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5400A -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5400A
CN111925400A CN202010827060.6A CN202010827060A CN111925400A CN 111925400 A CN111925400 A CN 111925400A CN 202010827060 A CN202010827060 A CN 202010827060A CN 111925400 A CN111925400 A CN 111925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metalloporphyrin complex
structure shown
redox
compl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70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25400B (zh
Inventor
卓春伟
王献红
王佛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08270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5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5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5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25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5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7/00Metallocenes
    • C07F17/02Metallocenes of metals of Groups 8, 9 or 10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06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 C08G63/08Lactones or lact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66Poly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the form of ether groups
    • C08G63/664Poly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the form of ether groups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23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lactones or polylact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26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63/83 - C08G63/86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4Boron, aluminium,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earth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8G65/261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xylic acid, ester or anhydr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4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5/2645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e.g. salts
    • C08G65/2654Aluminium or boron;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4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5/2645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e.g. salts
    • C08G65/266Metallic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 C08G65/2648 - C08G65/2645, or compound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式(Ⅰ)或式(Ⅱ)所示结构的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嵌段聚乳酸制备方法。所述金属卟啉配合物包含二茂铁官能化基团,通过化学氧化还原二茂铁基团,改变金属卟啉配合物对聚合单体的催化性能。在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交替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可切换聚合反应,制备A‑B型或A‑B‑A型嵌段聚乳酸。

Description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 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来源于玉米淀粉等可再生资源原料所生产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即聚丙交酯,该材料来源于可再生资源、使用后可自然讲解回归到生物资源再生循环系统中,是典型的生物质环保材料。聚乳酸作为一种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其物理机械性能与聚苯乙烯、聚酯等材料相近似,表现出良好的材料性能和加工性能,可采用注塑、吹塑等传统方法加工成型,同样可以采用共聚或共混改性方法与通用塑料复配使用。目前,聚乳酸在环保农业材料、生物降解包装材料、日常用品、服饰和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类备受关注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但是聚乳酸的材料性能仍需进一步改进提升,例如耐热性相对较差,韧性较低等问题限制其实际应用,通过化学方法制备嵌段聚乳酸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
通常以聚合反应调控和催化剂调控方法实现嵌段聚乳酸的制备。聚合反应调控方法即通过加料顺序、引发剂等聚合条件的控制产物结构,例如CN101522755A公开了采用开环聚合得到第一聚乳酸,并在熔融状态下脱除残留的丙交酯,然后在第一聚乳酸的存在下引发第二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得到第二聚乳酸,即立体嵌段聚乳酸。但现有技术催化聚乳酸通常表现为不能调控或催化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能实现的氧化还原选择性调控,制备嵌段聚乳酸,同时催化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021
其中,X为轴向取代基团;M为金属元素;
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10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10的脂肪族基团、C6~C30的芳基或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X独立的选自卤素、-NO3、CH3COO-、CCl3COO-、ClO4-、-BF4、-BPh4、-CN、-N3、对甲基苯甲酸基、对甲基苯磺酸基、邻硝基苯酚氧负离子、对硝基苯酚氧负离子、间硝基苯酚氧负离子、2,4-二硝基苯酚氧负离子、3,5-二硝基苯酚氧负离子、2,4,6-三硝基苯酚氧负离子、3,5-二氯苯酚氧负离子、3,5-二氟苯酚氧负离子、3,5-二-三氟甲基苯酚氧负离子和五氟酚氧负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M选自镁、铝、锌、铬、锰、铁、钴、钛、钇、镍或钌中的一种;
所述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5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5的脂肪族基团、C6~C25的芳基或取代的C6~C25的芳基中的一种。
优选的,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具有式(III)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具有式(IV)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式(III)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式(IV)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031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选自二茂铁四氟硼酸盐[FcBArF=((3,5(CF3)2C6H3)4B-)Cp2Fe+)]、乙酰基二茂铁四氟硼酸盐[AcFcBArF=((3,5(CF3)2C6H3)4B-)ACCp2Fe+)]中的一种;所述还原剂为二茂钴[CoCp2]。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和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2.0~2.5):1;所述还原剂和式(III)所示的结构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2.0~2.5):1;所述氧化剂和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4.0~4.5):1;所述还原剂和式(IV)所示的结构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4.0~4.5):1。
优选的,所述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具体为式101、式102、式103、式104、式105或式106: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032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04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具有式(V)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二茂铁甲醛进行第一反应,得到具有式(V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将所述具有式(V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金属盐类化合物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具有式(V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吡咯反应,得到式(V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将所述式(V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金属盐类化合物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051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10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10的脂肪族基团、C6~C30的芳基或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包括:
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或上述技术方案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助催化剂、引发剂的作用下,将单体A和单体B进行嵌段聚合反应,通过添加氧化剂或顺序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制备得到A-B型或A-B-A型聚乳酸;所述单体A为丙交酯单体;所述单体B为环氧化物或内酯类单体。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
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助催化剂、引发剂的作用下,将单体A和单体B进行嵌段聚合反应,添加氧化剂制备得到A-B型聚乳酸;
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助催化剂、引发剂的作用下,将单体A和单体B进行嵌段聚合反应,依次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制备得到A-B-A型聚乳酸。
优选的,所述助催化剂包括四乙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双三苯基膦氯化铵、双三苯基膦溴化铵、双三苯基磷硝基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γ-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引发剂为苯甲醇;
所述单体A包括DL-丙交酯、D-丙交酯或L-丙交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单体B包括1,2-环氧环己烷、1,2-环氧乙烷、1,2-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1,2-环氧环戊烷、1,2-环氧氯丙烷、γ-己内酯、ε-己内酯、γ-丁内酯、β-丁内酯、δ-戊内酯、γ-戊内酯、δ-壬内酯、ε-癸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单体A和单体B的总和、金属卟啉配合物、助催化剂和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00~5000):1:(1~1.5):(1~50);所述氧化剂与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1:(2~4.5),所述还原剂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1:(2~4.5);聚合反应的温度为25℃~150℃;聚合反应的时间为0.5h~48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本发明所述金属卟啉配合物包含二茂铁官能化基团,通过化学氧化还原二茂铁基团,改变金属卟啉配合物对聚合单体的催化性能。在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交替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可切换聚合反应,制备A-B型或A-B-A型嵌段聚乳酸,同时催化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金属卟啉配合物催化氧化还原响应性聚合反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071
其中,X为轴向取代基团;优选的,所述X独立的选自卤素、-NO3、CH3COO-、CCl3COO-、ClO4-、-BF4、-BPh4、-CN、-N3、对甲基苯甲酸基、对甲基苯磺酸基、邻硝基苯酚氧负离子、对硝基苯酚氧负离子、间硝基苯酚氧负离子、2,4-二硝基苯酚氧负离子、3,5-二硝基苯酚氧负离子、2,4,6-三硝基苯酚氧负离子、3,5-二氯苯酚氧负离子、3,5-二氟苯酚氧负离子、3,5-二-三氟甲基苯酚氧负离子和五氟酚氧负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M为金属元素;优选选自镁、铝、锌、铬、锰、铁、钴、钛、钇、镍或钌中的一种;更优选为铁、钴或铝。
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10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10的脂肪族基团、C6~C30的芳基或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5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5的脂肪族基团、C6~C25的芳基或取代的C6~C25的芳基中的一种;其中C6~C30或C6~C25的芳基优选为苯环数量为1~3的芳基;所述取代的C6~C30或C6~C25的芳基优选为苯环数量为1~3的取代的芳基。
本发明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在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作用下,发生如反应(a)和反应(b)所示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081
反应(a)和反应(b)中,所述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5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5的脂肪族基团、苯环数量为1~3的芳基或取代的苯环数量为1~3的芳基中的一种;所述M为金属元素,选自镁、铝、锌、铬、锰、铁、钴、钛、钇、镍或钌中的一种;所述X为轴向取代基团,独立的选自卤素、-NO3、CH3COO-、CCl3COO-、ClO4-、-BF4、-BPh4、-CN、-N3、对甲基苯甲酸根、对甲基苯磺酸根、邻硝基苯酚氧负离子、对硝基苯酚氧负离子、间硝基苯酚氧负离子、2,4-二硝基苯酚氧负离子、3,5-二硝基苯酚氧负离子、2,4,6-三硝基苯酚氧负离子、3,5-二氯苯酚氧负离子、3,5-二氟苯酚氧负离子、3,5-二-三氟甲基苯酚氧负离子和五氟酚氧负离子中的一种。
具体的,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具有式(III)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具有式(IV)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式(III)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IV)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091
即为:在氧化剂[oxidant]作用下,金属卟啉配合物所包含的二茂铁取代基团由还原态结构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092
转变为氧化态结构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093
分别由式(I)所示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为具有式(III)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由式(II)所示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为具有式(IV)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在还原剂[reductant]作用下,金属卟啉配合物所包含的二茂铁取代基团由氧化态结构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01
转变为还原态结构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02
分别由具有式(III)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为具有式(I)所示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由具有式(IV)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为具有式(II)所示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本发明所述氧化剂选自二茂铁四氟硼酸盐[FcBArF=((3,5(CF3)2C6H3)4B-)Cp2Fe+)]、乙酰基二茂铁四氟硼酸盐[AcFcBArF=((3,5(CF3)2C6H3)4B-)ACCp2Fe+)]中的一种;所述还原剂为二茂钴[CoCp2]。本发明对其来源不进行限定,市售即可。
按照本发明,所述氧化剂和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2.0~2.5):1;更优选为(2.1~2.4):1;所述还原剂和式(III)所示的结构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2.0~2.5):1;更优选为(2.1~2.4):1;所述氧化剂和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4.0~4.5):1;更优选为(4.1~4.4):1;所述还原剂和式(II)所示的结构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4.0~4.5):1;更优选为(4.1~4.4):1。
本发明提供的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优选具体为式101、式102、式103、式104、式105或式106: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03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1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具有式(V)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二茂铁甲醛进行第一反应,得到具有式(V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21
所述式(V)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二茂铁苯甲醛的投料摩尔比为1:(1~1.1);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35℃;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h~1.5h。
将所述具有式(V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金属盐类化合物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22
第二化合物与金属盐类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所述金属盐类化合物中的金属选自镁、铝、锌、铬、锰、铁、钴、钛、钇、镍或钌中的一种。反应的温度为25℃~3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h~8h。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具有式(V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吡咯反应,得到式(V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31
本发明所述式(V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吡咯的投料摩尔比为1:(1~1.1);反应温度为25℃~35℃;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h~1.5h。
将所述式(V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金属盐类化合物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32
本发明式(V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金属盐类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反应温度25℃~3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h~8h。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10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10的脂肪族基团、C6~C30的芳基或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包括:
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或上述技术方案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助催化剂、引发剂的作用下,将单体A和单体B进行嵌段聚合反应,通过添加氧化剂或顺序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制备得到A-B型或A-B-A型聚乳酸;所述单体A为丙交酯单体;所述单体B为环氧化物或内酯类单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
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助催化剂、引发剂的作用下,将单体A和单体B进行嵌段聚合反应,添加氧化剂制备得到A-B型聚乳酸。
即为:本发明金属卟啉配合物为还原态时,只发生单体a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单体b发生聚合反应,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A;第一聚合反应体系中添加氧化剂后,金属卟啉配合物由还原态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单体B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单体A发生聚合反应,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B,获得A-B型嵌段聚乳酸。
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助催化剂、引发剂的作用下,将单体A和单体B进行嵌段聚合反应,依次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制备得到A-B-A型聚乳酸。
本发明金属卟啉配合物为还原态时,只发生单体a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单体b发生聚合反应,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A;第一聚合反应体系中添加氧化剂后,金属卟啉配合物由还原态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单体B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单体A发生聚合反应,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B,获得A-B型嵌段聚乳酸;
在第二聚合反应体系中添加还原剂后,金属卟啉配合物由氧化态转变为还原态,能够催化单体A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单体B发生聚合反应,完成第三聚合反应,生成第三聚合物链段A,获得A-B-A型嵌段聚乳酸。
图1为本发明金属卟啉配合物催化氧化还原响应性聚合反应示意图。
在本发明中,所述助催化剂优选包括四乙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双三苯基膦氯化铵、双三苯基膦溴化铵、双三苯基磷硝基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γ-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引发剂优选为苯甲醇;所述溶剂优选选自甲苯、苯、二甲苯、1,2-环氧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按照本发明,所述单体A为丙交酯单体;优选包括DL-丙交酯、D-丙交酯或L-丙交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单体B为环氧化物或内酯类单体;优选包括1,2-环氧环己烷、1,2-环氧乙烷、1,2-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1,2-环氧环戊烷、1,2-环氧氯丙烷、γ-己内酯、ε-己内酯、γ-丁内酯、β-丁内酯、δ-戊内酯、γ-戊内酯、δ-壬内酯、ε-癸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对其来源不进行限定,市售即可。本发明对其纯度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单体A和单体B的总和、金属卟啉配合物、助催化剂和引发剂的摩尔比优选为(100~5000):1:(1~1.5):(1~50);更优选为(150~4500):1:(1.1~1.4):(5~40)。
本发明所述氧化剂与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1:(2~4.5),所述还原剂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1:(2~4.5)。
本发明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5℃~150℃;更优选为25℃~100℃;聚合反应的时间优选为0.5h~48h;更优选为1h~10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本发明所述金属卟啉配合物包含二茂铁官能化基团,通过化学氧化还原二茂铁基团,改变金属卟啉配合物对聚合单体的催化性能。在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交替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可切换聚合反应,制备A-B型或A-B-A型嵌段聚乳酸,同时催化效率高。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制备例1
步骤(A-1)、在无水无氧反应条件下,将具有式(5)所示结构的第一化合物(20mmol)和二茂铁甲醛(20mmol)溶解于600ml干燥的二氯甲烷溶剂中,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2ml三氟乙酸,在25℃下搅拌1h后,向得到的反应溶液中加入3.5g DDQ,25℃下继续搅拌1h,完成第一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溶液真空祛除溶剂,得到粗产物,再用硅胶柱层析(硅胶,二氯甲烷/石油醚=1/1,V/V)对所述粗产物纯化,获得式(5)所示结构的第二化合物,产率为18%;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52H38Fe2N4]:830.18,found:830.1。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61
步骤(A-2)、将步骤(A-1)得到的式(5)所示结构的第二化合物(1mmol)溶解在干燥二氯甲烷(20mL)中,室温下加入二乙基氯化铝(1.05mmol,1mol/L正己烷溶液),反应溶液室温下搅拌3h,完成第二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柱层析(中性氧化铝,先二氯甲烷,后二氯甲烷/甲醇=10/1,V/V)提纯产物,获得具有式(7)所示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1,产率95%;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52H36AlClFe2N4]:890.11,found:890.1。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62
制备例2
步骤(A-1)、在无水无氧反应条件下,将具有式(8)所示结构的第一化合物(20mmol)和二茂铁甲醛(20mmol)溶解于600ml干燥的二氯甲烷溶剂中,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2ml三氟乙酸,在25℃下搅拌1h后,向得到的反应溶液中加入3.5g DDQ,25℃下继续搅拌1h,完成第一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溶液真空祛除溶剂,得到粗产物,再用硅胶柱层析(硅胶,二氯甲烷/石油醚=1/1,V/V)对所述粗产物纯化,获得式(9)所示结构的第二化合物,产率为21%;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52H36Br2Fe2N4]:986.00,found:986.0。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71
步骤(A-2)、将步骤(A-1)得到的式(9)所示结构的第二化合物(1mmol)溶解在干燥二氯甲烷(20mL)中,室温下加入二乙基氯化铝(1.05mmol,1mol/L正己烷溶液),反应溶液室温下搅拌3h,完成第二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柱层析(中性氧化铝,先二氯甲烷,后二氯甲烷/甲醇=10/1,V/V)提纯产物,获得具有式(10)所示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2,产率95%;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52H32AlClBr2Fe2N4]:1045.94,found:1045.9。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72
制备例3
步骤(A-1)、在无水无氧反应条件下,将具有式(11)所示结构的第一化合物(20mmol)和二茂铁甲醛(20mmol)溶解于600ml干燥的二氯甲烷溶剂中,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2ml三氟乙酸,在25℃下搅拌1h后,向得到的反应溶液中加入3.5g DDQ,25℃下继续搅拌1h,完成第一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溶液真空祛除溶剂,得到粗产物,再用硅胶柱层析(硅胶,二氯甲烷/石油醚=1/1,V/V)对所述粗产物纯化,获得式(12)所示结构的第二化合物,产率为16%;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76H86Fe2N4]:1166.56,found:1166.5。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81
步骤(A-2)、将步骤(A-1)得到的式(12)所示结构的第二化合物(1.0mmol)溶解在20mL无水DMF中,加入脱去结晶水的醋酸钴(180mg),室温搅拌反应12h。加入0.042g无水氯化锂,通入氧气,继续反应12h。停止反应,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溶于20mL于二氯甲烷中,分别用7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70mL饱和食盐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除去溶剂。再将残余物溶于20mL于二氯甲烷中,加入0.01g四氟硼银,避光反应24h。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中加入0.20g 2,4-二硝基苯酚钠,室温反应2h,完成第二反应。过滤除去无机盐,减压除去溶剂。粗产物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重结晶,获得具有式(13)所示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钴卟啉配合物FcPorCo-01;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82H87CoFe2N6O5]:1406.48,found:1406.5。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82
制备例4
步骤(B-1)、在无水无氧反应条件下,将具有式(14)所示结构的第三化合物(20mmol)和新蒸馏纯化后的吡咯(20mmol)溶解于600ml干燥的二氯甲烷溶剂中,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2ml三氟乙酸,在25℃下搅拌1h后,向得到的反应溶液中加入3.5g DDQ,25℃下继续搅拌1h,完成第三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溶液真空祛除溶剂,得到粗产物,再用硅胶柱层析(硅胶,二氯甲烷/石油醚=1/1,V/V)对所述粗产物纯化,获得式(15)所示结构的第四化合物,产率为25%;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84H62Fe4N4]:1350.24,found:1350.2。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91
步骤(B-2)、将步骤(B-1)得到的式(15)所示结构第四化合物(1mmol)溶解在干燥二氯甲烷(20mL)中,室温下加入二乙基氯化铝(1.05mmol,1mol/L正己烷溶液),反应溶液室温下搅拌3h,完成第四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柱层析(中性氧化铝,先二氯甲烷,后二氯甲烷/甲醇=10/1,V/V)提纯产物,获得具有式(16)所示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3,产率98%;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84H60AlClFe4N4]:1410.17,found:1410.2。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192
制备例5
步骤(B-1)、在无水无氧反应条件下,将具有式(17)所示结构的第三化合物(20mmol)和新蒸馏纯化后的吡咯(20mmol)溶解于600ml干燥的二氯甲烷溶剂中,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2ml三氟乙酸,在25℃下搅拌1h后,向得到的反应溶液中加入3.5g DDQ,25℃下继续搅拌1h,完成第三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溶液真空祛除溶剂,得到粗产物,再用硅胶柱层析(硅胶,二氯甲烷/石油醚=1/1,V/V)对所述粗产物纯化,获得式(18)所示结构的第四化合物,产率为15%;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92H78Fe4N4O8]:1590.32,found:1590.3。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201
步骤(B-2)、将步骤(B-1)得到的式(18)所示结构第四化合物(1mmol)溶解在干燥二氯甲烷(20mL)中,室温下加入二乙基氯化铝(1.05mmol,1mol/L正己烷溶液),反应溶液室温下搅拌3h,完成第四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柱层析(中性氧化铝,先二氯甲烷,后二氯甲烷/甲醇=10/1,V/V)提纯产物,获得具有式(19)所示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4,产率97%;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92H76AlClFe4N4O8]:1650.26,found:1650.3。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202
制备例6
步骤(B-1)、在无水无氧反应条件下,将具有式(20)所示结构的第三化合物(20mmol)和新蒸馏纯化后的吡咯(20mmol)溶解于600ml干燥的二氯甲烷溶剂中,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2ml三氟乙酸,在25℃下搅拌1h后,向得到的反应溶液中加入3.5g DDQ,25℃下继续搅拌1h,完成第三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溶液真空祛除溶剂,得到粗产物,再用硅胶柱层析(硅胶,二氯甲烷/石油醚=1/1,V/V)对所述粗产物纯化,获得式(21)所示结构的第四化合物,产率为17%;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84H54Cl8Fe4N4]:1621.93,found:1621.9。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211
步骤(B-2)、将步骤(B-1)得到的式(21)所示结构的第四化合物(1.0mmol)溶解在20mL无水DMF中,加入脱去结晶水的醋酸钴(180mg),室温搅拌反应12h。加入0.042g无水氯化锂,通入氧气,继续反应12h。停止反应,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溶于20mL于二氯甲烷中,分别用7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70mL饱和食盐水溶液洗涤三次。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除去溶剂。再将残余物溶于20mL于二氯甲烷中,加入0.01g四氟硼银,避光反应24h。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中加入0.20g 2,4-二硝基苯酚钠,室温反应2h,完成第四反应。过滤除去无机盐,减压除去溶剂。粗产物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重结晶,获得具有式(22)所示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钴卟啉配合物FcPorCo-02;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结果[C90H55Cl8CoFe4N6O5]:1861.85,found:1861.8。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221
实施例1
在本发明中,在石英聚合管内进行氧化还原可切换聚合反应,在进行聚合反应之前,要先对聚合管进行除水、除氧处理。
在手套箱中,将0.015mmol制备例1中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1、0.015mmol双三苯基膦氯化铵、0.015mmol苯甲醇、1.5mmol精制的L-丙交酯、1.5mmol干燥的1,2-环氧环己烷和3.0ml干燥甲苯加入到除水、除氧后的10ml聚合管中,加入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然后将聚合管从手套箱中取出。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1为还原态时,只发生L-丙交酯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将聚合管的温度控制在100℃进行聚合反应2h,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聚乳酸。氩气保护下,向体系中加入0.03mmol氧化剂二茂铁四氟硼酸盐[FcBArF=((3,5(CF3)2C6H3)4B-)Cp2Fe+)],FcPorAl-01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L-丙交酯发生聚合反应,在110℃继续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聚环氧环己烷,获得A-B型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产物。打开聚合管第一时间采取1H-NMR核磁样本,进行核磁测定。
通过1H-NMR核磁对实施例1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丙交酯的转化率99%,1,2-环氧环己烷的转化率99%;采用GPC测出制备得到的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的数均分子量为73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22。
实施例2
在本发明中,在石英聚合管内进行氧化还原可切换聚合反应,在进行聚合反应之前,要先对聚合管进行除水、除氧处理。
在手套箱中,将0.015mmol制备例1中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1、0.015mmol双三苯基膦氯化铵、0.015mmol苯甲醇、1.5mmol精制的L-丙交酯、1.5mmol干燥的1,2-环氧环己烷和3.0ml干燥甲苯加入到除水、除氧后的10ml聚合管中,加入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然后将聚合管从手套箱中取出。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1为还原态时,只发生L-丙交酯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将聚合管的温度控制在80℃进行聚合反应3h,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聚乳酸。氩气保护下,向体系中加入0.03mmol氧化剂二茂铁四氟硼酸盐[FcBArF=((3,5(CF3)2C6H3)4B-)Cp2Fe+)],FcPorAl-01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L-丙交酯发生聚合反应,在80℃继续进行聚合反应2h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聚环氧环己烷,获得A-B型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产物。打开聚合管第一时间采取1H-NMR核磁样本,进行核磁测定。
通过1H-NMR核磁对实施例2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丙交酯的转化率97%,1,2-环氧环己烷的转化率99%;采用GPC测出制备得到的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的数均分子量为59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24。
实施例3
在本发明中,在石英聚合管内进行氧化还原可切换聚合反应,在进行聚合反应之前,要先对聚合管进行除水、除氧处理。
在手套箱中,将0.015mmol制备例2中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2、0.015mmol双三苯基膦氯化铵、0.015mmol苯甲醇、1.5mmol精制的L-丙交酯、1.5mmol干燥的ε-己内酯和3.0ml干燥甲苯加入到除水、除氧后的10ml聚合管中,加入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然后将聚合管从手套箱中取出。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2为还原态时,只发生L-丙交酯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ε-己内酯发生聚合反应,将聚合管的温度控制在110℃进行聚合反应2h,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聚乳酸。氩气保护下,向体系中加入0.03mmol氧化剂二茂铁四氟硼酸盐[FcBArF=((3,5(CF3)2C6H3)4B-)Cp2Fe+)],FcPorAl-02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ε-己内酯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L-丙交酯发生聚合反应,在110℃继续进行聚合反应1.5h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聚己内酯,获得A-B型聚乳酸-b-聚己内酯产物。打开聚合管第一时间采取1H-NMR核磁样本,进行核磁测定。
通过1H-NMR核磁对实施例3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L-丙交酯的转化率99%,ε-己内酯的转化率95%;采用GPC测出制备得到的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的数均分子量为44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25。
实施例4
在本发明中,在石英聚合管内进行氧化还原可切换聚合反应,在进行聚合反应之前,要先对聚合管进行除水、除氧处理。
在手套箱中,将0.01mmol制备例2中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2、0.01mmol双三苯基膦氯化铵、0.015mmol苯甲醇、3.0mmol精制的L-丙交酯、3.0mmol干燥的1,2-环氧环己烷和6.0ml干燥甲苯加入到除水、除氧后的20ml聚合管中,加入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然后将聚合管从手套箱中取出。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2为还原态时,只发生L-丙交酯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将聚合管的温度控制在110℃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聚乳酸。氩气保护下,向体系中加入0.03mmol氧化剂二茂铁四氟硼酸盐[FcBArF=((3,5(CF3)2C6H3)4B-)Cp2Fe+)],FcPorAl-02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L-丙交酯发生聚合反应,在110℃继续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聚-环氧环己烷。向体系中继续加入0.03mmol还原剂二茂钴[CoCp2],FcPorAl-02转变为还原态,在110℃继续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三聚合反应,生成第三聚合物链段-聚环氧环己烷,获得A-B-A型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b-聚乳酸产物。打开聚合管第一时间采取1H-NMR核磁样本,进行核磁测定。
通过1H-NMR核磁对实施例4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丙交酯的转化率99%,1,2-环氧环己烷的转化率99%;采用GPC测出制备得到的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的数均分子量为11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31。
实施例5
在本发明中,在石英聚合管内进行氧化还原可切换聚合反应,在进行聚合反应之前,要先对聚合管进行除水、除氧处理。
在手套箱中,将0.015mmol制备例3中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Co-01、0.015mmol双三苯基膦氯化铵、0.015mmol苯甲醇、3mmol精制的DL-丙交酯、3mmol干燥的1,2-环氧环己烷和6ml干燥甲苯加入到除水、除氧后的20ml聚合管中,加入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然后将聚合管从手套箱中取出。钴卟啉配合物FcPorCo-01为还原态时,只发生DL-丙交酯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将聚合管的温度控制在90℃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聚乳酸。氩气保护下,向体系中加入0.03mmol氧化剂乙酰基二茂铁四氟硼酸盐[AcFcBArF=((3,5(CF3)2C6H3)4B-)AcCp2Fe+)],FcPorCo-01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DL-丙交酯发生聚合反应,在90℃继续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聚环氧环己烷,获得A-B型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产物。打开聚合管第一时间采取1H-NMR核磁样本,进行核磁测定。
通过1H-NMR核磁对实施例5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L-丙交酯的转化率85%,1,2-环氧环己烷的转化率96%;采用GPC测出制备得到的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的数均分子量为55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26。
实施例6
在本发明中,在石英聚合管内进行氧化还原可切换聚合反应,在进行聚合反应之前,要先对聚合管进行除水、除氧处理。
在手套箱中,将0.015mmol制备例4中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3、0.015mmol双三苯基膦氯化铵、0.015mmol苯甲醇、3mmol精制的DL-丙交酯、3mmol干燥的1,2-环氧环己烷和6ml干燥甲苯加入到除水、除氧后的20ml聚合管中,加入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然后将聚合管从手套箱中取出。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3为还原态时,只发生DL-丙交酯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将聚合管的温度控制在100℃进行聚合反应2h,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聚乳酸。氩气保护下,向体系中加入0.06mmol氧化剂乙酰基二茂铁四氟硼酸盐[AcFcBArF=((3,5(CF3)2C6H3)4B-)AcCp2Fe+)],FcPorAl-03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DL-丙交酯发生聚合反应,在100℃继续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聚环氧环己烷,获得A-B型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产物。打开聚合管第一时间采取1H-NMR核磁样本,进行核磁测定。
通过1H-NMR核磁对实施例6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L-丙交酯的转化率99%,1,2-环氧环己烷的转化率99%;采用GPC测出制备得到的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的数均分子量为69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25。
实施例7
在本发明中,在石英聚合管内进行氧化还原可切换聚合反应,在进行聚合反应之前,要先对聚合管进行除水、除氧处理。
在手套箱中,将0.015mmol制备例4中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3、0.015mmol双三苯基膦氯化铵、0.015mmol苯甲醇、3mmol精制的DL-丙交酯、12mmol干燥的1,2-环氧环己烷加入到除水、除氧后的50ml聚合管中,以环氧环己烷为溶剂,加入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然后将聚合管从手套箱中取出。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3为还原态时,只发生DL-丙交酯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将聚合管的温度控制在25℃进行聚合反应2h,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聚乳酸。氩气保护下,向体系中加入0.06mmol氧化剂乙酰基二茂铁四氟硼酸盐[AcFcBArF=((3,5(CF3)2C6H3)4B-)AcCp2Fe+)],FcPorAl-03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DL-丙交酯发生聚合反应,在25℃继续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聚环氧环己烷,获得A-B型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产物。打开聚合管第一时间采取1H-NMR核磁样本,进行核磁测定。
通过1H-NMR核磁对实施例7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L-丙交酯的转化率99%,1,2-环氧环己烷的转化率98%;采用GPC测出制备得到的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的数均分子量为12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33。
实施例8
在本发明中,在石英聚合管内进行氧化还原可切换聚合反应,在进行聚合反应之前,要先对聚合管进行除水、除氧处理。
在手套箱中,将0.015mmol制备例5中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4、0.015mmol双三苯基膦氯化铵、0.015mmol苯甲醇、3mmol精制的DL-丙交酯、3mmol干燥的ε-己内酯和6ml干燥甲苯加入到除水、除氧后的20ml聚合管中,加入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然后将聚合管从手套箱中取出。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4为还原态时,只发生DL-丙交酯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ε-己内酯发生聚合反应,将聚合管的温度控制在110℃进行聚合反应2h,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聚乳酸。氩气保护下,向体系中加入0.06mmol氧化剂二茂铁四氟硼酸盐[FcBArF=((3,5(CF3)2C6H3)4B-)Cp2Fe+)],FcPorAl-04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ε-己内酯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DL-丙交酯发生聚合反应,在110℃继续进行聚合反应2h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聚己内酯,获得A-B型聚乳酸-b-聚己内酯产物。打开聚合管第一时间采取1H-NMR核磁样本,进行核磁测定。
通过1H-NMR核磁对实施例8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L-丙交酯的转化率99%,ε-己内酯的转化率89%;采用GPC测出制备得到的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的数均分子量为67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25。
实施例9
在本发明中,在石英聚合管内进行氧化还原可切换聚合反应,在进行聚合反应之前,要先对聚合管进行除水、除氧处理。
在手套箱中,将0.015mmol制备例4中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4、0.015mmol双三苯基膦氯化铵、0.015mmol苯甲醇、3mmol精制的L-丙交酯、12mmol干燥的1,2-环氧环己烷加入到除水、除氧后的50ml聚合管中,以环氧环己烷为溶剂,加入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然后将聚合管从手套箱中取出。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3为还原态时,只发生L-丙交酯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将聚合管的温度控制在25℃进行聚合反应2h,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聚乳酸。氩气保护下,向体系中加入0.06mmol氧化剂乙酰基二茂铁四氟硼酸盐[AcFcBArF=((3,5(CF3)2C6H3)4B-)AcCp2Fe+)],FcPorAl-03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L-丙交酯发生聚合反应,在25℃继续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聚环氧环己烷,获得A-B型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产物。打开聚合管第一时间采取1H-NMR核磁样本,进行核磁测定。
通过1H-NMR核磁对实施例9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丙交酯的转化率99%,1,2-环氧环己烷的转化率55%;采用GPC测出制备得到的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的数均分子量为97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27。
实施例10
在本发明中,在石英聚合管内进行氧化还原可切换聚合反应,在进行聚合反应之前,要先对聚合管进行除水、除氧处理。
在手套箱中,将0.01mmol制备例6中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Co-02、0.01mmol双三苯基膦氯化铵、0.03mmol苯甲醇、6mmol精制的L-丙交酯、1.5mmol干燥的1,2-环氧环己烷和20ml干燥甲苯加入到除水、除氧后的50ml聚合管中,加入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然后将聚合管从手套箱中取出。铝卟啉配合物FcPorCo-02为还原态时,只发生L-丙交酯的聚合反应,不能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将聚合管的温度控制在110℃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一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聚合物链段-聚乳酸。氩气保护下,向体系中加入0.06mmol氧化剂二茂铁四氟硼酸盐[FcBArF=((3,5(CF3)2C6H3)4B-)Cp2Fe+)],FcPorCo-02转变为氧化态,能够催化1,2-环氧环己烷发生聚合反应,不能催化L-丙交酯发生聚合反应,在25℃继续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二聚合反应,生成第二聚合物链段聚-环氧环己烷。向体系中继续加入0.06mmol还原剂二茂钴[CoCp2],FcPorCo-02转变为还原态,在110℃继续进行聚合反应1h完成第三聚合反应,生成第三聚合物链段-聚环氧环己烷,获得A-B-A型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b-聚乳酸产物。打开聚合管第一时间采取1H-NMR核磁样本,进行核磁测定。
通过1H-NMR核磁对实施例10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丙交酯的转化率95%,1,2-环氧环己烷的转化率99%;采用GPC测出制备得到的聚乳酸-b-聚环氧环己烷的数均分子量为96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35。
对比例1
文献[Macromolecules 2016,49,6768-6778]报道的一种具有氧化还原性锗催化剂(salfan)Zr(OtBu)2,在实施例1的相同实验条件下催化LA和CHO单体的聚合反应,本专利所包含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1具有更高的催化性能。具体对比数据如下:
表1.(salfan)Zr(OtBu)2和FcPorAl-01催化下不同单体的聚合反应a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281
Figure BDA0002636603180000291
a反应条件:单体/引发剂/氧化剂或还原剂=100/1/1(摩尔比),100℃,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LA=L-丙交酯,CHO=1,2-环氧环己烷.b由聚合峰和内标峰所计算的转化率.
对比例2
文献[J.Am.Chem.Soc.2014,136,11264-11267]报道的两种种具有氧化还原性锗催化剂(salfan)Zr(OtBu)2(1)和(salfan)Zr(OtBu)2(2),在实施例3的相同实验条件下催化LA和CL单体的聚合反应,本专利所包含的铝卟啉配合物FcPorAl-02具有更高的催化性能。具体对比数据如下:
表2.(salfan)Zr(OtBu)2(2)和FcPorAl-02催化下不同单体的聚合反应a
a反应条件:单体/引发剂/氧化剂或还原剂=100/1/1(摩尔比),100℃,1,3,5-三甲氧基苯作为内标,LA=L-丙交酯,CL=ε-己内酯.b由聚合峰和内标峰所计算的转化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
Figure FDA0002636603170000011
其中,X为轴向取代基团;M为金属元素;
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10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10的脂肪族基团、C6~C30的芳基或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X独立的选自卤素、-NO3、CH3COO-、CCl3COO-、ClO4-、-BF4、-BPh4、-CN、-N3、对甲基苯甲酸基、对甲基苯磺酸基、邻硝基苯酚氧负离子、对硝基苯酚氧负离子、间硝基苯酚氧负离子、2,4-二硝基苯酚氧负离子、3,5-二硝基苯酚氧负离子、2,4,6-三硝基苯酚氧负离子、3,5-二氯苯酚氧负离子、3,5-二氟苯酚氧负离子、3,5-二-三氟甲基苯酚氧负离子和五氟酚氧负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M选自镁、铝、锌、铬、锰、铁、钴、钛、钇、镍或钌中的一种;
所述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5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5的脂肪族基团、C6~C25的芳基或取代的C6~C25的芳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具有式(III)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具有式(IV)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式(III)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式(IV)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Figure FDA00026366031700000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选自二茂铁四氟硼酸盐[FcBArF=((3,5(CF3)2C6H3)4B-)Cp2Fe+)]、乙酰基二茂铁四氟硼酸盐[AcFcBArF=((3,5(CF3)2C6H3)4B-)ACCp2Fe+)]中的一种;所述还原剂为二茂钴[CoCp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和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2.0~2.5):1;所述还原剂和式(III)所示的结构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2.0~2.5):1;所述氧化剂和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4.0~4.5):1;所述还原剂和式(IV)所示的结构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4.0~4.5):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具体为式101、式102、式103、式104、式105或式106:
Figure FDA0002636603170000031
Figure FDA0002636603170000041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具有式(V)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二茂铁甲醛进行第一反应,得到具有式(V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将所述具有式(V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金属盐类化合物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具有式(V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吡咯反应,得到式(V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将所述式(VI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金属盐类化合物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
Figure FDA0002636603170000042
Figure FDA0002636603170000051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10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10的脂肪族基团、C6~C30的芳基或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一种。
8.一种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或权利要求7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助催化剂、引发剂的作用下,将单体A和单体B进行嵌段聚合反应,通过添加氧化剂或顺序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制备得到A-B型或A-B-A型聚乳酸;所述单体A为丙交酯单体;所述单体B为环氧化物或内酯类单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
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或权利要求7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助催化剂、引发剂的作用下,将单体A和单体B进行嵌段聚合反应,添加氧化剂制备得到A-B型聚乳酸;
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或权利要求7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助催化剂、引发剂的作用下,将单体A和单体B进行嵌段聚合反应,依次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制备得到A-B-A型聚乳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化剂包括四乙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双三苯基膦氯化铵、双三苯基膦溴化铵、双三苯基磷硝基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γ-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引发剂为苯甲醇;所述单体A包括DL-丙交酯、D-丙交酯或L-丙交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单体B包括1,2-环氧环己烷、1,2-环氧乙烷、1,2-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1,2-环氧环戊烷、1,2-环氧氯丙烷、γ-己内酯、ε-己内酯、γ-丁内酯、β-丁内酯、δ-戊内酯、γ-戊内酯、δ-壬内酯、ε-癸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单体A和单体B的总和、金属卟啉配合物、助催化剂和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00~5000):1:(1~1.5):(1~50);所述氧化剂与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1:(2~4.5),所述还原剂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1:(2~4.5);聚合反应的温度为25℃~150℃;聚合反应的时间为0.5h~48h。
CN202010827060.6A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925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7060.6A CN111925400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7060.6A CN111925400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5400A true CN111925400A (zh) 2020-11-13
CN111925400B CN111925400B (zh) 2024-03-26

Family

ID=73311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7060.6A Active CN111925400B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54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8654A (zh) * 2021-12-31 2022-05-13 天津悦泰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茂铁-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二茂铁-卟啉金属配合物及含双金属燃油添加剂
CN115894494A (zh) * 2022-12-29 2023-04-04 南方科技大学 配体、配合物及在电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0144A1 (en) * 2010-01-08 2013-01-31 Shaver Michael P Star polymers having controlled tacticity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20140228561A1 (en) * 2011-09-21 2014-08-14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Okayama University Metalloporphyrin complex,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for and carbon dioxide fixation catalyst therefrom, as well as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cyclic carbonate
CN105622676A (zh) * 2016-03-24 2016-06-01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二茂铁锌卟啉化合物及其合成和作为染料敏化剂的应用
CN109575066A (zh) * 2019-01-15 2019-04-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β-二亚胺锌催化剂及其配体、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0144A1 (en) * 2010-01-08 2013-01-31 Shaver Michael P Star polymers having controlled tacticity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20140228561A1 (en) * 2011-09-21 2014-08-14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Okayama University Metalloporphyrin complex,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for and carbon dioxide fixation catalyst therefrom, as well as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cyclic carbonate
CN105622676A (zh) * 2016-03-24 2016-06-01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二茂铁锌卟啉化合物及其合成和作为染料敏化剂的应用
CN109575066A (zh) * 2019-01-15 2019-04-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β-二亚胺锌催化剂及其配体、制备方法和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URE´LIEN AUGER ET AL: "Synthesis and Group Electronegativity Implication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Diferrocenyl meso-Substituted Porphyrins" *
DIPANKAR SAHOO ET AL: "Iron(III) and copper(II) complexes of trans-bis(ferrocenyl)porphyrin: Effect of metal ions on long-rang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
吴方园: "含唑类/二茂铁基团的卟啉轴向配位自 组装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孙斌: "新型取代BI、晰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8654A (zh) * 2021-12-31 2022-05-13 天津悦泰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茂铁-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二茂铁-卟啉金属配合物及含双金属燃油添加剂
CN114478654B (zh) * 2021-12-31 2024-03-08 天津悦泰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茂铁-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二茂铁-卟啉金属配合物及含双金属燃油添加剂
CN115894494A (zh) * 2022-12-29 2023-04-04 南方科技大学 配体、配合物及在电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5400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A circular polyester platform based on simple gem-disubstituted valerolactones
CN109988290B (zh) 一种低聚金属卟啉配合物和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1925400A (zh)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CN106947067A (zh) 一种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1592644A (zh) 一种环状单体开环聚合方法
CN101735429A (zh) 一种制备高分子量聚乳酸的熔融缩聚方法
CN113461926B (zh) 一种聚β-羟基脂肪酸酯的化学合成方法
CN108569993B (zh) 含有手性环己二胺基的四齿氮氧对称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Xie et al. A direct comparison between ring-opening copolymerization and polycondensation to produce polyesters using poly (ethylene succinate) as an example
CN104592501B (zh) 一种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
CN111454433A (zh) 一种双官能低聚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4891035A (zh) 一种双功能四核金属锂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22353A (zh) 无金属催化环氧化合物和环状酸酐共聚合制备交替聚酯与嵌段聚酯的方法
CN112062783B (zh) 一种紫外光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4497280B (zh) 一种聚乙交酯的制备方法
KR101767310B1 (ko) 전자끄는기를 포함하는 에폭사이드, 이산화탄소 및 전자끄는기를 포함하지 않는 에폭사이드의 삼원중합체 제조방법
CN114752042A (zh) 一种高分子量聚酯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09679080B (zh) 利用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己内酯聚合的方法
CN108239017B (zh) 含水杨醛基的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39263B (zh) 利用含水杨醛基的铝配合物催化己内酯聚合的方法
CN108503801A (zh) 利用含邻苯二胺基的非对称铝配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的方法
CN104530392B (zh) 一种聚丙交酯的制备方法
CN108503576A (zh) 含邻苯二胺基的非对称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03661A (zh) 含邻苯二胺基的非对称铝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54088B (zh) 利用不对称双核胺亚胺铝配合物催化乙交酯聚合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