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5231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5231A
CN111885231A CN202010709704.1A CN202010709704A CN111885231A CN 111885231 A CN111885231 A CN 111885231A CN 202010709704 A CN202010709704 A CN 202010709704A CN 111885231 A CN111885231 A CN 111885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mobile terminal
infrared light
ambient gas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97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泳忠
吴桂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renma Combin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Quan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renma Combin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Quan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renma Combin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Quan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renma Combin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Quan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97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5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5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73Control unit therefor
    • G01N33/0075Control unit therefor for multiple spatially distributed sensors, e.g.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1Combinations with auxiliary equipment, e.g. with clocks or memoranda p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红外光源和传感器,壳体内设有环境气体腔室,壳体上设有与环境气体腔室连通的开口,传感器设于环境气体腔室内,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环境气体腔室中的环境气体之后的红外光波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能够检测环境气体的成分,丰富移动终端的功能,满足用户对环境气体成分检测的需求。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移动终端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以手机为例,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手机仅仅用作单纯的通讯工具,而是希望手机能够具有更多的功能。但是目前手机的功能单一,并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移动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旨在丰富移动终端的功能,满足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不同需求。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红外光源和传感器,壳体内设有环境气体腔室,壳体上设有与环境气体腔室连通的开口,传感器设于环境气体腔室内,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环境气体腔室中的环境气体之后的红外光波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传感器还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用于通过开口检测壳体外的红外辐射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或热成像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为气体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传感器与开口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传感器为红外热电堆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传感器设于红外光源的光线的出光方向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反射微镜,反射微镜设于壳体内且位于红外光源的光线的出光方向上,用于将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第一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反射微镜可转动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盖设于开口处的盖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传感器和/或红外光源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红外光源和传感器。壳体内具有环境气体腔室和与环境气体腔室连通的开口,使得外界环境气体可以通过环境气体开口进入环境气体腔室内。红外光源和传感器设置于环境气体腔室内,红外光源可以向环境气体发射红外光,环境气体内不同的环境气体成分会选择性地吸收特定的红外波段以形成红外光波信息。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能够检测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环境气体腔室中的环境气体之后的红外光波信息。由于不同环境气体对红外光波的吸收情况和衰减程度均不同,能够根据第一传感器获取的红外光波信息确定环境气体成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能够检测环境气体的成分,丰富移动终端的功能,满足用户对环境气体成分检测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气体腔室;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第三侧壁;114、第四侧壁;120、开口;130、盖体;
200、红外光源;
300、第一传感器;
400、第二传感器;
500、反射微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红外探测器、传感器、红外检测设备及成型方法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手机上集成温度测量模块可以扩展手机的应用场景,用户无需携带额外的测温模块,便可以随时随地测量物体或者人体的温度。结合软件应用功能,温度数据还可以上传到云端、自动记录和分析趋势,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流行病期间对疫情的防控和监测,也能满足用户日常温度测量的需求。
移动终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尤其是手机,具有各种特殊的功能。在环境日益劣化的今天,测试环境气体中的成分是非常必要的。在手机内集成环境气体测量模块后,用户可以随时监测自身所处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并发出警示,避免有毒有害环境气体对人体造成损害。
目前大多数的手机测温或者是测环境气体浓度的功能,都是通过蓝牙连接外设和手机实现的,这种方式较为繁琐,使用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本发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中示出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为了更清晰地展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1中以点划线示意出移动终端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00、红外光源200和传感器,壳体100内设有环境气体腔室110,壳体100上设有与环境气体腔室110连通的开口120;红外光源200,设置于环境气体腔室110,红外光源200用于发射红外光,以使环境气体腔室110内的环境气体能够吸收红外光形成红外光波信息;传感器,设置于环境气体腔室110,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300,第一传感器300用于检测红外光源200发出的光线照射环境气体腔室110中的环境气体后的红外光波信息。
第一传感器300例如为气体传感器,使得第一传感器300能够获取环境气体的红外光波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00、红外光源200和传感器。壳体100内具有环境气体腔室110和与环境气体腔室110连通的开口120,使得外界环境气体可以通过环境气体开口120进入环境气体腔室110内。红外光源200可以向环境气体发射红外光,环境气体内不同的环境气体成分会选择性地吸收特定的红外波段以形成红外光波信息。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300,第一传感器300用于检测红外光源200发出的光线照射环境气体腔室110中的环境气体后的红外光波信息。由于不同环境气体对红外光波的吸收情况和衰减程度均不同,能够根据第一传感器300获取的红外光波信息确定环境气体成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能够检测环境气体的成分,丰富移动终端的功能,满足用户对环境气体成分检测的需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与传感器和/或红外光源200电连接。
例如控制器与传感器的第一传感器300电连接,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一传感器300检测到的红外光波信息确定环境气体的成分。此外,控制器不仅可以通过红外光波信息确定环境气体中的成分,还可以根据红外光波信息确定环境气体中各成分的浓度。
移动终端上可以专门设置用于处理环境气体的控制器,或者控制器可以集成于移动终端的总处理器上,只要处理器能够根据红外光波信息确定环境气体中的成分即可。
可选的,控制器还可以与红外光源200电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红外光源200的开启和关闭。
红外光源200的设置位置有多种,只要红外光源能够向环境气体腔室110内的环境气体照射红外光线即可。例如红外光源200设置于环境气体腔室110内。
环境气体腔室110的尺寸不做限定,只要环境气体腔室110能够令传感器和红外光源200置于其中即可。环境气体腔室110在移动终端上的设置位置有多种,环境气体腔室110可以设置于移动终端的背面,即环境气体腔室110可以设置于移动终端的非显示面。
红外光源200和第一传感器300的相对位置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300设于红外光源200的光线的出光方向上。使得第一传感器300能够接收更多的红外光波信息。
例如,红外光源200和第一传感器300分设于开口120的两侧,以使经由开口120进入的环境气体能够吸收红外光并形成红外光波信息。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环境气体由开口120进入环境气体腔室110内,红外光源200照射环境气体,吸收红外光源200后的环境气体形成红外光波信息,第一传感器300可以获取红外光波信息。红外光源200和第一传感器300分设于开口120的两侧,既能够保证第一传感器300可以获取红外光波信息,还能够减小环境气体腔室110的体积,减小吸收红外光波后的环境气体和第一传感器300之间的距离,提高检测准确性。
红外光源200和第一传感器300例如沿出光方向相对设置,即传感器300位于红外光源200发射方向上,传感器300位于红外光的路径上,使得环境气体所形成红外光波信息能够沿出光方向直接射向传感器300。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还包括反射微镜500,反射微镜500设置于壳体100内并位于红外光源200的出光方向上,反射微镜500用于将红外光源200发出的光线反射至第一传感器300。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红外光不能够直接抵达第一传感器300时,通过设置反射微镜500,对反射微镜500能够反射红外光信息,令红外光信息能够抵达第一传感器300。通过设置反射微镜500使得红外光源200和第一传感器300的相对位置比较灵活,能够进一步减小红外光源200和第一传感器300之间的距离,减小环境气体腔室110的体积。
可选的,如图3所示,环境气体腔室110由侧壁围合形成,红外光源200和第一传感器300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侧壁,环境气体腔室110内还设置有反射微镜500,反射微镜500用于反射红外光波信息以使第一传感器300能够接收红外光波信息。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红外光源200和第一传感器30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侧壁,即第一传感器300没有位于红外光的发射路径上,红外光不能够直接抵达传感器300。通过设置反射微镜500,使得反射微镜500能够反射红外光波信息,令红外光波能够抵达第一传感器30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反射微镜500固定设置,使得反射微镜500能够反射红外光波信息至传感器300。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反射微镜500可转动设置,以改变反射微镜500和第一传感器300之间的相对角度。即反射微镜500和第一传感器300之间的相对角度可调,通过转动反射微镜500,可以使得更多的红外光波信息抵达第一传感器300。且即使反射微镜500的体积较小,也可以通过转动反射微镜500,令第一传感器300可以吸收足够的红外光波信息,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环境气体腔室110的形状不做限定,环境气体腔室110可以为球形、椭球形、冷锥形或棱柱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气体腔室110为四棱柱形,环境气体腔室110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环境气体腔室11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
当红外光源200和传感器300在环境气体腔室110内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时,红外光源200例如设置于第一侧壁111,环境气体腔室110例如设置于第二侧壁112。
当红外光源200和传感器300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侧壁时,红外光源200例如设置于第一侧壁111,传感器300例如设置于第三侧壁113。
开口120的设置位置有多种,开口120例如设置于第四侧壁114,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丰富移动终端的功能,传感器还包括第二传感器400,第二传感器400用于通过开口120检测壳体100外的红外辐射信息。可选的,控制器还可以与第二传感器400电连接。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二传感器400能够检测壳体100外的红外辐射信息,根据红外辐射信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周侧环境温度,使得移动终端的功能更加多样化。
第二传感器400例如为温度传感器或热成像传感器,通过第二传感器400能够获取温度信息,便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获取周围环境或者自身身体温度;或者,根据需求,通过第二传感器400能够获取热图像信息。
第二传感器400的设置位置有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400和开口120相对设置,即第二传感器400朝向开口120设置,第二传感器400和开口120之间的距离较短,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第二传感器400可以为红外热电堆传感器,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控制器例如还可以接收温度信息并跟踪和记录温度信息,便于用于查询历史温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20处例如还盖设有盖体130。通过盖体130能够提供保护,提高环境气体腔室110内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电子书、电视机、门禁、智能固定电话、控制台等设备。
请一并参阅图4,图4示出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可以为上述的移动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令环境气体由移动终端上的开口120进入环境气体腔室110。
环境气体由移动终端上的开口120进入环境气体腔室110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移动终端上设置有盖设于开口120处的盖体130,打开盖体130,使得环境气体能够由开口120处进入环境气体腔室110。
或者,移动终端上的开口120敞口设置,环境气体始终能够由开口120处进入环境气体腔室110。
步骤S102:向环境气体发射红外光,使得环境气体吸收红外光并形成红外光波信息。
向环境气体发射红外光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开启红外光源200,使得红外光源200向环境气体发射红外光
出发红外光源200开启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移动终端上设置有控制红外光源200工作状态的触摸开关,通过触摸开关控制红外光源200开启。例如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相关联的应用控制触摸开关。或者移动终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红外光源200工作状态的机械开关,通过机械开关控制红外光源200开启。
或者红外光源200的开关和移动终端的定位功能相关联,当移动终端处于预设位置时,红外光源200开启。
或者,红外光源200始终处于常开状态,红外光源200始终能够向环境气体发射红外光。
步骤S103:根据红外光波信息确定环境气体的成分。
移动终端上例如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控制器和第一传感器300,第一传感器300用于获取红外光波信息,控制器用于根据红外光波信息确定气体的成分。
第一传感器300开启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移动终端上设置有控制第一传感器300工作状态的触摸开关,通过触摸开关控制第一传感器300开启。例如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相关联的应用控制第一传感器300的触摸开关。或者移动终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传感器300工作状态的机械开关,通过机械开关控制第一传感器300开启。或者第一传感器300的开关和移动终端的定位功能相关联,当移动终端处于预设位置时,第一传感器300开启。或者,第一传感器300终处于常开状态,第一传感器300始终能够获取红外光波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中,首先通过步骤S101能够使得环境气体从开口120处进入气体腔室110内;然后通过步骤S102能够向环境气体发射红外光,环境气体内不同的环境气体成分会选择性地吸收特定的红外波段,因此能够形成红外光波信息。最后通过步骤S103能够确定环境气体的成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能够检测环境气体的成分,丰富移动终端的功能,满足用户对环境气体成分检测的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另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流程图。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01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2’:打开位于环境气体腔室110内的第二传感器400,令第二传感器400获取环境气体的温度。
第二传感器400开启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移动终端上设置有控制第二传感器400工作状态的触摸开关,通过触摸开关控制第二传感器400开启。例如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相关联的应用控制第二传感器400的触摸开关。或者移动终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传感器400工作状态的机械开关,通过机械开关控制第二传感器400开启。或者第二传感器400的开关和移动终端的定位功能相关联,当移动终端处于预设位置时,传感器300开启。或者,第二传感器400终处于常开状态,第二传感器400始终能够获取温度信息。
步骤S102’和步骤S102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定,步骤S102’可以在步骤S102之前进行,或者步骤S102’可以在步骤S102之后进行。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02’还可以获取环境温度信息,便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获取周围环境或者自身身体温度。
移动终端上例如还设置有存储器,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例如还包括:存储环境气体的成分信息和温度信息。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红外光源和传感器,
所述壳体内设有环境气体腔室,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环境气体腔室连通的开口,
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环境气体腔室内,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所述环境气体腔室中的环境气体之后的红外光波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通过所述开口检测所述壳体外的红外辐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或热成像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为气体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为红外热电堆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红外光源的光线的出光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微镜,所述反射微镜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红外光源的光线的出光方向上,用于将所述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微镜可转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开口处的盖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和/或所述红外光源电连接。
CN202010709704.1A 2020-07-22 2020-07-22 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1885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9704.1A CN111885231A (zh) 2020-07-22 2020-07-22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9704.1A CN111885231A (zh) 2020-07-22 2020-07-22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5231A true CN111885231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5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9704.1A Pending CN111885231A (zh) 2020-07-22 2020-07-22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52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0303A (zh) * 2020-12-18 2021-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气体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0303A (zh) * 2020-12-18 2021-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气体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0181B (zh) 摄像头模组和终端设备
KR102096455B1 (ko) 트랜스-비주얼 감도를 가진 범용 신속 진단 테스트 판독기
US10521055B2 (en) Terminal,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dentifying touch
US8833948B2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5678085U (zh) 太赫兹传感器模块
WO2014042834A1 (en) Optical detector for sensor system having means for detecting a virtual image
US9401983B2 (en) Chemical alert system using a protable device with integrated chemical sensor
ITTV20000082A1 (it) Telefono portatile migliorato
US10592721B2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device
US101228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resence and motion
CN111885231A (zh) 移动终端
KR20170096894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제어 방법
CN212677212U (zh) 移动终端
WO2020238244A1 (zh) 分体式的读码装置
CN107454245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JP535469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JP7122403B2 (ja) 温度試験装置及び温度試験方法
US10917510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assistance device coupled to the same
CN114207412B (zh) 用于光谱分析和成像的太赫兹传感器模块
WO2020238252A1 (zh) 分体式的读码装置
JP6849405B2 (ja) 分光計測装置及び分光計測システム
CN110927081B (zh) 一种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方法
KR20170038360A (ko) 단말기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12422777B (zh)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拍摄方法及存储介质
JP7174892B2 (ja) 温度試験装置及び温度試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