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1743B - 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1743B
CN111911743B CN202010966417.9A CN202010966417A CN111911743B CN 111911743 B CN111911743 B CN 111911743B CN 202010966417 A CN202010966417 A CN 202010966417A CN 111911743 B CN111911743 B CN 1119117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ined
sleeve
stainless steel
l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64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1743A (zh
Inventor
樊三新
李东海
樊一蒙
李昊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9664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1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1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1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1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1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6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 F16L55/162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 F16L55/165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a pipe or flexible liner being inserted in the damaged section
    • F16L55/1651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a pipe or flexible liner being inserted in the damaged section the flexible liner being ever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3/00Non-disconnectible pipe-joints, e.g. soldered, adhesive or caulked joints
    • F16L13/10Adhesive or cemented joints
    • F16L13/11Adhesive or cemented joints using materials which fill the space between parts of a joint before hard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6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 F16L55/162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 F16L55/165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a pipe or flexible liner being inserted in the damaged section
    • F16L55/1658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a pipe or flexible liner being inserted in the damaged section the old pipe being ruptured prior to insertion of a new pi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涉及本发明属于管道内衬防腐、补强、修复技术领域,其是由一个以上的被衬管、内衬管和隔热部构成,被衬管的内壁附有内衬管,一个以上的被衬管通过隔热部依次首尾相接,隔热部的两端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的外壁上;被衬管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不锈钢保护套的一端翻出被衬管、且与被衬管的外壁相贴合,不锈钢保护套的另一端与内衬管相贴合。本发明提高了内衬改性复合塑料软硬管道接口的可靠性,而且简化了接口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保护了塑料管的端头不被介质冲刷且限制了塑料管和不锈钢保护套的轴向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接口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管道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内衬防腐、补强、修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
背景技术:
据资料介绍,管道内衬改性塑料管不但起到防腐补强的作用而且可延长管道使用寿命30年以上。目前管道修复领域常用的修复方法主要有:CIPP内衬修复法,双面覆膜软管拖拉修复法,PE硬管拖拉修复法等。这些修复方法薄弱点都在现场接口,现场接口存在的问题:一是接口结构复杂成本高、二是可靠性差效率低、三是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高,质量难以控制。因此,需要对现在的内衬改性复合软硬塑料管现场接口进行改进。
目前的管道内衬改性复合软硬管现场接口采用的挤压塑料管端头的方法,这种方法当时看没有问题,但长期在带温度介质的作用下塑料会软化,塑料的软化就容易变形变薄在没有硬化以前,接口容易松动脱落失效,再有塑料管端头部位覆膜层在液体的长期冲刷下脱皮容易失效,影响管线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道内衬改性复合软硬管现场接口和补伤结构,克服目前的接口补伤方法不可靠、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是由一个以上的被衬管、内衬管和隔热部构成,所述的被衬管的内壁附有内衬管,内衬管的端头翻出被衬管、且与被衬管的外壁相贴合;一个以上的被衬管通过隔热部依次首尾相接,隔热部的两端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的外壁上;被衬管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不锈钢保护套由内套和外套构成,内套与外套的一端相连,内套的外壁与位于被衬管内部的内衬管相切合,外套的内壁与位于被衬管外壁的内衬管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被衬管端头的管壁上通过拉铆钉将内衬管、不锈钢套固定、不锈钢保护套并包裹在被衬管的端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热部是由隔热圈、套管、丝堵和耐热填充料构成,所述的隔热圈焊接在相邻的两个被衬管的外壁上,隔热圈的内部设有耐热填充料,隔热圈的顶部设有套管,套管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丝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热部为塑料电热熔套,塑料电热熔套热熔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的外壁上,塑料电热熔套上设有电源插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热部由两个隔热大小头和连接套管构成,两个隔热大小头分别焊接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的外壁上,所述的两个隔热大小头之间设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的直径大于被衬管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被衬管端头的外壁上设有管卡固定槽,不锈钢保护套的一端附在管卡固定槽内,在不锈钢保护套的外侧设有管卡、管卡将不锈钢保护套、被衬软管同时固定在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不锈钢保护套的外套端头处设有缝隙,外套的端头沿缝隙向被衬管的端头翻折、并覆盖于管卡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被衬管端头的外壁上设有保护套固定槽,不锈钢保护套上设有螺栓固定孔,螺栓固定孔现场与被衬管和衬管配钻,固定螺栓穿过螺栓固定孔和被衬管将不锈钢保护套与被衬管相固定。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管道内衬改性复合软硬管现场接口结构,提高了内衬改性复合塑料软硬管道接口的可靠性,而且简化了接口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塑料管的端头不被介质冲刷且限制了塑料管、被衬管和不锈钢保护套的轴向相对移动,充分发挥不锈钢保护套的保护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接口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管道的正常运行,对管道内衬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管道内衬单面或双面覆膜塑料软管通球现场接口连接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钢骨架塑料管、PE硬管或玻璃钢管内衬软塑料管现场接口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钢管道内衬PE塑料管(通球)现场补伤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中高压管道(通球)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5的钢管道内衬塑料管(非通球)现场补伤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6的中高压管道(不通球)内衬塑料软管现场接口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7的中高压管道(通球)内衬塑料管软硬管现场接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钢管道内衬塑料软管现场接口端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钢管道接口端头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钢骨架塑料管或玻璃钢管道接口端头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带缝隙的不锈钢保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带通孔的不锈钢保护套现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不锈钢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是不锈钢保护套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被衬管1、内衬管2、不锈钢保护套3、隔热圈4、套管5、丝堵6、耐热填充料7、塑料电热熔套8、电源插口9、隔热大小头10、管卡固定槽11、管卡12、保护套固定槽13、螺栓固定孔14(如图14)、固定螺栓15、缝隙16、内套17、外套18、连接套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适用于中低压管道内衬单面或双面覆膜塑料软管通球现场接口,如图1所示,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是由三个被衬管1、内衬管2和隔热部构成,三个被衬管,其中位于两端的为原管路,中间一个为修复用的连接管路,所述的所有被衬管1的内壁附有内衬管2,内衬管2的端头翻出被衬管1、且与被衬管1的外壁相贴合;三个被衬管1通过隔热部依次首尾相接,隔热部的两端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被衬管1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3由内套17和外套18构成(如图13),内套17与外套18的一端相连,内套17的外壁与位于被衬管1内部的内衬管2相切合,外套18的内壁与位于被衬管外壁的内衬管2相贴合。
所述的隔热部是由隔热圈4、套管5、丝堵6和耐热填充料7构成,所述的隔热圈4焊接在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隔热圈4的内部设有耐热填充料7,隔热圈4的顶部设有套管5,套管5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丝堵6。在填充耐热填充料7时,由通孔进行填充、并通过丝堵6进行封堵。所述的耐热填充料7为耐热材料,再在耐热材料内填充树脂或浇灌水泥,即可一方面将借口进行封堵,另一方面可以进行阻压隔热。
如图8-9所示,所述的被衬管1端头的外壁上设有管卡固定槽11,管卡固定槽11可为机加或现场打磨成型,用于固定管卡12;不锈钢保护套3的一端附在管卡固定槽11内,在不锈钢保护套3的外侧设有管卡12、管卡12将内衬软管2和不锈钢保护套3固定在槽11内。
如图11所示,所述的不锈钢保护套3的外套19端头处设有缝隙16,不锈钢保护套3由管卡12固定于被衬管1,外套19的端头沿缝隙16向被衬管1的端头翻折、并覆盖于管12上,缝隙16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
现场施工时,需要先将原有管道的损坏部分切割下来,在露出的管道口外壁打磨管卡固定槽11,同时将隔热圈4焊接在被衬管1外壁相应的位置上,需要进行内衬管进行修复补强的,利用特殊设备将内衬管送入被衬管内,由于内衬管的外壁附有胶层,内衬管则可以牢固的粘附在被衬管1的内部,内衬管的端头外翻至被衬管1的外侧,这样被衬管的切割端形成了内衬管、被衬管、内衬管的夹层结构;然后将相同材质的被衬管作为连接管,将切割开的原管道连接起来(如图1);其四个端头均套有不锈钢保护套,不锈钢保护套套在夹层结构上,不锈钢保护套的外端由管卡12固定好,管卡12卡在管卡固定槽11内,不锈钢保护套3的端头沿缝隙16向上翻折固定,避免出现轴向的相对移动;然后再扣上套管5于隔热圈4焊接在一起,在套管5上开口,由开口处填入耐热填充料,然后倒入树脂或水泥砂浆进行封堵,即完成修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适用于中低压钢骨架塑料管、PE硬管、玻璃钢管内衬软塑料管现场接口,如图2所示,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是由两个被衬管1和内衬管2构成,所述的被衬管1的内壁附有内衬管2,内衬管2的端头翻出被衬管1、且与被衬管1的外壁相贴合;被衬管1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3由内套17和外套18构成(如图13),内套17与外套18的一端相连,内套17的外壁与位于被衬管1内部的内衬管2相切合,外套18的内壁与位于被衬管外壁的内衬管2相贴合。
所述的隔热部为塑料电热熔套8,塑料电热熔套8热熔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塑料电热熔套8上设有电源插口9。
如图8-9所示,所述的被衬管1端头的外壁上设有管卡固定槽11,不锈钢保护套3的一端附在管卡固定槽11内,在不锈钢保护套3的外侧、管卡固定槽11的内部设有管卡12。
如图11所示,所述的不锈钢保护套3的外套19端头处设有缝隙16,不锈钢保护套3由管卡12固定于被衬管1的固定槽11内,外套19的端头沿缝隙16向被衬管1的端头翻折、并覆盖于管卡12上,避免不锈钢保护套3出现轴向的相对移动。
现场施工时,需要先将原有管道的损坏部分切割下来,在露出的管道口外壁打磨管卡固定槽11,需要进行内衬管进行修复补强的,利用特殊设备将内衬管送入被衬管内,由于内衬管的外壁附有胶层,内衬管则可以牢固的粘附在被衬管1的内部,同时内衬管的端头外翻至被衬管的外侧,这样被衬管的切割面形成了内衬管、被衬管、内衬管的夹层结构;其两个端头均套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套在夹层结构上,不锈钢保护套3的外端由管卡12固定好,其端头沿缝隙16向上翻折固定,避免出现轴向的相对移动;然后将塑料电热熔套8置于两个原有管道之间(如图2),再将塑料电热熔套8进行通电,加热后塑料电热熔套8即可与被衬管有效的结合呈一个整体,即完成修补;也可用拉铆钉的方式代替管卡12完成修补和接口,即在被衬管1端头的管壁上通过拉铆钉将内衬管2固定、并包裹在被衬管1的端面上,将被衬管1与内衬管2相固定;同时要保证管卡12与被翻折的不锈钢保护套处理后的高度,低于原有管路的厚度,进而保证塑料电热熔套8的使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适用于中低压,钢管道内衬塑料管(通球)现场补伤,如图3所示,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是由三个被衬管1、内衬管2和隔热部构成,三个被衬管,其中位于两端的为原管路,中间一个为修复用的连接管路,所述的被衬管1的内壁附有内衬管2,内衬管2的端头翻出被衬管1、且与被衬管1的外壁相贴合;一个以上的被衬管1通过隔热部依次首尾相接,隔热部的两端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被衬管1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3由内套17和外套18构成(如图13),内套17与外套18的一端相连,内套17的外壁与位于被衬管1内部的内衬管2相切合,外套18的内壁与位于被衬管外壁的内衬管2相贴合。
所述的隔热部是由隔热圈4、套管5、丝堵6和耐热填充料7构成,所述的隔热圈4焊接在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隔热圈4的内部设有耐热填充料7,隔热圈4的顶部设有套管5,套管5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丝堵6。
如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的被衬管1端头的外壁上设有保护套固定槽13,不锈钢保护套3上设有螺栓固定孔14(如图14),螺栓固定孔14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需要进行确定,螺栓固定孔14与被衬管、内衬管现场配钻,固定螺栓15穿过螺栓固定孔14(如图14)和被衬管1将不锈钢保护套3与被衬管1相固定。
现场施工时,需要先将原有管道的损坏部分切割下来,在露出的管道口外壁打磨保护套固定槽13,同时将隔热圈4焊接在被衬管1外壁相应的位置上,需要进行内衬管进行修复补强的,利用特殊设备将内衬管送入被衬管内,由于内衬管的外壁附有胶层,内衬管则可以牢固的粘附在被衬管1的内壁,同时内衬管的端头外翻至被衬管的外侧,这样被衬管的切割面形成了内衬管、被衬管、内衬管的夹层结构,然后将相同材质的被衬管作为连接管,将切割开的原管道连接起来;其四个端头均套有不锈钢保护套,不锈钢保护套套在夹层结构上,然后根据螺栓固定孔14的位置将现场配钻,再利用固定螺栓15将不锈钢套固定于被衬管上,避免出现轴向的相对移动,其中固定螺栓15可以为金属或者非金属均可,只要能达到固定的目的即可,本专利不做特殊限制;然后再扣上套管5于隔热圈4焊接在一起,在套管5上开口,由开口处填入耐热填充料,然后倒入树脂或水泥砂浆进行封堵,即完成修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适用于中高压,钢管道内衬塑料管(通球)现场接口,如图4所示,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是由三个被衬管1、内衬管2和隔热部构成,三个被衬管,其中位于两端的为原管路,中间一个为修复用的连接管路,所述的被衬管1的内壁附有内衬管2,内衬管2的端头翻出被衬管1、且与被衬管1的外壁相贴合;一个以上的被衬管1通过隔热部依次首尾相接,隔热部的两端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被衬管1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3由内套17和外套18构成(如图13),内套17与外套18的一端相连,内套17的外壁与位于被衬管1内部的内衬管2相切合,外套18的内壁与位于被衬管外壁的内衬管2相贴合。
所述的隔热部由两个隔热大小头10和连接套管19构成,两个隔热大小头10分别焊接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所述的两个隔热大小头10之间设有连接套管19,连接套管19的的直径大于被衬管1的直径。
如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的被衬管1端头的外壁上设有保护套固定槽13,不锈钢保护套3上设有螺栓固定孔14(如图14),螺栓固定孔14与被衬管、内衬管现场配钻,固定螺栓15穿过螺栓固定孔14和被衬管1将不锈钢保护套3与被衬管1相固定。
现场施工时,先将两个隔热大小头10焊接在每个被衬管1的外壁相对应的位置上,利用特殊设备将内衬管送入被衬管内,由于内衬管的外壁附有胶层,内衬管则可以牢固的粘附在被衬管1的内壁,同时内衬管的端头外翻至被衬管的外侧,这样被衬管的切割面形成了内衬管、被衬管、内衬管的夹层结构;同时将相同材质的被衬管作为连接管,将切割开的原管道连接起来;其四个端头均套有不锈钢保护套,不锈钢保护套套在夹层结构上,然后根据螺栓固定孔14的位置将现场配钻,再利用固定螺栓15将不锈钢套固定于被衬管上,避免出现轴向的相对移动;然后将连接套管19与两个隔热大小头10相焊接,其隔热大小头10与被衬管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如图4),在连接套管19上开口,由开口处填入耐热填充料,然后倒入树脂或水泥砂浆进行封堵,即完成接口。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适用于中高压,钢管道内衬塑料管(非通球)现场补伤,如图5所示,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是由一个以上的被衬管1、内衬管2和隔热部构成,所述的被衬管1的内壁附有内衬管2,内衬管2的端头翻出被衬管1、且与被衬管1的外壁相贴合;一个以上的被衬管1通过隔热部依次首尾相接,隔热部的两端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被衬管1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3由内套17和外套18构成(如图13),内套17与外套18的一端相连,内套17的外壁与位于被衬管1内部的内衬管2相切合,外套18的内壁与位于被衬管外壁的内衬管2相贴合。
所述的隔热部由两个隔热大小头10和连接套管19构成,两个隔热大小头10分别焊接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所述的两个隔热大小头10之间设有连接套管19,连接套管19的的直径大于被衬管1的直径。
如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的被衬管1端头的外壁上设有保护套固定槽13,不锈钢保护套3上设有螺栓固定孔14(如图14),螺栓固定孔14与被衬管、内衬管现场配钻,固定螺栓15穿过螺栓固定孔14和被衬管1将不锈钢保护套3与被衬管1相固定。
现场施工时,需要先将原有管道的损坏部分切割下来,在露出的管道口外壁机加或打磨保护套固定槽13,同时将两个隔热大小头10焊接在每个被衬管1的外壁相对应的位置上,需要进行内衬管进行修复补强的,利用特殊设备将内衬管送入被衬管内,由于内衬管的外壁附有胶层,内衬管则可以牢固的粘附在被衬管1的内部;同时内衬管的端头外翻至被衬管的外侧,这样被衬管的切割面形成了内衬管、被衬管、内衬管的夹层结构;其两个端头均套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套在夹层结构上,然后根据螺栓固定孔14的位置将现场配钻,再利用固定螺栓15将不锈钢套固定于被衬管上,避免出现轴向的相对移动;然后将连接套管19与两个隔热大小头10相焊接,其隔热大小头10与被衬管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如图6),即完成修补。
实施例6
本实施例适用于中高压,管道内衬塑料管(非通球)现场接口,如图6所示,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是由两个被衬管1、内衬管2和隔热部构成,所述的被衬管为原管路切割损坏段后的两端,所述的被衬管1的内壁附有内衬管2,内衬管2的端头翻出被衬管1、且与被衬管1的外壁相贴合;一个以上的被衬管1通过隔热部依次首尾相接,隔热部的两端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被衬管1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3由内套17和外套18构成(如图13),内套17与外套18的一端相连,内套17的外壁与位于被衬管1内部的内衬管2相切合,外套18的内壁与位于被衬管外壁的内衬管2相贴合。
所述的隔热部由两个隔热大小头10和连接套管19构成,两个隔热大小头10分别焊接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所述的两个隔热大小头10之间设有连接套管19,连接套管19的的直径大于被衬管1的直径。
如图8-9所示,所述的被衬管1端头的外壁上设有管卡固定槽11,不锈钢保护套3的一端附在管卡固定槽11内,在不锈钢保护套3的外侧设有管卡12,管卡12将不锈钢保护套3和内衬管2固定于被衬管1的固定槽11内。
如图11所示,所述的不锈钢保护套3的外套19端头处设有缝隙16,不锈钢保护套3由管卡12固定于被衬管1,外套19的端头沿缝隙16向被衬管1的端头翻折、并覆盖于管12上。
现场施工时,需要先将原有管道的损坏部分切割下来,在露出的管道口外壁机加或打磨管卡固定槽11,同时将两个隔热大小头10焊接在每个被衬管1的外壁相对应的位置上,需要进行内衬管进行修复补强的,利用特殊设备将内衬管送入被衬管内,由于内衬管的外壁附有胶层,内衬管则可以牢固的粘附在被衬管1的内壁,同时内衬管的端头外翻至被衬管的外侧,这样被衬管的切割面形成了内衬管、被衬管、内衬管的夹层结构;其两个端头均套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套在夹层结构上,不锈钢保护套3的外端由管卡12固定好,管卡12卡在管卡固定槽11内,不锈钢保护套3的端头沿缝隙16向上翻折固定,避免出现轴向的相对移动;然后将连接套管19与两个隔热大小头10相焊接,其中隔热大小头10与被衬管1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如图6),即完成修补。做此设计主要是可以根据地形或现场需要进行结构上的适当变化。
实施例7
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其中隔热大小头10与被衬管1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如图8)。做此设计主要是可以根据地形或现场需要进行结构上的适当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是由一个以上的被衬管(1)、内衬塑料管(2)和隔热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衬管(1)的内壁附有内衬塑料管(2),内衬塑料管(2)的端头翻出被衬管(1)、且与被衬管(1)的外壁相贴合;一个以上的被衬管(1)通过隔热部依次首尾相接,隔热部的两端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被衬管(1)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3)由内套(17)和外套(18)构成,内套(17)与外套(18)的一端相连,内套(17)的外壁与位于被衬管(1)内部的内衬塑料管(2)相切合,外套(18)的内壁与位于被衬管外壁的内衬塑料管(2)相贴合;
所述的被衬管(1)端头的管壁上通过拉铆钉将内衬塑料管(2)、不锈钢保护套(3)和被衬管(1)固定;
所述的不锈钢保护套(3)的外套(18)端头处设有缝隙(16),外套(18)的端头沿缝隙(16)向被衬管(1)的端头翻折、并覆盖于管卡(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衬管(1)端头的外壁上设有保护套固定槽(13),不锈钢保护套(3)上设有螺栓固定孔(14),螺栓固定孔(14)位于保护套固定槽(13)上,固定螺栓(15)穿过螺栓固定孔(14)和被衬管(1)现场配钻将不锈钢保护套(3)与被衬管(1)和内衬塑料管(2)相固定。
CN202010966417.9A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 Active CN111911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6417.9A CN111911743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6417.9A CN111911743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1743A CN111911743A (zh) 2020-11-10
CN111911743B true CN111911743B (zh) 2022-10-11

Family

ID=73266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6417.9A Active CN111911743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17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0782B (zh) * 2020-12-18 2022-06-14 广州市华粤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抑菌型衬塑复合钢管的全防腐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10917B (zh) * 2021-05-19 2022-11-25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滚筒式自动焊接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97C (zh) * 2002-01-18 2003-11-05 刘文西 用于管道连接的形状记忆组合补口
CN100564984C (zh) * 2008-11-21 2009-12-0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翻转法内衬玻璃钢修复旧管道端头连接方法
CN206398202U (zh) * 2017-01-18 2017-08-11 上品兴业氟塑料(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的聚四氟乙烯内衬管
CN206419613U (zh) * 2017-01-24 2017-08-18 马敏 直联式管道内翻衬软管现场接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1743A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1743B (zh) 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
US7722085B2 (en) Undersea pipe including an internal liner
US20120280488A1 (en) Part for connecting pipes including an internal liner, a covering method, and a method of assembly
CN101660647B (zh) 永冻土防腐保温管道补口工艺
CN105042221B (zh) 承插式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及其接头和连接方法
CN100564984C (zh) 翻转法内衬玻璃钢修复旧管道端头连接方法
CN207034456U (zh) 一种钢塑复合管电磁熔焊接头处定型加固器
CN103470913B (zh) 金属玻璃钢内衬橡塑海底管线的连接结构及制作连接方法
CN112780868A (zh) 一种复合管用非金属连接接头及连接方法
CN116792607A (zh) 一种低温高水位环境下接口保温施工工艺
CN209414874U (zh) 钢塑复合管快速抢修接头
RU2342588C1 (ru)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от коррозии зоны свар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труб с внутренним противокоррозионным покрытием
CN103395210A (zh) 橡塑海底管线的制作方法及其连接结构
AU2017270651B2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two unitary elements of a conduit for transporting fluids by means of a sleeve
CN110667127A (zh) 带功能层塑料管材对接焊工艺方法
CN102021945A (zh) 一种hdpe双壁波纹排水管接口方法
CN109514051B (zh) 一种管道的焊接方法
CN113048313B (zh) 大口径pe天然气管道超声波焊接施工方法
KR20170031876A (ko) 외부자켓을 이용한 이중 보온관 이음부 보수 시공방법
CN117450352B (zh) 一种复合管道带压开孔方法
WO2016010455A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ая конусная муфта
CN111036521A (zh) 一种加强型直埋供热管道的防腐防渗保温工艺
CN1126897C (zh) 用于管道连接的形状记忆组合补口
CN216976075U (zh) 一种高强度防破裂pe燃气管
CN218378268U (zh) 一种管道接头补口装置及管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