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86A - 绳索扣件 - Google Patents

绳索扣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86A
CN1119086A CN95105507A CN95105507A CN1119086A CN 1119086 A CN1119086 A CN 1119086A CN 95105507 A CN95105507 A CN 95105507A CN 95105507 A CN95105507 A CN 95105507A CN 1119086 A CN1119086 A CN 1119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shell
perforation
pressing
cord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5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田靖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hi Nagaoka (jp) Kanagawa Ken Japan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roshi Nagaoka (jp) Kanagawa Ken Jap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hi Nagaoka (jp) Kanagawa Ken Japan filed Critical Hiroshi Nagaoka (jp) Kanagawa Ken Japan
Publication of CN1119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10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1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deforming the cable by moving a part of the faste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 Buckl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绳索扣件包括:具有一个第一侧穿孔(2h)揿芯(1);一个具有一个揿芯座孔(12)和若干与揿芯座孔(12)连通的第二侧穿孔(13)的外壳(11);一个螺形弹簧(21)。界定第一穿孔(2h)的揿芯(1)孔壁,该孔壁上有一对做在第一穿孔(2h)下部的相对的线性棱脊(2he),该对棱脊(2he)沿第一穿孔(2h)的轴向延伸并向上隆起,和/或界定第二穿孔(13)的孔壁,该孔壁被做成向内收口的斜曲面(13f)。

Description

绳索扣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索扣件,用于调节诸如帐蓬、旅行背包或大衣上绳索的紧固状态或紧固位置。
一种已知此类绳索扣件由一个揿芯和一个外壳组成:该揿芯有一个侧向延伸的穿孔,用于从中穿过一条绳索;该外壳有一个揿芯座孔和若干与该揿芯座孔连通的侧穿孔,当揿芯被装入揿芯座孔时,该侧穿孔与揿芯的穿孔连通,以使绳索穿过揿芯和外壳的穿孔,和一个装在揿芯座孔和揿芯之间的螺形弹簧,用于沿导致揿芯从外壳中弹出之方向偏压该揿芯,因此,由于螺形弹簧的偏压力,穿过穿孔的绳索被钳在揿芯和外壳之间。
两种穿孔的曲面一般均为圆柱形。
在这种绳索扣件中,通过增加螺形弹簧的弹力可加大揿芯和外壳在绳索上的钳力。
但是,由于揿芯和外壳二者的穿孔均具有圆柱形曲面,螺形弹簧的弹力不得不做得相当大,以保证有力地钳住揿芯和外壳之间的绳索。
这是不利的,因为强劲的弹力要降低绳索扣件的可操作性,并会在操作过程中造成手指受伤。
本发明被实现用以克服上述不利之处并以提供这样一利绳索扣件为目的:该绳索扣件使揿芯和外壳能够紧紧钳住绳套,同时还能保证良好的可操作性,保证手指在操作过程中免于受伤并保证绳索便捷穿过穿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现提供一种绳索扣件,它包括:一个具有一个第一侧穿孔的揿芯;一个外壳,该外壳具有一个垂直的揿芯座孔,和若干与揿芯座孔连通的第二侧穿孔,当揿芯被装入揿芯座孔时,第二侧穿孔与第一侧穿孔连通,以使一条绳索穿过第一和第二侧穿孔;和蓄能介质,用于沿导致揿芯从外壳中弹出之方向偏压该揿芯,因此,由于蓄能介质的偏压力,穿过穿孔的绳索被钳在揿芯和外壳之间;所述绳索扣件,其特征在于界定第一侧穿孔的揿芯孔壁上有一对做在第一侧穿孔下部的相对的线性棱脊,该对棱脊沿第一侧穿孔的轴向延伸并向内隆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现提供一种绳索扣件,它包括:一个具有一个第一侧穿孔的揿芯;一个外壳,该外壳具有一个垂直的揿芯座孔,和若干与揿芯座孔连通的第二侧穿孔,当揿芯被装入揿芯座孔时,第二侧穿孔与第一侧穿孔连通,以使一条绳索穿过第一和第二侧穿孔;和蓄能介质,用于沿导致揿芯从外壳中弹出之方向偏压该揿芯,因此,由于蓄能介质的偏压力,穿过穿孔的绳索被钳在揿芯和外壳之间;所述绳索扣件,其特征在于第二侧穿孔的孔壁向内收口。
由于,界定第一侧穿孔的揿芯孔壁上有一对做在第一侧穿孔下部的相对的线性棱脊,该对棱脊沿第一侧穿孔的轴向延伸并向上隆起,和/或第二侧穿孔的孔壁向内收口,根据本发明的绳索扣件能够紧紧钳住绳索,因为蓄能介质用于将绳索钳在揿芯和外壳之间的偏压力被集中在棱脊和/或第二侧穿孔的内缘上。
由于,既使在蓄能介质之偏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揿芯和外壳也能产生较大的绳索钳固力,所以有可能使用比较弱的蓄能介质。因为将揿芯揿入外壳所需之力因此而变得较小,在操作过程中伤害手指的危险被降低而该绳索扣件的可操作性被增加。
经参照附图作如下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是一个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之揿芯的俯视图;
图2是一个图1中的揿芯的底视图;
图3是一个图1中的揿芯的侧视图;
图4是一个沿图1中线IV—IV的截面图;
图5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绳索扣件之第一实施例的外壳俯视图;
图6是一个图5中的外壳的侧视图;
图7是一个沿图5中线VII—VII的载面图;
图8是一个沿图5中线VIII—VIII的截面图;
图9是一个表现处于组装状态的该绳索和件之第一实施例的部分截面正面图;
图10是一个沿图9中线X—X的截面图;
图11是一个表现一条绳索被怎样穿过图9中之绳索扣件的截面图;
图12是一个表现一条绳索怎样被图9中之绳索扣件钳住的截面图;
图13是一个对应图12的侧面图;
图14是一个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之揿芯的正面图,它表现了该揿芯左半部的截面;
图15是一个沿图14中线XV—XV的截面图;
图16是一个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之外壳的侧面图,它表现了该外壳右半部的截面;
图17是一个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之外壳侧面图,它表现了该外壳右半部的截面;
图18是一个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之外壳的透视图,它表现了该外壳的揿芯座孔中的一个斜面部分;
图19是一个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的分解截面图;
图20是一个表现一条绳索怎样被图19中的绳索扣件钳住的截面图;
图21是一个对应图20的侧面图;
图22是一个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组装好的绳索扣件之俯视图。
图1是一个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之揿芯的俯视图,图2是一个图1中的揿芯的底视图,图3是一个图1中的揿芯的侧视图,及,图4是一个沿图1中线IV—IV的截面图。
在这些图中,参考数字1表示一个用一种合成树脂模压制成的揿芯。该揿芯有一个圆柱形的端头2、两个从端头2直径相对位置上向下伸展用作蓄能介质的弹性支腿3和两个肩突4。
端头2在其下部做有一个侧穿孔2h和一对啮合轨槽2d,该对啮合轨槽位于端头2上直径相对部位,上端封口,下端开口。该对啮合轨槽位于端头2上一条直径的两端,该直径与穿孔2h的轴垂直,且每条啮合轨槽2d的上顶面与端头2的顶面平行,构成一个阻面2df。
如图3和图4所示,界定穿孔2h的孔壁之靠下部分做有一对相对的棱脊2he,该对棱脊平行于穿孔2h的轴并向内隆起。
弹性支腿3在截面上大致成半圆形并可向内弯曲。每条支腿在其末端做有一个突脚3p,该空脚3p其顶端外展,稍稍超过端头2的外缘。
两条弹性支腿3的邻接面(内面)被做成两个斜面3f,这两个斜面向下分叉而其上端延入端头2的穿孔2h。
肩突4做于穿孔2h相对两端之下,以便连接端头2和弹性支腿3。每个肩突微微向外伸出,朝向端头2的径向,并有一个底斜面4f,该斜面外展时向上抬起。
图5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绳索扣件之第一实施例的外壳俯视图,图6是一个图5中的外壳的侧视图,图7是一个沿图5中线VII—VII的截面图,及,图8是一个沿图5中线VIII—VIII的截面图。
在这些图中,参考数字11表示一个用一种合成树脂模压制成的外壳,其外形类似一个截顶圆球。该外壳11在其截平面部分做有一个垂直的揿芯座孔12,用于容纳揿芯1,并在其相对的两侧做有两个侧穿孔13,当揿芯1揿入揿芯座孔12时,该侧穿孔13与揿芯1的穿孔2h连成一线。揿芯座孔12的直径大致与揿芯1端头2的直径相同。
揿芯座孔12中靠穿孔13以下之孔壁部分被做成向下收口的两个斜面时,并如图5、图6和图8所示,界定穿孔13的孔壁被做成向内收口的斜曲面13f。
一对用于与揿芯1两条啮合轨槽啮合的导轨14被做在界定揿芯座孔12的孔壁上,该对导轨在各离穿孔13偏置90度的直径相对部位沿揿芯座孔12的轴平行延伸。
每个穿孔13的下边做有一个肩窝15,该肩窝15同时凹进揿芯座孔12和穿孔13。当揿芯1被揿入外壳11时,肩突4落入肩窝15。
图9是一个处于组装状态的绳索扣件之部分载面正面图,图10是一个沿图9中线X—X的截面图,及,图11、图12和图13是解释该绳索扣件操作的视图。绳索在图11和图12中用参考符号S表示。
现在解释揿芯和外壳的组装。
首先,将揿芯1的啮合轨槽2d和导轨14直线竖直对齐,按下端头2,以将弹性支腿3揿入揿芯座孔12。
随着端头2开始向下运动,肩突4上的斜面4f碰在外壳11上,造成弹性支腿3向内弹性变形,由此肩突4亦向内回收并进入揿芯座孔12。
随着端头2进一步向下运动,导轨14与啮合轨槽2d啮合,肩突4靠弹性支腿3的弹力(蓄能力)挤入穿孔13,且当突脚3p被斜面12向内压迫时,弹性支腿3向内弹性变形。然后释放加在端头2的压力。其结果,揿芯1在外壳11中被弹性支腿3的蓄能力向上推起,使得肩突4与斜曲面13f的上缘部分相搭靠,这样就完成了如图9所显示的组装。
组装好的绳索扣件,其揿芯1由于导轨14与啮合轨槽2d的啮合被防止相对于外壳11转动。
此外,肩突4与斜曲面13f的搭靠可以防止欣芯1从外壳中掉出。
现在解释穿绳操作,即将一条绳索穿过按上面方式组装好的绳索扣件。
用于指在揿芯1上表面和外壳11底面之间施加压力,将揿芯1按入外壳11。由于啮合轨槽2d与导轨14的啮合,揿芯1沿导轨14向下移动,直到啮合轨槽2d碰到导轨14的上顶端,及,如图11所示,穿孔2h与穿孔13连成一线。
又如图11中可见,当揿芯1被用这种方法按入外壳11时,弹性支腿3迫于斜面12f作用在突脚3p上的力而向内弹性变形。因此,弹性支腿3蓄积了蓄能力,且,肩突4进入肩窝15。
在将绳索S穿过并直的穿孔13和穿孔2h后,释放将揿芯1按入外壳11的压力。如图12和图13所示,此举使弹性支腿3的蓄能力在外壳11中将揿芯1向上推起,使得绳索S被钳在揿芯1和外壳11之间。
当绳索S以该法被钳在揿芯1和外壳11之间时,弹性支腿3的蓄能力便集中在两条棱脊2he和界定穿孔13的斜曲面13f的内缘(内缘的上部)上。
从上述介绍可以清楚看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绳索扣件仅由两部分部件组成:揿芯1和外壳11。
此外,该绳索扣件的组装简便,只需将揿芯1揿入外壳11,且,由于组装后肩突4与穿孔13相搭靠防止了揿芯1从外壳11中掉出,故既使没有绳索穿过该绳索扣件揿芯1和外壳11相互脱离之患也不复存在。
另,外壳11和累及绳索扣件本身的全长可因下述事实而被减至最小:即揿芯座孔12紧靠穿孔13以下之孔壁部分被用来作为斜面12f,以及端头2以下部分由于弹性支腿3而被赋与功能能力,即通过将构成弹性支腿3内侧面之斜面3f的上端延伸并入穿孔2h、以保证充分的曲挠空间。
外壳11的全长缩短之事实还意味着,既使保持球状外观,该外壳的各项外部尺寸也可以保持较小。外壳设计的自由度被相应增加。
此外,由于外壳11从外边可看到的孔洞只有穿孔13,该绳索扣件组装后外观不会伤雅。
该绳索扣件能够紧紧钳住绳索S,因为弹性支腿3作用在揿芯1和外壳11上用于于其间钳固绳索S的蓄能力被集中在做于穿孔2h中的两条棱脊2he和被做成向内收口的穿孔13的内缘上。
因此,既使弹性支腿3的偏压力不大,揿芯1和外壳11也可以对绳综S产生较大的钳力,所以使用较弱的蓄能介质便成为可能。由于用于将揿芯1按入外壳11的所需之力因此而变得较小,伤害手指的危险被降低而该绳索扣件的可操作性被增加。
且,绳索S通过穿孔13和穿孔2h的穿引动作易于操作,因为界定穿孔13的孔壁被做成向内收口的斜曲面13f。
图14是一个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之揿芯的正面图,它表现了该揿芯左半部的截面;图15是一个沿图14中线XV—XV的截面图。图中与1—13各图中相同或相似之各部位配有与1—13各图中相同之参考符号,不再赘述。
本第二实施例中的揿芯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揿芯有所不同,其特征为该端头2的顶端配有一个稍稍大于揿芯座孔12之直径的大直径部分2c。
该第二实施例的揿芯,其它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的揿芯1的其它部分相同。
因此该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力。此外,它还增加了可操作性,因为它提供了一个较大的端面供手指按在端头2的顶端。
图16是一个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之外壳的侧面图,它表现了该外壳右半部的截面。图中与1—15各图中相同或相似之各部位配有与1—15各图中相同之参考符号,不再赘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外壳1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11有所不同,其特征为它具有一个圆柱形的外观。象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11一样,它也配有自穿孔13以下由斜面12f收口的揿芯座孔12、由斜曲面13f向内收口的穿孔13、导轨14和肩窝15。
因此,该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力。
图17是一个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之外壳的侧面图,它表现了该外壳右半部的截面。图中与1—16各图中相同或相似之各部位配有与1—16各科中相同之参考符号,不再赘述。
本第四实施例中的外壳1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11有所不同,其特征为它具有一个橄榄球形的外观。象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11一样,它也配有自穿孔13以下由斜面12f收口的揿芯座孔12、由斜曲面13f向内收口的穿孔13、导轨14和肩窝15。
因此该第上实施例提供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力。
图18是一个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之外壳的放大透视图,它表现了该外壳的揿芯座孔中的一个斜面部分。图中与1—17各图中相同或相似之各部位配有与1—17各图中相同之参考符号,不再赘述。
本第五实施例中的外壳1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11有所不同,其特征为使揿芯座孔12的下部向下收口的斜面12f由若干U形凸块12r构成(图18仅显示其一)。象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11一样,第五实施例中的外壳11也配有由斜曲面13f向内收口的穿孔13、导轨14和肩窝15。
每个U型凸块12r由两个位于一条槽沟两边的狭长凸块部分12r1和12r2及一个凸块部分12r3组成,凸块12r3的宽度是12r1或12r2的3倍,长度约与其相同。凸块部分12r1、12r2和凸块部分12r3被做成一个整体。
由于此种构造,第五实施例不仅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力,而且还因由U型凸块12r构成的斜面12f而改进了操作,并且使得模压外壳11所需之合成树脂的用量得以减少,因为除构做U型凸块12r以外的壳壁部分可以被减少厚度。其它优越性有:U型凸块12r起着增加外壳强度的固梁作用,及,做于凸块部分12r1和12r2之间的槽沟减少了与弹性支腿3的摩擦。
图19是一个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绳索扣件的分解截面图,及,图20和图21是解释该绳索扣件的操作的视图。图中与1—18各图中相同或相似之各部位配有与1—18各图中相同之参考符号,不再赘述。
在这些图中,参考数字5表示一个做在端头2的底面中心的啮合凸心5,该啮合凸心5用于与一个起蓄能介质作用的螺形弹簧21的一端啮合,以便将接受蓄能力的点定位于此。
螺形弹簧21被装在揿芯1和外壳11中间,以便沿导致揿芯从外壳11弹出的方向偏压揿芯1。
本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有所不同,其特征为弹性支腿3和肩突4被省略而代之以啮合凸心5;外壳11被赋与圆柱体外观及用于将揿芯座孔12向下收口的斜面12f被一个圆柱曲面所代替;肩窝15被省略;及,螺形弹簧21被用作蓄能介质。
象第一实施例一样,该绳索扣件的第六实施例也提供了具有棱脊2he的穿孔2h、由斜曲面13f向内收口的穿孔13和导轨14。
当揿芯1和外壳11按第六实施例构成且螺形弹簧被用作蓄能介质时,揿芯1不再配有肩突4。因此,除非绳索S已被穿在穿孔13和穿孔2h中,揿芯1将被螺形弹簧21的弹力推出外外11,导致揿芯1、外壳11和螺形弹簧相互分离。
然而,由于外壳11从外边可看到的洞孔只有穿孔13,该绳索扣件组装后外观不会伤雅。
该绳索扣件能够紧紧钳住绳索S,因为,如图20和图21中所示,螺形弹簧作用在揿芯1和外壳11上用于于其间钳固绳索S的蓄能力被集中在做于穿孔2h中的两条棱脊2he和被做成向内收口的穿孔13的内缘上。
因此,即使螺形弹簧21的偏压力不大,揿芯1和外壳11也可以对绳索S产生较大的钳力,所以使用较弱的蓄能介质便成为可能。由于用于将揿芯1按入外壳11所需之力因此而变得较小,伤害手指的危险被降低而该绳索扣件的可操作性被增加。
且,绳索S通过穿孔13和穿孔2h的穿引动作易于操作,因为界定穿孔13的孔壁被做成向内收口的斜曲面13f。
图22是一个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绳索扣件的俯视图。图中与1—21各图中相同或相似之各部位配有与1—21各图中相同之参考符号,不再赘述。
本第七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有所不同,其特征为端头2在横截面中呈椭圆形,啮合轨槽被省略,揿芯座孔12具有一个与端头2的横截面相匹配的椭圆横截面,且导轨14被省略。
形如本第七实施例中的揿芯1和外壳11的构造还可防止揿芯1相对于外壳11转动。
尽管本发明已被参照各实施例解释,在这些实施例中,棱脊2he被配置在穿孔2h的孔壁上及穿孔13的孔壁被斜曲面13f向内收口,但还存在另一种可能以把弹性支腿3或螺形弹簧的蓄能力集中在棱脊2he或穿孔13的内缘上,手段为将棱脊2he配置在穿孔2h的孔壁上并将穿孔13的孔壁做成圆柱形曲面,或,将穿孔2h的孔壁做成实在的圆柱形并通过做出斜曲面13f使穿孔13的孔壁向内收口。
尽管第一到第五及第七实施例涉及的各范例中,外壳11配有承接肩突4的肩窝15,但如果斜面12f将弹性支腿3向内挤压得足够远,使得肩突4碰不到揿芯座孔12的边缘,则肩窝15不必再配备。
尽管第一到第五及第七实施例涉及的各范例中,蓄能介质由弹性支腿3和斜面12f构成,但还存在另一各可能,如第六实施例的情况,用一个螺形弹簧作蓄能介质。
第一到第四及第七实施例中的斜面12f可以做成形如第五实施例中的U型空块12r。
尽管第六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范例中,肩突4被省略,但如果愿意,这一实施例可以配有肩突4。在这种情况下,既使没有绳索S穿过穿孔13和穿孔2h,该实施例也可以保持其组装状态并防止揿芯1、外壳11和螺形弹簧相互脱离。
尽管第七实施例涉及一种范例中,通过赋与端头2和揿芯座孔12椭圆横截面,使揿芯1被阻止相对于外壳11转动,但通过赋与它们任何其它非圆形横截面,如方形或D形,亦也取得同样的效果。
如在前面所描述的:由于在本发明中,界定揿芯上的穿孔的孔壁上有一对做在该穿孔下部的相对的线性棱脊,该对棱脊沿该穿孔的轴向延伸并向上隆起,和/或外壳上的穿孔的孔壁向内收口,所以根据本发明的绳索扣件能够紧紧钳住绳索,因为蓄能介质用于将绳索钳在揿芯和外壳之间的偏压力被集中在棱脊和/或外壳穿孔的内缘上。
由于,既使在蓄能介质之偏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揿芯和外壳也能产生较大的绳索钳固力,所以有可能使用比较弱的蓄能介质。因为将揿芯揿入外壳所需之力因此而变得较小,在操作过程中伤害手指的危险降低而该绳索扣件的可操作性被增加。
另,绳索通过外壳和揿芯的穿引的穿孔动作易于操作,因为界定外壳上的穿孔的孔壁被做成向内收口的斜曲面。

Claims (4)

1.一种绳索扣件包括:一个具有一个第一侧穿孔的揿芯;一个外壳,该外壳具有一个垂直的揿芯座孔,和若干与揿芯座孔连通的第二侧穿孔,当揿芯被装入揿芯座孔时,第二侧穿孔与第一侧穿孔连通,以使一条绳索穿过第一和第二侧穿孔;和蓄能介质,用于沿导致揿芯从外壳中弹出之方向偏压该揿芯,因此,由于蓄能介质的偏压力,穿过穿孔的绳索被钳在揿芯和外壳之间。
所述绳索扣件,其特征在于界定第一侧穿孔的揿芯孔壁有一对做在第一侧穿孔下部的相对的线性棱脊,该对棱脊沿第一侧穿孔的轴向延伸并向内隆起。
2.一种绳索扣件包括:一个具有一个第一侧穿孔的揿芯;一个外壳,该外壳具有一个垂直的揿芯座孔,和若干与揿芯座孔连通的第二侧穿孔,当揿芯被装入揿芯座孔时,第二侧穿孔与第一侧穿孔连通,以使一条绳索穿过第一和第二侧穿孔;和蓄能介质,用于沿导级微芯从外壳中弹出之方向偏压该揿芯,因此,由于蓄能介质的偏压力,穿过穿孔的绳索被钳在揿芯和外壳之间。
所述绳索扣件,其特征在于第二侧穿孔的孔壁向内收口。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绳索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介质是若干从所述揿芯向下伸展的弹性支腿。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绳索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介质是一个配置在所述揿芯底下的螺形弹簧。
CN95105507A 1994-05-27 1995-05-26 绳索扣件 Pending CN11190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6741/94 1994-05-27
JP6136741A JPH07313217A (ja) 1994-05-27 1994-05-27 紐止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86A true CN1119086A (zh) 1996-03-27

Family

ID=15182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5507A Pending CN1119086A (zh) 1994-05-27 1995-05-26 绳索扣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H07313217A (zh)
KR (1) KR960014743B1 (zh)
CN (1) CN1119086A (zh)
GB (1) GB229010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4867C (zh) * 2006-06-16 2008-01-30 昆山大田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止滑扣具
CN107041608A (zh) * 2017-05-06 2017-08-15 王冬冬 一种高压报警智能手环
US10499663B2 (en) 2015-10-16 2019-12-10 Gold & Green Foods O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eat replacement product and a meat replacement food produc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0728B2 (ja) * 1996-03-07 2005-04-20 株式会社ニフコ 紐止め具
GB2334063A (en) * 1998-01-14 1999-08-11 John Dennon Blind assembly
JP3884692B2 (ja) 2002-10-11 2007-02-21 Ykk株式会社 紐固定具
JP5687850B2 (ja) * 2010-06-02 2015-03-25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コードロック
GB201219119D0 (en) * 2012-10-24 2012-12-05 Gripple Ltd Clamping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3362A (en) * 1967-10-17 1972-05-10 Pasbrig Max Connecting devices
GB2099679B (en) * 1981-06-08 1985-01-16 Yang James Safety clasp
SE443909B (sv) * 1982-12-16 1986-03-17 Fixfabriken Ab Snorlas
DE8521534U1 (de) * 1985-07-26 1985-11-21 Fildan, Gerhard, Ing.(Grad.), 7250 Leonberg Kordelstopper
JPH0139449Y2 (zh) * 1985-12-28 1989-11-27
GB2270192A (en) * 1992-08-26 1994-03-02 Jonathan Paul Laker Quick release percussion instrument retention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4867C (zh) * 2006-06-16 2008-01-30 昆山大田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止滑扣具
US10499663B2 (en) 2015-10-16 2019-12-10 Gold & Green Foods O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eat replacement product and a meat replacement food product
CN107041608A (zh) * 2017-05-06 2017-08-15 王冬冬 一种高压报警智能手环
CN107041608B (zh) * 2017-05-06 2019-01-08 嘉兴钛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报警智能手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9508650D0 (en) 1995-06-14
GB2290105B (en) 1998-06-17
KR950030910A (ko) 1995-12-18
JPH07313217A (ja) 1995-12-05
KR960014743B1 (ko) 1996-10-19
GB2290105A (en) 1995-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86A (zh) 绳索扣件
CN100340780C (zh) 角度调整铰链
CN1229070C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可伸缩的伸长部件
CN1282532C (zh) 滑动芯模装置
CN101028145A (zh) 带扣
CN1216665C (zh) 溜冰板
CN1669496A (zh) 扣件
CN1584351A (zh) 特别适用于塑性材料的螺纹紧固件
CN1106815C (zh) 绳索扣件
CN1128217A (zh) 复合笔
KR101907461B1 (ko) 다용도 케이스
CN1259009C (zh) 薄片安装器具和薄片安装用构件
CN113636206A (zh) 一种全塑料乳液泵头
CN206842781U (zh) 一种加强型的电梯滑动导靴
CN1248613C (zh) 皮带连接件
CN2571986Y (zh) 一种伸缩梯
KR100555125B1 (ko) 배터리 손잡이
CN218760769U (zh) 一种强韧性铜杆
CN218984128U (zh) 钝化机
CN2691789Y (zh) 可逆转复位的梅花扳手
CN105328098B (zh) 一种丝锥缩柄高效锻压装置
CN2417030Y (zh) 改良的伸缩笔
CN217170896U (zh) 一种漂移车的车头锁紧结构
CN210133463U (zh) 一种塑料桶
CN220747732U (zh) 用于鱼巢砌块的装配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