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0469B - 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0469B
CN111920469B CN202010431345.8A CN202010431345A CN111920469B CN 111920469 B CN111920469 B CN 111920469B CN 202010431345 A CN202010431345 A CN 202010431345A CN 111920469 B CN111920469 B CN 111920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positioning shaft
clamping
aiming
sigh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13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20469A (zh
Inventor
沈平平
徐绍全
黄灵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4313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0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0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0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20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0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68Surgical staplers, e.g. containing multiple staples or clam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其技术方案是两个手把部均铰接于定位轴上,两个夹持部上均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与手把部位于成对的瞄准臂之间的端部可转动连接,定位轴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均同轴设置于定位轴上且相对定位轴固定,两个连接轴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相互传动的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分别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相互传动使得夹持部所在直线相对瞄准臂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始终不变,钳孔沿夹持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钳孔的孔口长度大于穿线孔的长度,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患者身体伤害大,穿线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
背景技术
跟腱断裂需要通过专用的跟腱吻合器进行手术修复,利用专用的跟腱吻合器虽然在手术操作上时间短且对人体创伤低,但是该跟腱吻合器价格昂贵且为一次性产品,病人医药费昂贵,现查询到一篇申请号为CN201410829808.0的专利,该专利通过设计环钳本体、瞄准支架以及瞄准支架上延伸出成对的瞄准臂,通过瞄准臂上的孔与环钳本体上的孔对应使得线能够穿过跟腱,在结构上类似于跟腱吻合器且操作上也很方便,但依旧存在缺陷,当环钳本体由闭合到张开时,环钳本体两端上的圆孔位置会与瞄准臂上的孔偏移,线穿过瞄准臂上的孔也还需重新寻找环钳本体上孔的位置,且环钳本体上的孔的开口有效面积会减少,即在需要穿多根线的情况下,穿线数量减少,需要多次定位;且在环钳本体张开且要伸入人体对跟腱进行夹持时,左钳体和右钳体相对跟腱的侧壁存在夹角,即左钳体和右钳体均与跟腱残端的端部边缘相抵触,夹持面积小,跟腱残端受力大,容易对跟腱残端造成损坏,且左钳体和右钳体的顶端会撑开人体皮肤,对患者造成伤害,需要进一步地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线方便且准确、夹持面积大且稳定、对人体伤害小的跟腱用的吻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包括有环钳本体和瞄准支架,所述环钳本体包括有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铰接于同一根定位轴上,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均包括有夹持部和手把部,所述夹持部和手把部对应连接,所述定位轴连接于一个瞄准支架上,所述瞄准支架上延伸出成对的瞄准臂,成对的所述瞄准臂分别位于夹持部的两侧,成对的瞄准臂与瞄准支架形成U形体,成对的瞄准臂上均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夹持部的端部上设置有钳孔,两个所述手把部均铰接于定位轴上,两个所述夹持部上均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手把部位于成对的瞄准臂之间的端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轴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均同轴设置于定位轴上且相对定位轴固定,两个所述连接轴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相互传动的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当驱动两个手把部相互分离或者靠近时,通过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分别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相互传动,两个夹持部分别相对两个手把部转动,夹持部所在直线相对瞄准臂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始终不变,钳孔的中心线与穿线孔的中心线保持平行,所述钳孔沿夹持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钳孔的孔口长度大于穿线孔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一驱动轮均被套设于第一传输条内,所述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被套设于第二传输条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线孔为若干个且沿瞄准臂的长度方向均布,当夹持部相对瞄准支架靠近或远离时,钳孔始终与若干个穿线孔中的几个且相邻的穿线孔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夹持部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凹凸不平的纹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瞄准支架背离定位轴所在侧面的侧面朝向瞄准支架内凹陷形成凹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瞄准支架上设置有多棱柱,所述定位轴的一端上设置有与多棱柱相匹配的多棱槽,通过多棱柱与多棱槽相互卡合使得定位轴相对瞄准支架静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把部位于成对瞄准臂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手把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两个手把部相互远离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瞄准支架上可滑移设置有成对的卡件,两个所述卡件分别设置于环钳本体的两侧,两个所述卡件上均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头,两个卡件相背离滑头的侧壁上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定位于瞄准臂上,通过卡件沿瞄准支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来控制滑头是否卡入滑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均分成相互间可旋转的夹持部和手把部,并通过定位轴与连接轴相互传动使得手把部在相对定位轴转动时,夹持部能相对手把部转动,如此设计使得夹持部本身不会自转而只会相对其他零部件平移,相比申请号为CN201410829808.0的专利,夹持部与跟腱残端接触面积大,对跟腱的损伤小,夹持稳定;本发明在手把部张开的同时,两个夹持部始终保持与跟腱平行相比申请号为CN201410829808.0的专利在张开时呈X形,避免了将经皮撑起的现象,有效保护腿部内的皮肉组织,减轻对病患的伤害;将钳孔的长度设计的大于穿线孔的孔口长度,便于夹持部在沿瞄准臂长度方向移动后,钳孔依旧能与穿线孔相通;若沿瞄准臂长度方向在瞄准臂上设置有多个穿线孔,为了多穿几根线来提高跟腱残端的稳固性,则本发明相比申请号为CN201410829808.0的专利,在夹持部移动过程中,钳孔的孔口有效面积保持不变,始终对应多个穿线孔中一定数量的穿线孔,提高了穿线数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环钳本体的侧面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环钳本体与瞄准支架的爆炸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合拢时的正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手把部被打开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包括有环钳本体1和瞄准支架2,环钳本体1包括有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12,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12铰接于同一根定位轴5上,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12均包括有夹持部13和手把部14,夹持部13和手把部14对应连接,定位轴5连接于一个瞄准支架2上,定位轴5可与瞄准支架2一体成型亦或是固定连接,瞄准支架2上延伸出成对的瞄准臂3,成对的瞄准臂3分别位于夹持部13的两侧,成对的瞄准臂3与瞄准支架2形成U形体,成对的瞄准臂3上均设置有穿线孔4,夹持部13的端部上设置有钳孔15,这是现有的技术的结构;
两个手把部14均铰接于定位轴5上,两个夹持部13上均设置有连接轴16,连接轴16与手把部14位于成对的瞄准臂3之间的端部可转动连接,定位轴5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均同轴设置于定位轴5上且相对定位轴5固定,两个连接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相互传动的第一从动轮17和第二从动轮18,钳孔15沿夹持部13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钳孔15的孔口长度大于穿线孔4的长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沿夹持部13延伸的方向在夹持部13上开设孔口长度大于穿线孔4孔口长度的钳孔15,将连接轴16与夹持部13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连成一体,在手把部14上开设供连接轴16穿过的孔,将连接轴16穿过手把部14上的孔,并将第一从动轮17和第二从动轮18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轴16伸出手把部14的端部上,固定连接可通过粘胶或者焊接等方式,将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12均铰接于定位轴5上并与瞄准支架2连成一体,因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12同时套设于定位轴5上时存在上下位置的分布,所以将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分别设置于定位轴5的两端上,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均与定位轴5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可通过焊接或粘胶,如此可将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12定位于定位轴5上而不会脱落,且第一从动轮17和第二从动轮18分别对应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设置于手把部14的一侧,第一驱动轮61与第一从动轮17之间以及第二驱动轮62和第二从动轮18之间均可通过设置齿轮组进行传动,即第一驱动轮61、第一从动轮17、第二驱动轮62和第二从动轮18均为齿轮;
初始状态下,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12的夹持部13相互闭合,夹持部13与瞄准臂3相互平行,手把部14处于合拢状态;定义:跟腱止点在这里是指跟腱靠近于根骨的一端,跟腱近端靠近于跟腱止点,跟腱远端是远离跟腱止点;在做跟腱修复的过程中,在跟腱断裂处附近作横行切口,暴露撕脱跟腱断端,一只手稳住瞄准支架2相对环钳本体1静止,另一只手驱动两个手把部14相互分离,即两个手把部14相对定位轴5转动,两个夹持部13相互分离的同时也相对手把部14转动,第一从动轮17和第一驱动轮61以及第二从动轮18和第二驱动轮62均通过齿轮组相互传动使得夹持部13靠近瞄准臂3平移的同时也靠近瞄准支架2平移,在平移过程中两个夹持部13均始终保持与瞄准臂3平行,钳孔15的中心线与穿线孔4的中心线也始终保持平行,将两个夹持部13均通过切口伸入人体并夹住跟腱断端,调整好夹持部13相对跟腱断端的位置和角度,尽量使环钳本体1置于跟腱纵向中轴部位,如此可以使得两个夹持部13相互对称,对跟腱断端的夹持效果好,跟腱断端两侧受力均匀,使用硬膜外穿刺针经一侧瞄准臂3上的穿线孔4刺入皮肤,随后穿过第一钳体11上的钳孔15、跟腱、第二钳体12上的钳孔15和另一侧瞄准臂3上的穿线孔4,硬膜外穿刺针的尾端系有缝线,即缝线随着硬膜外穿刺针的穿刺操作而到位,将硬膜外穿刺针与缝线分离,渐渐将夹持部13退出切口,钳孔15牵动缝线的两端往人体内移动并从切口处伸出,同理对另一端的跟腱断端进行相同的操作,最终将切口处的两组缝线进行相互打结,使得两个跟腱断端相互贴合,手术结束后,驱动两个手把部14相互合拢,即夹持部13相对手把部14转动,两个夹持部13相互闭合;
如此设计使得夹持部13本身不会自转而只会相对其他零部件平移,相比申请号为CN201410829808.0的专利,夹持部13与跟腱残端接触面积大,对跟腱的损伤小,夹持稳定;本发明在手把部14张开的同时,两个夹持部13始终保持与跟腱平行相比申请号为CN201410829808.0的专利在张开时呈X形,避免了将经皮撑起的现象,有效保护腿部内的皮肉组织,减轻对病患的伤害;将钳孔15的长度设计的大于穿线孔4的孔口长度,便于夹持部13在沿瞄准臂3长度方向移动后,钳孔15依旧能与穿线孔4相通;若沿瞄准臂3长度方向在瞄准臂3上设置有多个穿线孔4,为了多穿几根线来提高跟腱残端的稳固性,则本发明相比申请号为CN201410829808.0的专利,在夹持部13移动过程中,钳孔15的孔口有效面积保持不变,始终对应多个穿线孔4中一定数量的穿线孔4,提高了穿线数量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所示,因夹持部13两者间的距离由手把部14位于成对的瞄准臂3之间的长度确定,长度越长,两个夹持部13相互间的最大距离会越大,而随着手把部14的长度越长,若使用齿轮组来传动,在材料数量上,结构复杂性上,加工成本上均会很高,且本发明会显得沉重,且齿轮组一旦有一个齿轮出现损坏,那么在修理方面会很麻烦,为解决该问题,第一从动轮17和第一驱动轮61均被套设于第一传输条63内,第二驱动轮62和第二从动轮18均被套设于第二传输条65内,通过第一传输条63和第二传输条65的设计来替代齿轮组,如此可减少材料数量,加工成本以及节约组装时间,修理方便,本发明整体质量相对减小;若第一驱动轮61、第一从动轮17、第二驱动轮62和第二从动轮18均为齿轮,第一传输条63和第二传输条65为链条;若第一驱动轮61、第一从动轮17、第二驱动轮62和第二从动轮18均为带轮,第一传输条63和第二传输条65为传送带,两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至图4所示,因穿线孔4要确保穿线的位置准确,即穿线孔4的口径小,考虑到缝线细,在手术后可能存在断掉的情况,所以现有中会多设置几个穿线孔4用于穿多根线进行跟腱稳固,即穿线孔4为若干个且沿瞄准臂3的长度方向均布,且若干个穿线孔4通过一根直线相连后,该直线的长度大于钳孔15的长度,当夹持部13相对瞄准支架2靠近或远离时,钳孔15始终与若干个穿线孔4中的几个且相邻的穿线孔4相通,以此确保在对不同规格的跟腱进行修复时,穿线数量均保持一致,且提高了跟腱的稳定性,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了跟腱再次断开的可能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至图4所示,两个夹持部13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凹凸不平的纹路19,纹路19的设计用于提高夹持部13与跟腱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夹持部13不会随肌肉组织的弹性而发生位移,且医护人员使用的力也不用太大,对跟腱受力小,提高对跟腱的保护。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所示,瞄准支架2背离定位轴5所在侧面的侧面朝向瞄准支架2内凹陷形成凹面21,当夹持部13到位且瞄准支架2与腿部表皮接触时,凹面21与腿部表皮相贴合,凹面21相比瞄准支架2与皮肤接触的面为平面能够有效将瞄准支架2定位于腿部上,不会左右滑移,提高了瞄准支架2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所示,瞄准支架2上设置有多棱柱22,定位轴5的一端上设置有与多棱柱22相匹配的多棱槽51,通过多棱柱22与多棱槽51相互卡合使得定位轴5相对瞄准支架2无法转动,多棱柱22与多棱槽51相互间可拆卸的设计使得瞄准支架2和环钳本体1能够相互分离和组合,即能够单独使用环钳本体1做一些其他的医学操作,使用范围得到提升,且拆分简单,易于操作;瞄准支架2与环钳本体1相互拆分可分别存储和消毒,结构简单化易于操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手把部14位于成对瞄准臂3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滑槽141,滑槽141沿手把部14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两个手把部14相互远离的两个侧面上,瞄准支架2上可滑移设置有成对的卡件23,两个卡件23分别设置于环钳本体1的两侧,两个卡件23上均设置有与滑槽141相适配的滑头24,两个卡件23相背离滑头24的侧壁上连接有弹簧25,弹簧25的另一端定位于瞄准臂3上,滑头24相对卡件23的位置由手把部14上滑槽141的位置而定;
生产制造过程中,在瞄准支架2上开设有安装槽,多棱柱22位于安装槽的槽底上,即当定位轴5套设于多棱柱22上时,环钳本体1位于安装槽内,穿线孔4和钳孔15相通,从瞄准支架2与多棱柱22同侧的侧面上向瞄准支架2内开设有成对滑移槽,滑移槽由瞄准臂3起延伸至环钳本体1的一侧,滑移槽与安装槽连通,将弹簧25的一端与卡件23相连,并将弹簧25和卡件23均置入滑移槽内,弹簧25的另一端定位于瞄准臂3上,通过在瞄准支架2的侧面上盖合有侧盖,使得卡件23被限位于滑移槽内,卡件23只能沿瞄准支架2的长度方向移动,可在侧盖上设置长孔,卡件23上延伸出推件,推件穿过长孔露于瞄准支架2外,且推件能沿长孔直线移动;初始状态下,弹簧25处于自然状态,滑头24所在卡件23的一端伸出于滑移槽,通过两个手指同时推动推件,使得两个卡件23相互远离,弹簧25形变,将环钳本体1置入安装槽内,松开推件,弹簧25复位,滑头24卡入滑槽141内,如此可使得环钳本体1被限位于瞄准支架2上,提高了两者间的连接稳定性,且两者间拆装简单;且在手把部14相对定位轴5转动时,滑头24在弹簧25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与滑槽141相卡且沿滑槽141移动,如此设计使得环钳本体1的中轴线所在平面始终与瞄准支架2的长度方向保持垂直,避免了平时环钳本体1相对定位轴5转动而使得环钳本体1相对瞄准支架2的倾斜而导致钳孔15倾斜,孔口的有效面积以及钳孔15的位置发生偏移的现象,如此设计相比申请号为CN201410829808.0的专利使得在医疗操作中无需在使用前矫正穿线孔4和钳孔15相互对位,简化了医学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包括有环钳本体(1)和瞄准支架(2),所述环钳本体(1)包括有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12),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12)铰接于同一根定位轴(5)上,所述第一钳体(11)和第二钳体(12)均包括有夹持部(13)和手把部(14),所述夹持部(13)和手把部(14)对应连接,所述定位轴(5)连接于一个瞄准支架(2)上,所述瞄准支架(2)上延伸出成对的瞄准臂(3),成对的所述瞄准臂(3)分别位于夹持部(13)的两侧,成对的瞄准臂(3)与瞄准支架(2)形成U形体,成对的瞄准臂(3)上均设置有穿线孔(4),所述夹持部(13)的端部上设置有钳孔(15),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手把部(14)均铰接于定位轴(5)上,两个所述夹持部(13)上均设置有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与手把部(14)位于成对的瞄准臂(3)之间的端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轴(5)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所述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均同轴设置于定位轴(5)上且相对定位轴(5)固定,两个所述连接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相互传动的第一从动轮(17)和第二从动轮(18),当驱动两个手把部(14)相互分离或者靠近时,通过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分别与第一从动轮(17)和第二从动轮(18)相互传动,两个夹持部(13)分别相对两个手把部(14)转动,夹持部(13)所在直线相对瞄准臂(3)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始终不变,钳孔(15)的中心线与穿线孔(4)的中心线保持平行,所述钳孔(15)沿夹持部(13)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钳孔(15)的孔口长度大于穿线孔(4)的长度;
所述瞄准支架(2)上设置有多棱柱(22),所述定位轴(5)的一端上设置有与多棱柱(22)相匹配的多棱槽(51),通过多棱柱(22)与多棱槽(51)相互卡合使得定位轴(5)相对瞄准支架(2)静止;
所述手把部(14)位于成对瞄准臂(3)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滑槽(141),所述滑槽(141)沿手把部(14)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两个手把部(14)相互远离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瞄准支架(2)上可滑移设置有成对的卡件(23),两个所述卡件(23)分别设置于环钳本体(1)的两侧,两个所述卡件(23)上均设置有与滑槽(141)相适配的滑头(24),两个卡件(23)相背离滑头(24)的侧壁上连接有弹簧(25),所述弹簧(25)的另一端定位于瞄准臂(3)上,通过卡件(23)沿瞄准支架(2)的长度方向移动来控制滑头(24)是否卡入滑槽(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17)和第一驱动轮(61)均被套设于第一传输条(63)内,所述第二驱动轮(62)和第二从动轮(18)均被套设于第二传输条(6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4)为若干个且沿瞄准臂(3)的长度方向均布,当夹持部(13)相对瞄准支架(2)靠近或远离时,钳孔(15)始终与若干个穿线孔(4)中的几个且相邻的穿线孔(4)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部(13)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凹凸不平的纹路(1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支架(2)背离定位轴(5)所在侧面的侧面朝向瞄准支架(2)内凹陷形成凹面(21)。
CN202010431345.8A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 Active CN111920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1345.8A CN111920469B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1345.8A CN111920469B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0469A CN111920469A (zh) 2020-11-13
CN111920469B true CN111920469B (zh) 2021-07-02

Family

ID=73316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1345.8A Active CN111920469B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046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3310A (zh) * 2014-12-23 2015-04-22 张跃辉 一种跟腱微创吻合器
CN208552148U (zh) * 2017-10-25 2019-03-01 张丹峰 一种医用甲状腺术后防护托
CN109452966A (zh) * 2018-12-21 2019-03-12 上海市东方医院 一种定位导向的骨科复位钳
CN110051397A (zh) * 2019-05-21 2019-07-26 李�杰 新型跟腱吻合装置
CN209186804U (zh) * 2018-06-14 2019-08-02 洪建军 一种具备经皮铆钉植入导向的微创跟腱吻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7356B2 (en) * 2000-09-01 2004-07-27 Angiolink Corporation Advanced wound sit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207613931U (zh) * 2017-06-14 2018-07-17 无锡市中医医院 一种舒适度好、松紧可调的腿跟腱断裂术后用支具
CN210277245U (zh) * 2019-06-11 2020-04-10 李伟锋 一种跟腱手术吻合钳
CN110680426A (zh) * 2019-09-09 2020-01-14 孙强 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及其新型缝合方式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3310A (zh) * 2014-12-23 2015-04-22 张跃辉 一种跟腱微创吻合器
CN208552148U (zh) * 2017-10-25 2019-03-01 张丹峰 一种医用甲状腺术后防护托
CN209186804U (zh) * 2018-06-14 2019-08-02 洪建军 一种具备经皮铆钉植入导向的微创跟腱吻合器
CN109452966A (zh) * 2018-12-21 2019-03-12 上海市东方医院 一种定位导向的骨科复位钳
CN110051397A (zh) * 2019-05-21 2019-07-26 李�杰 新型跟腱吻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0469A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3798B2 (en) Sub-retinal tangential needle catheter guide and introducer
US202102989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retinal administration of therapeutic agent
EP3191033B1 (en) Motorized suprachoroidal injection of therapeutic agent
US8951273B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endoscopic surgical procedures
US20190344014A1 (en) Cannula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Cannula
JP2003526461A (ja) 無縫合の眼の手術方法及びかかる方法における使用のための器具
US10849644B2 (en) Surgical device
CN105769271B (zh) 一种深部软组织切口吻合的器械
CN111920469B (zh) 一种跟腱用的吻合器
US8784420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s for cutting elongated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use
CN208709952U (zh) 一种用于半月板修复的快速植入工具
CN220860101U (zh) 一种用于软组织松解手术的装置
CN217566543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可调式持针装置
CN220212986U (zh) 可调节眼袋手术拉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