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3976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3976A
CN111883976A CN202010764533.2A CN202010764533A CN111883976A CN 111883976 A CN111883976 A CN 111883976A CN 202010764533 A CN202010764533 A CN 202010764533A CN 111883976 A CN111883976 A CN 111883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ard holder
detection
lever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45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满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45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39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3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39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9304 priority patent/WO202202264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comprising a separated limit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lephony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壳体(600)具有内腔以及与内腔连通的穿孔和顶针孔,电路板(100)设于内腔中,卡托保持架(200)、卡座(300)和检测顶出机构(500)均设于电路板(100)上,卡座(300)与卡托保持架(200)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卡托(400)装配在第一安装空间内;检测顶出机构(500)设于电路板(100),检测顶出机构(500)与卡托保持架(200)间隔设置,拨杆(530)的第二端通过受力部(420)驱动卡托(400)至少部分通过穿孔伸出至壳体(600)外,在卡托(400)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施力部(410)与检测部(540)接触,在卡托(400)处于拆卸状态的情况下,施力部(410)与检测部(540)分离。该方案能解决检测机构和顶出机构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持续在优化。我们知道,电子设备通常配置有卡托,卡托用于承载智能卡(例如SIM卡),智能卡通过卡托的拆装实现在电子设备上的拆装。
目前的电子设备配置有顶出机构和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可检测卡托的状态(安装状态和拆卸状态),顶出机构则负责将卡托顶出,进而实现后续对卡托的拆卸。但是,目前的顶出机构和检测机构为各自独立的机构,在装配的过程中存在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不利于电子设备的集成化发展。
申请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内的顶出机构和检测机构为分体式结构在安装时存在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路板、卡托保持架、卡座、卡托和检测顶出机构,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穿孔和顶针孔,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卡托保持架、所述卡座和所述检测顶出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卡座与所述卡托保持架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卡托装配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之内;所述检测顶出机构与所述卡托保持架间隔设置;
所述检测顶出机构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拨杆和检测部,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拨杆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检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盖体或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所述顶针孔与所述拨杆的第一端相对设置,所述卡托包括施力部和受力部,所述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受力部相对设置,且可通过所述受力部驱动所述卡托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穿孔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所述施力部与所述检测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卡托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施力部与所述检测部接触,在所述卡托处于拆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施力部与所述检测部分离。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公开的电子设备对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将拨杆和检测部设置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形成的第二安装空间内,同时将卡托设计成包含施力部和受力部的结构,从而能够使得施力部与检测部配合,受力部与拨杆的第二端配合,实现对卡托的顶出及状态检测的功能。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将检测卡托安装状态的检测机构和驱动卡托拆卸的顶出机构各自单独设计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的检测顶出机构将检测机构和顶出机构集成为一体,不但能够方便安装,而且还能够减小占用空间,进而有利于减小检测顶出机构在电路板上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和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检测顶出机构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和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盖体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绝缘部与第一盖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6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拨杆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拨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18-图19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卡托处于不同状态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铆钉的剖视图;
图22和图23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24-图25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卡托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27-图28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29-图30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卡托的拆卸过程中拨杆与受力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31-图32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卡托的拆卸过程的局部剖视图;
图33和图34分别为电子设备配置不同结构的卡托的局部示意图;
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路板;
200-卡托保持架、210-弹性臂、211-弹性凸起;
300-卡座、310-第一卡座、320-第二卡座、330-第三卡座;
400-卡托、410-施力部、420-受力部、430-卡接凹陷、400a-卡托帽、400b-卡托槽架、400c-卡托托板;
500-检测顶出机构、
510-第一盖体、511-第一定位孔、512-第一折弯部、513-第一限位区、514-第二凸包、515-平衡臂、516-第一限位部、517-第二限位部、518-第一阻挡部、519-挖空区域、5110-第三折弯部、5111-第一外延部、
520-第二盖体、521-第二定位孔、522-连接孔、523-悬臂式预压弹片、523a-第一凸包、524-第二折弯部、525-观察孔、
530-拨杆、531-限位凹槽、532-轴孔、533-环状平面、534-防倾翻限位台、535-增厚凸起、536-拨杆施力面、536a-平面段、536b-斜面段、530a-外沿、530a1-外沿本体、537-避让凹陷、538-倾斜导向面、539-第三凸包、530a2-第四侧面、530a3-第五侧面、
540-检测部、541-检测弹片、542-检测端子、541a-搭接段、541a1-尖部、541b-折弯段、541b1-增宽部、541c-第四凸包、
550-铆钉、551-转动连接部、551a-端面、552-折弯连接部、553-限位凸缘、
560-绝缘部、
600-壳体、610-限位骨、
700-顶针、
810-第一SIM卡、820-第二SIM卡、830-T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600、电路板100、卡托保持架200、卡座300、卡托400和检测顶出机构500。
壳体600为电子设备的基础构件,壳体600不但能够为电子设备内的其它电子器件提供防护,而且还能够为其它电子器件提供安装基础,例如,电路板100、卡托保持架200、卡托400和检测顶出机构500均安装在壳体600之内,具体的,电路板100、卡托保持架200和检测顶出机构500均固定在壳体600之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600具有内腔、穿孔和顶针孔,穿孔和顶针孔均与内腔连通。顶针孔可用于与顶针700配合,供顶针700穿过以拆卸卡托400,具体拆卸过程可参考后文的描述。穿孔供卡托400穿过,进而实现卡托400的拆装。
在通常情况下,壳体600包括中框,穿孔和顶针孔均可以开设于中框上,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过程中,中框通常不正对用户,因此穿孔和顶针孔开设于中框上,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性能,同时能够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电路板100为电子设备的一些电子器件的最直接的安装基础或供电构件,电子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电子器件安装在电路板100上,并与电路板100电连接。电路板100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主板,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副板,还可以为电子设备内其它的电路板,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路板100设置在内腔中,卡托保持架200、卡座300和检测顶出机构500均设置于电路板100上。具体的,卡托保持架200、卡座300和检测顶出机构500可以采用焊接、粘接、卡接、铆接、螺纹连接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固定在电路板100上。
卡座300与卡托保持架200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第一安装空间与穿孔相对设置,卡托400装配在第一安装空间之内。在电子设备的智能卡(例如SIM卡、T卡)安装到卡托400上之后,可随卡托400一起装配到第一安装空间之内,智能卡与卡座300电接触,进而实现与电路板100之间的电连接,最终实现与电路板100上的芯片之间的通信连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卡座300可以包括第一卡座310、第二卡座320和第三卡座330,卡托400可承载第一SIM卡810、第二SIM卡820和T卡830,在卡托400安装到位之后,第一SIM卡810与第一卡座310配合,第二SIM卡820与第二卡座320配合,T卡830与第三卡座330配合。
在通常情况下,卡托400通过弹性卡接的方式装配到第一安装空间之内,从而实现在第一安装空间之内的固定装配。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卡托保持架200包括弹性臂210,弹性臂210包括弹性凸起211,卡托400开设有卡接凹陷430,在卡托400装入第一安装空间的过程中,弹性臂210弹性变形,进而使得弹性凸起211与卡接凹陷430弹性卡接,最终实现卡托400在第一安装空间内的固定。在卡托400拆卸的过程中,只要控制卡托400朝着穿孔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弹性凸起211与卡接凹陷430分离,即可实现卡托400的进一步的拆卸。
检测顶出机构500设置在电路板100上。具体的,检测顶出机构500可以设置于电路板100朝向穿孔的边缘。检测顶出机构500与卡托保持架200间隔设置,也就是说,两者为分体式结构。检测顶出机构500与卡托保持架200采用分体式结构,能够实现两者的独自制造,有利于简化结构,方便制造,同时使得卡托保持架200可灵活地根据智能卡的布局进行适应性的结构调整,而无需改变检测顶出机构500的结构,如图34和图35所示。与此同时,采用分体式的结构有利于实现更能够灵活地安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顶出机构500包括第一盖体510、第二盖体520拨杆530和检测部540,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相连,第一盖体510与第二盖体520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具体的,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纹连接件连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装配,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形成的整体可为检测顶出机构500的其它组成部分提供安装基础。
拨杆530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安装空间内,检测部540设置于第二安装空间内,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与所述电路板100相连,进而实现检测顶出机构500在电路板100上的安装。
顶针孔与拨杆530的第一端相对设置,顶针可穿过顶针孔而顶住拨杆530的第一端,进而能够驱动拨杆530转动。
卡托400包括施力部410和受力部420,拨杆530的第二端与受力部420相对设置,且可通过受力部420驱动卡托400的至少部分通过穿孔伸出至壳体600之外,进而实现卡托400的拆卸。
施力部410与检测部540相对设置,在卡托400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施力部410与检测部540接触,在卡托400处于拆卸状态的情况下,施力部410与检测部540分离,在此种情况下,电子设备可通过施力部410与检测部540的接触与否来确定卡托400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施力部410与检测部540接触的情况下,卡托400处于装配状态,即卡托400装配到位。在施力部410与检测部540分离的情况下,卡托400处于拆卸状态,即卡托400并未装配到位。
在卡托400的安装过程中,用户将携带有智能卡的卡托400自穿孔推至壳体600之内,由于穿孔与第一安装空间相对设置,因此在卡托400能够通过穿孔而伸至第一安装空间之内,此过程中,在用户外力的作用下,卡托400会顶起弹性凸起211,直至卡接凹陷430移动至与弹性凸起211相对的位置,最终弹性凸起211与卡接凹陷430弹性定位配合,最终实现卡托400安装到第一安装空间,与此同时,施力部410会与检测部540接触,从而确定卡托400安装到位。
在卡托400的拆卸过程中,用户采用顶针700穿过顶针孔而推动拨杆530的第一端,进而使得拨杆530转动,拨杆530的第一端向着远离顶针孔的方向转动,由于拨杆530的第二端与受力部420相对设置,而且拨杆530的转动中心位于其两端之间,因此在拨杆530在转动的过程中,拨杆530的第二端向着靠近穿孔的方向转动,最终能够通过推动受力部420,达到推动卡托400至少部分通过穿孔伸出至壳体600之外的目的,此过程中,拨杆530的第二端施加于受力部420的推力,能够克服弹性凸起211与卡接凹陷430之间的弹力,从而使得卡托400向壳体600之外移动。最终,用户可将卡托400抽离。在卡托400向着壳体600之外移动的过程中,施力部410会与检测部540分离,从而确定卡托400处于拆卸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对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将拨杆530和检测部540设置在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形成的第二安装空间内,同时将卡托400设计成包含施力部410和受力部420的结构,从而能够使得施力部410与检测部540配合,受力部420与拨杆530的第二端配合,实现对卡托400的顶出及状态检测的功能。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将检测卡托安装状态的检测机构和驱动卡托拆卸的顶出机构各自单独设计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的检测顶出机构将检测机构和顶出机构集成为一体,不但能够方便安装,而且还能够减小占用空间,进而有利于减小检测顶出机构500在电路板100上的占用空间。
如上文所述,检测顶出机构500设置于电路板100,具体的,检测顶出机构50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00的多个位置,只要能够满足其工作要求即可。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电路板100朝向穿孔的边缘可以开设有豁口,检测顶出机构500可以设置在豁口内,卡托400覆盖在检测顶出机构500的至少部分上。在相关的设计方案中,电路板100邻近穿孔,且被卡托400覆盖的区域较难被利用,由于受到卡托400的影响,此区域也无法安装电子元器件,因此,上述设计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电路板100上靠近穿孔,且被卡托400覆盖的区域,进而能够提高对电路板100的空间利用率,进而能够避免检测顶出机构500占用电路板100上较多的未被卡托400覆盖的其它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托400可以具有沿穿孔的贯通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受力部420与拨杆530的第二端相接触的部位可以位于中心线上。在卡托400拆卸的过程中,拨杆530的第二端可以对卡托400位于其中心线的部位施力,从而能够使得卡托400在拆卸的过程中受力较为均衡,避免卡托400受力不均衡而与壳体600发生卡死的现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托40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卡托400可以包括卡托帽400a、卡托槽架400b和卡托托板400c,卡托槽架400b支撑于卡托托板400c上,卡托帽400a与卡托槽架400b固定相连,卡托槽架400b和卡托托板400c均可以为金属结构件,具体的,卡托帽400a与卡托槽架400b可以通过焊接或注塑的方式固定连接。卡托槽架400b与卡托托板400c能够形成容纳智能卡的卡槽。卡托帽400a在卡托400安装到位后与壳体600的穿孔配合,并封堵穿孔。上述结构的卡托400具有强度较高的优势,能够缓解卡托400在受力后的变形,从而能够较好地确保检测顶出结构500对卡托400的驱动。
如上文所述,卡托400可以包括施力部410和受力部420,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卡托托板400c可以包括施力部410和受力部420,具体的,卡托托板400c位于整个卡托400的底部,有利于与被卡托400覆盖的检测顶出机构500的相应部位进行配合。具体的,卡托托板400c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件,例如,卡托托板400c为通过切割工艺(例如CNC机加工)形成的金属切割件。
如上文所述,卡托400的拆卸需要用户抓握顶针700推动拨杆530的第一端实现。在操作的过程中,用户将顶针700穿过顶针孔而推动拨杆530的第一端的过程中,顶针700与拨杆530接触的端部有可能会发生滑动而捅伤电子设备的其它区域的器件,基于此,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拨杆530的第一端朝向顶针孔的表面可以设有限位凹槽531,限位凹槽531的槽口可以朝向顶针孔,限位凹槽531朝向其槽口的底壁为顶针作用面,顶针700可向顶针作用面施加推力,在顶针700推动拨杆530的第一端转动的过程中,顶针700与拨杆530接触的端部可伸入限位凹槽531之内,并与限位凹槽531限位配合,在限位凹槽531的限位作用下,能够避免顶针700的端部滑动带来的不良后果。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解决顶针700滑动可能产生的捅伤问题。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拨杆530的第一端朝向顶针孔的表面可以设置有防滑结构,具体的,防滑结构可以为磨砂面或防滑纹路。在此种情况下,防滑结构能够提高拨杆530与顶针700的端部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顶针700的端部发生滑动的概率。
为了提高强度,在通常情况下,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均可以为金属结构件,例如,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均为不锈钢结构件。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可以通过焊接固定相连。为了提高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的装配质量,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盖体510可以设置有第一定位孔511,第二盖体520可以设置有第二定位孔521,第一定位孔511和第二定位孔521在第一盖体510与第二盖体520的对接方向的投影重合。在具体的装配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定位销穿在第一定位孔511和第二定位孔521中实现对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的配合定位,然后再进行后续的装配连接操作(例如焊接操作)。这无疑能够方便操作人员的组装及操作。
如上文所述,拨杆530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安装空间内,具体的,第二安装空间内设置有转轴,转轴的第一端与第一盖体510固定,转轴的第二端与第二盖体520固定,拨杆530与转轴转动配合。此种情况下,与拨杆530转动配合的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固定相连,进而能够实现转轴更稳固地安装,同时转轴还能够发挥加强第一盖体510与第二盖体520连接的作用。
转轴的种类可以有多种,例如,转轴可以为光轴,光轴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焊接,进而实现转轴与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之间的固定连接。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转轴可以为铆钉550,铆钉550与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均固定相连。具体的,铆钉550的至少一端可以与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铆接固定。铆钉550能够实现铆接,铆接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具体结构的铆钉550,所公开的铆钉550可以包括转动连接部551和折弯连接部552,折弯连接部552与转动连接部551的第一端固定相连,具体的,折弯连接部552与转动连接部55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第二盖体520可以开设有连接孔522,折弯连接部552穿过连接孔522,且折弯至第二盖体520背离第一盖体510的另一侧,且与第二盖体520的另一侧的表面接触,折弯连接部552与转动连接部551上相对的端面551a之间可以形成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与第二盖体520夹持配合,转动连接部551与拨杆530转动连接。转动连接部551的第二端与第一盖体510可以通过焊接固定相连。当然,转动连接部551的第二端也可通过设置折弯连接部552,进而通过折弯连接部552与转动连接部551上的第二端的端面形成另一个夹持机构,从而实现对第一盖体510的夹持,当然,在此种情况下,第一盖体510也需要开设有连接孔。
为了方便装配,一种可选的方案中,铆钉550还可以包括限位凸缘553,限位凸缘553固定于转动连接部551的第二端,拨杆530开设有台阶孔,限位凸缘553与台阶孔限位配合,限位凸缘553与第一盖体510可以焊接相连。当然,限位凸缘553所在的铆钉550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一盖体510焊接相连。在装配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将铆钉550插入台阶孔内,铆钉550的限位凸缘553可与台阶孔限位配合,从而能够较好地将铆钉550装入台阶孔内,从而实现铆钉550的预装配,然后再折弯折弯连接部552,最后焊接第一盖体510与铆钉550的第二端,最终实现铆钉550的固定装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均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可以为一体式折弯结构,具体的,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可以通过板材折弯形成。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连接后,两者的折弯结构可以形成第二安装空间。
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盖体510可以包括第一折弯部512,第一折弯部512朝向第二盖体520折弯,且第一折弯部512与第二盖体520焊接,第一折弯部512可以与转轴相对设置。在此种情况下,第一折弯部512与第二盖体520焊接后与转轴相对,能够对转轴进行防护,同时能够提高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在转轴处的连接强度,进而能够减小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的变形。
拨杆530与转轴转动配合,具体的,拨杆530可以具有轴孔532,轴孔532可以是上文所述的阶梯孔,也可以为普通的等径孔。轴孔532与转轴转动配合。拨杆530可以包括朝向第一盖体510的拨杆顶面和朝向第二盖体520的拨杆底面,拨杆顶面和拨杆底面相背设置,拨杆顶面和拨杆底面可以与转轴的轴线相垂直。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拨杆顶面和拨杆底面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包括围绕轴孔532的环状平面533,具体的,拨杆顶面和拨杆底面中均可以包括围绕轴孔532的环状平面533,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均与相对的环状平面533滑动贴合。在此种情况下,在拨杆53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均能够与相对的环状平面533贴合,且相对滑动,从而能够对拨杆530起到较好的限制作用,避免拨杆530在顶针700的推动下发生小角度的倾翻或向着倾翻的方向变形。
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拨杆530开设轴孔532的部位,在垂直于轴孔532的轴线方向的投影可以位于第二盖体520在该轴线方向的投影之内。在此种情况下,拨杆530开设轴孔532的部位能够得到第二盖体520更稳固的支撑,避免该部位出现局部悬空,进而也能缓解拨杆530在顶针700的推动下发生倾翻或向着倾翻的方向变形的现象。
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缓解拨杆530的倾翻现象,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盖体510具有第一限位区513,转轴设置于第一限位区513与第二盖体520之间。转轴与第一限位区513焊接相连,第一限位区513与拨杆530在转轴的轴线方向限位接触。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一限位区513与转轴连接,第一限位区具有较好的强度,进而能够对拨杆530起到较好的限制作用,同样也能够缓解拨杆530在顶针700的推动下发生倾翻或向着倾翻的方向变形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限制拨杆530,使其更稳定地转动,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区513的部分朝向第二盖体520折弯,且折弯至转轴的一侧。第一限位区513的折弯部与拨杆530在转轴的侧向限位配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区513的折弯部位于转轴的轴线的一侧,因此能够与拨杆530在转轴的侧向限位配合。
当然,拨杆530也可以通过结构的调整来实现防倾翻的目的。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拨杆530的第二端设有朝向第一盖体510的防倾翻限位台534,防倾翻限位台534与第一盖体510贴合,且防倾翻限位台534与第一盖体510在拨杆530的转动方向滑动配合。在此种情况下,第一盖体510在不影响拨杆530转动的情况下,防倾翻限位台534与第一盖体510贴合,进而能够被第一盖体510限制,避免拨杆530发生倾翻。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防倾翻限位台534的边缘可以设置有增厚凸起535,拨杆530的第二端可以包含可与受力部420接触的拨杆施力面536,拨杆施力面536可以包括增厚凸起535的第一侧面和防倾翻限位台534的第二侧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面为增厚凸起535朝向卡托400的伸出方向的表面,第二侧面为防倾翻限位台534朝向卡托400的伸出方向的表面。增厚凸起535能够使得拨杆530的第二端与受力部420接触的拨杆施力面536在转轴的轴线方向的尺寸较大,进而能够提高拨杆530与受力部420的接触的稳定性,避免受力部420与拨杆施力面536由于变形导致的错位的现象,能够较好地确保对卡托400驱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增厚凸起535还可以包括第三侧面,第三侧面与第二侧面相背设置,第三侧面与第一盖体510的边缘在拨杆530的转动方向限位配合,从而能够避免拨杆530的第二端过度回缩至第二安装空间之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拨杆施力面536为拨杆530向受力部420施加作用力的作用面,拨杆施力面536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确保拨杆530向受力部420施加作用力,进而使得卡托400伸出至壳体600之外即可。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拨杆施力面536包括平面段536a和相对于平面段536a倾斜延伸的斜面段536b,平面段536a与穿孔的贯通方向相垂直,斜面段536b的第一端与平面段536a相连,斜面段536b的第二端向着远离穿孔、且背离拨杆530的第一端的方向倾斜延伸,斜面段536b位于平面段536a背离拨杆530的转动中心的一侧,也就是说,斜面段536b距转动中心的距离更远。
在拨杆530转动的过程中,拨杆施力面536通过受力部420驱动卡托400移动,随着拨杆530转动的进行,受力部420可先与平面段536a接触,然后随着拨杆530转动的继续及卡托400的伸出,拨杆530逐渐由平面段536a过渡至斜面段536b与卡托400接触。
如图29和图30所示,在顶针700施加的力设定为N1,卡托400被顶出的力设定为N2,顶针700对应的动力臂为L1,拨杆530的阻力臂为L2,根据N1*L1=N2*L2可知,当N1、L1恒定不变的情况下,L2越小则N2越大,换句话说,阻力臂L2越小,那么输出的卡托顶出力N2越大。
在卡托400在被顶出的最初阶段,卡托400的卡接凹陷430被弹性臂210弹性锁紧。为了突破弹性臂210的约束,需要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初始的卡托顶出力来突破弹性臂210的约束,在突破弹性臂210之后,卡托400不再受弹性臂210的锁紧力,接下来卡托400受到的阻力就会瞬间减小。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相对较短的阻力臂L2即可。平面段536a设置在拨杆530上更靠近转动中心的一侧,其与转动中心的距离也就是阻力臂L2,相对与L3更小。卡托400推出的初始瞬间,因为平面段536a更靠近卡托400,其最早接触到卡托400,因此,能在卡托400上产生相对较大的推出力;当卡托400被推出一定距离,突破弹性臂210的限制后,卡托400继续推出,卡托400与拨杆530相接触的部位逐渐由平面段536a过度到斜面段536b,最后到达拨杆530的第二端。从图29和图30可以看出,斜面段536b对应更长的阻力臂L3,此后在卡托400继续伸出的过程则由于阻力臂L3较大而无需对卡托400施加较大的卡托顶出力。可见,上述结构能够使得用户在拆卸卡托400的过程中较容易驱使卡托400突破弹性臂210的限制,从而更容易实现对卡托400的拆卸。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拨杆530的第二端邻近第一盖体510的顶部可以设置可以有外沿530a。外沿530a可以包括外沿本体530a1和设置在外沿本体530a1的增厚凸起535,防倾翻限位台534可以包括所述外沿本体530a1,外沿本体530a1朝向卡托400的伸出方向的表面为所述的第二侧面,外沿本体530a1具有朝向第二盖体520的第四侧面530a2,拨杆530的第二端包含朝向卡托400的伸出方向的第五侧面530a3,第四侧面530a2与第五侧面530a3可以形成凹面。该凹面能够起到避让的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在卡托400拆卸的过程中,在拨杆530的第二端靠近穿孔转动的过程中,凹面能够避让壳体600的部分结构,进而避免发生干涉。壳体600上与该凹面对应的部位(如图19中虚线框C对应的部位)则无需切除,进而能够避免壳体600的强度下降。具体的,第四侧面530a2与第五侧面530a3可以相垂直。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拨杆530的第二端的端面具有在靠近第二盖体520的方向上逐渐向拨杆530的第一端凹陷的避让凹陷537,壳体600可以包括限位骨610,限位骨610伸至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避让凹陷537与第二安装空间避让配合,限位骨610与第二盖体520朝向第一盖体510的内侧表面限位接触。在此种情况下,限位骨610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二盖体520发生较大的变形而导致第二安装空间的变形,同时能够在第二盖体520受到箭头D方向的压力时,减小第二盖体520的变形。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第二盖体520可以包括悬臂式预压弹片523,拨杆530的第二端的底面包含于拨杆530朝向第二盖体520的拨杆底面。悬臂式预压弹片523与拨杆530的第二端的底面弹性接触,从而起到一定的锁紧功能,避免拨杆530在不受力的情况下随意旋转。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拨杆底面可以包括倾斜导向面538,倾斜导向面538与悬臂式预压弹片523在卡托400的伸出方向导向配合,从而使得拨杆530的第一端在受到顶针700的推力下,拨杆530的第二端较易被引导至与悬臂式预压弹片523分离的位置,从而实现解锁。
为了防止误触发,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悬臂式预压弹片523可以为朝向第一盖体510折弯的折弯弹片,悬臂式预压弹片523折弯形成的第一凸包523a与倾斜导向面在卡托400的伸出方向弹性限位,从而能更好地在一定程度上锁紧拨杆530,避免拨杆530的第二端朝向靠近穿孔的方向转动。为了更好地锁紧,拨杆530上与第一凸包523a相对的部位弹性夹持在第一凸包523a与第一盖体510之间,从而通过弹性夹紧的方式实现锁紧。
可选地,第一盖体510上与所述第一凸包523a相对的部位可以设有第二凸包514,拨杆530上与第一凸包523a相对的部位,可以弹性夹持在所述第一凸包523a与所述第二凸包514之间。在此种情况下,第一凸包523a与第二凸包514能够起到弹性夹持拨杆530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减小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与拨杆530的接触面积,形成点面接触的配合方式,从而减小在拨杆530转动过程中各自的磨损。
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具体的,拨杆530朝向第一盖体510的拨杆表面和拨杆530朝向第二盖体520的拨杆底面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设置有第三凸包539,第三凸包539与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的内侧表面滑动配合。此种情况下,第三凸包539的凸包顶点与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形成点面接触的配合方式,进而能够减小在拨杆530转动过程中各自的磨损。
第三凸包539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三凸包539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拨杆530朝向第一盖体510的表面为拨杆顶面,拨杆顶面位于拨杆530的转动轴线的两侧的区域均设置有第三凸包539,在此种情况下,拨杆顶面位于拨杆530的转动轴线的两侧的区域均能够与第一盖体510形成点面接触,从而使得拨杆530在转动地过程中,位于转动轴线的两侧的区域均能够与第一盖体510接触,能够提高拨杆530转动的稳定性,同时又不至于第一盖体510和拨杆530发生过度磨损。
同理,拨杆底面位于拨杆530的转动轴线的两侧的区域均可以设置有第三凸包539,在此种情况下,拨杆底面位于拨杆530的转动轴线的两侧的区域均能够与第二盖体520形成点面接触,从而使得拨杆530在转动地过程中,位于转动轴线的两侧的区域均能够与第二盖体520接触,能够提高拨杆530转动的稳定性,同时又不至于第二盖体520和拨杆530发生过度磨损。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可以设置有平衡臂515,平衡臂515的一端与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背离施力部410或受力部420的一侧相连,平衡臂515的另一端向着远离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的方向延伸,平衡臂515可以与电路板100固定连接。平衡臂515能发挥平衡的作用,能够使得检测顶出机构500的重心较为居中,避免检测顶出机构500在通过贴片工艺向电路板100上组装时由于检测顶出机构500偏重而导致贴片时沿箭头B方向倾翻的问题,进而能够解决贴片成功率较低的问题。可选的方案中,平衡臂515可以与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为一体式结构件。
检测部540为检测顶出机构500的检测部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检测部540可以检测卡托400的状态。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检测部540包括检测弹片541和检测端子542,检测弹片541的一端与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相连,检测弹片541的另一端为电连接端,检测端子542设置于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在卡托400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施力部410与检测弹片541接触,且驱使电连接端与检测端子542分离;在卡托400处于拆卸状态的情况下,施力部410与电连接端分离,且电连接端与检测端子542电接触。具体的,可以通过检测电连接端与检测端子542之间的电路通断来确定卡托400的装配状态。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可以与检测弹片541为一体式结构。检测弹片541可以为接地弹片。在此种情况下,检测端子542可以接信号源,在检测端子542与电连接端接触的情况下,检测端子542的信号通过检测弹片541接地,此时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出检测端子542处于低电平信号,在检测端子542与电连接端分离的情况下,检测端子542未通过电连接端接地,此时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出检测端子542处于高电平信号。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获取检测端子542的电平信号是高电平信号还是低电平信号,来确定卡托400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低电平信号和高电平信号为相对概念,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低电平信号和高电平信号的具体数值。
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检测弹片541朝向第一盖体510的弹片顶面可以具有第四凸包541c,第四凸包541c与第一盖体510的内侧表面滑动接触,此种情况下,第四凸包541c能够实现检测弹片541与第一盖体510的滑动接触,进而提高检测弹片541变形的稳定性,同时,第四凸包541c的凸包顶点可以与第一盖体510形成点面接触,最终能够缓解检测弹片541与第一盖体510之间的磨损。
如上文所述,检测弹片541具有朝向第一盖体510的弹片顶面,弹片顶面位于第一盖体510与第二盖体520之间,也就是说,弹片顶面并未凸出于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背向第二安装空间的外侧表面。在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的遮挡,使得检测弹片541较难被误触发。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电连接端可以包括尖部541a1,尖部541a1与检测端子542电接触。由于尖部541a1具有较小的面积,在检测弹片541的弹力驱使下能够较稳定地与检测端子542接触。同时,尖部541a1与检测端子542之间形成点接触,相比于线接触或面接触,在检测端子542具有污渍或氧化层的情况下,尖部541a1由于能够提供更大的单位面积的接触力,因此能够较好地刺破污渍或氧化层,促成良好的电导通结果。尖部541a1可以包含于后文所述的搭接部541a。
在组装完整之后,为了较好地观察检测端子542与电连接端的装配效果,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上与电连接端相对的部位可以开设有观察孔525,进而方便操作人员检查。
在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检测顶出机构500的强度,同时也方便静电的泄放,第一盖体510和第二盖体520通常为强度较高的金属构件。为了避免检测端子542与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误接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二安装空间内可以设置有绝缘部560,检测端子542固定在绝缘部560上,且检测端子542可以通过绝缘部560与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绝缘连接。此种情况下,绝缘部560能够起到较好的绝缘隔离的作用。
具体的,绝缘部560可以为填充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绝缘部560可以为注塑结构件,检测端子542和绝缘部560注塑相连。在此种情况下,绝缘部560不但起到绝缘隔离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起到将检测端子542固定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绝缘部560安装的牢固性,可选地,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可以具有第一限位部516,第一限位部516伸至第二安装空间内,且第一限位部516与绝缘部560在第一方向限位配合,从而能够防止绝缘部560相对于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盖体510或第二盖体520可以具有第二限位部517,第二限位部517伸至第二安装空间内,第二限位部517与绝缘部560在第二方向限位配合,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在此种情况下,第一限位部516和第二限位部517能够在相交的两个方向上对绝缘部560实施限制,进而能够提高绝缘部560的牢固性。具体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相垂直。第一限位部516和第二限位部517均可以通过折弯形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连接端可以包括搭接段541a和折弯段541b,搭接段541a和折弯段541b相连,折弯段541b朝向施力部410的方向凹陷,且折弯段541b折弯形成的凸起与施力部410相对设置,折弯段541b与检测端子542在折弯段541b的凹陷方向限位配合,在卡托400的安装过程中,施力部410通过折弯段541b的凸起对检测弹片541进行施力。在卡托400的拆卸过程中,施力部410与折弯段541b形成的凸起分开,在检测弹片541的弹性恢复下,搭接段541a与检测端子542限位配合,从而确保正常配合。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折弯段541b可以包括增宽部541b1,增宽部541b1能够使得折弯段541b的宽度较大,从而能够以较大的面积与施力部410配合,进而提高接触的稳定性。
可选的方案中,第一盖体510可以包括第一阻挡部518,第一阻挡部518的一侧设置有挖空区域519,挖空区域519与折弯段541b相对,第一阻挡部518与穿孔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折弯段541b与穿孔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在此种情况下,第一阻挡部518更加靠近穿孔,在异物侵入的过程中,异物会先与第一阻挡部518发生接触,进而避免异物进一步捅伤检测弹片541。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盖体520具有第二折弯部524,第二折弯部524朝向第一盖体510折弯,第二折弯部524与第二盖体520焊接,从而进一步使得第一盖体510与第二盖体520的连接面积,有利于提高连接的牢固性。
第一盖体510可以包括第三折弯部5110,第三折弯部5110朝向第二盖体520折弯,且第三折弯部5110与第二盖体520焊接。这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盖体510与第二盖体520连接的稳固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盖体510还可以包括自第三折弯部5110向第三折弯部5110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外延部5111,第三折弯部5110与第一外延部5111形成第二阻挡部,第二阻挡部用于遮盖在绝缘部560朝向穿孔的表面。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二阻挡部能够覆盖在绝缘部560上,进而能够对绝缘部560实施防护,避免异物侵入时损坏绝缘部56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游戏机等设备,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种类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600)、电路板(100)、卡托保持架(200)、卡座(300)、卡托(400)和检测顶出机构(500),其中:
所述壳体(600)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穿孔和顶针孔,所述电路板(100)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卡托保持架(200)、所述卡座(300)和所述检测顶出机构(500)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00)上,所述卡座(300)与所述卡托保持架(200)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卡托(400)装配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之内;所述检测顶出机构(500)与所述卡托保持架(200)间隔设置;
所述检测顶出机构(500)包括第一盖体(510)、第二盖体(520)、拨杆(530)和检测部(540),所述第一盖体(510)与所述第二盖体(520)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拨杆(53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检测部(540)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盖体(510)或所述第二盖体(520)与所述电路板(100)相连,所述顶针孔与所述拨杆(530)的第一端相对设置,所述卡托(400)包括施力部(410)和受力部(420),所述拨杆(530)的第二端与所述受力部(420)相对设置,且可通过所述受力部(420)驱动所述卡托(400)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穿孔伸出至所述壳体(600)之外,所述施力部(410)与所述检测部(540)相对设置,在所述卡托(400)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施力部(410)与所述检测部(540)接触,在所述卡托(400)处于拆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施力部(410)与所述检测部(54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400)覆盖于所述检测顶出机构(500)的至少部分上,所述卡托(400)具有沿所述穿孔的贯通方向延伸的中心线,所述受力部(420)与所述拨杆(530)的第二端相接触的部位位于所述中心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530)的第一端朝向所述顶针孔的表面设有限位凹槽(531),所述限位凹槽(531)的槽口朝向所述顶针孔,所述限位凹槽(531)朝向其槽口的底壁为顶针作用面;
或者,所述拨杆(530)的第一端朝向所述顶针孔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盖体(510)固定,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盖体(520)固定,所述拨杆(530)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530)具有轴孔(532),所述轴孔(532)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所述拨杆(530)包括朝向所述第一盖体(510)的拨杆顶面和朝向所述第二盖体(520)的拨杆底面,所述拨杆顶面和所述拨杆底面均包括围绕所述轴孔(532)的环状平面(533),所述第一盖体(510)和所述第二盖体(520)均与相对的所述环状平面(533)滑动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510)具有第一限位区(513),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区(513)与所述第二盖体(520)之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限位区(513)焊接相连,所述第一限位区(513)与所述拨杆(530)在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限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530)的第二端设有朝向所述第一盖体(510)的防倾翻限位台(534),所述防倾翻限位台(534)与所述第一盖体(510)在所述拨杆(530)的转动方向滑动配合,所述防倾翻限位台(534)与所述第一盖体(510)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翻限位台(534)的边缘设置有增厚凸起(535),所述拨杆(530)的第二端包含可与所述受力部(420)接触的拨杆施力面(536),所述拨杆施力面(536)包括所述增厚凸起(535)的第一侧面和所述防倾翻限位台(534)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增厚凸起(535)朝向所述卡托(400)的伸出方向的表面,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防倾翻限位台(534)朝向所述卡托(400)的伸出方向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530)的第二端的端面具有在靠近所述第二盖体(520)的方向上逐渐向所述拨杆(530)的第一端凹陷的避让凹陷(537),所述壳体(600)具有限位骨(610),所述限位骨(610)伸至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避让凹陷(537)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避让配合,所述限位骨(610)与所述第二盖体(520)朝向所述第一盖体(510)的内侧表面限位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520)包括悬臂式预压弹片(523),所述拨杆(530)的第二端包含朝向所述第二盖体(520)的拨杆底面,所述悬臂式预压弹片(523)与所述拨杆底面弹性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530)朝向所述第一盖体(510)的拨杆顶面和所述拨杆(530)朝向所述第二盖体(520)的拨杆底面中至少一者设置有第三凸包(539),所述第三凸包(539)与所述第一盖体(510)的内侧表面或所述第二盖体(520)的内侧表面滑动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510)或所述第二盖体(520)设置有平衡臂(515),所述平衡臂(5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盖体(510)或所述第二盖体(520)背离所述施力部(410)或所述受力部(420)的一侧相连,所述平衡臂(515)的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一盖体(510)或所述第二盖体(520)的方向延伸,所述平衡臂(515)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540)包括检测弹片(541)和检测端子(542),所述检测弹片(5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盖体(510)或所述第二盖体(520)相连,所述检测弹片(541)的另一端为电连接端,所述检测端子(542)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510)或所述第二盖体(520),在所述卡托(400)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施力部(410)与所述检测弹片(541)接触,且驱使所述电连接端与所述检测端子(542)分离,在所述卡托(400)处于拆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施力部(410)与所述电连接端分离,且所述电连接端与所述检测端子(542)电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固定有绝缘部(560),所述检测端子(542)固定在所述绝缘部(560)上,且所述检测端子(542)通过所述绝缘部(560)与所述第一盖体(510)或所述第二盖体(520)绝缘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端包括搭接段(541a)和折弯段(541b),所述折弯段(541b)朝向所述施力部(410)的方向凹陷、且所述折弯段(541b)折弯形成的凸起与所述施力部(410)相对设置,所述搭接段(541a)与所述折弯段(541b)相连,所述折弯段(541b)与所述检测端子(542)在所述折弯段(541b)的凹陷方向限位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510)包括第一阻挡部(518),所述第一阻挡部(518)的一侧设置有挖空区域(519),所述挖空区域(519)与所述折弯段(541b)相对,所述第一阻挡部(518)与所述穿孔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折弯段(541b)与所述穿孔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520)具有第二折弯部(524),所述第二折弯部(524)朝向所述第一盖体(510)折弯,所述第二折弯部(524)朝向所述第一盖体(51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阻挡部(518)朝向所述穿孔的端部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510)包括第三折弯部(5110),所述第三折弯部(5110)朝向所述第二盖体(520)折弯,且所述第三折弯部(5110)与所述第二盖体(520)焊接,所述第一盖体(510)还包括自所述第三折弯部(5110)向所述第三折弯部(5110)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外延部(5111),所述第三折弯部(5110)与所述第一外延部(5111)形成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用于遮盖在所述绝缘部(560)朝向所述穿孔的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段(541a)包括尖部(541a1),所述尖部(541a1)与所述检测端子(542)电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400)包括卡托帽(400a)、卡托槽架(400b)和卡托托板(400c),所述卡托槽架(400b)支撑于所述卡托托板(400c)上,且所述卡托槽架(400b)与所述卡托托板(400c)固定相连,所述卡托帽(400a)与所述卡托槽架(400b)固定相连,所述卡托槽架(400b)和所述卡托托板(400c)均为金属结构件。
CN202010764533.2A 2020-07-31 2020-07-31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8839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4533.2A CN111883976A (zh) 2020-07-31 2020-07-31 电子设备
PCT/CN2021/109304 WO2022022643A1 (zh) 2020-07-31 2021-07-2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4533.2A CN111883976A (zh) 2020-07-31 2020-07-3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3976A true CN111883976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5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4533.2A Pending CN111883976A (zh) 2020-07-31 2020-07-3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3976A (zh)
WO (1) WO202202264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8101A (zh) * 2020-12-15 2021-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21911A (zh) * 2020-12-30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卡座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022643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3185717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7201B (zh) * 2022-09-26 2023-02-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接地弹片及电子设备
CN117452117B (zh) * 2023-11-21 2024-04-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测试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2430Y (zh) * 2002-08-27 2003-07-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203312487U (zh) * 2013-05-16 2013-11-27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内存卡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KR20150125255A (ko) * 2014-04-30 2015-11-09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수동 카드 이젝터를 구비한 듀얼 메모리 카드용 소켓
CN111416242A (zh) * 2020-04-30 2020-07-14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19429U (zh) * 2015-11-23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的塑胶结构
CN207782032U (zh) * 2017-11-22 2018-08-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N111883976A (zh) * 2020-07-31 2020-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2430Y (zh) * 2002-08-27 2003-07-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203312487U (zh) * 2013-05-16 2013-11-27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内存卡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KR20150125255A (ko) * 2014-04-30 2015-11-09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수동 카드 이젝터를 구비한 듀얼 메모리 카드용 소켓
CN111416242A (zh) * 2020-04-30 2020-07-14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2643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688101A (zh) * 2020-12-15 2021-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21911A (zh) * 2020-12-30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卡座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21911B (zh) * 2020-12-30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卡座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3185717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2643A1 (zh)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3976A (zh) 电子设备
KR100919332B1 (ko) 배터리 장치
US7445493B2 (en) Connector for a flexible conductor
EP119886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smart card, comprising a switch for locking the card-carrying cover
KR20040020861A (ko) 단자 구조 및 장착 부품
US10411412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an enhanced structural strength of a tongue
US20070167080A1 (en) Chip card retaining mechanism
CN112688101B (zh) 卡座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0333312B1 (ko) 카드리더용 커넥터의 구조
CN110571554B (zh) 电子设备
CN109830821B (zh) 卡插接模组
US7372136B2 (en) Chip card retaining mechanism
CN101442169A (zh) 浮动类型连接器
US7168991B2 (en) Detachable connector and front-panel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9638496B (zh) 移动终端
CN107689498B (zh) 连接器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628926B (zh)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KR20220052565A (ko) 에스에스디용 케이스
CN209822908U (zh) 卡插接模组
CN203983567U (zh) 电连接器
JP7112641B2 (ja) 液面検出装置
KR100615752B1 (ko) 무삽입력형 소켓
CN217543670U (zh) 一种处理盒以及芯片安装装置
CN219576095U (zh) 卡托组件及具有其的智能设备
CN220233040U (zh) 继电器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