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7642B - 靠背 - Google Patents

靠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7642B
CN111887642B CN202010556606.9A CN202010556606A CN111887642B CN 111887642 B CN111887642 B CN 111887642B CN 202010556606 A CN202010556606 A CN 202010556606A CN 111887642 B CN111887642 B CN 111887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backrest
adjusting sleeve
lif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66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7642A (zh
Inventor
莫伟清
吴成
彭汉强
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eqiang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eqiang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eqiang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eqiang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66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7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7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7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7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7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02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adjustable in he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 A47C7/462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adjustable by mechanical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 A47C7/462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adjustable by mechanical means
    • A47C7/465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adjustable by mechanical means by pulling an elastic c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00Devices for securing together, or prevent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 F16B1/02Means for securing elements of mechanisms after operation
    • F16B1/04Means for securing elements of mechanisms after operation disengaged by movement of the actuating member of the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10Arrangements for lo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椅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靠背。它解决了现有靠背设计不合理等技术问题。本靠背包括靠背支撑块、靠背框和支撑架,还包括套设在靠背支撑块上并且可以相对靠背支撑块轴向升降的升降调节套,支撑架下侧与升降调节套顶部铰接连接,支撑架顶部和靠背框顶部铰接连接,在升降调节套和靠背支撑块之间设有上下位置调节自锁机构,在升降调节套和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支撑架角度的转动锁止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靠背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便于角度调节锁止。

Description

靠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椅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靠背。
背景技术
椅子是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家具或者办公用品。
椅子的结构繁多,特别是转椅。
在椅子中,一般的靠背其无法升降,因而使用受到限制,其次,有一些靠背可以升降的椅子,其升降采用螺丝或者销子进行位置调节后的锁死,这种方式虽然丰富了椅子的使用功能,但是,上述的这种调节方式其调节锁死操作极为不方便,设计不够人性化。
其次,在椅子中,为了能够使得背部有一个适合不同使用者的角度,一般的设计其在座垫下方设计一操控杆,并利用销孔实现靠背角度自由和取消自由,这种方式虽然具有如上的诸多优点,但是,这种方案并不能根据不同使用者去调节相应的靠背角度,推广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靠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靠背包括靠背支撑块、靠背框和支撑架,还包括套设在靠背支撑块上并且可以相对靠背支撑块轴向升降的升降调节套,支撑架下侧与升降调节套顶部铰接连接,支撑架顶部和靠背框顶部铰接连接,在升降调节套和靠背支撑块之间设有上下位置调节自锁机构,在升降调节套和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支撑架角度的转动锁止机构。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上下位置调节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调节套和靠背支撑块靠近人体的一侧面之间并且用于将升降调节套轴向相对靠背支撑块锁止的双向锁止组件,在升降调节套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升降调节套和外界连通的连通口,还包括贯穿连通口并且分别与靠背框的下端和双向锁止组件铰接连接的联动杆,在升降调节套和双向锁止组件之间设有当靠背框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联动杆迫使双向锁止组件取消锁止并且在释放外力后能够使得双向锁止组件重新将升降调节套和靠背支撑块锁止的弹性复位组件。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双向锁止组件包括设置在靠背支撑块靠近人体一面上并且沿着靠背支撑块轴向设置的第一锁止棘齿和与第一锁止棘齿平行的第二锁止棘齿,第一锁止棘齿的齿牙朝向和第二锁止棘齿的齿牙朝向相反,还包括上侧和升降调节套内部靠近人体一侧铰接的摆动块,在摆动块的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止棘齿啮合的第一棘爪,以及与所述第二锁止棘齿啮合的第二棘爪,所述的联动杆和摆动块铰接连接。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第一锁止棘齿的齿牙向人体一侧倾斜向上,所述第二锁止棘齿的齿牙向人体一侧倾斜向下,在靠背支撑块靠近人体一面上设有两处所述的第一锁止棘齿并且第二锁止棘齿位于两处第一锁止棘齿之间,在摆动块的下侧设有两个上述的第一棘爪,其中一个第一棘爪与其中一处第一锁止棘齿啮合,另外一个第一棘爪与另外一处第一锁止棘齿啮合,所述的第二棘爪位于两个第一棘爪之间。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升降调节套靠近人体一侧下部设有通孔,以及从通孔外孔口将通孔封闭的封闭块,连通口设置在封闭块上,在升降调节套靠近封闭块的一面设有位于通孔其外孔口上侧的第一圆弧槽,在封闭块靠近升降调节套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圆弧槽相对的第二圆弧槽并且第一圆弧槽轴心线和第二圆弧槽的轴心线重合,第一圆弧槽和第二圆弧槽之间形成轴空间,在摆动块的上侧连接有容纳于轴空间中的摆动轴。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摆动块上设有中心避让孔,联动杆一端伸入至中心避让孔中并且与中心避让孔铰接连接。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封闭块靠近升降调节套的一面设有插于中心避让孔中并且用于防止升降调节套向上脱离靠背支撑块的悬臂限制部,在靠背支撑块靠近人体的一面顶部设有上限制部,所述的悬臂限制部位于上限制部下方。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弹性复位组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并且贯穿通孔的复位弹簧,在摆动块靠近封闭块的一面两侧分别设有一伸入盲孔,在封闭块靠近摆动块的一面设有与所述伸入盲孔一一对应的限制销,复位弹簧一端伸入至伸入盲孔中,复位弹簧另一端套在限制销上。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靠背支撑块横向截面呈U形并且靠背支撑块的槽口朝向人体一侧。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靠背支撑块外壁设有若干U形卡槽,以及一一卡于U形卡槽中的U形加强件。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转动锁止机构包括:在支撑架的下侧连接有呈横向设置的圆柱部并且圆柱部和升降调节套的顶部铰接连接,在圆柱部和升降调节套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支撑架以圆柱部为支点顺时针过度向下摆动的前限位结构,在圆柱部和升降调节套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止支撑架以圆柱部为支点逆时针过度向下摆动的后限位结构,在圆柱部圆柱面下侧和升降调节套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支撑架与升降调节套之间角度的角度自锁止结构,以及控制所述角度自锁止结构取消调节支撑架与升降调节套之间锁止的控制组件。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角度自锁止结构包括连接在圆柱部下侧的下凸块,在下凸块的下端设有若干前后间隔分布的锁止槽体,在升降调节套顶部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定位槽体,在定位槽体内设有位于下凸块下方并且与定位槽体滑动连接的升降锁止板,升降锁止板上侧插于任意一锁止槽体中,在升降锁止板和定位槽体之间设有用于迫使升降锁止板具有向上运动趋势并使得升降锁止板上侧插于锁止槽体中的弹性组件。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定位槽体上侧与外界连通并且在升降调节套顶部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部,圆柱部位于定位槽体上侧内部并且圆柱部和支撑部之间通过铰接结构连接,在定位槽体下侧槽底设有向定位槽体槽口凸起的固定部,以及固定在固定部远离定位槽体槽底一侧并且与固定部间隔分布的限制板,固定部和限制板之间形成供升降锁止板升降滑动的空间,升降锁止板插于空间中。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前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凸块远离人体一侧的限制面,当限制面与定位槽体的槽底接触时则支撑架以圆柱部为支点顺时针向下摆动到极限位置。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后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圆柱部圆柱面后侧的弧形缺口并且弧形缺口的上侧和支撑架的下后侧形成弧形限制槽,在定位槽体上侧设有卡于弧形缺口中并且部分始终伸入至弧形限制槽中的弧形限位部。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连接在升降锁止板上的悬臂杆,在限制板上设有供悬臂杆插入的条形导向孔并且悬臂杆插于条形导向孔中,在悬臂杆的悬空端连接有从升降调节套上端向下穿出的控制绳索,控制绳索在外力作用下迫使悬臂杆向下位移从而使得升降锁止板向下脱离锁止槽体,并且在释放外力后所述的弹性组件迫使升降锁止板上侧重新插入任意一锁止槽体中。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控制绳索外套设有防护软管,并且在控制绳索远离悬臂杆的一端设有线控把手;所述的升降调节套套设在靠背支撑块上,在靠背支撑块一侧设有供所述防护软管卡入的卡槽,防护软管卡于卡槽中。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升降锁止板后表面中心的矩形凸块,在矩形凸块下端面连接有弹簧柱,以及上端套设在弹簧柱上的弹簧件,在固定部内部设有竖直空间,矩形凸块位于竖直空间中并且可以沿着竖直空间升降,弹簧件的下端作用在竖直空间的下侧内壁上。
在上述的靠背中,所述的铰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每个支撑部顶部的圆孔,在每个圆孔中分别设有与圆孔轴向固定连接的旋转按钮,在每个旋转按钮的内端分别连接有一六角头,在圆柱部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六角孔,所述的六角头插入相应的六角孔中。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靠背的优点在于:
双向锁止组件的双向锁止为向上移动方向和向下移动方向的锁止,确保升降调节套无法自行上下位移,以提供一个舒适靠背和高稳定性能的靠背。
上下位置调节后通过弹性复位组件进行重新锁止,操控方便且简单,设计更加人性化。
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可以在控制组件将角度自锁止结构取消调节支撑架与升降调节套之间锁止时的前后位置限定,在人体背部靠在与支撑架连接的靠背框上时可以避免支撑架前后不角度限制的过度转动而影响正常使用。
角度自锁止结构其可以将调节支撑架与升降调节套之间不同角度的锁止,以扩大适用范围,设计更加人性化。
控制组件可以便于操控是否自由转动和取消自由转动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靠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靠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本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去除靠背支撑块和升降调节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靠背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联动杆穿入连通口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3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转动锁止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靠背增加腰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靠背腰靠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靠背支撑块1、U形加强件11、靠背框2、支撑架3、升降调节套4、连通口40、通孔41、封闭块42、第一圆弧槽43、第二圆弧槽44、摆动轴45、双向锁止组件5、第一锁止棘齿50、第二锁止棘齿52、摆动块53、中心避让孔530、第一棘爪54、第二棘爪55、联动杆6、弹性复位组件7、复位弹簧70、伸入盲孔71、限制销7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靠背包括靠背支撑块1、靠背框2和支撑架3,还包括套设在靠背支撑块1上并且可以相对靠背支撑块1轴向升降的升降调节套4,升降调节套4的上端封闭,升降调节套4的下端具有敞口,以便于套在靠背支撑块1上。
支撑架3下侧与升降调节套4顶部铰接连接,支撑架3顶部和靠背框2顶部铰接连接,在升降调节套4和靠背支撑块1之间设有上下位置调节自锁机构。具体地,该所述的上下位置调节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调节套4和靠背支撑块1靠近人体的一侧面之间并且用于将升降调节套4轴向相对靠背支撑块1锁止的双向锁止组件5,双向锁止组件5为凹凸配合的双向锁止组件。
其次,双向锁止组件5的双向锁止为向上移动方向和向下移动方向的锁止,确保升降调节套4无法自行上下位移,以提供一个舒适靠背和高稳定性能的靠背。
具体地,如图3-8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向锁止组件5包括设置在靠背支撑块1靠近人体一面上并且沿着靠背支撑块1轴向设置的第一锁止棘齿50和与第一锁止棘齿50平行的第二锁止棘齿52,第一锁止棘齿50有若干个齿牙,同样,第二锁止棘齿52也有若干个齿牙,同时,靠背支撑块1横向截面呈U形并且靠背支撑块1的槽口朝向人体一侧。
而本实施例的第一锁止棘齿50和第二锁止棘齿52均直接成型在U形结构的靠背支撑块1内竖直底面上。靠背支撑块1为金属或者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在靠背支撑块1外壁设有若干U形卡槽,以及一一卡于U形卡槽中的U形加强件11。确保靠背支撑块1的结构强度,U形加强件11为金属件。
第一锁止棘齿50的齿牙朝向和第二锁止棘齿52的齿牙朝向相反,还包括上侧和升降调节套4内部靠近人体一侧铰接的摆动块53,在摆动块53的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止棘齿50啮合的第一棘爪54,以及与所述第二锁止棘齿52啮合的第二棘爪55,所述的联动杆6和摆动块53铰接连接。
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锁止棘齿50的齿牙向人体一侧倾斜向上,所述第二锁止棘齿52的齿牙向人体一侧倾斜向下,在靠背支撑块1靠近人体一面上设有两处所述的第一锁止棘齿50并且第二锁止棘齿52位于两处第一锁止棘齿50之间,在摆动块53的下侧设有两个上述的第一棘爪54,其中一个第一棘爪54与其中一处第一锁止棘齿50啮合,另外一个第一棘爪54与另外一处第一锁止棘齿50啮合,所述的第二棘爪55位于两个第一棘爪54之间。
第一锁止棘齿50和第一棘爪54约束升降调节套4不能自行向下位移,第二锁止棘齿52和第二棘爪55约束升降调节套4不能自行向上位移,即,上述的双向锁止。
在升降调节套4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升降调节套4和外界连通的连通口40,还包括贯穿连通口40并且分别与靠背框2的下端和双向锁止组件5铰接连接的联动杆6,在升降调节套4和双向锁止组件5之间设有当靠背框2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联动杆6迫使双向锁止组件5取消锁止并且在释放外力后能够使得双向锁止组件5重新将升降调节套4和靠背支撑块1锁止的弹性复位组件7。
外力是使用者施加的,外力的施力方向为:握持靠背框2下端并向人体一侧施力,由于靠背支撑块1、靠背框2、支撑架3和联动杆6的连接处为铰接连接,受制于联动杆6的联动,此时的第一棘爪54脱离第一锁止棘齿50,第二棘爪55脱离第二锁止棘齿52,靠背框2会随着升降调节套4被施加的轴向向上或者向下外力而位置发生变化,达到一个设定位置高度的舒适靠背。
其次,在升降调节套4靠近人体一侧下部设有通孔41,以及从通孔外孔口将通孔封闭的封闭块42,连通口40设置在封闭块42上,在升降调节套4靠近封闭块42的一面设有位于通孔其外孔口上侧的第一圆弧槽43,在封闭块42靠近升降调节套4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圆弧槽43相对的第二圆弧槽44并且第一圆弧槽43轴心线和第二圆弧槽44的轴心线重合,第一圆弧槽43和第二圆弧槽44之间形成轴空间,在摆动块53的上侧连接有容纳于轴空间中的摆动轴45。
利用封闭块42的设计,其可以将摆动块53和弹性复位组件7集成一个模块,以便于后续的组装。
封闭块42为矩形块,封闭块4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若干螺丝将封闭块42固定在升降调节套4上。
另外,在摆动块53上设有中心避让孔530,联动杆6一端伸入至中心避让孔530中并且与中心避让孔530铰接连接。中心避让孔530其可以便于联动杆6的伸入并与联动杆6连接,而联动杆6的宽度略小于中心避让孔530沿着摆动块53宽度方向上的内径,以确保能够顺利插入并装配连接。
封闭块42设计中心避让孔530后其形成一个环形结构,不仅能减轻重量,而且还可以使得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以进一步缩小升降调节套的内径。
还有,在封闭块42靠近升降调节套4的一面设有插于中心避让孔530中并且用于防止升降调节套4向上脱离靠背支撑块1的悬臂限制部46,在靠背支撑块1靠近人体的一面顶部设有上限制部10,所述的悬臂限制部46位于上限制部10下方。悬臂限制部46位于联动杆6上方。当悬臂限制部46与上限制部10接触时,则说明升降调节套4其已经上升到极限位置,确保了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同时,连通口40为腰型孔,可以限制联动杆6的上下摆动角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弹性复位组件7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并且贯穿通孔41的复位弹簧70,在摆动块53靠近封闭块42的一面两侧分别设有一伸入盲孔71,在封闭块42靠近摆动块53的一面设有与所述伸入盲孔71一一对应的限制销72,复位弹簧70一端伸入至伸入盲孔71中,复位弹簧70另一端套在限制销72上。
两根复位弹簧70其可以确保摆动块53复位的及时性,以及可以避免复位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偏位等等现象。当第一棘爪54脱离第一锁止棘齿50,以及第二棘爪55脱离第二锁止棘齿52时,此时的复位弹簧70被压缩,同时,设计的复位弹簧70其可以确保第一棘爪54和第一锁止棘齿50,以及第二棘爪55和第二锁止棘齿52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时始终啮合在一起,也就可以确保靠背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铰接连接均为铰轴和轴孔的配合方式。
如图1-3所示,在升降调节套4和支撑架3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支撑架3角度的转动锁止机构。支撑架3呈V形,而升降调节套4和靠背支撑块1的横向截面均呈U形。升降调节套4套在呈竖直设置的靠背支撑块1上并且可以相对靠背支撑块1轴向移动。
如图7和图9-10所示,该转动锁止机构包括:在支撑架3的下侧连接有呈横向设置的圆柱部30并且圆柱部30和升降调节套4的顶部铰接连接,支撑架3和圆柱部30一体加工成型,例如,注塑一体成型,在圆柱部30和升降调节套4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支撑架3以圆柱部30为支点顺时针过度向下摆动的前限位结构,在圆柱部30和升降调节套4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止支撑架3以圆柱部30为支点逆时针过度向下摆动的后限位结构,在圆柱部30圆柱面下侧和升降调节套4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支撑架3与升降调节套4之间角度的角度自锁止结构,以及控制所述角度自锁止结构取消调节支撑架3与升降调节套4之间锁止的控制组件。
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可以在控制组件将角度自锁止结构取消调节支撑架3与升降调节套4之间锁止时的前后位置限定,在人体背部靠在与支撑架3连接的靠背框上时可以避免支撑架3前后不角度限制的过度转动而影响正常使用。
角度自锁止结构其可以将调节支撑架3与升降调节套4之间不同角度的锁止,以扩大适用范围,设计更加人性化。
控制组件可以便于操控是否自由转动和取消自由转动的切换。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角度自锁止结构包括连接在圆柱部30下侧的下凸块31,圆柱部30和下凸块31注塑一体成型,在下凸块31的下端设有若干前后间隔分布的锁止槽体32,在升降调节套4顶部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定位槽体4a,在定位槽体4a内设有位于下凸块31下方并且与定位槽体4a滑动连接的升降锁止板4b,升降锁止板4b上侧插于任意一锁止槽体32中,在升降锁止板4b和定位槽体4a之间设有用于迫使升降锁止板4b具有向上运动趋势并使得升降锁止板4b上侧插于锁止槽体32中的弹性组件。进一步地,该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升降锁止板4b后表面中心的矩形凸块4q,在矩形凸块4q下端面连接有弹簧柱4w,以及上端套设在弹簧柱4w上的弹簧件4r,在固定部4d内部设有竖直空间4x,矩形凸块4q位于竖直空间4x中并且可以沿着竖直空间4x升降,弹簧件4r的下端作用在竖直空间4x的下侧内壁上。
当控制组件控制升降锁止板4b向下脱离定位槽体4a并且又重新需要角度锁止时,此时的弹簧件4r被压缩,同时控制组件其自身取消对升降锁止板4b的控制,而升降锁止板4b在弹簧件4r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得升降锁止板4b向上插入一定位槽体4a中,实现角度锁止。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11所示,定位槽体4a上侧与外界连通并且在升降调节套4顶部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部4c,圆柱部30位于定位槽体4a上侧内部并且圆柱部30和支撑部4c之间通过铰接结构连接,该铰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每个支撑部4c顶部的圆孔4t,在每个圆孔4t中分别设有与圆孔4t轴向固定连接的旋转按钮4y,在每个旋转按钮4y的内端分别连接有一六角头4u,在圆柱部30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六角孔35,所述的六角头4u插入相应的六角孔35中。
旋转按钮4y为带扭簧的旋转按钮,其为现有技术。
采用六角孔35和六角头4u其可以实现两者周向固定连接,以便于支撑架3角度调节。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定位槽体4a下侧槽底设有向定位槽体4a槽口凸起的固定部4d,以及固定在固定部4d远离定位槽体4a槽底一侧并且与固定部4d间隔分布的限制板4e,限制板4e通过若干螺钉固定在固定部4d的相对圆筒中,固定部4d和限制板4e之间形成供升降锁止板4b升降滑动的空间,升降锁止板4b插于空间中,空间其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可以确保升降锁止板4b升降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前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凸块31远离人体一侧的限制面310,当限制面310与定位槽体4a的槽底接触时则支撑架3以圆柱部30为支点顺时针向下摆动到极限位置。
其次,后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圆柱部30圆柱面后侧的弧形缺口33并且弧形缺口33的上侧和支撑架3的下后侧形成弧形限制槽34,在定位槽体4a上侧设有卡于弧形缺口33中并且部分始终伸入至弧形限制槽34中的弧形限位部。弧形限位部与弧形限制槽34匹配,以及部分伸入至弧形缺口33中,可以扩大接触面以及进一步提高支撑架3相对升降调节套4转动的平稳性,同时,还可以起到向后转动的角度限定。
另外,控制组件包括连接在升降锁止板4b上的悬臂杆4f,在限制板4e上设有供悬臂杆4f插入的条形导向孔4g并且悬臂杆4f插于条形导向孔4g中,在悬臂杆4f的悬空端连接有从升降调节套4上端向下穿出的控制绳索4h,控制绳索4h在外力作用下迫使悬臂杆4f向下位移从而使得升降锁止板4b向下脱离锁止槽体32,并且在释放外力后所述的弹性组件迫使升降锁止板4b上侧重新插入任意一锁止槽体32中。优化方案,在控制绳索4h外套设有防护软管4j,防护软管4j为金属软管,并且在控制绳索4h远离悬臂杆4f的一端设有线控把手4k,线控把手4k其可以实现对控制绳索4h的收卷并能防止控制绳索4h自由放卷,在这个状态时,升降锁止板其脱离锁止槽体32,而支撑架3则可以自由转动,同时,这种线控把手4k其属于现有技术,属于商购品,线控把手4k还可以是单向旋转阻尼器,只有当线控把手4k取消对控制绳索4h收卷时,那么弹性组件则通过恢复弹力而使得升降锁止板重新插入一锁止槽体32;所述的升降调节套4套设在靠背支撑块1上,在靠背支撑块1一侧设有供所述防护软管4j卡入的卡槽12,防护软管4j卡于卡槽12中。
其次,在定位槽体中还设有位于悬臂杆4f悬空端下方并与定位槽体转动连接的转向轮4p,控制绳索4h环绕转向轮4p,而防护软管4j其上端则与转向轮4p留有一定距离,以避免接触而导致两者的磨损。
另外,悬臂杆4f和矩形凸块4q连为一体式结构,其可以便于加工制造,同时,还包括用于将定位槽体靠近人体一侧槽口封闭的封闭面板4z,以对悬臂杆4f和控制绳索等等部件进行防护。
如图12所示,在靠背框2的内侧下部连接有腰靠组件100。
具体地,如图13所示,该腰靠组件100包括连接在靠背框2内侧下部的竖直支撑筒101,以及插于竖直支撑筒101上的升降插块102,连接在升降插块102上端的腰靠103,在升降插块102靠近人体的一侧面设有沿着升降插块102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槽体104,条形槽体104的下端和外界连通,条形槽体104的上端延长至升降插块102的中部以上,在条形槽体104的槽底设有若干沿着条形槽体104长度方向设置的半圆凹陷105,竖直支撑筒101内壁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卡于所述条形槽体104中的内凸导向部106,在竖直支撑筒101的上端靠近人体一侧设有条形孔体107,在条形孔体107长轴两端分别设有一穿钉块108,在每块穿钉块108上分别穿设有一调节钉109,调节钉109各自插于一半圆凹陷105种。通过插于不同半圆凹陷105中,可以实现腰靠103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调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靠背,包括靠背支撑块(1)、靠背框(2)和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靠背支撑块(1)上并且可以相对靠背支撑块(1)轴向升降的升降调节套(4),支撑架(3)下侧与升降调节套(4)顶部铰接连接,支撑架(3)顶部和靠背框(2)顶部铰接连接,在升降调节套(4)和靠背支撑块(1)之间设有上下位置调节自锁机构,在升降调节套(4)和支撑架(3)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支撑架(3)角度的转动锁止机构;
所述的上下位置调节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调节套(4)和靠背支撑块(1)靠近人体的一侧面之间并且用于将升降调节套(4)轴向相对靠背支撑块(1)锁止的双向锁止组件(5),在升降调节套(4)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升降调节套(4)和外界连通的连通口(40),还包括贯穿连通口(40)并且分别与靠背框(2)的下端和双向锁止组件(5)铰接连接的联动杆(6),在升降调节套(4)和双向锁止组件(5)之间设有当靠背框(2)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联动杆(6)迫使双向锁止组件(5)取消锁止并且在释放外力后能够使得双向锁止组件(5)重新将升降调节套(4)和靠背支撑块(1)锁止的弹性复位组件(7);
所述双向锁止组件(5)包括设置在靠背支撑块(1)靠近人体一面上并且沿着靠背支撑块(1)轴向设置的第一锁止棘齿(50)和与第一锁止棘齿(50)平行的第二锁止棘齿(52),第一锁止棘齿(50)的齿牙朝向和第二锁止棘齿(52)的齿牙朝向相反,还包括上侧和升降调节套(4)内部靠近人体一侧铰接的摆动块(53),在摆动块(53)的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止棘齿(50)啮合的第一棘爪(54),以及与所述第二锁止棘齿(52)啮合的第二棘爪(55),所述的联动杆(6)和摆动块(53)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锁止棘齿(50)的齿牙向人体一侧倾斜向上,所述第二锁止棘齿(52)的齿牙向人体一侧倾斜向下,在靠背支撑块(1)靠近人体一面上设有两处所述的第一锁止棘齿(50)并且第二锁止棘齿(52)位于两处第一锁止棘齿(50)之间,在摆动块(53)的下侧设有两个上述的第一棘爪(54),其中一个第一棘爪(54)与其中一处第一锁止棘齿(50)啮合,另外一个第一棘爪(54)与另外一处第一锁止棘齿(50)啮合,所述的第二棘爪(55)位于两个第一棘爪(54)之间;
所述的转动锁止机构包括:在支撑架(3)的下侧连接有呈横向设置的圆柱部(30)并且圆柱部(30)和升降调节套(4)的顶部铰接连接,在圆柱部(30)和升降调节套(4)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支撑架(3)以圆柱部(30)为支点顺时针过度向下摆动的前限位结构,在圆柱部(30)和升降调节套(4)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止支撑架(3)以圆柱部(30)为支点逆时针过度向下摆动的后限位结构,在圆柱部(30)圆柱面下侧和升降调节套(4)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支撑架(3)与升降调节套(4)之间角度的角度自锁止结构,以及控制所述角度自锁止结构取消调节支撑架(3)与升降调节套(4)之间锁止的控制组件;
所述的角度自锁止结构包括连接在圆柱部(30)下侧的下凸块(31),在下凸块(31)的下端设有若干前后间隔分布的锁止槽体(32),在升降调节套(4)顶部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定位槽体(4a),在定位槽体(4a)内设有位于下凸块(31)下方并且与定位槽体(4a)滑动连接的升降锁止板(4b),升降锁止板(4b)上侧插于任意一锁止槽体(32)中,在升降锁止板(4b)和定位槽体(4a)之间设有用于迫使升降锁止板(4b)具有向上运动趋势并使得升降锁止板(4b)上侧插于锁止槽体(32)中的弹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调节套(4)靠近人体一侧下部设有通孔(41),以及从通孔外孔口将通孔封闭的封闭块(42),连通口(40)设置在封闭块(42)上,在升降调节套(4)靠近封闭块(42)的一面设有位于通孔其外孔口上侧的第一圆弧槽(43),在封闭块(42)靠近升降调节套(4)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圆弧槽(43)相对的第二圆弧槽(44)并且第一圆弧槽(43)轴心线和第二圆弧槽(44)的轴心线重合,第一圆弧槽(43)和第二圆弧槽(44)之间形成轴空间,在摆动块(53)的上侧连接有容纳于轴空间中的摆动轴(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块(53)上设有中心避让孔(530),联动杆(6)一端伸入至中心避让孔(530)中并且与中心避让孔(530)铰接连接;所述的封闭块(42)靠近升降调节套(4)的一面设有插于中心避让孔(530)中并且用于防止升降调节套(4)向上脱离靠背支撑块(1)的悬臂限制部(46),在靠背支撑块(1)靠近人体的一面顶部设有上限制部(10),所述的悬臂限制部(46)位于上限制部(10)下方,悬臂限制部(46)位于联动杆(6)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复位组件(7)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并且贯穿通孔(41)的复位弹簧(70),在摆动块(53)靠近封闭块(42)的一面两侧分别设有一伸入盲孔(71),在封闭块(42)靠近摆动块(53)的一面设有与所述伸入盲孔(71)一一对应的限制销(72),复位弹簧(70)一端伸入至伸入盲孔(71)中,复位弹簧(70)另一端套在限制销(7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体(4a)上侧与外界连通并且在升降调节套(4)顶部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部(4c),圆柱部(30)位于定位槽体(4a)上侧内部并且圆柱部(30)和支撑部(4c)之间通过铰接结构连接,在定位槽体(4a)下侧槽底设有向定位槽体(4a)槽口凸起的固定部(4d),以及固定在固定部(4d)远离定位槽体(4a)槽底一侧并且与固定部(4d)间隔分布的限制板(4e),固定部(4d)和限制板(4e)之间形成供升降锁止板(4b)升降滑动的空间,升降锁止板(4b)插于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凸块(31)远离人体一侧的限制面(310),当限制面(310)与定位槽体(4a)的槽底接触时则支撑架(3)以圆柱部(30)为支点顺时针向下摆动到极限位置;
所述的后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圆柱部(30)圆柱面后侧的弧形缺口(33)并且弧形缺口(33)的上侧和支撑架(3)的下后侧形成弧形限制槽(34),在定位槽体(4a)上侧设有卡于弧形缺口(33)中并且部分始终伸入至弧形限制槽(34)中的弧形限位部;
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连接在升降锁止板(4b)上的悬臂杆(4f),在限制板(4e)上设有供悬臂杆(4f)插入的条形导向孔(4g)并且悬臂杆(4f)插于条形导向孔(4g)中,在悬臂杆(4f)的悬空端连接有从升降调节套(4)上端向下穿出的控制绳索(4h),控制绳索(4h)在外力作用下迫使悬臂杆(4f)向下位移从而使得升降锁止板(4b)向下脱离锁止槽体(32),并且在释放外力后所述的弹性组件迫使升降锁止板(4b)上侧重新插入任意一锁止槽体(32)中;
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升降锁止板(4b)后表面中心的矩形凸块(4q),在矩形凸块(4q)下端面连接有弹簧柱(4w),以及上端套设在弹簧柱(4w)上的弹簧件(4r),在固定部(4d)内部设有竖直空间(4x),矩形凸块(4q)位于竖直空间(4x)中并且可以沿着竖直空间(4x)升降,弹簧件(4r)的下端作用在竖直空间(4x)的下侧内壁上。
CN202010556606.9A 2020-06-17 2020-06-17 靠背 Active CN111887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6606.9A CN111887642B (zh) 2020-06-17 2020-06-17 靠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6606.9A CN111887642B (zh) 2020-06-17 2020-06-17 靠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7642A CN111887642A (zh) 2020-11-06
CN111887642B true CN111887642B (zh) 2024-03-01

Family

ID=73206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6606.9A Active CN111887642B (zh) 2020-06-17 2020-06-17 靠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764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19601B1 (ko) * 2005-11-21 2006-09-06 주식회사 코아스웰 틸팅리미트 및 로킹 가능한 의자
CN202009873U (zh) * 2011-01-27 2011-10-19 陈敬铭 办公椅的椅背高度调整装置
CN106724258A (zh) * 2016-12-31 2017-05-31 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 椅背的倾仰调节机构及椅子
CN108968478A (zh) * 2018-09-27 2018-12-11 浙江粤强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转椅靠背框的支撑机构
CN210018588U (zh) * 2019-06-03 2020-02-07 廖建甜 一种椅背弧度可调的座椅
CN210169464U (zh) * 2019-06-28 2020-03-24 浙江粤强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带可折叠靠背的椅子
CN212787998U (zh) * 2020-06-17 2021-03-26 浙江粤强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靠背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2652B1 (en) * 2000-11-29 2002-07-23 Haworth, Inc. He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19601B1 (ko) * 2005-11-21 2006-09-06 주식회사 코아스웰 틸팅리미트 및 로킹 가능한 의자
CN202009873U (zh) * 2011-01-27 2011-10-19 陈敬铭 办公椅的椅背高度调整装置
CN106724258A (zh) * 2016-12-31 2017-05-31 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 椅背的倾仰调节机构及椅子
CN108968478A (zh) * 2018-09-27 2018-12-11 浙江粤强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转椅靠背框的支撑机构
CN210018588U (zh) * 2019-06-03 2020-02-07 廖建甜 一种椅背弧度可调的座椅
CN210169464U (zh) * 2019-06-28 2020-03-24 浙江粤强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带可折叠靠背的椅子
CN212787998U (zh) * 2020-06-17 2021-03-26 浙江粤强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靠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7642A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5681B (zh) 一种大行程座椅扶手机构
KR101344437B1 (ko) 다기능 의자 어셈블리
ITVE20100062A1 (it) Meccanismo per sedie da ufficio provvisto di dispositivo di regolazione della forza di oscillazione.
CN212787994U (zh) 靠背上下位置调节自锁机构
CN111887642B (zh) 靠背
KR101528509B1 (ko) 의자 어셈블리
CN111802847B (zh) 靠背及其上下位置调节自锁机构
CN111743341B (zh) 靠背及升降调节套和支撑架的转动锁止机构
US11517112B2 (en) Cam adjustment device for lifting and lowering armrest and chair having the same
CN212787998U (zh) 靠背
CN212787997U (zh) 升降调节套和支撑架的转动锁止机构
US11701989B2 (en) Reversible headrest
JP5613411B2 (ja) 家具用レバー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椅子
US11202509B2 (en) Chair
WO2023207088A1 (zh) 一种椅背升降机构
US20200205573A1 (en) Chair
JP6625017B2 (ja) 肘掛け、及び、椅子
KR100229441B1 (ko) 자동차용 이동식 헤드레스트
JP5601818B2 (ja) ロッキング椅子
US20200130540A1 (en) Seat assembly having a reclining mechanism
CN113951658B (zh) 椅子以及前翻转调节式靠背
CN216675253U (zh) 一种靠背调整机构
CN218127752U (zh) 一种沙发的功能性头枕结构
US11026514B2 (en) Adjustment device for a chair with rocking mechanism
CN220777885U (zh) 一种新型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