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4632A - 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4632A
CN111934632A CN202011033117.1A CN202011033117A CN111934632A CN 111934632 A CN111934632 A CN 111934632A CN 202011033117 A CN202011033117 A CN 202011033117A CN 111934632 A CN111934632 A CN 111934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input
resistor
inductor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31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4632B (zh
Inventor
邬海峰
王测天
易永欣
吕继平
胡柳林
童伟
陈依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Gani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Gan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Gani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Gan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31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4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4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4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4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4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03F3/245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4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extend the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56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3F1/565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inductiv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包括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输入吸收负载、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和输出吸收负载,本发明结合了单个晶体管结构放大器和分布式放大器的优点,具有超宽带下高功率输出能力、高功率增益、良好的输入、输出匹配特性且成本低等优点,同时避免了大功率功放设计中要面临集成电路工艺的低击穿电压特性,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场效应晶体管射频功率放大器和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战、软件无线电、超宽带通信、无线局域网等军用电子对抗与通信、民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射频前端收发器也向高性能、高集成、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因此市场迫切的需求发射机的射频与微波功率放大器具有超宽带、高输出功率、高效率、低成本等性能,而集成电路正是有望满足该市场需求的关键技术。
然而,当采用集成电路工艺设计实现射频与微波功率放大器芯片电路时,其性能和成本受到了一定制约,主要体现:
(1)高功率高效率放大能力受限:半导体工艺中晶体管的栅长越来越短,由此带来了低击穿电压和高膝点电压,从而限制了单一晶体管的功率容量。为了获得高功率能力,往往需要多路晶体管功率合成,但是由于多路合成网络的能量损耗导致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比较低,因此高功率、高效率能力较差。
(2)超宽带高功率放大能力受限:为满足高功率指标就需要多个晶体管功率合成,但是多路合成的负载阻抗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很高的阻抗变换比;在高阻抗变换比下,实现宽带特性是极大的挑战。
常见的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有很多,最典型的是分布式放大器,但是分布式放大器要同时满足各项参数的要求十分困难,主要是因为:
(1)在传统的分布式功率放大器中,核心放大电路是多个单一场效应晶体管采用分布式放大排列的方式实现,由于单一场效应晶体管其功率增益较低、最佳阻抗偏低、隔离度较差、因此也导致反射特性恶化,从而降低了合成效率;
(2)传统分布式放大器的设计中为了分析简单,往往忽略了密勒电容对于电路的影响,从而导致电路结构设计完后需要大量的工作进行电路调试,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电路设计效率;为了降低了密勒效应对于电路的影响,采用Cascode双晶体管分布式放大结构,但是Cascode双晶体管虽然增加了电路隔离度,却无法改善功率增益等指标,也无法实现Cascode双晶体管间的最佳阻抗匹配,从而降低了输出功率特性。
(3)一些新型分布式放大器采用了二堆叠或者三堆叠放大器作为放大单元,这种结构可以改善功率增益,但是实现宽带放大器时堆叠晶体管的高频效率比传统共源或者共射放大器恶化更加显著,高频阻抗匹配和低频阻抗匹配很难达到平衡,往往高频效率损失较大。
由此可以看出,超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难点为:超宽带下高功率输出、高功率增益难度较大,宽带高频效率恶化明显;传统单个晶体管结构、Cascode晶体管或者堆叠晶体管的分布式放大结构存在很多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结合了单个晶体管结构放大器和分布式放大器的优点,具有超宽带下高功率输出能力、高功率增益、良好的输入、输出匹配特性且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包括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输入吸收负载、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和输出吸收负载;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入端为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的射频输入端,其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分别与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七输出端、第八输出端和第九输出端分别与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十输出端、第十一输出端和第十二输出端分别与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出端为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的射频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分别与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四输入端、第五输入端和第六输入端分别与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七输入端、第八输入端和第九输入端分别与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十输入端、第十一输入端和第十二输入端分别与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输入吸收负载与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连接,输出吸收负载与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核心架构采用四堆叠、三堆叠、二堆叠到共源放大的多级网络,使得整个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获得了良好的宽带功率输出能力和功率增益能力,避免了集成电路工艺的低击穿电压特性,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这种结构可以显著改善宽带功率和高频效率指标,达到高频阻抗匹配和低频阻抗匹配的良好平衡。
进一步地,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包括依次串联的电容C1、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感L5、电感L6、电感L7、电感L8、电感L9、电感L10、电感L11、电感L12和电感L13;电容C1的一端与电感L1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入端;电感L1和电感L2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电感L2和电感L3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二输出端,电感L3和电感L4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三输出端;电感L4和电感L5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四输出端,电感L5和电感L6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五输出端,电感L6和电感L7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六输出端;电感L7和电感L8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七输出端,电感L8和电感L9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八输出端,电感L9和电感L10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九输出端;电感L10和电感L11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输出端,电感L11和电感L12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一输出端,电感L12和电感L13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二输出端;电感L13的一端与电感L12连接,其另一端与输入吸收负载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可以改善输入匹配网络的匹配驻波,同时简化栅极供电网络,节省芯片面积。
进一步地,输入吸收负载包括接地电容C10、电容C11、电感L14和接地电阻R1,电容C11的一端与接地电阻R1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14的一端以及电感L13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4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0以及低压偏置电源Vg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输入吸收负载用于吸收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反射信号,改善电路的阻抗匹配,同时提高电路稳定性指标。
进一步地,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包括第一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和第二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第一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中间层晶体管M2、中间层晶体管M3以及底层晶体管M4,底层晶体管M4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中间层晶体管M3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4连接,中间层晶体管M2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3连接,顶层晶体管M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2连接,其漏极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5、中间层晶体管M6、中间层晶体管M7以及底层晶体管M8,底层晶体管M8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中间层晶体管M7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7连接,中间层晶体管M6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6连接,顶层晶体管M5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5连接,其漏极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以及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可以显著提升低频的功率增益、功率容量,提高电路的耐击穿特性。
进一步地,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包括第一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和第二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第一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9、中间层晶体管M10以及底层晶体管M11,底层晶体管M11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中间层晶体管M10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9连接,顶层晶体管M9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4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8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2、中间层晶体管M13以及底层晶体管M14,底层晶体管M14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中间层晶体管M13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8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1连接,顶层晶体管M12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0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以及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0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7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在保证中频功率容量的前提下可显著提升低频到高频的增益平坦度。
进一步地,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包括第一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和第二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第一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5和底层晶体管M16,底层晶体管M16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24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顶层晶体管M15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2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7和底层晶体管M18,底层晶体管M18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26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顶层晶体管M17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5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3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7的一端以及电阻R28的一端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5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在保证中频功率容量的前提下可显著提升低频到高频的增益平坦度。
进一步地,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包括晶体管M19和晶体管M20,晶体管M19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29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其漏极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晶体管M20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30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其漏极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0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31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电阻R31的另一端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同堆叠放大网络相比,效率损失小,高频效率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同时规避了堆叠放大网络的高频寄生损耗。
进一步地,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感L16、电感L17、电感L18、电感L19、电容C27、电感L21、电感L22、电感L23、电容C30、电感L25、电感L26、电感L27、电容C33、电感L29、电感L30、电感L31和电容C36;电感L16的一端与电感L17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入端,其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25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1连接,电感L17和电感L18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3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5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二输入端,电感L18和电感L19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三输入端;电容C27和电感L21的连接节点还与电感L20的一端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四输入端,电感L20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28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2连接,电感L21和电感L22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4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9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五输入端,电感L22和电感L23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六输入端;电容C30和电感L25的连接节点还与电感L24的一端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七输入端,电感L24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31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3连接,电感L25和电感L26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5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32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八输入端,电感L26和电感L27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九输入端;电容C33和电感L29的连接节点还与电感L28的一端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输入端,电感L28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34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4连接,电感L29和电感L30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6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35连接,电阻R36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一输入端,电感L30和电感L31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二输入端;电容C36的一端与电感L31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出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可以改善输出匹配网络的驻波匹配,同时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提供良好的漏极供电和电路去耦。
进一步地,输出吸收负载包括电感L15、电容C24以及接地电阻R32,电感L15的一端与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电容C24与接地电阻R32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输出吸收负载用于吸收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反射信号,改善电路的阻抗匹配,同时提高电路稳定性指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原理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附图中示出和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意在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而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输入吸收负载、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和输出吸收负载。
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入端为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的射频输入端,其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分别与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七输出端、第八输出端和第九输出端分别与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十输出端、第十一输出端和第十二输出端分别与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出端为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的射频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分别与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四输入端、第五输入端和第六输入端分别与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七输入端、第八输入端和第九输入端分别与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十输入端、第十一输入端和第十二输入端分别与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
输入吸收负载与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连接,输出吸收负载与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连接。
如图2所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包括依次串联的电容C1、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感L5、电感L6、电感L7、电感L8、电感L9、电感L10、电感L11、电感L12和电感L13
电容C1的一端与电感L1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入端。
电感L1和电感L2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电感L2和电感L3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二输出端,电感L3和电感L4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三输出端。
电感L4和电感L5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四输出端,电感L5和电感L6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五输出端,电感L6和电感L7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六输出端。
电感L7和电感L8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七输出端,电感L8和电感L9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八输出端,电感L9和电感L10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九输出端。
电感L10和电感L11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输出端,电感L11和电感L12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一输出端,电感L12和电感L13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二输出端。
电感L13的一端与电感L12连接,其另一端与输入吸收负载连接。
如图2所示,输入吸收负载包括接地电容C10、电容C11、电感L14和接地电阻R1,电容C11的一端与接地电阻R1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14的一端以及电感L13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4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0以及低压偏置电源Vg连接。
如图2所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包括第一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和第二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
第一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中间层晶体管M2、中间层晶体管M3以及底层晶体管M4,底层晶体管M4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中间层晶体管M3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4连接,中间层晶体管M2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3连接,顶层晶体管M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2连接,其漏极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
第二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5、中间层晶体管M6、中间层晶体管M7以及底层晶体管M8,底层晶体管M8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中间层晶体管M7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7连接,中间层晶体管M6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6连接,顶层晶体管M5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5连接,其漏极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
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以及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
如图2所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包括第一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和第二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
第一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9、中间层晶体管M10以及底层晶体管M11,底层晶体管M11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中间层晶体管M10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9连接,顶层晶体管M9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4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8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
第二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2、中间层晶体管M13以及底层晶体管M14,底层晶体管M14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中间层晶体管M13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8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1连接,顶层晶体管M12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0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
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以及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0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7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
如图2所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包括第一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和第二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
第一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5和底层晶体管M16,底层晶体管M16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24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顶层晶体管M15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2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
第二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7和底层晶体管M18,底层晶体管M18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26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顶层晶体管M17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5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3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
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7的一端以及电阻R28的一端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5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
如图2所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包括晶体管M19和晶体管M20,晶体管M19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29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其漏极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晶体管M20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30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其漏极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0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31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电阻R31的另一端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
如图2所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感L16、电感L17、电感L18、电感L19、电容C27、电感L21、电感L22、电感L23、电容C30、电感L25、电感L26、电感L27、电容C33、电感L29、电感L30、电感L31和电容C36
电感L16的一端与电感L17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入端,其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25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1连接,电感L17和电感L18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3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5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二输入端,电感L18和电感L19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三输入端。
电容C27和电感L21的连接节点还与电感L20的一端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四输入端,电感L20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28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2连接,电感L21和电感L22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4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9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五输入端,电感L22和电感L23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六输入端。
电容C30和电感L25的连接节点还与电感L24的一端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七输入端,电感L24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31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3连接,电感L25和电感L26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5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32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八输入端,电感L26和电感L27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九输入端。
电容C33和电感L29的连接节点还与电感L28的一端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输入端,电感L28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34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4连接,电感L29和电感L30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6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35连接,电阻R36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一输入端,电感L30和电感L31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二输入端。
电容C36的一端与电感L31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出端。
如图2所示,输出吸收负载包括电感L15、电容C24以及接地电阻R32,电感L15的一端与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电容C24与接地电阻R32连接。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及过程进行介绍:
射频输入信号通过输入端RFin进入电路,通过输入隔直耦合电容C1,以电压分布式的方式进入L1~L13、C2~C9构成的栅极人工传输线,然后分别进入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针对不同频段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以电压分布式的方式进入L17~L31构成的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进行功率叠加,然后通过输出隔直耦合电容C36,进入输出端RFout完成信号功率放大。其中电容C27、C30、C33用于实现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之间的直流供电的隔直作用,使得其漏极供电相互无干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输入吸收负载、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和输出吸收负载;
所述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入端为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的射频输入端,其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分别与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七输出端、第八输出端和第九输出端分别与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十输出端、第十一输出端和第十二输出端分别与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出端为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的射频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分别与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四输入端、第五输入端和第六输入端分别与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七输入端、第八输入端和第九输入端分别与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其第十输入端、第十一输入端和第十二输入端分别与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输入吸收负载与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连接,所述输出吸收负载与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包括依次串联的电容C1、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感L5、电感L6、电感L7、电感L8、电感L9、电感L10、电感L11、电感L12和电感L13
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感L1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入端;
所述电感L1和电感L2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感L2和电感L3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电感L3和电感L4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三输出端;
所述电感L4和电感L5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四输出端,所述电感L5和电感L6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五输出端,所述电感L6和电感L7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六输出端;
所述电感L7和电感L8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七输出端,所述电感L8和电感L9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八输出端,所述电感L9和电感L10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九输出端;
所述电感L10和电感L11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输出端,所述电感L11和电感L12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一输出端,所述电感L12和电感L13的连接节点还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作为输入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二输出端;
所述电感L13的一端与电感L12连接,其另一端与输入吸收负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吸收负载包括接地电容C10、电容C11、电感L14和接地电阻R1,所述电容C11的一端与接地电阻R1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14的一端以及电感L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4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0以及低压偏置电源Vg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包括第一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和第二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
所述第一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中间层晶体管M2、中间层晶体管M3以及底层晶体管M4,所述底层晶体管M4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中间层晶体管M3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4连接,所述中间层晶体管M2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3连接,所述顶层晶体管M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2连接,其漏极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路四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5、中间层晶体管M6、中间层晶体管M7以及底层晶体管M8,所述底层晶体管M8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所述中间层晶体管M7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7连接,所述中间层晶体管M6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6连接,所述顶层晶体管M5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5连接,其漏极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
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以及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低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包括第一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和第二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
所述第一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9、中间层晶体管M10以及底层晶体管M11,所述底层晶体管M11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中间层晶体管M10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9连接,所述顶层晶体管M9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4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18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路三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2、中间层晶体管M13以及底层晶体管M14,所述底层晶体管M14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所述中间层晶体管M13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8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1连接,所述顶层晶体管M12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0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
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以及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7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包括第一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和第二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
所述第一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5和底层晶体管M16,所述底层晶体管M16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24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所述顶层晶体管M15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2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路二堆叠功率放大结构包括依次按照源极-漏极相连堆叠构成的顶层晶体管M17和底层晶体管M18,所述底层晶体管M18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26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所述顶层晶体管M17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5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3连接,其漏极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
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7的一端以及电阻R2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5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二中功率中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包括晶体管M19和晶体管M20,所述晶体管M19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29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入端,其漏极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一输出端,所述晶体管M20的源极接地,其栅极与电阻R30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入端,其漏极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三输出端,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0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31的一端连接,并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作为高功率高频放大网络的第二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感L16、电感L17、电感L18、电感L19、电容C27、电感L21、电感L22、电感L23、电容C30、电感L25、电感L26、电感L27、电容C33、电感L29、电感L30、电感L31和电容C36
所述电感L16的一端与电感L17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入端,其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25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1连接,所述电感L17和电感L18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3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5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感L18和电感L19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三输入端;
所述电容C27和电感L21的连接节点还与电感L20的一端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四输入端,所述电感L20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28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2连接,所述电感L21和电感L22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4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29连接,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五输入端,所述电感L22和电感L23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六输入端;
所述电容C30和电感L25的连接节点还与电感L24的一端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七输入端,所述电感L24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31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3连接,所述电感L25和电感L26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5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32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八输入端,所述电感L26和电感L27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九输入端;
所述电容C33和电感L29的连接节点还与电感L28的一端连接,并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输入端,所述电感L28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34以及高压偏置电源Vd4连接,所述电感L29和电感L30的连接节点还分别与电阻R36的一端以及接地电容C35连接,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一输入端,所述电感L30和电感L31的连接节点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十二输入端;
所述电容C36的一端与电感L31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吸收负载包括电感L15、电容C24以及接地电阻R32,所述电感L15的一端与输出人工传输线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电容C24与接地电阻R32连接。
CN202011033117.1A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 Active CN111934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3117.1A CN111934632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3117.1A CN111934632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4632A true CN111934632A (zh) 2020-11-13
CN111934632B CN111934632B (zh) 2021-02-09

Family

ID=7333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3117.1A Active CN111934632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46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3155A (zh) * 2022-04-22 2022-05-27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覆盖基频的超宽带射频放大器
CN114710126A (zh) * 2022-06-08 2022-07-05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GaAs Bi-HEMT工艺的可重构宽带放大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3213A1 (en) * 2011-09-13 2013-03-14 Rf Micro Devices, Inc. Matrix distributed power amplifier
US9160292B2 (en) * 2013-10-08 2015-10-13 Peregrin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oad compensation in RF amplifiers
CN105743447A (zh) * 2016-01-26 2016-07-06 广东工业大学 堆叠结构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08667433A (zh) * 2018-08-17 2018-10-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分布式放大器
CN108768316A (zh) * 2018-08-14 2018-11-06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四堆叠技术的高频高功率高效率复合晶体管管芯
CN109075750A (zh) * 2016-02-04 2018-12-21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矩阵功率放大器
CN109167575A (zh) * 2018-09-18 2019-01-08 复旦大学 一种宽带高增益平坦度的功率放大器
CN208656727U (zh) * 2018-08-14 2019-03-26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功率高效率高增益逆f类堆叠功率放大器
CN109792232A (zh) * 2016-09-16 2019-05-21 派赛公司 用于快速射频放大器偏置恢复的待机电压条件
CN110233601A (zh) * 2019-05-21 2019-09-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堆叠式多通道跨阻放大器结构及其协同集成供电方法
CN111030622A (zh) * 2019-12-30 2020-04-17 青海民族大学 一种二维分布式高增益行波功率放大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3213A1 (en) * 2011-09-13 2013-03-14 Rf Micro Devices, Inc. Matrix distributed power amplifier
US9160292B2 (en) * 2013-10-08 2015-10-13 Peregrin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oad compensation in RF amplifiers
CN105743447A (zh) * 2016-01-26 2016-07-06 广东工业大学 堆叠结构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09075750A (zh) * 2016-02-04 2018-12-21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矩阵功率放大器
CN109792232A (zh) * 2016-09-16 2019-05-21 派赛公司 用于快速射频放大器偏置恢复的待机电压条件
CN108768316A (zh) * 2018-08-14 2018-11-06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四堆叠技术的高频高功率高效率复合晶体管管芯
CN208656727U (zh) * 2018-08-14 2019-03-26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功率高效率高增益逆f类堆叠功率放大器
CN108667433A (zh) * 2018-08-17 2018-10-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分布式放大器
CN109167575A (zh) * 2018-09-18 2019-01-08 复旦大学 一种宽带高增益平坦度的功率放大器
CN110233601A (zh) * 2019-05-21 2019-09-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堆叠式多通道跨阻放大器结构及其协同集成供电方法
CN111030622A (zh) * 2019-12-30 2020-04-17 青海民族大学 一种二维分布式高增益行波功率放大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3155A (zh) * 2022-04-22 2022-05-27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覆盖基频的超宽带射频放大器
CN114710126A (zh) * 2022-06-08 2022-07-05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GaAs Bi-HEMT工艺的可重构宽带放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4632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2517B (zh) 一种基于增益补偿技术的高线性宽带堆叠低噪声放大器
CN106411268B (zh) 一种考虑密勒效应的分布式二堆叠结构的功率放大器
CN108574464B (zh) 一种低功耗高线性双模式毫米波宽带堆叠低噪声放大器
CN106712725A (zh) 一种基于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的超宽带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
CN213027960U (zh) 一种5g通信线性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CN103595359A (zh) 一种0.1~5GHz超宽带CMOS功率放大器
CN206195723U (zh) 一种基于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的超宽带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
CN103746665A (zh) 一种0.1~3GHz CMOS增益可调驱动功率放大器
CN112910417B (zh) 一种宽带高效率微波功率放大器
CN114567266B (zh) 一种低功耗低噪声宽带放大器
CN111934632B (zh) 一种超宽带高功率放大器
CN107659278A (zh) 一种Ka波段SiGe BiCMOS射频功率放大器
CN211046870U (zh) 一种大功率二维行波cmos功率放大器
CN112865725A (zh) 一种超宽带大功率高效率的单片集成功率放大器电路结构
CN110932687A (zh) 一种交流堆叠功率放大器
CN112865717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化技术的高增益功率放大器
CN213027963U (zh) 一种5g通信wifi平台抗失配低噪声放大器
CN210246697U (zh) 一种基于共源共基复合管的宽带放大器
CN110601668B (zh) 一种面向车联网通信的高效功率放大器
CN210693872U (zh) 一种毫米波变压耦合合成高功率放大器
CN210693863U (zh) 一种基于增强型晶体管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
CN108599730B (zh) 一种基于紧凑型谐振器的高效率f类堆叠功率放大器
CN109450389B (zh) 一种基于堆叠型三阶达林顿管的超宽带放大器
CN111030607A (zh) 一种二维行波高增益宽带cmos功率放大器
Hanna et al. A wideband highly efficient class-J integrated power amplifier for 5G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