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5305A - 阻火分段隔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阻火分段隔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5305A
CN111905305A CN202010813073.8A CN202010813073A CN111905305A CN 111905305 A CN111905305 A CN 111905305A CN 202010813073 A CN202010813073 A CN 202010813073A CN 111905305 A CN111905305 A CN 111905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blocking
barrier
blocking plate
fire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30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5305B (zh
Inventor
张裕尚
张旭
王永杰
杨成威
王晓东
刘博�
张洋洋
甘延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eilangde Electric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eilangde Electric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eilangde Electric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eilangde Electric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30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53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5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5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5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5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1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e.g. cableway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阻火分段隔离装置。当位于所述第二阻隔筒中的电缆着火时,说明所述第一阻隔筒或所述第三阻隔筒没能阻挡火势传递到所述第二阻隔筒。此时所述引火套被点燃,由于所述引火套为易燃材料,因此可以迅速将所述引火部点燃,并将高温快速传递给所述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在高温下开始形变软化,强度下降。此时在外界水对所述阻挡板压力的作用下,所述阻挡板的所述第二端开松动,所述阻挡板会绕着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阻隔筒的内部转动,所述开口被打开,水会灌入所述第二阻隔筒中,将火熄灭。从而可以避免火势继续蔓延,从而保证了生命财产的安全。

Description

阻火分段隔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火分段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各种工厂,包括电厂、石化厂等也越来越多。通常,电厂、石化厂等通常建设在江、河、湖、等周围,可以便于采集水源,节约运输成本。因此现在水边建厂已经成为趋势。通常水边的工厂,需要长距离的电缆连接不同厂房中的设备。一旦有某一部分的电缆着火,火势会沿着电缆将不同的厂房点燃,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阻火分段隔离装置。
一种阻火分段隔离装置,应用于位于水边的工厂,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一阻隔筒、第二阻隔筒和第三阻隔筒,用于嵌设于防火墙中,其中,所述防火墙设置于水边,所述第一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关于所述第二阻隔筒对称设置,电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阻隔筒、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
所述第二阻隔筒靠近水的一侧的侧板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靠近水的一侧浸没于水中,所述阻挡板用于阻挡水进入所述第二阻隔筒,所述阻挡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阻隔筒设置有引火套,所述引火套用于套设于所述电缆的表面,所述引火套设置有引火部,所述引火部延伸至所述开口的侧壁;
所述阻挡板的第一端转动设置于开口的侧壁,所述阻挡板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阻挡板通过所述固定柱嵌入所述引火部,所述固定柱遇热软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板和所述引火部包围形成阻隔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板和所述引火部之间设置有支撑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隔筒、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还填充阻火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隔筒和所述第二阻隔筒之间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之间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阻隔筒、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电缆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多组所述第一阻隔筒、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多组所述第一阻隔筒、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沿着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分别用于穿入所述电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阻火分段隔离装置,当位于所述第二阻隔筒中的电缆着火时,说明所述第一阻隔筒或所述第三阻隔筒没能阻挡火势传递到所述第二阻隔筒。此时所述引火套被点燃,由于所述引火套为易燃材料,因此可以迅速将所述引火部点燃,并将高温快速传递给所述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在高温下开始形变软化,强度下降。此时在外界水对所述阻挡板压力的作用下,所述阻挡板的所述第二端开松动,所述阻挡板会绕着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阻隔筒的内部转动,所述开口被打开,水会灌入所述第二阻隔筒中,将火熄灭。从而可以避免火势继续蔓延,从而保证了生命财产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火分段隔离装置的截面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阻火分段隔离装置A-A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火分段隔离装置截面图;
图4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图3的阻火分段隔离装置B-B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阻火分段隔离装置10
第一阻隔筒110
第二阻隔筒120
第三阻隔筒130
防火墙200
电缆210
开口310
阻挡板320
第一端322
第二端324
引火套400
引火部410
固定柱420
阻隔空间430
支撑部440
第一通孔510
第二通孔5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火分段隔离装置10。所述阻火分段隔离装置10应用于位于海边的防火墙200。可以理解,所述阻火分段隔离装置10也可以设置于位于湖水或江水等靠近河岸边的防火墙200。所述防火墙200的外侧可以直接与水接触。
所述阻火分段隔离装置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阻隔筒110、第二阻隔筒120和第三阻隔筒130,用于嵌设于防火墙200中。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在水平方向收尾连接设置,在防火墙200外面的水面高于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和第所述第三阻隔筒130的顶端高度。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的横截面可以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阻隔筒11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关于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对称设置,电缆21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然后可以穿到其它机房或者厂房中。所述第二阻隔筒120靠近水的一侧的侧板设置有开口310。所述阻挡板320靠近水的一侧浸没于水中。所述开口310可以为矩形。所述开口310设置有阻挡板320。所述阻挡板320可以为高分子聚酯材料或者防腐蚀的合金,可以避免外界的水或者江水腐蚀。所述阻挡板32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22和第二端324。所述阻挡板320用于阻挡水进入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可以理解,当将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排布好后,可以通过水泥浇筑的方式将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固定在防火墙200中。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的四个侧板之间相互密封。所述开口310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阻隔筒120靠近水的一侧的侧板。
所述第二阻隔筒120设置有引火套400。所述引火套400用于套设于所述电缆的表面。所述引火套400可以由易燃材料制作。所述引火套400的材料可以为木材、易燃的聚酯材料、或者石墨、炭黑等导热良好的材料。可以理解,当所述电缆210失火后,传到所述防火墙200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或者所述第三阻隔筒130传递到所述第二阻隔筒120中。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或所述第三阻隔筒130中可以填充阻燃材料。如果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或所述第三阻隔筒130没能阻挡火势传递到所述第二阻隔筒120,说明此时火势已经比较猛烈。一般的阻燃材料已经无法起到阻燃的作用。所述引火套400设置有引火部410。所述引火部410可以与所述引火套400材料相同,一体成型。所述引火部410延伸至所述开口310的侧壁。所述阻挡板320的第一端322转动设置于开口310的侧壁。所述阻挡板320的第二端324设置有固定柱420。所述阻挡板320通过所述固定柱420嵌入所述引火部410,所述固定柱420遇热软化。所述固定柱420可以为强度好、熔点低的聚酯材料或者其他工程材料。所述固定柱也可以为具有低熔点高强度的合金材料。例如所述合金可以是由铋、镉、锡、铅、镝、铟等元素作为主要成分,组成不同的共晶型低熔点合金。
所述阻挡板320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端322转动。所述第一端322可以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开口310的侧壁。所述固定柱420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端324。所述第二端324可以嵌入到所述引火部410中,使得所述阻挡板320相对于所述开口310固定设置。因此外界的水无法进入到所述第二阻隔筒120中。
当位于所述第二阻隔筒120中的电缆着火时,说明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或所述第三阻隔筒130没能阻挡火势传递到所述第二阻隔筒120。此时所述引火套400被点燃,由于所述引火套400为易燃材料,因此可以迅速将所述引火部410点燃,并将高温快速传递给所述固定柱420。所述固定柱420在高温下开始形变软化,强度下降。此时在外界的水对所述阻挡板320压力的作用下,所述阻挡板320的所述第二端324开松动,所述阻挡板320会绕着所述第一端322朝向所述第二阻隔筒120的内部转动,所述开口310被打开,水会灌入所述第二阻隔筒120中,将火熄灭。从而可以避免火势继续蔓延,从而保证了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板320和所述引火部410包围形成阻隔空间430。可以理解,当位于所述第二阻隔筒120中的电缆210开始燃烧时,如果所述引火部410的外侧直接与水接触,由于水低温,因此所述引火部410不易被烧坏使得水无法进入所述第二阻隔筒120。而火势在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可能会由于低温稍有减小,但是会继续随着电缆210蔓延扩散。通过设置所述阻隔空间430,可以避免水对所述引火部410降温,因此所述引火部410会被迅速点燃,然后将所述固定柱420软化,从而使得水进入所述第二阻隔筒120,此时所述引火部410已经燃烧掉大部分,水可以直接与电缆210接触,将电缆210的火势熄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板320和所述引火部410之间设置有支撑部440。当所述电缆210没有着火时,所述引火部410可以对所述阻挡板320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以避免所述固定柱420的牢固性不够而使得水冲进所述第二阻隔筒120中。当所述第二阻隔筒120中的电缆210燃烧时,所述引火部410也会被燃烧,因此所述支撑部440失去支撑,也就无法再支撑所述阻挡板320,可以便于所述阻挡板320围绕所述第一端322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440可以为金属材料,或者也可以为聚酯等易燃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还填充阻火材料。因此,当火势较小时,通过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或所述第三阻隔筒130就可以将火势阻挡,不必破坏所述第二阻隔筒120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隔筒110和所述第二阻隔筒120之间具有第一通孔510,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之间具有第二通孔520,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510和所述第二通孔52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所述第一通孔510和所述第二通孔520可以为圆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510和所述第二通孔520的直径大于所述电缆的直径。因此,当所述第二阻隔筒120的电缆燃烧,使得水进入到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后,水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通孔510或所述第二通孔520进入到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或所述第三阻隔筒130,将所述第一阻隔筒11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中已经燃烧或者正在燃烧的电缆210浸湿或浇灭,避免复燃。
请参见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火分段隔离装置10包括多组所述第一阻隔筒110、第二阻隔筒120和第三阻隔筒130。多组所述第一阻隔筒110、所述第二阻隔筒120和所述第三阻隔筒130沿着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分别用于穿入所述电缆210。因此,多组所述第一阻隔筒110、第二阻隔筒120和第三阻隔筒130可以分别插入不通过的所述电缆210,相互之间绝缘设置,互不干扰,某个所述电缆如果失火,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单独扑灭,大大提高了铺设电缆210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阻火分段隔离装置,应用于位于水边的工厂,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一阻隔筒、第二阻隔筒和第三阻隔筒,用于嵌设于防火墙中,其中,所述防火墙设置于水边,所述第一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关于所述第二阻隔筒对称设置,电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阻隔筒、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
所述第二阻隔筒靠近水的一侧的侧板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靠近水的一侧浸没于水中,所述阻挡板用于阻挡水进入所述第二阻隔筒,所述阻挡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阻隔筒设置有引火套,所述引火套用于套设于所述电缆的表面,所述引火套设置有引火部,所述引火部延伸至所述开口的侧壁;
所述阻挡板的第一端转动设置于开口的侧壁,所述阻挡板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阻挡板通过所述固定柱嵌入所述引火部,所述固定柱遇热软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火分段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和所述引火部包围形成阻隔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火分段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和所述引火部之间设置有支撑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火分段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筒、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还填充阻火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火分段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筒和所述第二阻隔筒之间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之间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阻隔筒、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火分段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电缆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火分段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所述第一阻隔筒、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多组所述第一阻隔筒、所述第二阻隔筒和所述第三阻隔筒沿着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分别用于穿入所述电缆。
CN202010813073.8A 2020-08-13 2020-08-13 阻火分段隔离装置 Active CN111905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3073.8A CN111905305B (zh) 2020-08-13 2020-08-13 阻火分段隔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3073.8A CN111905305B (zh) 2020-08-13 2020-08-13 阻火分段隔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5305A true CN111905305A (zh) 2020-11-10
CN111905305B CN111905305B (zh) 2021-03-16

Family

ID=73284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3073.8A Active CN111905305B (zh) 2020-08-13 2020-08-13 阻火分段隔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530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42A (zh) * 1991-11-28 1994-07-06 法国电气公司 带有静止部件的阻火通气装置
CN1653237A (zh) * 2002-05-08 2005-08-10 罗克斯泰克公司 包括多个缆线进口框架的壁或类似物上的开口的防火屏障
CN204376331U (zh) * 2015-02-06 2015-06-03 潘迎军 一种电线电缆防火套管
CN107591773A (zh) * 2017-09-26 2018-01-16 江苏华域电工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接头防水防爆灭火盒
CN208190151U (zh) * 2018-04-25 2018-12-04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电缆防火防爆分隔结构
CN210430817U (zh) * 2019-10-31 2020-04-28 山东省热电设计院 一种电缆桥架的防火封堵结构
CN111527337A (zh) * 2017-09-11 2020-08-11 贝勒工程公司 供至少一根管道或电缆从中穿过延伸的导管以及用于密封这种导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42A (zh) * 1991-11-28 1994-07-06 法国电气公司 带有静止部件的阻火通气装置
CN1653237A (zh) * 2002-05-08 2005-08-10 罗克斯泰克公司 包括多个缆线进口框架的壁或类似物上的开口的防火屏障
CN204376331U (zh) * 2015-02-06 2015-06-03 潘迎军 一种电线电缆防火套管
CN111527337A (zh) * 2017-09-11 2020-08-11 贝勒工程公司 供至少一根管道或电缆从中穿过延伸的导管以及用于密封这种导管的方法
CN107591773A (zh) * 2017-09-26 2018-01-16 江苏华域电工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接头防水防爆灭火盒
CN208190151U (zh) * 2018-04-25 2018-12-04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电缆防火防爆分隔结构
CN210430817U (zh) * 2019-10-31 2020-04-28 山东省热电设计院 一种电缆桥架的防火封堵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5305B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36707A (en) Fire-resisting device for piping extending through a wall
KR102091184B1 (ko) 공동주택용 전기케이블 트레이
KR101600641B1 (ko) 온도에 민감한 부품을 위한 열차폐 커플링
CN111905305B (zh) 阻火分段隔离装置
CN201298725Y (zh)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火、防炸装置
CN114665425A (zh) 一种船舶用转动式防火电缆桥架
KR100676472B1 (ko) 건축물내에 설치되는 케이블 지지트레이의 화재진화장치
CN210032342U (zh) 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
CN109098302B (zh) 一种膨胀型金属防火封堵板
GB1591154A (en) Flame-guard
CN203103867U (zh) 一种电力电缆用阻燃防火套管
CA3099941C (en) Refractory enclosures for high densit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N203352077U (zh) 易燃物处的线缆用防火结构以及包含其的电器装置
CN214543385U (zh) 一种防爆型防火毯、电缆、电缆接头及电缆铺设结构
KR20050110339A (ko) 화재 확산방지용 건축패널
KR100314511B1 (ko) 전력축전지의 화재 확산 방지장치
CN114892877A (zh) 具有消防灭火功能的装饰吊顶
KR20230009107A (ko) 전기케이블의 접속부용 안전커버
CN107355581B (zh) 刚性防火箱
CN210882499U (zh) 一种用于船舶防火的防火结构
CN217697707U (zh) 一种火灾抑制胶囊灭火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10468696U (zh) 一种电缆穿墙的防火密封结构
CN104300453A (zh) 易燃物处的线缆用防火结构以及包含其的电器装置
CN212067551U (zh) 一种灭火装置和包括该灭火装置的自动灭火隔离带
KR102610158B1 (ko) 전선 케이블 접속용 자가소화장치 커버부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Yushang

Inventor after: Liu Youh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u

Inventor after: Wang Yongjie

Inventor after: Yang Chengwei

Inventor after: Wang Xiaodong

Inventor after: Liu Bo

Inventor after: Zhang Yangyang

Inventor after: Gan Yanb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Yush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Xu

Inventor before: Wang Yongjie

Inventor before: Yang Chengwei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odong

Inventor before: Liu Bo

Inventor before: Zhang Yangyang

Inventor before: Gan Yan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