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7512A - 一种播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播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7512A
CN111937512A CN202010874857.1A CN202010874857A CN111937512A CN 111937512 A CN111937512 A CN 111937512A CN 202010874857 A CN202010874857 A CN 202010874857A CN 111937512 A CN111937512 A CN 111937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seed
wheel
sowing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48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7512B (zh
Inventor
李文霞
谭飞
邓斌
杨汉嵩
陈娜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ai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ai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ai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xi Tai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8748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7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7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7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7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7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49/00Combined machines
    • A01B49/04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49/00Combined machines
    • A01B49/04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 A01B49/06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for sowing or fertili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6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5/062Devices for making drills or furrows
    • A01C5/064Devices for making drills or furrows with rota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6Seeders combined with fertilis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A01G13/0287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ground cove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A01G13/0293Anchoring means for ground coverin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播种设备,包括:牵引机架,牵引机架的前端下方配置有起垄培土器;纵向布置于牵引机架的前端上方的排肥轴,排肥轴套设有至少两个排肥器,排肥器的下方对应布置第一开沟器;纵向布置于牵引机架上且位于排肥轴后方的至少两个排种轴,排种轴套设有播种器,播种器下方对应布置第二开沟器;以及,带动牵引机架运动的地轮;播种器包括容置有排种轮的外壳,排种轮的圆环壁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型孔,圆环壁内侧配置与圆环壁枢转连接的环形滑动件,环形滑动件形成与型孔相匹配的缺口,并在环形滑动件沿圆环壁的内侧轴向枢转时对型孔的开口程度予以调整。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播种机作业效率较低且播种机内排种器的播种范围较窄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播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施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播种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播种机结构比较复杂,主要以人力作为作业动力,人推动播种机前行,地轮开始转动,开沟器开始开沟,以实现播种作业的过程。可见,该播种机需要人工作为作业动力进行播种,由此导致该播种机构需要的人为劳动强度比较大且作业效率比较低。
另外,现有应用较多播种机内的排种器的排种性能较差,且排种器只能用于特定尺寸种子的播种,由此导致播种器的使用范围较窄,并极有可能导致在同一个穴位中播撒数量过多的种子所导致的种子浪费显现。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播种机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播种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播种机的作业效率较低且播种机内的排种器的播种范围较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播种设备,包括:
牵引机架,所述牵引机架的前端下方配置有起垄培土器;
纵向布置于牵引机架的前端上方的排肥轴,所述排肥轴套设有至少两个排肥器,所述排肥器的下方对应布置第一开沟器;
纵向布置于牵引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排肥轴后方的至少两个排种轴,所述排种轴套设有播种器,所述播种器下方对应布置第二开沟器;
所述牵引机架的后端下方依次配置有压膜轮、覆土板以及镇压轮;以及,
带动所述牵引机架运动的地轮;
其中,所述播种器包括容置有排种轮的外壳,所述排种轮的圆环壁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型孔,圆环壁内侧配置与圆环壁枢转连接的环形滑动件,环形滑动件形成与所述型孔相匹配的缺口,并在所述环形滑动件沿所述圆环壁的内侧轴向枢转时通过改变所述环形滑动件在型孔开口处的覆盖面积对型孔的开口程度予以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滑动件由环形间隔分布的环形片与用于连接相邻所述环形片的连接件组成,所述连接件与相邻环形片之间形成所述缺口,所述环形滑动件配置成沿所述圆环壁的内侧轴向枢转时通过改变所述环形片在型孔开口处的覆盖面积对型孔的开口程度予以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一侧形成储种盒,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布置有用于将所述排种轮封装于所述外壳内的种盒盖,所述排种轴分别贯穿所述外壳、所述排种轮以及所述种盒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中形成所述储种盒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储种盒内的种子进入所述外壳内的进种口,所述进种口位于所述排种轴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种盒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储种盒活动连接且与所述外壳的侧面构成一锐角的清种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开沟器由与所述牵引机架垂直相连的固定杆、夹持所述固定杆的一对圆盘构成,每一圆盘均贯穿有球头轴,以通过一对球头轴夹持所述固定杆;其中,
所述固定杆的相对侧形成贯穿对向侧圆盘的轴套,所述球头轴贯穿所述轴套并沿所述轴套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轴套上间隔布置有多个盲孔,通过固定于不同盲孔处的定位销对球头轴的位置进行限定,以通过调节球头轴的位置对两个圆盘之间形成的夹角进行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肥器包括:
排肥盒,所述排肥盒容置有围绕第一轴向作周期性上下摆动的排肥舌;
沿第二轴向贯穿所述排肥盒的排肥轮,且所述排肥舌位于所述排肥轮的下方;以及,
与所述排肥轮沿第二轴向插接的阻塞套;
其中,所述排肥舌由具有一纵向通孔的转轴部以及沿垂直于所述转轴部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舌片构成,所述转轴部内嵌套有传动轴,且所述传动轴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排肥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舌片配置为一个,且所述舌片的自由端形成有若干条形空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舌片配置为多个,且多个舌片沿所述转轴部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以使相邻舌片之间形成空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肥轮由脊齿部以及由所述脊齿部的末端凸伸出的延伸部构成,所述脊齿部部分容置于所述排肥盒内,所述脊齿部的相邻脊齿之间形成容纳肥料的齿沟,所述阻塞套套设于所述延伸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的播种设备通过地轮带动牵引机架运动时,起垄培土器筑出垄,通过第一开沟器在垄上开出肥料沟,并通过第二开沟器开沟出播种沟,传递到排肥轴上的动力带动排肥器运作,传递到排种轴上的动力带动播种器运作,以使肥料和种子分别排入至开好的肥料沟和播种沟中,通过压模轮将地膜压在垄面上,并通过覆土板将土壤覆盖在地膜上以形成两条土带,同时通过镇压轮压实土壤,由此完成播种的过程。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播种设备能够完成一垄两行的播种功能,能够减轻种子种植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并且,由于环形滑动件沿圆环壁的内侧轴向枢转时会改变环形滑动件在型孔开口处的覆盖面积,因此能够对型孔的开口程度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型孔开口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种子的投种,从而提升了播种设备的播种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播种设备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播种装置的示意性半剖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开沟器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3中P-P方向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为图4中M处的示意性放大结构图;
图6为图3中固定杆与球头轴的示意性连接结构图,并省略示出了一对圆盘;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播种器的示意性爆炸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播种器的示意性侧剖图;
图9为图7中排种轮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图10为图9中排种轮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形滑动件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图12为环形滑动件沿环形滑动件转动方向所在平面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
图14为播种器的外壳和储种盒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播种器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排肥器的示意性爆炸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排肥器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图1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排肥器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花挡圈与电机;
图1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排肥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排肥舌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图21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排肥舌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图22为图20或图21中传动轴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3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排肥舌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图24为图23中曲轴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图25为图23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6为图25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7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排肥舌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术语“水平”、“上方”、“下方”、“纵向”、“第一轴向”、“第二轴向”、“周向”、“上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纵向方向是与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平行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播种设备,包括:牵引机架30,牵引机架30的前端下方配置有起垄培土器40;纵向布置于牵引机架30的前端上方的排肥轴110,排肥轴110套设有至少两个排肥器,排肥器的上方布置有用于储存肥料的肥箱111,排肥器的下方对应布置第一开沟器52;纵向布置于牵引机架30上且位于排肥轴110后方的至少两个排种轴24,排种轴24套设有播种器,播种器的上方布置有用于储存待播种种子的种箱290,播种器下方对应布置第二开沟器51。牵引机架30的后端下方依次配置有压膜轮60、覆土板70以及镇压轮80;以及,带动牵引机架30运动的地轮90。排种轴24的两端配置有排种链轮291,排肥轴110的末端配置排肥链轮(图中未示出),以分别通过排种链轮291、排肥链轮将动力传递到排种轴24、排肥轴110上,从而带动播种器和排肥器运作。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纵向”是指平行于图1中参考方向XX'的方向。
如图3至图6所示,第二开沟器51由与牵引机架30垂直相连的固定杆510、夹持固定杆510的一对圆盘511构成,每一圆盘511均贯穿有球头轴512,以通过一对球头轴512夹持固定杆510。其中,固定杆510的相对侧形成贯穿对向侧圆盘511的轴套513,球头轴512贯穿轴套513中并沿轴套513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带动圆盘511运动,从而改变一对圆盘511之间的张合度,尤其是能够变更一对圆盘511在纵向方向上的张合度和/或一对圆盘511之间的夹角。球头轴512上套设有固定帽516,以通过固定帽516将球头轴512的顶部限于圆盘511的外侧,便于用户对其进行按压或拉取。
轴套513上间隔布置有多个盲孔514,通过固定于不同盲孔514处的定位销515对球头轴512的位置进行限定,以通过调节球头轴512的位置对两个圆盘511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从而改变一对圆盘511之间的张合度。由此,通过按压或拉取球头轴512,以移动球头轴512,并在对应盲孔514处固定定位销515,对球头轴512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调整圆盘511之间的张合度,以改变通过该第二开沟器51所开出的肥料沟的宽度,满足不同开沟宽度的要求。
固定杆510上布置有与播种器外壳29底部开设的出种口27相连的排种管517,外壳29底部开设的出种口27通过管路与排种管517相连,以便于播种器排出的种子通过排种管517排入至第二开沟器51开沟出的播种沟内。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的排种管517为简化画法,在实际装配中,排种管517向上连通至播种器的外壳29(播种器的外壳29参见图7)。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播种器的示意性爆炸结构图,播种器沿装配线230的方向进行装配。结合图7至图15进行说明,播种器包括容置有排种轮22的外壳29,排种轮22的圆环壁221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多个型孔220,圆环壁221内侧配置与圆环壁221枢转连接的环形滑动件226(环形滑动件226与圆环壁221内侧相贴合),环形滑动件226形成与型孔220相匹配的缺口2263,并在环形滑动件226沿圆环壁221的内侧轴向枢转时通过改变环形滑动件226在型孔220开口处的覆盖面积对型孔220的开口程度予以调整。进一步地,环形滑动件226由环形间隔分布的环形片2262与用于连接相邻环形片的连接件2261组成,连接件2261与相邻环形片2262之间形成缺口2263,环形滑动件226配置成沿圆环壁221的内侧轴向枢转时通过改变环形片2262在型孔220开口处的覆盖面积对型孔220的开口程度予以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型孔220开口程度与种子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根据所需投种种子的尺寸,通过转动环形滑动件226用以调整型孔220的开口程度,实现种子的尺寸与型孔220的开口程度相匹配,并限制每个型孔220仅进一颗种子,用以避免出现重播或漏播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类型种子之间对一穴的种子数量有不同的要求,在圆环壁221上设置对应数量的型孔220,用以满足不同种类种子的需求。优选地,多个型孔220等距分布,以使得种子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依次排出,从而实现等距播种的目的。
其中,型孔220内所形成的通道自为排种轮22的圆环壁内侧至圆环壁外侧的方向逐渐收缩,便于在排种过程中种子在重力作用下型孔220的孔壁滑动,以使种子顺利填充到型孔220中,保证排种过程中种子的安全。优选地,型孔220的横截面形状选为近似长方形,便于在环形滑动件226作周向枢转后型孔220被环形片2262逐渐覆盖,以对型孔220的开口尺寸进行调整,用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种子的播种。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播种设备通过地轮90带动牵引机架30运动时,起垄培土器40筑出垄,通过第一开沟器52在垄上开出肥料沟,并通过第二开沟器51开沟出播种沟,传递到排肥轴110上的动力带动排肥器运作,传递到排种轴24上的动力带动播种器运作,以使肥料和种子分别排入至开好的肥料沟和播种沟中,通过压模轮60将地膜压在垄面上,并通过覆土板70将土壤覆盖在地膜上以形成两条土带,同时通过镇压轮80压实土壤,由此完成播种的过程。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播种设备能够完成一垄两行的播种功能,能够减轻种植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对种子的播种作业效率。并且,由于环形滑动件226沿圆环壁221的内侧轴向枢转时会改变环形滑动件226在型孔220开口处的覆盖面积,因此能够对型孔220的开口程度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型孔220开口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种子的投种,从而提升了播种设备的播种范围。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播种机的作业效率较低且播种机内的排种器的播种范围较窄的问题。牵引机架30上配置有用于牵引该牵引机架30运动的牵引件31,以便于用户通过机器(如拖拉机)等实现对播种设备的牵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地轮90通过横轴901连接,并在地轮90的内侧设置链轮902,排种轴24的两个自由端同时设置两个排种链轮291,同时排种轴24的中间位置套接链轮(由于播种器外壳29的遮挡未示出)。因此,可使用链条同时连接链轮902与排种链轮291,排种轴24的中间位置套接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纵向贯穿排肥盒101的排肥轴110上所设置的链轮或者其他传动件,并可将牵引该播种设备的拖拉机所输出的动力直接通过链条驱动链轮902转动,并使得排种轴24及排肥轴110的转动保持同步。
继续结合图7至图15进行说明,外壳29的一侧形成储种盒20,外壳29的另一侧布置有用于将排种轮22封装于外壳29内的种盒盖21,排种轴24分别贯穿外壳29、排种轮22以及种盒盖21,以提高播种器在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外壳29与种盒盖21通过螺栓更稳固的连接,并对容置于外壳29内部的排种轮22、护种板28等机构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播种器在投入工作时的安全性。储种盒20的顶部形成敞口201,并通过该敞口201与种箱290连通。
储种盒20的内部形成供种子存放的储种区200,储种盒20的顶部设有供种子投入的敞口201。外壳29中形成储种盒20的一侧开设有供储种盒29内的种子进入外壳29内的进种口26,进种口26位于排种轴24的下方。储种盒20的底部设有与储种盒20活动连接且与外壳29的侧面构成一锐角的清种板25,以便于通过抽拉清种板25对储种盒20内作业残留的种子进行清除,并便于对储种盒20清洗,防止残留的种子进入到排种轮22内,对播种器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并且,由于清种板25与外壳29的侧面构成一锐角,因此能够便于下落的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清种板25的表面滑动,以顺利地通过进种口26进入到外壳29内。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9的一侧(外壳29中形成储种盒20的一侧)设有自由开合用于供用户伸入其中的开口部292,以便于转动环形滑动件226在圆环壁221内侧作周向枢转,从而改变型孔220的开口程度,种子通过型孔220的开口进入型孔220内。开口部292的设置便于手动调节窗口的大小,并在播种器投入工作时,闭合开口部292,防止排种轮22内的种子飞溅而出,提高了播种器使用时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排种轮22内容置有与外壳29的一侧(外壳29中形成储种盒20的一侧)可拆卸装配的护种板28,且护种板28与排种轮22的圆环壁221在径向方向上留有预留间隙,以便于护种板28对排种轮22内的种子进行刮种,使种子填入到型孔220中。优选地,护种板28与环形滑动件226之间的预留间隙设置为不大于种子的直径,以便于护种板28将种子更安全地填入至型孔220。
其中,护种板28呈弧形结构,护种板28中与外壳29的一侧相对的弧形面上设有第一螺孔281,外壳29的一侧对应设有第二螺孔(图中未示出),以通过螺栓组件实现外壳29与护种板28的可拆卸装配,确保护种板28工作时的安全性,并且便于护种板28的更换与维修,提高了播种器的安全性。护种板28的设置用于将排种轮22内的种子拨入型孔220。在播种器工作时,排种轴24的转动带动排种轮22发生转动,种子从进种口26进入排种轮22。在排种轴24发生转动时,种子在排种轮22的内部滚动并在护种板28的拨动下进入型孔220。护种板28在排种的过程中起到了保护种子不受到损坏并将种子准确的填入到型孔220中的作用。
环形滑动件226的环形片2262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起部227(如图12仅示出其中两个),排轴轮22的圆环壁221内侧形成与凸起部227相适配的凹陷部228(如图10仅示出其中两个),以通过凸起部227限于与凹陷部228内实现环形滑动件226与排轴轮22的紧凑贴合,避免播种器在正常工作时环形滑动件226在径向方向发生偏移,从而提高了播种器运行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凸起部227的内部设有压缩弹簧2272,以使凸起部227沿径向方向伸缩。通过推动环形滑动件226使环形滑动件226在圆环壁221内侧作周向枢转。其中,凸起部227顶部具有弧形的凸圆面2271,便于在环形滑动件226作周向枢转时,凸起部227顶部沿径向方向逐渐收缩直至完全收缩至环形片2262内。当环形滑动件226运动一定距离,凸起部227与凹陷部228在径向方向上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在压缩弹簧2272的作用下,使凸起部227顶部的凸圆面2271伸出至对应的凹陷部228内,以在环形滑动件226作周向枢转过程中,便于调整环形滑动件226与圆环壁22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了型孔220的开口程度,得以适应不同尺寸种子的投种,有更广阔的适用范围与市场前景。
排种轮22呈柱状,柱状排种轮的底面形成有供排种轴24贯穿的轴孔224,沿轴孔224的外周沿形成有环形部223,环形部223径向方向开设有用于装配排种轴24的键槽222。键槽222用于放置键240,并通过键240实现排种轴24的周向固定,使得排种轴24更稳定的带动排种轮22转动,提高了播种器的安全性。
播种器进行播种的具体过程可以为:种子从敞口201投入至储种盒20,种子在清种板25上滑动并通过进种口26进入排种轮22内,由排种链轮291带动排种轴24转动,以带动排种轮22转动。此时进入排种轮22内的种子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且在护种板28的保护下从型孔220的开口填入型孔220内,并随排种轮22转动一圈,完成一个排种周期,种子运行到最低位置时从型孔220排出,最后通过外壳29底部开设的出种口27进入投种区,从而完成了整个投种过程。外壳29的底端开设有出种口27,出种口27的设置用于将型孔220排出的种子引导至投种区。
结合图16至图22进行说明,排肥器包括:排肥盒101,排肥盒101容置有围绕第一轴向100作周期性上下摆动的排肥舌107;沿第二轴向100'贯穿排肥盒的排肥轮104,且排肥舌107位于排肥轮104的下方。排肥轮104沿第二轴向100'设有完全贯穿的轮孔1040,与轮孔1040相嵌套的排肥轴110提供的动力驱动排肥轮104转动。排肥器还包括与排肥轮104沿第二轴向100'插接的阻塞套105,排肥轮104与阻塞套105之间为相对转动式结构,排肥轮104转动时,阻塞套105不转,以防肥料从排肥盒101的侧壁漏出。其中,排肥舌107由具有一纵向通孔1070的转轴部1071以及沿垂直于转轴部107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舌片1072构成,转轴部1071内嵌套有传动轴1081,且传动轴1081沿第一轴向100贯穿排肥盒101。舌片1072可配置为一个,且舌片1072的自由端形成有若干条形空隙1073a。舌片1072可配置为多个,且多个舌片沿转轴部1071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以使相邻舌片1072之间形成条形空隙1073b。
需要注意的是,排肥轮104在排肥盒101内沿第二轴向100'的长度称为排肥轮104的工作长度,通过沿第二轴向100'移动阻塞套105与排肥轮104改变排肥轮104的工作长度。排肥轮104转动时,带动肥料落入排肥舌107的触肥弧面。触肥弧面由舌片1072的上端表面形成,为本领域技术公知的技术。
应理解,通过与纵向通孔1070相适配嵌套的传动轴1081以及与传动轴1081配接的电机1080,实现了排肥舌107整体沿第一轴向100作周期性上下整体摆动,使得排肥舌107由状态107a至状态107b之间上下摆动,从而对肥料起到一定的打碎目的。排肥舌107的自由端应与排肥盒101的侧壁相近,以减少肥料通过排肥舌107的自由端与排肥盒101侧壁形成的空隙自由下落至排入通道D并排出出肥口106,提升排肥轮104均匀排肥的效果,以及增强排肥舌107打碎肥料的处理效果,详细请配合参图19所示。舌片1072上开设的若干条形空隙1073供下落至排肥舌107的触肥弧面的肥料流动渗落,经排肥盒101下方围合设置的下落通道D排出至排肥通道D底部开设的出肥口106。第一开沟器52配置有排肥管521,排肥管521通过管道与排肥盒101下方的出肥口106相连,以使由出肥口106落下的肥料经过排肥管521落至由第一开沟器52开沟出的肥料沟内,完成施肥的目的。
传动轴1081贯穿排肥盒101的两侧且任一端部配置电机1080,电机1080受控地驱动传动轴1081转动,传动轴1081的两端沿第一轴向100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1082,凹槽1082配置有相适配的挡圈,挡圈与排肥盒101的外壁相嵌合。具体地,电机1080受到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或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转动,以驱动传动轴1081转动,传动轴1081沿第一轴向100驱动排肥舌107整体作周期性上下摆动。其中,控制单元或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的过程为公知常识,对此不做详细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轴1081的外端沿第一轴向100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1082以及与凹槽1082相适配的两个挡圈(图中未示出),挡圈与排肥盒101的外壁相嵌合。挡圈与凹槽1082的设置,能够对传动轴1081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传动轴1081在转动过程中脱出,从而影响排肥舌107上下摆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排肥盒101两侧设有供排肥轮104沿第二轴向100'贯穿的安装孔103,安装孔103供排肥轮104与阻塞套105沿第二轴向100'作同步滑动。排肥轮104由脊齿部1042以及由脊齿部1042的末端凸伸出的延伸部1041构成,脊齿部1042部分容置于排肥盒101内,脊齿部1042的相邻脊齿之间形成容纳肥料的齿沟1043,阻塞套105内沿第二轴向100'形成供延伸部1041贯穿的轴孔1050,阻塞套105套设于延伸部1041上。排肥轮104与阻塞套105相嵌套设置并通过安装孔103可实现沿第二轴向100'滑动调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排肥量。脊齿部1042每转动一脊齿,齿沟1043中填充的肥料经过转动直至依靠重力下落,多个脊齿均匀分布,使相邻脊齿间形成的若干齿沟1043大小相同,以确保排肥量的均匀性。通过延伸部1041与轴孔1050嵌套连接,达到排肥轮104与阻塞套105同步滑动的目的,且排肥轮104的延伸部1041与阻塞套105理论上无缝贴合,可通过磁性件吸附或螺纹与螺牙相拧合的方式实现。
排肥器还包括花挡圈109,花挡圈109与排肥轮104具有脊齿部1042的一端相套合,并通过螺栓、螺母与排肥盒101固定连接。花挡圈109内周布置有用于供脊齿部1042的脊齿沿第二轴向100'滑动的薄圆盘1090,薄圆盘1090与排肥轮104同步转动,且薄圆盘1090与脊齿部1042密封贴合,以防肥料从排肥盒101的侧壁漏出。排肥器工作时,排肥轮104驱动薄圆盘1090同步转动,以保证排肥轮104与薄圆盘1090之间的紧密性与贴合性。本实施例中的花挡圈109可采用的一体式结构,也可采用分体式结构。
阻塞套105的外周表面沿纵向布置有凸棱1051,排肥盒101与阻塞套105相嵌合的一侧还设有与凸棱1051相适配且供凸棱1051纵向滑动的凹形缺口1010。通过凸棱1051以及排肥盒101一侧凹形缺口1010的设置,实现对阻塞套105的限位,防止阻塞套105转动,以至脱离排肥盒101,影响排肥机构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此外排肥盒101的顶部开设有进肥口1020,排肥盒101一侧的顶端形成倾斜部102,通过在开口处设置倾斜部102,便于排肥机构的进肥,以及增加了进肥效率,避免了由肥箱111中下落的肥料堵塞排肥盒101的进肥口1020。进肥口1020与肥箱111连通。排肥盒101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排肥通道D以及排肥通道D底部形成的出肥口106。落入排肥舌107的触肥弧面的肥料经过排肥舌107打碎过程后,通过舌片1072上设有的若干条形空隙(条形空隙1073a或条形空隙1073b)渗落,经排肥盒101下方围合设置的下落通道D排出至出肥口106。其中,自排肥盒101侧壁底端形成向下渐缩的倾斜壁,以便于肥料下落至出肥口106。
本实施例的排肥器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为:通过排肥链轮(未示出)将动力传递至沿第二轴向100'贯穿排肥轮104的排肥轴110上,以驱动排肥轮104转动,肥箱111中的肥料通过进肥口1020到达排肥器中。落入排肥器的肥料填充脊齿部1042的齿沟1043,并在排肥轮104的转动下,齿沟1043中的肥料依靠重力自由下落至排肥舌107的触肥弧面。同时,传动轴1081在电机1080驱动下驱动排肥舌107的转轴部1071以及舌片1072整体沿传动轴1081的轴向作周期性的上下摆动,从而对下落的肥料进行打碎处理,经过打碎处理后的肥料通过条形空隙1073a(或条形空隙1073b)渗落,经排肥盒101下方围合设置的下落通道D排出至排肥通道D底部开设的出肥口106,进行排肥,至此完成整个排肥机构的排肥过程。
实施例二:
结合图23至图27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所揭示的播种设备的区别在于排肥器中的排肥舌的结构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排肥舌107'由若干弧形排肥叶1072',供弧形排肥叶1072'沿第一轴向100嵌套设置的曲轴1081',以及夹持于曲轴1081'两端的夹持机构1082'组成。若干弧形排肥叶1072'同侧布置且在俯视视角下平行间隔排布,相邻弧形排肥叶1072'之间形成间隙1073',曲轴1081'的两端沿第一轴向100对称设置并向外延伸,且完全贯穿排肥盒101。
应理解,排肥轮104转动时,带动齿沟1043的肥料落入排肥舌107'的上端表面,通过与曲轴1081'相配接的电机1080(如图16所示)驱动曲轴1081'做细微幅度的振动。振动趋势体现在若干弧形排肥叶1072'的自由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反复波动正负5毫米左右的幅度。若干弧形排肥叶1072'固定套设于曲轴1081'的轴颈10812',轴颈10812'两端设有与弧形排肥叶1072'相卡持的曲轴壁10811',且相邻弧形排肥叶1072'之间形成供肥料流动的间隙1073',从而提高肥料的流动性,并确保了肥料排量的均匀性。夹持机构1082'与曲轴1081'固定连接,以确保曲轴1081'不会沿第一轴向100'滑动,致使排肥舌107'的工作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夹持机构1082'可以变换为轴套,挡圈等,以实现同样的技术效果。同侧布置的弧形排肥叶1072'形成供肥料盛接的盛放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排肥量,避免通过排肥轮104转动直接排肥,从而产生无法有效控制肥量的问题。
参照图23、图25及26所示,若干弧形排肥叶1072'从曲轴1081'两端向中部依次呈上升状阶梯型对称布置。通过层级式梯度分布的若干弧形排肥叶1072'形成的间隙1073'供肥料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对肥料的流量起到可控性,实现均匀排肥的可能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黏性肥料以及含水量提高的受潮肥料在排肥舌107'的上端表面堆积的现象,增加了肥料的流动性。层级式梯度分布的若干弧形排肥叶1072'形成的间隙1073'相较于水平布置的若干弧形排肥叶1072'形成的间隙更大,从而更容易促进肥料的流动,防止堵塞现象的发生。在电机1080的驱动下,若干弧形排肥叶1072'对下落肥料还起到一个震碎的作用,更加完善的解决了排肥器在排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参照图27进行说明,对弧形排肥叶1072'的曲轴1081'的结构进行变形,使得若干弧形排肥叶1072'从曲轴1081'中部向两端依次呈上升状阶梯型对称布置。
本发明实施例所揭示的排肥器与实施例一中相同部分的技术方案,请参实施例一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引机架,所述牵引机架的前端下方配置有起垄培土器;
纵向布置于牵引机架的前端上方的排肥轴,所述排肥轴套设有至少两个排肥器,所述排肥器的下方对应布置第一开沟器;
纵向布置于牵引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排肥轴后方的至少两个排种轴,所述排种轴套设有播种器,所述播种器下方对应布置第二开沟器;
所述牵引机架的后端下方依次配置有压膜轮、覆土板以及镇压轮;以及,
带动所述牵引机架运动的地轮;
其中,所述播种器包括容置有排种轮的外壳,所述排种轮的圆环壁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型孔,圆环壁内侧配置与圆环壁枢转连接的环形滑动件,环形滑动件形成与所述型孔相匹配的缺口,并在所述环形滑动件沿所述圆环壁的内侧轴向枢转时通过改变所述环形滑动件在型孔开口处的覆盖面积对型孔的开口程度予以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滑动件由环形间隔分布的环形片与用于连接相邻所述环形片的连接件组成,所述连接件与相邻环形片之间形成所述缺口,所述环形滑动件配置成沿所述圆环壁的内侧轴向枢转时通过改变所述环形片在型孔开口处的覆盖面积对型孔的开口程度予以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一侧形成储种盒,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布置有用于将所述排种轮封装于所述外壳内的种盒盖,所述排种轴分别贯穿所述外壳、所述排种轮以及所述种盒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中形成所述储种盒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储种盒内的种子进入所述外壳内的进种口,所述进种口位于所述排种轴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种盒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储种盒活动连接且与所述外壳的侧面构成一锐角的清种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沟器由与所述牵引机架垂直相连的固定杆、夹持所述固定杆的一对圆盘构成,每一圆盘均贯穿有球头轴,以通过一对球头轴夹持所述固定杆;其中,
所述固定杆的相对侧形成贯穿对向侧圆盘的轴套,所述球头轴贯穿所述轴套并沿所述轴套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轴套上间隔布置有多个盲孔,通过固定于不同盲孔处的定位销对球头轴的位置进行限定,以通过调节球头轴的位置对两个圆盘之间形成的夹角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肥器包括:
排肥盒,所述排肥盒容置有围绕第一轴向作周期性上下摆动的排肥舌;
沿第二轴向贯穿所述排肥盒的排肥轮,且所述排肥舌位于所述排肥轮的下方;以及,
与所述排肥轮沿第二轴向插接的阻塞套;
其中,所述排肥舌由具有一纵向通孔的转轴部以及沿垂直于所述转轴部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舌片构成,所述转轴部内嵌套有传动轴,且所述传动轴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排肥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舌片配置为一个,且所述舌片的自由端形成有若干条形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舌片配置为多个,且多个舌片沿所述转轴部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以使相邻舌片之间形成空隙。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播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肥轮由脊齿部以及由所述脊齿部的末端凸伸出的延伸部构成,所述脊齿部部分容置于所述排肥盒内,所述脊齿部的相邻脊齿之间形成容纳肥料的齿沟,所述阻塞套套设于所述延伸部上。
CN202010874857.1A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播种设备 Active CN111937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4857.1A CN111937512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播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4857.1A CN111937512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播种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7512A true CN111937512A (zh) 2020-11-17
CN111937512B CN111937512B (zh) 2023-05-23

Family

ID=73367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4857.1A Active CN111937512B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播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751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553A (zh) * 2022-05-25 2022-07-29 静宁县华美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能防止柴土壅阻的开沟施肥机刀盘结构
CN115336443A (zh) * 2022-09-13 2022-11-15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圆盘起垄施肥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04871A (en) * 1945-12-07 1948-07-12 Izak Andries Van Der Watt Improvements in fertilizer distributing implements
DE10151256A1 (de) * 2001-10-17 2003-05-08 Lemken Gmbh & Co Kg Selbstfahrende Drille
CN101796902A (zh) * 2010-03-30 2010-08-11 海安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一种新型的育秧盘播种器
CN102612904A (zh) * 2012-03-28 2012-08-0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播量可调的组合型孔排种器
CN104255139A (zh) * 2014-08-29 2015-01-07 吉林大学 型孔容积可变式精密排种器
DE202014009404U1 (de) * 2014-11-27 2016-03-02 Rauch Landmaschinenfabrik Gmbh Einheit zur Entnahme einer Probe an Verteilgut aus einer Verteilmaschine sowie pneumatische Verteilmaschine und Aufnahmeeinrichtung einer solchen Einheit
WO2017092203A1 (zh) * 2015-12-04 2017-06-08 青岛农业大学 可折叠式四垄八行大型花生播种机
CN107027394A (zh) * 2017-04-19 2017-08-1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与微耕机配套的免耕播种机
CN207151602U (zh) * 2017-08-18 2018-03-30 无锡太湖学院 一种全自动饲料投喂车辆
CN108432429A (zh) * 2018-03-21 2018-08-24 吉林大学 自清式电动外槽轮排肥器
CN110235566A (zh) * 2019-07-25 2019-09-17 长沙学院 手推式小型自动施肥播种注水一体机
US20200146204A1 (en) * 2018-11-13 2020-05-14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rrow Opener of Wide Seedling Row Planter
WO2020156750A1 (de) * 2019-01-30 2020-08-06 Rauch Landmaschinenfabrik Gmbh Dosiereinheit mit einem drehangetriebenen zellenrad und verteilmaschine mit einer solchen dosiereinheit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04871A (en) * 1945-12-07 1948-07-12 Izak Andries Van Der Watt Improvements in fertilizer distributing implements
DE10151256A1 (de) * 2001-10-17 2003-05-08 Lemken Gmbh & Co Kg Selbstfahrende Drille
CN101796902A (zh) * 2010-03-30 2010-08-11 海安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一种新型的育秧盘播种器
CN102612904A (zh) * 2012-03-28 2012-08-0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播量可调的组合型孔排种器
CN104255139A (zh) * 2014-08-29 2015-01-07 吉林大学 型孔容积可变式精密排种器
DE202014009404U1 (de) * 2014-11-27 2016-03-02 Rauch Landmaschinenfabrik Gmbh Einheit zur Entnahme einer Probe an Verteilgut aus einer Verteilmaschine sowie pneumatische Verteilmaschine und Aufnahmeeinrichtung einer solchen Einheit
WO2017092203A1 (zh) * 2015-12-04 2017-06-08 青岛农业大学 可折叠式四垄八行大型花生播种机
CN107027394A (zh) * 2017-04-19 2017-08-1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与微耕机配套的免耕播种机
CN207151602U (zh) * 2017-08-18 2018-03-30 无锡太湖学院 一种全自动饲料投喂车辆
CN108432429A (zh) * 2018-03-21 2018-08-24 吉林大学 自清式电动外槽轮排肥器
US20200146204A1 (en) * 2018-11-13 2020-05-14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rrow Opener of Wide Seedling Row Planter
WO2020156750A1 (de) * 2019-01-30 2020-08-06 Rauch Landmaschinenfabrik Gmbh Dosiereinheit mit einem drehangetriebenen zellenrad und verteilmaschine mit einer solchen dosiereinheit
CN110235566A (zh) * 2019-07-25 2019-09-17 长沙学院 手推式小型自动施肥播种注水一体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铁军;王明俊;: "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工作原理", 农民致富之友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553A (zh) * 2022-05-25 2022-07-29 静宁县华美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能防止柴土壅阻的开沟施肥机刀盘结构
CN115336443A (zh) * 2022-09-13 2022-11-15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圆盘起垄施肥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15336443B (zh) * 2022-09-13 2023-07-14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圆盘起垄施肥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7512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89831C2 (ru) Нарезающее/заделы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несения удобрений дл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й машины
EP2911499B1 (en) Air seed meter with internal drive
JP2014200235A (ja) 施肥播種装置
CN111937512A (zh) 一种播种设备
RU2335878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вскрытия и закрытия посевной борозды 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машина
CN107690889B (zh) 一种宽幅落种土种共播工艺及装置
CN102577679A (zh) 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油菜少耕施肥条播机
CN110393059B (zh) 水稻穴播装置
CN210247492U (zh) 一种小麦播种机
CN108886924B (zh) 山药豆播种机
KR20010020775A (ko) 모내기기계 장착식 직파장치
CN212306110U (zh) 输送式肥药与种子精量同穴点播装置
KR100368841B1 (ko) 파종기
CN210247436U (zh) 履带式马铃薯种植机
CN212232092U (zh) 一种单籽粒高精密播种机的镇压装置
CN102144445A (zh) 土豆播种机
CN201898714U (zh) 播种机
KR20020026395A (ko) 마늘파종기
CN112020950A (zh) 输送式肥药与种子精量同穴点播装置
CN205830320U (zh) 大葱播种机
JP2000333511A (ja) 直播装置
CN107439109A (zh) 一种碎土平地土豆播种机
KR200214872Y1 (ko) 건답직파기
JPH02222605A (ja) 穴播き式施肥播種機
KR200216341Y1 (ko) 마늘파종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