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5967A - 一种发夹浸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夹浸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5967A
CN111905967A CN202010841328.1A CN202010841328A CN111905967A CN 111905967 A CN111905967 A CN 111905967A CN 202010841328 A CN202010841328 A CN 202010841328A CN 111905967 A CN111905967 A CN 111905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driving wheel
gear
rotationally connected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13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8413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59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5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596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3/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02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09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or treating separate articles
    • B05C3/10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or treating separate articles the articles being moved through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21/00Accessories or implement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19/00
    • B05C21/005Mask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eparate articl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夹浸漆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发夹浸漆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包括有外框架、控制屏、浇淋机构、浸泡机构、夹持机构、第一传送带等;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外框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外框架与浇淋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浸泡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夹持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第一传送带相连接;外框架与第二传送带相连接;外框架与第三传送带相连接。本发明达到了对发夹进行批量夹持、固定、限位防护和防倾处理;可以快速定位浇淋,实现了高效均匀上漆液,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发夹浸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夹浸漆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发夹中铁制的发夹已极少见,但用弹性较好的扁钢丝制成的发卡却极为普遍,几乎每个女人都用它。铜制的发夹不会生锈,且有金子般的光泽,这种发夹美观实用,很受人们欢迎。以铝和铝合金为材料制成的发夹,既玲巧又新颖,这种发夹精细,光泽好,镀上银或金,完全可以与真银真金的发夹媲美。随着金、银首饰品的上市,用金、银为材料制成的发夹也悄悄进入了女性世界,这种发夹华贵富丽,但价格昂贵,多为准备结婚的女子所购,在结婚宴席上配戴,也可作为结婚的纪念品和信物予以保存,发夹有很多用处,也有很多的用法。
特别针对一种传统发饰所搭配的发夹,其在设计时会搭配许多图案进行组合,图案的组合均采用金属作为夹板搭配塑料珠子和塑料的宝石进行修饰,且夹子与金属夹板连接位置会采用弹簧连接,所以在图案和金属夹板进行涂漆时极为不便,为保证上漆的均匀,往往采用浸漆,但是因为手持在夹子上手动浸泡漆液时,由于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且漆液在加入亮片等后液体粘稠,手动下按浸泡易导致发夹倾斜,会使弹簧附着大量的漆液导致后期使用不便;且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不合适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特别针对一种传统发饰所搭配的发夹,其在设计时会搭配许多图案进行组合,图案的组合均采用金属作为夹板搭配塑料珠子和塑料的宝石进行修饰,且夹子与金属夹板连接位置会采用弹簧连接,所以在图案和金属夹板进行涂漆时极为不便,为保证上漆的均匀,往往采用浸漆,但是因为手持在夹子上手动浸泡漆液时,由于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且漆液在加入亮片等后液体粘稠,手动下按浸泡易导致发夹倾斜,会使弹簧附着大量的漆液导致后期使用不便;且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不合适大批量生产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发夹浸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包括有外框架、控制屏、浇淋机构、浸泡机构、夹持机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外框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外框架与浇淋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浸泡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夹持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第一传送带相连接;外框架与第二传送带相连接;外框架与第三传送带相连接;浇淋机构与浸泡机构相连接;浇淋机构与夹持机构相连接;浸泡机构与夹持机构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浇淋机构还包括有第一支撑框架、第一传动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转盘、第一圆销、第一十字横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四传动轮、第一扇形转板、第一淋斗、第一连杆、第一弹簧伸缩杆、第五传动轮、第三齿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二转盘、第二圆销、第二十字横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八传动轮、第二扇形转板、第二淋斗、第一横杆、第一扭力弹簧、齿杆、第二连杆、第二弹簧伸缩杆和第十三传动轮;第一支撑框架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一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齿轮和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转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盘与第一圆销进行插接;第一圆销与第一十字横杆相互接触;第一十字横杆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十字横杆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扇形转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扇形转板与第一淋斗相连接;第一支撑框架与第一连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与第一弹簧伸缩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连杆通过转轴与第一弹簧伸缩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连杆通过转轴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通过转轴与第三齿轮和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转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撑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盘与第二圆销进行插接;第二圆销与第二十字横杆相互接触;第二十字横杆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框架和第四支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十字横杆通过转轴与第二扇形转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扇形转板侧面设置有第二淋斗;第二十字横杆与第一横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横杆通过第一扭力弹簧与齿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与第二连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通过转轴与第二弹簧伸缩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连杆通过转轴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与外框架相连接;第一支撑框架下方两侧均与浸泡机构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夹持机构进行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浸泡机构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一伸缩杆、第二横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三横杆、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一丝杆、第十一传动轮、第二丝杆、第十二传动轮、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棘爪、第五支撑杆、棘轮、第三丝杆、弹性卷盘、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一滑座、垂球、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九齿轮、第三弹簧伸缩杆和浸液舱;第一锥齿轮轴心与第一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外表面与第二横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横杆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三横杆进行插接;第三横杆与浸液舱相连接;第一伸缩杆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浸液舱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浸液舱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三连杆相连接;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连杆与棘爪进行传动连接;棘爪通过第二扭力弹簧与第五支撑杆进行传动连接;棘爪与棘轮相互接触;棘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与弹性卷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五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齿轮外表面与第五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滑座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座与第六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齿轮位于第五齿轮侧面;第一滑座与垂球进行螺栓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八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齿轮位于第六齿轮侧面;第七齿轮侧面设置有第九齿轮;第九齿轮与内部轴心第三弹簧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垂球位于浸液舱内;第三横杆与外框架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与夹持机构选择性啮合;第一伸缩杆、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五支撑杆、弹性卷盘和第一传动杆均与外框架相连接;第一滑座与外框架相连接;浸液舱内部两侧均通过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框架相连接;第七齿轮和第九齿轮均与齿杆选择性啮合;第三弹簧伸缩杆与第一支撑框架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机构还包括有电机、第十四传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二锥齿轮、第十六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四丝杆、第二滑座、第四弹簧伸缩杆、第一组合架、第一侧护罩、第三滑座、第五弹簧伸缩杆、第二组合架、第二侧护罩、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第一组合板、第二组合板、第十齿轮、第十七传动轮、第十八传动轮、第四齿轮、直线导轨、第四电动推杆、限位板、第一夹爪、第一弱电板、第二弱电板、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电机输出轴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侧面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轴心与第四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一组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二组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二滑座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三滑座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座下方与第四弹簧伸缩杆相连接;第四弹簧伸缩杆下方与第一组合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组合架与第一侧护罩进行焊接;第三滑座下方与第五弹簧伸缩杆相连接;第五弹簧伸缩杆下方与第二组合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组合架与第二侧护罩进行焊接;第一组合板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组合板与第三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组合板通过转轴与第十齿轮和第十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组合板通过转轴与第十八传动轮和第四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组合板和第二组合板之间通过定滑杆相连接,并且定滑杆与第二滑座和第三滑座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丝杆上方设置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下方与第四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下方与限位板相连接;限位板下方与第一夹爪相连接;第一夹爪一侧与第一弱电板相连接;第一夹爪另一侧与第二弱电板相连接;第一夹爪与第一线圈相连接;第一夹爪与第二线圈相连接;电机与外框架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与外框架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与外框架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均与外框架相连接;直线导轨与外框架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选择性啮合;第十齿轮与第一齿轮选择性啮合;第十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选择性啮合;第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护罩和第二侧护罩组合呈一个内空的圆台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十字横杆和第二十字横杆中部侧面均设置有一个“Ω”状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板截面呈“工”字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四丝杆外表面对称设置为双向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浸液舱底部舱底两侧可伸缩。
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达到了对发夹进行批量夹持、固定、限位防护和防倾处理;可以快速定位浇淋,实现了高效均匀上漆液,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效果;
二、本发明通过使用时先将发夹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通过外设挡板的配合,使第一传送带上的夹子朝上,然后通过夹持机构配合整排夹持,夹持后进行防护,限位下降,将其移动到浸泡机构上方,通过配合浇淋机构对发夹的其余部分进行全方位的浇淋,同时为确保同批浇淋液的使用保持固定的液面,通过浸泡机构配合进行调节,当加工完后通过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配合转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浇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浸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侧护罩和第二侧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棘爪和棘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外框架,2-控制屏,3-浇淋机构,4-浸泡机构,5-夹持机构,6-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第三传送带,301-第一支撑框架,302-第一传动轮,303-第一齿轮,304-第二齿轮,305-第二传动轮,306-第三传动轮,307-第一转盘,308-第一圆销,309-第一十字横杆,3010-第一支撑杆,3011-第二支撑杆,3012-第四传动轮,3013-第一扇形转板,3014-第一淋斗,3015-第一连杆,3016-第一弹簧伸缩杆,3017-第五传动轮,3018-第三齿轮,3019-第六传动轮,3020-第七传动轮,3021-第二转盘,3022-第二圆销,3023-第二十字横杆,3024-第三支撑杆,3025-第四支撑杆,3026-第八传动轮,3027-第二扇形转板,3028-第二淋斗,3029-第一横杆,3030-第一扭力弹簧,3031-齿杆,3032-第二连杆,3033-第二弹簧伸缩杆,3034-第十三传动轮,401-第一锥齿轮,402-第一伸缩杆,403-第二横杆,404-第一电动推杆,405-第三横杆,406-第九传动轮,407-第十传动轮,408-第一丝杆,409-第十一传动轮,4010-第二丝杆,4011-第十二传动轮,4012-第三连杆,4013-第四连杆,4014-棘爪,4015-第五支撑杆,4016-棘轮,4017-第三丝杆,4018-弹性卷盘,4019-第五齿轮,4020-第六齿轮,4021-第一滑座,4022-垂球,4023-第七齿轮,4024-第八齿轮,4025-第一传动杆,4026-第九齿轮,4027-第三弹簧伸缩杆,4028-浸液舱,501-电机,502-第十四传动轮,503-第十五传动轮,504-第二锥齿轮,505-第十六传动轮,506-第三锥齿轮,507-第四锥齿轮,508-第四丝杆,509-第二滑座,5010-第四弹簧伸缩杆,5011-第一组合架,5012-第一侧护罩,5013-第三滑座,5014-第五弹簧伸缩杆,5015-第二组合架,5016-第二侧护罩,5017-第二电动推杆,5018-第三电动推杆,5019-第一组合板,5020-第二组合板,5021-第十齿轮,5022-第十七传动轮,5023-第十八传动轮,5024-第四齿轮,5025-直线导轨,5026-第四电动推杆,5027-限位板,5028-第一夹爪,5029-第一弱电板,5030-第二弱电板,5031-第一线圈,5032-第二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外框架1、控制屏2、浇淋机构3、浸泡机构4、夹持机构5、第一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外框架1与控制屏2相连接;外框架1与浇淋机构3相连接;外框架1与浸泡机构4相连接;外框架1与夹持机构5相连接;外框架1与第一传送带6相连接;外框架1与第二传送带7相连接;外框架1与第三传送带8相连接;浇淋机构3与浸泡机构4相连接;浇淋机构3与夹持机构5相连接;浸泡机构4与夹持机构5相连接。
使用时先将发夹浸漆装置放置在所要使用的位置,使外框架1保持水平,接着外接电源,然后通过控制屏2控制运行,先将发夹放置在第一传送带6上,通过外设挡板的配合,使第一传送带6上的夹子朝上,然后通过夹持机构5配合整排夹持,夹持后进行防护,限位下降,将其移动到浸泡机构4上方,通过配合浇淋机构3对发夹的其余部分进行全方位的浇淋,同时为确保同批浇淋液的使用保持固定的液面,通过浸泡机构4配合进行调节,当加工完后通过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配合转移;本发明实现了对发夹进行批量夹持、固定、限位防护和防倾处理;可以快速定位浇淋,实现了高效均匀上漆液,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浇淋机构3还包括有第一支撑框架301、第一传动轮302、第一齿轮303、第二齿轮304、第二传动轮305、第三传动轮306、第一转盘307、第一圆销308、第一十字横杆309、第一支撑杆3010、第二支撑杆3011、第四传动轮3012、第一扇形转板3013、第一淋斗3014、第一连杆3015、第一弹簧伸缩杆3016、第五传动轮3017、第三齿轮3018、第六传动轮3019、第七传动轮3020、第二转盘3021、第二圆销3022、第二十字横杆3023、第三支撑杆3024、第四支撑杆3025、第八传动轮3026、第二扇形转板3027、第二淋斗3028、第一横杆3029、第一扭力弹簧3030、齿杆3031、第二连杆3032、第二弹簧伸缩杆3033和第十三传动轮3034;第一支撑框架301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传动轮302和第一齿轮3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301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齿轮304和第二传动轮3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306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3012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6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转盘3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6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杆3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盘307与第一圆销308进行插接;第一圆销308与第一十字横杆309相互接触;第一十字横杆309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框架301和第二支撑杆3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十字横杆309与第四传动轮3012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3012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扇形转板3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扇形转板3013与第一淋斗3014相连接;第一支撑框架301与第一连杆3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301与第一弹簧伸缩杆3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连杆3015通过转轴与第一弹簧伸缩杆3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连杆3015通过转轴与第五传动轮3017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301通过转轴与第三齿轮3018和第六传动轮3019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3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3020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3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3026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3020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转盘302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3020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撑杆302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盘3021与第二圆销3022进行插接;第二圆销3022与第二十字横杆3023相互接触;第二十字横杆3023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框架301和第四支撑杆3025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十字横杆3023通过转轴与第二扇形转板3027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扇形转板3027侧面设置有第二淋斗3028;第二十字横杆3023与第一横杆3029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横杆3029通过第一扭力弹簧3030与齿杆303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301与第二连杆303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301通过转轴与第二弹簧伸缩杆303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连杆3032通过转轴与第十三传动轮3034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301与外框架1相连接;第一支撑框架301下方两侧均与浸泡机构4相连接;第一传动轮3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夹持机构5进行传动连接。
浇淋时,先使第十五传动轮503传动第一支撑框架301上的第一传动轮302带动第一齿轮303转动,第一齿轮303转动啮合下降的第十齿轮5021同时第十齿轮5021啮合第二齿轮304转动,第二齿轮304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轮305转动传动第一支撑杆3010上的第三传动轮306转动,带动第一转盘307上的第一圆销308带动第一十字横杆309往复移动,第一十字横杆309往复移动时在第一支撑框架301和第二支撑杆3011限位下保持稳定往复,同时第二传动轮305传动第一十字横杆309上的第四传动轮3012带动第一扇形转板3013和第一淋斗3014转动,同时由于第一十字横杆309往复移动,所以第二传动轮305传动第四传动轮3012时的皮带会被带动形变,所以需要通过第一弹簧伸缩杆3016带动第一连杆3015的配合,使第五传动轮3017将皮带抵住,使其皮带保持足够的绷紧状态;同时第三齿轮3018被第四齿轮5024啮合,第三齿轮3018转动同时带动第六传动轮3019传动第三支撑杆3024上的第七传动轮3020带动第二转盘3021转动,第二转盘3021转动带动第二圆销3022带动第二十字横杆3023往复移动,第二十字横杆3023往复移动时被第一支撑框架301和第四支撑杆3025限位保持稳定往复,同时第六传动轮3019传动第二十字横杆3023上的第八传动轮3026带动第二扇形转板3027和第二淋斗3028转动,同时由于第二十字横杆3023往复移动,所以第六传动轮3019传动第八传动轮3026时的皮带会被带动形变,所以需要通过第二弹簧伸缩杆3033带动第二连杆3032的配合,使第十三传动轮3034将皮带抵住,使其皮带保持足够的绷紧状态;第一扇形转板3013和第一淋斗3014转动,第二扇形转板3027和第二淋斗3028转动可以同时对发夹进行浇淋,实现全方位的浇淋,同时第二弹簧伸缩杆3033在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横杆3029往复移动带动第一扭力弹簧3030和齿杆3031往复移动,齿杆3031则可以联动浸泡机构4运行,实现了全方位的浇淋,同时配合联动浸泡机构4运行。
所述,浸泡机构4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01、第一伸缩杆402、第二横杆403、第一电动推杆404、第三横杆405、第九传动轮406、第十传动轮407、第一丝杆408、第十一传动轮409、第二丝杆4010、第十二传动轮4011、第三连杆4012、第四连杆4013、棘爪4014、第五支撑杆4015、棘轮4016、第三丝杆4017、弹性卷盘4018、第五齿轮4019、第六齿轮4020、第一滑座4021、垂球4022、第七齿轮4023、第八齿轮4024、第一传动杆4025、第九齿轮4026、第三弹簧伸缩杆4027和浸液舱4028;第一锥齿轮401轴心与第一伸缩杆4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402外表面与第二横杆40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横杆403与第一电动推杆404进行插接;第一电动推杆404与第三横杆405进行插接;第三横杆405与浸液舱4028相连接;第一伸缩杆402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406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40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407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407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40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4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409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409内部轴心与第二丝杆4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408与浸液舱4028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4010与浸液舱402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40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4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丝杆4010外表面与第三连杆4012相连接;第三连杆4012与第四连杆4013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连杆4013与棘爪4014进行传动连接;棘爪4014通过第二扭力弹簧与第五支撑杆4015进行传动连接;棘爪4014与棘轮4016相互接触;棘轮4016内部轴心与第三丝杆4017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4017与弹性卷盘4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4017外表面与第五齿轮4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齿轮4023外表面与第五齿轮4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4017外表面与第一滑座402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座4021与第六齿轮4020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齿轮4020位于第五齿轮4019侧面;第一滑座4021与垂球4022进行螺栓连接;第十二传动轮4011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402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4025外表面与第八齿轮4024进行转动连接;第八齿轮4024位于第六齿轮4020侧面;第七齿轮4023侧面设置有第九齿轮4026;第九齿轮4026与内部轴心第三弹簧伸缩杆4027进行转动连接;垂球4022位于浸液舱4028内;第三横杆405与外框架1相连接;第一锥齿轮401与夹持机构5选择性啮合;第一伸缩杆402、第一丝杆408、第二丝杆4010、第五支撑杆4015、弹性卷盘4018和第一传动杆4025均与外框架1相连接;第一滑座4021与外框架1相连接;浸液舱4028内部两侧均通过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框架301相连接;第七齿轮4023和第九齿轮4026均与齿杆3031选择性啮合;第三弹簧伸缩杆4027与第一支撑框架301相连接。
在正常浇淋时,浸液舱4028引入混合好的漆液,然后在夹持机构5的夹持移动和浇淋机构3的配合下进行整排发夹的浇淋,由于在浇淋时浸液舱4028内的漆液会逐渐减少,所以当浇淋机构3每次浇淋时,则齿杆3031啮合第七齿轮4023带动第三丝杆4017,棘轮4016以及第一滑座4021和第五齿轮4019转动,第一滑座4021转动下降带动垂球4022随着液面的降低而降低,使液面保持固定的高度,由于齿杆3031在往回复位时,第三丝杆4017不能回转,所以第七齿轮4023不能再与齿杆3031啮合,此时由于第九齿轮4026相对与第七齿轮4023的水平位置是朝后移动了一些,所以齿杆3031在与第七齿轮4023啮合后会因为第九齿轮4026的引位,而使第七齿轮4023脱离啮合,所以当齿杆3031复位时,第三弹簧伸缩杆4027被第九齿轮4026带动的齿杆3031拉动同时配合第九齿轮4026转动,使其齿杆3031复位时不会接触到第七齿轮4023,此时单词的液面调节完成,这个过程中弹性卷盘4018持续蓄力,同时由于棘爪4014和棘轮4016的配合,第三丝杆4017不会反转;当第一滑座4021转动下降带动第六齿轮4020啮合第五齿轮4019时,第六齿轮4020啮合第八齿轮4024带动第一传动杆4025传动第十二传动轮4011传动第二丝杆4010带动第十一传动轮409传动第十传动轮407,第十传动轮407传动第一丝杆408带动浸液舱4028同时上移一点,上移时第二丝杆4010转动带动第三连杆4012传动第四连杆4013带动第五支撑杆4015上的棘爪4014打开,此时棘轮4016没有限制且在弹性卷盘4018的复位中,第三丝杆4017转动带动第一滑座4021在外框架1的配合下复位;当第三横杆405上的第一电动推杆404带动第二横杆403第一伸缩杆402拉伸,使其带动第一锥齿轮401与第二锥齿轮504啮合时,则第一伸缩杆402带动第九传动轮406传动第十传动轮407传动第一丝杆408,同时传动第十一传动轮409带动第二丝杆4010转动同时带动浸液舱4028复位;实现了配合保持液面进行浇淋。
所述,夹持机构5还包括有电机501、第十四传动轮502、第十五传动轮503、第二锥齿轮504、第十六传动轮505、第三锥齿轮506、第四锥齿轮507、第四丝杆508、第二滑座509、第四弹簧伸缩杆5010、第一组合架5011、第一侧护罩5012、第三滑座5013、第五弹簧伸缩杆5014、第二组合架5015、第二侧护罩5016、第二电动推杆5017、第三电动推杆5018、第一组合板5019、第二组合板5020、第十齿轮5021、第十七传动轮5022、第十八传动轮5023、第四齿轮5024、直线导轨5025、第四电动推杆5026、限位板5027、第一夹爪5028、第一弱电板5029、第二弱电板5030、第一线圈5031和第二线圈5032;电机501输出轴与第十四传动轮502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5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五传动轮503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503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锥齿轮504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5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505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505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锥齿轮5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6侧面设置有第四锥齿轮507;第四锥齿轮507轴心与第四丝杆508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508外表面与第一组合板5019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508外表面与第二组合板5020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508外表面与第二滑座509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508外表面与第三滑座5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座509下方与第四弹簧伸缩杆5010相连接;第四弹簧伸缩杆5010下方与第一组合架5011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组合架5011与第一侧护罩5012进行焊接;第三滑座5013下方与第五弹簧伸缩杆5014相连接;第五弹簧伸缩杆5014下方与第二组合架5015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组合架5015与第二侧护罩5016进行焊接;第一组合板5019与第二电动推杆5017相连接;第二组合板5020与第三电动推杆5018相连接;第一组合板5019通过转轴与第十齿轮5021和第十七传动轮5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组合板5020通过转轴与第十八传动轮5023和第四齿轮5024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轮502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八传动轮5023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组合板5019和第二组合板5020之间通过定滑杆相连接,并且定滑杆与第二滑座509和第三滑座5013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丝杆508上方设置有直线导轨5025;直线导轨5025下方与第四电动推杆5026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5026下方与限位板5027相连接;限位板5027下方与第一夹爪5028相连接;第一夹爪5028一侧与第一弱电板5029相连接;第一夹爪5028另一侧与第二弱电板5030相连接;第一夹爪5028与第一线圈5031相连接;第一夹爪5028与第二线圈5032相连接;电机501与外框架1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503与外框架1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505与外框架1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5017和第三电动推杆5018均与外框架1相连接;直线导轨5025与外框架1相连接;第二锥齿轮504与第一锥齿轮401选择性啮合;第十齿轮5021与第一齿轮303选择性啮合;第十齿轮5021和第四齿轮5024分别与第二齿轮304和第三齿轮3018选择性啮合;第十五传动轮5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302进行传动连接。
夹持时,先将整排的夹子放置在第一传送带6上,接着通过直线导轨5025带动第四电动推杆5026移动且配合带动限位板5027下降,带动第一夹爪5028下降,同时由于第一弱电板5029和第二弱电板5030开启,使第一线圈5031和第二线圈5032吸住,此时第一夹爪5028下降将夹子夹住,然后将夹子转移到浸液舱4028上方,转移时,电机501转动带动第十四传动轮502传动第十五传动轮503带动第二锥齿轮504转动,可以选择性啮合浸泡机构4配合浸液舱4028的移动,同时第十四传动轮502传动第十六传动轮505带动第三锥齿轮506啮合第四锥齿轮507转动,第四锥齿轮507转动带动第四丝杆508转动使第二滑座509和第三滑座5013在定滑杆的配合下相向移动,同时带动第四弹簧伸缩杆5010和第五弹簧伸缩杆5014同时带动第一组合架5011和第二组合架5015,同时带动第一侧护罩5012和第二侧护罩5016组合,使其将夹子带有弹簧部分夹住,防止在浇淋时弹簧晃动;实现快速的定位浇淋;第二电动推杆5017和第三电动推杆5018同时下降则分别带动第一组合板5019和第二组合板5020带动第十齿轮5021和第十七传动轮5022,第十八传动轮5023和第四齿轮5024同步移动配合与浸泡机构4啮合,进行浸泡机构4的联动运行;当浇淋后,则通过直线导轨5025带动第四电动推杆5026移动至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垂直上方中部,第四电动推杆5026下移通过第一夹爪5028的放开,使夹子通过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中部移动,即发夹的夹子部位位于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上方中部的两侧,被带动移动收集;实现了对夹子的夹持,防护,限位和防倾;同时配合整排的移动转移。
所述,第一侧护罩5012和第二侧护罩5016组合呈一个内空的圆台状。
可以配合在浇淋时形成防护,防止发夹其余部位被浇淋。
所述,第一十字横杆309和第二十字横杆3023中部侧面均设置有一个“Ω”状槽。
可以配合在第一圆销308和第二圆销3022的传动下带动第一十字横杆309和第二十字横杆3023往复移动。
所述,限位板5027截面呈“工”字状。
可以配合第一侧护罩5012和第二侧护罩5016组合时卡位。
所述,第四丝杆508外表面对称设置为双向螺纹。
可以实现双向带动第二滑座509和第三滑座5013往复转动。
浸液舱4028底部舱底两侧可伸缩。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包括有外框架和控制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浇淋机构、浸泡机构、夹持机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外框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外框架与浇淋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浸泡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夹持机构相连接;外框架与第一传送带相连接;外框架与第二传送带相连接;外框架与第三传送带相连接;浇淋机构与浸泡机构相连接;浇淋机构与夹持机构相连接;浸泡机构与夹持机构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浇淋机构还包括有第一支撑框架、第一传动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转盘、第一圆销、第一十字横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四传动轮、第一扇形转板、第一淋斗、第一连杆、第一弹簧伸缩杆、第五传动轮、第三齿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二转盘、第二圆销、第二十字横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八传动轮、第二扇形转板、第二淋斗、第一横杆、第一扭力弹簧、齿杆、第二连杆、第二弹簧伸缩杆和第十三传动轮;第一支撑框架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一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齿轮和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转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盘与第一圆销进行插接;第一圆销与第一十字横杆相互接触;第一十字横杆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十字横杆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扇形转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扇形转板与第一淋斗相连接;第一支撑框架与第一连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与第一弹簧伸缩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连杆通过转轴与第一弹簧伸缩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连杆通过转轴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通过转轴与第三齿轮和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转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撑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盘与第二圆销进行插接;第二圆销与第二十字横杆相互接触;第二十字横杆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框架和第四支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十字横杆通过转轴与第二扇形转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扇形转板侧面设置有第二淋斗;第二十字横杆与第一横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横杆通过第一扭力弹簧与齿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与第二连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通过转轴与第二弹簧伸缩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连杆通过转轴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框架与外框架相连接;第一支撑框架下方两侧均与浸泡机构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夹持机构进行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浸泡机构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一伸缩杆、第二横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三横杆、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一丝杆、第十一传动轮、第二丝杆、第十二传动轮、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棘爪、第五支撑杆、棘轮、第三丝杆、弹性卷盘、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一滑座、垂球、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九齿轮、第三弹簧伸缩杆和浸液舱;第一锥齿轮轴心与第一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外表面与第二横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横杆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三横杆进行插接;第三横杆与浸液舱相连接;第一伸缩杆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浸液舱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浸液舱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三连杆相连接;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连杆与棘爪进行传动连接;棘爪通过第二扭力弹簧与第五支撑杆进行传动连接;棘爪与棘轮相互接触;棘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与弹性卷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五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齿轮外表面与第五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滑座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座与第六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齿轮位于第五齿轮侧面;第一滑座与垂球进行螺栓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八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齿轮位于第六齿轮侧面;第七齿轮侧面设置有第九齿轮;第九齿轮与内部轴心第三弹簧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垂球位于浸液舱内;第三横杆与外框架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与夹持机构选择性啮合;第一伸缩杆、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五支撑杆、弹性卷盘和第一传动杆均与外框架相连接;第一滑座与外框架相连接;浸液舱内部两侧均通过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框架相连接;第七齿轮和第九齿轮均与齿杆选择性啮合;第三弹簧伸缩杆与第一支撑框架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机构还包括有电机、第十四传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二锥齿轮、第十六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四丝杆、第二滑座、第四弹簧伸缩杆、第一组合架、第一侧护罩、第三滑座、第五弹簧伸缩杆、第二组合架、第二侧护罩、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第一组合板、第二组合板、第十齿轮、第十七传动轮、第十八传动轮、第四齿轮、直线导轨、第四电动推杆、限位板、第一夹爪、第一弱电板、第二弱电板、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电机输出轴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侧面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轴心与第四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一组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二组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二滑座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三滑座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座下方与第四弹簧伸缩杆相连接;第四弹簧伸缩杆下方与第一组合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组合架与第一侧护罩进行焊接;第三滑座下方与第五弹簧伸缩杆相连接;第五弹簧伸缩杆下方与第二组合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组合架与第二侧护罩进行焊接;第一组合板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组合板与第三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组合板通过转轴与第十齿轮和第十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组合板通过转轴与第十八传动轮和第四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组合板和第二组合板之间通过定滑杆相连接,并且定滑杆与第二滑座和第三滑座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丝杆上方设置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下方与第四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下方与限位板相连接;限位板下方与第一夹爪相连接;第一夹爪一侧与第一弱电板相连接;第一夹爪另一侧与第二弱电板相连接;第一夹爪与第一线圈相连接;第一夹爪与第二线圈相连接;电机与外框架相连接;第十五传动轮与外框架相连接;第十六传动轮与外框架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均与外框架相连接;直线导轨与外框架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选择性啮合;第十齿轮与第一齿轮选择性啮合;第十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选择性啮合;第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护罩和第二侧护罩组合呈一个内空的圆台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十字横杆和第二十字横杆中部侧面均设置有一个“Ω”状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板截面呈“工”字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丝杆外表面对称设置为双向螺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夹浸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浸液舱底部舱底两侧可伸缩。
CN202010841328.1A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发夹浸漆装置 Withdrawn CN1119059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1328.1A CN111905967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发夹浸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1328.1A CN111905967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发夹浸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5967A true CN111905967A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1328.1A Withdrawn CN111905967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发夹浸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59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5364A (zh) * 2021-06-10 2021-09-14 卢军飞 一种预张紧的土工布原材浸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8414A (ja) * 1993-01-11 1995-04-04 Snow Brand Food Co Ltd 均一着色装置
CN2249006Y (zh) * 1994-02-03 1997-03-12 上海日用五金公司上海发夹厂 一种生产发夹的装置
CN102069053A (zh) * 2010-12-29 2011-05-25 深圳市龙岗区同兴五金塑胶厂 一种自动往复式发夹表面漆料喷涂机
CN208757923U (zh) * 2018-07-30 2019-04-19 苏州中央可锻有限公司 自动浸油装置
CN110918393A (zh) * 2019-12-09 2020-03-27 义乌市绿宝石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发夹生产加工用自动刷胶水粘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8414A (ja) * 1993-01-11 1995-04-04 Snow Brand Food Co Ltd 均一着色装置
CN2249006Y (zh) * 1994-02-03 1997-03-12 上海日用五金公司上海发夹厂 一种生产发夹的装置
CN102069053A (zh) * 2010-12-29 2011-05-25 深圳市龙岗区同兴五金塑胶厂 一种自动往复式发夹表面漆料喷涂机
CN208757923U (zh) * 2018-07-30 2019-04-19 苏州中央可锻有限公司 自动浸油装置
CN110918393A (zh) * 2019-12-09 2020-03-27 义乌市绿宝石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发夹生产加工用自动刷胶水粘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5364A (zh) * 2021-06-10 2021-09-14 卢军飞 一种预张紧的土工布原材浸胶装置
CN113385364B (zh) * 2021-06-10 2023-12-29 卢军飞 一种预张紧的土工布原材浸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25211U (zh) 一种金属制品表面处理设备
CN111905967A (zh) 一种发夹浸漆装置
CN211017047U (zh) 一种弹性固定晶圆承载装置
CN214352041U (zh) 一种装盖用瓶盖定位机构
CN112025509B (zh) 一种铸造用管型模具清理设备
CN209412344U (zh) 一种电镀加工用工件的夹取装置
CN211275209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木质家具用刷漆装置
CN207984916U (zh) 一种物流输送转运设备
CN113577701B (zh) 一种可调式自适应腕力训练器材及使用方法
CA1051155A (en) Treating listick and like substances
CN206315959U (zh) 一种不粘锅喷涂用旋转送料装置
CN111972676B (zh) 一种莲子去皮装置
CN206351404U (zh) 移动式抛光补点装置
CN105643400A (zh) 一种手把套多孔打磨装置
CN209093747U (zh) 一种自动刷防锈漆机构
CN208323336U (zh) 一种模具的放置架
CN204815614U (zh) 一种用于网球发球训练的自动送球装置
CN111873122A (zh) 一种水稻秸秆装修板生产的硬化整理设备
CN112479138A (zh) 一种建筑用油漆生产线灌装装置
CN215507429U (zh) 一种五金制品生产喷漆用支撑架
CN205803569U (zh) 一种镀锌吊装设备
CN211887506U (zh) 一种屋顶设施设备防腐处理油漆涂装设备
CN214077999U (zh) 一种方便清洁的冶金设备用清洁装置
CN215481377U (zh) 一种金属电镀加工用工件的夹取装置
CN211587211U (zh) 一种高效喷镀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