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52117B - 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52117B
CN117452117B CN202311555671.XA CN202311555671A CN117452117B CN 117452117 B CN117452117 B CN 117452117B CN 202311555671 A CN202311555671 A CN 202311555671A CN 117452117 B CN117452117 B CN 117452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ase
circuit board
bottom wal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556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52117A (zh
Inventor
李进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556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52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52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2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52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2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测试装置,用于待测试器件性能测试,待测试器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于柔性电路板端部的连接器,测试装置包括基座、定位部、导接件、电路板和压板;压板包括避让孔,基座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限位槽,限位槽包括槽底壁和槽侧壁,槽侧壁设有缺口,导接件安装限位槽,电路板与导接件电性连接;定位部包括本体、支撑段和限位体,支撑段与限位体位于本体相对两端,且支撑段与限位体延伸方向相反,定位部转动装于基座,限位体能够相对槽底壁转动,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装于限位槽,连接器与导接件相对,限位体穿过缺口并伸入限位槽抵接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背向连接器的一侧,压板与基座压合,连接器与导接件插接,支撑段容置于避让孔。

Description

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中的显示屏或者摄像头模组等电子器件在出厂前都会进行性能测试,如显在显示屏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显示屏进行点亮来验证显示屏的显示的可靠性。显示屏点亮测试主要是通过显示屏柔性电路板上的BTB(Board to board, BTB)连接器与电源导通来实现。因此如何准确无误的实现电子器件测试为业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试装置,能够准确与待测试器件进行电连接,且避免损坏待测试器件。
本申请提供的测试装置,用于待测试器件性能测试,待测试器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连接器,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基座、定位部、导接件、电路板和压板;
所述压板包括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压板的厚度方向的两个面;
所述基座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着基座的厚度方向背向设置,所述基座还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由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凹设,所述限位槽包括槽底壁和连接于所述槽底壁的槽侧壁,所述槽侧壁设有缺口,所述导接件安装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所述电路板装于所述第二表面,并与所述导接件电性连接;
所述定位部包括本体、支撑段和限位体,所述支撑段与所述限位体位于所述本体相对两端,且所述支撑段与所述限位体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定位部转动装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槽侧壁相邻设置,所述限位体能够相对所述槽底壁转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装于所述限位槽并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层叠,在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连接器朝向所述槽底壁并与所述导接件相对,所述限位体转动并穿过所述缺口并伸入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体在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抵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背向所述连接器的一侧;
所述压板盖于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抵压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导接件插接并导通,所述支撑段容置于所述避让孔。
本实施例的待测试器件为显示屏,其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连接器,测试装置设置有限位体,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由基座的上方(第一表面朝向的方向)装入所述限位槽,柔性电路板的端部与槽底壁层叠,连接器与导接件相对,所述限位体转动并穿过所述缺口并伸入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体在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抵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背向所述连接器的一侧,将连接器与导接件进行定位,再铜通过压板抵压柔性电路板的端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导接件插接并导通。此时所述支撑段容置于所述避让孔,限位体抵压所述端部,也就是所述压板盖于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表面,压板与基座压合状态。本实施例的定位部先通过限位体与柔性电路板的端部抵压进行预定位,可以防止连接器在限位槽内发生位置偏移。由于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装入所述限位槽容易发生形变会导致在端部装入限位槽后,连接器就发生位置偏移,端部会在限位槽内不平整,与槽侧壁或槽底壁呈一定夹角,又无法即时发现,此时限位体依然会有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接触并相对槽底壁偏移翘起,支撑段与限位体相当于杠杆结构,支撑段会随着限位体的翘起,而相对基座产生偏移角度,在压板向基座压合过程中,支撑段会相对避让孔偏移与避让孔周缘的压板抵持,阻碍压板继续下压;如果继续下压,支撑段被向基座方向抵压,限位体相对限位槽翘起的更高会继续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直至抵持压板,压板不能继续靠近基座,如此可以避免压板下压损坏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器,降低了待测试器件的损坏率。即时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相对限位槽位置偏移,如与槽侧壁搭接,可以避免压板直接下压导致连接器被压变形而无法导通。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体和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均具有磁性,所述限位体的磁性和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的磁性相反。本实施例所述限位体与槽底壁设有磁性,在限位体抵压槽底壁上的柔性电路板时,会产生磁性吸附力,提升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定位稳定性,而且磁性吸附力不会产生过大的压力,避免损坏连接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连接段和本体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支撑段设于所述本体段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支撑段平行设置且延伸方向相反,所述限位体连接于所述连接段远离本体段的端部,并平行于所述连接段延伸,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本体段的连接处,所述本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限位体与所述支撑段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定位部大致为Z形结构,本体通过转轴转动时,所述限位体与所述支撑段相当于杠杆的两端,一个翘起另一个下沉,本实施例正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在压板抵压支撑段时,限位体被翘起,避免限位体和压板压损连接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体相对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翘起,所述避让口周缘部分的所述压板在所述基座厚度方向抵压所述支撑段。由于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装入所述限位槽容易发生形变会导致在端部装入限位槽后,连接器就发生位置偏移,端部会在限位槽的内不平整,与槽侧壁或槽底壁呈一定夹角,又无法即时发现,此时限位体依然会有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接触并相对槽底壁偏移翘起,支撑段与限位体相当于杠杆结构,支撑段会随着相对基座产生偏移角度,在压板向基座压合过程中,支撑段会相对避让孔偏移与避让孔周缘的压板抵持,阻碍压板继续下压,进而避免限位体压坏连接器,也避免压板压坏连接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孔的孔壁与所述支撑段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限位体相对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翘起后所述支撑段的相对所述基座厚度方向倾斜的位移。由于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装入所述限位槽容易发生形变会导致在端部装入限位槽后,连接器就发生位置偏移,端部会在限位槽的内不平整,与槽侧壁或槽底壁呈一定夹角,此时限位体依然会有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接触并相对槽底壁翘起,支撑段与限位体相当于杠杆结构,支撑段会随着相对基座产生偏移角度,所述避让孔的孔壁与所述支撑段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限位体相对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翘起后所述支撑段的相对所述基座厚度方向倾斜的位移,保证在压板向基座压合过程中,支撑段能够相对避让孔偏移与避让孔周缘的压板抵持,阻碍压板继续下压。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本体段连接处的表面为外凸弧形面。
所述基座还设有安装槽,沿着所述基座的宽度方向,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缺口间隔相对,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凹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定位部装于安装槽,所述转轴转动装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个槽侧壁,所述外凸弧形面朝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所述定位部相对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表面转动,所述限位体相对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表面转动,伸入或者转出所述缺口。
本实施例中,基座上还设有安装部,安装部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安装槽设于安装部并贯穿安装部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安装槽的槽底壁下沉至基座内,也就是安装槽还有部分凹陷至第一表面,这为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本体段连接处预留了足够的转动空间,而且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本体段连接处还是弧形面,保证定位部的转动顺畅,在支撑段被下压时能保证本体带动限位体即时翘起,弧形面可减小与安装槽产生的磨损。而安装槽一部分设于第一表面内可以减小基座整体的厚度。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的槽侧壁包括第一槽侧壁和两个第二槽侧壁,两个所述第二槽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侧壁的相对两端,所述缺口设于所述第一槽侧壁,所述第一槽侧壁具有磁性,且所述第一槽侧壁的磁性和所述限位体的磁性相反。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体转动并穿过所述缺口并伸入所述限位槽,因为限位体具有磁性,所以第一槽侧壁的磁性可以对限位体限位,防止限位体产生左右(垂直于限位体长度方向)晃动。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与限位体产生磁性吸附的力均小于支撑段带动限位体翘起的力,避免出现限位体无法翘起的现象。
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槽侧壁的壁面和所述第一槽侧壁的壁面为斜面,所述第二槽侧壁的壁面和所述第一槽侧壁的壁面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的钝角就是指壁面背向槽底壁方向倾斜而不是朝向槽底壁,所述第二槽侧壁的壁面和所述第一槽侧壁的壁面为斜面便于柔性电路板的端部顺畅装于限位槽内,降低对准精度,减小第二槽侧壁阻碍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进入限位槽时而产生位置偏移的可能性。
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槽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槽侧壁的一端为开口,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位于所述限位槽,所述柔性电路板经所述开口伸出所述限位槽外。开口的设置,便于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安装,也不会折弯柔性电路板。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第一表面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承载体,所述限位槽凹设于所述承载体的厚度方向的表面,所述承载体装于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基座厚度方向,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壁叠设,所述限位槽的槽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本实施例中,将设置有限位槽的部分设置为可以与基座拆卸的承载体上,可以增加限位槽的深度,更容易将连接器装入限位槽,在连接器与导接件接触时保证柔性电路板的端部不会从限位槽内被弹出,又不需要增加基座整体厚度,减小制作成本和基座的重量。
可以理解,限位槽内的导接体可能需要与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尺寸匹配,导接体尺寸改变,只需要改变限位槽在承载体上的尺寸,承载体可以更换,而不需要更换基座,如此提升了装置的通用性。
一种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基座厚度方向,所述限位槽的槽深度尺寸为大于等于3.82mm。所述限位槽的槽深度可以符合常见的待测试器件的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厚度,在测试过程中可以起到防呆作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贯穿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壁,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沿着所述承载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
沿着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相对并连通。
所述电路板包括连接端子,所述电路板装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连接端子穿设所述第一通槽并伸入所述第二通槽,所述导接件装于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连接端子插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包括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沿着压板的厚度方向背向设置,所述第六表面上凹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避让槽的槽底壁;所述压板与所述基座闭合,所述限位槽的槽侧壁位于所述避让孔内。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包括两个按压体,两个所述按压体凸设于所述压板的表面,并且两个所述按压体间隔设置,所述压板与所述基座闭合,两个所述按压体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且在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抵压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所述限位体位于两个所述按压体之间。
本实施例中,在压板与基座压合后,按压体按压在连接器,导接体与连接器紧密插接并导通,而且限位体位于两个按压体之间,沿着连接器的长度方向,通过两个按压体和一个限位体抵压,避免连接器受力不均而变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设于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卡接件包括卡钩,所述压板的一端设有卡持体,所述压板与所述基座压合,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持体弹性卡持以锁紧所述压板和所述基座。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接件与卡持体的卡合实现压板与基座的压合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能够准确与待测试器件进行电连接,且避免损坏待测试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测试装置为扣合状态;
图2为图1所示测试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测试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测试装置中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基座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承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承载体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定位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待测试器件与测试装置承载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测试装置处于打开状态;
图12为图11所述待测试器件与测试装置的定位部预定位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图1所示的测试装置与待测试器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待测试器件在承载体中放偏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待测试器件放偏时测试装置的压板关闭状态结构示意简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待测试器件放偏时压板向基座方向抵压定位部的状态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扣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测试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描述,定义测试装置100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测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测试装置1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顶”、“底”等方位用词,是参考附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的描述,以朝向Z轴正方向为“顶”,以朝向Z轴负方向为“底”,其并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电子设备的电子器件在出厂前都会进行电性能测试,如显示屏的显示启动或者摄像头模组的正常启动等性能测试。由于显示屏的电连接是通过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器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插接实现电性导通,测试时需要将柔性电路板与测试装置插接实现电性导通,柔性电路板的硬度导致连接器在插接时容易变形,就需要更换柔性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或者直接更换电路板,不利于测试还会增加测试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100,本实施例以测试装置100的用于测试显示屏的显示性能为例,如测试显示亮度、显示画面等是否正常。所述的显示屏可以是手机(cell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具有显示性能的任何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装置100的测试对象以手机显示屏为例进行说明。
待测试器件200包括柔性电路板210,待测试器件200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柔性电路板210包括柔性电路板本体211和连接器212。连接器212为BTB连接器,用于连接待测试器件200和电子设备的电路板。连接器212设于柔性电路板本体211的端部213。测试装置100通过与连接器212电性连接来点亮待测试器件200,以测试待测试器件200显示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为图1所示的测试装置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测试装置中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测试装置100包括基座10、电路板20、承载体30、定位部40、压板50及导接件60。电路板20安装于基座10的底部,可以为测试装置100提供电能和测试电路。导接件60设置于承载体30上并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承载体30安装于基座10的表面,用于容纳和限位待测试器件200的连接器212。同时连接器212与承载体30上的导接件60电性连接。定位部40安装于基座10的表面,定位部40可以相对基座10和承载体30转动,用于对承载体30内的待测试器件200的Z轴方向上进行限位,即将连接器限位于承载体30内。压板50转动连接于基座10的一侧,并能够相对基座10打开或者与基座10压合。当压板50处于压合状态时,压板50盖于(叠设)基座10,并用于定位承载体30内的待测试器件200的连接器212,以保证导接件60和连接器212的电连接功能。
基座10还包括卡接件70,卡接件70用于将压板50与基座10扣合并限位待测试器件200,防止压板50与基座10打开。
基座10是矩形板状结构,包括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沿着基座10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背向设置。
基座10还包括第一铰接座13、第二铰接座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和安装部17。第一铰接座13设于基座10的一端,第二铰接座14设于基座10的另一端。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分别凹设于基座10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安装部17凸设于第一表面11。第一铰接座13和第二铰接座14分别位于基座10的相对两端,第一铰接座13用于安装卡接件70。第二铰接座14用于与压板50连接。
第一铰接座13包括两个第一铰接块131,两个第一铰接块131设于基座10的一端并凸出于第一表面11,两个第一铰接块131沿着基座10的宽度方向(图示Y轴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铰接座13设有第一通孔132,第一通孔132沿着Y轴的方向贯穿每个第一铰接块131。
本实施例中,卡接件70包括卡接本体71、卡接把手72和卡钩73、弹性体74及转轴(图未标)。卡接本体71和卡接把手72大致为矩形板状,卡接把手72凸设于卡接本体71的一个表面。转轴沿着卡接本体71的宽度方向穿过卡接本体71并露出卡接本体71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弹性体74为弹簧,其一端装于基座10的一侧,另一端与卡接本体71一侧连接;弹性体74与卡钩73间隔设置。卡钩73凸设于卡接本体71背向设有卡接把手72的表面的一端,可以理解为卡钩73设于卡接本体71的一端,卡钩73用于与压板50卡持。卡接本体71沿着Y轴方向设有通孔(图未标),通孔位置与第一铰接座13上的第一通孔132的位置相对应。卡接本体71位于两个第一铰接块131之间,转轴(图未标)依次穿过两个第一铰接座13的第一通孔132,卡接件70以转轴为转动中心在XZ平面内相对基座10在一定范围内的转动。其中,卡钩73朝向第一表面11。弹性体74弹性抵持卡接本体71和第一铰接块131之间的基座10,并为卡接本体71的复位和卡持提供弹性力。
第二铰接座14包括两个第二铰接块141,两个第二铰接块141凸设基座10的第一表面11,并沿着基座10的长度方向(图示X轴的方向)与第一铰接座13相对设置。两个第二铰接块141沿着基座10的宽度方向(图示Y轴方向)间隔设置。第二铰接座14设有第二通孔142,第二通孔142沿着Y轴的方向贯穿每个第二铰接块141。第二铰接座14用于与压板50配合。
第一凹槽15由基座10的第一表面11向第二表面12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承载体30。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5为矩形凹槽。第一凹槽15包括槽侧壁(图未标)和第一槽底壁151,槽侧壁上设有开口端,开口端贯穿基座10的一侧面并与第一凹槽15的槽口连通。第一槽底壁151设有第一通槽152,第一通槽152沿着基座10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贯穿第一槽底壁151及基座10的第二表面12。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槽152为矩形通槽。第一通槽152用于电路板20与导接件60的连接。
请参阅图5,图5为图4所示的基座10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凹槽16由基座10的第二表面12向第一表面11凹陷形成,第二凹槽16可用于插设电路板20。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6贯穿基座10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并形成槽口,以便电路板20的插入。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6与第一凹槽15在基座10的厚度方向至少部分相对,第一通槽152贯穿第二凹槽16的槽底壁,可以实现基座10的导接件60与电路板20之间连接。
电路板20上集成设置有电源控制模块和测试芯片组件(图未标),电路板20用于对待测试器件200进行点亮测试,使待测试器件200(即显示屏)输出显示画面。电路板20包括连接部分21和设于连接部分21的连接端子22,连接端子22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连接部分21通过第二凹槽16位于基座10侧部的槽口插入第二凹槽16,连接端子22与第一通槽152相对并容纳于第一通槽152内。连接部分21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二凹槽16的槽底壁上。可以理解,第二凹槽16的尺寸与电路板20的连接部分21的尺寸相适配。
安装部17为条形块体,其凸设于基座10的第一表面11。安装部17与第一凹槽15沿着基座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安装部17包括第一端面171和两个侧面172,两个侧面172沿着安装部17的厚度方向背向设置,第一端面171连接两个侧面172,第一端面171背向基座10的第一表面11。
安装部17还设有安装槽173,安装槽173由第一端面171向安装部17内凹设并由第一表面11向基座10内延伸,即安装槽173的槽底壁位于基座10内,即低于第一表面11。安装槽173贯穿两个侧面172。可以理解,安装槽173为贯穿安装部17的两个侧面172的通槽。安装槽173用于容纳定位部40的一部分。在安装槽173的两个槽侧壁上还设有转动槽174,转动槽174的两个槽侧壁沿着安装部17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用于与定位部40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槽173的槽底壁与第一表面平齐。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为图3所示承载体3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承载体30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承载体30为块状结构,其包括第三表面31和第四表面32,第三表面31和第四表面32沿着承载体30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背向设置。承载体30包括限位槽33,限位槽33是由第三表面31向第四表面32方向凹陷形成。限位槽33用于容纳待测试器件200的连接器212。可选地,限位槽33为矩形的凹槽结构,沿着承载体30的厚度方向,限位槽33的深度尺寸为大于等于3.8mm,小于等于4.8mm,如限位槽33的深度为3.82mm。限位槽33的深度大于柔性电路板210设有连接器212的部分的厚度,减小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放偏的可能性,且防止端部213从限位槽中脱离。由于连接器212和导接件60的插接方式属于弹性插接,限位槽33具有足够的槽深,还可以防止连接器从限位槽33内弹出,影响测试装置100对待测试器件200的正常测试。
限位槽33包括第一槽侧壁34和两个第二槽侧壁35。第一槽侧壁34与X轴方向平行。第二槽侧壁35与Y轴方向平行,并沿着X轴方向间隔排列。两个第二槽侧壁35连接于第一槽侧壁34的两端。限位槽33还包括第二槽底壁331,第二槽底壁331是限位槽33的底部槽壁,且第二槽底壁331部分具有磁性。其中两个第二槽侧壁35之间形成开口351,开口351与第一槽侧壁34相对,用于待测试器件200的插入。第一槽侧壁34和两个第二槽侧壁35朝向第二槽底壁331的壁面为倾斜的表面,且其相对第二槽底壁331的倾斜角度大于90度,便于待测试器件200装于限位槽33内。
第二槽底壁331设有第二通槽36,第二通槽36沿着第二槽底壁331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贯穿承载体30的第二槽底壁331。第二通槽36用于安装导接件60。第二通槽36靠近限位槽33的第一槽侧壁34。其中,导接件60是收容于第二通槽36内并没有露出限位槽33的槽底壁,导接件60上设有多个弹性接触端子61,弹性接触端子61用于与待测试器件200的柔性电路板210的连接器212相匹配,并与电路板20的连接端子22相匹配。导接件60容置于第二通槽36电连接电路板20与待测试器件200,进而实现对待测试器件200(即显示屏)的点亮测试。
限位槽33的第一槽侧壁34的设有缺口341,缺口341由第一槽侧壁34的背向第二槽底壁331的端面向第二槽底壁331方向凹设,且沿着第一槽侧壁34的厚度方向(图示Y轴方向)贯穿第一槽侧壁34。缺口341用于与定位部40配合,对限位槽33内的待测试器件200进行预定位。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侧壁具有磁性。
承载体30容纳于基座10的第一凹槽15。承载体30的第四表面32朝向第一凹槽15的第一槽底壁151。承载体30的开口351朝向基座10的一侧并与第一凹槽15的开口端连通。承载体30上的第二通槽36和第一槽底壁151上的第一通槽152在基座10的厚度方向相对并连通,以便于第二通槽36内的导接件60能够朝向电路板20和待测试器件200的柔性电路板210的连接器212。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30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15,承载体30的第四表面32朝向第一凹槽15的第一槽底壁151,并具有缝隙,所述承载体30可以相对所述第一凹槽15在所述第一凹槽15的深度方向弹性往返移动,也就是在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一凹槽15的槽底壁之间设有弹簧(图未标)。在所述承载体30收到压板向基座10方向的压力后,所述弹簧被压缩,承载体30与第一槽底壁151贴合。电路板的连接端子抵持导接件60的弹性接触端子向限位槽移动,与待测试器件200的柔性电路板210的连接器212插接。而压板打开后,弹簧弹性恢复力带动承载体30复位,所述导接件60的弹性接触端子缩回第二通槽内。如此在测试装置非使用状态可以保护导接件60的弹性接触端子,同时,也避免在柔性电路板210的连接器212与其相对后导致插接偏移,影响测试效果。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为图3所示定位部40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定位部40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定位部40包括本体41、限位体42、转轴43和支撑段44,定位部40具有磁性。其中,本体41和限位体42为一体结构。本体41其包括连接段46和本体段45支撑段44,支撑段44、本体段45和连接段46依次连接,连接段46和支撑段44设于本体段45的相对两端,并且连接段46和支撑段44的延伸方向背向设置;本体段45沿着Z轴方向设置。实际上,连接段46和支撑段44由本体段45的相对两端弯折延伸形成;连接段46和支撑段44平行设置(允许存在一定公差),即定位部大致为Z型块体。转轴43穿设于连接段46与本体段45的连接处并露出本体41的相对两侧,转轴43的两端转动装于转动槽174。需要说明的连接段46与本体段45的连接处具有外凸弧形面,定位部40装于安装部17并伸入安装槽173,外凸弧形面朝向安装槽173的槽底壁,在定位部40转动时,安装槽173为外凸弧形面的转动提供位移空间,以保证定位部40的转动的顺滑。连接段46包括第一底面461,第一底面461为连接段46背向本体段45的表面。
限位体42连接于连接段46远离本体段45的一端,并平行于所述连接段46延伸。本实施例中,限位体42为条状结构,限位体42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连接段46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尺寸,限位体42与连接段46的连接处采用圆角过渡,即限位体42与连接段46的连接处的面积大于限位体42的横截面,可以增加限位体42与连接段46之间的连接强度。限位体42包括第二底面421,第二底面421限位体与第一底面461连接且朝向相同。一种实施例中,连接段46的第一底面461与限位体42的第二底面421处在同一平面,以便在限位体42穿过缺口341时与基座10的第一表面11贴平,进而保证定位部40对待测试器件200的预定位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限位体42的具有磁性,用于与限位槽33的第二槽底壁331通过磁性吸附固定连接。
定位部40安装于基座10的安装部17的安装槽173,并与承载体30沿着Y轴的方向并列设置。具体地,本体段45和连接段46的连接处容纳于安装槽173,同时转轴43安装于转动槽174,从而实现定位部40与基座10的连接,定位部40以转轴43为转动中心在YZ平面内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承载体30转动。其中,限位体42可以向基座10方向转动而限位于缺口341内。或者,限位槽33向远离基座10方向转动,限位体42从缺口341内转出。
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10,图10是图3所示压板50的结构示意图。压板50是矩形板状结构,包括第五表面51和第六表面52,第五表面51和第六表面52沿着压板50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背向设置。压板50还包括卡持体53,铰接块54、避让槽55、转动轴56和两个按压体57。
卡持体53位于压板50沿着长度方向(图示X轴方向)上的一端,用于与卡接件70上的卡钩73相卡持。本实施例中卡持体53是位于凸设于压板50端部的两个凸起之间,以配合基座10的第一铰接座13。铰接块54凸设于压板50的另一端,铰接块54与卡持体53沿着压板50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铰接块54用于与基座10的第二铰接座14相配合。转动轴56沿着压板50的宽度方向穿过铰接块54。避让槽55和按压体57沿着压板50的宽度方向(图示X轴的方向)间隔设置于压板50的第六表面52。
卡持体53可以与基座10上的卡接件70上的卡钩73相卡持,可以理解,卡持体53的位置和尺寸与卡接件70相对于基座10的位置与尺寸相适配。铰接块54包括两个凸块58,两个凸块58沿着Y轴方向间隔设置,并沿着Z轴负方向凸设于铰接块54的表面。凸块58设有通孔(图未标),通孔沿着Y轴的方向贯穿每个凸块58。转动轴56穿设于每个凸块58上的通孔并露出凸块58的外表面,以便于转动轴56转动连接于基座10的第二铰接座14的第二通孔142,从而实现压板50与基座10之间的转动连接。
避让槽55由压板50的第六表面52向第五表面51凹陷形成。避让槽55包括第三底壁552,第三底壁552是避让槽55的底部槽壁。压板50还设有避让孔551,避让孔551沿着第三底壁552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贯穿部分第三底壁552,用于穿设定位部40的支撑段44。可选地,避让孔551为方形通孔,其位置与尺寸和基座10上的定位部40的位置与尺寸相适配。
两个按压体57凸设于压板50的第六表面52。两个按压体57沿着压板50的长度方向(图示X轴方向)间隔相对并可以伸进承载体30的限位槽33。按压体57包括第一顶面571,第一顶面571是按压体远离压板50的第六表面52的表面。两个按压体57在压板50的第六表面52间隔排列,并形成避让间隙572。压板50与基座10处于压合状态,按压体57用于抵压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对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限位,定位部40的限位体42位于避让间隙572。本实施例中,两个按压体57为钢材制成。
压板50的铰接块54容纳于基座10的两个第二铰接座14之间。压板50的转动轴56插设于基座10的第二铰接座14的第二通孔142,实现压板50以转动轴56为转动中心相对基座10转动。具体地,测试装置100可以在打开状态和压合状态之间切换。在压板50处于开启状态时,压板50远离基座10的第一表面11;在压板50处于压合状态时,压板50的第六表面52与基座10的第一表面11相对并可以夹持待测试器件200。可以理解,压板50的铰接块54沿着压板50宽度方向(图示Y轴方向)的宽度尺寸与基座10的两个第二铰接座14之间的沿着Y轴方向的间距尺寸相适配。
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为待测试器件与测试装置承载体内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测试装置处于打开状态,图12为图11所述待测试器件与测试装置的定位部预定位的装配示意图。
测试装置100对待测试器件200进行测试,首先将压板50相对基座10翻开,即测试装置100保持打开状态。朝逆时针方向(图示M方向)拨动定位部40的支撑段44,定位部40通过转轴43相对基座10转动,以使连接段46及限位体42远离基座10的第一表面11,限位体42从缺口341中转出。然后,将待测试器件200的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放置在承载体30的限位槽33内,柔性电路板210的其他部分位于基座10外部。与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相连接的柔性电路板210的其他部分放置在限位槽33的开口351的位置。将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完全容置在承载体30的限位槽33内,待测试器件200的连接器212与限位槽33的第二槽底壁331的导接件60插接并导通。一种实施例中,待测试器件200的端部213的边缘与限位槽33的第一槽侧壁34及两个第二槽侧壁35相抵,以增加端部213位于限位槽33内的稳定性。其中,限位槽33的第一槽侧壁34的壁面和第二槽侧壁35的壁面斜面,便于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顺畅装于限位槽33内,降低对准精度,避免第二槽侧壁35阻碍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进入限位槽33内而产生位置偏移。
朝顺时针方向(图示N方向)拨动定位部40的支撑段44,以使连接段46带动限位体42向基座10的第一表面方向旋转,连接段46的第一底面461与基座10的第一表面11相对。同时限位体42朝向基座10的第一表面转动,至穿设于承载体30的缺口341,限位体42远离连接段46的一端伸入承载体30的限位槽33内。限位体42和限位槽33的第二槽底壁331通过磁性相互吸引,因此磁性吸附力使得限位体42向基座10的方向会产生抵压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的外力,限位体42的第二底面421与待测试器件200的端部213接触,以实现柔性电路板本体211的端部213在限位槽33内的预定位,防止在关闭压板50前柔性电路板本体211的端部213发生移位。所述第一槽侧壁34具有磁性,且所述第一槽侧壁34的磁性和所述限位体42的磁性相反。限位体42位于缺口341内,限位体42与所述第一槽侧壁34之间吸附力使限位体42保持在缺口341内,进一步提升限位体42对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的定位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顺时针方向”是指在YZ平面内,由Y轴的正方向转向Y轴的负方向;“逆时针方向”是指在YZ平面内,由Y轴的负方向转向Y轴的正方向。
请参阅图1和图13,图13为图1所示的测试装置100与待测试器件200的截面示意图。待测试器件200准确放置在承载体30内之后,朝基座10的方向,拨动压板50使压板50转动至压合状态,压板50叠设于基座10上,压板50的第六表面52与基座10的第一表面11相对。同时将基座10上的卡接件70的卡钩73与压板50的卡持体53卡接,定位部40的支撑段44穿设于压板50的避让孔551。此时压板50的按压体57的第一顶面571抵压限位槽33内的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背向连接器212的一侧,以使待测试器件200的连接器212与承载体30的导接件60上的弹性接触端子61充分地接触并实现电性连接。将电路板20通电,实现电路板20和导接件60之间的电性导通,进而通过柔性电路板210导电将待测试器件200(即显示屏)点亮,对待测试器件200的测试。如待测试器件200(显示屏)显示正常画面,代表待测试器件200正常。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避让孔551孔壁与所述支撑段44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限位体42相对所述限位槽33的槽底壁翘起后所述支撑段44的相对所述基座10厚度方向倾斜的位移。以保障柔性电路板210安装准确后支撑段能够插入压板的避让孔,而柔性电路板210安装偏移,压板即会与支撑段抵接,避免柔性电路板210安装偏移支撑段还能顺利通过避让孔。
请参阅图14,图14为待测试器件200在承载体30中放偏的结构示意简图。待测试器件200出现位置放置不准确的情况,示例性地,待测试器件200的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搭在限位槽33的一个第二槽侧壁35上。此时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与限位槽33的第二槽底壁331呈一定角度,使得待测试器件200的连接器212无法与承载体30的导接件60插接。朝顺时针方向(图示N方向)拨动定位部40的支撑段44,以使连接段46相连的限位体42远离连接段46的一端搭接在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此时,连接段46的限位体42与基座10之间成一定角度,即限位体42相对限位槽33的第二槽底壁331翘起,并没有完全与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抵压。即可提示操作者对待测试器件200与测试装置100重新进行装配定位。
请参阅图15和图16,图15为图14所示的待测试器件放偏时测试装置的压板关闭状态结构示意简图;图16为图15所示的待测试器件放偏时压板50向基座10方向抵压定位部40的状态示意简图。在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装于限位槽33后,端部213搭在限位槽33的一个第二槽侧壁35,即限位体42相对限位槽33的第二槽底壁331翘起的前提下,如果将压板50向基座10的方向转动,使压板50与基座10闭合,此时因为端部213的不平整,限位体42翘起,本体段45带动支撑段44相对基座10倾斜,在压板50下压后,导致避让槽55一侧的压板50与支撑段44接触,压板50与支撑段44相抵后,继续向基座10的方向按压压板50,会使支撑段44带动本体段45和连接段46远离基座10转动,限位体42朝远离基座10的方向移动,限位体42相对基座10继续翘起。如果继续按压压板50,直到压板50第六表面52的按压体57与倾斜的支撑段44相抵。此时,限位体42远离柔性电路板210的连接器212,且限位体42的自由端与压板50的按压体57相抵。压板50已经不能继续向基座10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待测试器件200位置放置不准确时,压板50朝向基座10的方向按压,定位部40与压板50相抵持,以使定位部40的限位体42及压板50的按压体57远离承载体30内的柔性电路板210的连接器212,避免在端部213位置偏移后,压板50继续对其压合而造成对端部213和连接器212的损伤,从而对承载体30内的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和连接器21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在待测试器件200放偏时,测试装置100对柔性电路板210的端部213和连接器212造成压伤和损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测试装置,用于待测试器件性能测试,待测试器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基座、定位部、导接件、电路板和压板;
所述压板包括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压板的厚度方向的两个面;
所述基座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沿着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背向设置,所述基座还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由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凹设,所述限位槽包括槽底壁和连接于所述槽底壁的槽侧壁,所述槽侧壁设有缺口;
所述导接件安装所述限位槽的所述槽底壁,所述电路板装于所述第二表面,并与所述导接件电性连接;
所述定位部包括本体、支撑段和限位体,所述支撑段与所述限位体位于所述本体相对两端,且所述支撑段与所述限位体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定位部转动装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槽侧壁相邻设置,所述限位体能够相对所述槽底壁转动;
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装于所述限位槽并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层叠,在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连接器朝向所述槽底壁并与所述导接件相对,所述限位体转动并穿过所述缺口并伸入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体在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抵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背向所述连接器的一侧;
所述压板盖于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抵压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导接件插接并导通,所述支撑段容置于所述避让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和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均具有磁性,所述限位体的磁性和所述限位槽的所述槽底壁的磁性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还包括转轴,所述本体包括连接段和本体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支撑段设于所述本体段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支撑段平行设置且延伸方向相反,所述限位体连接于所述连接段远离本体段的端部,并平行于所述连接段延伸,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本体段的连接处,所述本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限位体与所述支撑段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相对所述限位槽的所述槽底壁翘起,所述避让孔的周缘部分的所述压板在所述基座厚度方向抵压所述支撑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的孔壁与所述支撑段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限位体相对所述限位槽的所述槽底壁翘起后所述支撑段的相对所述基座厚度方向倾斜的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本体段连接处的表面为外凸弧形面;
所述基座还设有安装槽,沿着所述基座的宽度方向,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缺口间隔相对,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凹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定位部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转轴转动装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个槽侧壁,所述外凸弧形面朝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所述定位部相对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表面转动,所述限位体相对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表面转动,伸入或者转出所述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槽侧壁包括第一槽侧壁和两个第二槽侧壁,两个所述第二槽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侧壁的相对两端,所述缺口设于所述第一槽侧壁,所述第一槽侧壁具有磁性,且所述第一槽侧壁的磁性和所述限位体的磁性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槽侧壁的壁面和所述第一槽侧壁的壁面为斜面,所述第二槽侧壁的壁面和所述第一槽侧壁的壁面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的夹角为钝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槽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槽侧壁的一端为开口,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端部位于所述限位槽,所述柔性电路板经所述开口伸出所述限位槽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第一表面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承载体,所述限位槽凹设于所述承载体的厚度方向的表面,所述承载体装于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基座厚度方向,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壁叠设,所述限位槽的槽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贯穿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壁,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沿着所述承载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
沿着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相对并连通;
所述电路板包括连接端子,所述电路板装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连接端子穿设所述第一通槽并伸入所述第二通槽,所述导接件装于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连接端子插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沿着压板的厚度方向背向设置,所述第六表面上凹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避让槽的槽底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两个按压体,两个所述按压体凸设于所述压板的表面,并且两个所述按压体间隔设置,所述压板与所述基座闭合,两个所述按压体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且在所述基座的厚度方向抵压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端部,所述限位体位于两个所述按压体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设于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卡接件包括卡钩,所述压板的一端设有卡持体,所述压板与所述基座压合,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持体弹性卡持以锁紧所述压板和所述基座。
CN202311555671.XA 2023-11-21 2023-11-21 测试装置 Active CN117452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5671.XA CN117452117B (zh) 2023-11-21 2023-11-21 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5671.XA CN117452117B (zh) 2023-11-21 2023-11-21 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2117A CN117452117A (zh) 2024-01-26
CN117452117B true CN117452117B (zh) 2024-04-19

Family

ID=8958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55671.XA Active CN117452117B (zh) 2023-11-21 2023-11-21 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52117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2145U (en) * 2006-04-10 2006-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153988A (zh) * 2016-06-24 2016-11-23 段超毅 接触导通结构、接触导通装置和板对板测试器
CN106290993A (zh) * 2015-06-10 2017-01-04 鸿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装置的测试单元定位机构及其应用的测试设备
CN108196186A (zh) * 2018-02-22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路板测试的测试工装
CN207780181U (zh) * 2018-02-22 2018-08-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路板测试的测试工装
CN210404105U (zh) * 2019-10-24 2020-04-24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装置及显示模组
WO2021185237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2022643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6082997U (zh) * 2021-06-18 2022-03-18 无锡夏普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器件的测试装置
CN115225746A (zh) * 2022-09-21 2022-10-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728567A (zh) * 2021-08-31 2023-03-03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TW202311761A (zh) * 2021-08-31 2023-03-16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元件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
CN116165405A (zh) * 2021-11-25 2023-05-26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件及测试机构
CN219574205U (zh) * 2023-01-09 2023-08-22 苏州恩斯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弹片探针和弹片探针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2145U (en) * 2006-04-10 2006-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290993A (zh) * 2015-06-10 2017-01-04 鸿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装置的测试单元定位机构及其应用的测试设备
CN106153988A (zh) * 2016-06-24 2016-11-23 段超毅 接触导通结构、接触导通装置和板对板测试器
CN108196186A (zh) * 2018-02-22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路板测试的测试工装
CN207780181U (zh) * 2018-02-22 2018-08-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路板测试的测试工装
CN210404105U (zh) * 2019-10-24 2020-04-24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装置及显示模组
WO2021185237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2022643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6082997U (zh) * 2021-06-18 2022-03-18 无锡夏普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器件的测试装置
CN115728567A (zh) * 2021-08-31 2023-03-03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TW202311761A (zh) * 2021-08-31 2023-03-16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元件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
CN116165405A (zh) * 2021-11-25 2023-05-26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件及测试机构
CN115225746A (zh) * 2022-09-21 2022-10-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9574205U (zh) * 2023-01-09 2023-08-22 苏州恩斯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弹片探针和弹片探针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2117A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4773B2 (en) Connector
US20070111602A1 (en) Connector
US8672718B2 (en) Board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holding structure of circuit board
KR100681650B1 (ko) 복수의 카드 수용부들을 구비하고 소형화될 수 있는 카드장착 기구
GB2422730A (en) SIM card connector with L-shaped slot
US7938651B2 (en) Substrate connector
US73414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4115974B2 (ja) ゼロ挿入力電気コネクタ
CN117452117B (zh) 测试装置
US6338650B1 (en) Rotatable card connector
CN111326878A (zh) 电连接器
JP3146200U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4099047B2 (ja) Fpc用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電話機
US6077099A (en)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US6929496B2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actuator mechanism mating means
TWI824844B (zh) 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JP2002280098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20024944A (ja) コネクタ
JP2020053413A (ja) コネクタ
JP2020009775A (ja) コネクタ
JP2020038851A (ja) コネクタ
TWM450848U (zh) 連接器組合及其所應用之電路模組
JP2019175879A (ja) コネクタ
JP2019195002A (ja) コネクタ
JP2004127692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