向吸热水箱430容纳水的空间。炉膛内圈吸热水箱410的底部与炉膛外圈吸热水箱420的底部是连通的。炉膛外圈吸热水箱420与外部横向吸热水箱430容纳水的空间是连通的。一短管480将炉膛内圈吸热水箱410的顶部空间与炉膛外圈吸热水箱420的顶部空间相连通。炉膛内圈吸热水箱410的外壁板与炉膛外圈吸热水箱20的内壁板之间的空间为灶体400的内部环形烟气通道421。内部矩形筒体431为灶体400的横向烟气通道。内部环形烟气通道421与作为横向烟气通道的内部矩形筒体431所包围的空间连通。炉膛内圈吸热水箱410的顶壁板向外延伸,与炉膛外圈吸热水箱420的内圆筒壁板密封焊接,形成环形顶板413,将内部烟气通道121上部封闭,在环形顶板413上开有多个通孔,或在环形顶板413上远离外部横向吸热水箱430处开有三通孔414,使炉膛外圈吸热水箱420的内圆筒壁板位于环形顶板413以上的部分所包围的空间构成的上部炉膛411与内部环形烟气通道421连通。在外部横向吸热水箱430的内部矩形筒体431的顶壁板和底壁板之间密封焊接多个连通管434,将外部横向吸热水箱430的外部矩形筒体432内的、内矩形筒体431外的顶部空间与底部空间连通,能够提高流经外部横向烟气通道的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对外部横向吸热水箱430内的水的加热效果。
灶体400的上述结构基本上与CN109253472A所公开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燃气炉灶的相应结构相同。
灶体400还具有一内部横向吸热水箱450,内部横向吸热水箱450具有一顶壁板451和一底壁板452,内部横向吸热水箱450与炉膛内圈吸热水箱410连通。炉膛内圈吸热水箱410的内圆筒壁板位于内部横向吸热水箱450的顶壁板451以上的部分所包围的空间构成下部炉膛412。上部炉膛411与下部炉膛412相通。
一排烟管433的下端与内部矩形筒体431的顶壁板上的一开口密封焊接,另一端从外部矩形筒体432的顶壁板上的一开口向上伸出,并与该开口密封焊接。
参见图3至图7,可燃气体燃烧器500具有一下部气体混合壳体510、一中间支座520、一上部喷气头530、多根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550和一常明火单元540。
气体混合壳体510中部具有一隔板513,将气体混合壳体510隔开成一下壳体部分511和一上壳体部分512。下壳体部分511下端具有一下封闭板514。上壳体部分512上端具有一上封闭板519。下封闭板514上的多个通孔处密封焊接有多个从内向外且从左向右向上倾斜的空气导向管515,该多个通孔的圆心在同一圆线上。隔板513上开有一中心通孔516。下壳体部分511的下封闭板514下面具有一空气进入短管517。下壳体部分511圆周壁上具有一燃气进入短管518。
中间支座520成阶梯槽形,具有一底壁板521、一下部周壁板522、一中部圆环形支承壁板523和一上部周壁板524。下部周壁板522的上端稍高于中部圆环形支承壁板523的上表面。
上部喷气头530具有一圆环形封闭板531、一基本上为锥形的导向套532和一圆柱形喷气套533。圆柱形喷气套533的上部开有多个小圆形通孔534。圆柱形喷气套533的中下部开有多个竖直窄开口535。
常明火单元540具有一空气进入细管541、一燃气进入细管542、一中心喷气头543、一高压电点火器544和一熄火保护器545。
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组装时,将常明火单元540的空气进入细管541的下端与气体混合壳体510的下封闭板514中心通孔的孔壁密封焊接;使常明火单元540的燃气进入细管542的一部分通过气体混合壳体510的上壳体部分512圆周壁上的通孔伸入上壳体部分512内,将燃气进入细管542的一端与空气进入细管541的中部进行螺纹密封连接,并对燃气进入细管542与上壳体部分512圆周壁上的通孔进行密封焊接;将多根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550的下端与在上壳体部分512上端的上封闭板519上开的多个通孔的孔壁密封焊接,该多个通孔的圆心在同一圆线上;将空气进入细管541与上封闭板519中心通孔的孔壁密封焊接;将多根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550的上端与在中间支座520的中部圆环形支承壁板523上开的多个通孔的孔壁密封焊接,该多个通孔的圆心在同一圆线上;将空气进入细管541的上端与中间支座520的底壁板521中心通孔的孔壁密封焊接;将上部喷气头530的锥形的导向套532和圆柱形喷气套533的下端支承在中间支座520的中部圆环形支承壁板523上,锥形的导向套532的下端位于多根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550的上端之外,圆柱形喷气套533的下端套装在中间支座520的下部周壁板522的上端之外;使上部喷气头530的圆环形封闭板531支承在中间支座520的上部周壁板524以及上部喷气头530的锥形的导向套532和圆柱形喷气套533的上端;将常明火单元540的中心喷气头543套装在空气进入细管541的上端上,中心喷气头543的下端支承在中间支座520的底壁板521上;常明火单元540的高压电点火器544和熄火保护器545的保护套管穿过气体混合壳体510的上壳体部分512和上封闭板519以及中间支座520的底壁板521的相应通孔并与其密封连接,高压电点火器544和熄火保护器545位于保护套管的上端,在中间支座520的底壁板521上面,邻近中心喷气头543。
使用可燃气体燃烧器500时,空气经气体混合壳体510的空气进入短管517进入下壳体部分511内,燃气经气体混合壳体510的燃气进入短管518进入下壳体部分511内,空气和燃气在下壳体部分511内进行初步混合,然后穿过隔板513的中心通孔516进入上壳体部分512内,进行进一步混合,然后经多根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550进入上部喷气头530的导向套532内壁与圆柱形喷气套533外壁之间的空间,进行最终混合,最后,从圆柱形喷气套533的多个小圆形通孔534和多个竖直窄开口535喷入圆柱形喷气套533的内部空间;与此同时,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气从常明火单元540的中心喷气头543喷出并被高压电点火器544点燃,喷入圆柱形喷气套533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气随之被点燃,可燃气体燃烧器50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参见图1和图2,将可燃气体燃烧器500安装在灶体400内,这能够通过将上壳体部分512上端的上封闭板519和中间支座520的中部圆环形支承壁板523分别密封焊接在灶体400的内部横向吸热水箱450底壁板452和顶壁板451的中心通孔的内壁上来实现。
在灶体400的炉膛外圈吸热水箱420的顶部安装一锅圈(未示出),一个锅(未示出)支承在该锅圈上,可燃气体燃烧器50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对锅、炉膛内部横向吸热水箱450、炉膛内圈吸热水箱410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420加热,极小部分高温气体从锅底与锅圈之间的微小间隙跑出,绝大部分高温气体从上部炉膛411经环形顶板413上的通孔414进入内部环形烟气通道421,对炉膛内圈吸热水箱410和炉膛外圈吸热水箱420加热,然后进入作为横向烟气通道的内部矩形筒体431,对外部横向吸热水箱430内的水加热,最后经排烟管433从灶体400排出。
本发明的炉灶1000的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多根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550和空气进入细管541位于内部横向吸热水箱450内,每根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550和空气进入细管541都被内部横向吸热水箱450内的水包围,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也对上部喷气头530的圆环形封闭板531、基本上为锥形的导向套532和圆柱形喷气套533以及中间支座520进行加热,使它们的温度升高,但由于多根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550和空气进入细管541的上端密封焊接在中间支座520上,圆环形封闭板531、基本上为锥形的导向套532和圆柱形喷气套533的热不断地传给中间支座520,中间支座520再将热不断地传给多根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550和空气进入细管541,多根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550和空气进入细管541将热传给在其内流动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和内部横向吸热水箱450内的水,这样一方面使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整体温度不会过高,造成现有的可燃气体燃烧器300的上述缺陷,另一方面在多根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550和空气进入细管541内流动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吸热后温度有所升高,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用于向可燃气体燃烧器500供给空气和燃气的管路系统600如图8所示。一空气管路606的一端与气体混合壳体510的空气进入短管517相连,另一端与一风机608的出口相连。一燃气管路607的一端与气体混合壳体510的燃气进入短管518相连,另一端与一阀门604的出口相连。一燃气管路605的一端与常明火单元540的燃气进入细管542相连,另一端与一阀门603的出口相连。一燃气总管601的一端与一三通管件602的一个端口连接,三通管件602的另外两端口分别通过一短管611和一短管612与阀门603的入口和阀门604的入口相连。
参见图8所示的供给空气和燃气的管路系统600,启动风机608能够通过空气管路606向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气体混合壳体510的下壳体部分511内供给空气和向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常明火单元540的空气进入细管541内供给空气,打开阀门603能够通过燃气管路605向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常明火单元540的燃气进入细管542内供给燃气,这样,空气燃气混合气能够从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常明火单元540的中心喷气头543喷出,产生常明火燃烧;打开阀门604能够通过燃气管路607向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气体混合壳体510的下壳体部分511内供给燃气,这样,空气燃气混合气能够从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上部喷气头530的圆柱形喷气套533喷出,产生主火燃烧。只要风机608在工作,常明火燃烧就会保持。
用于向可燃气体燃烧器500供给空气和燃气的管路系统700如图9所示。一空气管路606的一端与气体混合壳体510的空气进入短管517相连,另一端与一风机608的出口相连。一燃气管路607的一端与气体混合壳体510的燃气进入短管518相连,另一端与一三通阀613的一出口相连。一燃气管路605的一端与常明火单元540的燃气进入细管542相连,另一端与三通阀613的另一出口相连。一燃气管路610的一端与常明火单元540的燃气进入细管542相连,另一端与一阀门614的出口相连。一燃气总管601的一端与一三通管件602的一个端口连接,三通管件602的另外两端口分别通过一短管611和一短管612与阀门614的入口和三通阀613的入口相连。
参见图9所示的供给空气和燃气的管路系统700,启动风机608能够通过空气管路606向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气体混合壳体510的下壳体部分511内供给空气和向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常明火单元540的空气进入细管541内供给空气,打开阀门614能够通过燃气管路610向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常明火单元540的燃气进入细管542内供给燃气,这样,空气燃气混合气能够从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常明火单元540的中心喷气头543喷出,产生常明火燃烧;打开和调节三通阀613能够通过燃气管路607向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气体混合壳体510的下壳体部分511内供给燃气,这样,空气燃气混合气能够从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上部喷气头530的圆柱形喷气套533喷出,产生主火燃烧;打开和调节三通阀613能够通过燃气管路605向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常明火单元540的燃气进入细管542内供给燃气,这样,空气燃气混合气能够从可燃气体燃烧器500的常明火单元540的中心喷气头543喷出,产生副火燃烧;调节三通阀613的开度,能够控制单独产生主火燃烧或单独产生副火燃烧,或同时产生主火燃烧和副火燃烧以及主火燃烧和副火燃烧的强度。只要风机608在工作,常明火燃烧就会保持。
CN109253472A所公开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燃气炉灶中的其上炉膛均火圈1、中炉膛均火圈2、多块内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60和多块外圈扇形高温气体反射板70都能够结合在本发明的炉灶1000的灶体400内。

Claims (2)

1.一种燃气炉灶,具有一炉体和一可燃气体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该灶体具有一内部横向吸热水箱;该可燃气体燃烧器具有至少一根用于输送产生主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和一根用于输送产生常明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该用于输送产生主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和该用于输送产生常明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位于该内部横向吸热水箱内,在该内部横向吸热水箱内的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灶,其特征在于,一用于输送产生副火燃烧的燃气管路与该用于输送产生常明火燃烧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导管连通。
CN201910410460.4A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燃气炉灶 Pending CN1119471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0460.4A CN111947184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燃气炉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0460.4A CN111947184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燃气炉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7184A true CN111947184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336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0460.4A Pending CN111947184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燃气炉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4718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3118A1 (de) * 1970-07-03 1972-01-05 Pensenskij Kompressornyj Sawod Gasbrenner
US4629413A (en) * 1984-09-10 1986-12-16 Exxon Research & Engineering Co. Low NOx premix burner
JP2002250508A (ja) * 2001-02-26 2002-09-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改質器用バーナ装置
CN202613442U (zh) * 2012-06-14 2012-12-19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 鼓风全预混燃烧器
CN104764017A (zh) * 2015-04-20 2015-07-0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水冷式燃气燃烧器
CN206269179U (zh) * 2016-11-14 2017-06-20 武汉市裕晨节能环保厨房设备厂 一种高效静音双旋预混炉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3118A1 (de) * 1970-07-03 1972-01-05 Pensenskij Kompressornyj Sawod Gasbrenner
US4629413A (en) * 1984-09-10 1986-12-16 Exxon Research & Engineering Co. Low NOx premix burner
JP2002250508A (ja) * 2001-02-26 2002-09-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改質器用バーナ装置
CN202613442U (zh) * 2012-06-14 2012-12-19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 鼓风全预混燃烧器
CN104764017A (zh) * 2015-04-20 2015-07-0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水冷式燃气燃烧器
CN206269179U (zh) * 2016-11-14 2017-06-20 武汉市裕晨节能环保厨房设备厂 一种高效静音双旋预混炉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41252B1 (ko) 동적안정성을개선하기위한확산파일롯을갖는대기가스버너
CN205842649U (zh) 全预混燃烧器及包括其的烹调设备
KR20130049028A (ko) 화목 난방장치
CN210374032U (zh) 一种炉灶装置
CN210165430U (zh) 一种燃气炉灶
CN210088853U (zh) 一种可燃气体燃烧器
CN204901873U (zh) 带有风箱的导气帽式炉芯的节能型炉具
NO126989B (zh)
CN111947184A (zh) 一种燃气炉灶
CN109404986A (zh) 一种“w”燃烧型节能燃气灶
CN105135431A (zh) 一种上进风家用嵌入式燃气灶及集成灶不锈钢燃烧器
CN211600793U (zh) 一种常明火装置及其燃气炉灶
CN111947145A (zh) 一种可燃气体燃烧器
CN205655483U (zh) 低汤炉
KR100860320B1 (ko) 제철소의 부생가스 연소용 버너장치
CN219036623U (zh) 燃烧器和灶具
CN111076223A (zh) 一种常明火装置及其燃气炉灶
CN116428618B (zh) 一种节能炉灶
CN114110590B (zh) 分气盘、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0398903U (zh) 高、低炉温用超低NOx、CO排放高效稳焰气体燃烧器
CN209960486U (zh) 炉头及蒸煮饭桶
CN220169447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
CN219889555U (zh) 一种具有预混功能的燃烧器
CN210035489U (zh) 一种节能灶
CN202328394U (zh) 双进气管燃气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