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0235A - 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0235A
CN111930235A CN202010797234.9A CN202010797234A CN111930235A CN 111930235 A CN111930235 A CN 111930235A CN 202010797234 A CN202010797234 A CN 202010797234A CN 111930235 A CN111930235 A CN 111930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virtual
display content
preset display
virtual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72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Q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Q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Q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Q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972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02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0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0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2Walk-in-place systems for allowing a user to walk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while constraining him to a given position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涉及VR设备技术领域,缓解了难以充分满足VR设备使用者对场景展示内容的自主控制需求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通过指定网络协议与所述外部设备相互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得到针对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权限以及所述预设展示内容;基于所述控制权限在所述虚拟场景中显示所述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基于所述预设展示内容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

Description

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VR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VR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电子信号,将其与各种输出设备结合使其转化为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是现实中真切的物体,也可以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物质,通过三维模型表现出来。因为这些现象不是人们直接所能看到的,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来的现实中的世界,故称为虚拟现实。
目前,VR设备的虚拟场景中引用的资源一般为网络资源,或者存储设备资源,因此难以充分满足VR设备使用者对场景展示内容的自主控制需求,使VR设备的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以缓解难以充分满足VR设备使用者对场景展示内容的自主控制需求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应用所述VR设备,所述VR设备用于提供虚拟场景;所述VR设备和所述VR设备以外的外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所述外部设备中设置有预设展示内容;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指定网络协议与所述外部设备相互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得到针对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权限以及所述预设展示内容;
基于所述控制权限在所述虚拟场景中显示所述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
基于所述预设展示内容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基于所述控制权限在所述虚拟场景中显示所述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控制权限从所述外部设备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类型,并确定与所述设备类型对应的目标虚拟对象设备;
在虚拟场景中显示所述目标虚拟对象设备;
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类型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终端设备、计算机设备、电视机(television,简称TV)设备、相机设备以及除所述VR设备以外的其他VR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展示内容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外部设备获取所述预设展示内容的内容类型;
根据所述内容类型确定所述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按照所述展示方式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展示所述预设展示内容。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预设展示内容中的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根据脸部识别结果得到所述预设展示内容中的对象出现频率,并基于所述脸部识别结果和所述对象出现频率对所述脸部图像添加标签。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脸部图像对应的所述脸部识别结果、所述脸部图像的生成时间、所述脸部图像的生成地点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针对所述脸部图像的文字说明内容和/或展示所述脸部图像时播放的音乐。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展示内容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预设展示内容中静态图像的静态展示方式转换为动态展示方式;
基于所述动态展示方式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展示所述预设展示内容。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针对所述预设展示内容的拖拽操作的运行轨迹,确定所述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位置;所述运行轨迹包括从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处至所述虚拟对象设备外部虚拟场景的轨迹;
通过二维(twodimensional,简称2D)转换三维(Threedimensional,简称3D)算法在所述展示位置展示所述预设展示内容。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装置,应用所述VR设备,所述VR设备用于提供虚拟场景;所述VR设备和所述VR设备以外的外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所述外部设备中设置有预设展示内容;所述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指定网络协议与所述外部设备相互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得到针对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权限以及所述预设展示内容;
显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权限在所述虚拟场景中显示所述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
展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展示内容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上述的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指定网络协议与外部设备相互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得到针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权限以及外部设备中设置的预设展示内容,然后,基于该控制权限在虚拟场景中显示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再基于预设展示内容在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通过VR设备利用指定网络协议与外部设备相互识别,以得到针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权限以及预设展示内容,进而基于控制权限在虚拟场景中显示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从而便能够在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行展预设展示内容,使外部设备的内容能够传递进入VR设备并在VR设备的虚拟场景中进行展示,实现了外部设备的展示内容与VR设备内部虚拟场景的融合,扩展丰富了VR设备的虚拟场景,使用户可以利用外部设备来自主控制定制虚拟场景中展示的内容,提升了VR设备的使用体验,缓解了难以充分满足VR设备使用者对场景展示内容的自主控制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中VR设备虚拟场景的一个示例;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的应用场景的一个示例;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目前,VR设备一体机设备,对于资源的引用多以网络资源以及存储设备资源为主,而且多以被动接受为主,并不能充分满足使用者主动控制、自主定制及社交认可等多方面的期望。VR设备提供的虚拟场景也多为厂家事先定制好的场景,与用户期望也许并不匹配。
当前,VR设备一体机中的实现方式,多以文件浏览器方式呈现,网络资源多是影院方式呈现,无法与其他外部设备实现交互。因此,目前的VR设备使用过程中内容匮乏,而且用户操控感较差。在VR设备的虚拟场景中,对于自制内容的展示并不充分而且没有任何区分,并不能满足用户的主角需求。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通过该方法可以缓解难以充分满足VR设备使用者对场景展示内容的自主控制需求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应用VR设备,VR设备用于提供虚拟场景,VR设备和该VR设备以外的外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该外部设备中设置有预设展示内容。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0,通过指定网络协议与外部设备相互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得到针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权限以及预设展示内容。
其中,外部设备(ExternalDevice,简称ED)是指位于VR设备一体机之外的设备,例如手机、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简称PC)等。
本方案中,外部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与VR设备一体机建立连接。例如,外部设备与VR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私有的网络协议,完成设备之间的相互识别。VR设备还可以通过鉴权获得对外部设备的控制许可,在此过程中,通过授权控制权限可以对展示内容的安全性以及用户的隐私提供保护。
对于后续对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过程,示例性的,VR设备一体机在获得外部设备的控制权限之后,可以进行对预设展示内容的特征信息识别、类型识别以及动态展示等过程。
步骤S120,基于控制权限在虚拟场景中显示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
其中,VR设备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虚拟对象设备(VirtualReality Device,简称VD)可以作为外部设备在虚拟场景中的代理,虚拟对象设备可以与外部设备高度相似。
为了实现无缝衔接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VR设备提供的虚拟场景中对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窗口,可以与真实的外部设备完全一致。例如,如果外部设备为手机,即预设展示内容来源于手机,则虚拟场景中的虚拟对象设备为手机的造型,预设展示内容通过虚拟手机展示;如果外部设备是笔记本电脑,即预设展示内容来源于笔记本电脑,则虚拟场景中的虚拟对象设备为笔记本电脑的造型,预设展示内容通过虚拟笔记本电脑展示。在实际应用中,这部分可以通过投屏的方式实现。
步骤S130,基于预设展示内容在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
本步骤中,在VR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并相互识别后,在VR设备提供的虚拟场景中,虚拟对象设备可以仅展示其对应的外部设备所支持的展示内容类型。例如,虚拟对象设备可以通过私有的网络协议,从外部设备获取并缓冲外部设备所支持可见部分的预设展示内容。
通过VR设备利用指定网络协议与外部设备相互识别,以得到针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权限以及预设展示内容,进而基于控制权限在虚拟场景中显示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从而便能够在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行展预设展示内容,使外部设备的内容能够传递进入VR设备并在VR设备的虚拟场景中进行展示,实现了外部设备的展示内容与VR设备内部虚拟场景的融合,扩展丰富了VR设备的虚拟场景,提升了VR设备的使用体验,而且,通过VR设备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交互,还增加了VR一体机设备的社交属性,扩大了VR一体机设备的社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VR设备能够以用户为核心,利用日常操作的外部设备,实现对VR设备虚拟场景的拓展,能够在VR设备的虚拟场景中,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无缝切换,如从外部真实世界到VR设备虚拟世界的无缝切换,以充分发挥VR设备的虚拟定制效果,使用户能够真正成为VR设备虚拟场景的设计者、定制者、控制者以及使用者。而且,从社交属性方面,每个用户都能够是VR设备虚拟场景中的主角,成为VR设备的设计者,以充分满足VR设备使用者对场景展示内容的自主控制需求。
下面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2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02,基于控制权限从外部设备获取外部设备的设备类型,并确定与设备类型对应的目标虚拟对象设备;
步骤S1204,在虚拟场景中显示目标虚拟对象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外部设备的设备类型可以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计算机设备、TV设备、相机设备以及除VR设备以外的其他VR设备。
在VR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连接建立过程中,可以包括对设备类型的识别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部设备可以将其设备类型上报至VR设备一体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VR设备利用外部设备的设备类型能够确定在虚拟场景中显示出的虚拟对象设备的外观造型,以使虚拟场景中显示出的虚拟对象设备的外貌与外部设备的外貌尽可能的保持一致,以更真实的在虚拟场景中模拟出外部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3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301,从外部设备获取预设展示内容的内容类型;
步骤S1303,根据内容类型确定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步骤S1305,按照展示方式在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展示预设展示内容。
对于设备类型的相互识别过程,外部设备可以将可提供有效内容(即预设展示内容)的类型上报至VR设备一体机。具体的,在VR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连接建立过程中,可以包括对内容类型的识别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部设备可以将其可提供有效内容(即预设展示内容)的类型上报至VR设备一体机。虚拟对象设备可以仅展示外部设备所支持的内容类型。VR设备还可以通过预先定义的内容类型,定义对应的动态展示方式。
通过根据内容类型确定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并按照该展示方式展示预设展示内容,能够使虚拟场景中对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避免统一单调的展示方式,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40,对预设展示内容中的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根据脸部识别结果得到预设展示内容中的对象出现频率,并基于脸部识别结果和对象出现频率对脸部图像添加标签。
示例性的,对于人物图片,可以实现人脸识别,从而通过人脸的出现频率,实现社交角色的识别和区分,例如,通过增加属性标签的方式区分不同的角色。
通过针对预设展示内容中的脸部图像的脸部识别结果及对象出现频率等,能够使用标签区分不同的对象,使对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出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步骤S140,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50,根据脸部图像对应的脸部识别结果、脸部图像的生成时间、脸部图像的生成地点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针对脸部图像的文字说明内容和/或展示脸部图像时播放的音乐。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区别对待不同的角色对象、时间、地点等内容。例如,对于设备主人及其亲密家庭成员相关的内容,能够识别并区别对待。再例如,对于内容的时间(如图片生成的时间信息)、地点(如图片生成的位置信息)等内容生成过程中附加的特征信息,能够准确识别,之后可以在背景音乐以及文字展示上对识别结果加以区分。
当然,还可以对预设展示内容及其识别结果进行记忆存储。例如,将手机中的一次旅行照片或者一次聚会照片,以博物馆方式放置于VR设备的虚拟场景中,针对不同的位置定制了相应的文字说明和背景音乐,可以将其进行存储,用于分享或者下次再次使用。
通过针对不同的脸部识别结果、脸部图像生成时间、脸部图像生成地点等信息来对应不同的背景音乐及文字说明等,能够使图像的展示过程更加生动、丰富,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3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307,将预设展示内容中静态图像的静态展示方式转换为动态展示方式;
步骤S1309,基于动态展示方式在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展示预设展示内容。
示例性的,可以对静态图片实现动态展示,例如,跑步的图片能够转换成模拟运动的动态图像。对于全景,还能够以VR设备虚拟场景内的环绕形式展示,以体现VR设备的优势。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虚拟场景中动态的展示预设展示内容,可以使VR设备的展示效果得到提升,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60,根据针对预设展示内容的拖拽操作的运行轨迹,确定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位置;运行轨迹包括从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处至虚拟对象设备外部虚拟场景的轨迹;
步骤S170,通过2D转换3D算法在展示位置展示预设展示内容。
在动态展示过程中,还能够准确表达出预设展示内容从虚拟对象设备中移出、跃出的效果,例如,通过追随用户拖拽的轨迹,用户可自由的决定VR设备虚拟场景中,预设展示内容的最终放置位置。
对于实现移出或跃出效果的过程,可以利用2D转3D算法,并增加动作预测效果,以实现对应的动画效果。例如,首先用户通过拾取工具(例如小手)抓取或点击虚拟对象设备中的预设展示内容时,启动转换及动画过程,其运行轨迹可追随拾工具;而后,当再次双击或者释放动态内容,可以实现放置效果,并结束动画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基于外部内容实现用户定制且动态展示于VR设备一体机虚拟场景中的机制。通过对预设展示内容拖拽移动效果的实现,使VR设备和外部设备进一步融合,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更加自然的切换。而且,还使得在VR设备虚拟场景中,将原来单薄的2D内容赋予其生动的3D展示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识别和动态展示等过程,都可以利用AI实现,在上述外部设备的预设展示内容传递进入VR设备虚拟场景的过程中,数据内容可以在鉴权基础上,做进一步加密,以实现用户隐私的保护。
对于上述处理机制对应的VR设备虚拟场景,如图2所示,外部设备的预设展示内容可以动态展示于VR设备一体机的虚拟场景中。为了增加内容展示的社交因素,可以在多个VR设备一体机设备之间,以及VR设备一体机与外部设备(如TV、手机)之间,进行动态社交分享。例如,在多个VR设备一体机之间,可以邀约亲友或者展示内容相关者,同时参与图片博物馆的构建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实现构建过程中的多人互动、资源共享、主从角色定义等。
对于VR设备一体机社交属性展示的增加效果,如图3所示,社交分享过程可以是VR设备一体机与手机、TV之间的社交分享,在家庭内部,实现一人操控,多人分享的目的。这个过程可借助投屏和录屏功能加以实现,作为内容接收方的手机、TV等,可回传请求和控制。
图4提供了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VR设备,VR设备用于提供虚拟场景,VR设备和该VR设备以外的外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该外部设备中设置有预设展示内容。如图4所示,基于VR设备的展示装置400包括:
识别模块401,用于通过指定网络协议与外部设备相互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得到针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权限以及预设展示内容;
显示模块402,用于基于控制权限在虚拟场景中显示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
展示模块403,用于基于预设展示内容在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块402具体用于:
基于控制权限从外部设备获取外部设备的设备类型,并确定与设备类型对应的目标虚拟对象设备;
在虚拟场景中显示目标虚拟对象设备;
外部设备的设备类型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终端设备、计算机设备、TV设备、相机设备以及除VR设备以外的其他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展示模块403具体用于:
从外部设备获取预设展示内容的内容类型;
根据内容类型确定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按照展示方式在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展示预设展示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脸部识别模块,用于对预设展示内容中的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根据脸部识别结果得到预设展示内容中的对象出现频率,并基于脸部识别结果和对象出现频率对脸部图像添加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脸部图像对应的脸部识别结果、脸部图像的生成时间、脸部图像的生成地点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针对脸部图像的文字说明内容和/或展示脸部图像时播放的音乐。
在一些实施例中,展示模块403还用于:
将预设展示内容中静态图像的静态展示方式转换为动态展示方式;
基于动态展示方式在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展示预设展示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针对预设展示内容的拖拽操作的运行轨迹,确定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位置;运行轨迹包括从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处至虚拟对象设备外部虚拟场景的轨迹;
展示模块还用于通过2D转换3D算法在展示位置展示预设展示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R设备的展示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0包括存储器501、处理器502,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参见图5,电子设备还包括:总线503和通信接口504,处理器502、通信接口504和存储器501通过总线503连接;处理器502用于执行存储器50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50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4(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总线503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50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502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揭示的过程定义的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2中,或者由处理器502实现。
处理器5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1,处理器502读取存储器5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对应于上述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上述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VR设备的展示装置可以为设备上的特定硬件或者安装于设备上的软件或固件等。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前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均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再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所述VR设备,所述VR设备用于提供虚拟场景;所述VR设备和所述VR设备以外的外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所述外部设备中设置有预设展示内容;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指定网络协议与所述外部设备相互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得到针对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权限以及所述预设展示内容;
基于所述控制权限在所述虚拟场景中显示所述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
基于所述预设展示内容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控制权限在所述虚拟场景中显示所述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控制权限从所述外部设备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类型,并确定与所述设备类型对应的目标虚拟对象设备;
在虚拟场景中显示所述目标虚拟对象设备;
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类型包括下述任意一项或多项:
终端设备、计算机设备、TV设备、相机设备以及除所述VR设备以外的其他VR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展示内容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外部设备获取所述预设展示内容的内容类型;
根据所述内容类型确定所述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按照所述展示方式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展示所述预设展示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预设展示内容中的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根据脸部识别结果得到所述预设展示内容中的对象出现频率,并基于所述脸部识别结果和所述对象出现频率对所述脸部图像添加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脸部图像对应的所述脸部识别结果、所述脸部图像的生成时间、所述脸部图像的生成地点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针对所述脸部图像的文字说明内容和/或展示所述脸部图像时播放的音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展示内容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预设展示内容中静态图像的静态展示方式转换为动态展示方式;
基于所述动态展示方式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展示所述预设展示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针对所述预设展示内容的拖拽操作的运行轨迹,确定所述预设展示内容的展示位置;所述运行轨迹包括从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处至所述虚拟对象设备外部虚拟场景的轨迹;
通过2D转换3D算法在所述展示位置展示所述预设展示内容。
8.一种基于VR设备的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所述VR设备,所述VR设备用于提供虚拟场景;所述VR设备和所述VR设备以外的外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所述外部设备中设置有预设展示内容;所述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指定网络协议与所述外部设备相互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得到针对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权限以及所述预设展示内容;
显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权限在所述虚拟场景中显示所述外部设备对应的虚拟对象设备;
展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展示内容在所述虚拟对象设备的虚拟展示界面中进行展示。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97234.9A 2020-08-10 2020-08-10 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9302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7234.9A CN111930235A (zh) 2020-08-10 2020-08-10 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7234.9A CN111930235A (zh) 2020-08-10 2020-08-10 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0235A true CN111930235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08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7234.9A Pending CN111930235A (zh) 2020-08-10 2020-08-10 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023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0889A (zh) * 2008-07-09 2009-09-02 殷宁淳 利用多张静态图像多角度全景式展示物品的方法及图像采集装置
US20090256678A1 (en) * 2006-08-17 2009-10-15 Olaworks Inc. Methods for tagging pers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o digital data and recommending additional tag by using decision fusion
US20110096135A1 (en) * 2009-10-23 2011-04-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labeling of a video session
CN102640149A (zh) * 2009-12-04 2012-08-15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乐曲推荐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447150A (zh) * 2015-11-26 2016-03-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面孔相册的音乐播放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US20170140249A1 (en) * 2015-11-13 2017-05-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photo albums
CN110448902A (zh) * 2019-07-02 2019-11-15 重庆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对外部设备进行虚拟化映射与控制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56678A1 (en) * 2006-08-17 2009-10-15 Olaworks Inc. Methods for tagging pers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o digital data and recommending additional tag by using decision fusion
CN101520889A (zh) * 2008-07-09 2009-09-02 殷宁淳 利用多张静态图像多角度全景式展示物品的方法及图像采集装置
US20110096135A1 (en) * 2009-10-23 2011-04-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labeling of a video session
CN102640149A (zh) * 2009-12-04 2012-08-15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乐曲推荐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US20170140249A1 (en) * 2015-11-13 2017-05-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photo albums
CN105447150A (zh) * 2015-11-26 2016-03-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面孔相册的音乐播放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0448902A (zh) * 2019-07-02 2019-11-15 重庆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对外部设备进行虚拟化映射与控制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7592B1 (ko) 공유된 관심사를 갖는 메시지들의 갤러리
CN107045508B (zh) 应用程序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885065A (zh) 通过使用远程设备与显示屏进行通信和互动的系统和方法
CN109309842B (zh) 直播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9114328A1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视频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1767554B (zh) 屏幕分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45568B (zh)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物品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68751A (zh) 一种房源的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08983974B (zh) Ar场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70785A (zh) 一种实现阅读分享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4697703B (zh) 视频数据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09080B (zh) 一种编码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998503A (zh) 捕获内容共享界面
CN112269891A (zh) 动态影集生成方法、服务器、显示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58690A (zh) 一种构建3d页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3490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KR20190075596A (ko) 증강 현실 컨텐츠를 제작하는 방법, 이를 이용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장치
JP2022549986A (ja) サードパーティシステムからの拡張現実データの効果的なストリーミング
CN109091866B (zh)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657975A (zh) 视频播放方法及设备
CN111930235A (zh) 基于vr设备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1107129B1 (en) Dynamic media content for in-store screen experiences
CN112584197B (zh) 互动剧故事线的绘制方法、装置、计算机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554823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1404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