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7171A -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97171A CN111897171A CN202010832903.1A CN202010832903A CN111897171A CN 111897171 A CN111897171 A CN 111897171A CN 202010832903 A CN202010832903 A CN 202010832903A CN 111897171 A CN111897171 A CN 1118971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 conductive
- innermost
- conductive part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WABPQHHGFIMREM-VENIDDJXSA-N lead-201 Chemical compound [201Pb] WABPQHHGFIMREM-VENIDDJX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WABPQHHGFIMREM-FTXFMUIASA-N lead-202 Chemical compound [202Pb] WABPQHHGFIMREM-FTXFMUIA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WABPQHHGFIMREM-AHCXROLUSA-N lead-203 Chemical compound [203Pb] WABPQHHGFIMREM-AHCXROLU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ABPQHHGFIMREM-NOHWODKXSA-N lead-200 Chemical compound [200Pb] WABPQHHGFIMREM-NOHWODKX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63—Operation of electrochromic cells, e.g. electrodeposition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显示装置。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导电基底,第一导电基底包括第一导电膜、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第一导电膜包括至少两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第一导电部;其中,相邻两个第一导电部,外侧的第一导电部围绕内侧的第一导电部;至少一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二引线;各第一引线连接第一电极,各第二引线连接第二电极。由此,通过在导电基底上设置多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导电部,将各导电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引线与第一电极连接,将各导电部的另一端通第二引线与第二电极连接,使得通电时各电路形成并联电路,各电路的电压电势相同,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变色均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玻璃用于建筑物外墙、移动电子设备、穿戴设备、交通工具外窗,可以实现隔绝紫外线、减少眩光效应、保护人眼的效果。电致变色薄膜也可以用于透明显示,起到增强显示对比度、减少眩光保护人眼的作用。电致变色器件是在外加电压作用下,发生可逆、稳定的颜色变化及透明度的变化,从而实现上述效果。
但是制作尺寸较大的器件时,由于器件面积较大,从边缘接通电压后,在往器件内部导通过程中,电压电势会出现衰减,从而导致电致变色很容易出现变色不均匀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显示装置,通过在导电基底上设置多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导电部,将各导电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引线与第一电极连接,将各导电部的另一端通第二引线与第二电极连接,使得通电时各电路形成并联电路,各电路的电压电势相同,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变色均匀。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
第一导电基底,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包括第一导电膜、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导电膜包括至少两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第一导电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电部,外侧的所述第一导电部围绕内侧的所述第一导电部;
至少一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二引线;各所述第一引线连接第一电极,各所述第二引线连接第二电极。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部同心设置。
可选地,最内侧所述第一导电部为圆形,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一导电部呈圆弧状;所述最内侧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一所述第一引线或所述第二引线;各所述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二引线。
可选地,最内侧所述第一导电部为方形,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一导电部呈方形环状;所述最内侧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一所述第一引线或所述第二引线;各所述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二引线。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导电基底,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包括第二导电膜、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所述第二导电膜包括至少两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列的第二导电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电部,外侧的所述第二导电部围绕内侧的所述第二导电部;
至少一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三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四引线;各所述第三引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各所述第四引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部同心设置。
可选地,最内侧所述第二导电部为圆形,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二导电部呈圆弧状;所述最内侧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一所述第三引线或所述第四引线;各所述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三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四引线。
可选地,最内侧所述第二导电部为方形,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二导电部呈方形环状;所述最内侧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一所述第三引线或所述第四引线;各所述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三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四引线。
可选地,还包括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和所述第二导电基底之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导电基底,第一导电基底包括第一导电膜、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第一导电膜包括至少两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第一导电部;其中,相邻两个第一导电部,外侧的第一导电部围绕内侧的第一导电部;至少一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二引线;各第一引线连接第一电极,各第二引线连接第二电极。由此,通过在导电基底上设置多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导电部,将各导电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引线与第一电极连接,将各导电部的另一端通第二引线与第二电极连接,使得通电时各电路形成并联电路,各电路的电压电势相同,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变色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在制作尺寸较大的电致变色器件时,由于器件面积较大,从边缘接通电压后,在往器件内部导通过程中,电压电势会出现衰减,从而导致电致变色很容易出现变色不均匀的现象。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导电基底,第一导电基底包括第一导电膜10、第一引线20和第二引线30,第一导电膜10包括至少两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第一导电部,例如图1中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和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其中,相邻两个第一导电部,外侧的第一导电部围绕内侧的第一导电部,例如图1中相邻的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和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在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的外侧,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围绕内侧的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至少一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二引线,例如图1中的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的第一端与第一个第一引线21连接,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的第二端与第一个第二引线31连接,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的第一端与第二个第一引线22连接,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的第二端与第二个第二引线32连接,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的第一端与第三个第一引线23连接,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的第二端与第三个第二引线33连接;各第一引线连接第一电极1,各第二引线连接第二电极2,例如图1中的第一个第一引线21、第二个第一引线22和第三个第一引线23分别与第一电极1连接。第一个第二引线31、第二个第二引线32和第三个第二引线33分别与第二电极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是示例性的示出第一导电部为圆弧状的情况,第一导电部还可以为例如方形等形状,在本实施中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各第一导电部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相邻两个第一导电部,外侧的第一导电部围绕内侧的第一导电部,由此可以形成多个电极区域。各第一引线和各第二引线可以设置在单独的引线区域,各第一引线间互不交叉,例如可以相互平行,各第二引线间互不交叉,例如可以相互平行,各第一引线和各第二引线之间互不交叉,例如可以相互平行,各第一导电部通过第一引线和/或第二引线独立引出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可以为正极,第二电极可以为负极。或者,第一电极为负极,第二电极为正极。
其中,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与第一个第一引线21、第一个第二引线31形成第一电路,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与第二个第一引线22、第二个第二引线32形成第二电路,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与第三个第一引线23、第三个第二引线33形成第三电路。当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接通电源时,第一电路、第二电路和第三电路之间形成并联电路,各电路的电压电势相同,使得器件内各部分电子传输速率均匀,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变色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出了三个第一导电部,三条第一引线和三个第二引线,根据实际需要,其数量还可包括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导电基底,第一导电基底包括第一导电膜、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第一导电膜包括至少两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第一导电部;其中,相邻两个第一导电部,外侧的第一导电部围绕内侧的第一导电部;至少一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二引线;各第一引线连接第一电极,各第二引线连接第二电极。由此,通过在导电基底上设置多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导电部,将各导电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引线与第一电极连接,将各导电部的另一端通第二引线与第二电极连接,使得通电时各电路形成并联电路,各电路的电压电势相同,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变色均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最内侧第一导电部为圆形,最内侧以外的第一导电部呈圆弧状;最内侧第一导电部连接一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各最内侧以外的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二引线。
具体地,参考图2,最内侧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为圆形,最内侧以外的第一导电部呈圆弧状,例如,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和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为圆弧状。最内侧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与第一引线或者第二引线连接,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与第一个第一引线21连接,或者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还可仅与第二引线连接。各最内侧以外的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二引线,例如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的第一端与第二个第一引线22连接,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的第二端与第一个第二引线31连接,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的第一端与第三个第一引线23连接,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的第二端与第二个第二引线32连接。第一个第一引线21、第二个第一引线22和第三个第一引线23分别与第一电极1连接,第一个第二引线31和第二个第二引线32分别与第二电极2连接。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个第一导电部都可以为圆弧状。参考图1,最内侧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和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均为圆弧状。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的第一端与第一个第一引线21连接,第二端与第一个第二引线31连接;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的第一端与第二个第一引线22连接,第二端与第二个第二引线32连接;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的第一端与第三个第一引线23连接,第二端与第三个第二引线33连接。第一个第一引线21、第二个第一引线22和第三个第一引线23分别与第一电极1连接,第一个第二引线31、第二个第二引线32和第三个第二引线33分别与第二电极2连接。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与第一个第一引线21、第一个第二引线31形成第一电路,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与第二个第一引线22、第二个第二引线32形成第二电路,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与第三个第一引线23、第三个第二引线33形成第三电路。当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接通电源时,第一电路、第二电路和第三电路之间形成并联电路,各电路的电压电势相同,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变色均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最内侧第一导电部为方形,最内侧以外的第一导电部呈方形环状;最内侧第一导电部连接一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各最内侧以外的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二引线。
参考图3,位于最内侧的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为方形,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和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呈方形环状。最内侧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与第一引线或者第二引线连接,图3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与第一个第二引线31连接,或者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还可以仅与第一引线连接。各最内侧以外的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二引线,例如,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的第一端与第一个第一引线21连接,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的第二端与第二个第二引线32连接,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的第一端与第二个第一引线22连接,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的第二端与第三个第二引线33连接。第一个第一引线21和第二个第一引线22分别与第一电极1连接,第一个第二引线31、第二个第二引线32和第三个第二引线33分别与第二电极2连接。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第一导电部都可以为方形环状。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最内侧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和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均为方形环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部同心设置。例如,参考图1至图4中的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和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同心设置。通过将各第一导电部同心设置,使得各第一导电部通电时电压电势分布均匀,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电致变色的均匀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该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第二导电基底,第二导电基底包括第二导电膜100、第三引线200和第四引线300,第二导电膜100包括至少两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列的第二导电部,例如图5中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和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其中,相邻两个第二导电部,外侧的第二导电部围绕内侧的第二导电部,例如图5中相邻的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和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在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的外侧,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围绕内侧的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至少一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三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四引线,例如图5中的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的第一端与第一个第三引线201连接,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的第二端与第一个第四引线301连接,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的第一端与第二个第三引线202连接,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的第二端与第二个第四引线302连接,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的第一端与第三个第三引线203连接,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的第二端与第三个第四引线303连接;各第三引线连接第一电极1,各第四引线连接第二电极2,例如图5中的第一个第三引线201、第二个第三引线202和第三个第三引线203分别与第一电极1连接。第一个第四引线301、第二个第四引线302和第三个第四引线303分别与第二电极2连接。
其中,各第二导电部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相邻两个第二导电部,外侧的第二导电部围绕内侧的第二导电部,由此可以形成多个电极区域。各第三引线和各第四引线可以设置在单独的引线区域,各第三引线间互不交叉,例如可以相互平行,各第四引线间互不交叉,例如可以相互平行,各第三引线和各第四引线之间互不交叉,例如可以相互平行,各第二导电部通过第三引线和/或第四引线独立引出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
其中,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与第一个第三引线201、第一个第四引线301形成第四电路,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与第二个第三引线202、第二个第四引线302形成第五电路,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与第三个第三引线203、第三个第四引线303形成第六电路。当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接通电源时,第四电路、第五电路和第六电路之间形成并联电路,各电路的电压电势相同,使得器件内各部分电子传输速率均匀,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变色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图5仅示出了三个第二导电部,三条第三引线和三个第四引线,根据实际需要,其数量还可包括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最内侧第二导电部为圆形,最内侧以外的第二导电部呈圆弧状;最内侧第二导电部连接一第三引线或第四引线;各最内侧以外的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三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四引线。
具体地,参考图6,最内侧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为圆形,最内侧以外的第二导电部呈圆弧状,例如,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和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为圆弧状。最内侧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与第三引线或者第四引线连接,图6中示例性的示出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与第一个第三引线201连接,或者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还可仅与第四引线连接。各最内侧以外的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三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四引线,例如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的第一端与第二个第三引线202连接,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的第二端与第一个第四引线301连接,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的第一端与第三个第三引线203连接,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的第二端与第二个第四引线302连接。第一个第三引线201、第二个第三引线202和第三个第三引线203分别与第一电极1连接,第一个第四引线301和第二个第二引线302分别与第二电极2连接。
其中,结合图2和图6,第一个第一导电部11与第一个第一引线21形成第七电路,第二个第一导电部12与第二个第一引线22、第二个第二引线32形成第二电路,第三个第一导电部13与第三个第一引线23、第三个第二引线33形成第三电路,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与第一个第三引线201形成第八电路,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与第二个第三引线202、第二个第四引线302形成第五电路,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与第三个第三引线203、第三个第四引线303形成第六电路。当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接通电源时,第七电路、第二电路、第三电路、第八电路、第五电路和第六电路之间形成并联电路,各电路的电压电势相同,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变色均匀。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个第一导电部都可以为圆弧状。参考图5,最内侧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和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均为圆弧状。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的第一端与第一个第三引线201连接,第二端与第一个第四引线301连接;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的第一端与第二个第三引线202连接,第二端与第二个第四引线302连接;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的第一端与第三个第三引线203连接,第二端与第三个第四引线303连接。第一个第三引线201、第二个第三引线202和第三个第三引线203分别与第一电极1连接,第一个第四引线301、第二个第四引线302和第三个第四引线303分别与第二电极2连接。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与第一个第三引线201、第一个第四引线301形成第四电路,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与第二个第三引线202、第二个第四引线302形成第五电路,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与第三个第三引线203、第三个第四引线303形成第六电路。当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接通电源时,第四电路、第五电路和第六电路之间形成并联电路,各电路的电压电势相同,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器件变色均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最内侧第二导电部为方形,最内侧以外的第二导电部呈方形环状;最内侧第二导电部连接一第三引线或第四引线;各最内侧以外的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三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四引线。
参考图7,位于最内侧的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为方形,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和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呈方形环状。最内侧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与第三引线或者第四引线连接,图7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与第一个第四引线301连接,或者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还可以仅与第三引线连接。各最内侧以外的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三引线,第二端连接一第四引线,例如,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的第一端与第一个第三引线201连接,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的第二端与第二个第四引线302连接,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的第一端与第二个第三引线202连接,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的第二端与第三个第四引线303连接。第一个第三引线201和第二个第三引线202分别与第一电极1连接,第一个第四引线301、第二个第四引线302和第三个第四引线303分别与第二电极2连接。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第二导电部都可以为方形环状。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导电基底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最内侧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最内侧以外的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和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均为方形环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部同心设置。例如,参考图5至图8中的第一个第二导电部101、第二个第二导电部102和第三个第二导电部103同心设置。通过将各第二导电部同心设置,使得各第二导电部通电时电压电势分布均匀,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电致变色的均匀性。
可选地,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该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电致变色层120,电致变色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基底110和第二导电基底130之间。
其中,该电致变色器件还可以只包括第一导电基底110和电致变色层120,或者只包括第二导电基底130和电致变色层12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电基底,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包括第一导电膜、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导电膜包括至少两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布的第一导电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电部,外侧的所述第一导电部围绕内侧的所述第一导电部;
至少一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二引线;各所述第一引线连接第一电极,各所述第二引线连接第二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最内侧所述第一导电部为圆形,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一导电部呈圆弧状;所述最内侧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一所述第一引线或所述第二引线;各所述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二引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最内侧所述第一导电部为方形,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一导电部呈方形环状;所述最内侧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一所述第一引线或所述第二引线;各所述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一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二引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电基底,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包括第二导电膜、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所述第二导电膜包括至少两个由内至外依次排列的第二导电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电部,外侧的所述第二导电部围绕内侧的所述第二导电部;
至少一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三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四引线;各所述第三引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各所述第四引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部同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最内侧所述第二导电部为圆形,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二导电部呈圆弧状;所述最内侧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一所述第三引线或所述第四引线;各所述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三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四引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最内侧所述第二导电部为方形,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二导电部呈方形环状;所述最内侧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一所述第三引线或所述第四引线;各所述最内侧以外的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三引线,第二端连接一所述第四引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和所述第二导电基底之间。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32903.1A CN111897171A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32903.1A CN111897171A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97171A true CN111897171A (zh) | 2020-11-06 |
Family
ID=7323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32903.1A Pending CN111897171A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97171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515007U (zh) * | 2015-02-06 | 2015-07-29 | 海盐凌云威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等效电荷的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用电压传感器 |
CN205065341U (zh) * | 2015-10-29 | 2016-03-02 | 苏州紫昱天成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led灯丝 |
CN107621737A (zh) * | 2016-07-13 | 2018-01-23 | 武利铭 | 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 |
CN208737169U (zh) * | 2018-06-12 | 2019-04-12 | 合肥威迪变色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电阻层的电致变色玻璃、夹胶玻璃、中空玻璃 |
CN209198827U (zh) * | 2018-12-27 | 2019-08-02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热电致变色玻璃 |
CN110703530A (zh) * | 2019-10-30 | 2020-01-17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电加热及电磁屏蔽的电致变色汽车玻璃 |
-
2020
- 2020-08-18 CN CN202010832903.1A patent/CN11189717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515007U (zh) * | 2015-02-06 | 2015-07-29 | 海盐凌云威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等效电荷的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用电压传感器 |
CN205065341U (zh) * | 2015-10-29 | 2016-03-02 | 苏州紫昱天成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led灯丝 |
CN107621737A (zh) * | 2016-07-13 | 2018-01-23 | 武利铭 | 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 |
CN208737169U (zh) * | 2018-06-12 | 2019-04-12 | 合肥威迪变色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电阻层的电致变色玻璃、夹胶玻璃、中空玻璃 |
CN209198827U (zh) * | 2018-12-27 | 2019-08-02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热电致变色玻璃 |
CN110703530A (zh) * | 2019-10-30 | 2020-01-17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电加热及电磁屏蔽的电致变色汽车玻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24445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8874210B (zh) | 触摸传感器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 |
CN107153492B (zh) | 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面板 | |
US6930442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9960194B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5047687B (zh) |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411353B2 (en) | Transparent antenna and transparent antenna-equipped display device | |
CN108873515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TWI689908B (zh) | 顯示裝置 | |
CN114641862B (zh) |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 |
WO2020062935A1 (zh) | 电致变色器件、壳体、电子设备 | |
KR20150138719A (ko) | 정전기 방지를 위한 정전기 방지 전극이 배선된 터치 패널 | |
CN103207494B (zh) | 一种电致变色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5117069B (zh)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WO2015152479A1 (en) | Touch panel for improving cross structure of sensing pattern | |
CN107797346A (zh) |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1948859B (zh)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2181210A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150062528A (ko) | 터치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EP3809196B1 (en) | A display device having two transparent pixel panels arranged one above the other | |
CN111897171A (zh) |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显示装置 | |
CN114203764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210668375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9608013B2 (en) |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rray substrate | |
CN111430369B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