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9874A - 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9874A
CN111899874A CN202010694063.7A CN202010694063A CN111899874A CN 111899874 A CN111899874 A CN 111899874A CN 202010694063 A CN202010694063 A CN 202010694063A CN 111899874 A CN111899874 A CN 111899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dex
data
average
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40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述荣
孙欣然
王佳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y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y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y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y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40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98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9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98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健康管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特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用户输入用户特征数据;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存储检测所得的个人生理指标及对应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人群平均指标获取模块,基于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计算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正常指标推算模块,计算用户平均生理指标,并根据用户平均生理指标与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计算用户的推定正常指标;数据比对模块,获取用户当前检测指标,并将当前检测指标与推定正常指标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本申请具有便于用户随时进行检查,检查数据为医师诊断提供参考,且便于医师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的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健康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人无论是急性病和慢病人群都容易对日常的健康忽视,尤其对身体的偶发异常情况忽略,对大部分人群会出现“忍忍就过去了”的不健康习惯,疏于对自身的健康隐患进行早期干预,往往将小病拖成大病,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极大的损害。
部分人会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用药;但人的身体随时会发生变化,医师不易随时检查到人们的身体,且人们通常认为当前没有不舒服,身体便处于健康的状态。
当我们不舒服再去检查时,容易描述不清楚近期内的状态,或者误判;且医师也不易检查到近期人们的身体状况。
通用的检测参数的正常值范围较大,并且不具备个性化,且趋势化不明显,对个体变化的指导性不明显。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进行就医时,人们不易准确的描述人们近期的身体状况,不便于医师进行诊断。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医师查看人们近期的身体状况、从而更加准确的进行诊断,本申请提供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方法及药盒。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包括:
特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用户输入用户特征数据,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包括:年龄、性别、确诊病症及日常习惯;
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存储检测所得的个人生理指标及对应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对应不同用户分别设置;
人群平均指标获取模块,基于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计算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
正常指标推算模块,计算用户平均生理指标,并根据用户平均生理指标与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计算用户的推定正常指标;
数据比对模块,获取用户当前检测指标,并将当前检测指标与推定正常指标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特征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用户的特征数据;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存储检测所得的个人生理指标及对应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通过人群平均指标获取模块和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内的数据,计算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再通过正常指标推算模块计算用户的正常指标,降低用户的正常指标的差异化,使得检查的数据与更加符合用户的正常指标进行比较,便于及时检查出用户身体状况的异常;对比模块在获取智能设备的检查数据后,与用户的正常指标进行对比,以便检查用户当前的身体状态是否异常;便于用户随时进行检查,检查数据为医师诊断提供参考,便于医师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
优选的,还包括:
用药习惯获取单元,信号连接智能设备,用户获取用户的用药习惯,包括用药品类,用药时间及用药数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用药习惯获取模块获取用户的用药习惯,便于得出更加适合用户当前身体状态的个人生理指标。
优选的,所述数据比对模块还包括:
数据分析模块,当检测指标与推定正常指标的差值超出预设阈值时,为检测指标异常;当检测指标异常时,获取用户的用药习惯;当用户有服药数据时,提示用户检测指标异常是否与服药有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分析模块分析检测指标是否异常,并在检测指标异常时,获取用户的用药习惯,从而提示用户当前身体状况异常原因指导意见。
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还包括:
健康数据获取模块及问卷填写模块,所述健康数据获取模块与智能终端和/或检测设备通信连接,获取智能终端中记录的用户健康数据和/或获取检测设备检测的用户的生理指标健康数据;所述问卷填写模块用于用户输入近期活动数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基于用药习惯、用户特征数据、药品说明书、疾病诊断大数据、用户健康数据及活动数据输出异常原因指导意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健康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健康数据,便于数据分析模块作为预设阈值;当用户的检测数据异常,且无服药数据时,通过问卷填写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基于用药习惯、用户特征数据、药品说明书、疾病诊断大数据、用户健康数据及活动数据输出异常原因指导意见。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智能设备的数据,包括服药数据、血压、血糖和血氧;
S2:在用户身体状态正常时,更新用户的正常指标,并保存;
S3:当用户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检查时,生成检测指标,并与正常指标进行比较;当检测指标不符合正常指标时,确认原因并保存检测指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先通过智能设备对当前身体状态进行检查,并在用户身体状态正常时,更新用户的正常指标,同时保存用户的正常指标;当用户再次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检查身体时,智能设备生成检测指标,并与预存的正常指标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显示用户当前的检测指标发生异常时,初步判断原因。
优选的,S2步骤中包括:
S2.1:更新用户的用药习惯和个人平均指标;
S2.2:获取用户的年龄、性别、确诊病症及日常习惯,并通过年龄和性别调取对应人群平均指标;
S2.3:结合用户的个人平均指标和人群平均指标,并结合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用户个人的正常指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的个人平均指标和预设的对应人群平均指标,重新形成更加符合用户自身特征的正常指标,正常指标作为后期用户检测的对比指标依据。
优选的,S2.1步骤包括:
S2.11:根据用户的用药习惯和个人平均指标,按照年龄和性别更新对应人群平均指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正常状态的检测指标和对应人群平均指标,进一步重新形成更加符合用户的对应人群平均指标,便于用户更新形成更加符合自身的正常指标。
优选的,S3步骤包括:
S3.1:根据用户的服药习惯,判断检查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是否有服药数据;若有服药,提示用户查看检测指标异常是否和服药有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的服药数据,判断用户当前身体状态异常的可能原因,如有服药,异常可能由服药引起,如无服药,在填写问卷,判断可能引起异常的原因。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服药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用户模型的服药、购药管理方法通过通过上述计算程序实现,便于用户检查当前身体状态,以及医师查看人们近期的身体状况、从而更加准确的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特征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用户的特征数据;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存储检测所得的个人生理指标及对应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通过人群平均指标获取模块和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内的数据,计算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再通过正常指标推算模块计算用户的正常指标,降低用户的正常指标的差异化,使得检查的数据与更加符合用户的正常指标进行比较,便于及时检查出用户身体状况的异常;对比模块在获取智能设备的检查数据后,与用户的正常指标进行对比,以便检查用户当前的身体状态是否异常;便于用户随时进行检查,检查数据为医师诊断提供参考,便于医师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包括:
特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用户输入用户特征数据,用户特征数据包括:年龄、性别、确诊病症及日常习惯。
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存储检测所得的个人生理指标及对应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对应不同用户分别设置。
人群平均指标获取模块,基于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计算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
正常指标推算模块,计算用户平均生理指标,并根据用户平均生理指标与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计算用户的推定正常指标。
数据比对模块,获取用户当前检测指标,并将当前检测指标与推定正常指标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
数据比对模块还包括:
数据分析模块,当检测指标与推定正常指标的差值超出预设阈值时,为检测指标异常;当检测指标异常时,获取用户的用药习惯;当用户有服药数据时,提示用户检测指标异常是否与服药有关。
数据分析模块还包括:
健康数据获取模块及问卷填写模块,健康数据获取模块与智能终端和/或检测设备通信连接,获取智能终端中记录的用户健康数据和/或获取检测设备检测的用户的生理指标健康数据;问卷填写模块用于用户输入近期活动数据,数据分析模块基于用药习惯、用户特征数据、药品说明书、疾病诊断大数据、用户健康数据及活动数据输出异常原因指导意见。
其中智能终端包括用户使用的移动手机和/或智能手表中具有检测用户生理指标健康数据的应用软件,检测设备包括血糖仪、血氧仪和血压仪等用于检测用户生理指标健康数据的应用软件。
检测设备包括能够形成用户服药数据的药盒、血压检测设备、血糖检测设备和血氧检测设备等身体指标检测设备。
用药习惯获取单元,信号连接智能设备,用户获取用户的用药习惯,包括用药品类,用药时间及用药数量。
当用户在使用智能终端和/或检测设备检查身体指标之前选择本次检查数据检测数据时,健康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智能终端和/或检测设备检测到用户的各项指标;并通过数据对比模块将检测指标和预存的正常指标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显示检测指标异常时,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输出异常原因指导意见。
数据分析模块在进行检测指标异常的判断时,同时通过用药习惯获取单元获取用户的用药习惯;若用户近期(10天或者其他更加符合用户身体状态的时间)内有服药数据,则显示本次检测指标异常,可能由服药引起;若无服药数据,用户通过输入的方式填写问卷填写模块的问题,如近期是否有较之前更多的运动,近期是否减肥等可能影响身体变化的问题;原因判断模块根据问卷填写模块的结果再次进行当前身体指标异常的原因判断,并异常原因指导意见,以及是否需要及时就医。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的实施原理为:用户在使用智能终端和/或检测设备检查身体指标之前首先选择本次检查数据为正常指标计算数据或者检测数据;当用户选择正常指标计算数据时,用户手动输入自身的年龄、性别、确诊病症及日常习惯,还可以输入运动等特殊工种的信息;人群平均指标获取模块基于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计算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存储检测所得的个人生理指标及对应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对应不同用户分别设置;正常指标推算模块计算用户平均生理指标,并根据用户平均生理指标与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计算用户的推定正常指标。
当用户在使用智能设备检查身体指标之前选择本次检查数据检测数据时,健康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智能终端和/或检测设备检测到用户的各项指标;并通过数据对比模块将检测指标和预存的正常指标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显示检测指标异常时,数据分析模块获取用户的服药数据,若用户近期内有服药数据,则显示本次检测指标异常,可能由服药引起;若无服药数据,用户填写问卷填写模块的问题,如近期是否有较之前更多的运动,近期是否减肥等可能影响身体变化的问题;数据分析模块根据问卷填写模块的结果再次进行当前身体指标异常的原因判断,并输出异常原因指导意见,以及是否需要及时就医等建议。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方法。参照图1,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智能设备的数据,包括服药数据、血压、血糖和血氧。
S2:在用户身体状态正常时,更新用户的正常指标,并保存。
S2.1:更新用户的用药习惯和个人平均指标。
S2.11:根据用户的用药习惯和个人平均指标,按照年龄和性别更新对应人群平均指标。
S2.2:获取用户的年龄、性别、确诊病症及日常习惯,并通过年龄和性别调取对应人群平均指标。
S2.3:结合用户的个人平均指标和人群平均指标,并结合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用户个人的正常指标。
S3:当用户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检查时,生成检测指标,并与正常指标进行比较;当检测指标不符合正常指标时,确认原因并保存检测指标。
S3.1:根据用户的服药习惯,判断检查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是否有服药数据;若有服药,提示用户查看检测指标异常是否和服药有关。
在步骤S2.3中的结合各项指标的权重,例如,年龄占比10%,性别占比10%,确诊病症占比40%,日常习惯占比4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方法的实施原理为:根据用户身体状态较为正常时的各项身体指标,根据年龄和性别等添加到对应人群平均指标的计算因子中,重新计算出更加符合用户的正常指标;当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和/或检测设备进行身体状态检查时,智能终端和/或检测设备得出的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指标对比较,当检测指标发生异常时,根据用户的服药数据判断是否与服药有关;若无服药数据,则判断是否与运动、减肥等行为有关,便于用户及时检查到身体状态的异常,同时医师能够根据检查到的数据做更加准确的诊断。
服药数据的形成过程,当用户打开药盒的时间小于5s,则认为用户误开药盒;当用户打开药盒的时间处于5s-15s之间,认为用户服药,形成一次服药数据;当用户打开药盒的时间处于15s-30s认为用户更换新的药品,需要重新输入药品数量;当用户打开药盒的时间大于30s,认为用户忘记关闭药盒,提醒用户关闭药盒。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原理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方法的步骤。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特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用户输入用户特征数据,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包括:年龄、性别、确诊病症及日常习惯;
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存储检测所得的个人生理指标及对应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对应不同用户分别设置;
人群平均指标获取模块,基于个人生理指标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计算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
正常指标推算模块,计算用户平均生理指标,并根据用户平均生理指标与相似用户特征人群的人群平均指标计算用户的推定正常指标;
数据比对模块,获取用户当前检测指标,并将当前检测指标与推定正常指标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药习惯获取单元,信号连接智能设备,用户获取用户的用药习惯,包括用药品类,用药时间及用药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比对模块还包括:
数据分析模块,当检测指标与推定正常指标的差值超出预设阈值时,为检测指标异常;当检测指标异常时,获取用户的用药习惯;当用户有服药数据时,提示用户检测指标异常是否与服药有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还包括:
健康数据获取模块及问卷填写模块,所述健康数据获取模块与智能终端和/或检测设备通信连接,获取智能终端中记录的用户健康数据和/或获取检测设备检测的用户的生理指标健康数据;所述问卷填写模块用于用户输入近期活动数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基于用药习惯、用户特征数据、药品说明书、疾病诊断大数据、用户健康数据及活动数据输出异常原因指导意见。
5.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智能设备的数据,包括服药数据、血压、血糖和血氧;
S2:在用户身体状态正常时,更新用户的正常指标,并保存;
S3:当用户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检查时,生成检测指标,并与正常指标进行比较;当检测指标不符合正常指标时,确认原因并保存检测指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包括:
S2.1:更新用户的用药习惯和个人平均指标;
S2.2:获取用户的年龄、性别、确诊病症及日常习惯,并通过年龄和性别调取对应人群平均指标;
S2.3:结合用户的个人平均指标和人群平均指标,并结合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用户个人的正常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1步骤包括:
S2.11:根据用户的用药习惯和个人平均指标,按照年龄和性别更新对应人群平均指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包括:
S3.1:根据用户的服药习惯,判断检查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是否有服药数据;若有服药,提示用户查看检测指标异常是否和服药有关。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服药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0694063.7A 2020-07-17 2020-07-17 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18998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4063.7A CN111899874A (zh) 2020-07-17 2020-07-17 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4063.7A CN111899874A (zh) 2020-07-17 2020-07-17 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9874A true CN111899874A (zh) 2020-11-06

Family

ID=7319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4063.7A Pending CN111899874A (zh) 2020-07-17 2020-07-17 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987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7897A (zh) * 2021-02-23 2021-07-06 壹健康健康产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药箱的用户健康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4242200A (zh) * 2021-12-21 2022-03-25 平安盐野义有限公司 终端及服务器装置、医疗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
WO2022183460A1 (zh) * 2021-03-04 2022-09-09 曹庆恒 一种利用个性化指标进行健康分析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2562A (zh) * 2015-10-19 2016-02-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6021960A (zh) * 2016-06-16 2016-10-12 山东诺安诺泰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管理方法
CN109585028A (zh) * 2018-11-29 2019-04-05 周立广 一种医疗大数据的智能分析系统及应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2562A (zh) * 2015-10-19 2016-02-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6021960A (zh) * 2016-06-16 2016-10-12 山东诺安诺泰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管理方法
CN109585028A (zh) * 2018-11-29 2019-04-05 周立广 一种医疗大数据的智能分析系统及应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7897A (zh) * 2021-02-23 2021-07-06 壹健康健康产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药箱的用户健康提示方法及装置
WO2022183460A1 (zh) * 2021-03-04 2022-09-09 曹庆恒 一种利用个性化指标进行健康分析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42200A (zh) * 2021-12-21 2022-03-25 平安盐野义有限公司 终端及服务器装置、医疗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1925B2 (ja) リスク層別化のための患者間比較
CN111899874A (zh) 基于用户模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US8337408B2 (en) 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 cognitive function using implanted CRM devices and a patient management system
EP3207474B1 (en) Monitoring information provid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3959291B (zh) 基于具有自适应选择的核和正则化参数的正则化网络的葡萄糖预测器
US202002425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ioritizing patients for clinician management
US20080161700A1 (en) Inter-relation between within-patient decompensation detection algorithm and between-patient stratifier to manage hf patients in a more efficient manner
EP2029227A1 (en) A method in an imd system
US201900295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hemodynamic instability risk score for pediatric subjects
WO2014189885A1 (en) Apparatus for heart failure risk stratification
WO2018235440A1 (ja) 生体状態管理装置および生体状態管理方法
CN111012677A (zh) 一种用药时刻提醒方法及装置
US20220211332A1 (en) Medical device system for monitoring patient health
CN114449945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13744878B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慢性病风险指数评估及干预系统
CN110544533A (zh) 依据医嘱进行健康监控的系统
CN113643820A (zh) 预警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7076967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1899875A (zh) 基于用户模型的服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313929A (zh) 注释与临床决策支持应用相关联的数据点
CN108335750B (zh) 动态分析血糖值的方法、系统与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17440A (zh) 患者的预警方法、使用该方法的监护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1021163A1 (en) Medication and/or treatment regimen compliance
CN112309539A (zh) 应用于注射系统的液体输出参数的智能修正方法及设备
Wong et al. Identifying vital sign abnormality in acutely-ill pati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