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8277B - 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8277B
CN111898277B CN202010783968.1A CN202010783968A CN111898277B CN 111898277 B CN111898277 B CN 111898277B CN 202010783968 A CN202010783968 A CN 202010783968A CN 111898277 B CN111898277 B CN 1118982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mping
dynamic compaction
compaction process
stage
ram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39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98277A (zh
Inventor
李希
钱国平
李平
于华南
龚湘兵
蔡军
周洪宇
张静宇
杨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7839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8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8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8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98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8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046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tamping or vibrating, e.g. with auxiliary watering of the soi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lgebra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涉及土木工程地基处理相关技术领域。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包括将强夯过程划分为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建立冲击加载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得到冲击加载阶段夯锤的位移;建立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得到卸载回弹阶段夯锤的回弹位移;将冲击加载阶段夯锤的位移减去卸载回弹阶段夯锤的回弹位移计算得到强夯过程的夯沉量。本申请分别建立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并根据上述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计算得到强夯过程的夯沉量,为夯沉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申请能够计算强夯过程的夯沉量,并进一步根据夯沉量判断强夯过程的最佳夯击次数。

Description

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地基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强夯法是一种将重量为8~40t的夯锤从10~20m的高处自由下落,对地基土体进行挤密、强力夯实的方法。强夯法通过夯锤对地基土体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使地基土体趋于密实,达到提高地基强度和承载力的目的。强夯法由于具有操作简便、加固深度大、成本较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机场、土石坝、道路和港口等工程中,其实践过程发展迅速,但强夯机理和设计理论仍有许多含混不清之处,尤其对强夯设计、施工过程中核心参数的确定缺少理论依据,及合适的计算方法,例如,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其确定过程不得不依赖工程经验或在现场开展试验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其能够改善现有强夯过程夯沉量的确定缺少理论依据,其确定过程需依赖工程经验或在现场开展试验段的问题。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确定多次夯击次数下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确定强夯过程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包括:
将强夯过程划分为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
建立冲击加载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得到冲击加载阶段夯锤的位移;
建立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得到卸载回弹阶段夯锤的回弹位移;
将冲击加载阶段夯锤的位移减去卸载回弹阶段夯锤的回弹位移计算得到强夯过程的夯沉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考虑土体阻尼对冲击加载阶段的影响,并对冲击加载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进行修正。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采用相同的夯锤平衡方程,两者阶段均考虑到土体阻尼的影响,利用土体阻尼对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进行修正。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弹性模量和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弹性模量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
冲击加载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21
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22
其中,v0为夯锤初始速度,wd、w′d分别为冲击加载阶段、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有阻尼振荡频率,wn、wn′分别为冲击加载阶段、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无阻尼振荡频率,ζ、ζ′分别为冲击加载阶段、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阻尼比,R′、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23
均为方程待定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
确定冲击加载阶段最低点处的时间、位移和速度;
根据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在最低点处的位移和速度的连续性条件,得到夯沉量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24
其中,v0为夯锤初始速度,wd为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有阻尼振荡频率,wn为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无阻尼振荡频率,ζ为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阻尼比,tp为第一次夯击时夯锤速度第一次降为零的时间,kz、k′z分别为冲击加载阶段、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加荷弹性常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多次夯击次数下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包括:
根据上述的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计算,每次强夯过程的夯沉量,根据当前夯击次数确定当次强夯过程的土体弹性模量E:
E=E0Nβ
利用土体弹性模量E对当次的夯沉量进行修正;
其中,E为土体弹性模量,N为所述强夯过程的夯击次数,E0为土体初始弹性模量,β为经验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多次夯击次数中,每次夯击次数下的夯击位置为同一位置。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强夯过程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包括:
进行多次强夯过程;
根据每次强夯过程的夯沉量确定每次强夯过程的加固效率,夯沉量根据上述的确定多次夯击次数下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来确定;
根据加固效率判断强夯过程的夯击次数是否为最佳夯击次数。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根据每次强夯过程的夯沉量确定每次强夯过程的加固效率,并根据加固效率判断强夯过程的夯击次数是否为最佳夯击次数,为最佳夯击次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固效率完全由夯沉量定义,加固效率的计算和分析方式较为简单,且能够反映强夯过程中不同夯击次数下加固效率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加固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31
其中,λi为第i次加固效率,i=1,2…n;si为第i次夯击的夯沉量;Si为第i次夯击后的累计夯沉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根据加固效率判断强夯过程的夯击次数是否为最佳夯击次数包括:
判断当前次加固效率是否小于预设临界值;
在加固效率首次小于预设临界值时,前一次夯击次数为强夯过程的最佳夯击次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分别建立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并根据上述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计算得到强夯过程的夯沉量,该方法为夯沉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且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夯沉量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相一致,即通过该方法能够计算强夯过程的夯沉量。
2、能够反映出多次夯击次数下,强夯过程中夯锤位移的变化规律,及确定不同夯击次数下的夯沉量。
3、根据加固效率判断最佳夯击次数,为最佳夯击次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且加固效率完全由夯沉量定义,计算和分析方式较为简单,能评价单次强夯过程的夯击效果,且能够反映强夯过程中不同夯击次数下加固效率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强夯过程等效作用体系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夯锤位移时程曲线;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夯锤位移时程曲线;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夯锤位移时程曲线;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试验理论所得的累计夯沉量与试验值的对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其以夯锤为研究对象,依据自动控制原理,将强夯过程简化为夯锤与土体之间的弹簧-阻尼模型,建立了强夯过程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
该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强夯过程划分为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整个强夯过程如图1所示:夯锤100从H高度自由下落,与土体200接触后,夯锤100在土体200弹力及自身重力作用下速度迅速减小;当夯锤100速度首次减小为零时,夯锤100在土体200中的位移最大;然后,夯锤100在土体200弹力作用下产生微量的反弹,最后夯锤100趋于稳定。其中,冲击加载阶段为夯锤100与土体200接触后夯锤速度首次减小为零的阶段,卸载回弹阶段为夯锤100在土体200弹力作用下反弹的阶段。
建立冲击加载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得到冲击加载阶段夯锤的位移。
建立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得到卸载回弹阶段夯锤的回弹位移。
将冲击加载阶段夯锤的位移减去卸载回弹阶段夯锤的回弹位移计算得到强夯过程的夯沉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采用相同的夯锤平衡方程,两个阶段均考虑到土体阻尼的影响,利用土体阻尼对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进行修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强夯过程简化为弹簧-阻尼体系,基本假设包括:
强夯过程中,在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土体为弹性;且在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荷回弹阶段土体弹性模量并不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冲击加载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51
其中,v0为夯锤初始速度,wd为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有阻尼振荡频率,wn为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无阻尼振荡频率,ζ分别为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阻尼比。
具体来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冲击加载阶段的夯锤动力平衡方程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52
其中,M为夯锤质量,u为夯锤位移,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53
为夯锤速度,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54
为夯锤加速度,cz为土体竖向阻尼系数,kz为土体加荷弹性常数;
其中,土体竖向阻尼系数cz和加荷弹性常数kz分别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55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56
其中,r0为夯锤半径,E为土体弹性模量,G为土体剪切模量,ν为土体泊松比,ρ为土体堆积密度。
方程(1)的通解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59
其中,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57
为土体有阻尼振荡频率,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58
为土体无阻尼振荡频率,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1
为土体阻尼比,A、B为方程待定系数。
由边界条件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2
解得冲击加载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3
在冲击加载阶段,夯锤位移随着时间增大而增大,夯锤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减小,当夯锤速度第一次降为零时,时间为tp,夯锤位移达到最大值,亦即单次夯击所得夯坑最大值up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5
其中,w′d为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有阻尼振荡频率,w′n为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无阻尼振荡频率,ζ′为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阻尼比,R′、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6
均为方程待定系数,us为夯沉量。
具体来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动力平衡方程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7
其中,c′z为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竖向阻尼系数,k′z为卸载回弹阶段的加荷弹性常数。k′z、c′z的计算方法与kz、cz类似。
由边界条件:夯锤在最低点(tp时刻)处位移和速度的连续性条件,可解得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8
其中,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9
为夯击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无阻尼振荡频率,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10
为夯击卸荷阶段土体阻尼比,R′、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11
均为方程待定系数。
具体来说,R′、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12
可根据上述的边界条件计算得到,将夯锤在最低点的时间tp和位移up带入到公式(6)中,可计算得到相应的R′、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613
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冲击加载阶段最低点处的时间tp、位移up和速度;
根据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在最低点处的位移和速度的连续性条件,可得到夯沉量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71
其中,tp为第一次夯击时冲击加载阶段夯锤速度第一次降为零的时间。
由公式(7)可知,单次夯沉量与冲击加载和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弹性常数密切相关。当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弹性常数kz较小,而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弹性常数k′z较大时,易获得较大的夯沉量。在多次夯击作用下,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弹性常数会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弹性常数变化较小。导致同一位置多次夯击所得夯沉量逐次减小,说明通过对同一位置多次夯击并不能达到无限增加夯沉量和提高夯击效果的目的。即存在一个最佳的夯击次数,使得在有限的夯击次数下取得理想的夯击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多次夯击次数下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其中,多次夯击次数中,每次夯击次数下的夯击位置为同一位置。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上述的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计算每次强夯过程的夯沉量,
根据当前夯击次数确定当次强夯过程中的土体弹性模量E:
E=E0Nβ
利用土体弹性模量E对当次的夯沉量进行修正;
其中,E为土体弹性模量,N为所述强夯过程的夯击次数,E0为土体初始弹性模量,β为经验系数;E0、β的值由室内模型试验确定。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反映出多次夯击次数下,夯锤位移的变化规律。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强夯过程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多次强夯过程。
根据每次强夯过程的夯沉量确定每次强夯过程的加固效率,加固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72
夯沉量根据上述的确定多次夯击次数下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来确定;
其中,λi为第i次加固效率,i=1,2…n;si为第i次夯击的夯沉量;Si为第i次夯击后的累计夯沉量。
根据加固效率判断强夯过程的夯击次数是否为最佳夯击次数;具体为:判断当前次加固效率是否小于预设临界值;在加固效率首次小于预设临界值时,前一次夯击次数为强夯过程的最佳夯击次数。
上述方法为最佳夯击次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固效率完全由夯沉量定义,使得加固效率的计算和分析方式较为简单,且能够反映强夯过程中不同夯击次数下加固效率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具体来说,以填海造地工程为具体实施例进行高能级强夯现场试验。填料以细粒粉土为主,含水率约为5%;其中,粗粒料含量≤20%,最大粒径≤20cm。试验区域面积为100m×100m,填筑高度约为12m,强夯试验区土层整体分布均匀,取夯点间距10m,呈正方形布置示。强夯能级为10000kN·m,夯锤半径为2.5m。考虑到不同夯锤质量和落距组合对夯击效果的影响,本次试验开展分别了47.94t╳20.86m、61.98t╳16.14m和77.76t╳12.86m的三组试验,每种组合情况下对同一夯点夯击十次。初始变形模量取7880kPa,经验系数β依次取0.4、0.5和0.52时,
如图2~图4所示,图2~图4分别为47.94t╳20.86m、61.98t╳16.14m和77.76t╳12.86m的三组试验理论所得到夯锤位移时程曲线。由图2~图4可知,对于单次强夯过程而言,夯锤在夯击初期位移增加迅速,当达到最低点后会发生一定量的反弹,最后位移趋于稳定而完成一次夯击;对于多次强夯过程而言,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土体密实程度增加,单次夯击的夯沉量逐次减小,表现为夯锤位移时程曲线逐次抬升。也反映出,对同一夯点过多次的夯击并不能达到无限增加夯沉量的目的。理论所得到的夯锤位移时程特性与一般的强夯过程相同。
如图5所示,图5为47.94t╳20.86m、61.98t╳16.14m和77.76t╳12.86m的三组试验理论所得的累计夯沉量与试验值的对比曲线。由图5可知,理论所得的累计夯沉量与试验所得的夯沉量相吻合。对于夯击方式分别为61.98t╳16.14m和77.76t╳12.86m现场试验,10次夯击后的累计夯沉量分别为2.22m、2.36m,而相应的理论所得夯沉量分别为2.35m和2.19m。对于夯击方式为47.94t╳20.86m的情况,前7次夯击所得的累计夯沉量理论值与试验值相吻合,最后三次夯击所得夯沉量理论值与试验值存在一定差异,10次夯击后理论所得的累计夯沉量为1.94m,而实际夯沉量为2.10m。
在上述条件下,经过10次夯击后,不仅理论所得累计夯沉量与实际试验所得累计夯沉量相吻合,逐次夯击所得夯沉量理论值也与实际值相近。这说明,理论模型不仅可以预测强夯过程的最终夯沉量,也可以通过分析夯沉量的发展趋势判断不同条件下强夯过程的最佳夯击次数。以47.94t╳20.86m试验组为例,下表中显示了10次夯击过程中单次夯沉量理论值、累计夯沉量试验值、累计夯沉量理论值及单次加固效率。由下表可知,加固效率预设临界值选为5%,夯击6次后,单次夯沉量理论值均小于10cm,且第7次的加固效率为4.263%,已小于预设临界值;说明第7次夯击对累计夯沉量的贡献已低于5%,7次以后的夯击对整个强夯过程中累计夯沉量的贡献率更低。因此,可以认为夯击6次为本次强夯工程中的最佳夯击次数。
表1 47.94t╳20.86m试验组10次夯击数据表
Figure BDA0002621241950000091
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为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夯沉量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相一致,根据该方法能够预测强夯过程的夯沉量;加固效率完全由夯沉量定义,加固效率的计算和分析方式较为简单,能评价单次强夯过程的夯击效果,且能够反映强夯过程中不同夯击次数下加固效率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强夯过程划分为冲击加载阶段和卸载回弹阶段;
建立所述冲击加载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
Figure FDA0003788549100000011
得到所述冲击加载阶段夯锤的位移;
建立所述卸载回弹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
Figure FDA0003788549100000012
得到所述卸载回弹阶段夯锤的回弹位移;
将所述冲击加载阶段夯锤的位移减去所述卸载回弹阶段夯锤的回弹位移计算得到所述强夯过程的夯沉量,
其中,v0为夯锤初始速度,wd、w'd分别为冲击加载阶段、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有阻尼振荡频率,wn、w'n分别为冲击加载阶段、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无阻尼振荡频率,ζ、ζ'分别为冲击加载阶段、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阻尼比,R'、
Figure FDA0003788549100000014
均为方程待定系数,us为夯沉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考虑土体阻尼对所述冲击加载阶段的影响,并对所述冲击加载阶段的夯锤位移时程方程进行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弹性模量和所述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弹性模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所述冲击加载阶段最低点处的时间、位移和速度;
根据所述冲击加载阶段和所述卸载回弹阶段在最低点处的位移和速度的连续性条件,得到所述夯沉量为:
Figure FDA0003788549100000013
其中,v0为夯锤初始速度,wd为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有阻尼振荡频率,wn为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无阻尼振荡频率,ζ为冲击加载阶段的土体阻尼比,tp为第一次夯击时夯锤速度第一次降为零的时间,kz、k'z分别为冲击加载阶段、卸载回弹阶段的土体加荷弹性常数。
5.一种确定多次夯击次数下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计算每次强夯过程的所述夯沉量;
根据当前夯击次数确定当次强夯过程的土体弹性模量E:
E=E0Nβ
利用所述土体弹性模量E对当次的夯沉量进行修正;
其中,E为土体弹性模量,N为所述强夯过程的夯击次数,E0为土体初始弹性模量,β为经验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多次夯击次数下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夯击次数中,每次夯击次数下的夯击位置为同一位置。
7.一种确定强夯过程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多次强夯过程;
根据每次所述强夯过程的夯沉量确定每次所述强夯过程的加固效率,所述夯沉量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多次夯击次数下强夯过程夯沉量的方法来确定;
根据所述加固效率判断所述强夯过程的夯击次数是否为最佳夯击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强夯过程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788549100000021
其中,λi为第i次加固效率,i=1,2…n;si为第i次夯击的夯沉量;Si为第i次夯击后的累计夯沉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确定强夯过程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加固效率判断所述强夯过程的夯击次数是否为最佳夯击次数包括:
判断当前次所述加固效率是否小于预设临界值;
在所述加固效率首次小于所述预设临界值时,前一次夯击次数为所述强夯过程的最佳夯击次数。
CN202010783968.1A 2020-08-06 2020-08-06 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 Active CN111898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3968.1A CN111898277B (zh) 2020-08-06 2020-08-06 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3968.1A CN111898277B (zh) 2020-08-06 2020-08-06 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8277A CN111898277A (zh) 2020-11-06
CN111898277B true CN111898277B (zh) 2022-11-22

Family

ID=73246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3968.1A Active CN111898277B (zh) 2020-08-06 2020-08-06 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82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2226B (zh) * 2021-01-11 2022-02-18 长沙理工大学 确定有效加固范围的评价指标的方法及装置
CN114239317A (zh) * 2021-12-27 2022-03-25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研究强夯加固后土体性能的计算模型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9571B (zh) * 2009-07-20 2010-12-01 山东大学 基于地基瞬态响应的强夯最优夯击数确定方法
US9181672B2 (en) * 2013-03-12 2015-11-10 Fudo Tetra Corporation Method of soil compaction and densification
CN104074181B (zh) * 2014-06-24 2016-03-09 中北大学 定义并计算夯沉比确定最优夯击数的方法
CN107843743B (zh) * 2017-09-27 2020-01-10 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冲击加速度的强夯施工数据采集方法
CN108629089B (zh) * 2018-04-17 2021-08-0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离散单元耦合的强夯加固地基模拟方法
CN109339127B (zh) * 2018-11-20 2020-04-21 山东大学 高速液压夯夯实地基承载力实时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0344388B (zh) * 2019-07-17 2020-12-01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强夯法加固饱和砂土地基的夯点有效影响间距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8277A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8277B (zh) 确定强夯过程夯沉量和最佳夯击次数的方法
Laine et al. Deriv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sand
Cai et al.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soil segmental retaining walls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rgano et al. Energy transfer in SPT–rod length effect
Wang et al. Experiments and DEM analysis on vibration reduction of soilbags
Rausche Modeling of vibratory pile driving
Clement et al.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dynamic response of a block foundation on sand reinforced with geogrid
Vinogradov et al. Centrifugal modeling of railway embankments reinforced by various earth constructions
Ehrlich et al. Reinforced soil wall measurements and predictions
CN103663208B (zh) 强夯机及其防后倾装置、防后倾系统
CN107288117A (zh) 一种对煤矸石强夯加固的方法
Al-Mhaidib Bearing capacity of a model pile in sand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rates
Heidari et al. Using reinforced soil systems in hammer foundations
CN114239317A (zh) 一种用于研究强夯加固后土体性能的计算模型
Holeyman et al. Soil modeling for pile vibratory driving
Yadu et al. Effect of depth and number of layers of reinforcement on bearing-capacity ratio of strip footing resting on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 reinforced with geogrid
JP2019167784A (ja) スラグコンパクションパイル工法用材料、スラグコンパクションパイル工法用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ラグコンパクションパイルの造成方法。
CN114991112B (zh) 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
NL2029770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ynamic compaction process by measuring compaction settlement therein and method for optimum compaction time
EDİNÇLİLER et al. EFFECTS OF GEOGRID REINFORCEMENT TO MITIGATE EARTHQUAKE HAZARDS OF MEDIUM-RISE BUILDINGS UNDER DIFFERENT EARTHQUAKE MOTIONS
Stepanov et al.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soil compaction effect on pile operation
Rausche et al. The effect of ram mass on pile stresses and pile penetration
Lee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ile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On Soft Soil Utilizing End-Bearing Pile Vs. Friction Pile
CN117684611A (zh) 一种基于能量的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评估方法
Maheshwari Recent Advances in Liquefaction of Soi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